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题作物栽培学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作物栽培学部分试题
1.水稻、小麦穗分化
水稻穗分化发育过程可划分为8个时期(见书16页):
①第1苞分化期又称穗颈节分化期,是生殖生长的起点。
②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苞的出现,标志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开始;在苞着生处开始长出白色的苞毛,至此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结束。
③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幼穗长约1.0~1.5mm,苞毛非常浓密。
④雌雄蕊形成期全穗长约5~10mm。此后,幼穗发育由分化形成期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即孕穗期。
⑤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此时剑叶正处在抽出过程中,颖花长度接近2mm,约达到最终长度的1/4,幼穗长约1.5~4.0cm。
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从外观形态上看,当剑叶叶枕在伸出过程中与其下一叶叶枕平齐时,为减数分裂盛期,此时对环境条件反应十分敏感,是决定颖花能否健全发育或退化及谷粒容积大小的关键时期。
⑦花粉内容物充实期颖壳叶绿素开始增加,柱头出现羽状突起。
⑧花粉完成期抽穗前1~2d,花粉内容容物充满。
小麦穗分化见书74-75页
2.水稻叶龄模式(画图)见书18页
几个关键的叶龄期以下几个叶龄期与栽培的关系最为密切。
分蘖始期叶龄期开始发生分蘖的最小叶龄,各品种类型均为第4叶期,不受栽培条件影响,是计算有效发蘖数的起点。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主茎总叶数减去伸长节间数的叶龄期。此期是大田群体控制的关键时期之一,其主要诊断指标是群体总茎蘖数。这时高产的适宜茎蘖数为预期穗数。若茎蘖数不足应追肥促蘖,若茎蘖数超过预期穗数应及早晒田抑制。
拔节始期的叶龄期为伸长节间数减2的倒数叶龄期。若某品种伸长节间数5个,则5-2=3,即倒3叶为拔节始期。拔节始期若总茎蘖数不足,叶色淡,可酌情施用保蘖促花肥,若总茎蘖数偏多,叶色深,应偏重晒田,以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后期倒伏。倒2叶抽出期该期为穗分化处于颖花分化期,是大穗形成的重要时期,如颖花量不足,应适时追施保花肥,若颖花量过剩则可不施,并可适当延长晒田期
3.壮秧标准及秧田管理
壮秧的标准及意义见书39页
2.壮秧的标准壮秧的标准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形态特征包括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见书41页
1.露地湿润育秧又称半旱秧田育秧,是应用最广的育秧方式。其技术环节如下:
(4)秧田管理
①芽期从播种到第1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播后秧板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保证充足氧气
②幼苗期指1叶展开至3叶期。应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方法。关键在于早施断奶肥。断奶肥应提早到1叶1心期施用为宜。
③成苗期指3叶期以后至移栽。应保持秧田有水层。4~5叶时,应施一次接力肥。一般在移栽前3~5d施起身肥(送嫁肥),叶色褪淡的基础上施尿素30~45kg/hm2。
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见书19页
单位面积穗数(hm2)×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 产量(kg/hm2)=
1000×1000
5.源库类型见书23页
源是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库是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源库是相对的、动态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的颖花数与叶面积分别作为衡量库与源的主要指标。
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以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曹显祖等,1987)。
1.源限制型(1)颖花形成能力强,库容量大且相对过剩(2)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3)茎、鞘物质的输出率(茎、鞘输出干重占出穗期干重的%)与转换率(茎、鞘输出干重占籽粒增重的%)高,成熟期茎、鞘残留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少(4)产量随源的增加而增加(5)强、弱势粒灌浆为异步灌浆型(6)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存物和出穗后的光合生产为主攻目标。
6. 品质 见书30页
我国稻米品质的评价与方法
⑴加工品质,它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其评价指标主要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⑵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
⑶蒸煮与食味品质,指米饭的色、香、味及其适口性(如粘弹性、柔软性等),反映稻米的食用特性。主要有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米饭粘性、硬度、气味、色泽以及冷饭质地等)。
⑷营养品质,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
⑸卫生品质,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 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主要包括有毒化学农药、重金属离子、黄曲霉素、硝酸盐等有毒物质的残留量。
7. 肥料运筹、田间管理
水稻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的确定 见书47页
1.水稻的施肥量 决定施肥量时,应根据单产水平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在理论上施肥量可根据产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
%肥料利用率肥料中该元素含量土壤养分供给量计划产量吸收养分量理论施肥量⨯-=
2.施肥时期的确定 根据各生育期的吸肥特点,结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时期,在进行合理施肥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
(1)增加穗数的施肥适期 以基肥和有效分蘖期内追施促蘖肥效果最好,对于迟熟品种于幼穗开始分化时再追一次肥,有保蘖增穗和保花的作用。
(2)增加每穗粒数的施肥适期 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在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可防止颖花退化称“保花期”,钾肥效果优于氮肥。对于生育期较长的大穗品种,“促花”、“保花”肥均施增粒效果显著。前期施肥少,穗肥可提前,反之,则移后。
(3)提高粒重和结实率的施肥适期 水稻在粒期(抽穗后)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氮肥,这时施“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一般除地力较高或抽穗期肥效充足的田块外,齐穗期追施氮肥或叶面喷氮或磷酸二氢钾对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均有效果。
(三)水稻肥料运筹与施用
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即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
2.“前促”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