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
《倍数和因数》公开课教案和教学研讨
《倍数和因数》公开课教案和教学研讨第一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介绍1.1 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讲解倍数和因数的基本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1.2 倍数的性质讲解倍数的性质,如: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倍数的性质第二章:求一个数的因数2.1 因数的定义讲解因数的概念,如:一个数的因数是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整数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2.2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如:通过试除法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第三章:倍数和因数的关系3.1 倍数和因数的联系讲解倍数和因数的联系,如: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是它的因数的倍数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联系3.2 倍数和因数的区别讲解倍数和因数的区别,如:一个数的因数是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整数,而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倍数和因数的区别第四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4.1 最大公因数的定义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两个数的最大的因数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4.2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能够被这两个数整除的最小的倍数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第五章:倍数和因数的应用5.1 倍数和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5.2 倍数和因数在数学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数学中的应用,如:解方程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倍数和因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6.1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如:欧几里得算法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6.2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通过两个数的乘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七章:倍数和因数在数列中的应用7.1 倍数和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如:找出等差数列中的某个数的倍数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7.2 倍数和因数在等比数列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等比数列中的应用,如:找出等比数列中的某个数的因数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等比数列中的应用第八章:倍数和因数在几何中的应用8.1 倍数和因数在几何中的应用概述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如:面积的计算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几何中的应用8.2 倍数和因数在特定几何问题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特定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黄金分割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特定几何问题中的应用第九章:倍数和因数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9.1 倍数和因数与素数的关系讲解倍数和因数与素数的关系,如:素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与素数的关系9.2 倍数和因数与完全数的关系讲解倍数和因数与完全数的关系,如:完全数是所有真因数(除了自身以外的因数)的和等于该数本身的数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与完全数的关系第十章:倍数和因数的教学研讨10.1 倍数和因数教学方法探讨探讨倍数和因数教学的有效方法,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等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提高教学效果10.2 倍数和因数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法分析倍数和因数教学中的难点,如:学生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等分享解决难点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10.3 倍数和因数教学实践与反思分享倍数和因数教学的实践经验,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基本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因数与倍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并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数论、代数、几何、概率等领域,是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核心。
因数和倍数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因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因数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这是一堂四年级小学数学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因数这一概念,理解因数的作用和性质,以及学会求整数的所有因数。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因数是指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另一个整数就是这个整数的因数。
例如,6的因数是1、2、3和6。
因数有很多作用,可以用来进行约数运算,分解因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2.2 教学步骤(1)教师先通过口头解释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因数,并用实例进行展示,如6、8、12等数字。
(2)教师让学生尝试寻找其他数字的因数,以此巩固他们对因数这一概念的认识。
(3)教师介绍如何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需要将这个数字分解质因数,从质因数的范围内,开始寻找所有的因数。
(4)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对一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并通过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分解后的各个因数。
(5)教师让学生独立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到给定数字的因数,并检查其是否都正确。
3.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案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因数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整堂课程上,学生们参与积极,学习效果良好。
二、倍数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这是一节小学数学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倍数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倍数进行运算。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倍数是指一个整数可以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另一个整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6的倍数是6、12、18等数字。
倍数可以用来进行倍数运算和求最小公倍数等。
2.2 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口头解释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并用实例进行展示,如6的倍数可以是6、12、18等数字。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本文档主要分析《倍数和因数》这一教材单元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内容。
二、教材内容《倍数和因数》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与应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倍数的概念与性质;2.人工构造倍数;3.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倍率与比率的关系;5.因数的概念与性质;6.数的因数分解。
三、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了解倍数的概念与应用;2.掌握构造倍数的方法;3.了解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4.理解倍率与比率的关系;5.掌握因数的概念与性质,并能进行因数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倍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应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因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因数分解。
2.教学难点:–掌握倍率与比率的关系,能够准确运用倍率与比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因数分解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因数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3.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分析: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提供足够的练习: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练习题和活动,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能力。
六、教学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对《倍数和因数》这一教材单元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平时成绩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等的评价;2.测验与考试:通过组织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课题研究与报告: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进行报告与评价。
《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一、创设情景,操作引入:1、课前游戏:游戏规则:学生依次报数,如果遇见 3 或者是 3 的倍数就拍手来代替,发生错误的人被淘汰,没有轮到报数的人来判断其他人是否正确。
最后由一人胜出,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
请 10 个学生上前面玩这个游戏,其他人来判断。
2、操作引入:(课件展示)师:一起看大屏幕,你能把这 12 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能不能再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你的拼法? 3、分组用准备好的小正方形进行操作。
得出下列算式:43=12 62=12 121=12 揭示课题: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用 3 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
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
二、教学新知:㈠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1、指导认识因数和倍数:1 / 10教师指出:因为 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 12 是 4 的倍数, 12 也是 3 的倍数。
4 是 12的因数, 3 也是 12 的因数。
(同时板书)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 112 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很特别,是哪两句啊?生:12 是 12 的因数, 12 是 12 的倍数。
师:虽然是特别了一点,不过还真是这么回事, 12 的确是 12 的因数, 12 也是 12 的倍数。
2、巩固新知:a、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114=44 1 25=60 98=72 1 83=6 (学生同桌互说)教学预设:预计学生说最后一题时,如有一些小困难,可提示先转化为乘法后再说。
《倍数和因数》公开课教案和教学研讨
《倍数和因数》公开课教案和教学研讨第一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介绍1.1 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讲解倍数和因数的基本概念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1.2 倍数的性质介绍倍数的性质,如: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性质第二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2.1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如: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自然数1,2,3,4,5…,一直除到商和除数互换位置结束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2.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讲解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如:用这个数分别乘自然数1,2,3,4,5…,一直乘到积和这个数相等为止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倍数第三章:因数和倍数的应用3.1 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3.2 因数和倍数在数学中的运用讲解因数和倍数在数学中的运用,如: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数和倍数解决数学问题第四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4.1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讲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举例说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4.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先求最大公因数,再用两个数的乘积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最小公倍数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五章:教学研讨与反思5.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等针对未达成目标的原因进行反思和调整5.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如:讲解、实例、练习等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调整5.3 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分析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如: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第六章:倍数和因数在数列中的应用6.1 倍数和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如:求等差数列中的某个数的倍数或因数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等差数列问题6.2 倍数和因数在等比数列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等比数列中的应用,如:求等比数列中的某个数的倍数或因数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等比数列问题第七章:倍数和因数在几何中的应用7.1 倍数和因数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求图形的周长、面积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几何问题7.2 倍数和因数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如: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或三角形全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几何证明问题第八章:倍数和因数在物理中的应用8.1 倍数和因数在物理测量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物理测量中的应用,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算物体的体积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物理测量问题8.2 倍数和因数在物理公式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物理公式中的应用,如: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物理公式问题第九章:倍数和因数在化学中的应用9.1 倍数和因数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质量比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化学计算问题9.2 倍数和因数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选择合适的试剂、计算反应物的用量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第十章:教学研讨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倍数和因数在数列、几何、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应用针对未达成目标的原因进行反思和调整10.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如:讲解、实例、练习等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调整10.3 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分析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如: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第十一章:倍数和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1.1 倍数和因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间计算、购物打折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11.2 倍数和因数在工作中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工作中的应用,如:生产计划、工作分配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工作问题第十二章:倍数和因数的扩展学习12.1 倍数和因数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讲解倍数和因数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数论、代数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其他数学问题12.2 倍数和因数的相关数学历史和文化讲解倍数和因数的相关数学历史和文化,如:因数和倍数的起源、相关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倍数和因数的巩固练习13.1 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提供一些关于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13.2 倍数和因数的拓展练习题提供一些关于倍数和因数的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包括综合题、应用题、创新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第十四章:倍数和因数的学习评价14.1 倍数和因数的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14.2 倍数和因数的作业和练习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进行评价,如:解题思路、答案准确性等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第十五章:倍数和因数的教学总结与展望15.1 倍数和因数的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等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15.2 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展望对后续倍数和因数的学习进行展望,如:进一步探索倍数和因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学习相关拓展知识等激发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性质、求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2篇)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2篇)《因数和倍数》分析篇1问题提出:《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数学概念是抽象与具体、各别与一般的辨证统一。
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a表示b能被n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新教材这样编排有利于教材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知。
基于新教材带来的优势,我选择了《因数和倍数》一课。
案例概述:《因数和倍数》第一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初步设计课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导入,并通过成语展开教学:一、成语引入课件出示:()面()方()光()色举()反()二、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一)四面八方1.探究8的因数(1)板书:4×2=8这是一个乘法算式,在数学上这几个数就具备了一种关系。
这时4就是8的因数(过去叫约数),8是4的倍数。
(指名说,板书)因数和倍数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 2呢?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3) 8的因数只有2和4吗?(4)学生找8的因数还有1和8。
(小组说1和8之间的关系)(5)你能在练习纸上写出8的因数吗?。
指名上台写(评价写的方法)(6)画集合图表示8的因数。
2.探究8的倍数(1)我们找出8的因数了,那8的倍数有哪些数呢?你能说一个吗?(2)在练习本上写出8的倍数。
指名上台写。
(写得完吗?怎么办?)(3)那找8的倍数你有什么小窍门吗?(二)五光十色1.根据刚才大家研究8的经验,再来研究10,找出10的因数和倍数。
你行吗?(学生自己写,指名板演)2.你是怎样找出10的因数(倍数)?(课件出示,板书)(三)举一反三1.研究了8和10,其它数还行吗?出示: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5、18、20、362.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有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在这里36的因数都有谁呢?3.你能把36的因数全都找出来吗?(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写出)4.汇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倍数和因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学会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2.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实物等,用于辅助教学。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如3的倍数和因数,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倍数和因数的定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三篇)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
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4)教学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
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学习——强化的整个学习过程。
《因数和倍数》案例分析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分析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7页。
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最基础的数论,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其中理解倍数和因数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有顺序地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先通过除法算式及分类教学倍数、因数概念及关系,后教学求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前者是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
本教学设计从生活实际中说一说、拼一拼等方式,从而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体会倍数和因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及其含义;并体会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所有因数的方法。
从中发现规律,分析倍数与因数的特征。
由于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说某某数是倍数或因数,这一点需要在课堂上多加分析和说明。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四年整数知识的基础,本课利用实例引出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及含义,又利用拼图形式引出乘法算式,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列举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发现一类自然数的共同特征,感悟自然数之间丰富而奇妙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产生发现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作业纸。
导学过程及评析:一、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照片,不过我先不给大家看,要让你们来猜一猜,注意听:照片上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问共有几人?生:3人。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
(儿子的爸爸是一个爸爸,爸爸的爸爸又是一个爸爸,所以有两个爸爸,爷爷的儿子是一个儿子,爸爸的儿子又是一个儿子,所以有两个儿子。
倍数和因数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倍数和因数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2)掌握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判断方法;(3)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及个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2)能够根据一个数的因数求出这个数;(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释。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兴趣;(2)建立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在教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应该掌握自然数和整数,以及整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特别是对于乘法应该有良好的掌握和理解。
本次教学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为倍数和因数。
教材中以一道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引入:“某小学参观团有46人,根据每辆车乘坐人数不能超过5人的规定,需要几辆车?”这道题目启发学生想到倍数的知识,并引出倍数的定义以及判断方法。
同时还通过实例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因数的定义和求因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质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本次教学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游戏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通过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发现倍数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家长或班级里的其他成员将小学参观团这道问题发到班级群里,学生需要在群里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找出所有的答案。
讨论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又几个五能够组成46呢?以及46是不是5的倍数等。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游戏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
对于因数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数码板等教具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求一个数的因数,通过游戏来掌握因数的求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游戏方式让学生掌握倍数和因数的应用。
讨论法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比较各自的结果,找到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与反思(通用3篇)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与反思(通用3篇)《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与反思篇1给一片空间换一串硕果【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班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过程】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同学动手操作,并与同桌沟通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同学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究供应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索方法。
二、探究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看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师依据同学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l12=12,26=12的关系。
(3)观看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
揭示:讨论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
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同学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全部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全部因数。
出示要求: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全部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老师巡察,展现同学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爱哪一种答案?为什么?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按挨次一对一对找,始终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师:有序思索更能精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评析】同学围绕老师出示的思索步骤,查找36的全部因数。
北师大版倍数和因数公开课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倍数和因数公开课说课稿8篇北师大版倍数和因数公开课说课稿精选篇1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反馈: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4.讨论:0×30×100÷30÷10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
(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
◇刘 莉
【 教学 内容 】
【 教学难点 】
苏 教版 数 学 四年级 下 册教 材 7 O 一 7 2 1 .探索求一个数 的倍 数和因数 的方 页内容 和 “ 想想做做” 第 l 一 3题。 法 ; 2 .在理解概 念 的基础上 , 能有 序找 【 教学 目标 】 出一 个 数 的所 有 因数 。 1 . 让学生理解倍数 和因数的意义 , 【 课前准备 】 探 索 求一个 数 的倍 数 和 因 数 的方 法 , 比 较、 归纳 、 发 现一个 数倍数 和 因数 的某 些 制作 的多媒体课件 。 特征 。 2 .在探索一个 数的倍数和 因数 的过 【 教学过程 】 ( 省略) 程中培养学生观察 、 分析 、 概括 能力 , 培养 有 序思 考能 力 。 【 教后反思 】 3 .通过倍 数和因数之间 的互相依 存 关 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 的内在联系 , 体 本 节 课 是 自己 执 教 的 一 节 区级 公 开 会 到数学 内容的奇妙 、 有趣。 课, 课堂 的导人是 由一 个脑筋急转弯开始 的。很显然 , 学生对 于这样 的形式很感兴 【 教学重点 】 趣 。俗话说的好 : 良好 的 开 端 是 成 功 的一 半 ,所 以本 节 课 在 师 生 的共 同 努 力 下 , 轻 1 .理 解倍 数 和 因 数 的 意 义 ; 松 而愉 快 , 学生 能积极参 与 , 取得 了令人 2 .探索求一个 数的倍数和 因数 的方 满 意 的 效果 。 法。 教 材 中 首 先 呈 现 的 是 找 一 个 数 的倍 数 ,在教学过程 中我改变 了呈 现的方式 。
一
根 据 学 生 列 出 的乘 法 算 式 , 先 练 习说 一 说 谁是 谁的倍数 , 谁 是 谁 的 因数 , 让 学 生 初 步感知倍数 和因数关 系的存 在 , 从而 为下 面学 习如何 找一个 数的倍 数和 因数奠 定 了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 是根 据乘法 还是除 法算式 都可 以找 到一 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 从二 三 道乘法算式来找 l 2的 因 数 会 比较 容 易 , 所 以, 我 在 安 排 上 稍做调整。首先一起来探究找一个数的因 数 的方法 ,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有 序找 个 数 因数 的办法 。这样 的设计 由易到 难, 由浅 入 深 , 学 生 比较 容 易 接 受 , 我 觉 得 起 到 了巩 固新 知 , 发展思维的效果。 探究一个数 因数 的过 程 , 我 给予 学生 高 度 的评 价 , 接 着 借 助 这 个 学 习 热 情 让 学 生 自己学习找一个数 的倍数 。 教师相信学 生,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更 浓 。不 仅 探 讨 出 从 小 到 大找 一 个 数 的倍 数 , 而 且 发 现 了倍 数 的 特 点 。这 一 环 节 教学 的 成 功 , 也 使 我 深 刻 认 识到适 时放手会 看到 学生更 精彩 的一 面 。 以后 教 学 需 大胆 相 信 学 生 , 深入钻研 教材, 既备 教材又 了解学情 , 作 到 收放 自 如, 充分发挥学生 的潜能 。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分析五下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一、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22、、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
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四、具体编排.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过去:用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n表示b能被n整除。
现在:用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用2×6=12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用3×4=12进一步巩固上述概念。
(3)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自主发现12的其他因数。
(4)可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说明本单元的研究范围。
注意以下几点:(1)虽然不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和积都必须是整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3)注意区分乘法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4)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例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1)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18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但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2)用集合圈表示因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作铺垫。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倍数与因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我从本节课的教材进行分析,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发散学生的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的把握和处理教材,对学情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五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利,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大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接下来,我再从教法学法上来谈一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发现法以及多媒体演示法几种教学方法优化结合,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倍数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倍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次倍数教学活动为例,分析倍数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三年级数学“倍数与因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华有9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和小红、小红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倍数的概念。
(2)新授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倍数的定义。
② 教师通过实物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倍数的概念,如:用苹果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等。
③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如:2的倍数是2、4、6、8……,3的倍数是3、6、9、12……(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5的倍数、判断两个数是否为倍数关系等。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数概念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倍数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本节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实物操作、多媒体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理解倍数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倍数与因数。
在前两个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个位、十位与百位的意义和大小比较,以及数的大小关系。
因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接下来就需要让学生学习数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以及如何通过倍数和因数的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以及如何通过倍数和因数的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喜爱数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倍数与因数,并能灵活地运用它们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学习和讨论。
2.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法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教师提供一些关于倍数与因数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去解决问题,例如:“有一架飞机,它的座位共有120个,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坐下,座位总数应该是多少呢?”,或者:“一个篮子里有2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都分到4个苹果,多少人可以分到苹果呢?”等等。
2. 知识讲解1.倍数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8是4的倍数,因为8可以被4整除。
2.因数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4是8的因数,因为8可以被4整除。
3.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将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果除尽了,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倍数和因数》课例分析一、创设情景,操作引入:1、课前游戏:游戏规则:学生依次报数,如果遇见 3 或者是 3 的倍数就拍手来代替,发生错误的人被淘汰,没有轮到报数的人来判断其他人是否正确。
最后由一人胜出,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
请 10 个学生上前面玩这个游戏,其他人来判断。
2、操作引入:(课件展示)师:一起看大屏幕,你能把这 12 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能不能再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你的拼法? 3、分组用准备好的小正方形进行操作。
得出下列算式:43=12 62=12 121=12 揭示课题: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用 3 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
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
二、教学新知:㈠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1、指导认识因数和倍数:1 / 10教师指出:因为 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 12 是 4 的倍数, 12 也是 3 的倍数。
4 是 12的因数, 3 也是 12 的因数。
(同时板书)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 112 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很特别,是哪两句啊?生:12 是 12 的因数, 12 是 12 的倍数。
师:虽然是特别了一点,不过还真是这么回事, 12 的确是 12 的因数, 12 也是 12 的倍数。
2、巩固新知:a、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114=44 1 25=60 98=72 1 83=6 (学生同桌互说)教学预设:预计学生说最后一题时,如有一些小困难,可提示先转化为乘法后再说。
B、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同桌交流(可举乘法或除法例)。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预设:若出现学生有特殊的如 08=0。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指出,我们研究因数倍数是一般指不是 0 的自然数。
教师指出: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
下面请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 3、 5、 18、 20、 36 学生先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强调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阶段反思 1:用 12 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很自然地引出相关的乘法或除法算式。
根据4 3=12 来说倍数、因数,是老师的一种告诉,这样做是更直接有效;后面两个算式,要求学生模仿着说,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
学生自己再另外说出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是为了从更多的乘法算式中,得到一种普遍的认识,同时也可很自然地带出0 的处理。
由于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所以有必要老师自己写个除法算式,使学生发现,原来根据除法算式也可以找到倍数、因数的关系。
3 / 10通过第一阶段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倍数与因数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了解一个数的本身也是它的倍数和因数。
] ㈡自主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1)找一个数的倍数:1、初步探究:师:刚才在游戏中,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 3 的倍数,你能再写出一些 3 的倍数吗?教学预设:学生在写 3 的倍数时,可能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
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而且只是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口诀写出了 3 的倍数,三是用加法的方法,每次递加 3;四是用除法想,() 3=1、() 3=2、() 3=3 的方法依次写出了 3 的倍数。
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
在此基础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一是用想乘法的方法,根据 31=3, 32=6, 33=9,34=12 等;二是用想除法的方法,根据 33=1, 63=2,93=3, 123=4 等;三是用递加的方法,即根据 3, 3+3=6, 6+3=9, 9+3=12, 12+3=15 等:---------------------------------------------------------------最新资料推荐------------------------------------------------------ 3 的倍数有:3, 6, 9, 12, 15, 18, 21(板书)问:能把 3 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不能)得出:3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巩固练习: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 2 的倍数和 5 的倍数。
(强调有序) 3、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阶段反思 2:相对来说,找倍数的方法更有序,从方便教的角度考虑,先教学生找倍数。
通过找 3 的倍数,使学生清楚了基本方法;继续找 2、 5 的倍数,使学生巩固了方法。
观察倍数特点,使学生对一个数的倍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及时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2)找一个数的因数:1、自主探究:师:我们已经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了。
(画面切换到刚才的 12 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5 / 10)提问:你能找出 12 的所有因数吗?学生交流方法:A:用乘法想:积是 12 的乘法算式一共有 3 个,根据 34=12,可以找到 12 的两个因数:3和 4;根据 26=12,可以找到 12 的两个因数:2 和 6;根据 112=12,可以找到 12 的两个因数:1 和 12;因数是两个两个出现的。
B:用想除法:12(1) =(12), 12(2) =(6), 12(3) =(4)一对一对地说,教师板书成:12 的因数:1、 2、 3、 4、 6、 12。
2、教师小结:无论用乘法还是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一个个找,还是一对一对找好?生:一对一对找好。
教师强调因数的书写最好从小到大有序地写。
3、深入探究:师:我们刚才把 12 的因数都找出来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数 36,你能把它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吗?请说出你的思路。
---------------------------------------------------------------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自主探索,同桌交流并回答。
(略)师:我们根据 1,找到 36、根据 2,找到 18、依次可以找到 3、12、 4、 9、 6,自然数有很多,那你还有许多数没有试,你怎么知道找全了呢?生: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师:谈谈你的体会体会学生:1、 36、2、 18、3、 12、4、 9、 6 每次找的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4、小结并练习: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学会了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下面试找出 15 和 16 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 5、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阶段反思 3:教材上是让学生先探索 36 的所有因数,但教师觉得 36 的因数比较多,一下子写完整,部分学生有一定困难。
所以这里我就改成了先找12 的所有因数,借助于一开始的图,7 / 10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具体的方法,突出了一对对找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1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 4 元,请把下表填写完整,(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 4 的倍数吗?)乘坐人数 123456789 .. 应付元数 4 8 2、 24 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排数都是 24 的因数吗?每排的人数呢?)排数 1 2 3 4 6 8 1 2 24 每排数 24 1 2 3、游戏激趣:(学生各拿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游戏规则:老师报出要求,看你的学号是否符合该条件,如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例如,师:我找 5 的倍数。
请举起来;我找 48 的因数,请举起来。
4、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和因数。
倍数(从小到大写 5 个)因数 5 7 9 1 0 阶段反思 4:练习是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在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3 个练习和一个游戏,各有侧重。
第 1 题是强调找倍数的一般方法。
第 2 题是强调找因数的一般方法。
第 3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开放度,要求学生又对又快地进行---------------------------------------------------------------最新资料推荐------------------------------------------------------ 判断,这是对找因数和倍数的很好的巩固。
第 4 题是综合考察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一、本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用 12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引入,这个环节学生很熟悉,也很容易得到相关的算式,这就为学生后面学习的展开做了很好的准备。
由于整除这一概念现在不再出现,但借助实物,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其实质。
二、有序的思考问题。
不管是找一个数的因数还是找一个数的倍数,它们都有各自的要求与方法。
在这节课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交流这一资源,及时的归纳、整理、练习,使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最佳思考方法。
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设计的练习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其意义还不仅限于此,更重要地是教育了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果学生真能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那他的学习一定会更有乐趣,更有成效。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