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资料收集方法

合集下载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BS)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普查和抽样调查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BS)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普查和抽样调查

解:(1)总体指该校七年级全体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个体指七年级每 个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样本是所抽取的20名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 样本容量是20 (2)抽取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抽样步骤如下:①先在这 20个班中用抽签法抽取一个班;②然后从这个班中按学号用随机数表法 或抽签法抽取20名学生,考查其考试成绩
7.(2015·巴中)今年我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 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 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的全体是 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 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C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2.为了考查一所实验中学的教学水平,将对这个学校七年级的部分学 生的本学年考试成绩进行考查,为了全面反映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 进行抽样(已知该校七年级共有20个教学班,并且每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同): 从全年级20个班中任意抽取一个班,再从该班中任意抽取20人,考查他 们的学习成绩.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回答: (1)其中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指什么?样本容量是多少? (2)试写出上面的抽取方法,抽取样本的步骤.
10.下列抽样调查中,样本选取最恰当的应是( B ) A.一汽车苹果(约2.5万个),抽取了5个进行质量检测 B.一万块砖,抽出100块进行抗断检测 C.1000瓶窖酒,存放了5年后,现在要品尝味道,抽出800瓶进行品尝 D.一盒火柴(约100根),要检查它是否受潮,抽出85根进行试划
11.(2015·内江改编)下列调查: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 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 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六章健康信息采集

第六章健康信息采集
项研究与其他标准的关联性)。
第二节“四维"体检
以往体检系单一常规检查躯体疾病,不能反映整体健康状况,“四维”体检
有利于掌握综合健康信息、全面评估健康。
一、常规体检(躯体检查)
(一)必查项目
各科物理体检、三大常规、粪隐血、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
血液生化指标、乙肝病毒携带情况等。卫生部体检套餐指定项目初稿中基本项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5.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
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
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纠纷防范远程医疗服务是著名专家教授给远地医师提供诊疗检查等医疗工作上的咨询指导和帮助最终仍然是由经治医师来明确诊断并参考异地专家的建议采取有关的诊疗措施从目前的医疗制度职责常规和法律法规来看会诊意见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定的会诊方式应该具有同等效力仅具有参考意义经治医师仍然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责任
第六章健康信息采集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
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智力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心理体检工具
心理体检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专业权威的心理测评问卷。心理测评类型量表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种,常用的心理量表有以下四种。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资料搜集的方法范文

资料搜集的方法范文

资料搜集的方法范文
资料搜集是指为了获取所需信息和数据而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搜集资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能。

本文
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资料搜集方法。

1. 网络:网络是目前最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渠道之一、通过引擎,如Google、百度等,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网络资料。

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
上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可信,需要多方查证。

2.图书馆研究:图书馆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料搜集渠道。

图书馆的书籍、期刊、报纸等资源丰富,可以获得专业和权威的资料。

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可通过目录、索引、书目等工具来找到相关资料。

4.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


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或机构进行观察和调查,收集实际数据。

实地考察可以使研究者近距离接触对象,了解其真实情况。

5.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一种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来获取资料
的方法。

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会公布大量的统计数据,可通过数据分析
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整理和分析。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4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4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一、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在小学已经从事过一些统计工作,例如体验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认识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等。

当时学生对统计过程的理解比较单一、对于统计知识的学习还不完整。

进入初中后,将进一步补充统计知识,按照统计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处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顺序展开。

在前几节已学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并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此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在具体问题中,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护理学研究,知识点讲义,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护理学研究,知识点讲义,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第六章收集资料的方法学习目标掌握1.收集资料方案设计的步骤2.量表的几种形式3.访谈法的概念4.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观察类型第一节概述收集资料前的准备一、资料的来源资料可来源于现有资料和新收集的资料,某些历史性研究,可从现有的资料例如期刊、日记、信件、报纸、会议记录、病史、报告等处收集。

对此类资源应对其价值、准确性等仔细评估和分析再加以应用。

利用现有资料的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的特点,但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

二、设计收集资料方案前应考虑的问题(一)采用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方法收集资料结构式资料收集即按事先设计的特定结构(例如问卷)进行资料收集;而非结构法资料收集,即是提出开放性问题,在一个或几个主题下让研究对象自由阐述。

半结构法资料收集则按事先设计的提纲进行。

结构式资料收集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研究工具,该方法可对资料作出精确的统计分析,但不足之处是资料不够深入。

(二)采用定量还是定性方法收集用定量研究法进行资料收集时必须用数字将资料量化,使之可测量可统计;但定性研究法则采用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方法收集资料,资料以文字形式表示,一般无须将资料用数字量化。

例如对病人压力状态用定量方法式应将资料转化为数据形式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如1分=几乎没有压力,2分=有时有压力,3分=经常感到压力,4分=一直感到有压力。

而用定性的方法则对资料进行描述、分类、诠释,例如,病人叙述手术前一天是住院以来感到压力最大的时候,使他辗转反复,几乎彻夜未眠。

(三)资料是否要求严格的客观性大多数研究要求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客观性,即是按同样的标准作出判断,不受个人感情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但定性研究(如现象学研究法),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否存在霍桑效应的影响如果研究对象意识到他们正在参与研究,则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行为和反应状态,称为霍桑效应。

这种现象会影响资料的有效性,尤其是评价项目实施后效果这类评价性研究。

护理习题

护理习题

第六章护理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收集主观资料主要通过()A仔细观察 B.认真交谈 C.体格检查 D.实验室检查 E.借助仪器2.下述不符合护理诊断书写要求的是()A.诊断明确、书定规范、简单易懂 B.一个诊断可针对患者多个健康问题C.护理诊断必须以收集的资料作依据 D.护理诊断应能指出护理方向E.使用统一的护理诊断名称3.护士在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中,错误的是()A.为了解患者的隐私,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据B.为寻找病因,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C.为了解病情变化,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D.为了解治疗反应,评估护理行为提供依据E.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方法提供依据4.在护理程序中,指导护理活动的思想核心是()A.以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C.以维护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5.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A.血压16.3/10.6Kpa B.头昏脑胀 C.骶尾部皮肤破损1×2cmD.膝关节红肿、压痛 E.肌张力三级6.关于护理程序的论述,正确的概念是()A.是一种护理工作的分工类型 B.是一种护理工作的简化形式C.是一种系统地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 D.是一种技术操作的程序E.是一种护理活动的循环过程7.护理程序的第五个步骤是()A.评价B.计划C.诊断D.评估 E.实施8.护理记录单常采用PIO形式,其中“O”代表的意义是()A.健康问题 B.护理诊断 C.护理目标D.护理计划实施的效果 E.护理措施9.下列不属于护理诊断的是哪一项()A.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手术切口疼痛有关B.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C.潜在并发症:低氧血症;与肺炎有关D.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E.急性支气管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0.护理程序不包括()A.收集客观资料 B.作出医疗诊断 C.确定护理诊断D.提出护理问题E.收集主观资料11.王先生,68岁,有冠心病史6年,因心绞痛急诊入院,患者情绪紧张,主诉乏力,食欲不振,给予药物治疗,并嘱其绝对卧床休息,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的是()A.焦虑 B.疲乏 C.疼痛(胸痛) D.生活自理缺陷 E.便秘12.护理目标陈述的对象主要是()A.患者家属 B.护士 C.医生 D.患者 E.患者社会关系13.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是()A.适应理论 B.系统理论 C.需要理论 D.沟通理论 E.解决问题论14.下述主观资料是()A.血压增高 B.大汗淋漓 C.手足冰冷 D.感觉疼痛剧烈 E.黄疸15.诊断中PSE公式的P 代表()A.体征 B.患者健康问题 C.患者的现状 D.病情记录 E.相关因素16.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是()A.PES公式 B.PE公式 C.ES公式 D.PS公式 E.P17.护理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A.护理诊断 B.医疗诊断 C.检验报告 D.护理体格检查 E.护理评估18.资料的第一来源者是()A.患者 B.患者的亲属 C.患者的朋友 D.医护人员 E.护理记录19.以下哪项是属患者的客观资料:()A.我的头很疼 B.我咽喉部充血 C.我入睡困难D.我感到恶心 E.我感到疲惫20.整理资料的四个步骤依次是()A.整理分类,复查,核实,比较分析B.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复查,核实C.复查,核实,整理分类,比较分析 D.比较分析,复查,核实,整理分类E.核实,整理分类,复查,比较分析21.以下除哪一项外,均是资料的来源()A.患者 B.其它医务人员 C.查阅的文献D.护士的主观感觉 E.病案的各种记录22.以下何项不属于患者资料收集的内容()A.患者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 B.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自理程度C.药物过敏史 D.患者的年龄 E.患者的社会关系23.关于客观数据的记录,正确的是()A.每天排尿4~5次,量中等 B.咳嗽剧烈,有大量粘痰C.每天饮白开水4次~5次,每次约200ml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E.发热2天,午后明显24.护理计划阶段的内容不包括()A.确定护理目标 B.制定护理措施 C.列出护理诊断D.护理计划成文 E.确定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25.收集患者资料的目的是()A.制定治疗计划 B.整理病案 C.对患者进行评价D.协调护患关系 E.为诊断提供依据26.护理计划主要是依据下列哪项制定的()A.检验报告 B.医疗诊断 C.护理诊断 D.护理查体 E.既往病史2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观察的方式()A.测量脉搏 B.测量呼吸 C.触摸皮肤的温度D.辨别患者的语言. E.查阅病案28.以下哪项最符合正确的护理诊断的陈述要求()A.呼吸困难:由胸水增多所致 B.胸水:由胸腔感染所致C.渗出性胸膜炎D.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肺通气容量减少有关E.以上都不对29.王先生因颈椎外伤导致高位截瘫住院,首优问题是()A.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瘫痪有关 B.功能障碍性悲哀C.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肌功能障碍有关 D.生活自理能力丧失E.潜在的呼吸道感染:与无效咳痰有关30.护理诊断排序是()阶段的工作A.护理评估阶段B.护理诊断阶段C.护理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 E.评价阶段31.赵某,男,32岁,因腹痛、腹泻,诊断急性肠炎入院,护理体检:神萎,T37.2℃,粪便呈水样,以上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A.体温37.2℃ B.腹痛 C.粪便含少量浓血D.痛苦面容 E.神色萎靡32.下列预期目标陈述正确的是()A.每餐前30min注射胰岛素1次 B.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C.2日内能准确说出自己所患疾病的名称和常用药物及剂量D.教会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E.每月到医院复查1次33.护理诊断构成的三个要素是()A.问题、症状体征、原因 B.诊断、主诉、现病史 C.诊断、主诉、相关因素D.名称、相关因素、症状体征 E.症状、体征、问题34.“3日内头虱及虮被消除”是()A.护理诊断 B.护理措施 C.预期目标 D.护理资料 E.护理评价35.有关护理措施的叙述,不妥的是()A.可由护士直接提供 B.可由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共同完成C.一项护理措施实现一个预期目标 D.家属可参与一定的护理活动E.应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认可36.以下病情记录正确的是()A.患者诉严重腹痛,持续时间长 B.患者自诉昨日出现深黄色尿C.患者胃纳差,不思饮食 D.患者有悲观情绪,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E.7:00患者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约200ml37.有关护理诊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护理程序的第二步 B.是根据所收集资料提出的有关健康问题C.一种疾病一个护理诊断 D.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包括PSE、PE、PS等E.护理诊断可以随病情变化而变化38.PIO格式应用于()A.护理体检单 B.护理问题项目单 C.入院评估单D.护理记录单E.出院评估单39.制定护理措施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产生健康问题的原因B.临床症状和体征C.检查、治疗措施D.医生的医嘱E.实验室检查结果40.不利于患者抓住交谈主题的是()A.事先了解患者资料B.准备交谈提纲C.从主诉开始引导话题D.解释患者的提问E.随意提出新话题41.记录患者资料时,错误的是( )A.收集完毕及时记录B.主观资料的记录只能用患者自己的语言C.客观资料的记录尽量使用医学术语D.主观资料护士不能带自己的判断E.客观资料应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42.关于护理目标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护理目标应与医疗工作相协调B.陈述目标时主语应是护士或患者C.每个目标都应有具体日期D.一个目标针对一个护理诊断E.目标应切实可行,属于护理工作范围43.下列陈述不完整的护理目标是()A.患者1周内能下床活动B.患者3周内体重增长0.5KGC.患者1周内学会皮下注射胰岛素D.2周内借助支撑物下床活动E.患者能下床活动44.制订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护理措施应符合实际B.护理措施应体现个体差异C.护理措施应依据护士的经验制订D.护理措施应考虑到患者的安全E.护理措施应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措施相协调45.实施护理措施时()A.应该与医疗工作密切配合,保持协调一致B.对利于疾病转归的措施无须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C.应根据护士的时间安排患者的健康教育D.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E.应教会患者掌握各项护理技术46.贯穿于护理活动全过程的是()A.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B.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C.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D.护理诊断和护理评价E.护理评估和护理评价47.护理评价中最重要的是()A.护理目标的评价B.护理措施的评价C.护理过程的评价D.护理效果的评价E.护理内容的评价48.护理病案不包括()A.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B.护理计划单C.健康教育计划单D.出院小结E.护理记录单49.执行医嘱失误,盲目执行错误医嘱属于()A.违反值班制度B.违反查对制度C.执行医嘱不严格D.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E.延误治疗时机50.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不属于客观资料的选项则()A.患者体温37.5摄氏度B.血红蛋白7g/dl C.二尖瓣杂音D.头痛剧烈E.体重58kg51.下列有关护理诊断排序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患者首优的护理诊断可以有多个B.“潜在并发症”无需排在首优问题中C.护士可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序D.对有因果关系的诊断,先解决属于原因的问题,后解决其导致结果的问题E.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常随患者病情的改变而发生改变52.护士在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时,按基本需要理论排序合理的是()A.有坠床的危险→出血→受尊重、增加生活乐趣→与医护人员及同病室人员的关系B.出血→有坠床的危险→与医护人员及同病室人员的关系→增加生活乐趣、受尊重C.出血→有坠床的危险→与医护人员及同病室人员的关系→受尊重、增加生活乐趣D.有坠床的危险→出血→与医护人员及同病室人员的关系→受尊重、增加生活乐趣E.与医护人员及同病室人员的关系→出血→有坠床的危险→受尊重、增加生活乐趣53.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前,应思考的“5个W”不包括()A.谁去做 B.何时做 C.怎么做 D.何地做 E.做后的结果为何54.关于护理程序合作性问题是指()A.护士能独立预防和解决的B.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C.医生通过各项辅助检查可以解决的问题D.合作性问题与潜在并发症无关E.是需要医生或护士才能解决的问题55.在护理程序中,下列关于评价与其他步骤的关系,错误的是()A.评价相当于护理程序系统中的反馈B.通过评价护理程序成为一个间断的整体C.评估是评价的基础D、只有护理目标制定得合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E.通过评价,护理程序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56.下列关于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决策者不同B.内容不同C.护理诊断数目少,医疗诊断数目多D.护理诊断的预期结果是由护士负责的,医疗诊断的结果是在医疗职责范围内E.护理诊断由护士做出诊断,医疗诊断由医生做出诊断。

第六章 一手资料收集:观察法

第六章  一手资料收集:观察法
第六章
一手资料收集:观察法
俞满娇 工作室:嘉一650; 办公电话:2187262; 电邮地址: yumanjiao@
主要内容
了解什么是观察法 几种常用的观察方法
自然观察vs.实验观察
隐蔽观察vs.公开观察 直接观察vs.间接观察 结构性观察vs.非结构性观察 参与观察vs. 非参与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vs.事件取样观察
the information must be observable所需要的信息必须是可以用感官感知
的; the behavior must be repetitive, frequent, or predictable in some manner. 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和过程,则不适于单独用观察法去研究。这是为了 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一方面,通过多次观察复核和确定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另一方面,要长期、连续、反复地进行观察,否则就不易分辨事物现象或过 程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一贯的,哪些是表面的、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片 面的、哪些是全面的等等。
客观性。观察者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过滤镜;
数据质量波动性大。观察资料受观察者的生理和能力限制:人的感官使观察 范围受到局限。感官是有一定阈值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听不到、看不到、
感觉不到;人的感官也使观察的精度受到局限。人们常常只能凭感官对观察对
象做出大概的估计。与此同时,观察者的观察能力不一致,也影响着数据的质 量和数量。
橱窗展示效果;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两个月内,拄着双拐的费孝通在街巷里串门访户, 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不时在笔记上做着记录 ; ………
1.什么是观察法?——定义
1.1 definition:The systematic recording of the behavioral patterns of people, objects, and occurrences without communicating with them. By watching what happens.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如摄象机、照相 机、录音机、闭路电视等各种视听器材),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 划地观察消费者的言语、行动和表情等行为,并系统地记录观察的结果 ,进而分析其内在联系,把握消费现象的规律。运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去 问消费者想什么、喜欢什么,或者他们打算去买些什么,而是观察他们

6 资料收集方法(1)

6 资料收集方法(1)
第六章 资料收集方法
6.1资料来源及分类
资料来源
直接来源
间接来源
访问调查
问卷调查
观察法
出版物、年鉴、网络
直接来源(第一手资料)——为了某种特定目 的,由调查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直接从有关 调查对象处收集的资料
间接来源(第二手资料)——指经过他人收集、 记录、整理的各种数据和资料
第一手资料的来源 1、企业内部 2、消费者或购买者 3、中间商及市场经营组织 4、各类企业 第二手资料的来源 1、企业内部 2、企业外部 (1)公共机构 (2)新闻出版部门 (3)行业组织与其他企业 (4)网站
2、能为实地调查提供背景资料,是实地调查法 的基础
3、可用于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市场调 查
❖ 案头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确定所需资料 2、列出关键字清单 3、确定资料收集工作的日程安排和最后的完成期限 (二)收集和获取资料阶段 1、查找法 2、索取法 3、购买法 4、交换法 5、接受法
二、访问过程提问的种类
(一)实质性问题
1、实质性问题——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和市场 现象的特点,把所要调查的市场现象内容具 体项目,用问题形式表示出来
2、分类 (1)提问事实方面的问题 (2)提问行为方面的问题 (3)提问观念方面的问题 (4)提出态度、愿望方面的问题
二、功能性问题
1、访问开始时的接触性问题 2、访问开始后的试探性问题 3、访问过程中为衔接不同的实质性问题提问过
缺点:
❖ 回收率低; ❖ 调查结果很难控制; ❖ 调查表的回收期较长
三、电话访问法
调查人员利用电话这种通讯工具,同被调 查者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获取信息,采集数 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电话调查的类型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要点梳理
一、数据的收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试验、查阅资料 等,调查又分为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
2. 统计活动的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收集并整理数据;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普查和抽样调查 1. 普查有关概念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
取10%的学生
考点三 根据统计图获取调查信息
例3 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 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 每个学生按 A (非常喜欢)、B (比较喜欢)、C (一般)、 D (不喜欢) 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①②是该小组采 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 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解析:在条形图和扇形图中,关于 A,B 的统计量是 已知的,且是成比例的,说明两个组数据若错则都错, 若正确则都正确,而题目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是错的, 所以错的只有条形图中的 C 了。由此入手,先算出样 本容量,再由样本容量进一步算出等级 D 的人数,再 用样本容量减去 A,B,D 等级的人数即得 C 等级的 人数,然后更正.(4) 用样本中的“非常喜欢”和 “比较喜欢”的学生占样本的比例乘总人数600,即 得全校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 共有多少人.
(1) 此次调查的人数为__2_0_0____人; (2) 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C_____(填A,B, C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第6章 观察法

第6章 观察法

第六章观察法关于社会现象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问”;另一类是“看”。

前面,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通过“问”来收集资料。

但通过“问”来收集资料,无论如何没有通过“看”得到的资料那么直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看”是调查者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接触和体验来收集资料,最为直接。

所以这一章我们来学习观察法。

6.1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一、社会调查中的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最平常的手段。

观察,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日常生活的观察;二是科学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醒着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观察:出门看天,低头看地,游玩时东张西望,与人打交道时察言观色。

只要我们眼睛所到之处,就是观察。

但在社会调查中所讲的观察,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本能的这些观察不是一回事。

那么在社会调查中,观察法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科学始于观察。

社会调查中所讲的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种观察有很大不同。

观察法是指运用感觉器官有目的、有组织的收集信息,所以必定会留下记录在案的结果,和累积的可供科学研究的系统资料。

因为使用观察法的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科学认识活动,所以其观察结果受观察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影响颇大。

在社会调查的观察中,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因而,观察者的存在、观察过程的进展,都将影响被观察者的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观察结果。

这种情况在诸如物理、化学等实验观察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如何克服因观察者存在而带来的偏差,是观察法要克服的重要难题。

因为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所以社会调查中的观察是指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它特别强调要让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

二、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是:(1)能比问卷法、访谈法得到更直接的原始资料。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丰富的数据世界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区别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区别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一、导入新课收集你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性别、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肺活量、立定跳远成绩、课间操成绩、美术成绩、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一周内每天到校所用时间等数据,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整理.二、探究新知1.收集数据小亮收集了他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上述数据,并将部分数据整理得到表6-1.表6-1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表学号性别身高/cm体重/kg立定跳远成绩/cm美术成绩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到校所用时间/min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1男16544180优步行15151516152男14836154良自行车12101010103女15960165优电动自行车988884男17360172中私家车1010101095男16451183优电动10109101025女16257165中私家车171515151526女15951152优步行5555527女16651150优自行车101010101028女16866150优电动自行车6666629男15543180良步行77777 30女17260163优步行1313131313(1)你能从表6-1中得到哪些信息?(2)根据表6-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用表中的数据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吗?2.整理数据对于表6-1,如果关注全班学生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全班学生上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交通方式?如何表示全班学生上学所采用交通方式的情况?(2)学号为1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到校所用的时间相同吗?预测一下,他下周一到校需要多长时间?其他学生有类似的规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建议?与同伴进行交流.3.分析数据对于表6-1,如果关注全班学生的身高,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全班学生最高身高是多少?最矮呢?出现次数最多的身高数据是哪个?全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2)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吗?在你画的统计图中能找出(1)中要求的各个数值吗?(3)图6-1和图6-2都是根据表6-1中的身高数据画出的统计图.你能从这两幅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两幅图与你画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三、课堂练习下面哪些数据是定量数据,哪些数据是定性数据?(1)全班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2)河南省2023年空气质量情况;(3)某市初中学生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4)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答案】定量数据为(1)(3),定性数据为(2)(4)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教材P166“随堂练习”;2.教材P166习题6.1第1,2题.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6.2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等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3.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4.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重点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等基本概念.难点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袁隆平爷爷,为了寻找理想的水稻育种材料,他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观察了数不清的稻田,他对水稻生长的土壤肥沃情况、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的产量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地收集,然后进行比较,最后筛选出了满意的材料,培育出了深受农民喜爱的杂交水稻.教师:要想发现一个事物的规律,就需要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从中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会从报纸、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很多的数据,它们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数据打交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二、探究新知1.数据的收集教师:为更好地了解全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委员小刚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对全班4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进行调查?学生合作探究,然后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同学们参加什么样的体育活动;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填写问卷;第五步:记录结果,分析数据;第六步:得出结论.教师:这次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的?你知道如何来设计调查问卷吗?教师总结: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对象、目的,然后根据调查的对象、目的,决定调查问卷的内容与问题,设计的问卷中,还应注明问卷收交的方式和时间等.调查问卷1.你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单选)A.篮球B.足球C.排球D.乒乓球E.羽毛球F.跳绳G.跑步H.游泳I.其他2.你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A.0~1 h B.1~2 h C.2~3 hD.3~4 h E.4~5 h F.5~6 hG.不少于6 h根据调查结果,小刚绘制出图6-3和图6-4.(1)该班学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什么?(2)该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 h的学生有多少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如果你们班准备按男女生分别组织体育活动,为了使活动受到更多人欢迎,你准备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小刚设计的有什么不同?(1)为得到“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2)如果想了解我国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你打算怎么做?(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师: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做了逐一调查,像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比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人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教师: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你准备如何调查?与同伴进行交流.(1)我国七年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3)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三、课堂练习教材第169页“随堂练习”.课件出示问题1:要调查下面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1)调查你们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2)调查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3)调查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4)调查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教师:采用什么调查方式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在解决问题(1)的过程中,不但要同学们动手调查,并且对全班所有学生都要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数据的收集需要全面调查吗?学生:如人口普查、调查本班同学的出生年月、调查某班学生50米跑成绩等.课件出示问题2:下列问题适合采用普查方式来收集数据吗?(1)了解某批次炮弹的杀伤半径;(2)了解某一天全国牛肉的平均价格;(3)一批罐头产品的质量检查;(4)对某条河的河水的污染情况的调查.学生讨论、分析,并举手回答,教师点评.课件出示问题3:(1)电视台准备在某市调查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需要对所有看电视的人进行全面调查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2)对本年级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节目调查的结果,能代表学校全体同学的意见吗?如果不适用,应如何改进调查方法?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课件出示问题4: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1)为了考察某学校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2)为了解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节进行试验.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强调:总体、个体、样本都是指统计的数据,而不是调查的对象,不能混淆,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的个体数目,无单位.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73页习题6.2第1~2题.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及其注意的事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收集数据的过程要有组织性,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第2课时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1.让学生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懂得抽样调查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2.会设计恰当的抽样调查方案.重点让同学们懂得抽样调查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难点会设计恰当的抽样调查方案.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每位同学统计自己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教师: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二、探究新知1.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为了解你所在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老年患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70岁以上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为了解该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进行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70岁以上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归纳: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可以进行随机调查: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等.例: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对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2.活动探究某校七年级共有16个班,每个班50名学生.为了解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全部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作为样本进行调查.(1)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你认为应该怎样抽取样本?(2)下面分别是三个小组的抽样方法,你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吗?他们得到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吗?①将800名学生的学号做成号签放入盒中,从盒中无放回地连续随机抽取80个号签,对应的80名学生即为抽取的样本.②从每个班级随机抽取5名学生,汇总得到80名学生即为抽取的样本.③七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前,在会议室门口从第1个进入会议室的学生起,每隔9人抽取1名学生,得到的80名学生即为抽取的样本.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172项“随堂练习”.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D )A.在公园调查了8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8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调查了2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5%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回顾你经历过的统计活动,在数据收集环节你积累了哪些经验?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74页第3,4,5,6题.本节课是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后,进一步学习数据调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例,让学生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通过实例的辨别,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恰当的抽样调查方案.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疑惑,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1.会依据已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重点会依据已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一、导入新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使人不断进步.为办好学校阅读周的活动,校图书馆计划购买200册图书,奖励在阅读周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图书馆张老师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读什么类型的图书,以便购买的图书受同学们欢迎.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教师:要想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先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今天我们将学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收集到的数据.调查问卷A.文学B.历史C.科普D.军事E.艺术F.其他调查结果如下表:最喜欢阅读文学历史科普军事艺术其他的图书类型人类36242712129(1)如果让你协助张老师买书,你会提出什么购买建议?你是如何考虑的?(2)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占调査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历史、科普、军事、艺术、其他类型图书的人数占调査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尝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二、探究新知1.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教师:大家在小学已经学过扇形统计图,有印象吗?是怎样的一个图?学生发表看法,教师点评.课件出示一个扇形统计图(如图),提出问题:(1)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哪两种球类运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用圆和扇形分别代表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它的作用是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你能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2.制作扇形统计图课件出示导入问题中的调查结果,按如下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调查结果如下表:最喜欢阅读文学历史科普军事艺术其他的图书类型人类36242712129 提出问题:(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填在下表中.最喜欢阅读文学历史科普军事艺术其他的图书类型百分比30%20%22.5%10%10%7.5%对应的圆108°72°81°36°36°27°心角度数(3)在图6-7的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3.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思考一、观察图6-8,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2)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表示多少人?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 hm2稻田,那么扇形C表示多少公顷稻田?思考二:图6-9是甲、乙两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刚认为就全年食品支出费用来说,乙家庭比甲家庭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答:不同意,因为两个家庭全年食品支出费用不同,虽然乙家庭所占比例较高,但不一定花费的钱就越多.思考三:小亮对全班40名学生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生物学10人,信息科技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答:因为有的同学不光对单独的课程感兴趣,可能有同学既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①根据所给的各部分量和总量,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②用360°乘相应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度数.③画一个半径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度数画出对应扇形(注意各部分扇形加起来必须是整个圆);④分别在各个扇形中标出对应部分的名称和百分比.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178页“随堂练习”.2.某市3月天气状况的统计表如下:(1)计算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和它们各自占总天数的百分比(精确到0.1%);(2)绘制扇形统计图.【答案】2.(1)晴天有11天,占比为1131 ×100%≈35.5% 阴天有12天,占比为1231 ×100%≈38.7% 雨天有8天,占比为831×100%≈25.8% (2)略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85页习题6.3第1~2题.学生在小学里重点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节课中,明确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是用圆和扇形分别代表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探索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的求法,了解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1.理解频数直方图的概念,会绘制频数直方图; 2.能根据频数直方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重点理解频数直方图的概念,会绘制频数直方图. 难点能根据频数直方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一、导入新课教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种表示数据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78页表格,提出问题:(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学生的美术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学生的课间操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处于哪个分数段吗?分数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第(1)题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美术成绩优良中人数(频数)225 3教师:我们能不能借助美术成绩的表示,来表示课间操成绩呢?引导学生回答:将课间操成绩每10分为一段分组,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得到下面的表格和统计图:课间操60~7070~8080~9090~100成绩/分人数(频数)1518 6教师点评,并讲解(课件出示教材第180页图6-11):例(课件出示教材第180页例题)解:(1)确定所给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述数据中最大值是26.8,最小值是2.2.(2)将数据适当分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26.8-2.2=24.6,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对数据整体状况的了解.考虑以4为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24.6÷4=6.15,可以考虑分成7组.(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4)绘制频数直方图.要求学生动手绘制后给出答案,教师点评.归纳:当遇到大量的数据或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可以制作频数直方图直观地反映整体的分布情况.思考:你认为频数直方图有什么特点?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三、课堂练习教材第182页“随堂练习”.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什么是频数直方图?它有什么特点?3.怎样绘制频数直方图?五、课后作业1.教材第186页第3,4,5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在小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在看到一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频数直方图的定义及其特点,明白使用频数直方图的优越性.利用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得出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能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6.4统计图的选择1.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重点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数据的方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二、探究新知1.统计图的选择课件出示教材第182页图6-14,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知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学生2:我们还可以看到从1957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的方法

200-300 字,相当于知情同意书,一般包 括以下个方面: 调查者的身份 调查目的和内容 研究的益处和风险 匿名和保密的保证 请求合作 研究者的单位或联系方式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性别:男口1 女口2 年龄 ____ 岁 职业: 工作时间 ______年 婚姻: 职称: 学历: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Q:请问您信什么教? □1.基督教 □2.天主教 □3.佛教 □4.回教 □5.印度教 □6.道教 □7.无信仰宗教 □8.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项因融合开放式问项及封 闭式问项之优点,所以普遍使用在各式问卷 中。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初中以下口1 中专口2 究生以上口5 大专口3 本科口4 研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又被称为填表说明 原则是每一个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的地方,都 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说明。 例:艾森克人格问卷指导语
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您的情况在“是”或“否” 上打“√”。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 没有对您不利的题目,请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 题目上太多思考。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 回答您平时是怎样的。每道题都必须回答。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自陈法(self report) 会谈(Interview) 问卷(Questionnaires) 观察法(Observation) 生物医学测量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s) Q分类(Q-sort) 投射法 Delphi
护理研究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Q:请问您的职业是什么(请受查者具体说明)? 公司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内容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开放式问项即受查者可以不受任何影响自由作答, 不须由问卷上所拟定之答案圈选。

第六章 教育调查

第六章   教育调查
的心理活动规律呈现; ②问卷的外观准确、完备、整齐、清洁。
(四)问卷的分发与回收
问卷的分发可分为: ①团体问卷调查;可在同一地点,同时对许 多被调查者调查,时间和花费上较经济,回 收率高; ②邮寄问卷。回收率不是很大,为了确保回 收率要注意许多细节。 问卷的回收率至少要达到60%方为有效, 70%以上为较好的回收率。



④等级式 问卷设计者提供出可选择的等级,要求答者权衡 后做出选择。
如:《幼儿行为问卷》请按照与孩子行为的相符情况,在每题后的相应 数字上划勾 孩子喜欢活动性强的游戏,不喜欢安静的活动。……1 2 3 4 5 孩子总是愿意和我在一起。 ………… ………… …… 1 2 3 4 5 1 ______ 2 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不,完全不一样 基本符合 是的,非常符合




2.问题 问题是问卷的主体 如何决定问题,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并紧紧围绕 课题来决定问什么问题,问多少问题。 问题的要求①问题尽量简单,通俗易懂; ②问题数量适中; ③避免模棱两可或有倾向性的问题 ④注意间接提问的方式(避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 答案设计的要求: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举例;不具备穷尽性的答案:你最喜欢看那类电视 节目?A新闻节目B体育节目C电视剧D教育节目 不具备互斥性的答案:您的职业是?A工人B农民C 干部D商业人员E医生F售货员G专业人员H教师 3.结束语 致谢或补充说明有关情况(有的问卷中 不需要)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一)问卷的种类 1.封闭式问卷。是指被调查者可在我们提供的问题中选择出 一个或几个答案,对此仅作出简短的答案或只打上标记即可的 问卷。 2.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回答调查者 提出的问题。 3.半封闭式问卷。 包括了上述两种问卷的特点,这种问卷要 求对调查的问题有的部分提供限制性答案,还有一部分让被调 查者自己回答。具体地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答案的数量 作出限制,内容不做限制;如: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三种职业? 另一种是提供部分答案让被调查者选择后增设一个“其他”项 或者“为什么” 4.调查表。 是调查问卷的特殊类型,是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 行调查登记,并列有一系列调查项目的表格。基本格式分为四 部分:①填表说明 ;②标题 ;③表格 ;④表尾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数据的收集1.收集数据的方法常用的数据的收集方法,有民意调查法,就是收集被调查对象的主观意向的调查方法(如投票选举等)、实地调查法,就是到问题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如现场观察、收集等)、媒体查询法(如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方式调查)、实验法.(1)采用哪种方式调查,一定要依据具体的问题,使得调查有可靠的结果,又不能造成大的损失,付出较大的代价.(2)收集数据的方法很多,各种调查方式的侧重点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取不同的调查方式.【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1)我校七年级一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2)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3)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解析:(1)我校七年级一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很难实地观察或查阅资料,可设计调查问卷;(2)已经发生了的,网上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可采用媒体查询法;(3)可投票选举,实地观察得到.答案:(1)调查问卷(2)媒体查询(3)投票2.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调查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1)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全面调查的优缺点:①优点:由于全面调查是对所需考察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所以能够得到总体全面、准确的信息;②缺点:总体中个体数目非常大时,考察的对象太多,消耗的时间、人力、物力非常大.有时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的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2)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对象不宜太少(具有广泛性);抽样调查对象应随意抽取(具有代表性);抽样调查数据应真实可靠(具有真实性).抽样调查的优缺点:①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②缺点:调查的结果只是估计值,不如全面调查结果精确.(3)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一是调查的对象不同,全面调查的数量大,而抽样调查的数量相比较而言要小得多;二是全面调查的信息准确,而抽样调查得到的信息没有全面调查准确.【例2-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事件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C.对桂林电视台《桂林板路》收视率的调查D.对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的调查由于全国中学生的人数多,且分布范围广,不适合全面调查而适合抽样调查,所以选项A错误.由于检查食品的合格情况时具有破坏性,所以不适合全面调查而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B错误.由于收看桂林电视台《桂林板路》的观众人数多,分布范围广,不适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对象很多又不是每个数据都有很大的意义(如全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电视的收视率等),或者调查的对象虽然不多,但是带有破坏性(如食品合格率等),应采用抽查方式;如果调查对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又不具有破坏性,或者生产生活中有关安全隐患的问题就必须采用全面调查的调查方式进行.【例2-2】下列抽样调查中所选的样本合适吗?(1)张老师为了解全班50名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抽查了5名进行检查;(2)为调查全市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在全市的300所中学中随意抽查50所学校的学生的上网情况;(3)为了解我国中学多媒体的普及情况,在北京市做了抽样调查.解:进行抽样调查时,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即所抽查的样本的结果能比较接近反映总体的情况,所以抽查的范围、数量要适中.(1)抽样较少,不能反映出全班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所以样本不适合;(2)由于抽样是随机的,且数量适中,所以样本比较合适;(3)样本的抽取具有片面性,所以样本不合适.3.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1)总体: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2)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有些包含的个体数非常多,有些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不是很多,但考察就有破坏性,这时通常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特性来估计总体的相应的特性.【例3】为了检查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只进行检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批灯管是总体B.10只灯管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只灯管是个体D.10只灯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解析:题中的总体是指这批灯管的全体的使用寿命,故A错误.样本是指从中抽取的10只灯管的使用寿命,个体是指每只灯管的使用寿命,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D4.确定调查方式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察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析规律抽样调查适用的情况①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尤其是对具有破坏性和消耗性产品的质量检查;②虽然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比较困难或并不必要,应用抽样调查同样能取得很好结果.【例4】在下列问题中,哪些适合普查,哪些适合抽样调查?请把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1)我校订制校服,每个学生衣服尺寸;(2)一种洗发水在邹城年销售量;(3)火车站每天随地吐痰人数;(4)了解学生在展示他们艺术才能对艺术节所报节目进行调查;(5)商检人员在超市检查出售饮料合格率.适合普查的有__________;适合抽样调查的有__________.解析:因为定制校服需使每一个学生都合适才可,故需采用普查的方式;而要掌握每一个学生所报的节目的情况也需进行普查.故(1)(4)适合采用普查方式;而(2)(3)(5)所述的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答案:(1)(4) (2)(3)(5)5.判断抽样调查的合理性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例5】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①测量少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②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③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1)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答: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于①中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因其为特殊人群不具代表性;②中外地的180名男生,因与本地气候、环境等不同,也不具代表性;③中随机产生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调查的数据.答案:③因为①②中选择的样本不具代表性6.用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实际应用当总体中个体数目非常大,考察的对象太多时,可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样本特性结果用来估计总体的特性,并运用这一特性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析规律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时,估计结果和实际结果不会完全一致,可能有一定的误差.随机抽样选出的样本不同,得出的估计值也往往不同.所以,不同的样本得出的估计总的相关情况也不同,一般而言,样本容量越大,其估计的情况就越准确.【例6】李大爷承包荒山种了44棵果树,现已是第三年收获,收获时,随意采摘了5棵树上的苹果,称得每棵树摘得苹果的重量如下(单位:kg):35,35,34,39,37.(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今年苹果总产量约为多少千克?(2)若市场上苹果售价为每千克5元,则今年李大爷苹果收入将达多少元?分析: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解:(1)∵样本平均数为35+35+34+39+375=36(kg), ∴估计今年苹果总产量为36×44=1 584(kg).(2)∵1 584×5=7 920(元),∴李大爷今年苹果收入将达7 920元.答:(1)今年苹果总产量约为 1 584 kg ;(2)今年李大爷苹果收入将达7 920元.数据的练习题(A)基础巩固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 .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 .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 .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2.为了了解1 000台某种型号的电风扇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台进行试验,对于这个问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每台电风扇的使用寿命是个体B .每台电风扇是一个个体C .1 000台电风扇是总体D .10台电风扇是总体的一个样本3.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 .要了解一大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B .要了解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C .要保证“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 .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满意度,采用抽样调查方式4.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 .调查全体女生B .调查全体男生C .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 .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5.下面的抽样调查中,样本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是( ).A .为了考察某省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调查了此省所有城市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B .为了考察某省八年级学生的体重,随机抽取了某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C .为了了解广大购房者的购房意向,统计部门在大型房产交易会现场对大多数人进行了问卷调查D .医生为了检查一种广谱抗菌药的药效,对10名破伤风患者进行了实验6.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觉得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值日老师调查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2)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3)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4)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5)了解九年级某班的每名学生星期六晚上的睡眠时间.(6)了解长江水的污染情况.7.某电视台播放一则新闻,奶粉“合格率为50%”,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这则新闻是否说明市场上所有奶粉的合格率恰好有50%为合格?(2)你认为这则新闻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3)如果已知在这次抽查中各项指标均合格的奶粉共有1 000袋,你能算出共有多少袋奶粉接受检查了吗?能力提升8.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调查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9.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数据的收集练习(B)能力提升1.某厂生产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纪念章10万个,质检部门为检测这批纪念章质量的合格情况,从中随机抽查500个,合格499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B.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499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C.总体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D.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1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3.一次考试考生约2万名,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500 B.500名C.500名学生D.500名学生的成绩4.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该社区共有500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D.因为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所以不能据此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5.“想了解一批新生产彩电的使用寿命”,在这个问题中考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6.在10 000株樟树苗中,任意测量20株的苗高,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7.“建设大美青海,创建文明城市”,西宁市加快了郊区旧房拆迁的步伐.为了解被拆迁的236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小明利用周末调查了其中的50户家庭,有3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________.8.下列各调查中宜采取哪些调查方式?(1)考察某一批轮胎的最大承受力;(2)调查某班学生观看“开心辞典”这一栏目的人数;(3)2003年春天学校为抗击“非典”需要了解全校师生的体温有无异常情况;(4)了解某种动物的耐寒耐冻能力.创新应用9.201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某市发布了一份空气质量抽样调查报告,其中该市1~5月随机调查30天,得知各空气质量级别的天数如下表: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天数7 13 4 4 2(1)请你估计该市2012年的空气质量主要是什么级别?(2)请你根据抽样数据,预测该市2012年空气质量级别为优和良的天数共约有多少天?(3)请你根据调查报告,对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设“绿色城市”的建议.5.2 数据的表示1.统计表收集到的数据一般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调查结果,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为此通常将这些数据制成表格,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1)表格上方一般要有表头,表格通常由行和列组成.通过表格可以清楚地得到数据的具体情况,使信息在表格中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2)统计表格也可以设计成不同式样,但要简单、清楚,有利于突出数据的分布规律.【例1】小明对所在班级的“小书库”的一百册图书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数量(册)222018 a 1214 统计表中的a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a=100-(22+20+18+12+14)=100-86=14.答案:142.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体,用扇形表示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直观、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中心角=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例2】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有().A.145人B.147人C.149人D.151人解析:由于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由扇形统计图又可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占(1-35%-15%-40%)=10%,所以七年级学生总数为42÷10%=420(人),然后用总人数乘以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比例即可求出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答案:B点评:总体=部分÷部分所占的百分比,部分=总体×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绘制扇形统计图绘制扇形统计图步骤:(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2)再算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中心角度数;(3)取适当的半径画圆,在圆内画出各个扇形;(4)在各扇形中标出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比.方法准确制作扇形统计图制作扇形统计图时,要明确扇形统计图每个步骤的过程和数据的形成过程,计算各个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时尽可能运用原始数据,这样能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另外,画出扇形图后,一定要标出各项目的名称及所占的百分比,这样绘制的扇形统计图才完整,让人能从扇形图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例3】某工厂用A,B,C三台机器加工生产一种产品.对2012年第一季度的解:三种机器生产的产品的总数为210+150+240=600(件).计算出A ,B ,C 三种机器各生产的产品占总产品的百分比及相应的扇形所对应的角度:A :210÷600×100%=35%,360°×35%=126°;B :150÷600×100%=25%,360°×25%=90°;C :240÷600×100%=40%,360°×40%=144°.画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扇形统计图、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收集到的数据一般比较散乱,这时我们可以运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为了直观反映数据的特征,通常用统计图描述出来,因此统计图、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点 挖掘统计图表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统计表中各数据的个数之和等于数据的总数.(2)由于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因此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数量信息.用圆代表总体,圆的大小与具体数量的多少无关.【例4】 为增强学生体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平均时间不少于1小时.某区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a ,b 的值;(2)求表示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为0.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该区0.8万名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标的约有多少人? 人数 60 a 40解:(1)样本容量为40÷40%=200,所以a =200×40%=80,b =200-60-80-40200×100%=10%.(2)60200×100%×360°=108°. (3)80+40+200×10%=140(人),140200×100%×8 000=5 600(人). 所以该区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标的约有5 600人.数据的表示练习题基础巩固1.七(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其中“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数”的扇形中心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60%B.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有12人C.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肯定最多D.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 62.你喜欢足球吗?如图是对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则男同学中喜欢足球男同学女同学不喜欢15363.体的__________.4.统计局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满意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图,据此,可估计这一年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________%.5.如图是某校七年级一班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按图中划分的分数段,这次测验成绩中所占百分比最大的分数段是__________;85分以上的共有________人.6.某家庭搬进新居后又添置了新的家用电器,为了了解用电量的大小,该家庭在6月份连续几天观察电表的度数,电表显示的度数如下表所示.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电表显示度数(度)(2)若按每度0.5元计算,这个家庭6月份电费要缴多少元?能力提升7.政府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建设,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调查方式是发调查表,要求每位被调查人员只写一个你最关心的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经统计整理,发现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最多,有700人,同时作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收回调查表__________张;(2)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__________人;(3)请你把这个条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8.学校医务室对九年级学生的用眼习惯所作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空缺的部分反映在图136052(表1)学生用眼习惯调查扇形统计图(图1)学生用眼习惯调查条形统计图(图2)(1)请把三个表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请提出一个保护视力的口号(15个字以内).6.3 统计图的选择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反映事件的变化情况.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4.在如下图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甲、乙、 丙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_________.5.上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形可得出骑自行车人数点初一总人数_______%.二、解答题:(共40分)6.(5分)为了反映长江水位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 为什么?7.(8分)在一片果园中,有不同种类的果树.(1)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值面积占整个果园中的面积百分比最多,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2)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植面积的具体数目,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512•100%13•100%25%丙甲乙汽车行车。

收集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问卷的编制
1.明确问卷编制框架 主要研究目的、概念 2.运用已成型条目
问题 从哪里来?
取得原作者同意、修整、预调查
3.编写新条目
按照推理法进行编制,即根据研究目的和理论 依据推论出能测评出这些内容的项目,该步骤一 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回顾以往经验、参与专家 意见、参考相关调查表等方式完成。
(二)发放方式 1. 邮寄问卷 2. 现场问卷 3. 电话访谈法 4. 网络问卷
(三)提高问卷法应答率 (四)问卷填写方式 自填、他人替填 (五)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的步骤 (六)国外量表的翻译和应用
国外量表翻译和应用的原则
不偏离原文的愿意 适合中国人的文化特点 译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步骤:翻译-》回译-》检译
真实、准确和完整的资料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和真 实性的基础
第一节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
一、资料的定义及种类 广义: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 狭义:用系统的方式所收集、储存和处理的信息,
最终用以回答研究问题。 量性资料:可量化的数字形式 质性资料: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
一、资料的来源 资料可来源新收集(一手资料)和现有资料(二手资料)的
(二)研究设计的复杂性
需要什么样的资料?
是 资料是否需要扩展? 列出样本,研究目的
选择怎样的资料收集方法?
针对研究目的,是否有现存的研究工具?


应用这些工具是否能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你是否具备设计新研究
否 工具的知识技能,并能 获得有关资料?



研究工具在费用、
应用该研究工 设计
重新
特征上是否合适,
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厦门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刘洋

第六章第二节讲义 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第六章第二节讲义  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第二节
一、收集资料
工作者作出接案的决定,就要对案主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作一个详细的了解,资料收集越详细就越可能找出案主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1
(二)
1
2
个人背景资料:
-
-
-
-
-
-
-
-
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3
二、预估(问题判断)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称之为
(二)
2
3
4
(三)
(四)撰写预估陈述报告
预估陈述报告
案住姓名:
住址:
一、案主基本情况(资料和事实)
二、预估陈述(专业判断)
1
2
3
4
日期:
三、预估的方法与技巧

2
冰山理论
心理学中之经典原理――冰山原理是一套强大有力的解决工具,能帮助我们了解并清晰冰山行为背后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在最短时间达到最好的辅导和沟通效果。
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一座冰山。通常我们看到的只是行为层面——冰山露在水面之上很小的部分;而在每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背后,是被我们忽视的——我们的应对模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以及更深层的期待、渴望、内在自我等。当我们被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困扰无法解脱时,习惯了在行为层面解决问题。但结果往往是想了很多办法、费了半天力,内心却依然感觉不轻松不快乐。这就好比煤气灶着了火,我们只顾着灭火却没有关掉煤气阀门一样的道理。冰山理论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行为背后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了解不仅帮助个人的成长,而且更有助于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练习:自我面质与面对面质;
练习分享:
5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数据的收集知识点1.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① (问卷调查、投票选举)② ③ ④ (报纸、电视、电话、网络)例1.小明想了解今年杭州各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他需要通过 的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①测量;②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③调查; ④直接观察. 练习1.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 ) A .班级推选班长 B .本校学生的到校时间C .2014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D .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知识点2.从事一个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①确定 ;②确定 ;③选择 ;④实施 ;⑤收集 ;⑥分析例2.在数学、外语、语文3门学科中,某校初一年级开展了同学们最喜欢学习哪门学科的调查(初一年级共有200人). (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 (2)调查的对象是谁?(3)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调查方法?(4)如果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根据调查情况,把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某学科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填入右表:(5)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练习2.为了解我区各社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情况,需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统计,请运用所学统计知识,对下列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合理的排序(只填序号): . ①利用统计图表对数据加以表示;②在各个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民发放《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调查问卷》,调查相关信息; ③分析并作出判断; ④对收集的数据信息加以整理语文 外语 数学 其他 人 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6.2普查和抽样调查知识点1调查方式的选取:(1)适合采用普查的:①;②;(2)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①;②;③;④.例1.下列调查运用哪种调查方式合适?(1)了解神州十二号零部件的质量情况(2)调查初一二班每个学生的鞋码大小.(3)调查某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4)为了了解一批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进行调查;(5)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全国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6)为了了解全国的“甲流”疫情进行调查;练习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某校九一班45名同学的身高情况B.检验某厂生产的电子体温计的合格率C.调查开封市民对菊花的喜爱程度D.了解某品牌木质地板的甲醛含量情况知识点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①总体:②个体:③样本:④样本容量:(没有单位)例2.为了考察某市1万名初中生视力情况,从中抽取1000人进行视力检测,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练习2.某市今年共有7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个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7万名考生是总体;③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10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A.1B.2C.3D.46.3数据的表示1.扇形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用圆和扇形来表示的关系,即用圆表示总体,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面积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缺点:是在不知道总体数量的条件下,无法知道每组数据的具体数量.(3)画法:第一步: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百分比;第二步:计算出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第三步:绘制扇形图;第四步:标明各部分的名称和相应的百分比.例1.在大课间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丽在全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同学就“一分钟跳绳”进行测试,并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如图所示的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若“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30次的成绩为优秀,全校共有1200名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四小组有10人B.第五小组对应圆心角的度数为45°C.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50D.该校“一分钟跳绳”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480人练习1.如图,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A.甲户比乙户B.乙户比甲户多C.甲、乙两户一样多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例2.如图是七年级(1)班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则表示唱歌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A.36°B.72°C.108°D.180°练习2.如图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三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A.55% B.65% C.75% D.85%例3.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项目时间/h所占的百分比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睡觉9活动4学习8吃饭1其他2(1)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并填写在表格中;(2)计算各项目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并填写在表格中;(3)利用给出的圆画出扇形统计图.练习3.某校举行全体学生“汉字听写”比赛,每位学生听写汉字39个.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听写结果,绘制成如图的图表.组别正确字数x人数A0≤x<810B8≤x<1615C16≤x<2425D24≤x<32mE32≤x<40n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的m=,n=,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已知该校共有900名学生,如果听写正确的字的个数少于24个定为不合格,请你估计该校本次听写比赛不合格的学生人数.2.频数直方图(1)频数直方图频数直方图也是描述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频数直方图能直观地了解各组数据中的频数分布情况.(2)频数直方图的优缺点频数直方图的优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缺点是无法显示每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多少.(3)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第一步: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找出数据的变化范围第二步:决定组距与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 .组数=第三步:决定分点第四步:列频数分布表第五步:画频数直方图(频数直方图的橫轴由数据组成,纵轴由频数组成)例1.在某长途汽车站,一社会调查小组随机调查了50名旅客的候车时间,获得如下数据(单位:分):16,2,37,25,18,7,14,7,22,34,40,25,31,19,15,8,26,23,19,21,38,30,24,21,18,20,24,26,18,23,5,12,19,27,20,21,24,35,18,27,9,17,26,31,8,4,22,20,17,30.(1)将数据适当分组,列出频数表.(2)根据所列频数表,候车时间在17~21分钟(含17分钟和21分钟)的候车者约占百分之几?练习1.某学校开展居家体育训练,倡导学生在家开展体育锻炼.返校后,校学生会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就“平均每天开展体育锻炼所用时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次随机抽取的样本中,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m=,n=;(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如果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平均每天开展体育锻炼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练习2.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 (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6.4统计图的选择知识点1.根据三大统计图特点选取适当的统计图①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③扇形统计图:例1.某单位有5名司机,分别用A,B,C,D,E表示,某月各位司机的耗油费用如下表:司机A B C D E 耗油费用110元120元102元150元98元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为了更清楚地比较每位司机的耗油费用,应选择()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练习1.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中国武汉举行.要清楚的反映各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多少,应该绘制()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复式统计图例2.要反映我市一周大气中PM2.5的变化情况,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都行练习2.小明想制作一种统计图表清楚地反映近几日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选择()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频数分布直方图D.频数分布表例3.为配合学校文学艺术节活动,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要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练习3.为配合学校文学艺术节活动,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要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

《护理科研》习题册

《护理科研》习题册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护理研究课程练习册年级:专业:护理层次:专升本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 科学是反映()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A.人类、自然、社会 B.人类、社会、思维.社会、思维、思想E.社会、思想、自然2.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从()的思维过程。

A.主观认识到客观认识 B.客观认识到主观认识C.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E.客观认识到理性认识3. 以下()不符合科学的本质?A.合乎逻辑 B.可验证C.可重复 D.反复性E.探讨事物因果关系4. 以下()不属于护理研究过程的特点?A.研究对象的明确性 B.研究对象的复杂性C.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 D.临床研究的特殊性E.研究设计的严谨性5. 以下()不属于护理教育的研究范围?A.师资培养 B.教学评价C.教学方法 D.继续教育E.护患关系6. 对护理学历史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有关护理学的 ( ) 等内容。

A.创建人 B.起源和创建人C.起源、变化和发展 D.变化、发展E.发展7. 最能体现科学研究特征的是 ( )。

A.特殊性 B.主观性C.普遍性 D.系统性E.创造性8.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研究正从自选的、分散的小型研究趋向()性的研究。

A.综合性、集中性B.整体性、联合性C.多学科协作、跨专业D.量性E.调查性、回顾性9. 在临床试验中,()须由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

A. 临终病人B. 老年人C. 虚弱病人D. 术后病人E. 肿瘤病人10. 在临床试验中,患者的自主决定权不包括()。

A.有权决定是否参加研究 B. 有权决定何时终止参与研究C. 有权决定采用何种研究D. 被告知整个研究中的所有事宜E. 不受到治疗和护理的任何惩罚和歧视11. 以下()未涉及受试对象的隐私。

A.您是吸毒者吗? B. 您是私生子吗?C. 您父母离异吗?D. 您的文化程度是什么?E. 您经济拮据吗?12. 在临床试验时,伦理原则中的有益原则是指研究者应使受试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缺点 定性研究,结果有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条件限制,受观测者主观影响
较是大,难以获得观察对象主观意识行为的资料等
第三节 访问调查法
一、访问调查的概念和类型 访问调查者有计划的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
直接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调查问题或探讨城市社 会问题的社会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类型: 按访问内容划分:标准访问和非标准访问 按访问调查方式: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其他的划分方式: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
选择的专家,请他们用书面形式作出回答。 (2)专家们在背靠背,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各自独立作出自己的回答。
然后将自己的预测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反馈给预测机构。 (3)预测机构汇总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将统计分析的结
果反馈给专家。 (4)专家们根据反馈的资料,重新考虑原先的预测意见,既可改变自己
第六章 资料收集方法
重点:调查阶段的主要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调查阶段主要使用的几种调查方法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
第二节 实地观查法 第三节 访问调查法 第四节 集体访谈法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
调查阶段主要使用的几种调查方法:
文献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 访问调查法 集体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 实验调查法 …… 概念、类型、特点,并且重点掌握这些 方法在实施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和应注意 的问题
4.文献检索的一般程序 课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5.文献检索的方法 直查法,顺查法,倒查法,追溯法,循环法
6.数字图书馆与网络信息利用 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的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面文数 据库(CPCD),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
的看法,也可坚持原来的意见,决定以后,再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预测机构。 这样,循环往复,经过三四轮反馈,预测意见就逐渐趋向集中,最后形成
集体的预测结论。
德尔菲法的主要特点是:
1、匿名性。预测机构与专家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都是匿名的, 都以书面形式进行联系。
2、反复性。预测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反馈,多次预测。
2.会议控制 打破短暂的沉默 活跃反弹的气氛 把握会议主题 开展平等对话 做好会议记录 适时结束会议
3.会后工作 整理会议记录 总结分析会议情况 查证有疑虑的数据和问题 开展补充调查
三.集体访谈法的几种特殊形 式
1.头脑风暴法
2.反向头脑风暴法
3.德尔菲法
集体访谈法的种类:
按调查目的划分:了解情况和研究问题 按调查内容划分:综合性和专题性 按会议形式划分:讨论式和各抒己见式 按调查方式划分:口头访谈和书面咨询
二.集体访谈的实施
1.会前准备 明确主题与规模 设计调查提纲 选择参会人员 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组织分工协调
(3)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这种分类是根据观察者是直接“看”到被观察者的活动,还是通过观察一 些事物来间接反映被观察者的行为而划分的.上述所述的各种观察均属于直 接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社会痕迹等事物进行观察,以 便间接反映调查对象的状况和特征.
二.实地观察的实施
1.原则 法律道德原则; 客观真实原则; 目的性原则; 条理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深入细致原则; 敏锐性原则。
(2)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并严格按
照规定的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这种观察方法 的最大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它对调查对象,范 围,内容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因而能够得到比较 系统的观察材料.
无结构式观察实质对观察的内容,程序实现 不作严格规定,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
2.反向头脑风暴法
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是对已经形成的设想、意见、 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
这种会议形式的主要规则是;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 案禁止作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评论。
反向头脑风暴法的一般程序是:
1、对已经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提出质疑或评论,一直进行到没有 问题可以质疑为止。质疑和评论的内容是,论证原设想、意见、方案不 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根据,或者是说明要实现原设想、意见、方案可能 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排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必要条件等。
一般访问和特殊访问 官方访问和民间访问
二.访问调查过程
1.被访者心理分析 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
2.访问调查过程 接近被访问者:称呼和接近方式 提问:问题种类和提问技巧 听取回答: 引导和追问:围绕主题 访谈结束:气氛,时间,铺垫,致谢 再次访谈:补充,深入,追踪
三.访问调查的实施
2.特点 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观察过程是积极的能动的反应过程; 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
3.种类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实质观察者为了达到深入了解情况的目的,直接加入到某一社会
群体之中以内部成员的角色参与它们的各种活动,在共同生活中进行观察, 收集与分析有关的资料.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于调查对象群体之外,进行 的观察.
4.派生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本身也有许多缺点:
许多专家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作出正确的预 测,由于是背靠背地书面回答预测意见,有关专 家就无法知道别人进行预测的根据是什么,有的 专家在获得前一次预测意见的汇总资料之后,再 次预测时往往会出现简单地向中位数靠拢的趋势 等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派生德尔菲法就应运 而生了。
派生德尔菲法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保持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但作了某些局部的改进。例 如,预测机构在发出预测问题的调查提纲时,同时提供预测事 件一览表,介绍有关预测问题的某些背景材料,允许作出三种 不同的预测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成功概率作出估计,减少反 馈的次数等等。
一类是改变德尔菲法某些基本特性的派生方法。例如,部分取 消匿名性,有的是先匿名询问,公布汇总结果后进行面对面的 口头辩论,然后再匿名作出新的预测,有的是专家们先公开阐 明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再匿名作出预测,然后再公开辩论,再 匿名预测。又如,部分取消反馈,有的是只反馈预测意见的幅 度,而不反馈中位数,以防止盲目向中位数靠拢的倾向,有的 是只向预测意见差别最大的专家或权威性专家反馈,而不向其 他专家反馈等等。
拍照摄像: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真 实记录。
4.观察的误差 原因很多:观察者,被观察者,客观因素 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观察员的选择和培训 合理组织安排观察任务 充分利用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 控制观察活动 纵横向比较研究
三.实地观察的优缺点
1.优点 直接感知客观对象,获得第一手资料 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适用于不便运用于语言交流的调查 简单易类
1. “文,典籍也,献,贤也。” 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的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
特点:历史性 间接性 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
文献调查是一般社会调查的基础前导,而且是贯穿于社会调查的全过程中。
2、种类 加工深度不同:一次,二次,三次 记录技术不同:手工,印刷,机读,视听 学科领域不同: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 资料来源不同:私人,社会团体 出版发行方式不同:公开,内部交流
调查成功率和可靠性较高 2.缺点
主观影响较大,有些问题不易当面回答,材料的准确性待查,人财物花费 大
第四节 集体访谈法
一.集体访谈法的概念和种类
是会议法,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座谈和开展社 会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
与访谈法不同: 同时访问若干个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进行,调查是 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施技巧 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 选准观察时间和场所; 灵活安排观察程序; 尽量减少观察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争取被观察者的支持和帮助; 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 制作观察工具并及时做好记录
3.观察的记录技术
观察记录表和观察卡片:观察的时间 地点;内容应具体翔实;观察者签名。
调查图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常用的 方法。
缺点 落后于现实,信息缺乏具体性,对调查者的文化水平要求高,
第二节 实地观查法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
根据课题的需要,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 观察仪器,直接考察研究对象,能动地了解自然状况下的社会现象方法。
现场踏勘法
1.实地观察的要素 观察主体,观察对象,观察的环境条件, 观察工具,观察者的知识技能。
重庆维普有限公司的期刊数据库
中科院系统的万方数据库 北京时代超星公司的数字图书馆 国内著名高校的数字图书馆
三.文献的记录与分析
摘取文献的一般程序: 浏览,筛选,阅读,记录
记录方法 符号标记,批注,摘录,提纲,札记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四.文献调研法优缺点
优点 范围广,非介入性,误差小,方便,省时省财省力
3.德尔菲法
德尔菲(Delphi)是古希腊的一座城名,阿波罗神殿时所在地。由于阿波罗 神殿的神谕威信极高,该城就被认为是预言家们活动的场所。在20世纪4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预测方法,由于其预测的准 确性较高,因而被称之为德尔菲法。
一、什么是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的预测性调查方法。 它的具体作法是: (1)预测机构将要预测的问题写成含义明确的调查提纲,分别送给经过
4.派生德尔菲法
5.六顶思考帽方法——平行思维法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亦称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按照一定规则召开的鼓励创造性 思维的一种会议形式。
这种会议形式的主要规则是:
(1)会议主持人简要地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 讨论问题的范围。
(2)鼓励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重复别人的意见,也不允许反驳别 人的意见,以便形成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激发与会者进行创造性思维 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