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I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 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 “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 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Im处,即物距等于l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2/<lm,解得/<50cm,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
故选D。
2.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tlOBBDDBB□□□□□□□□甲乙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人,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人,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人,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人.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人,物远像近像变小.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 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得:/<15cm;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2/,得:f>Scm,f<16cm;综合以上条件得:8cm</<15cm,故③正确;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4.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人的实像C.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人D.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1) 根据u=v=2f,成倒立、等人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 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人,像变人.【详解】(1) 由图象知,u=v=2f=20cm,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2) 物距人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2f>u>f,成倒立、放人的实像.选项错误.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5. 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6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a匸二)、光屏【答案】A【解析】【详解】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 、c 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该是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故ECD 项不符合题意,A 项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用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透镜甲成放大、倒立、实像;透镜乙成缩小、倒立、实像;透镜丙成放大、正立、虚像。
由此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A.于甲>于乙>于丙B.于丙>f J于乙C.于甲<于乙</丙D.于乙</丙<f甲【答案】B【解析】【详解】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说明物距u相等,甲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说明2f田>u>f,所以u>f>u;乙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说明u>2f,所甲甲甲2 乙以f v u;丙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说明4>u;所以,r>、>f。
乙2 丙丙甲乙故选B。
2.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甲匕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是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 2厘米<f<4厘米B. 4厘米<f<5厘米C. 5厘米<f<8厘米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f <8cm< 2f,即4cm<f <8cm——①;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可知u=10cm>2f,即f<5cm ---- ②,综上所述,由①②可4cm<f<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专题十四-凸透镜成像(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汇编专题十四 凸透镜成像一、单选题1.(2019.5西城中考2模)小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如图4所示,他将蜡烛依次放置在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处,每次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此实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蜡烛在甲位置处,光屏上可呈现出烛焰放大的像,能说明照相机的原理B .蜡烛在乙位置处,光屏上可呈现出烛焰缩小的像,能说明照相机的原理C .蜡烛在丙位置处,光屏上可呈现出烛焰放大的像,能说明幻灯机的原理D .蜡烛在丁位置处,光屏上可呈现出烛焰缩小的像,能说明幻灯机的原理2.(2019.5石景山中考2模)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11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3.(2019.5昌平中考2模)如图5所示为一只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B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C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D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二、多选题1.(2019.6海淀中考2模)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水平光具座上的50cm 刻度线处,将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再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 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1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B .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同时光屏向左移动C .如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的40cm~50cm 刻度线之间的某位置,则不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图11 甲 乙丙 丁 图1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左 右 图5甲 乙 丙丁 图4 cm 0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三、实验题1.(2019.5西城中考2模)(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 和B 、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实验(共43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实验(共43题,有答案)1.(2019•鄂尔多斯)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2.(2019•莱芜区)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3.(2019•上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问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似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变为原来一半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f>15cmD.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答案】D【解析】【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3)由图知,凸透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像,应有物距u>2f,像距v:f<v<2f,求解不等式即可.(4)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该在距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原理应用于照相机,故A错误;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会聚成的像变暗.故B错误;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应有:(50cm-20cm)>2f;f<(70cm-50cm)<2f,解得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cm<f<15cm,故C错误;D、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强,成像会提前,即像距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D.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B、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 A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 B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 .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u=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详解】(1)由图象知,220cm u v f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 f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A 、蜡烛处于AB 间某一位置时,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错误. B 、蜡烛处于BC 间某一位置时,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 、将蜡烛从C 移动到B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 、将蜡烛从B 移动到A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 .3.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 、18cm 和24cm ,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满足关系式A .f <6cmB .6cm <f <18cmC .9cm <f <12cmD .18cm <f <24c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物距为6cm 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 >6cm .当物距等于18cm 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 <f <18cm . 当物距等于24cm 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 >2f ,则f <12cm .故:9cm <f <12cm ,C 符合题意.选C .【点睛】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4.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4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像D .将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8cm ,向右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能得到放大的像【答案】D【解析】【详解】A .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则2f u f <<;又因为24cm u ,所以24cm 12cm f >>,故A 错误; 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此时应该增大像距,且物像之间的距离增大,故光屏向右移动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 错误;C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时,光线会延迟会聚,所以像会落在光屏的右侧;如果此时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会更加远离光屏,光屏应该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 项错误;D .将蜡烛右移至距离凸透镜18 cm ,由24cm 12cm f >>可知,此时物距仍大于焦距,故向右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D 正确;5.小明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2019年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三:透镜及成像的规律(含解析)

一、填空题15.(2019·东营)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带着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右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拍摄的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
着陆器监视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巡视器的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5.【答案】:凸透镜(1 分)增大(1 分)17.(2019·泰安)(1分)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图。
17.【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由图可知,乙是近视眼的成因,甲是远视眼的成因。
故答案为:乙。
17.(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
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偏高(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凸透镜。
【解答】解:(1)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眼,当光线经过偏转进入人眼时,人大脑直觉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过来,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如图可知,看到的像在恒星1的上方,比原位置偏高;(2)由题目中的图可知,恒星1、恒星2发出的光经过黑洞附近时,会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弯曲,光束变得集中,类似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透镜代替它对光的作用。
故答案是:偏高;凸透镜。
8.(2019·黄冈)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
如图,当人富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____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并与录人的信息进行比对,从面记录考勤。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凸透镜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照相机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 .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左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 .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 .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会出现清晰的像【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知,成像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故A 正确;B .如果换一个焦距较小的透镜,所成的像将变小,像距也变小,像成在光屏的左边,所以要想让像成在光屏上,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从而像也向右移动直到光屏上,故B 错误;C .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C 错误;D .如果把蜡烛和光屏对调,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正确。
故选AD 。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水透镜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此时透镜的焦距10cm 20cm f <<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D .向水透镜注水后,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像光屏向右移动【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 正确;B .由图可知20cm u =,40cm v =,则202f cm f <<10cm 20cm f <<……①40cm 2f >20cm f <……②由①②可得透镜焦距10cm 20cm f <<故B 正确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物距40cm u '=,像距为60cm 40cm 20cm v '=-=即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 正确;D .向水透镜注水后,透镜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小,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所以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 错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1.(2019 青岛,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2.(2019上海,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 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9 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3.(2019聊城,)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为。
A.20cmB.10cmC.15cm(2)比较物距μ与焦距f的关系,可得出: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
(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μv.(选填“>”“=”或“<”)4.(2019威海,2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cm。
(2)当u=25cm时,像距ν应该在(选填“15﹣16”、“16﹣17”、“17﹣18“、“18﹣19”或“19﹣20”)cm范围内;当u=60cm时,光屏上成(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此时,用遮光板遮住LED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选填“变暗”“缩小”或“不完整”)。
(3)LED光源的高度h=10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h′与物距u的数据,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h′与u的关系图象。
完整版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9 青岛,141.(出,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 )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2.(2019上海,2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现蜡烛的位置如图9 所示10 。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厘米, 调至发现光屏上有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厘米为10 。
)(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一个倒立、)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2019聊城,(3.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为(1 )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 C.15cmB.10cm A.20cm的关系,可得出:2)比较物距μ与焦距f(。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或“<”)v.(选填“>”(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μ)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威海,234.(2019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cm(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818“、“17”、“17﹣16时,像距ν应该在(选填“15﹣16”、“﹣=(2)当u25cm)“缩小”(选填“放大”或当cm范围内;u=60cm时,光屏上成”“﹣19”或19﹣20);此(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选填“变暗”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时,用遮光板遮住LED“缩小”或“不完整”)。
的数据,如图u10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h′与物距=)(3LED光源的高度h ′与u的关系图象。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生活中的透镜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 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生活中的透镜专题1.(2019遂宁, 11)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好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能够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摄影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减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9 怀化, 14)小强在做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获得一个倒立、减小的清楚的像,以下器械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 平面镜3.( 2019 吉林, 8)“ 5G 时代”已经到临,手机功能日趋强盛。
人们在使用手机通话是是靠来流传信息的,使用手机摄影是利用来成像的。
4.(2019 娄底, 13)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纳了人脸辨别系统(以下图),辨别系统的摄像机能够自动将镜头前1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达给设施辨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 2019 江西, 4)校园内安装了很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能成倒立、减小的_____像。
6.( 2019 自贡, 5)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以下图,联合图片剖析,下边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面镜能成减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同样的状况下,拍摄乙照片刻,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同样的状况下,拍摄乙照片刻,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7.( 2019 襄阳, 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面镜能够成倒立、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乐古隆半途中,为父亲母亲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好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亲母亲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 ,他向退后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 一点。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选择题1 透镜基础知识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共17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选择题1 透镜基础知识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共17题,有答案)1.(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B.C.D.2.(2019•永州)关于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放大镜是凹透镜3.(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4.(2019•鞍山)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显微镜成像原理图D.近视眼成像原理图5.(2019•滨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6.(2019•雅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7.(2019•十堰)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C.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8.(2019•百色)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9.(2019•盘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是15cm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10.(2019•阜新)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11.(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等 (共35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共35题,有答案)1.(2019•恩施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当他把烛焰移到焦点处时,移动光屏,竟然在光屏上也看到了烛焰的像,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因为。
2.(2019•西宁)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
3.(2019•鞍山)小明用焦距是15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就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的实像。
4.(2019•大连)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5.(2019•镇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少许。
6.(2019•仙桃)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
显微镜的物镜是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选填“凸”或“凹”)。
7.(2019•玉林)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8.(2019•陕西)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透镜。
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含答案)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A.a端变细,b端变细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D.a端变粗,b端变细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4.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
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
5.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6.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像。
4.(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 透镜含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一、选择题1.【2019 •泰安卷】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的应用2. 【2019 •菏泽卷】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答案】B考点:虚像实像凸透镜成像规律3. 【2019 •枣庄卷】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答案】A【解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4.【2019 •德阳卷】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 正确;穿衣镜是平面镜,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错误;故应选B。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专题1.(2019湘西州,16)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2019邵阳,27)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3.(2019云南,3)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4.(2019铜仁,1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近视眼需要戴透镜来矫正。
5.(2019北海,26)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作用,是(选填“凹”或“凸”)透镜(2)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cm。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6.(2019 青岛,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7.(2019威海,17)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
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8.(2019北部湾,25)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
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备考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9透镜凸透镜成像(含答案及解析)

备考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9 透镜凸透镜成像一、填空题(共6题;共19分)1. ( 2分)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地上的亮斑最小最亮,这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__,亮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________.2. ( 2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3. ( 4分)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4. ( 3分)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__(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________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________.5. ( 3分) 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 _____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 ________(变大/变小).(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 ________不变.6. ( 5分)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 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 .二、单选题(共8题;共16分)7. ( 2分) 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一位置处,在另一侧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恰好成现出倒立等大的像;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在透镜另一端移动光屏将会发现()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得不到像8. ( 2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是放大的像B. 一定是缩小的像C. 可能是倒立的像D. 可能是正立的像9. ( 2分) 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A. 小于10cmB. 大于10cm小于20cmC. 大于20cmD. 等于10cm10. ( 2分) 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11. ( 2分)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12. ( 2分)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L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3. ( 2分)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4. ( 2分)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 B. C. D.三、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5. ( 5分) 画出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16. ( 5分) 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17. ( 5分)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完成实验探究:⑴如图,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⑵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所得数据如表:⑶由表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⑷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⑸实验中随着蜡烛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成在光屏上的像不偏高,则应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⑹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_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焦距;焦点【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解析】【解答】解:太阳光是平行光,凸透镜正对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故答案为:焦距;焦点.【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答案】10;靠近【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所以该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此时应把光屏靠近透镜。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一一透镜及其应用、选择题1. (2019青岛,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凸透如尤後的柞用静止隹水半面上物体的受力越体的单场B C D2. (2019德州,4)下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啟置手机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 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3. (2019烟台,10)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次实验操作情景,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 (2019潍坊,8)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 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 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 •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5. (2019成都,B卷2)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B. 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C. 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D. 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6. (2019河北,7)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 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 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C. 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 •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7. (2019昆明,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大镜是凹透镜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8. (2019贵港,3)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鲲龙4G600水陆两栖飞机……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1.( 2019随州, 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 的;(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 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的形成原因; 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
2.(2019绥化,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可 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__________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 )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4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 、“等大”或 “缩小”)的实像。
日常生活中 _____________ (选 填“照或“凹透镜” ) 矫正。
3.( 2019淮安, 26)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_________ 。
4. (2019扬州,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使发光体F 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发光体F 在光屏上成倒立、 ___________ 的淸晰的实像,_______ 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3)接着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不移动发光体 F 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淸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 (靠近/ 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5. (2019 连云港,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 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 (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南充,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 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
7. (2019广安,24)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中央呈现出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聪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3)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移动一些D.以上方法都可以.8.(2019包头,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A. 10.0cmB. 20.0cmC. 30.0cmD. 35.0cm(3)将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9. (2019 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cm;(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选填“变大” 或“变小”或“不变” ),像距逐渐增大;(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
10. (2019 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在2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_________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光屏应向 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_______ (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的像。
11. (2019齐齐哈尔,24)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放大镜” 投影仪”或“照相机” )。
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移动。
12. (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 )移动;(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答:。
13. (2019山西,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 LED 灯、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 心在 。
接着,小明调节 LED 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 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
2)把焦距 10cm 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 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3)小明选择 LED 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 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A 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 。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 处,为 (填“左”或“右” )移动。
15. (2019 广东, 27) 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 蜡烛火焰飘忽不定, 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 小明和老师、 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 系列创新, 创新点如图所示: 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 数值向左、 向右依次增大; 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 A ”状 LED 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14.( 2019鸡西, 31) 某小组用一焦距为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 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16. (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 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 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 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 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
透镜B 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
17. (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 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
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 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