第一章 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 (2)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8c842c1b8f67c1cfad6b848.png)
《华盛顿邮报》
说明:美国发行审计局分析全美20家报业大户2003年上半年的 平均日发行量,列出“五虎将”排行榜
二、无产阶级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184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主编的《新 莱茵报》出版,1849年5月19日被破停刊 1900年12月列宁创办《火星报》,这是 俄国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1912年5月 5日创刊的《真理报》是俄国第一张群众 性的工人日报。
第二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 众发行的印刷品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 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 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西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在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过度时期, 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 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 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 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 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公众电视发射台与彩色电视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 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 发射台。 美国无线电公司1940年首先试制成功彩 色电视,经过改进,于1946年宣布“点 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1953年美国 政府宣布采用此标准,通称NTSC制。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首先正 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第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 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 准备了物质手段。 1)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 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 了读者群。 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 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 布的迅速及时。
1第一章 绪论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375308745PPT课件
![1第一章 绪论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37530874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53ed7280eb6294dd886ce6.png)
闻传播的竞争中取胜。
10
四、学习的基本方法
史实和观点的结合 一般和重点的结合 历史和现状的结合 冷静的批判意识与理性的反思精神
11
1第 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12
❖新闻传播活动演进轨迹
13
叠加关系 而非取代关系
❖ 口头传播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
——胡适
4
❖ “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叫历史意 见;
❖ 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时代意 见;
❖ 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个人意 见。” ——易中天
5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 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
电子传播--
❖
印刷传播---------------
❖
手写传播----------------------------
❖ 口头传播------------------------------------------
14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公告式的,即原始形 态的官方公报。
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 期——凯撒。 《每日纪闻》 Album
30
❖Pay to Caesar what belongs to Caesar--and God what belongs to God .
外国新闻事业史眼花缭乱
![外国新闻事业史眼花缭乱](https://img.taocdn.com/s3/m/045e4357ad02de80d4d8401e.png)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一节古代的新闻传播:口头,手写,印刷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的标记传播(延时最久)、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新闻信: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新闻萌芽:1842年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08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第三节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览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拉丁文出版物《法笔信使》两种传播媒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近代新闻传播的特点: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3.逐步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从17世纪定期报刊问世到17-18世纪日报陆续创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传阶段。
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是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出现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另一个发源地尼德兰。
1605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英国最早定期报刊《每周新闻》1621年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日报:最早诞生于德意志地区世纪上第一张日报:1605年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伦敦期刊(杂志):近代意义上的期刊(杂志)最早出现于1665年法国巴黎《学者杂志》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皇家学会哲学汇刊》至今仍在出版第四节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新闻事业据以产生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变化,形成对新闻事业的需要;和这种需要同时发展起来的社会和物质条件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历史必然性。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3d08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
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
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
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1,触觉和嗅觉。
2,视觉符号。
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
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
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
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
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班图语系。
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
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
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
外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https://img.taocdn.com/s3/m/1ecc55c4dd36a32d7275815c.png)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绪论第一节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机构及其活动,总称为新闻传播事业二、世界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新闻事业史,包括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整体与部分观念中西对照古今对照第二节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意义1、历史的重要性2、比较的重要性三、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基本方法1、史论结合2、一般与重点结合3、历史与现状结合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主要内容:古代的新闻传播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定期报刊及日报的产生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要点: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经历的阶段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报刊(手抄小报、新闻书、定期报刊及日报)的名称、年代及地点难点:近代报业诞生的过程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计划课时:2课时一、古代的新闻传播1、口头传播无语言传播时代(呼唤、手势、体态)——口头语言(民谣、说唱)有其局限性用标记、声光、图式等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2、手写新闻传播当某个图形或记号与一定语言建立固定联系时,便形成了文字。
文字的出现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保存时间更长。
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外国手写新闻(1)官方公报: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2)新闻信:书信式官方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私人新闻信3、印刷新闻传播中国:雕版印刷——胶泥活字——木活字朝鲜:14世纪铜活字、字模铸造技术谷登堡:1450年改进金属活字印刷术15世纪后期,已出现印刷某些记事性小册子《土尔其侵犯欧洲见闻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特点:传播规模小,面向小范围特定对象,没有专门的采集和传播新闻机构二、16世纪的手抄小报和新闻书1、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地理大发现、14—16世纪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2、手抄小报:15世纪威尼斯 1566定名小报《手抄新闻》欧洲小报总称格塞塔 gazette3、新闻书、新闻传单4、定期印刷品:德意志 1588年《博览会编年表》科伦1594—1635年间《法比信使》特点:新闻传播规模扩大,特定对象→整个社会。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861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1.png)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
3. 分析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1. 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
3. 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4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小组报告:学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2.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机构。
2.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分析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意义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机构。
2.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意义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机构,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文献研究法:学生研究相关古代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具体情况。
2.4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和机构的理解。
2. 小组报告:学生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三章: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3.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3. 分析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2.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3.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a285e9f61fb7360b4c6587.png)
(四)大洋洲国家
• 1803年,澳大利亚的第一份报纸《悉尼公报》 创刊,其主编乔治· 豪原是澳大利亚报业的创 始人。 1824年出现了澳大利亚第一家不受政府检查 的报纸——《澳大利亚人报》。
•
• 1826年的“萨子——汤姆逊事件”标志着澳大 利亚历史上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首次胜利。 • 1831年,澳大利亚最早的商业性报刊《悉尼先 驱报》创刊。
辅助方式
• 标记传播:借助一定 物体或符号为载体, 传递或保存音讯的传 播方式。如:结绳记 事、实物借代、珠贝 传令。
• 声光传播:以声和光作为传递信息载体 的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距离远的优 势。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 火等。 • 图示传播: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 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 方式。优势在于表达数量、反映事物特 点和性质。
•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第二节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 第三节 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近代以前的 新闻传播活动
口头传播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一、口头传播
• 语言产生前:体语传播 • 语言产生后:人类主要的传播方式 •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重 要里程碑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报刊
(一)革命前的出版管制
• 实行出版许可制。
• 实施诽谤法。 • 津贴报纸、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
曾格案件
• 北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制、争取新闻自 由的斗争的典型案例。 • 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 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 鲁· 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汉密尔顿指出:只有 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 述无可 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 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fd02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0.png)
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社交媒体崛起
02
社交媒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和
分享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视频化趋势
03
视频内容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媒体将加大对视频
内容的制作和发布力度。
新闻事业发展的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媒体应注重技术创新 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 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社交化媒体的普 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随着视频化和移 动化趋势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05
CATALOGUE
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
新闻事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发展
01
新闻媒体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加强内容质量
新闻媒体应注重提高内容 质量,提供更具有深度、 广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和服务。
建立品牌影响力
新闻媒体应积极打造自身 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 者和观众。
新闻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行业融合加深
新闻媒体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如科技、娱乐、教育等, 以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具有互动性的新闻服务。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近代报纸的兴起
1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近代报纸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
近代报纸的传播方式
近代报纸采用印刷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满足大 量读者的需求。
近代报纸的影响
近代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传播新闻的方式,加速了新 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代世界新闻事业PPT 第一章 近代新闻媒体的产生和勃兴
![当代世界新闻事业PPT 第一章 近代新闻媒体的产生和勃兴](https://img.taocdn.com/s3/m/98cad64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9.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 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第二节 在争取言论自由的 腥风血雨中勃兴
纵观世界新闻史,从16世纪到19世纪,争取 出版自由的斗争大致有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 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第二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第三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 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政党报刊 时期。
第三节 近代报业定型第四势力 地位确立
在19世纪中叶以前,报业地位脆弱的 根本原因在于:报纸还不过是上层阶级的 玩物,并没有扎根在民众中,不可能从民 众中汲取力量;它虽然有时是社会舆论机 构,但只不过反映上层阶级不同派别的观 点,并不真正反映民意。这当然不能全怪 报纸从业人员,而是当时社会条件使然。
第一章 近代新闻媒体的产生和勃兴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人类的一切决策、行为都是以了解信息为起 点的,因此,以获取周围世界变动信息为目的的 新闻活动和人类生存、发展相伴始终。
一、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 众发行的印刷品
二、广播(广播电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 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1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c0fced5a336c1eb91a375da2.png)
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
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现
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
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 方文化: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 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一)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条 件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
术条件。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
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 读者群。
(二)现代报刊遍布全球的三个环节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历 史轨迹
外国新闻业 樊立彬
课程要求
了解印刷术得到推广的原因
掌握现代报刊产生的条件 掌握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三个发展环节 掌握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传播 产业史
传播发展:24小时的缩略
18点之前:人类只留下了稀少的历史纪录
21:33 语言出现 23:55 文字出现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
改变了语言的形式:听觉符号转变成视觉符号,使语
言有形,得以保存
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认真、严肃 减少语言尤其是方言革命:印刷术
古登堡与印刷术的改良推广 印刷术为什么得到了推广与发展? (地理大发现;对信息的需求上升;文艺复兴时期自
由平等的思想)
影响: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兴起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第四次信息革命:数据化
以数据为中心,着重于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
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论文
![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21725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6.png)
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论文新闻事业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密切相连。
本文将从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出发,探讨新闻行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与挑战。
新闻事业的发展可追溯至古代的情报传递和时事宣传。
在古代社会,消息传递主要通过口头传播和书写文字的方式进行。
然而,新闻的概念与现代意义不同,更多地是与政治宣传、军事行动相关。
直到16世纪的欧洲,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印刷术的普及使新闻得以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报纸开始出现。
这标志着新闻事业进入了现代发展的初级阶段,新闻传播开始进入了民众生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报纸逐渐成为主流的新闻传播媒体,报纸业的兴起也推动了新闻事业规模的扩大。
新闻业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新闻媒体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文化传承,成为了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主要力量。
20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播和电视等新媒体的兴起给新闻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文字报道到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多媒体新闻报道。
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新闻事业的全球化,新闻报道开始跨越国界,为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提供了可能。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为新闻事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新闻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新闻生产的门槛降低,传播渠道得到了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也促使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和创新。
当前,新闻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变革期。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推动新闻事业向高质量、深度和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新闻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新闻事业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从口头传播到印刷媒体时代,再到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多次变革。
每一次的变革都推动着新闻事业的进步,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作为信息传达与社会引导的重要力量,新闻事业必须不断适应变革,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63d3057804d2b160b4ec01b.png)
四、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
◎报纸的类型 以办报方针分:政治性报纸、商业性 报纸、政治性的企业报(政企合一型) 以报纸内容分:综合性报纸、专业性 报纸(西方分为严肃的高级报纸、大 众化的通俗报纸)
报纸的类型
以阶级属性分:无产阶级报纸、资产 阶级报纸 以发行范围分: 全球性报纸、全国性 报纸、地方性报纸 以出版时间分:日报、晚报、周报
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经过百余年的篷勃发展,世界新闻教 育事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美国目前约有300个综合性大学设立新 闻院系,每年约有近1万人报考,2000 人毕业;1994年171家新闻研究生院系 共有1万多名研究生 1994年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有本科生、 研究生、函授生、留学生3000余人
第二节 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 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 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 济体制所决定
主要的新闻体制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世界上的新闻事业主要分为私 人所有制、政府所有制、政党所有制、公共所有制 和半官方所有制
传播工具的的特点
◎广播的不足 一瞬即过,受众难以进行仔细地研究 和推敲,难以一边收听一边思考,受 众的注意力只能被迫跟随广播 受众必须按电台安排的节目顺序收听, 不能自由选择
传播工具的的特点 电视的特点 除具备广播所具有的一切优点电视 之外,还有独特的长处: 强烈的现场感 亲切感 简洁明了
主要新闻体制
半官方所有制——是指既带有某些官方性质, 又由民间私人或社会公共组织经营和管理的 传媒业 这种传媒业通常由私人或社会公共组织创办 和经营,以后政府通过参股或提供资助等形 式取得对媒体的部分控制权,如选派高层管 理人员、审核传播方针和经费预算等等。此 类所有制形式的传媒业名义上是独立运作, 但在重大问题上往往代表国家和政府发言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c9af8b81d4d8d15abe234eab.png)
古代新闻传播
•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是两种发明的综合产物,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是两种发明的综合产物, 这两种发明是纸张与印刷机。 这两种发明是纸张与印刷机。 纸张
§1.2
古代新闻传播
纸张:
• 莎草纸 → 羊皮纸 → 纸张
§1.2
古代新闻传播
105年 蔡伦发明造纸术。 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 唐天宝十年( 751) 大食国袭唐, 唐天宝十年 ( 751 ) , 大食国袭唐 , 唐出 兵但战败,被俘两万余人。 兵但战败,被俘两万余人。其中一些人精 通造纸术,于是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帝国。 通造纸术,于是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帝国。 又过三百年, 又过三百年,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带到西 班牙。 班牙。 后以西班牙为中心逐渐向欧洲各地扩散。 后以西班牙为中心逐渐向欧洲各地扩散。 14,15世纪 纸张取代了羊皮纸。 世纪, 到14,15世纪,纸张取代了羊皮纸。
•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北京:清华大学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 北京: 出版社。 • 李彬教授积力两个十年的巨著。全书结构宏大,
达72万字。在理论上有所创建,并有来自文史 的新史料,可读性很强,时有让你记得住的好 句子。
9
第一章
外 国 新 闻 事 业 的 起 源
§1.1
新闻事业
关于新闻事业(Journalism)的解释: • 其一:取自《不列颠百科全书》 (Britannica,1986) • “所谓新闻事业,就是通过诸如小册子、 新闻信、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 和书籍等媒介,对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和 特稿材料进行采(collection)、与编写 (preparation)与播发(distribution)。”
5
参考书目
•《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 程曼丽 王泰玄 著 中国人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 张允若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外国新闻事业史》 10月第 月第1 年10月第1版 •《美国新闻史》美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 《美国新闻史》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 新华出版社,2001年 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 •《英国新闻史》詹姆斯·卡瑞,珍·辛顿,清华大学出 辛顿, 《英国新闻史》詹姆斯·卡瑞, 版社, 版社,2005 •《外国媒介集团研究》,胡正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 《外国媒介集团研究》 胡正荣主编, 版社,2003年 版社,2003年8月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1c7d77bceb19e8b9f6babe.png)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作者xxxx------------------------------------------日期xxxx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1)起始和发展脉络: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
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
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7b8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a.png)
一、教案简介《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认知和理解。
本课程将按照时间顺序,系统地介绍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重点关注新闻事业的起源、发展、变革和现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 掌握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和重要事件;3. 分析新闻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 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业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背景1.1 中国古代的传播方式与新闻概念1.2 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1.3 新文化运动与新闻事业的崛起第二章: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2.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新闻政策与管理2.2 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与新闻事业的改革3.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3.2 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3.3 文化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困境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4.1 改革开放与新闻事业的恢复4.2 市场经济与新闻事业的变革4.3 互联网时代与新闻事业的新发展第五章: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事业5.1 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5.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业的挑战与机遇5.3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事业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讲述、解读、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观点;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新闻事件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课堂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等;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领导能力等;3. 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研究报告质量,包括研究深度、分析能力等;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新闻传播学》新闻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
![《新闻传播学》新闻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b2ab1d2ce2f0066f5332237.png)
为什么说新闻媒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0简答)简述技术在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04简答)简述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演变过程,阐明现代新闻事业产生的重大意义。
(99论述)一、新闻传播的起源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施拉姆的论断,“社会是一个主要由传播所维持的这类关系所组成的网。
”“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类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
”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二、新闻传播的发展书写媒介阶段“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印刷媒介阶段印刷媒介复制和传播新闻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在空间上,它可以在无限长的链条上进行传播,在时间上,它可以使新闻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久流传。
它打破了以往那种封闭与半封闭的传播状况,使人类社会真正有了一种可以为人民大众服务,全社会都可以触摸到的新闻传播工具。
由此而产生的人类在传播观念、态度以及对周围环境认识上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
人类自口头传播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改进、提高、扩大自己的传播能力,以促进生产,支配自然,扩大交流,发展社会。
传播媒介的不同演变阶段,正反映出这种努力、改善、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新闻传播的新时代——新闻事业阶段(新闻事业产生的重大意义)新闻事业阶段,意指现代报刊特别是大众化报纸产生以后的时期。
一方面,它是新闻传播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成果,另一方面,其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降临。
从宏观上看,新闻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的区别体现在两点:1、新闻事业是一种专门化的新闻传播活动即新闻事业是由职业的传播者来从事新闻的搜集与传送,以新闻传播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其意义在于,新闻传播机构出现后,传播者与媒介的关系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1)传播者所使用的往往是一种固定的专门的新闻媒介,而且媒介的复杂度、精巧度超过了以前的传播媒介。
(2)在新闻机构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中,这些新闻媒介不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发挥,而且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和改进。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c6f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1.png)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1.2 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1.3 新文化运动与新闻事业的崛起1.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二章:新中国的新闻事业(1949-1978)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2.2 社会主义改造与新闻事业的变革2.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2.4 新闻事业在探索中前进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1978-至今)3.1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事业的恢复与发展3.2 媒体多样化的趋势3.3 互联网与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事业的影响3.4 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挑战第四章:我国新闻事业的制度与政策4.1 新闻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体制4.2 我国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4.3 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4 新闻事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第五章: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5.1 新闻伦理的含义与作用5.2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5.3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5.4 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第六章:重要历史事件与新闻报道6.1 重要历史事件的新闻报道6.2 典型报道案例分析6.3 新闻报道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6.4 培养学生对新闻报道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第七章: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7.1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2 新闻写作的格式与要求7.3 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的实践途径7.4 分析优秀新闻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第八章:新闻编辑与出版8.1 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与工作流程8.2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编辑特点8.3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出版8.4 培养学生新闻编辑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九章:新闻传播与受众9.1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9.2 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9.3 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与导向作用9.4 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十章: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0.2 媒体融合与新闻生产的创新10.3 在新闻领域的应用10.4 我国新闻事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详细讲解古代新闻传播的方式,包括口碑、驿站、邸报等,以及这些方式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9c03bbb84ae45c3a358c65.png)
• 1941年,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出版。
电视新闻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是指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 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 在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
• 1928年贝尔德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送到格拉斯和纽约。 •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
• 1895年波波夫和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 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将电报自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拍
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电报的发射。 • 1906年圣诞节,范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首次作
试验性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广播从此诞生。 •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的试验电台广播了该州(密执
•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个日子 被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 1920年9月《新青年》由民主主义 刊物改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社会主 义刊物,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诞生的标志。
• 1937年,红色中华社改名为新华 社。
早期的资产阶级报业
•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政党报纸” 使报纸成为党派之间 争权夺利的工具。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报 刊史上的黑暗时期”。
•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取代党派报纸,成为主流。 其特点:标榜言论“独立”,不依附任何党派;报道内 容上追求趣味,重视时效;提倡客观报道,主张薄利多 销。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报纸的雏形
3.新闻信
– 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 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新闻传播 1、口语新闻传播 语言的产生: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口头传播:通天塔的故事;马拉松的由来
最主要传播方式
实物传播 标记传播:结绳记事;珠贝传令 声光传播:烽火戏诸侯 图式传播:
2、手写新闻传播
文字的产生: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两种主要形式: A、公告式的官方公报,以古罗马时期的《每日纪闻》 最为著名。 B、书信式的新闻信(newsletter),包括传递政情军 情的官方新闻信和流行于上流社会的私人新闻信。
外国新闻事业史
绪言
对世界新闻史的定位
在政治力、经济力、社会力、科技力激 荡下,一群满怀职业精神与信念的新闻人开创 新闻事业的故事 。
1、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之意义
历史意识——古为今用 世界意识——洋为中用 世界竞争意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外国新闻史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模式
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 这一模式缘起于日本学者小野秀雄所《内外新闻史》。李瞻的 《世界新闻史》、陶涵《世界十国新闻史纲要》 各国报纸史+各国广播史+各国电视史+各国通讯社史=外国新闻 史。张允若、高宁远所著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等。
关于印刷术
不能抹杀毕昇发明的中国印刷术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的光辉,但 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印刷术并未对西方产生直接影响。不但 中国印刷术未能作用西方,甚至中国现代所用的印刷术,也是从西 方引进的。 《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到,印刷术被称为德国对文明的伟大贡献。 它由美因兹的一位金匠约翰﹒古登堡与1440—1450年之间所发明。 “世人的知识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和远为活泼有力的时期。它不再 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洪流, 不久,就有数以千万计的头脑加入了这一洪流。”
2、近代报纸的产生:从定期报纸到日报
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德意志《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周报) 最早的日报:1650年德意志《新到新闻》
3、近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 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这是大环境背景。 规模化的信息传播需要有畅通的渠道(信道),而欧洲地理上正 在形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 随之减少。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德、西、葡、法、英)经过文艺复兴 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 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化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 社会,文化的普及为规模化信息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小册子(pamphlet)和新闻书(news-book)
印刷开创了第一个记者职业、第一个文学敲诈者、 第一个色情作品的批量生产者,这三种身份全部集中 在皮特罗﹒阿伦提诺一人身上。他出身低微,没有受 过教育。但他本能地懂得印刷说让人出名的工具,也 就是说,他发明了报纸。……阿伦提诺从未接受过任 何人的教诲(因为此前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而抢 先印出一连串的反教权主义的淫秽作品、诽谤性的故 事、公开的指责和个人观点。所有这一切已经成为新 闻传统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依然盛行不衰。他发明的 黄色新闻和与此相应的表现风格,使他名利双收。当 时他以“王公贵族的祸患”著称,说那个时代的公民 凯恩。 ——摘自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BC59年,恺撒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 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 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Album)” ,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当时木板书写内容多为 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恺撒的目的是通过公布元 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手抄小报“格塞塔”
1563年威尼斯已有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 的人。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 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 响贸易和交通。156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叫做“手抄新 闻”。小报售价通常为一个铜元“格塞塔”(Gazette)。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enice Gazette(威尼斯小报)。这种手抄小报是近代报刊的 雏形,它的出现扩大了新被停,屋大维在公元前6年 ,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
《希罗多德历史》中讲到:波斯国王大流士率军征讨 斯奇提亚人。斯奇提亚的国王们派遣一个使者把一份 礼物带给了大流士,这份礼物是一只鸟、一只鼠、一 只蛙和五支箭。波斯人开始猜测这些东西的含义。 大流士国王认为这是斯奇提亚人向他投降的意思,他 的理由是:老鼠代表土地,青蛙代表水,鸟代表天空 ,箭则代表武力。但是他的一属下和大流士的意见恰 恰相反:“波斯人,除非你们变成鸟并高飞到天上去 ,或是变成老鼠隐身在泥土当中,或是变成青蛙跳到 湖里去,你们都将会被这些箭射死,永不会回到家里 去。”
世界新闻史发展总体特点
门类的不断增多与叠加(而非替代) 地域的不断扩展与整合 欧洲美洲日本
中国及其他 国家和地区
地球村
弥漫的传播
3、主要参考书目
埃默里父子 《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 李彬 《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允若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教出版社 童兵 《比较新闻传播学》,人大出版社
格塞塔的发行方式
张贴在公共场所,用绳子或栏杆围起来,凡走 近阅读的人须付一枚小铜元。 张贴在屋内的墙上,进屋的阅读者同样收取一 个铜元。这种屋子被称为“新闻房”。 手抄多份,沿街叫卖、兜售。 接受加工订货,谁需要什么新闻,这些从业者 就代为打听,收费也较高。 定期寄给订阅者。
专门史研究。如苑子熙著的《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王泰 玄著的《西方著名报纸概要》等。 国别史研究。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外国研究成果的翻译,国人 自己独著的较少。其代表性的作品有,山本文雄《日本大众传播 工具史》、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等。
“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某时某地出现的历史事 实本身是什么,而是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表 示什么。”
3、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的发明: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新闻传播开始从无序走上有序,组织化、规模化、专 业化的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二、近代新闻事业(报业)的诞生
1、近代报纸的雏形:手抄小报与新闻书(16世纪)
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小报“格塞塔”(gazette) 稍晚同在意大利出现的新闻书(news-book)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导言 主要切入角度及各视角下的新闻史发展脉络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观照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传播技术发展史(传媒形态) 印刷新闻纸——报纸——通讯社——广播——电 视——互联网——新媒体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考察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及动因等 政治学的角度的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传播体制)“官报时期”——“党报时 期” ——“商业报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