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鼻子游戏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游戏教材《趣味游戏》,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为卡通人物贴上鼻子。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2. 学具:每组一个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卡通人物图片,讲解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贴鼻子,其他成员在台下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竞赛(15分钟)各小组进行竞赛,记录成绩,评选出贴鼻子最准确的小组。
六、板书设计1. 卡通人物图片2. 贴鼻子的基本方法3. 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成绩。
答案:无固定答案,记录游戏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贴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贴眼睛、贴嘴巴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锻炼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知道游戏的目的在于提高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
2. 难点:培养幼儿的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笑脸贴纸、眼罩、小筐、计时器等。
2. 环境:宽敞的游戏场地,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引起幼儿兴趣。
2. 游戏演示:教师示范贴鼻子游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规则。
3. 分组游戏: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游戏。
4. 游戏进行:幼儿轮流蒙上眼罩,原地转三圈,尝试贴鼻子。
5. 计时和统计:每组完成游戏后,记录用时,汇总各组成绩。
6. 游戏结束:教师宣布获胜小组,并对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表扬。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4. 对于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引导幼儿共同解决问题。
5.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2. 通过计时器记录的数据,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类似的游戏活动,如“贴眼睛”、“贴嘴巴”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身技能。
3. 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如在数学课程中,让幼儿通过贴鼻子游戏学习方位知识。
大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游戏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合作游戏》,详细内容为“贴鼻子”游戏。
通过该游戏,让幼儿体验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方位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贴鼻子”游戏的玩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贴鼻子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方位感。
教学重点: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有人头像的纸板,鼻子贴纸,眼罩。
2. 学具:每组一个画有人头像的纸板,一叠鼻子贴纸,若干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着眼罩,尝试在黑板上的人头像上贴鼻子,引发幼儿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强调合作、轮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如何正确地给头像贴鼻子。
讲解贴鼻子时要注意的空间方位,如上下、左右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贴鼻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评价各组的游戏表现,强调合作、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画有人头像的纸板,标注上下、左右等空间方位。
2. 板书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空间方位感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将“贴鼻子”游戏与音乐、舞蹈等元素结合,丰富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其他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空间方位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角色游戏》,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互助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贴上鼻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白纸、画笔、剪刀、双面胶、眼罩、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张画有人头的白纸、一个鼻子、一个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小动物丢失鼻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鼻子。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确游戏目的和注意事项。
3. 游戏示范(2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贴鼻子的游戏,让其他幼儿观察并了解游戏过程。
4. 分组游戏(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队长,队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队长要确保队员遵守游戏规则,其他队员则需协助队长完成任务。
5. 例题讲解(3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幼儿进行游戏,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幼儿如何准确地贴上鼻子。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贴鼻子》2. 内容: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空间方位感知、手眼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游戏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贴鼻子游戏,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熟练掌握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在游戏中发挥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准确观察并贴出鼻子的位置。
2. 学生能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贴鼻子游戏模板若干份。
2. 鼻子贴纸若干份。
3. 剪刀若干把。
4. 胶水若干瓶。
教学环境:1. 教室空间宽敞,便于学生进行游戏。
2. 每个学生有一张游戏模板和一份鼻子贴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分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名组长。
3. 游戏开始:教师发放游戏模板和鼻子贴纸给每个学生。
4. 游戏过程:学生需要观察游戏模板上的鼻子位置,用剪刀剪下鼻子贴纸,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5. 游戏结束:教师宣布游戏结果,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学生能在游戏中发挥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准确观察并贴出鼻子的位置。
4. 学生能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征求教学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贴鼻子游戏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在贴鼻子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贴眼睛、嘴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贴鼻子游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游戏中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识别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空间方位词;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重点:团队合作、遵守游戏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象玩偶、鼻子贴纸、黑板、磁性教具;2. 学具:每组一份大象玩偶、一份鼻子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大象玩偶,讲述大象因为生病而失去鼻子,需要小朋友们帮助它找回鼻子。
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参与游戏的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每个人只能贴一次,贴的位置要准确,不能看其他小朋友贴的位置。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上前,示范如何根据空间方位词贴鼻子。
如:“把鼻子贴在大象的上面”、“把鼻子贴在大象的左边”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词,为大象贴上鼻子。
教师在旁边观察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象玩偶图像;2. 空间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3. 游戏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下每个人贴的位置,并说出对应的空间方位词。
答案示例:爸爸贴在大象的上面;妈妈贴在大象的左边;我贴在大象的前面。
2. 家长评价:家长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空间方位词的掌握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了空间方位词,但部分幼儿在游戏中仍存在方位词混淆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与运用;2.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遵守游戏规则;3. 作业设计:回家后的亲子互动游戏及家长评价;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巩固和拓展延伸。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贴鼻子》游戏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5册第3单元“有趣的面部”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面部器官,理解游戏规则,培养空间方位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贴鼻子”游戏展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面部器官,了解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空间方位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贴上鼻子,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学重点: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贴纸、剪刀、双面胶、大纸板(画有人头像)。
2. 学具:每组一张大纸板(画有人头像)、一盒贴纸、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面部器官。
邀请学生上前来贴鼻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游戏规则(3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并强调注意事项。
3. 游戏分组与示范(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贴鼻子,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操作与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开始进行“贴鼻子”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教师邀请各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2. 游戏规则:(1)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前来贴鼻子。
(2)贴鼻子时,要用剪刀剪下贴纸,不能撕。
(3)贴鼻子时,不能偷看,需由同伴指挥。
3. 注意事项:(1)正确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注意贴鼻子的位置和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张大海报纸,一些小贴纸,一块红布,一根绳子。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游戏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游戏演示:教师扮演游戏角色,进行游戏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进行: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4. 游戏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游戏心得,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
3. 对于游戏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引导,帮助幼儿不断提高。
4.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记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游戏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 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锻炼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意识和竞争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2. 注意调整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挑战性和趣味性。
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游戏活动教材《趣味游戏》第四章,主题为“贴鼻子”。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掌握贴鼻子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空间方位感;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游戏。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方位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贴鼻子的技巧和空间方位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象卡片、鼻子贴纸、磁性教具板、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份大象卡片、一盒鼻子贴纸、磁性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象卡片,讲述小象丢失鼻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并帮助小象找回鼻子。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强调注意事项,如:蒙上眼睛、听从同伴指挥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贴鼻子的正确方法,并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操作,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贴鼻子游戏,每组一名幼儿蒙上眼睛,其他幼儿指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大象卡片:画有小象的卡片,鼻子部分留空。
2. 游戏规则:蒙眼、听从同伴指挥、贴准鼻子等。
3. 贴鼻子技巧:观察、空间方位感、手眼协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描述游戏过程,分享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贴鼻子过程中仍存在技巧不足的问题。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贴鼻子技巧。
2. 拓展延伸:将贴鼻子游戏融入其他主题教学活动,如:贴五官、贴衣服等,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合作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精品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精品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教材中《贴鼻子》这一游戏活动进行教学。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5章,主要涉及到幼儿感官发展和空间定位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触摸、观察、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对鼻子这一身体器官认知,同时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鼻子这一身体器官,解其在面部作用。
2. 培养幼儿触觉感知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鼻子位置,并贴上鼻子。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触觉感知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卡片、画有脸谱纸、剪刀、双面胶、鼻子贴纸。
2. 学具:每组一张画有脸谱纸、剪刀、双面胶、一袋鼻子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扮演一名医生,向孩子们介绍鼻子重要性,引导他们关注鼻子这一身体器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展示一张画有脸谱纸,讲解如何将鼻子贴在正确位置,并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我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环节(10分钟)开展“贴鼻子”游戏,每组选一名幼儿蒙上眼睛,其他幼儿指导其将鼻子贴在正确位置。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脸谱,标注出鼻子位置。
2. 在旁边列出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将游戏过程描述给家长听。
2. 答案:孩子们能够正确描述游戏过程,展示他们对鼻子位置认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对鼻子认知有明显提高。
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空间定位上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开展“找不同”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找出不同之处,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游戏》第五章,主题为“贴鼻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鼻子在脸部的位置;学习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培养空间定位能力;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2. 培养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协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定位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张大纸(画有人头像,无鼻子)、一支笔、一把剪刀。
2. 学具:每人一张小纸(画有鼻子)、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画有人头像(无鼻子)的大纸,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人的脸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答并说出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鼻子在脸部的位置,并通过示范,让幼儿学会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找到自己的鼻子。
3. 游戏环节(10分钟)(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用胶棒将小纸上的鼻子贴在头像的正确位置。
(2)其他组员在下面观看,并给予提示。
(3)每组轮流进行,评选出“最佳贴鼻子小组”。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人头像(无鼻子)和小纸鼻子,让幼儿独立完成贴鼻子的任务。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强调空间定位能力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贴鼻子2. 内容:画有鼻子和头像的简笔画,标注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并描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答案:鼻子位于脸部的中央位置,两个眼睛之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鼻子在脸部的位置,提高了空间定位能力。
但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4.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贴鼻子》游戏的规则,能够积极参与游戏。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游戏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所。
2. 游戏材料:自制贴鼻子游戏道具(包括一张大脸谱和若干小鼻子贴纸)、绳子、椅子等。
3. 教学工具:音响设备、计时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游戏演示:教师或助教进行一次游戏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规则。
3. 分组游戏: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游戏。
4. 游戏进行:教师或助教根据音乐节奏喊出“贴鼻子”的口令,幼儿迅速找到对应的小鼻子贴纸并贴在正确的位置。
5. 计时比赛:设置一定时间,看哪个小组贴得最多、最准确。
6. 结果揭晓:教师宣布比赛结果,给予获胜小组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确保游戏规则的清晰明了,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3. 对于观察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游戏。
4.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观察力和专注力。
5.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当调整游戏难度和规则,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1. 创意贴鼻子: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贴鼻子游戏,包括脸谱和鼻子贴纸的设计。
2.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里玩贴鼻子游戏,培养家庭亲子关系。
贴鼻子 游戏教案

贴鼻子游戏教案教案标题:贴鼻子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贴鼻子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习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3. 促进幼儿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贴鼻子游戏道具:一张大纸板、多个鼻子形状的卡片、胶水、彩色纸、彩色笔等。
2. 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场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看贴鼻子游戏的示范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的元素,如鼻子的形状、颜色等。
活动实施:3. 将大纸板固定在墙上,成为游戏的背景。
4. 制作多个鼻子形状的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标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5. 将卡片上的鼻子与胶水粘在彩色纸上,然后用剪刀将它们剪下来,形成可贴在幼儿的脸上的鼻子。
6. 将彩色纸上的鼻子放在教室桌子上,供幼儿选择。
游戏规则:7.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幼儿轮流戴上眼罩,然后尝试将鼻子贴到大纸板上的正确位置,最接近正确位置的幼儿获胜。
8. 提醒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要互相尊重和鼓励。
巩固与评估:9. 在游戏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询问他们对游戏的感受以及发现了哪些颜色和形状。
10.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策略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拓展活动:11. 鼓励幼儿在游戏结束后,自由创作和绘制自己的鼻子形状,以及在纸板上绘制其他形状和颜色。
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提前检查教室或活动场地的环境。
2. 在游戏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避免过于竞争性的氛围,注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通过以上教案,幼儿可以通过贴鼻子游戏锻炼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习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这个教案旨在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幼儿参与贴鼻子游戏的学习活动。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嬉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嬉戏活动教案《贴鼻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嬉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关怀!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眼沟通协调力量。
2、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嬉戏的欢乐,自愿与同伴一起嬉戏。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
活动预备:
画娃娃头一个,眉、眼、耳、嘴俱全,只缺鼻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日钟老师带来一个张画,你们来看看这幅画消逝了什么问题,画里是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少了什么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对了,所以就要请小伴侣们来帮忙把它的鼻子贴上去呢?贴鼻子可不是那么简洁的事情哦!听清晰老师讲要怎么样帖鼻子吧!
玩法:参加嬉戏的儿童站在3米外白线处,看好鼻子部位,再蒙上双眼上前去贴。
贴对者,得奖。
二、嬉戏进行,
在活动的时候,可是适当地给幼儿提示。
三、终止活动。
《贴鼻子》的教学反思:
1、在活动设计上,我体现了幼儿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2、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问题情境的进入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爱好,从中激发幼儿想去、要去盲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是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
1、没能实行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2、幼儿没能全部参加活动中。
中班嬉戏活动教案《贴鼻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453字。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游戏《贴鼻子》。
详细内容包括游戏规则的介绍、游戏道具的制作、游戏过程的指导以及分享反思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游戏《贴鼻子》的规则和技巧,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其空间方位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空间方位感的培养。
教学重点:贴鼻子的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贴鼻子游戏道具(包括画有人头像的纸板、鼻子贴纸)、胶带、剪刀。
学具:每组一个贴鼻子游戏道具,足够数量的鼻子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趣味故事的形式引入游戏《贴鼻子》,激发幼儿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游戏规则,讲解贴鼻子的方法和技巧。
3. 游戏道具制作(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分组制作游戏道具,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 游戏过程(10分钟)a. 教师示范游戏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b.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
c. 游戏结束后,各组分享游戏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例题讲解(3分钟)教师针对游戏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技巧。
6.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巩固所学技巧,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7. 分享反思环节(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快乐和收获。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游戏名称:《贴鼻子》2. 游戏规则:a. 画有人头像的纸板放在地上,每人一个鼻子贴纸。
b. 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走到人头像前贴上鼻子。
c. 贴准鼻子者为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
小班贴鼻子游戏教案

小班贴鼻子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贴鼻子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
3. 促进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贴鼻子游戏道具:一张大纸板、多个鼻子贴纸、眼罩。
2. 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宽敞,确保游戏区域安全。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贴鼻子游戏道具,并解释游戏目标:将眼罩戴上,凭借触觉贴鼻子贴纸到正确位置。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身体部位的知识,特别是鼻子的位置。
主体: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戴眼罩。
2. 将大纸板上的鼻子贴纸剪下,并在纸板上画出一个人的轮廓。
3. 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轮流指导戴眼罩的学生,帮助他们准确地贴鼻子贴纸到正确位置。
4.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游戏,直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戴眼罩并参与游戏。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人物轮廓上贴上其他身体部位的贴纸,例如眼睛、嘴巴等。
2. 引导学生描述不同的人物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询问他们喜欢的部分以及遇到的挑战。
2. 引导学生思考游戏对于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的作用。
评估: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贴鼻子贴纸的准确性。
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体验。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区域安全,避免学生碰撞或摔倒。
2. 鼓励学生友好竞争,尊重他人并遵守游戏规则。
3.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游戏,鼓励所有学生互相支持和鼓励。
教案撰写时需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1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游戏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游戏”,详细内容为“贴鼻子”游戏。
通过该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贴鼻子”游戏的基本玩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对物体位置的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判断鼻子在脸部的位置,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贴鼻子”游戏的玩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象图片、鼻子贴纸、剪刀、胶水、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张大象图片、若干鼻子贴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大象和小动物们的故事,引出贴鼻子游戏。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强调团队合作和空间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判断鼻子在脸部的位置,并通过示范操作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贴鼻子游戏,教师在旁边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6. 游戏拓展(10分钟)增加难度,让学生尝试在不看的情况下,仅凭手感贴鼻子。
六、板书设计1. 大象图片2. 贴鼻子游戏规则3. 空间感知能力培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贴鼻子”的画作,要求鼻子位置准确。
2. 答案: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画作,确保鼻子位置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空间感知和团队合作方面的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如“贴眼睛”、“贴嘴巴”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判断鼻子在脸部的位置,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七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游戏《贴鼻子》。
通过此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准确地判断鼻子的位置并贴上。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有卡通人物头像的纸板、鼻子贴纸、眼罩。
2. 学具:每组一张卡通人物头像、一盒鼻子贴纸、一个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进入教室,展示画有卡通人物头像的纸板,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头像的特点。
然后,教师拿出鼻子贴纸,让幼儿猜测今天要玩的游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游戏玩法,邀请一位幼儿上前,佩戴眼罩,原地转三圈后,尝试将鼻子贴在卡通人物头像的正确位置。
讲解游戏规则,如:每人只能贴一次,贴错位置需重新排队等待。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佩戴眼罩,按照顺序进行游戏。
其他幼儿在旁边观看,并给予鼓励。
5. 竞赛环节(10分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贴鼻子任务。
教师对获胜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游戏名称:《贴鼻子》2. 游戏规则:(1)佩戴眼罩,原地转三圈。
(2)将鼻子贴在卡通人物头像的正确位置。
(3)每人只能贴一次,贴错位置需重新排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体验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空间方位感知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中班室内游戏贴鼻子教案

中班室内游戏贴鼻子教案1、中班室内游戏贴鼻子教案活动目标:1、练习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发展孩子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孩子通过活动学习玩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画娃娃头一个,眉、眼、耳、嘴俱全,只缺鼻子活动过程: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张画,你们来看看这幅画出现了什么问题,画里是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少了什么呢?对了,所以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它的鼻子贴上去呢?贴鼻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哦!听清楚老师讲要怎么样帖鼻子吧!玩法:参加游戏的儿童站在3米外白线处,看好鼻子部位,再蒙上双眼上前去贴。
贴对者,得奖。
二、游戏进行。
在活动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提示。
三、结束活动。
2、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因在我们周围经常看到一位盲人,而许多小朋友经常嘲笑他,我就设计了这个贴鼻子的活动。
《贴鼻子》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借助贴鼻子这个游戏启发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了解、感受盲人的无助,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帮助弱者的情感。
活动目标1.在玩游戏中,理解和感受盲人的无助。
2.激发孩子扶弱的感情。
3.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提高孩子思维的敏捷度。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感受盲人的无助,激发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活动准备缺少鼻子的小叮当挂图、磁力鼻子和红领巾各一活动过程:1.展示小叮当的挂图,介绍活动。
指着小叮当的眼睛、嘴巴分别问:这是什么?提问:你们发现这个小叮当少了什么?(鼻子)2、给小叮当贴鼻子。
(1)把鼻子拿出来,让几个幼儿贴在鼻子上。
(小朋友又快又好的贴鼻子,表扬鼓励)(2) 拿出红领巾,再请几个幼儿蒙着眼睛来贴鼻子。
(这下幼儿把鼻子贴在了眼睛、头、嘴巴上)(3) 提问,让幼儿讨论:为什么把鼻子贴歪了?(因为眼睛看不见)(4) 要怎样才能让看不见的人把鼻子贴好?3、游戏:“帮助盲人”玩法:让一个幼儿蒙住眼睛当“盲人”,再用幼儿的椅子不整齐的摆在场地上做障碍物,另外两个幼儿帮助“盲人”平安走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小姑娘长得怎么样?
• 这是一个( ) 的小姑娘 • 脸胖胖的,圆圆的, 嘴巴向上翘着,正咧 着嘴冲我们笑呢! • 红扑扑的脸蛋像个红 苹果,眼睛又大又圆, 很有光泽,
பைடு நூலகம்
游戏:贴鼻子 1 、出示图画。请同学们描绘图画内容。注 意条理清楚,用词优美。
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另人笑 逐颜开的小女孩,但是这个小女孩 并没有鼻子,同学们很奇怪,都不 约而同的质疑:这么漂亮的小姑娘 为什么没有鼻子呢?
• 贴鼻子游戏 • 那是一个周三上午的作文课,还没有上课, 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另人笑逐颜开的 小丑,但是这个小丑并没有鼻子,同学们 很奇怪,都不约而同的质疑:画小丑为什 么没有鼻子呢? • 原来这是老师开展的一次别有有趣的作文 课,其中还有一个游戏,名为“贴鼻子” 游戏。
• 游戏过程应该这样写: • 1、谁是第一个贴鼻子的?他是怎样贴的? 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 •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哪个同学给你的印 象最深?他是怎样贴鼻子的? • 3、你贴了吗?说说你是怎么贴的?贴的过 程中,心里有哪些想法。 • 注意处理好详略问题,可以详写两到三个 同学贴鼻子,其余的要略写,做到有详有 略。
• 老师讲了游戏规则后,同学们便争先恐后 的举手,但是老师却叫了平时最搞笑的张 洪帅,只见他慢条斯理地走到教室后边, 然后老师把围巾蒙在了他的眼上,蒙好之 后,他便小心翼翼的向前挪,是向左,时 向右,像喝醉了酒一样,他那个样子让同 学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一步一步摸索地走 着,突然“砰”的一声,他便撞在了讲台 上,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后来在同学们 的指导下才站好位置,转了三圈后,他已 左摇右晃。(动作)
7月1日那天,我们在教室里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鼻 子游戏。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他长 得非常可爱: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红帽子,红扑扑的脸 蛋像个红苹果,眼睛又大又圆,很有光泽,可是他却没 有鼻子。
• 12、写好结尾。 • 怎样结尾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来确定,只 要能让读者读后觉得回味无穷,甚至想把 你的文章再读一遍,或者产生强烈的自己 也来玩一玩的冲动,这样的结尾都是好的 结尾。
不知不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了,但我 们的笑声仍然在教室里回荡!
游戏给我们带来快乐,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眼睛是 多么的重要。当我们蒙上眼睛时,什么也看不见,再美 丽的事物也欣赏不到。所以让我们细心保护我们的眼睛 吧!这真是一堂有趣而又令人难忘的课!
豹尾——写好结尾
• • • •
• • • • • • •
• 接过了鼻子,他想都没想,就毫不犹豫的 往脸上放。同学们大喊,在故意弄乱她的 感觉,他不知所措,鼻子在脸上不停地挪 着,总是定不了位。最后他一狠心,使劲 地贴了上去。没想到同学们哄堂大笑,笑 得面红耳赤,有的用手捶着桌子;有的鼓 掌· · · · · · · 他仿佛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 头脑”掀开围巾之后,他也笑起来了,原 来他贴到了嘴上。 • 最后崔雁林为最准的受到了奖励!通过这 节课,我了解到:做事要认真,细心,要耐 心,不要随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 5、说说这位同学贴的过程。 • 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教 室里热闹的气氛说具体。 •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 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 可以请几位同学说。
• 15、提供词汇:
• 争先恐后 晕头转向 左摇右摆 跌 跌撞撞 大步流星 小心翼翼 毫不 犹豫 哄堂大笑 • 鸦雀无声 前仰后合 面红耳赤 哈 哈大笑 笑逐颜开 不由自主 情不 自禁
1、以抒情结尾。 欢乐的笑声飘呀飘,教室已成了快乐天堂! 2、点明中心。 “贴鼻子”这个游戏,不仅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乐趣,还提高了 同学们灵活应变的能力。 3、自然结尾。 1、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但却永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 中. 2、这一场游戏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3、下课的铃声敲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 4、邀请读者参与游戏。 1、这个游戏真有趣啊,我多么盼望还有机会再次做这样的游戏啊! 2、有趣吧!你是否也想试一试,那就找几个伙伴一起来玩一玩吧
• 2、说游戏规则:用手帕蒙上眼睛, 原地转三圈,再走到上台上把鼻子 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
• 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室里的气氛,会用 什么词语来描绘呢?
老师讲了游戏规则后,同学们便争 先恐后的举手。
• 4、请同学贴鼻子。
• 老师注意夸张动作,便于学生记忆。 如老师把学生带到站立处,可以大声 说:“这是小姑娘的鼻子,请你拿 好。”转的时候可以大声说:“现在 开始转圈了,大家一起数!”转完后, 可以大声说:“好了,你现在正对着 小姑娘,开始走过去贴吧!”
• 游戏过程:(她人的表现) • 贴鼻子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 后举起了手,还不停地喊着:“我 来,我来!”老师环视教室,犹豫 了好一阵子,才请了第一组的王则 同学。她高兴极了,脸蛋兴奋得红 通通的。她小跑上了讲台,主持人 用带子蒙住她的眼睛,把用纸画好 的鼻子放在她手里。
• 她小心翼翼地迈着小步,慢慢向前 移动。(动作)其他三组的同学都 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手中 的鼻子。第一组的同学却坐不住了, 他们握着拳头,拍着桌子,蹬着地, 不停地喊:“加油!加油!”那样 子就像恨不得上去帮她贴似的。 (同学们的表现)
• 6、可以请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 也可以“首先……然后……再……接 着……最后……‖的按顺序说。 • 7、再请同学贴鼻子。贴完后,同桌之间说 说贴的过程。
• 边写贴鼻子子有同学有表现,也写观众们 的反映: • 没想到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面红耳赤, 有的用手捶着桌子;有的鼓掌· · · · · · ·
游戏前 游戏时
简单地介绍游戏的时间、 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
1、叫到同学有什么反应 2、同学是怎么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 3、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 4、大家的反应如何? 直接抒发心情。 或通过游戏后的感悟。
游戏后
• ―小丑”画出来了,那模样怪滑稽的。你看 他胖胖的脸,圆圆的眼,歪咧着一张小嘴 巴,大大的脑袋戴着一顶尖尖的小红帽, 只可惜缺了一个鼻子。游戏开始了。第一 个上台的是刘萌。他拿起一支粉笔,蒙上 眼睛后,摸索着走到“小丑”前面,举起 手来要画鼻子,可又迟疑不决了,老半天 也不动手添画
•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想上台小试身手。 在一片欢呼声中轮到我出场了,老师用布条轻轻地蒙上我的 眼睛,让我就地转了三圈,此时我感觉天黑地暗的,晕头转 向,头重脚轻,两眼直冒金星,再加上身边的同学一直在那 喊叫着,我更晕了,好无助的感觉。我急忙想找个地方扶持 一下,可是我却一头撞到了墙上,于是身边的一阵阵的尖叫 声叫得更欢更猛了。我感觉到我的周围全是陷阱,这陷井里 有成千上万的“老虎”和“狮子”在嘲我吼叫,我顶住可怕 的心情,硬着头皮扶着墙顺着走下去,我终于摸到了白板的 边角,我估计大概三毛的头就在附近了。我似乎听到三毛请 求地我说:“得给我画个漂亮的哦”。我此时想到得给他画 一个漂亮可爱的鼻子,要不他太可怜了。可我的手却不听使 唤,迫不急待地画了下去。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刚才那熟悉的 哄笑声。
•
有趣的贴鼻子游戏
今天,老师刚进教室就说:“今天不上课,玩画鼻子。” 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个个欢呼起来,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老师。 游戏开始了,只见老师在黑板前画了一个娃娃的脸。圆 滚滚的小脸蛋,扁扁的大耳朵,咪咪的小眼睛,可爱极了! 同学们看了又看,觉得不对劲,再皱紧眉头仔细一看,哦! 原来是少了个小巧的鼻子。正当同学们好奇时,老师转了过 来说:“好了,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会蒙住你们的眼睛, 再让你们原地转三圈,最后,走向前去把鼻子添好。”“谁 先来?”老师问到。我,我……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室里一 下子沸腾起来。老师先请到图图,请到的人兴高采烈,没请 到的人垂头丧气。按规则来,老师先用手帕把他的眼睛蒙得 呀,严严实实的,像个蒙面侠。再让他原地转三圈,刚才还 精神饱满的图图已变得晕头转向了。然后,他摸索着走向前 去,到了黑板前,他左摸摸,右摸摸,想靠手的感觉找准位 置,他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想把鼻子添上时,可不知谁大叫 一声:“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嘿,那声音还真是震 耳欲聋啊!弄得他犹豫不决。终于,他忍无可忍了,一下子 把鼻子添在了嘴角旁,好像是娃娃在向我们吐舌头呢!弄得 全班哄堂大笑。当他摘下手帕看了看自己的杰作时,也乐呵 呵的笑了……
• 9、画龙点睛——写好文题
–
• 《贴鼻子》《愉快的游戏》 《―鼻子”带来了快乐》《奇妙 的鼻子》《贴鼻子真新鲜》
• l 凤头——写好开头 • 1、以笑声开头 • “哈哈哈……‖教室里已经被这欢笑声覆盖了,每一个成员身旁,都 萦绕着欢乐的气息——原来呀,老师在教我们玩“贴鼻子”的游戏。 • 2、描写心情开头 • 今天在作文课上,黄老师说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游戏,名字叫“贴鼻 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奇怪!我们身上有鼻子,怎么帖呀? 大家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望着黄老师。 • 3、开门见山。 •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游戏——贴鼻子。 • 4、特写镜头。 • “让我来,让我来!”几个同学大声叫着。原来,我班同学正在玩 “贴鼻子”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老师画了一个大头娃娃,有头 发、有眼睛、有耳朵,还有一张大嘴巴,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鼻子。这 个鼻子就需要我们把它贴上去
今天上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昨 晚课间操,我们回到教室,看见黑板上可爱的小姑娘, 脸胖胖的,圆圆的,嘴巴向上翘着,正咧着嘴冲我们笑 呢!上课了老师走过来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三 小姑娘长得这么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少了一 样东西,大家找找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鼻子。” 老师说:“好,效果娘缺了鼻子,不高兴了,谁上来给 他画上鼻子啊?”
游戏的结果
• 最后崔雁林为最准的受到了奖励!通过这 节课,我了解到:做事要认真,细心,要耐 心,不要随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贴鼻子游戏
•
•
•
•
•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刘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教案,满脸笑容,老师 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人,它有细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一张大嘴笑咪 咪的。可是,怎么有点不对劲儿?噢,这个人没有鼻子。刘老师画这个没鼻 子的人干什么?我们都疑惑不解,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时,刘老师发话了,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贴鼻 子!”说着,拿出一个红鼻子。 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师第一个叫了张冉超,他被蒙上了眼睛后,只 见他先拿着鼻子捏了捏,老师让他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又向前三步,向后走 五步,他小心翼翼迈着步子,双手摸索着。突然摸到了电脑柜的边,便向前 走了一大步,上了讲台,用手不停地摸着,然后刚要把鼻子贴到白板上,我 们哄堂大笑,结果张冉超没有贴上去,而是贴到了嘴巴的旁边,我们又大笑 起来。 老师又叫人了,我把手举起来,老师果然叫了我,我高兴的合不拢嘴, 飞快地蹦了上去,蒙上毛巾后,我的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了,我胡乱摸着,突 然,我也摸到了电脑柜,心里万分欣喜,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我移动 了两步然后迈上讲台,摸住白板在讲台上来回踱步,犹豫不决,不知该贴到 哪里,不由自主地说:“哎呀!我到底该贴到哪里呀。”我刚下定决心要贴 到一个地方,下面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便又换一个地方,听到下面鸦雀无 声,以为贴对了地方,“啪”一贴,下面又笑了起来,我急忙摘掉毛巾,发 现自己把鼻子贴在了耳朵下面。 这堂课真的趣!真想再上节这样的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