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技术难点处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技术难点处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国道路建设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桩基工程作为桥梁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桥梁桩基都埋在地表下,并且桩基所在的地区,地下水丰富。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要加强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确保桩基施工完成后质量过关。文章结合了惠州范和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对今后架桥技术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地质条件;桥梁桩基;技术难点处理

1 惠州范和港大桥工程简介

惠州范和港大桥总长度是2741M,桥跨组合为:(40+2×50+40+20×50)mPC 连续箱梁+(152+300+152)mPC斜拉桥+(19×50)mPC连续箱梁。其中主桥长度为604m,主桥2个主墩共有桩基32根,直径2.8m;2个辅助墩共有桩基12根,设计为变截面桩,直径φ2.8-2.5m。主桥桩基设计为摩擦桩,但入中、微风化岩层深度均大于6m,是传统意义上的嵌岩桩。主桥桩基均设有φ3000*22mm 永久钢护筒,一般穿过淤泥层,少部分到达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

2 惠州范和港地域的地质情况

根据勘探报告,该大桥的主墩施工区域主要是由微风化灰岩、砾砂夹卵石、粉土、粉质粘土夹碎石、微风化大理岩等组成的地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地勘方共完成钻孔55个,其中在21个钻孔中遇见溶洞,3个钻孔见土洞,一般溶洞多发育于微风化灰岩及微风化大理岩中,洞高约0.4~9.5m,大部分有粉质粘土或粉土及砂卵石充填,一般1个钻孔见1~2层溶洞,个别钻孔见有3~4个溶洞呈串珠状分布,见洞率约为35%,属岩溶强发育区;土洞多见于基岩与第四系覆盖接触部位,洞高2.7~4.5m,充填流塑粘土。

3 惠州范和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惠州范和港大桥的桩基建设,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

(1)嵌入岩层强度硬度高,影响钻进速度。全桥基岩品质指标RQD值从0至90%,分布范围很宽,岩体质量等级从Ⅱ至Ⅴ级不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41~116.6Mpa,最大值达198MPa。

(2)基岩岩溶发育,溶洞密布,溶槽、溶隙纵横交错,增加了成孔风险。溶洞高度最大达8m,部分溶洞竖向呈串珠状排列,横向、前后或左右互相连通,

形成若干浆液流通的网络系统,钻孔施工过程中一旦进入溶洞,造成泥浆快速大量流失,孔内外液柱压力失衡,易导致上部覆盖层孔壁垮塌,甚至危及海上施工平台的稳定。

(3)部分桩基岩面倾斜,极易导致斜孔、倒锤、卡钻等孔内事故。

工艺选择:主桥嵌入基岩6~15m不等,综合考虑嵌岩量大、岩面陡立、溶洞密布等因素,我们选择了冲击钻孔、泥浆正循环钻进的工艺。桩端的持力层为中风化大理岩,单轴抗压强度为41.0-116.6Mpa,故选用溜放式冲击钻机,并配备原装钻头,该钻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对软硬地层、裂隙发育的破碎岩层以及致密坚硬的完整岩层都有较强的适应性。(2)在处理岩面倾斜和溶洞等不利地质条件方面,优于回旋钻。(3)冲击钻头以钢丝绳与钻机柔性连接,遇有孔内紧急情况时,可将钻头快速提到地面,防止情况恶化。

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技术处理措施

4.1 溶洞处理

(1)合理安排桩基施工顺序

以主桥27#主墩为例,桩多洞密,其2-4桩已探明溶洞高9.7m,并有可能与相邻的2-3、2-5、3-4桩的溶洞相连通。故在安排桩基施工顺序时,将其周边的2-3、2-5、3-3、3-4各桩安排在2-4桩之前完成。且在施工2-3、2-5、3-3、3-4各桩溶洞时,回填大量粘土和片石并以冲锤反复冲挤,部分回填料沿溶洞、溶槽等联系通道进入2-4桩的溶洞。因其周边6条桩全部灌注成桩,所有外泄通道基本封闭,故2-4桩施工十分顺利,仅用12天便完成了该桩孔的施工,全孔未发生大的漏浆情况,确保了主墩的顺利、安全施工。

(2)溶洞填堵

本工程施工前曾组织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讨溶洞的处理方案,曾考虑用钻孔注浆、高压旋喷等方法对溶洞进行预处理,后几经比较,最后确定用粘土和片石回填法来处理。该方法具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结合桩孔施工,遇洞堵洞,无需另外打孔,省时省工省料;二是粘土、片石能就地取材,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回填片石在二次钻进时冲孔吃力,进尺慢,钻头磨损大,若单纯回填粘土,没有片石作骨架材料,人工孔壁很难稳定,在小溶洞和溶槽中挤入的粘土,经水浸泡后软化,在泥浆”激动压力”作用下易流失,从而造成钻过溶洞后再次漏浆。故无论溶洞大小,处理时须用片石和粘土冲锤冲挤,建造人工孔壁和井筒。本工程中粘土和片石的比例为2∶1,且选择以粉粒胶体成分为主的粘土(粒径≤0.005mm),因为这种粘土具有低孔隙比,高胶体性,土粒间粘结力强,与片石结合造出的人工孔壁才能经得起清孔、灌注作业中的冲洗和压力的反复考验。当溶洞横向尺寸较大,一次回填处理不能成功时,需要反复回填,并用冲锤反复冲击向四周推挤,逐渐将回填物挤压密实,以形成具有满足后续几道工序所要求强度的人造井筒。

溶洞堵漏采用在投入粘土后再投入适量的袋装水泥的方法,用冲锤反复冲击搅拌,静置8~10小时后再恢复钻进。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水泥中的钙离子,造成“钙侵”泥浆,使泥浆处于流塑状,堵漏效果较好。

4.2 裂隙处理

由于桥位存在大量不整合及破碎地层,导致桩基施工经常遇见裂隙。裂隙在地质钻探资料中很难体现,在桩基钻孔时主要表现为漏浆。裂隙大小不一,一般延伸很长,个别联通溶洞。一般的裂隙通过桩锤挤压即可封闭。较严重的裂隙会造成持续漏浆,需采用片石夹粘土反复回填冲实,直至不再漏浆。

4.3 斜岩处理技术

本工程位于角度不整合的泥盆系大理岩,受构造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其岩面起伏很大,不仅容易造成倒锤、卡锤等孔内事故,而且易导致桩孔偏斜影响成桩质量。类似案例在主墩和北引桥桩基施工中频频出现,在如此陡峭的岩面上冲击钻进,施工难度相当大。地质钻孔只能探明岩面位置,需结合现场钻孔情况判断斜岩分布情况。冲锤将在何时何处何种深度接触岩石,全凭桩机操作者和现场技术员的细心观察。施工时主要观察每次落锤和提锤时,钢丝绳在泥浆面的径向摆动情况,钢丝绳距离桩中心的摆幅越大,说明岩面倾角越大,冲锤倾倒的角度也就越大。其次,需要桩机操作者细心观察,需发现冲锤到达孔底第一落点后,是否伴有继续下坠,滑落的征兆。一旦发现斜岩,立即投入片石将斜岩面填平,用冲锤进行修整,反复进行多次,直至钻头全断面接触孔底基岩。

斜岩还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出现。部分溶洞与桩孔相交形成半岩半洞。钻头的工作对象是半边软半边硬,同样会导致孔斜。施工时仍需要反复回填片石修整岩面,以保证桩孔的垂直度。

5 结束语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实行钻孔灌注桩成孔的质量是相当不稳定的,其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溶洞处理、裂隙处理、斜岩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相信可为以后在类似地质情况下,可以在类似的施工情况下,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