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学》期末试题A卷(安徽农业大学)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二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c4a4bfdb69eae009591bec40.png)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二科目:《控制测量》班级成绩: _____一、多项选择题:(20分)1.在水准观测中,每测站的前视和后视标尺至仪器的距离大致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或减弱下列哪些影响:()A.i角误差B.标尺零点不等差C.大气折光差D. i角变化误差2. 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是:()A.几何水准测量B.三角高程测量C.三角测量D.GPS测量3.水准标石分为:()A.基岩水准标石B.基本水准标石C.普通水准标石D.基础水准标石4.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有:()A.三角测量B.导线测量C.三边测量D.边角同测E.GPS测量5.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是:()A.分级布设,逐级控制;B.具用足够的精度;C.保证必要密度;D.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6.大地高系统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A.大地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法线D.铅垂线7工程控制网有如下特点:()A.各等级三角网平均变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的缩短B. 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C.三角网的等级较多D.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
8.精密水准标尺的刻划形式有哪两种()A.1mB.1cmC.5cmD.5mm9.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高差需要加的改正数有:()A.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 B.正常水准面部平行改正C.水准路线闭合差改正D. 重力异常改正10.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A.大地高B.正高C.正常高D.力高二、单项选择题:(20分)1.下式中关于大地高与正常高关系正确的是()A.H大=H常+NB. H大=H常+ζC. H大=H常+λD. H大=H常+ε2.二等水准观测,一对标尺的f=-0.04mm/m,某测段的返测高差为+20.000m,相应的标尺尺长改正数为( )A.-0.80mmB.-8mmC.+0.80mmD.+8mm3.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称为()A.结点B. 水准路线C.区段D.测段4.三四等三角点的布设采用:()A.插网法B.插点法C. 插网法和插点法D.投影法5.对于基本直伸形的导线导线的纵向误差主要有()引起A.测角B. 测边C.外界条件D.大气折光6.每隔一定时间对已测水准路线进行的测量称为( )A. 接测B.检测C.重测D.复测7.测段中采用偶数站可以消除()A.i角误差B.标尺零点不等差C.大气折光差D. i角变化误差8.在同一水平位置,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相差一个常数,该常数称()A.3.0155 B.6.0650 C.基辅差 D高差9.一、二等水准测量往测奇数站观测的程序为()A.后后前前B. 后前前后C.前后后前D.前前后后10.国家平面控制网的最主要的技术任务时()A.控制测图B.研究地球的形状C.军事需要D. 天文定位需要三、判断题:(20分)1.对通视的影响而言,球差、气差均为不利因素。
大学控制测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控制测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2c6d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8.png)
大学控制测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测量物体的尺寸B. 测量物体的位置C. 测量物体的重量D. 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B2. 什么是控制测量中的误差?A. 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工具的磨损C. 测量人员的疲劳D. 测量环境的变化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A. 直接测量法B. 间接测量法C. 比较测量法D. 估算法答案:D4. 控制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测量方法是:A. 直接测量法B. 间接测量法C. 比较测量法D. 估算法答案:A5. 控制测量中,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A. 测量工具的误差B. 测量人员的误差C. 测量环境的误差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什么是控制测量中的误差传递?A. 误差从一个测量值传递到另一个测量值B. 误差从测量工具传递到测量人员C. 误差从测量环境传递到测量结果D. 误差从测量结果传递到测量工具答案:A7. 控制测量中的误差分析不包括:A. 系统误差分析B. 随机误差分析C. 人为误差分析D. 测量结果的分析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控制测量中误差的类型?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绝对误差答案:D9. 控制测量中,误差的合成遵循什么原则?A. 算术平均原则B. 几何平均原则C. 根号和原则D. 四则运算原则答案:C10. 控制测量中,误差的分配原则是:A. 均匀分配B. 按比例分配C. 按重要性分配D. 按测量难度分配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控制测量中,误差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人为误差12. 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准确性;可靠性13. 在控制测量中,误差的传递公式通常表示为________。
答案:Δx = √(Δx₁² + Δx₂² + ... + Δxn²)14. 控制测量中,误差的合成原则是________。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五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五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14485227916888586d740.png)
控制测量学试题五及答案控制测量学试卷(A)一.填空题(20分)1、控制网一般分为:(1)和(2)两大类。
(1)类解决控制点的坐标 ,(2)类解决控制点的高程。
2、导线网由于通视方向少,在布网时受障碍物限制较少,又由于边角同测,其横向位移小于,纵向位移小于,又低于测边网和三角网,尤其在城镇地区应用更具优越性。
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分别为:收集资料、、图上选点、、造标埋石、、计算。
4、设想静止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包含的形体是。
5、四等工程测量三角网中,测角中误差为,三角形闭合差为。
6、在进行水平方向值观测时,2个方向采用测回法观测;当观测方向超过3时应采用7、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为高程系统,在直接观测高程中加上改正数ε和改正数λ,就得正常高高程。
8、二等水准测量中,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为 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为。
9、四等水准可以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程序,而精密水准必须要采用的观测程序。
10、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称为。
二. 选择题(20分)1、因瓦水准尺的“基辅差”一般为。
A 351050;B 315500;C 301550 ;D 305150 。
2、水准仪i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间。
A 在垂直面上投影的交角;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C 在空间的交角。
3、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引起的。
A 大气折光;B 测距误差;C 测角误差;D 地球曲率。
4、已知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L,B),求该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直角坐标(x,y),叫做。
A 坐标正算;B 坐标反算;C 高斯正算; D高斯反算。
5、在三角测量中,最弱边是指。
A 边长最短的边;B 边长最长的边;C 相对精度最低的边;D 边长中误差最大的边。
6、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可消除的影响。
A 竖直度盘指标差;B 水平度盘中心差;C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D 照准部旋转引起底部位移误差。
7、DJ2是用来代表光学经纬仪的,其中2是指。
控制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控制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d20fc10661ed9ad51f3db.png)
期末考试( A 卷)科目:《控制测量》班级成绩:____一、多项选择题:(20 分)1.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有:()A. 三角测量B. 导线测量C. 三边测量D. 边角同测E.GPS测量2.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是:()A. 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B. 具用足够的精度;C. 保证必要密度;D.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3. 大地高系统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A. 大地水准面B. 参考椭球面C. 法线D. 铅垂线4. 在水准观测中,每测站的前视和后视标尺至仪器的距离大致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或减弱下列哪些影响:()A.i 角误差B. 标尺零点不等差C. 大气折光差D. i 角变化误差5. 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是:()A. 几何水准测量B.三角高程测量C.三角测量D.GPS测量6. 水准标石分为:()A. 基岩水准标石B. 基本水准标石C. 普通水准标石D. 基础水准标石7 工程控制网有如下特点:()A.各等级三角网平均变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的缩短B. 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C. 三角网的等级较多D. 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
8.精密水准标尺的刻划形式有哪两种()A.1mB.1cmC.5cmD.5mm 9.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高差需要加的改正数有:() A. 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 B. 正常水准面部平行改正C. 水准路线闭合差改正D. 重力异常改正10.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A. 大地高B. 正高C. 正常高D. 力高二、单项选择题:(20 分)1. 每隔一定时间对已测水准路线进行的测量称为()A. 接测B. 检测C. 重测D. 复测2. 测段中采用偶数站可以消除()A.i 角误差B. 标尺零点不等差C. 大气折光差D. i 角变化误差3. 在同一水平位置,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相差一个常数,该常数称()A.3.0155B.6.0650C. 基辅差 D 高差4. 一、二等水准测量往测奇数站观测的程序为()A. 后后前前B. 后前前后C. 前后后前D. 前前后后5. 下式中关于大地高与正高关系正确的是()A.H大=H正+N B. H 大=H正+ζC. H 大=H正+λD. H 大=H正+ε6.国家平面控制网的最主要的技术任务时()A.控制测图B. 研究地球的形状C. 军事需要D. 天文定位需要7.二等水准观测,一对标尺的f=-0.04mm/m,某测段的返测高差为+20.000m,相应的标尺尺长改正数为()A.-0.80mmB.-8mmC.+0.80mmD.+8mm 8.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称为()A. 结点B. 水准路线C. 区段D. 测段9. 三四等三角点的布设采用:()A. 插网法B. 插点法C. 插网法和插点法D. 投影法10.对于基本直伸形的导线导线的纵向误差主要有()引起A. 测角B. 测边C. 外界条件D. 大气折光三、判断题:(20 分)1. 对通视的影响而言,球差、气差均为不利因素。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794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c.png)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准是()。
A. 重力场B. 地磁场C. 地球椭球面D. 大气层答案:C2. 在控制测量中,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大气折射D. 地球曲率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A. 建立平面控制网B. 建立高程控制网C. 进行地形测量D. 确定测量基准答案:C4. 控制测量中,角度测量的精度通常用()来表示。
A. 秒B. 分C. 度D. 弧度答案:A5. 在控制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观测次数B. 延长测量时间C. 增加测量人员D. 增加测量设备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控制测量的目的之一是为____提供统一的基准。
答案:工程建设2. 测量中,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答案:重复观测3. 在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____和水准仪。
答案:GPS接收机4. 控制测量中,三角测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于____。
答案:大气折射5. 控制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通常采用____的方法。
答案:闭合差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平面和高程控制基准,确保工程建设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为后续的地形测量、施工放样等提供准确的参考点,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 描述控制测量中常用的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角形的几何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控制测量中,通过在已知点上设置测量仪器,观测到其他点的角度,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未知点相对于已知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控制测量》期末测试卷A参考答案
![《控制测量》期末测试卷A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9aa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b.png)
《控制测量》测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测定水平位置的工作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2.导线网GPS网3.生产任务4.大地水准面5.方向观测法6.技术设计书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卡上,否则无效)1. C2. C3. C4.AC5. B6. C7. D8. D9. A10.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卡上,否则无效)1.×2.×3.×4.×5.√6.√7.√8.×9.X10.√11.√12.×13.×14.√15.×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视差:目标没有落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水平轴倾斜误差:水平轴与垂宜轴不正交,使水平轴倾斜一个角度了,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水平轴倾斜误差。
3.2c互差:同一测回所得各方向的2c的差值,或是该方向相邻测回的2c进行比较的差值。
4.GPS测量的精度标准:用来衡量GPS网的坐标参数估值受偶然误差影响程度的指标。
5.PDOP:包括经度、纬度和高程等因子,称为三维(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精密导线实地选点时,对点位提出哪些要求?为什么?1)为了方便测角,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视线远离障碍物,保证成像清晰。
2)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边长,导线边应离开强电磁场和发热体的干扰,测线上不应有树枝、电线等障碍物。
四等级以上的测线,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3以上。
3)导线点应埋在地面坚实、不易被破坏处,-一般应埋设标石。
4)导线点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5)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过大。
导线点埋设后,要在桩上用红油漆写明点名、编号,并用红油漆在固定地物上画一箭头指向导线点并绘制“点之记”方便寻找导线点2.何谓相位差?它属于何种误差性质?作业中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弱其影响?照准实体目标时,未能正确地照准目标的真正中心轴线,从而给观测带来的误差称为照准目标的相位差。
测量学A试题与答案DOC
![测量学A试题与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bcddc201711cc7930b71631.png)
测 量 学 试 题 库一、填空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5.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7.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9.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2.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13.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
14.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15.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 或 。
16. 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成比例分配或按成比例分配。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法或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20.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的成果,不能使用。
21.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 、B 之间的高差AB h ___. 22. 已知B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点高程为___.23. A 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 的水准面上,则A 点的绝对高程是点的绝对高程是。
24.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m 100,B点相对高程为m 200-,则高差=AB h ___;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_____.25.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m 325.1,m m 555.1,005.1,则高差.__________,____,===CA BC BA h h h26.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0c9fd905087632311212d6.png)
控制测量期末复习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下表所列的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各等级光电测距导线的技术要求中填补空缺的项目。
2.每测回重新整平经纬仪是为了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
每测回重新置数是为了减弱(度盘)和(测微器分划尺)分划不均的误差。
3.每测回零方向置数所列的表格叫观测(度盘)表。
4.测距仪应远离强电磁场是为了避免(周期)误差对测距的影响,记录点位以便他人寻找该点的表格叫(点之记)。
5.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不等的误差可通过各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消除,三等水准测量中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消除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6.用测距仪测边时,一测回是指(照准一次)读数2~4次。
7.测距仪的误差分为比例误差、(固定)误差和(周期)误差。
8.(大地水准)面可作为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参考椭圆体面)面可作为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9.任一点密切平面均包含该点法线的曲线叫(大地)线。
10.四等三角相邻点的相对点位精度为(5)cm。
各等级水准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为(20)mm。
11.某导线边位于北半球,中央子午线以东,若方位角在0~90°之间,则曲率改正数取(负)号。
12.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近似地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13.三角形的理想形状是(等边)三角形,导线的理想形状是(等边直伸)形。
1.用J2型光学经纬仪观测三、四等三角时测站上的限差为:两次重合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互差(13)″,测回较差(9)″。
2.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i角误差)、(地球弯曲差)和(大气垂直折光差)的影响。
3.每测回零方向置数所列的表格叫观测(度盘)表。
4.测距仪应远离强电磁场是为了避免(周期)误差对测距的影响,记录点位以便他人寻找该点的表格叫(点之记)。
5.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不等的误差可通过各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消除。
三等水准测量中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消除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测绘科学技术:控制测量学考考试(最新版).doc
![测绘科学技术:控制测量学考考试(最新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5e8fa7765ce050877321354.png)
测绘科学技术:控制测量学考考试(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以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绕短半轴旋转得到的形体是( )。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
A.最大测程; B.测距标称精度; C.测角精度; D.放大倍率; E.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是从( )到( )的距离。
本题答案: 4、填空题 单位纬差的子午线弧长随纬度升高而( ),单位经差的平行圈弧长则随纬度升高而( )。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
A.坐标纵轴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C.指向正北的方向;D.磁子午线方向直线方向。
本题答案:6、填空题平面控制网按其布网形式分为()、()、边角网(导线网)、()四种形式。
本题答案:7、问答题简述大地主题解算间接解法的基本思想。
本题答案:8、填空题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算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应用的是(),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
本题答案:9、填空题测量时,记录员应对观测员读的数值,再()一遍,无异议时,才可记录在表中。
记录有误,不能用橡皮擦拭,应()。
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法截线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引起的。
控制测量学试题库11套
![控制测量学试题库11套](https://img.taocdn.com/s3/m/e1424b3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4.png)
控制测量学试题库11套控制测量学试题库11套一、选择:1、垂线偏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A〕和〔C〕有关。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B、照准点的高程C、观测方向天顶距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2、方向改正中,三等和四等三角测量〔D〕。
A、不加截面差改正,应加入垂线偏差改正和标高差改正;B、不加垂线偏差改正和截面差改正,应加入标高差改正;C、应加入三差改正;D、不加三差改正;3、地图投影问题也就是〔A〕A、建立椭球面元素与投影面相对应元素间的解析关系式B、建立大地水准面与参照椭球面相应元素的解析关系式C、建立大地坐标与空间坐标间的转换关系4、方向改化〔B〕A、只适用于一、二等三角测量加入B、在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中均加入C、只在三、四等三角测量中加入5、测边网中〔C〕A、不存在图形条件B、不存在方位角条件C、不存在基线〔固定边〕条件D、不存在固定角条件6、我国采纳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B〕A、1975年国际椭球参数B、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C、wgs-84椭球参数D、贝塞尔椭球参数7、1960年和1961年,我国曾分别用中、苏检定的基线尺,对西安600m 长度的标准基线进行了测量和计算,使用前苏联检尺测量和使用中国检尺测量结果分别是:〔A〕A、600065.86mm 600065.84mmB、600065.84mm 600065.86mmC、600065.85mm 600065.86mmD、 600065.86mm 600065.85mm8、测距成果的归算中改正项有哪些:〔A〕1仪器系统误差 2大气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改正;3归算改正A、123B、12C、23D、139、混频后的相位差与主振信号,经过距离〔A〕后产生的相位延迟相等A、2DB、4DC、3DD、D10、假设测尺长度10m〔即j =2p对应10m〕,则10m对应1000个脉冲;1个脉冲对应(A)。
A、1cmB、2cmC、3cmD、4cm11、真空中光速值测定误差mc0 ,目前采纳的真空光速值为c0=299792458±1.2m/s,其相对中误差为( A ),对目前光电测距仪的精度(一般为10-6)影响甚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完整版)测控试题a答案
![(完整版)测控试题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74e9fbb68a98270fefa24.png)
中北大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测控电路设计课程(课程名称须与教学任务书相同)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试题类别 A拟题日期2010-12-8 拟题教师戴萧嫣课程编号03050301 教师编号030051使用班级07050341、07050342备注:试题答案要求按指定规格计算机打印,并将其文本与电子稿一并上交:①校级考试课程交评估与考试中心命题科;②院级考试课程交院教务科。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A卷)测控电路设计使用班级: 07050341-42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要采用闭环控制系统?试述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在开环系统中传递函数的任何变化将引起输出的变化。
其次,不可避免地会有扰动因素作用在被控对象上,引起输出的变化。
利用传感器对扰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路在设定上引入一定修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扰动的影响,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同样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一是对扰动的测量误差影响控制精度。
二是扰动模型的不精确性影响控制精度。
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闭环控制。
(3分)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输出量,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设定值相比较,当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异时,进行调节。
这里系统和扰动的传递函数对输出基本没有影响,影响系统控制精度的主要是传感器和比较电路的精度。
在图X1-3中,传感器反馈信号与设定信号之差不直接送到放大电路,而先经过一个校正电路。
这主要考虑从发现输出量变化到执行控制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常引入微分环节。
另外,当输出量在扰动影响下作周期变化时,由于控制作用的滞后,可能产生振荡。
为了防止振荡,需要引入适当的积分环节。
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比较电路的输出先经放大再送入校正电路,然后再次放大。
(3分)2、测控系统中常用滤波器特性逼近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巴特沃斯逼近,切比雪夫逼近,贝赛尔逼近(3分)巴特沃斯逼近:这种逼近的基本原则是使幅频特性在通带内最为平坦,并且单调变化。
学第一学期控制测量试卷A卷(含答案)
![学第一学期控制测量试卷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5cc61b90d6c85ec3ac670.png)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一 、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1.地籍不需要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 × ) 2.在CASS 中不能直接由已有的复合线生成权属线。
( × ) 3.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际资料,由地籍调查人员在现场绘制,其比例尺可不要求统一,视宗地的大小而定。
( √ ) 4.地籍调查表中指界双方一方代表签字就可以了。
( × ) 5.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的大小。
( × ) 6.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 √ ) 7.地籍图根平面控制以三角网为主。
( × ) 8.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完成初始地籍测量之后进行的,为了实现动态、规范、科学的日常地籍管理。
( √ ) 9.界址点测量方法一般有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 √ ) 10.考虑到城乡土地经济价值的差别,农村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比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可小一些。
( √ ) 11.城镇地籍图的幅面通常采用40cm ×40cm 和50cm ×40cm ,。
( × )12.地籍图上不需要绘制地物。
( × ) 13.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
( √ )17.城镇地区土地编号只能以行政区划的街道和宗地两级进行编号。
( × ) 18. 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和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
( √ )19. 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为32开、16开、8开等。
( √ ) 20.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
( × )二 、名词解释(共20分,每空4分)1.界址点:是土地权属界限的转折点,界止点的位置,确定了宗地的地理位置、形状和面积2.土地权属: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8649d3169a4517723a3fb.png)
《控制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圆偏心率:第一偏心率e 第二偏心率 e ——a b4、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来表示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P36、法截线: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所作的法截面与椭球面相截形成圈。
P97、相对法截线:设在椭球面上任意取两点A和B,过A点的法线所作通过B点的法截线和过B点的法线所作通过A点的法截线,称为AB两点的相对法截线。
P15&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9、垂线偏差改正:将以垂线为依据的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归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方向值应加的改正。
P1810、标高差改正:由于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方向偏差改正。
P1911、截面差改正: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改正。
P20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将天文方位角以测站垂线为依据归算到椭球面以法线为依据的大地方位角。
P2213、14、大地元素: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之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地方位角。
P2815、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主题解算。
P2816、大地主题正算:已知P i点的大地坐标,P至P2的大地线长及其大地方位角,计算P2 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线在P2点的反方位角。
17、大地主题反算:如果已知两点的大地坐标,计算期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方位角。
18、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各个元素(包括坐标、方向和长度)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
P3819、高斯投影:横轴椭圆柱等角投影(假象有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并与某一条子午线相切,椭球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上,再将此柱面展开成投影面)。
P3920、平面子午线收敛角:直角坐标纵轴及横轴分别与子午线和平行圈投影间的夹角。
《控制测量学》答案A
![《控制测量学》答案A](https://img.taocdn.com/s3/m/35871570783e0912a2162ac7.png)
《控制测量学》试卷A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填空(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1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2 观测值和真值的接近程度3 对同一观测量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开方的值4 从坐标纵轴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某一直线的角度5 由一系列具有控制意义的点连成的折线,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为,两相邻导线点的连线为,两导线边的夹角称为6 角度,距离,高差,经纬仪,钢尺,水准仪7 物镜调焦后没有把目标的成像面调到与十字丝板相重合,观测时认真调焦使目标成像于十字丝板上。
8 -15''9 1.106,33.88910 图形条件,坐标方位角条件,二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6小题共12分)1.地面上某点真子午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为:A.磁偏角2.量两段距离:L1=100米,L2=300米,测量中误差均为±5毫米,则它们的丈量精度是:C. 后者较高3.已知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45。
30'20'',则该直线的反方位角为:B. 134°29'40''4.已知X A=600米,Y A=600米,X B=400米,Y B=400米,则直线A B的坐标方位角为:C.225。
5.在水平角观测中,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时:C. A、B均不对6. 在水平角观测时,将盘左、盘右读数取中数,可以消除:B. 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1.×;2. √;3.×;4.×;5. √;6.×;7.√;8.×;9.×;10.×四、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高斯投影的基本特性。
(1)投影后角度大小保持不变;(2)投影后长度变形只与点的住置有关,而与方向无关;(3)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一直线,且长度不变。
2.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与比例尺精度的关系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控制测量》期末测试卷A
![《控制测量》期末测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4521b6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8.png)
第一题得分第二题得分第三题得分第四题得分第五题得分总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控制网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其中一类解决控制点的()问题,另一类解决控制点的()问题。
2.平面控制网按其布网形式分为三角网、()、()三种形式。
3.验收工作应在测绘产品经最终检查合格后进行,由()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专职检验机构验收。
4.设想由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包含的形体是()β5.在进行水平方向值观测时,2个方向采用测回法观测;当观测方向超过3时,则应该采用()观测。
6.()是使控制网的布设既满足质量要求又做到经济合理的重要保障,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卡上,否则无效)1.水准线路设置成偶数站可以消除()的影响。
A.i角误差B.仪器下沉误差C.标尺零点差D.大气折光差。
2、消除视差的正确方法是()。
A.仔细调节目镜B.仔细进行物镜对光C.仔细进行目镜对光、然后进行物镜对光D.仔细进行物镜对光,然后进行目镜对光3.使用测微螺旋和照准部微动螺旋时,要求最后旋转方向为“旋进”,是为了消除()的影响。
Λ.照准部旋转引起底座位移B.照准部旋转引起底座弹性扭转C.微动螺旋间隙差 D.度盘中心差4.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对于地势比较平坦地区且精度要求高时,一般采用(),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且精度要求低时,一般采用()»A.水准测量B.视距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D.高程重力测量5.我国所采用的统一高程系统为()»A.大地高B.正常高C.正高D.力高6.水准测量要求视线离地面一定的高度,可以减弱()的影响。
A.i角误差B.标尺零点差C.大气垂直折光D.仪器下沉误差7.控制测量外业的基准面是()βA.大地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法截面 D.水准面8.以下不是控制网的质量标准的为()oA.精度标准B.可靠性标准C费用标准 D.时间标准9.控制测量的任务书一般由()制定的。
控制测量试卷A
![控制测量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4aaad148c281e53a5902ff54.png)
湖南城市学院2009—2010学年第1期《大地测量学基础》试卷A 卷时间:120 分钟年级专业班级:测绘工程0702601 【考试】【开卷】题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20 10 40 15 15得分评卷人:合分人:核查人:得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水准测量时,一条线路采用往、返测取中数可以消除()的影响。
A.i角误差B.仪器下沉误差C.标尺零点差D.标尺下沉误差2、在三角测量中,最弱边是指()。
A.边长最短的边B.边长最长的边C.相对精度最低的边D.边长中误差最大的边3、卯西法截弧方位角为()。
A.00或1800B.900或2700C.任意角度4、截面差改正数值主要与()有关。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B.照准点的高程C.观测方向天顶距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5、M、R、N三个曲率半径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A.N >R >MB.R >M >NC.M >R >ND.R >N >M6、我国采用的高程系是()。
A.正高高程系B.近似正高高程系C.正常高高程系D.动高高程系7、用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外界亮度不够B.标尺不稳C.标尺的成象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8、地图投影问题也就是()。
A.建立椭球面元素与投影面相对应元素间的解析关系式B.建立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应元素的解析关系式C.建立大地坐标与空间坐标间的转换关系9、已知高斯投影面上一点坐标为(X,Y),求该店在椭球面上得坐标(L,B)的过程叫做()。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高斯正算D高斯反算10、经纬仪测水平方向时,上(下)半测回开始前要求先顺(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是为了消除()的影响。
A.度盘中心差B.照准部旋转引起底座弹性扭转C.微动螺旋间隙差D.照准部旋转引起底座位移得分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1、平行圈是大地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控制测量学》试卷(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小时 适用专业: 测绘工程 (注:分大类或全校等)
一大题: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垂线偏差 地面一点上的重力向量g 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n 之间的夹角 2 伽(Gal ) 重力加速度的量纲,单位cm/s 2
3 正常高、大地高 正常高H 正常是地面点沿正常重力(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大地高H 是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 联系:H = H 正常 + ζ(高程异常)
4 天顶距、竖直角 天顶距:铅垂线的反方向顺时针旋至目标方向的夹角; 竖直角:同一竖直平面内,目标方向顺时针旋至水平的夹角;
5 三角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布设一系列连续三角形,采取测角方式测定各三角形顶点坐标的方法,是几何大地测量学中建立国家大地网和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基本方法之一
6 *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重力等位面),是测量外业的基准面; 参考椭球面:大小形状及定位定向最接近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地球(旋转)椭球(大地体)的椭球面,是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
7 *独立网、非独立网 独立网: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的三角网; 非独立网:具有多余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的三角网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线
二大题:填空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高程为 72.260 m 。
2、二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计算尾数取位要求测段高差中数为 0.01 mm ,水准点高程为 1 mm 。
3、精密水平角观测规定一测回2c 互差,要求J1型经纬仪不超过 9 ″,J2型经纬仪不超过 13 ″。
4、我国的高程系统采用____正常高_____高程系统,其数值不随水准路线而异,是唯一确定的值。
5、二等水准测量规定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 1 m ,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 3 m 。
6、*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计算公式为 εi = - A H i (△Ψ)ˊ 。
7、*二等三角测量的测角中误差限差为 ±1.0 ″。
8、*正高与大地高的关系为____大地高H = 正高H 正 + 大地水准面差距N _____。
三大题:问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写出由天文方位角归算大地方位角、由天文天顶距归算大地天顶距的公式(需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1)天文方位角归算公式:A = α - (λ - L )sin ψ
A:大地方位角 λ:大地经度 α:天文方位角 L:天文经度 ψ:大地纬度
(2)大地天顶距归算公式:Z = Z 0 + ξ cos A + η sin A
Z:大地天顶距 Z 0:天文天顶距 ξ、η:分别是垂线偏差u 在子午圈和卯酉
圈上的分量
2.叙述正高高程系统、正常高高程系统及大地高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正高高程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高程(正高);
正常高高程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常高高程;
大地高高程系统: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大地高高程;
由于存在:大地高 = 正高 + 大地水准面差距 = 正常高 + 高程异常
所以三者之间存在以下联系:
1)似大地水准面很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在平原地区两者相差不过几厘米,在高山地区两者最多相差2米,在海水面上,正常高和正高相等,即两者重合;
2)大地高,正高,正常高高程系统受水准面不平行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且正常高高程系统不受水准路线的影响
3.建立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方法?
基本原则:
1.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2.应有足够的精度
3.应有一定的密度
4.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方法:
1.常规大地测量法
1)三角测量法
2)导线测量法
3)边角网和三边网
2.天文测量法
3.现代定位测量新技术 1)GPS 测量 2)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3)惯性测量系统INS 4.水平角精密测量的误差来源包括哪些,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或减弱哪些误差的影响?。
误差来源: 1.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平行产生视准轴误差 2.水平轴与垂直轴不正交产生的水平轴倾斜误差 3.垂直轴与铅垂线不重合产生的垂直轴倾斜误差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的有: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5.叙述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影响,需采用怎样的观测措施来消除或减弱各项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主要误差来源: 1)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平行产生i 角误差和交叉误差 2)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影响 3)仪器和水准标尺在垂直方向位移产生的影响 4)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5)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学号:
订
线
6)磁场对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影响
7)观测误差的影响
消除或减弱误差影响的措施和方案:
1)规定前后视距差和视距累积差的限值以消除i角误差
2)改变观测程序即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将测段的测站数安排为偶数以削减i角误差的影响
3)对圆水准器和交叉误差进行检验与校正
4)使用经过检验的水准标尺,对各测段高差加改正数
5)安排偶数站并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标尺轮流作为前后视尺以消除两水准尺零点差的影响
6)进行往返测并取高差平均值和选择合适的立尺点以抵偿垂直位移的影响 7)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并使视线离地面有足够的高度,在坡度较大的路线上适当缩短视距,避免在阳光直射时间段作业以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6.水准测量概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水准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数
当一对水准尺每米长度的平均误差大于±0.2mm时,对于一个测段的改正
∑δ
f 可按∑δ
f
= f∑h计算。
2.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
εi = - A H i(△Ψ)ˊ
εi为水准路线中第i段的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A为常系数;H i为第
i段始末点的近似高程,以m为单位;△Ψ
i ’= Ψ
2
–Ψ
1
,以分为单位,Ψ
1
和Ψ
2
为第i段始末点的纬度。
3.水准路线闭合差
W = ( H
0 - H
n
) + ∑h’+ ∑ε
H 0和H
n
为水准路线两端点的已知高程;∑h’为各测段观测高差加入尺长
改正数δ
f
后的往返测高差中数之和;∑ε为各测段的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之和。
4.高差改正数
v = - R W / ∑R
即按水准路线闭合差W按测段长度R成正比的比例分配到各测段高差中。
最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及改正后的高差计算水准点的概略高程,即:
H = H
+ ∑h’+ ∑ε+ ∑v
四大题:论述题(20分)
进行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阐述工程控制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考虑因素:
1.工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2.测区的实际地理条件和人文情况
3.已有的测量成果及其精度评估
4.现场踏勘情况
基本步骤和内容:
1.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
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
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情况
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物资供应情况和风俗习惯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
1)网的布设形式、起始数据的获得、图形结构和未来扩展等
2)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2.网的图上设计
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1)技术指标: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便于扩展和加密,通视良好,点位要长期保存
2)经济指标:充分利用制高点以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节省费用和避免混乱
3)安全生产方面:点位远离公路、铁路、高压电线和其他建筑物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展绘已知点
2)按上述点位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3)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常用图解法
4)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5)拟定水准联测路线,以获得三角点高程的起算数据并控制误差累积6)根据测区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3.编写技术设计书
1)作业的目的及任务范围
2)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情况及其精度分析,标志保存情况
4)布网依据的规范,最佳方案的论证
5)现场踏勘报告
6)各种设计图表,包括人员组织、作业安排等
7)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