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捏泥巴1
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3课 捏泥巴》人美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二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三课,命名为《捏泥巴》。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使用泥巴,了解到泥巴的特点,以及体验使用泥巴进行自由创作的过程。
在泥巴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手感、形体的变化,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泥巴的原材料和特点。
2.学生能够熟悉泥巴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按、揉、捏、塑的技能。
4.学生能够使用泥巴进行自由的创作,并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感官的刺激,对泥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有所了解。
2.学生能够通过泥巴创作的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自我表达、自我评价和自我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2.锻炼学生的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创造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1.泥巴的制作过程和特点2.泥巴创作的方式和方法3.泥巴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要领4.泥巴创作的自由性和创造性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泥巴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泥巴,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泥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二步:技能训练(2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揉捏泥巴,让学生动手尝试。
教师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揉、捏、塑的技能,让学生进入创作状态。
第三步:主题创作(40分钟)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创意,提醒学生要合理利用时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心情和创意,自由地塑造自己的泥巴创作作品。
第四步: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泥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捏泥巴》教案

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捏泥巴》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一、课前组织: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兴趣导入: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2、交流感想:(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三、欣赏感受:1、老师汇报资料: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2、泥塑基本技法:(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课件:盘泥条步骤图)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1、想一想,玩一玩: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可以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捏站立小泥人,体会并掌握泥塑捏制成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泥巴的揉、捏、搓、挖培养学生用泥塑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同伴互助学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动手创作能力,体验玩泥的乐趣。
2学情分析本课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的第三课时制作《小泥人》,这是一节泥工训练与活动相结合的课程,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玩中学,乐中学,以学定教的思想,泥塑人物的方法很多,但作为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儿童,不宜让他们掌握过多过专业化的技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将制作方法简单化,寻找最适合同学接受的方法,让儿童秉其天性,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不墨守成规,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地去表现人物的姿态,利用简单的技法大胆地制作出充溢童趣、质朴嫩拙的作品,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及自我价值的体现。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捏站立小泥人的方法,并感受泥塑之美。
教学难点:能制作站立的小泥人。
4教学过程4.1第三学时教学活动1【活动】《捏泥巴》---第三课时《小泥人》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小泥人课件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他就是小泥人。
你可别小瞧他,他能像孙悟空一样会72变呢。
他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不信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他东看看西看看,他把头拱了起来,咦,他站起来了,又翻个身,踢脚泥,打个滚,真是个即淘气又可爱的小泥人。
看他又站到了我的手上(出示老师做的小泥人),请大家用掌声来欢迎他吧。
你们想。
二年级美术教案捏泥巴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班二年级时间主备人学科美术课题3、捏泥巴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欣赏感受1、情境创设: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2、交流感想:(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1、老师汇报资料: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2、泥塑基本技法:(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课件:盘泥条步骤图)1、想一想,玩一玩: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欣赏课本散件古代陶器,让学生感受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古代工匠的精湛手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黏土、橡皮泥等工具按照课本上的简单步骤进行操作进行制作三、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四、作品展示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捏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捏泥巴》含反思主题:捏泥巴班级:幼儿园大班教育目标:1. 帮忙幼儿把握制作泥巴的方法,并初步感受捏泥巴的乐趣。
2. 通过捏泥巴的过程,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注意力。
3. 培育幼儿的制造力,激励幼儿在捏泥巴时尝试不同的形状和造型。
4. 通过这一主题,让幼儿了解泥巴的来源及成份,并初步认得它是一种可塑性高的材料。
教学准备:1. 食用色素2. 掉落式泥巴(老师可以依据需要准备适量泥巴)3. 容器或者铺有报纸的手工作业台4. 食物制作材料,如塑料勺、面包切器等5. 评价评估工具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主题及预习(15分钟)为了让幼儿们对捏泥巴这个活动更有喜好和酷爱,老师可以在引入活动时为幼儿们介绍一个“泥巴神童”,例如彼得·发夫特(Peter Fath),并播放其捏泥巴的视频。
引导幼儿们想象下如何捏泥巴,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泥巴的形状,让幼儿猜想其用途,并商讨如何去操作。
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估算要用到多少泥巴、需要什么工具才能制作等问题。
Step 2: 制作泥巴(20分钟)让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制作泥巴。
首先,老师向每个幼儿调配一个适当的份量的干掉落式泥巴,并向他们介绍食用色素的用途,引导他们在泥巴里添加相应的颜色。
接下来,让幼儿们不冷不热地揉捏泥巴直到变得柔嫩、易于塑形。
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呈现捏面人的方法,引导他们制作简单的形状。
Step 3: 自由玩耍(30分钟)在幼儿们把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后,让他们自由玩耍,激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形态和造型。
老师会在旁边帮忙他们做出更好的灵感或更好的想法,然后撤退并让幼儿们本身尝试。
Step 4: 培育制造力(40分钟)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将泥巴造型成不同的造型。
由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都很丰富,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供应一些类比或思维刺激来帮忙他们。
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扭曲、拉伸泥巴,并激发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Step 5: 整理 & 总结(10分钟)让幼儿用面包刀或塑料勺等工具来雕刻泥巴,并将其整理到一起。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17张)(1)ppt课件

变形手法
搓 揉压 捏
可塑性强
易结合
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 练泥
揉泥
烧窑
干燥
拉坯
网纹单耳彩陶缶 新石器时代
ɡuī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黑陶双耳壶 汉代
鹰形鼎 仰韶文化
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
小组讨论:什么是容器?
容器:能盛东西的器物, 如:瓶、罐、杯等。
小组内看课本探讨容器的制作材料、方法?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揉个泥球 搓泥条做杯子把
粘好杯子把
看!小杯子做好了
手捏法
这些容器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戳 点
刻画
粘贴
还有许多工具可以使用
作业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容器。 (注意他们的大小高矮关系) 2、给你们的容器进行简单的装 饰。
盘条法
泥板法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评课稿

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评课稿引言《捏泥巴》是人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中的一篇教学内容,该课程意在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捏泥巴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对《捏泥巴》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评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泥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可以用来塑造各种形状。
•学习如何正确捏泥巴,掌握基本的捏泥巴技巧。
•认识一些基本的泥巴模具和工具。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通过互相观摩和交流,共同提高创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学内容1. 泥巴的特点和用途•通过讲解和展示泥巴的来源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泥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可以用来塑造各种形状和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泥巴的用途,例如用来制作陶器、儿童玩具等。
2. 泥巴的捏制技巧•分步介绍正确的泥巴捏制技巧,包括取泥、揉泥、捏制、修整等步骤。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捏泥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捏泥巴技巧,并逐步提高造型的准确性和美感。
3. 制作泥巴作品•提供一些泥巴模具和工具供学生选择,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在捏制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4. 分享和欣赏作品•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赏析能力和尊重他人创作的意识。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室外进行泥巴捏制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感知泥巴。
•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
2.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泥巴捏制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3、《捏泥巴》教案及教学反思

3、《捏泥巴》教案及教学反思知识技能目标1.在学习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陶泥、简单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捏泥巴是很多同学喜欢玩的游戏,弄一些土,再打来一小杯水,用水和着土,等到软硬适中,就成了泥巴。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捏泥巴的乐趣。
板书课题:捏泥巴。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一)、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
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吗?2、哪个部位的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新鲜有趣?3、古代的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二)、组织学生交流:1、看到这些奇妙的艺术品,你忽然想到什么样的造型?2、这些造型是受到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变形方法:压、搓、揉、捏。
造型方法:手捏法、盘条法、板泥法.1、试一试:可以用哪些方法捏制成不同的形状?比较浅的器物怎样捏?比较深的器物怎样捏?你遇到了什么问题?2、运用所学方法,结合自己想象,捏一件小器物。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展示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展示、评价。
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捏泥巴儿歌一块泥巴,朴实无华。
寄与真情,用心捏它。
父母双亲,勤劳伟大。
捏成你们,献我心花。
捏一我来,捏一个他。
天真无邪,快快长大。
秦砖汉瓦,盖成大厦。
捏之成形,建设国家。
巍巍长城,江山横跨。
捏之成形,保我华夏。
两岸人民,本是一家。
捏个船儿,跨越海峡。
捏个希望,笑笑哈哈。
快乐成长,建我中华。
学生欣赏。
了解白陶鬶的外型结构,感受其奇特而有趣的造型。
捏泥巴 教案

(1) 、 这两种东西有什么联系? 质感。 成品和材料 由泥巴变成陶器 ( 2) 、泥巴怎样变成漂亮的陶器 的? 2、板书课题 书写课题 2、讲授新 课 师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 感悟普通的
了解陶艺制作过程,制陶步骤: 泥巴经过创收 选土 炼泥 揉泥 拉柸 干燥 烧窑 捏制,变成一件
教学步骤
师 生 学生观看图片。
5、评价
小组互评 优秀作品展评
板 书 3、捏泥巴 设 计
活 动
设计意图 件精美艺术品 的神奇过程,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3、尝试创 作 4、展示学 生作品
A、尝试做一件陶艺作品 用自己的方法捏制器皿 展示学生作品
在学生捏制 过程中创造中 的困难凸显出
创作器皿和课前摸得器皿的差距 来,学生会带着 你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组 问题学习后面 交流:对比差距 总结制作中问题 的内容,提高学 习效果
教学难点
泥塑器皿的制作方法及塑出泥塑工具
教 教学步骤
学
过 活 动
程 设计意图 制造悬念,
师 生
师将不同造型的陶艺作品用布
蒙好,分别放在小组课桌上。学生准 引发学生学习 备陶泥。 1、导入新 课 感受泥性:用手摸布下面的物 品,回答是什么?学生用手摸,进行 探究并回答师问原材料是什么?生 回答(陶泥)分别用两手触摸泥巴和 陶艺作品,感受不同之处。 说出不同之处: 泥巴:没有形状 软 粗糙 陶器:有形状 师出示图片提问: 硬 光滑 学生通过触 摸感受物品的 造型特点以及 兴趣。
(二)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课题 3、捏泥巴(1 课时) 初步了解陶艺的起源与制作过程, 学 知识与技能 习手捏成型的泥塑基本技法, 创作一件泥 塑作品。 教 学 目 标 引导学生感受泥性, 了解泥塑的创作 过程与方法 过程,感悟泥塑的美感,启发学生创作美 观、实用的陶艺器皿。 使学生体验捏泥巴带来的乐趣, 感悟 情感态度与 灿烂的彩陶文化,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 价值观 唤起学生对学习泥塑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 创作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 体验中国陶艺的悠久历 教学重点 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用品为题材进行创作。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捏泥巴》,选自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人美版(2023秋)。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内容包括:
1.认识泥塑:介绍泥塑的定义、历史和分类。
2.基本技巧:学习揉、搓、捏、压等基本泥塑手法。
3.创作实践: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
4.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学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捏泥巴》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欣赏泥塑作品,提高审美品位。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泥塑基本技巧,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创作独特、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泥塑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泥塑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捏泥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玩过泥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泥塑的奥秘。
(二)新课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时10分钟)
-理解泥塑创作的步骤,包括构思、制泥、塑形、修饰等,形成完整的创作过程。
-培养学生对泥塑作品的审美能力,学会从形状、色彩、结构等方面进行赏析。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17张)(1)ppt课件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豕” 是“猪”的意思。
思考、讨论:怎样捏小猪?
• 是先捏头、还是先捏身体?又或者是先捏耳朵?······ • 头和身体是捏成圆形还是椭圆形?耳朵是捏成三角形、
还是方形、又或是桃心形······ • 可以不捏脚吗?或者捏的短小些? • 粘土的颜色可以随意选吗?
······
尝试捏一只泥猪
老师捏的泥猪
加的说再可试说爱一、你试更,加做把不小的一猪样泥变!得猪更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捏泥巴》说课教案

《捏泥巴》说课教案2022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三课《捏泥巴》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捏泥巴》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作为陶艺系列课程的起始课。
本课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简单陶艺制作的技巧的同时,能制作出新颖别致的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创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探索出很多制陶的技法,如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拉坯法,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学习用手捏成型的方法进行陶艺制作。
通过手捏成型制作的陶艺作品质朴、天然,泥板成型可使作品较规整,结合这两种方法创作作品,比较适合学生操作,更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和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器物,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朴素道理,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陶艺的起源与制作过程。
学习手捏成型的泥塑基础技法,创作一件泥塑作品。
2.能力目标:本课教学通过运用触摸体验、观察法、实践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泥性,了解泥塑的创作过程,感悟泥塑的美感,,启发学生创作美观、实用的陶艺器皿。
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捏泥巴带来的乐趣,感悟灿烂的彩陶文化,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唤起学生对学习泥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创作中表达美好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
捏泥巴 教案

捏泥巴教案教案标题:捏泥巴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各种形状的泥巴作品。
3. 学生能够感受到捏泥巴的乐趣,并培养对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泥巴(足够供学生使用的量)。
2. 模具(如动物、植物、水果等)。
3. 刀具或牙签(用于雕刻细节)。
4. 彩色细沙、小石子等装饰物(可选)。
5. 放大镜(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即捏泥巴的基本技巧。
- 通过展示一些泥巴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捏泥巴基本技巧的复习(10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拉长、压扁、切割等。
- 让学生用泥巴模仿老师的示范,进行基本技巧的练习。
3. 创作泥巴作品(25分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用泥巴捏出各种形状的作品。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使用模具来制作基本形状,然后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 提供刀具或牙签等工具,让学生在泥巴上雕刻细节,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彩色细沙、小石子等装饰物,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观看,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 鼓励学生将捏泥巴的技巧应用到其他艺术创作中,如陶艺、雕塑等。
- 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艺术创作的世界。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2. 学生展示的作品和分享的心得,可以作为评估学生掌握捏泥巴技巧和创作能力的参考。
教学扩展: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陶艺家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接触更高级的捏泥巴技巧和艺术创作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陶艺工作室或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第9课:捏泥巴

第9课:捏泥巴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一、学习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知识点与训练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教师:陶泥、简单工具、课件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陶泥。
德育渗透:通过捏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板书课题——第9课捏泥巴(1分钟)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1、在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四、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第20-21页的内容思考: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
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2你知道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吗?3哪个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有趣?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4古代的先人们用什么方法制造的?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准确地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五、检测自学(5分钟)指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六、后教(6分钟)1、更正:对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学生如有不同意见,请让其更正,并说明更正原因。
《捏泥巴》1PPT课件

揉搓压 捏
我是“捏泥大师”活动
活动内容:捏一件小器物。 活动步骤: • 想一想:你最想捏什么? • 捏一捏:请按照自己的想法,捏一件你喜欢
的小器物。 • 说一说:把你的作品向同学介绍介绍。 • 评一评:谁设计的更好。
•想一想:
你最想捏什么?先自己 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捏一捏:
请按照自己的想法,捏一 件你喜欢的小器物。
•说一说:
把你的作品向同学介绍介绍。
(你捏的是什么?这个小器物可 以用来做什么?哪些地方你最满意? 哪不满意?……)
• 评一评:
在小组内评一评谁设计的 更好,Biblioteka 出你们组的捏泥大师。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课件(15张PPT)

泥巴还可以怎么捏?
东汉陶灯
说唱俑 东汉
看,古代人捏得多生动!
陶器烧制流程Βιβλιοθήκη 练泥揉泥捏制
烧窑
干燥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 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 的生活用品。
看看他们都捏制了什么?
网纹单耳彩陶缶 新石器时代
看,这件陶器像什么? 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ɡuī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黑陶双耳壶 汉代
手工成型技法:
认真视察生活中的小器物,按照自己的想 法,运用所学技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套富有创 意的小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鹰形鼎 仰韶文化
返回
基本变形方法:
捏搓揉 压粘
搓 捏 搓
手捏法 泥板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盘条法
返回
返回
先看看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小器物?
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小器物,按照自己的想法, 运用所学技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套小器物。
1、造型美观有趣 2、大小协调 3、技法运用巧妙
返回
泥巴还可以怎么捏?
东汉陶灯
说唱俑 东汉
看,古代人捏得多生动!
设计制作:大连市中山区白云小学 李湛宁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3课 看一看 学一学 想一想 说一说 做一做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 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 的生活用品。
看看他们都捏制了什么?
网纹单耳彩陶缶 新石器时代
看,这件陶器像什么? 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ɡuī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黑陶双耳壶 汉代
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