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自设计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参数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6503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9.png)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设计参数计算主要包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频率响应等参数的计算。
静态工作点设置指的是设置三极管的工作点电流和直流偏置电压,保证放大器在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工作。
1.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是用来衡量放大器的信号放大情况的参数。
放大倍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和交流电流放大倍数的乘积来得到。
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可以通过三极管的参数手册查找得到,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与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相关,可以通过小信号模型计算得到。
2.输入电阻的计算输入电阻是指输入信号与输入端电阻之间的电阻值。
输入电阻可以通过分压器电阻和输入电容等组成,具体计算可以通过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关系计算得到。
3.输出电阻的计算输出电阻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出端电阻之间的电阻值。
输出电阻可以通过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关系计算得到。
4.频率响应的计算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
频率响应可以通过三极管的参数和电容等元件的组成计算得到,可以使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静态工作点设置是为了保证放大器在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三极管的工作点电流和直流偏置电压来实现。
1.工作点电流的设置工作点电流是指三极管的静态电流,可以通过电路组成元件的参数计算得到,通过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
2.直流偏置电压的设置直流偏置电压是指三极管的偏置电压,可以通过分压电阻和二极管的压降计算得到,通过电路的分析可以得到具体的计算方法。
总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静态工作点设置是设计一个合理的放大器电路的重要步骤。
通过计算和设置合适的参数和工作点,可以实现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为此,需要了解三极管的参数和工作原理,以及电路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同时还需要使用相关的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仿真。
元器件实验报告
![元器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b8e6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9.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
2. 掌握电路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本实验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了解其特性,为后续电子电路设计奠定基础。
三、实验内容1. 电阻的识别与测量2. 电容的识别与测量3. 电感的识别与测量4.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5. 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四、实验器材1.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2. 数字万用表3. 面包板4. 连接线五、实验步骤1. 电阻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电阻的外观,识别其颜色编码。
(2)将电阻接入面包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阻值。
2. 电容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电容的外观,识别其容量和耐压值。
(2)将电容接入面包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容量。
3. 电感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电感的外观,识别其电感量和匝数。
(2)将电感接入面包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电感量。
4.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二极管的外观,识别其极性。
(2)将二极管接入面包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正向导通电压和反向截止电压。
5. 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三极管的外观,识别其类型和极性。
(2)将三极管接入面包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静态工作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识别与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颜色编码识别电阻的方法是可行的,数字万用表测量阻值准确。
2. 电容的识别与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外观识别电容的方法是可行的,数字万用表测量容量准确。
3. 电感的识别与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外观识别电感的方法是可行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感量准确。
4.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外观识别二极管的方法是可行的,数字万用表测量正向导通电压和反向截止电压准确。
5. 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外观识别三极管的方法是可行的,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准确。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4401b9939e314332396893d3.png)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班号:实验者: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仪器 (3)三、实验原理 (3)(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4)四、实验容 (5)1、搭接实验电路 (5)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6)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6)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7)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8)五、思考题 (8)六、实验总结 (8)一、实验目的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3. 直流稳压电源 1台4.数字万用表 1台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 1台6.交流毫伏表 1台三、实验原理(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
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实验二_晶体三极管特性分析和静态工作点设置_04013110[1]
![实验二_晶体三极管特性分析和静态工作点设置_04013110[1]](https://img.taocdn.com/s3/m/98ecfc2b58fb770bf78a55b4.png)
实验二 晶体三极管特性分析和静态工作点设置04013110 万晓宁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 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2.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 的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温度扫描和参数扫描分析方法3.熟悉PocketLab 硬件实验平台,掌握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4.通过软件仿真,了解晶体三极管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5.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分析和设计方法实验预习:图2-1所示电路中,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120≈β,7.0)(=on BE V V 。
计算三机关各极电流和电压,填入表2-1计算栏。
图2-1实验内容:一、仿真试验1.在Multisim 中搭建图2-2所示电路,利用器件扫描方式仿真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输入特性曲线图2-2按照实验内容要求设置对应参数,V2为参变量,扫描种类为List,Value list值为0,0.3,10;V1为主变量,起始值为400mV,终止值为1V,步进值为30mV;扫描方式为嵌套扫描;输出值为IB。
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输入特性曲线族2.采用图2-2所示电路,利用器件扫描方式仿真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输出特性曲线按照实验内容要求设置对应参数,V1为参变量,扫描种类为List,Value list值为0.8、0.85、0.9、0.95、1;V2为主变量,起始值为400mV,终止值为4V,步进值为40mV;扫描方式为嵌套扫描;输出值为IC。
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输出特性曲线族3.采用图2-2所示电路,选择直流扫描方式,扫描电源为V1,起始值为0.5,终止值为0.9,步进值设定为0.05,输出值为)/(B C I I =β 双极型晶体管β与BE V 的关系曲线思考:阐述β与BE V 的关系,说明直流工作点设置时的注意事项在双极型晶体管的截止区内(BE V <0.7V ),β随BE V 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在双极型晶体管的放大区内(BE V >0.7V ),当BE V 比较接近0.7V 时β值近似不变,当BE V 继续增大时β随BE V 的增大而减小。
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计算
![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ccfa64976a20029bd642dec.png)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实验名称: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计算
2、线上观摩实验时间:2020.06.17 16:30-18:30
3、实验目的: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三极管,并
且熟悉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以及计算
4、实验步骤:
(1)电路连接方法
(2)静态参数测量
连接好大致电路,开关打开(所用 12v 电源)。
调静态工作点到6v,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测量(量程达到20v),调节C 级和E 级使达到 6v 左右(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
调好以后,要记录数据。
要记录的数据有Uce,Ube,还要测量 Ib 和 Ic(使用间接测量法)测电阻时,要把电源关闭,导线拔掉。
使电阻档达到 2 兆。
4、实验结果: Uce=6.083v Ube=0.7v
Ic=Rc1/2.4k Rc1=4.121v
Ibq=9.4v
Ib1-Ib2=Ibq
结果就等于Ic/Ibq
5、实验心得体会:
在实验中一定要遵循“先接线,再加电。
先断电,在断线”的原则,避免短路。
测量时,要尽可能的减小误差。
在实验中一定会学到在理论课上学习不到的细节,且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而且实验步骤的顺序也不能轻易改变,每一个步骤的小小误差都会导致最后结果的错误
6、观摩实验截屏:
实验报告成绩:_______。
放大效应实验报告
![放大效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9785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b.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放大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 熟悉放大电路中三极管、运放等关键元件的特性。
3. 学会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参数。
二、实验原理放大效应是指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放大器后,输出信号幅度增大的现象。
放大电路通常由三极管、运放等元件组成。
本实验采用共射极放大电路,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实现信号放大。
三、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4. 实验电路板5. 电阻、电容、三极管等电子元件四、实验内容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
(2)调试电路:调整基极偏置电阻,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调整集电极电阻,使输出信号幅度合适。
2. 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基极、发射极、集电极的电压。
(2)计算静态工作点Q点:Q点电压Uq = Ube + Uce。
3. 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信号: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2)观察输出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波形。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 Uo / Ui,其中Uo为输出信号幅度,Ui为输入信号幅度。
4. 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1)输入阻抗测量电路:在放大电路输入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R1。
(2)测量输入端电压: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入端电压Uin。
(3)计算输入阻抗:Ri = R1 (Ui / Uin)。
5. 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1)输出阻抗测量电路: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R2。
(2)测量输出端电压: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出端电压Uo。
(3)计算输出阻抗:Ro = R2 (Uo / Ui)。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搭建了共射极放大电路,调整了电路参数,实现了信号放大。
2. 静态工作点测量:测得三极管基极电压为0.7V,发射极电压为0.7V,集电极电压为2.8V,计算得Q点电压为3.5V。
三极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
![三极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4579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3.png)
三极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量及与单级指标之间的关系。
(2)熟悉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和作为输出级的作用。
(3)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2.10所示。
第一级为共射放大电路,后级是共集放大电路,级间采用直接耦合,因此要注意前后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影响的情况。
静态点调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共集电路的特点是增益近似为1,输入电阻高,而输出电阻低,其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作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中间级。
本电路中作为输出级,可增强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2)性能指标。
①电压增益Av。
两级放大电路的总增益为共射和共集电路增益的乘积。
电压增益为式中,R12为后级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有②输入电阻Ri.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一般取决于第一级。
输入电阻为如果第一级为共集放大电路,则输人电阻还与第二级有关。
③输出电阻R.两级放大电路输出电阻一般取决于最后一级。
如果末级为共集放大电路,则输出电阻还与倒数第二级有关。
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三、实验设备与器件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数字示波器、低频波形发生器。
四、实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前后级的静态电流Icq。
若静态工作点不合适,可适当调整R1、R2或Re1。
(2)测量交流性能指标。
参照单管共射电路的测量方法,波形发生器输出1kHz、20mVpp正弦信号,接入放大器输入端vi,用示波器记录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测出电路的总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观察共集电路的作用。
拆除共集放大电路的T2和Re2,将后级负载RL和耦合电容C2接到前级T1集电极,测量前级放大器的增益。
比较单级放大和两级放大的增益,分析共集电路的作用。
五、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结论。
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参数
![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66e0e42a3169a4517723a3c4.png)
自设计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参数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传统指针式电表已逐渐被数字式电表所取代。
数字万用表具有高精确度、高分辨率、高测量速率、抗过载能力强等诸多优点,HLD-WYB-Ⅲ型数字万用表设计性试验仪能提供测量与显示所需要的独立模块,可将独立的电路模块进行有机结合构成各种使用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
【实验目的】1、了解万用表的特性、组成和工作原则2、掌握分压原理、计算与连接3、了解共集放大电路三极管静态工作点设置的重要性及参数计算【实验仪器】1、HLD-WYB-Ⅲ一台2、三位半数字万用表一台3、导线若干【仪器介绍】仪器面板如下图所示:面板说明:1、电源开关2、200mV 量程31/2位直流数字电压表头3、电压表头的小数点移动开关(小数点位置根据需要自行设置,但不影响表头的实际量程)4、0-20V 直流电压源5、0-20V 交流电压源6、三极管放大倍数测量电路7、待测元件组8、电阻测量电路9、实用分压器 10、使用分流器 11、多量程分压器 12、多量程式分流器 13、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实验原理】无论何种数字表计电路通常由A/D 转化电路、时钟电路、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本试验仪中使用的电压表头是有7107构成,它是一个量程为0-199.9mV 的直流电压表。
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通常测量的量不单单是直流电压,还有电流、电阻、交流电压等参数,需借助于其他的转化电路将这些非电压量或非直流量转化为直流电压量来测量,因此,懂得了电压测量原理有助于对其他参量的检测。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分析:为了扩大电压表的测量量程,需在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器)。
如图1所示,U 0为电压表头的量程(如200mv ),r 为其内阻(如10M Ω),r 1、r 2为分压电阻,U i0为扩展后的量程。
00i U - 1r 2r 00U - r由于r 》r 2,所以分压比为: 21200r r r U U i += 扩展后的量程为:02210U r r r U i += 多量程分压器原理电路见图2,5档量程的分压比分布为1、0.1、0.01、0.001和0.0001,对应的量程分布为2000V 、200V 、20V 、2V 和200mV 。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781e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8.png)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三极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适用于信号放大和功率放大等应用。
在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时,需要确定一些参数来保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来确保信号的放大没有失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放大电路参数的计算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一、三极管放大电路参数的计算在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时,需要确定以下参数:输入电阻(Rin),输出电阻(Rout),电压增益(Av),功率增益(Ap),频率响应等。
1. 输入电阻(Rin)的计算输入电阻是指输入信号与输入电路之间的等效电阻。
输入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in = β × (RE + Rin')其中,β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RE为发射极电阻,Rin'为信号源的内部电阻。
2. 输出电阻(Rout)的计算输出电阻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等效电阻。
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out = RL // RC其中,RL为负载电阻,RC为集电极电阻。
3.电压增益(Av)的计算电压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增益倍数。
电压增益的计算公式为:Av=-β×(RL//RC)4.功率增益(Ap)的计算功率增益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增益倍数。
功率增益的计算公式为:Ap=Av^25.频率响应的计算频率响应是指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程度。
频率响应的计算需要考虑三极管和其他元件的频率特性。
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静态工作点是指三极管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时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的状态。
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能够确保信号放大不失真,并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静态工作点主要通过设计稳定的偏置电路来设置,一般可以采用电流源偏置或电阻偏置的方式。
1.电流源偏置电流源偏置是通过集电极电流源来提供恒定的偏置电流,使得三极管工作在恒定的电流状态。
电流源偏置能够提供较高的静态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但电路复杂度较高。
2.电阻偏置电阻偏置是通过串联电阻来提供偏置电流,使得三极管工作在恒定的电流状态。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58206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3.png)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学习使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的性能参数,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3、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观察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失真情况,分析产生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由一个晶体管(如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小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一个较大的信号。
在三极管放大器中,要使三极管能够正常放大信号,必须给三极管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的值。
通过调节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大小,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衡量其放大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输入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数字万用表四、实验电路本次实验采用的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在此处插入实验电路图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静态工作点的调试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到合适的值(如 12V),接入电路。
2、调节电位器 Rb,使三极管的基极电压 Vb 达到预定的值(例如2V)。
3、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Ic 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Vce,计算静态工作点的参数。
(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1kHz,峰峰值为 10mV。
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输出信号的峰峰值 Vopp。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v = Vopp / 10mV。
(三)测量输入电阻1、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Rs(例如1kΩ)。
2、测量输入信号的电压 Vi 和电阻 Rs 两端的电压 Vs。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07d9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方法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常用于放大电路中。
在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时,需要计算一些参数,并确定静态工作点。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β值来计算,β值是指集电极电流(IC)和基极电流(IB)之间的比值。
β值可以在三极管的数据手册或规格表中找到。
假设β值为100,那么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就是100。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输入电阻(RI)= β × 小信号晶体管的基极电阻(rb)输出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输出电阻(RO)= 小信号晶体管的集电极电阻(rc)/β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放大电压和工作电流。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给定的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来计算。
假设我们希望输出电压为10V,负载电阻为1kΩ,那么放大电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放大电压(VL)=输出电压(V0)/β工作电流(IL)=放大电流(IC)=输出电压(V0)/负载电阻(RL)最后,我们需要确定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是指三极管放大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静态工作点通常由集电极电流(ICQ)和集电极电压(VCEQ)确定。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三极管的工作范围和线性区。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集电极电流(ICQ)和集电极电压(VCEQ)的目标值。
这些值可以通过数据手册或规格表中的参数找到。
2.根据静态工作点的目标值,选择电路中的元件值,以使得电路满足ICQ和VCEQ的要求。
3.通过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的数值,来满足ICQ和VCEQ 的要求。
4.通过仿真或实验验证静态工作点是否满足要求。
总结起来,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需要计算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确定放大电压和工作电流的要求。
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元件值和调节电路参数,确定静态工作点,以使得电路达到预期的放大效果。
数模电综合实验报告
![数模电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ddbc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d.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模电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元件特性。
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搭建方法。
3.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
4. 提高电路分析、故障排查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 模拟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测量其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计数器等,观察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搭建一个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电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4. 电路故障排查:模拟电路出现故障,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排查和修复。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模拟电路部分(1)搭建放大电路:选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设计电路参数,连接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电流,确定静态工作点。
(3)测量放大倍数:输入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计算放大倍数。
(4)测量频率响应: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放大电路,测量出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1)搭建译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译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2)搭建编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编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3)搭建计数器电路:使用触发器实现计数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译码器、编码器和计数器电路,观察出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1)搭建DAC电路:使用电阻网络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电压。
(2)搭建ADC电路:使用比较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信号。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ffdf507551810a6f42486e4.png)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为了方便示波器观察,本书内所写参考值均用峰值,此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二、实验仪器1。
示波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图1.l 基本放大电路(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测三极管B、C和B、E极间正反向导通电压,可以判断好坏;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必须使用指针万用表,通过测正反向电阻。
三极管导通电压U BE=0.7V、UBC=0.7V,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2)按图1。
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2。
静态测量与调整(1)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
改变RP,记录I Cβ值(其值较低)。
注意:I b和I c的测量和计算方法①测I b和Ic一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 c和Vb,Rc和R b计算出Ib和Icb为支路电流).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较简单,建议初学者采用。
②直接测量法,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和集电极中测量。
此法直观,但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
不建议初学者采用。
(2)按图1.2接线,调整RP使VE=2。
2V,计算并填表1.1.图1。
2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为稳定工作点,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电阻Re,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保持静态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U CEQ基本不变.依靠于下列反馈关系:T↑—β↑—ICQ↑—UE↑-U BE↓-IBQ↓—ICQ↓,反过程也一样,其中Rb2的引入是为了稳定Ub.但此类工作电路的放大倍数由于引入负反馈而减小了,而输入电阻ri变大了,输出电阻r o不变.ebe L c uR r R R A)1()(ββ++-=,))1((21e be b b i R r R R r β++=,c o R r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β很大时,放大倍数u A 约等于eL c R R R ,不受β值变化的影响.(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f=1KH z,幅值为500mV ,接至放大电路的A点,经过R1、R 2衰减(100倍),V i 点得到5m V的小信号,观察V i 和V O 端波形,并比较相位。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56d3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9.png)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放大倍数,即输入信号的幅度与输出信号的幅度之比。
根据放大倍数的要求,可以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包括放大模式和饱和模式。
放大模式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输入信号的变化会引起输出信号的变化。
饱和模式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输出信号的变化不再受输入信号的影响。
根据放大倍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能力,一般选择适中的工作电流。
工作电压决定了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包括放大区和饱和区。
在放大区中,输入信号会被放大;在饱和区中,输入信号不再被放大。
选择合适的工作电压可以使得电路在放大区中工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电路的元器件参数,包括三极管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
输入阻抗决定了输入信号与电路之间的匹配程度,输出阻抗决定了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增益决定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根据电路的需求确定合适的元器件参数。
最后,我们需要设置静态工作点,即三极管的稳定工作状态,使得输出信号在正负半周均能够被放大。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可以通过调整电路的直流工作电压来实现。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一般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偏置电阻、偏置电容和电源电压来实现。
总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需要进行参数计算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计算合适的元器件参数,以及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以实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线性度和功耗等因素,以满足电路的实际应用需求。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d9a8313968011ca30091e9.png)
数字电路即为TTL或C-MOS逻辑电路,而谈到模拟电路,首先就应想到运算放大器。
但是,这里讲的运算放大器是怎样一个器件呢?简而言之,运算放大器是具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以极大的放大率将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放大之后,传递到输出端的一种放大器。
如果以电路符号来表示运算放大器,则如右图,可表示为三角形。
它的两个输入部分分别叫做非倒相输入(1N+)和倒相输入(IN-)。
它以极大的放大率将倒相输入端与非倒相输人端之间的电压放大,然后从输出端(OUT)输出。
在一个封装之中,放入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称为单(Single)运算放大器,放入两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称为双(Dual)运算放大器,放入四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称为四(Quad)运算放大器。
使用四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比使用单、双运算放大器组装的电路板,面积可变得更小。
在几乎所有的封装中,若为单运算放大器,则使用管壳型封装或8引脚双列式封装;若为双运算放大器,则使用8引脚双列式封装;若为四运算放大器,则使用14引脚双列式封装。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引脚的排列一般是通用的,尽管也有例外,对业余爱好者使用的运算放大器来讲,可能只会使用以上几种封装方式。
因此,弄清这种引线的分布方式,将非常方便。
B类OTL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a 半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图b 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图一输入变压器式功放电路输入变压器式SEPP电路如图一,利用输入变压器进行相位反转作用。
线路简单而中心电压又稳定,如果使用两电源方式,可简单剪掉输出电容器。
又,输出短路时,不容易流出大电流,对过载引起的破坏,有很大的防止作用。
不过因为输入变压器的影响,不能有较深的负反馈,所以不能获得较低的失真,在高频特性及失真会显著恶化是主要缺点。
图二CE分割方式Lwn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如图二所示,利用三极管Q1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相位相反进行反向的方式,与真空管的PK分割相同。
静态工作点实验报告112052010025
![静态工作点实验报告112052010025](https://img.taocdn.com/s3/m/f423031b964bcf84b9d57b77.png)
静态工作点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出收音机上各三极管各脚静态电压实际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以便以后对收音机进行适当的调试。
实验仪器:收音机,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原理:在收音机同路的状态下,万用表黑表笔接电路的地线,红表笔分别接三极管的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这样就可以通过万用表测出三极管各脚静态电压了。
实验步骤:1.万用表打到2.5v档,将直流稳压源调到3v;
2.将直流稳压源接到收音机的正负极,使收音机在工作状态;
3.将万用表打到适当的档上,在芯片上找到电路的地线,接黑表笔;再找到Q1、Q2、Q4、Q5、Q6,分别用红表笔接它们的三个基脚,记录测出的电压值。
4.整理实验仪器
原始数据:
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调整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
2.随机误差。
实验结论:是机制和参考值是有差距的,有待于进一步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物理实验要求及原始数据表格
实验自设计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参数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预习要点
1.数字万用表的分压原理是什么?
2.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流、电阻、交流参量的原理是什么?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放大原理是什么?
二、实验内容
1.按实验步骤要求将所要用的单元模块进行连接,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验证后上电实验;
2.调节直流电源旋钮,按3、
3.5、4、
4.5、5五个电压档输出,作为三极管的输入信号;
3.当共集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入电压按5个不同等级输入时,测出相应电压下发射极电阻Re
上的输出电压;
4.按要求填写表格,计算三极管静态参数IBQ、ICQ、UBEQ、UCEQ及放大倍数β。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当遵循“先接线,再加电;先断电,再拆线”原则,加电前必须确认接线无误,避免
短路;
2.通常情况下,红色线代表电源正极,黑色线代表电源负极,接线时务必按要求进行相应连接,
避免短路,造成危险;
3.万用表的V/Ω档公用一个表笔插孔,而A档单独用一个插孔,使用时应注意根据被测量调换
插孔,否则可能造成测量错位或仪表损坏;
4.当测量值超过量程时(>199.9mv),表头最高位显示为±1,表示溢出,应该变电阻网络的阻值,
应尽快换大量程档或减小(断开)输入信号,避免长时间超量程;
5.测量时,小数点遵循上述原则,减小测量误差。
四、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组号________ 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表1 发射极输出电压
五、数据处理注意事项
1.计算时,把相应单位进行转换,转为标准单位制:电压单位为V,电流单位A,电阻单位Ω;
2.所得结果包含数字与单位,单位为标准制。
1
福建农林大学物理实验要求及原始数据表格
六、数据处理要求
七、思考题
1.实验中的万用表为什么叫三位半数字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与除了以列出的有点外,还有什么
优缺点?
2.为什么万用表的输入阻抗要选用大阻抗,对电路有什么影响?
3.不同输入电压下,放大倍数β发生什么变化,什么因素会对三极管放大倍数产生影响?
4.NPN三极管通常用于什么情况,主要有几种的放电电路接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