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教学参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宋词7-苏轼卜算子·黄州(上课用)精品课件(人教版)
诗中比兴手法运用在何处
• 「寒枝」隐喻朝廷高位,「沙洲」犹如卑荒的黄州,作者以比兴 手法出之,形象生动。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 除此之外,在词第三句出现的「幽人」,本为幽居者或隐居之士 简称,但就整首词意来看,尚有他意:荀子,《王霸》篇说:『公 礼则幽』,故又有被「囚禁」之义,而这个被「幽禁的居士」毋 说就是苏东坡自己的化身。所以由此我们亦可将此首词中的「幽 人」,视作苏轼对自身遭遇的比拟。
• 通篇来看此首词作,从上片中的「幽人」联想到 了「孤鸿」,再从「孤鸿影」想到了它的遭遇,于是 下片里苏轼极力描写鸿鸟的心志,在这里的「捡尽寒 枝不肯栖」词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寓意在内 于是我们进而知道: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此 首词作的描写脉络中,苏轼完全把自己,也就是「幽 人」,与鸿鸟融在一起,写鸿鸟的心性、遭遇,也就 是写自身的心致、困挫,以鸿喻人,合二为一,已然 不可分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苏轼黄州创作一览表
苏轼黄州创作一览表
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下是一览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在亭中远望,感叹自然风光之美,同时抒发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满庭芳》:描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朝政的关注。
此外,还有《定风波》、《南棠》等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苏轼在黄州的创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思想内涵。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南乡⼦年代:【宋】作者:【苏轼】晚景落琼杯。
照眼云⼭翠作堆。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
万顷蒲萄涨渌醅。
暮⾬暗阳台。
乱洒⾼楼湿粉腮。
⼀阵东风来卷地,吹回。
落照江天⼀半开。
注释: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 ),系作者在黄州临皋亭所作。
浣溪沙年代:【宋】作者:【苏轼】游蕲⽔清泉寺,寺临兰溪,溪⽔西流。
⼭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泥,萧萧暮⾬⼦规啼。
谁道⼈⽣⽆再少?门前流⽔尚能西!休将⽩发唱黄鸡。
注释: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记游词。
念奴娇⾚壁怀古年代:【宋】作者:【苏轼】⼤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物。
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乱⽯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如画,⼀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间如梦,⼀樽还酹江⽉。
注释:这⾸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壁矶时所作。
少年游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年代:【宋】作者:【苏轼】霜降⽔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渐消风⼒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黄花蝶也愁。
注释:这⾸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重阳⽇在郡中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作。
⼘算⼦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年代:【宋】作者:【苏轼】缺⽉挂疏桐,漏断⼈初静。
谁见幽⼈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这⾸词是元丰五年(1082)⼗⼆⽉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浣溪沙年代:【宋】作者:【苏轼】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饱我愁⽆。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镊霜须。
注释: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
定风波年代:【宋】作者:【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在黄州写的作品
苏轼在黄州写的作品
苏轼(1037-1101)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作曲家、文学家和学者,其长期在黄州(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处事,因此在黄州写下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以其文字犹如思想的飞翔,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
苏轼在黄州所写的作品,包括诗歌、书法、咏史、乐府、小说、文论等多种形式,既有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有不易消逝的经典作品。
苏轼在黄州众多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首小令,是苏轼梦中的官运不佳,抒发了政治失意的痛苦情绪,用语流畅温文尔雅,掩藏情思于繁复的回旋之中,达到了情趣万千的境地。
苏轼写的书法作品,以其心境之浩渺迷离而闻名,《七言律诗碑》是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它极具特色,滋润却不拖泥带水,用字集中体现了苏轼勤奋的功夫和思想的精妙,被誉为“苏书”的经典。
苏轼的咏史诗歌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享誉中外,比如《洛神赋》,表达了苏轼对当时人们对神话传说的怀旧之情;《登金陵凤凰台》,表达了苏轼对自身失意和抗苦的愤懑之情;《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对三国历史深远意蕴的唏嘘之情。
苏轼在黄州的许多文论作品也备受敬仰,如《尚书真经》,深刻揭示了苏轼对真理的追求;《醉翁亭记》,展现出苏轼隐忍思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饮酒赠知己》,抒发出苏轼忧国忧民的慨叹之情。
苏轼在黄州的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多角度、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的思想。
苏轼真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大文人,他的作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感受到苏轼深厚的文化精神。
黄州快哉亭记(上课用) ppt课件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 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 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
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 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称快世俗。
ppt课件
使动用法,使……称10 快.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 从:带领,使…跟从
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 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飒 风声
“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 披 敞开
人共者耶?”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
当: 对着,迎着。
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 盖:副词,大概 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 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 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pp憔t课悴件 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8!
第一段
出: 流出 始:才
江出西陵,始得 肆大:水流阔大 南:名作状
ppt课件
3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洵 苏轼 苏辙
ppt课件
4
• 【作者和背景】
• ▲苏辙,字 子由 ,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
• 自号 颖滨遗老 ,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
• 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
• 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 苏洵 、其
• 兄 苏轼 ,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轼在黄州创作的部分作品
一、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部分作品1079.04苏轼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二品),刚上任的他写了《湖州谢上表》,引发乌台诗案。
1080.02下狱103天后,44岁的苏轼被调任为黄州团练副使(七品)。
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有“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句。
作《初到黄州》,有“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句。
1080.07作《菩萨蛮·七夕》,有“人间日似年”句。
1080.12作《答李端叔书》,有“得罪以来,深自闭塞……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
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句。
1081.01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有“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句。
1081.02作《雪堂记》,有“予之所为,适然而已”句。
又作《哨遍·为米折腰》,有“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句。
1081.03作《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有“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句。
又作《南乡子·春情》,有“一阵东风来卷地”句。
1081.04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似花还似非花”句。
1081.08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句。
1081.12作《浣溪沙五首》,有“醉梦昏昏晓未苏”句。
1082.01作《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有“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句。
1082.03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句。
又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句。
又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有“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句。
1082.04作《寒食帖》,有“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句。
1082.06作《东坡八首》,始号“东坡居士”。
1082.07作《赤壁赋》,有“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句,又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句。
初中校本课程_黄州突围 潇洒东坡——《定风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黄州突围潇洒东坡——《定风波》【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生平及人生历程,特别是在黄州的四年生活。
2、感悟苏轼潇洒、乐观的人格魅力。
3、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以前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学,有利于学生感悟苏轼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苏轼潇洒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表演法、师生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传统文化中,苏轼的学养贯穿儒、释、道,造诣纵横文、书、画,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苏轼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他的魅力又从何而来呢?今天我们就以《定风波》为突破口,去感悟,经历了黄州突围的潇洒东坡。
二、欣赏诵读,初步感知1.欣赏名家诵读2.自由朗诵3.解释词意三、少年成名、乌台诗案1.年少成名:学生讲述苏轼年少成名的故事2.乌台诗案:学生表演话剧,重演乌台诗案。
二十多岁的苏轼,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他会一帆风顺吗?事,还得从北宋后期,最大的政治事件——党争,开始说起。
请大家看一幕剧!(生表演话剧,画苏轼贬谪路线图)突然之间批评苏轼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到了一起。
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四、黄州突围、东坡由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大难不死的苏轼该怎样面对黄州的生活?1.物质生活,三大难题:第一难,花销问题。
第二难,住房问题。
第三难,吃饭问题。
2.东坡由来:经过多方申请,当地政府批给他一块地。
苏轼潇洒地,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打,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这块50亩贫地,正好位于黄州城东门外,于是苏轼干脆给这块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
五、解读潇洒、感悟不朽1.什么叫潇洒?潇洒,是你面对具体困境时的表现。
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
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1、“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简介: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简介: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简介: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简介: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
5、“西江月”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黄州寒食帖教学欣赏课件PPT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作业:
比较《兰亭序》、《祭侄儿 稿》、《黄州寒食帖》三件作品的 作者在书写时的情绪和心境有什么 不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小知识 寒食节来历: 春秋时期 晋公子 重耳 晋文公 介子推 绵山 清明节前一天
(阮籍)哭途穷:
籍旷达不羁...... 时率意独驾,不由 路径,车迹所穷, 恸哭而返。
生活凄苦 心境悲凉
苏东坡 《黄州寒食帖》
欣赏一
笔 法 沉 稳 字 形 多 变
欣赏一
笔 法 沉 稳 字 形 多 变
欣赏二
欹正相依 跌宕起伏
欣赏三
疏 密 变 化
粗 细 相 间
欣赏四
空间布白 灵活多样
触
景
生
欣情
赏 五
字 字
含
泪
黄州寒食帖
赤
壁
东坡书法
赋 局
部
黄州寒食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公共艺术》教学课件
苏东坡和他的 《黄州寒食帖》
苏轼简介: (1037-1101),四川眉山人,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著 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 家
苏 轼 画 像 元 赵 孟 頫
.
文学: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赤壁赋》等 绘画:《潇湘竹石图》、《木石图》 美食: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 书法:《黄州寒食帖》、《赤壁赋》
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
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得词作,就是豪放词得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得描绘,借对古代战场得凭吊与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得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得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与人生得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得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原文版本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版本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版本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黄州词教案》
《黄州词教案》word版第一章:苏轼与黄州1.1 教学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黄州在苏轼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理解黄州对苏轼词作风格的影响1.2 教学内容苏轼的生平简介黄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苏轼在黄州的词作创作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苏轼的生平和对黄州的描述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黄州对苏轼词作风格的影响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苏轼和黄州的理解程度词作分析:评估学生对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词作的欣赏能力第二章:苏轼词作的特点2.1 教学目标理解苏轼词作的基本特点分析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词作风格的变化掌握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表达2.2 教学内容苏轼词作的基本特点:豪放、婉约、清新、含蓄等苏轼在黄州的词作风格变化:由豪放到婉约,再到清新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表达:忧国忧民、自我解脱、思乡怀人等2.3 教学方法比较法:对比分析苏轼不期的词作风格情感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苏轼词作中的情感2.4 教学评估词作分析:评估学生对苏轼词作风格的理解程度情感分析:评估学生对苏轼词作中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第三章:黄州词作的代表作3.1 教学目标熟悉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词作代表作品分析黄州词作的特点和风格理解黄州词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3.2 教学内容苏轼在黄州的词作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黄州词作的特点和风格:豪放、婉约、清新、含蓄等黄州词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对后世词坛的影响和地位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苏轼在黄州的词作代表作品比较法:对比分析黄州词作的特点和风格3.4 教学评估词作分析:评估学生对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词作代表作品的欣赏能力文学评价: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理解程度第四章:黄州词作的传承与影响4.1 教学目标了解黄州词作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承掌握后世词人对黄州词作的评价和借鉴理解黄州词作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4.2 教学内容黄州词作在后世的传承:词人的引用、词派的形成等后世词人对黄州词作的评价:赞誉和借鉴的情况黄州词作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对词坛发展的影响和贡献4.3 教学方法文献研究法:介绍后世词人对黄州词作的评价和借鉴情况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黄州词作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4.4 教学评估文献分析:评估学生对后世词人对黄州词作的评价和借鉴情况的了解程度词坛地位评价: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在中国词坛重要地位的理解能力第五章:黄州词作的欣赏与创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黄州词作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黄州词作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词坛的认知和创作水平5.2 教学内容黄州词作的欣赏:分析和解读黄州词作的技巧和情感黄州词作的创作实践:创作自己的黄州词作词坛创作指导:介绍词坛的创作技巧和风格特点5.3 教学方法欣赏分析法:分析和解读黄州词作的技巧和情感创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黄州词作的创作实践词坛创作讲座:介绍词坛的创作技巧和风格特点5.4 教学评估词作欣赏: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的欣赏能力词作创作: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创作实践的掌握程度词坛认知:评估学生对中国词第六章:苏轼黄州词作的文化背景6.1 教学目标了解苏轼黄州词作产生的文化背景掌握当时的社会环境对黄州词作的影响理解黄州词作中的文化内涵6.2 教学内容宋代词坛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苏轼黄州词作与社会环境的关联黄州词作中的文化内涵:如山水文化、禅宗文化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宋代词坛的背景及黄州词作产生的文化背景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文化背景对黄州词作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苏轼黄州词作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词作分析: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中文化内涵的把握能力第七章:苏轼黄州词作的艺术特色7.1 教学目标掌握苏轼黄州词作的艺术特色分析黄州词作中的艺术手法理解黄州词作在艺术上的创新7.2 教学内容苏轼黄州词作的语言特色:如豪放、清新等黄州词作中的艺术手法:比喻、象征、拟人等黄州词作在艺术上的创新:如结构、韵律等7.3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苏轼黄州词作在艺术上的特点和创新讲授法:讲解黄州词作中的艺术手法及其运用7.4 教学评估词作分析:评估学生对苏轼黄州词作艺术特色的掌握程度艺术手法分析: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中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第八章:苏轼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地位与影响8.1 教学目标理解苏轼黄州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黄州词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掌握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8.2 教学内容苏轼黄州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豪放派的代表等黄州词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如词风的传承、词人的借鉴等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从宋代到现代的评价与演变8.3 教学方法文献研究法:介绍黄州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8.4 教学评估文献分析: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的了解程度文学史认知: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的理解能力第九章:苏轼黄州词作的现实意义9.1 教学目标理解苏轼黄州词作的现实意义分析黄州词作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掌握黄州词作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9.2 教学内容苏轼黄州词作的现实意义:如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等黄州词作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如审美观念、价值观等黄州词作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创作热情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黄州词作的现实意义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案例分析法:分析黄州词作在文化传承中的具体作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苏轼黄州词作现实意义的理解程度社会意义分析: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在文化传承中作用的理解能力第十章:黄州词作的鉴赏与批评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黄州词作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黄州词作的批评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词坛的认知和批评水平10.2 教学内容黄州词作的鉴赏:分析和解读黄州词作的技巧和情感词坛批评指导:介绍词坛的批评方法和风格特点10.3 教学方法鉴赏分析法:分析和解读黄州词作的技巧和情感批评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黄州词作的批评实践词坛批评讲座:介绍词坛的批评方法和风格特点10.4 教学评估词作鉴赏:评估学生对黄州词作的鉴赏能力词重点解析本教案《黄州词教案》word版,涵盖了十个章节,系统地介绍了苏轼与黄州的关系、苏轼词作的特点、黄州词作的代表作、黄州词作的传承与影响、黄州词作的欣赏与创作、黄州词作的文化背景、黄州词作的艺术特色、黄州词作在文学史的地位与影响、黄州词作的现实意义以及黄州词作的鉴赏与批评。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作者:樊宝玲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教材分析:《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作品。
在学习了《念奴娇》,领悟了苏轼借古人、古迹来浇胸中块垒之后,再看《定风波》,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泰然处之的态度便很好理解了。
黄州既是苏轼生命的转折点,亦是其文才的爆发点,更是其心境的沉淀之地。
在这里,苏轼实现了精神突围,“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本课通过学习《定风波》,连缀《念奴娇》《卜算子》和《东坡》,以此窥探黄州期间苏轼心境的转变,从而进入对《苏东坡传》的整体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命题,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
研究不同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值得探究。
本课希望引导学生学会传记文体的阅读,找到解读传主精神品质的抓手。
学情分析:在必修一至必修三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首古典及现代诗歌作品,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粗读业已结束,但是读人物传记,要深入文本,从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当中去分析传主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素养,这才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①赏析苏轼形象;②体会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③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路历程。
教学重点: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本词中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
教学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梳理探究法。
一、导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
二、自学小序1.默读小序,口头翻译。
小序讲了什么内容?明确:小序交代了作者写作本词的背景。
2.小序当中哪些句子令你很有感触?有何感触?明确:“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苏轼笑对风雨的乐观洒脱。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2篇)
背景资料
本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卜算子,词牌名。定 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这首词就是 他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整体感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幽居之人。 枝叶稀疏的桐树。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
的器具。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 到滴壶声音了,所以说“漏断”。
整体感知
知晓。“无人省”, 犹言“无人识”。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 小块陆地。
整体感知
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滴漏声断了,夜深人静。谁 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孤雁的缥缈身影。孤雁惊飞却又回 过头来,心里有幽恨却无人知道。它挑遍了寒枝不肯栖息,宁愿 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凉。
精读细研
下片紧承上片,着力描写“孤鸿”。前两句写“孤鸿”惊飞 又回头寻觅的姿态和有“恨”却无人知晓的心理,突出表现了它 没有知音、孤苦难耐的心境。后两句写“孤鸿”挑遍寒枝不肯栖 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现了 “孤鸿”的清高,也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主旨归纳
助学资料
创作背景
本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版)。卜算子,词牌名。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 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这首 词就是他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诗词赏析
诗词注释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深夜壶 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声音了,所以说“漏断”。 幽人:幽居之人。 省:知晓。 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原文版本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版本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版本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乔,本作“桥”。
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
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华发: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通“樽”,酒杯。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
虏:对敌人的蔑称。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
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 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徐:缓缓地。
兴:起。
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窈窕之章:《陈风·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窈纠”同“窈窕”。
少焉:一会儿。
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横江:笼罩江面。
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纵:任凭。
一苇:比喻极小的船。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凌:越过。
万顷:极为宽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
冯虚:凭空,凌空。
冯:通“凭”,乘。
人教版改为“凭”,但原文应为“冯”。
虚:太空。
御:驾御。
遗世:离开尘世。
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
登仙:登上仙境。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桂棹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
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
溯:逆流而上。
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和:同声相应,唱和。
怨:哀怨。
慕:眷恋。
余音:尾声。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
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嫠妇:寡妇。
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里化用其事。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缪:通“缭”,盘绕。
郁:茂盛的样子。
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
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
方:当。
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
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舳舻: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横槊:横执长矛。
槊,长矛。
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
麋:鹿的一种。
扁舟:小舟。
匏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葫芦。
尊,同“樽”。
寄:寓托。
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
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渺:小。
沧海:大海。
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长终:至于永远。
骤:多。
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往。
斯:斯,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卒:最终。
消长:增减。
曾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
曾:连……都。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这。
造物者:天地自然。
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
食:享用。
《释典》谓六识以六人为养,其养也胥谓之食,目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口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意以法为食。
清风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
故曰“共食”。
易以“共适”,则意味索然。
当时有问轼“食”字之义,轼曰:“如食吧之‘食’,犹共用也。
”轼盖不欲以博览上人,故权词以答,古人谦抑如此。
明代版本将“共食”妄改为“共适”,以致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误从至今。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地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