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铸造工技术培训讲座(工艺符号)
裂纹、变形
可能是由于铸件冷却过快或应力过大导致, 解决方法是控制冷却速度或减小应力。
05
铸造工技能考核与评价标 准
技能考核内容与方式
铸造工艺理论
考核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理论知 识。
铸造实践技能
考核铸造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铸造设备的操作、铸造 工艺的执行等。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机械制造
航空航天
铸造工艺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如生产机床床身、汽缸体、齿轮等复杂零 件。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铸造 工艺可以生产出满足特殊要求的合金铸件 ,如发动机叶片、涡轮等。
汽车制造
艺术铸造
汽车制造中大量采用铸造工艺生产零部件 ,如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等。
艺术铸造是将艺术与铸造技术相结合的一 种特殊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雕塑、纪念碑 、艺术品等具有观赏价值的铸件。
铸造工艺符号含义解析
01
02
03
04
浇注系统符号
表示浇注系统设计,包括内浇 口、直浇道、横浇道等,用于 控制金属液的流动和充填。
冒口符号
表示冒口设计,用于补缩铸件 ,防止缩孔和缩松。
冷铁符号
表示冷铁的位置和形状,用于 加快铸件局部冷却速度,改善
铸件组织。
铸造斜度符号
表示铸件壁面的倾斜程度,用 于保证铸件顺利脱模。
等级划分
将铸造工的技能水平划分为初级、 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 应不同的技能要求和评价标准。
等级晋升
鼓励铸造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 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等级晋升。
技能考核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
实施流程
制定考核计划、发布考核通知、组织报名、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评 定成绩并公布结果。
西周青铜器的铸造与发展
西周青铜器的铸造与发展西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重要阶段,青铜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西周青铜器的铸造与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本文将从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器型特点以及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西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器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铸造工艺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铸模、熔炼、浇铸和后续加工等环节。
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工匠们掌握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首先是铸模的制作,工匠们使用泥土或蜡烛等材料,在模具上雕刻出精美的纹饰和图案。
然后是熔炼,将铜、锡等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化,形成合金液态。
接着是浇铸,将熔化的合金倒入预先制作好的铸模中,待冷却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成型的青铜器。
最后是后续加工,包括打磨、打磨、打磨等工序,使青铜器表面光滑细腻,纹饰清晰。
二、器型特点西周青铜器的器型多样,包括鼎、壶、爵、觚、簋等多种类型。
其中,鼎是西周青铜器中的代表性器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礼仪意义。
鼎是古代贵族社会中的重要礼器,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场合。
西周时期的鼎多为三足两耳,造型庄重大气,纹饰精美。
除了鼎之外,壶、爵等器型也是西周青铜器中常见的形制,它们在形态上各具特色,在纹饰上也各具千秋。
三、发展历程西周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的西周青铜器延续了商代青铜器的传统,器型简单朴实,纹饰以几何纹为主。
中期的西周青铜器在器型和纹饰上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繁复化的趋势,工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晚期的西周青铜器则达到了巅峰,器型更加丰富多样,纹饰更加精美繁复,工艺水平达到了顶峰。
西周青铜器在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所提升,成为中国青铜器史上的重要时期。
总之,西周青铜器的铸造与发展是中国青铜器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精湛,器型特点鲜明,发展历程丰富多彩,为中国青铜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来源:机械专家网 发布时间:2007-01-20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铸型准备内容。以应用最广泛的砂型铸造为例,铸型准备包括造型材料准备和造型造芯两大项工作。砂型铸造中用来造型造芯的各种原材料,如铸造砂、型砂粘结剂和其他辅料,以及由它们配制成的型砂、芯砂、涂料等统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准备的任务是按照铸件的要求、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原砂、粘结剂和辅料,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它们混合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型砂和芯砂。常用的混砂设备有碾轮式混砂机、逆流式混砂机和叶片沟槽式混砂机。后者是专为混合化学自硬砂设计的,连续混合,速度快。
铸造工厂如何才能具有先进技术水平(1)
来源:机械专家网 发布时间:2007-04-28
Vulcan Engineering, Mount, Peter E, Macler Assoc 等三公司,对高科技铸造工厂应是什么样的状态有新考虑,对制芯、造型、熔化、浇注以及清理精整等工序都有设想,现摘要加以介绍。
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演变
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演变摘要: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艺术史上瑰丽而丰富的一个部分。
在青铜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样式的变化备受现代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除了外在的样式纹饰的变化,更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它内在成分的变化,这些冶炼成分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类的生活状态,和对工具使用的情况,也是自然地质历史演变的重要证据。
这些变化的研究让我们对早起人类文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也为我们更加了解古代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關键词:青铜器;铜;锡一,青铜液的金属成分在中国古代,天然铜最早被使用。
在商代早期,铜和锡合金青铜可以用火制成。
青铜冶炼过程较为复杂,即选矿先加到熔剂中,然后放进熔炉,烧炭进行冶炼,等待熟化,取精炼的铜液,弃渣,即得到初始铜。
初始铜仍是粗铜,需要精制才能得到纯红铜。
红铜和锡,铅熔化成合金,即青铜。
红铜也是我们生活中所知道的纯铜,早期人类一般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自然凝结的铜矿石,或者从铜矿石中提炼孔雀石靑金石等颜色鲜艳的矿石经过焙烧得到金属铜用这种的铜矿石制作的金属器具较软做成的刀具易钝,使用寿命不长,所以人类在大自然中发现了锡金属锡的成分相较于铜更为稳定所以家了锡的红铜更加坚固但是铜和锡的比例是青铜器质量保证的一大前提,太多会使器具过硬过脆,太少器具易软易腐蚀,所以铜锡的比例一直是制作青铜器的关键而加入铅的铜锡合金流动性更强鼎盛时期许多纹饰较为复杂的铜器都有铅的加入。
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出现到衰退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近代中国最早的铜器铜刀。
它大约有4800年历史。
它已经测试成分为铸造锡青铜。
这个时期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结合中国特色的陶瓷铸造工艺使铸造工艺达到高潮。
青铜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一大步。
它经历了无数的演变,真正克服了初期时代易腐,易变形等软弱点,渐渐的成为古代金属器具重要一部分。
二,铸造方法的演变青铜时代的人类发展史最为瑰丽的一页篇章,在中国大陆我们把这一时代分为三个阶段,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红铜和锡,铅等不同金属混合而成的随着青铜时代的发展历史青铜器得冶炼技术与青铜液的金属成分也在不断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介绍其制作过程范铸法和失蜡法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了组合铸造法,即后世称为陶艺的铸造工艺。
铸造冶金的基本概念
流程
各种特种铸造工艺的流程略有不 同,但通常都包括模具制作、成
型、脱模和后处理等步骤。
铸造工艺设计
定义
铸造工艺设计是根据铸件的要求和生产条件,制 定合理的铸造工艺方案的过程。
内容
包括模具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冒口设计、冷却 系统设计等。
目的
确保铸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
04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
铸造冶金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力、 化工等领域,是制造各种零部件和产品的关键工艺之一。
铸造冶金的应用领域
机械制造业
铸造冶金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如发 动机缸体、曲轴、齿轮等关键零部件的制 造。
电力和化工行业
铸造冶金在电力和化工行业中用于制造高 温、高压、耐腐蚀的铸件,如锅炉管板、 反应器等。
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如金相分析、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对铸件进行全面 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05
铸造冶金的环境影响 与可持续发展
铸造冶金的环境影响
能源消耗
铸造冶金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炭、电力等, 导致碳排放增加,对环境造成压力。
废水排放
铸造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可能含有 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 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02
铸造材料
铸造用原材料
01
02
03
金属原材料
包括各种纯金属、合金、 废金属等,是铸造生产的 基础。
非金属原材料
如砂、粘土、水玻璃等, 用于制作铸造砂型和砂芯 。
燃料
如焦炭、天然气等,用于 熔炼金属和提供热能。
铸造合金
铸铁
以铁、碳为主要成分,具 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腐蚀 性。
铸造技术发展历程
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
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
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
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
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在这一时期内开发出大量性能优越,品种丰富的新铸造金属材料,如球墨铸铁,能焊接的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使铸件的适应性更为广泛。
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铸造车间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卫生也大为改善。
20世纪以来铸造业的重大进展中,灰铸铁的孕育处理和化学硬化砂造型这两项新工艺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两项发明,冲破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方法,给铸造工艺开辟了新的领域,对提高铸件的竞争能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金属工艺
中国的金属工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金属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其精湛的金属工艺技艺而自豪。
本文将介绍中国金属工艺的发展历程、代表性工艺品以及对现代金属工艺的影响。
一、发展历程中国金属工艺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金属工艺的代表性作品,其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铸造技术和精细的加工工艺。
周代是中国青铜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大盂鼎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金属工艺逐渐发展并融合了多种不同的工艺技术。
汉代的铜镜、汉钱等作品展示了中国金属工艺在造型设计上的创新。
唐代的铜雕工艺达到巅峰,出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铜雕作品。
宋代是中国金属工艺的又一个重要阶段,铜制佛像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元代时期,金属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铸造技术更趋成熟,人们开始注重工艺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明清时期,中国的金属工艺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铜制炉、铜铸门、铜器等各式工艺品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工艺师们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打破传统技艺的界限,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二、代表性工艺品1. 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金属工艺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水平。
青铜器包括鼎、爵、盘、觚等,制作过程复杂精细,金属材料考究,造型优美大气。
其中最为著名的青铜器包括司母戊鼎、大盂鼎等,这些作品无论在雕工还是铸造工艺方面都展现出了中国金属工艺的精湛技艺。
2. 铜雕铜雕是中国金属工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唐代的铜雕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如《骏马图》等。
明代的铜雕更是达到了巅峰,工艺师们将铜雕与绘画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杰作。
3. 铜镜中国古代的铜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汉代的铜镜在造型上进行了创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花纹和图案。
明代时期,铜镜的制作更加精湛,不仅在设计上更加细腻,还出现了一些兼具镜子和摆件功能的铜镜。
铝合金铸造工艺
和应用
铝02合金铸造工艺的分类及
特点
重力铸造工艺及特点
重力铸造工艺是将熔融铝倒入模具中,依靠重力作 用使铝液充满模具并凝固成型的一种工艺
• 重力铸造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适 用于中小型铸件的生产 • 重力铸造工艺对模具的要求较低,模 具使用寿命较长
学性能
• 挤压铸造工艺适用于对力学性能要求 较高的铸件生产,如汽车制造领域的零 部件 • 挤压铸造工艺对模具和挤压设备的要 求较高,投资成本较大
铝03合金铸造工艺的主要原
材料与辅助材料
铝合金铸造原料的选择及特点
铝合金铸造原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锭、合金元素、精炼剂等
• 铝合金锭是铝合金铸造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铝合 金牌号 • 合金元素用于调整铝合金的成分,改善其性能,如镁、硅、铜等 • 精炼剂用于改善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的气体含量和杂质含量,提高铸件的质量
铝合金铸造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铸件的形状、尺寸、壁厚等因素
• 模具设计应满足铸件的成型要求,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 模具设计应考虑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确保铸件的质量
铝合金铸造工具的种类及用途
铝合金铸造工具主要包括铸造工具、测量工具、清理工具等
• 铸造工具用于成型铝合金铸件,如压铸工具、重力铸造工具、低压铸造工具等 • 测量工具用于检测铸件的尺寸、形状、质量等,如卡尺、千分尺、投影仪等 • 清理工具用于清理铸件表面的杂质、氧化皮等,如砂轮机、抛光机、喷砂机等
其他铝合金铸造工艺及特点
真空铸造工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铸造,可以降低 熔融铝中的气体含量,提高铸件的质量
• 真空铸造工艺适用于对气密性要求较 高的铸件生产,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零部 件 • 真空铸造工艺对设备要求较高,投资 成本较大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龚德才摘要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
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
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关键词(主题词)青铜制造技术1.发展历程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1.1形成期距今48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1.2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1.3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
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2.主要分类青铜器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清楚地区别青铜器的性质和作用,有利于研究各自所形成的器形体系。
具体分类如下: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与工具、货币、玺印符节、度量衡器、铜镜等。
下面就各类器物的名称、用途和形制特征做具体介绍:2.1食器。
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和取食器。
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敦、豆、匕等。
2.1.1鼎:古代炊器,有烹煮肉食或盛放鱼肉的用途。
形状大多数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圆形、方形的扁足鼎等形式。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
5
20231/7./17爆炸焊
爆炸焊是以炸药为能源进行金属间焊接的方法。这种焊接是 利用炸药的爆轰,使被焊金属面发生高速倾斜碰撞,在接触面上造 成一薄层金属的塑性变形,在此十分短暂的冶金过程中形成冶金结 合。
爆炸焊的特点是: 1)能将任意相同的、特别是不同的金属材料迅速牢固地焊接起来。 2)工艺十分简单,容易掌握。 3)不需要厂房、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大量投资。 4)不仅可以进行点焊和线焊,而且可以进行面焊-爆炸复合,从 而获得大面积的复合板、复合管和复合管棒等。 5)能源为低焊速的混合炸药,它们价廉、易得、安全和使用方便。
4
锻造基础知识
锻202造1/7/是17 对金属坯料(不含板材)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
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工具或毛坯的成形加 工方法。
根据在不同的温度区域进行的锻造,针对锻件质量和锻 造工艺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冷锻、温锻、热锻三个成型温 度区域。一般地讲,在有再结晶的温度区域的锻造叫热锻, 不加热在室温下的锻造叫冷锻。
的工件,形状和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加工工序少, 便于自动化生产。当加工工件大、厚,材料强度高、 塑性低时,都采用热锻压。
(4)等温锻压 工件在整个成形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等温锻压是为了充分利用某些金属在某一温度 下所具有的高塑性,或为了获得特定的组织和性能, 所需费用较高,仅用于特殊的锻压工艺,如超塑成形。
7
4.冲压 2021/7/17
冲压:金属板料在冲压模之间受压产生分离或产生塑
性变形的加工方法。
按加工温度分类: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 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在室温 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
8
•冲压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夏、商、周三代。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人民在农业、陶瓷、纺织、建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同时冶铁技术也开始出现。
周朝时期,铸造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关农业、医药、天文等方面的著作。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冶金方面,铁器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还出现了铸铁技术。
在农业方面,水利工程得到广泛应用,如灌溉系统的建设。
在医药方面,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著作。
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孔子、墨子、韩非子等。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如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灵渠,推动了冶铁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出现了造纸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
在医药方面,出现了《神农本草经》等重要著作。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阶段。
由于战乱频繁,科技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
然而,这一时期仍然有一些重要的科技进展,如南朝梁代的陶瓷技术、北朝的造纸术。
5.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农业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农具和农业技术,如水力碾米机、提水机等。
在航海方面,中国的航海技术得到了重要发展,如郑和下西洋。
在冶金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合金材料和冶炼技术。
在医药方面,出现了《本草纲目》等重要著作。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发展。
《离心铸造技术》课件
06 离心铸造技术的未来发展
离心铸造技术的研究方向
1 2 3
新型材料研究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离心铸造技术将更多地应用 于新型材料的制备,如高强度轻质材料、高温合 金等。
工艺参数优化
进一步研究离心铸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转速 、浇注温度、模具温度等,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和 性能。
智能化与自动化
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离心铸 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在离心铸造过程中,铸型的旋转速度和金属液的温度、成分等都会影响铸件的质 量和性能。
02 离心铸造工艺流程
铸型准备
01
02
03
铸型材料选择
根据铸件材质和尺寸选择 合适的铸型材料,如砂、 粘土、金属等。
铸型制作
根据铸件形状和尺寸制作 铸型,确保铸型结构合理 、易于脱模。
铸型预热
在离心浇注前对铸型进行 预热,以提高金属液的流 动性,减少铸件产生气孔 、缩孔等缺陷。
离心铸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01
离心铸造技术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能够提高产品的
耐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航天器结构件
02
离心铸造技术也应用于航天器结构件的生产,如火箭发动机喷
嘴和卫星支架等。
航空航天紧固件
03
离心铸造技术生产的紧固件具有高强度、高疲劳寿命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离心铸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离心铸造技术用于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高 压阀门和管件,能够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
船舶工业
离心铸造技术也应用于船舶工业中,如船用发动 机零件和船舶结构件的生产。
覆膜砂铸造工艺
覆膜砂铸造工艺详解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覆膜砂铸造工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 初期主要应用于小型铸件生产 •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大型铸件生产
20世纪80年代,覆膜砂铸造工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06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技术创新及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
• 开发新型高性能覆膜砂材料 • 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加强环保和安全技术研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方向
• 智能化、自动化生产 • 绿色、环保生产 • 高品质、高精度铸件生产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市场需求及竞争态势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局限性
• 初期投资较高,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 对原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原材料成本较高 • 工艺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02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生产流程及关键技术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生 产流程概述
• 原材料准备:包括覆膜砂、固化剂、催化剂等 • 模具制造:根据铸件形状和尺寸制造模具 • 造型:将覆膜砂填充到模具中,进行压实、固化 • 熔炼:将金属液倒入铸型中,进行浇注 • 冷却:铸件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 脱模:将成型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 • 后处理:对铸件进行清理、打磨、检验等
覆膜砂铸造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
01
• 覆膜砂的强度、透气性、流动性 等性能 • 覆膜砂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等 质量指标
覆膜砂的 性能及质
量
03
• 催化剂的种类对覆膜砂的固化速 度有影响 • 催化剂的用量对覆膜砂的固化效 果有影响
失蜡法铸造技术我国古代冶铸史上的伟大创造
1 改 善 模 料 的 流 动 性 . 高 韧 性 和 强 度 . 往 还 需 要 加 r 提 往
入适 量 蜂 蜡 据 统 计 , 世 界 熔 模 精 密 铸 造 工 ・ 全 的 年
蜡 法 工 艺 的 魑 础 上 进 J 重 要 改 进 , 用 机 械 化 、 动 亍 , 采 自
创 新 , 铸 造 技 术 上 精 益 求 精 . 代 铸 造 精 品 浩 如 烟 在 历
海 、 不 胜 收 . 五 千 年 灿 烂 的 华 夏 文 明 史 铸 就 l瑰 丽 美 为 『 的 篇 章 。 而 以 蜂 蜡 为 主 要 模 料 的 “ 蜡 法 ” 造 技 术 又 失 铸
铸 造 指 将 金 属 熔 化 浇 入 旃 型 中 以 形 成 预 定 物 件 的 技 术 ) 机 械 制 造 的 基 础 . 造 技 术 是 现 代 工 业 文 明 是 铸 的 支柱 技术 之一 。铸 造技 术 的发 展历 程是 人 类认识 自 然 、 用 自然 、 造 自 然 的 文 明 发 展 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利 改
四 批 重 要 的 失 蜡 铸 件 。经 专 家 反 复 研 究 和 采 用 化 学 分 析 、 相 鉴 定 后 , 17 金 在 9 9年 全 国 铸 造 学 会 召 开 的 传 统 精 密 铸 造 工 艺 鉴 定 会 上 ,0多 位 专 家 反 复 讨 论 一 致 确 4 认 湖 北 随 县 战 国 曾侯 乙 尊 盘 上 精 美 的 透 空 附 饰 为 失 蜡
中 国 的 铸 造 技 术 有 五 千 年 历 史 , 的 起 源 可 远 溯 它 到 新 石 器 时 代 晚 期 。 在 漫 长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 国 勤 劳 我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虽然不及现代,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古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科技发展主要围绕着灌溉农业、青铜器制作和医学等领域。
在农业方面,夏商时期的灌溉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可以通过井、渠、池等方式,对农田进行有效的灌溉。
在青铜器制作方面,夏商时期的铸造技术已经相当高超,青铜器丰富多彩,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在医学方面,夏商时期的医生已经发现了一些中药方,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之一,主要涉及到农业、建筑、军事、医学等方面。
在农业方面,秦汉时期的耕作方式得到了很大改善,由于在铁器制作上有了显著进步,犁、耙、镰等农具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建筑方面,秦汉时期兴修了大量的运河、水利工程与道路,增加了经济之间的跨界联系,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军事方面,秦汉时期发明了很多先进的兵器,如弩、连弩、车甲等,这些兵器给战争赢得了先机。
在医学方面,秦汉时期也有很多成就,如李时中的《伤寒杂病论》等。
3.唐宋明清时期唐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时期。
在农业方面,唐宋时期推广了种植桑果、茶叶、蔬菜等,深化了中国农业的种植规模和范围,在化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也都做出了一些开创性的贡献。
在建筑方面,唐宋时期修筑的大量水利工程,如灌排工程、渠道、坝堰、水道、旱井等,使得农业生产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并使得城市规模和人口都有了一定的增长。
到了明清时期,在理学思想、蒸汽机、纺织机、火药等方面,科学技术又取得了又成效。
综上,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曲折而丰富多彩的历程,古人们不断探索、尝试、创新,从而创造出许多发明和创新,其中许多科技成果对现代生活仍有直接影响。
铸造工程学-特种铸造
应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检测技术对铸造过程进行实 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为生产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 依据。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铸造过程进行 优化和控制,实现精益生产和智能化决策。
05 特种铸造质量控制与检测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原材料质量
特种铸造对原材料的成分、纯净度和 组织结构有严格要求,原材料质量直
热处理设备
对铸件进行退火、正火、淬火等热处理,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加工 性能。
表面处理设备
采用喷涂、电镀、化学处理等方法对铸件表面进行防护和装饰, 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1 2 3
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铸造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包括熔炼、造型、 浇注、清理等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 定性。
低压铸造
01
02
03
定义
低压铸造是在低压气体作 用下,使液态金属由下而 上地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形 的铸造方法。
工艺流程
合模→升液→充型→增压 →保压→卸压→开模取件 。
特点
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 高,可铸造大型复杂薄壁 铸件,适用于铝合金等有 色金属的铸造。
离心铸造
定义
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 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 力作用下充填铸型和凝固 成形的铸造方法。
造型与制芯技术
3D打印技术
01
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构建三维模型,可快速制造出复杂形
状的砂型和芯子。
机器人造型
02
利用机器人进行自动造型,提高生产效率和造型精度。
陶瓷型芯制造技术
03
采用陶瓷材料制造型芯,具有高温稳定性、耐磨损等优点,适
用于高精度铸件生产。
古老的传统工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属铸造
古老的传统工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属铸造古老的传统工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属铸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金属铸造技艺作为历史悠久、独特精湛的工艺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智慧。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金属铸造的发展历史、工艺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一、金属铸造的发展历史中国金属铸造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周时期。
当时,人们开始掌握铜和铁等金属的冶炼与铸造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在古代,金属铸造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器皿、佛像、钟鼎等物品的制作,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从小到大型的金属铸造物品,都展现了当时的文化内涵和制造技术的高度发达。
二、金属铸造的工艺特色1. 材料准备:金属铸造采用的主要材料为有色金属,如铜、铁、铅等。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进行熔炼处理,融化成液态供铸造使用。
2. 模具制作:模具在金属铸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件模具,适用于制作独特的工艺品;另一类是系列模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模具的制作需要经过精确的设计和雕刻,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形状稳定性。
3. 熔炼与铸造: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相应的熔点,如铜熔点为1083℃。
一旦金属熔化,可以将其倒入预制好的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所需的金属铸件。
此过程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4. 表面处理:除了基本的铸造工艺外,金属铸造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工艺品的美观性和保护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抛光、氧化、电镀等。
三、金属铸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1. 文化传承:金属铸造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传承和发展金属铸造技艺,能够传递古代文明发展的信息和智慧,使后人了解和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铜铸造工艺
青铜铸造工艺
青铜铸造工艺是一种古老而又精湛的工艺,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铸造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开始制造各种青铜器物。
青铜铸造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准备好铜和锡这两种金属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青铜合金。
然后,将青铜合金熔化,倒入铸模中,等待冷却凝固。
最后,将铸模打开,取出铸造好的青铜器物。
青铜铸造工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铜和锡材料,以及适当的比例。
其次,需要掌握好熔炼和铸造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青铜合金能够充分熔化和流动,同时又不会过度烧结或过度冷却。
此外,还需要注意铸模的制作和处理,以及后续的打磨和装饰等工艺。
青铜铸造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器物、雕像、铜钱、铜镜、铜鼎等等。
这些青铜器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它们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技艺。
青铜铸造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创造力。
虽然现代工业已经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铸造技术,
但青铜铸造工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种古老而又精湛的工艺,让它继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唐宋钱币铸造新工艺
唐宋钱币铸造新工艺我国古代货币的铸造,从先秦的泥范,秦汉的铜、铁、陶、石范工艺,经历唐宋直到明、清有明确史料记载,有实物母钱存世的翻沙工艺,再过渡到清末的机制钱币工艺,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三大钱币高峰期:一、秦汉的半两、五株的范铸法高峰期;二、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多重年号,书体和版别的北宋时期;三、明清两代完全成熟的翻沙法铸币高峰期。
其中一、三两个高峰期已经实物存世和史料文献予以实证,唯唐宋两代的货币究竟采取了哪种铸造工艺,由于缺乏史料和出土实物论证泉界一直争议很大,有关探讨唐宋钱币铸造工艺的文章,主要有各种说法:一、失蜡法铸造工艺。
二、母钱翻沙法铸造工艺。
三、范铸法铸造工艺,(包括镶嵌法铸造工艺)。
就以上三种工艺,从模型制造到金属铸造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首先,失蜡法铸造工艺:唐人郑虔在《会粹》书中载:“欧阳询初进蜡样之日,文德皇后掐一甲迹,故开元通宝钱上有掐文”。
因此有学者认为开元通宝钱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但是,从金属铸造工艺流程可以看出,失蜡法是一种复杂的铸造工艺,它适用于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数量少且器型较大的铸件,由于工艺复杂故而铸造成本高,所以,它只运用于国家、王室重器,对于数量大,体积小、流通于民间的普通铸币,用失蜡法铸造成本过高,甚至高于铸币本身价值,铸币当权者是不会采用的,故虽有文字记载传说,但是不可偏信。
二、母钱翻砂法铸造工艺:翻砂法铸币的第一要素是母钱,然后才是用翻砂法铸出子钱,唐宋两代,期间经历500余年,又是我国三大铸币高峰期之一,但现世发现的母钱稀若星辰,而且,即便是发现报道的母钱,也不能完全认定。
其二,大凡翻沙法铸钱,从工艺流程可知,为了起模方便,保持砂型完整,母钱的内外廓必须要有拨摸斜度,以利起模,故翻沙工艺铸出的子钱也一定会保留有斜度痕迹,但观察大量的唐宋钱币的内外廓都没有拨模斜度痕迹的存在。
但圣宋元宝以后的铸币有些可以观察到拨模斜度痕迹存在。
其三,从已知情况看,翻沙法使用的母钱是很精整的,故铸出的子钱相应也较规范整齐,唐宋两代铸币,除早期开元通宝,北宋初期几个年号铸币较规整外,大多是大批量铸造,文字漫漶不清,内外廓不规整,钱背平夷错范,与母钱翻沙法铸出的子钱形象相去甚远。
汉朝铸钱的制度与发展历程
汉朝铸钱的制度与发展历程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而汉朝铸钱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我国货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汉朝铸钱的制度、流通情况、铸币技术、钱文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铸钱对于汉朝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铸钱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铸钱制度的建立起源于西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铸钱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水平。
汉朝时期的铸钱制度,继承了秦朝的钱币制度,分为轻、重两种,轻钱重0.5克,重钱重2.5克,是重量相对稳定的货币单位。
汉代铸钱有两个阶段:西汉和东汉。
西汉时期铸钱主要在几个地区进行,如京师、成都、陇右、荆州等,主要以铜为材料。
东汉时期的铸钱则更加多样化,不仅在各地区铸造,还在朝廷、防卫工事、驻军营寨、水利工程等重要场合铸造,材料也多样化,兼铁、铜、铅等多种金属材料。
铸钱制度在汉朝时期不断发展,在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和社会文化的象征。
二、铸钱的流通情况在汉朝时期,钱币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交换手段,广泛流通于各地。
钱币的流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比如钱币在中原地区比较流行,而在南方地区则不是很普及。
而这种区域性的流通状况也使得钱币的使用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汉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货币交换方式——贯钱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钱币可以形成一条流通的链条,方便了人们进行货币交换。
贯钱是指利用铁环串在钱上,一串一串地贯成贯圆,每贯十个钱为一贯,每贯重一市斤(500克)。
贯钱的流通范围比较广,不仅在汉朝时期流行,而且在后世的唐、宋、元等时期也广泛使用。
三、铸钱技术的发展钱币铸造技术在汉代经历了重要发展。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钱币的制作更加高效、精美、符合质量标准。
汉代铸钱的工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手制铸钱:通过手工制作铸模,手工铸造钱币。
这种制钱方式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制钱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
2.采用铜磨模铸钱:也就是采用铜质磨模制作钱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Newmaker
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
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
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
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
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在这一时期内开发出大量性能优越,品种丰富的新铸造金属材料,如球墨铸铁,能焊接的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使铸件的适应性更为广泛。
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铸造车间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卫生也大为改善。
20世纪以来铸造业的重大进展中,灰铸铁的孕育处理和化学硬化砂造型这两项新工艺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两项发明,冲破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方法,给铸造工艺开辟了新的领域,对提高铸件的竞争能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铸造一般按造型方法来分类,习惯上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化学硬化砂型三类。
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天然矿产砂石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泥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一类以金属作为主要铸型材料,如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
续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包括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净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
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到各项规定指标后方能允许浇注。
有时,为了达到更高要求,金属液在出炉后还要经炉外处理,如脱硫、真空脱气、炉外精炼、孕育或变质处理等。
熔炼金属常用的设备有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等。
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铸型准备内容。
以应用最广泛的砂型铸造为例,铸型准备包括造型材料准备和造型造芯两大项工作。
砂型铸造中用来造型造芯的各种原材料,如铸造砂、型砂粘结剂和其他辅料,以及由它们配制成的型砂、芯砂、涂料等统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准备的任务是按照铸件的要求、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原砂、粘结剂和辅料,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它们混合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型砂和芯砂。
常用的混砂设备有碾轮式混砂机、逆流式混砂机和叶片沟槽式混砂机。
后者是专为混合化学自硬砂设计的,连续混合,速度快。
造型造芯是根据铸造工艺要求,在确定好造型方法,准备好造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铸件的精度和全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主要取决于这道工序。
在很多现代化的铸造车间里,造型造芯都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
常用的砂型造型造芯设备有高、中、低压造型机、抛砂机、无箱射压造型机、射芯机、冷和热芯盒机等。
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有浇口、冒口及金属毛刺披缝,砂型铸造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
进行这种工作的设备有抛丸机、浇口冒口切割机等。
砂型铸件落砂清理是劳动条件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选择造型方法时,应尽量考虑到为落砂清理创造方便条件。
有些铸件因特殊要求,还要经铸件后处理,如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粗加工等。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
经济性。
如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船舶螺旋桨以及精致的艺术品等。
有些难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轮机的镍基合金零件不用铸造方法无法成形。
另外,铸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适应范围很宽,金属种类几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耐磨、耐腐蚀、吸震等综合性能,是其他金属成形方法如锻、轧、焊、冲等所做不到的。
因此在机器制造业中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毛坯零件,在数量和吨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铸造生产有与其他工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适应性广、需用材料和设备多、污染环境。
铸造生产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比起其他机械制造工艺来更为严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铸造产品发展的趋势是要求铸件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更高的精度,更少的余量和更光洁的表面。
此外,节能的要求和社会对恢复自然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为适应这些要求,新的铸造合金将得到开发,冶炼新工艺和新设备将相应出现。
铸造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将更多地向柔性生产方面发展,以扩大对不同批量和多品种生产的适应性。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新技术将会得到优先发展,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的新工艺新设备将首先受到重视。
质量控制技术在各道工序的检测和应力测定等方面,将有新的发展。
铸造工作者在电子技术和测试手段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将对金属结晶凝固和型砂紧实等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研究提高铸件性能和内部质量的有效途径。
机器人和电子计算机在铸造生产和管理领域里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