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 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  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层次: 专科类别: 网教 专业: 公共课 201 5 年 6月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 A 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一、解释题:(选做其中四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及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定义: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

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

广义上,资本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精神和信用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3、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4、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5、马克思主义:6、科学发展观:7、资本的有机构成:8、社会基本矛盾:二、辨析题:(选做其中四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答:正确。

这句话的合义,它强调一切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是作为过程存在的,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2、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答:错误。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

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答: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答:错误。

必须由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发起革命。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并说明问题
一个巴掌扇出了“阿拉伯之春”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吉吉到集市卖菜。

女城管法蒂娅以无经营许可为由罚款10第纳尔(约45元人民币)。

没收磅秤,掀翻菜车,并扇了一巴掌。

布瓦吉吉愤然到市政大楼陈情,被禁止进入。

于1月4日自焚身亡。

2011年1月13日,同情布瓦吉吉的抗议者涌上街头,要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

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23年的统治……此后,这场“颜色革命”迅速蔓延到中东各国,引起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乃至全世界的不稳定。

(1)这个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这个事件给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有何联系?。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答案】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答案】
5 矛盾分 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矛盾分bai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du动,进而解决zhi矛盾的一种方法dao。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二、论述题:
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bai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u先掌握理论;联系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这zhi个最大的实际,及国内处政治dao经济形势,各种社会思潮和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生产资dao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个整体;它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同时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现代唯物主义也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7年春季学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试题及答案

2017年春季学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归结为一点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 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实现的。也就是说,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挥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
3、在哲学上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意义?
答: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题目说明:(10.0 分)1.1、物质2、辩证矛盾3、社会存在4、马克思主义5、科学发展观6、社会基本矛盾7、哲学基本问题8、矛盾分析方法9、认识运动总规律10、民主11、垄断12、资本13、价值规律14、资本积累15、资本的有机构成参考答案: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7、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对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队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阶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0、民主: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体现民意至上,即代表社会的主流意志的公意,又体现社会大多数的众意。

11、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这是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西南大学2018年6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

西南大学2018年6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

立高尚境界。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价值。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社会经济有什么作用?10、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说明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答:(1)这完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思想。

人类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从1804年开始的,这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由于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同时,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也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因此,人口的增长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完全能够容纳人口的增长的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并说明问题一个巴掌扇出了“阿拉伯之春”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吉吉到集市卖菜。

女城管法蒂娅以无经营许可为由罚款10第纳尔(约45元人民币)。

没收磅秤,掀翻菜车,并扇了一巴掌。

布瓦吉吉愤然到市政大楼陈情,被禁止进入。

于1月4日自焚身亡。

2011年1月13日,同情布瓦吉吉的抗议者涌上街头,要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

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23年的统治……此后,这场“颜色革命”迅速蔓延到中东各国,引起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乃至全世界的不稳定。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答案
9、什么是改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10、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其内容是: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客观唯心主义的部分分支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理想形式.
16、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17、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18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机考 答案

18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机考 答案

争中优胜劣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答:
1)这完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思想。

人类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从1804年开始的,这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由于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同时,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也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因此,人口的增长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完全能够容纳人口的增长的。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163 学年学季:20201判断题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A. √2. B. ×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 A.√2. B. ×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 A.√2. B.×B.×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A.√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 A.√、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A.√6、1.2.7、1.2. 8、1.2.9、 1.2.10 1.2.11 1.2.12 1.2.B.× 物质就是存在 , 所以存在就是物质A.√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 A.√ B.× 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3、 1.2.14、 1.2. 15、 1.2.16、 1.2.17、 1.2.18、 1.2.19、1.2.20、 A.√A.√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1:[论述题]1、运动2、商品3、矛盾4、资本5、实践6、物质7、生产力8、剩余价值9、理性认识10、价值规律11、社会存在12、经济危机13、马克思主义14、矛盾分析法15、辨证的否定观16、资本的有机构成参考答案:1、运动: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

2、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矛盾: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4、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5、实践: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探索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对象化活动。

6、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7、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并影响自然、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8、剩余价值:当劳动过程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的那个点,价值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概括的思维特点,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10、价值规律答:价值规律是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有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13、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14、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1:[论述题]1、案例二十四节气与生产实践: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题目说明:(10.0 分)1.1、物质2、辩证矛盾3、社会存在4、马克思主义5、科学发展观6、社会基本矛盾7、哲学基本问题8、矛盾分析方法9、认识运动总规律10、民主11、垄断12、资本13、价值规律14、资本积累15、资本的有机构成参考答案: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7、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对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队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阶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0、民主: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体现民意至上,即代表社会的主流意志的公意,又体现社会大多数的众意。

11、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这是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2018年6月西南大学网教大作业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8年6月西南大学网教大作业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5、什么是事物的度?认识事物的度有何实际意义?答: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了质与量的对立统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坚持适度原则.6、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者对立。

1)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2)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7、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什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8、“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9、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惠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二、论述题2、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形而上学思想?答: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代替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一个进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从对世界总画面一般性质的笼统认识发展到对事物各个细节的具体认识.古希腊哲学家虽然正确地描绘了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图景,但那只是一种笼统的直观,缺乏科学分析.而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要求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复杂的东西划归为简单的“形式”,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方法不能不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巨大进步.3、在哲学上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意义?答: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社会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西南大学网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西南⼤学⽹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产⽣的三⼤理论来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答: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唯物主义哲学有哪些历史形态?答: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当做世界的本原,如⾦⽊⽔⽕⼟;②近代形⽽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是世界的本原;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

4、⽭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盾运动,进⽽解决⽭盾的⼀种⽅法。

这是⼈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种普遍的⽅法,根本的⽅法。

⽭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法之⼀,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

⽭盾分析法包括⼀分为⼆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

5、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答:货币的本质是⼀般等价物。

它与⼀般等价物的区别:⼀是产⽣的时间不同;⼀般等价物产⽣在前,货币产⽣在后;⼆是⼀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货币是由⾦银固定地充当的。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段、(前⾯两是最基本的职能)贮藏⼿段、⽀付⼿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产⽣就具有的职能。

6、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度和谐,⼈们精神境界极⼤提⾼;每个⼈⾃由⽽全⾯的发展,⼈类从必然王国向⾃由王国实现真正的飞跃。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网教23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网教23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0163 20232判断题1、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 A.√. B.×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A.√. B.×3、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

. A.√. B.×4、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要的条件是深入实践、调查研究。

. A.√. B.×5、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即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状态。

. A.√. B.×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7、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 A.√. B.×8、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目标,更是一种社会实践。

. A.√. B.×9、真正的自由,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利用必然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自主状态。

. A.√. B.×10、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方式,也是论证真理的重要途径。

. A.√. B.×11、杰出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而且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 A.√. B.×12、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A.√. B.×13、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 A.√. B.×14、运动就是物体发生的位置移动。

. A.√. B.×15、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 B.×16、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 A.√. B.×1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A.√. B.×18、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第一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题目说明:(10.0 分)1.1、物质2、辩证矛盾3、社会存在4、马克思主义5、科学发展观6、社会基本矛盾7、哲学基本问题8、矛盾分析方法9、认识运动总规律10、民主11、垄断12、资本13、价值规律14、资本积累15、资本的有机构成参考答案: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7、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对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队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阶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0、民主: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体现民意至上,即代表社会的主流意志的公意,又体现社会大多数的众意。

11、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这是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西南大学成教[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西南大学成教[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答: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
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
2)
答:
(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延长人民的寿命就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2)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提高人均寿命,可以使人民感受到社会进步和幸福,从而提高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进步。
4、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
(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资本积累的趋势:1、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加剧社会两极分化)2、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4、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 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 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何认识理性话语意识与公共文明社会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什么是事物的度?认识事物的度有何实际意义?
6、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8、“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0、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
11、什么是不变资本?什么是可变资本?
12、垄断的实质是什么?
13、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1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在当代社会日益功利化的趋势下,学习哲学理论还有意义吗?
2、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形而上学思想?
3、在哲学上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意义?
4、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
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基本原则,对于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有什么重要的理论意义?
6、在社会生活中,坚决批判与抵制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有什么实际意义?
7、坚持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对于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8、正确认识文化的本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有什么重要意义?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社会经济有什么作用?
10、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说明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并说明问题
一个巴掌扇出了“阿拉伯之春”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吉吉到集市卖菜。

女城管法蒂娅以无经营许可为由罚款10第纳尔(约45元人民币)。

没收磅秤,掀翻菜车,并扇了一巴掌。

布瓦吉吉愤然到市政大楼陈情,被禁止进入。

于1月4日自焚身亡。

2011年1月13日,同情布瓦吉吉的抗议者涌上街头,要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

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23年的统治……此后,这场“颜色革命”迅速蔓延到中东各国,引起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乃至全世界的不稳定。

(1)这个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这个事件给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有何联系?
- 1 -
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答::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8、“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9、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2、垄断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的实质或目的在于攫取垄断利润
13、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答: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因为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15、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主要内容?
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论述题:(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在哲学上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意义?
答:相对静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如果只承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
答:和谐社会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达到生态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思想和谐,使整个社会文化包容、价值兼顾、机会均等、权利公平、社会公正、政治昌明。

8、正确认识文化的本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只有正确认识文化的真正本质,才可能有建设先进文化的正确策略,由于有些地方对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导致文化建设出现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庸俗主义之风。

因此,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实干作风,贯彻以人为本,树立高尚境界。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价值。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社会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是:(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实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法则和客观规律。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归结为一点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
- 2 -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