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辅导精华:醇、醚、醛类药物的分析
04醇酚醚醛酮
![04醇酚醚醛酮](https://img.taocdn.com/s3/m/10195734376baf1ffc4fade7.png)
三氯乙醛
水合氯醛(稳定)
H2 C
N CH2 N H2 C
N
H2 C
CH2
CH2
N
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
(二)性质
1.水合氯醛在碱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
CCl3CH (OH )2 NaOH CHCl3 HCOONa H 2O
2.乌洛托品遇酸和碱的分解反应
NaOH 乌洛托品 酸(如硫酸) 分解 甲醛 过量 氨
三、杂质检查
(一)甘油中脂肪酸与酯类的检查
ChP(2005)采用比较法。 原理:药物(醇)与NaOH不反应 杂质(脂肪酸、酯)与NaOH反应 通过控制与杂质反应的NaOH的量控制杂 质限量。
与杂质反应的NaOH=定量过量的NaOH – 剩 余NaOH 剩余NaOH=HCl滴定液用量
新沸过的冷水:除O2 , CO2
甘露醇含量 高碘酸钠? (消耗)
高碘酸钠
(定量过量) 高碘酸钠
(剩余)
I2
Na2 S2O3
(V空 V供) T F 含量% 100% S
第二节 酚类药物的分析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
OH OH
OH
OH
CH3
CH3
苯酚
邻甲酚
间甲酚
CH3
对甲酚
(二)性质
1.FeCl3反应——Ar-OH 显色 2.与溴的加成反应——邻对位被取代,沉淀
第三节 醚类药物的分析
CH3 CH O CH2CH2N CH3 HCl
盐酸苯海拉明
CH3CH2 O CH2CH3
麻醉乙醚
一、鉴别试验
CH O CH2CH2N
CH3 CH3
HCl
主要介绍盐酸苯海拉明的鉴别试验。
第十章醇和醚
![第十章醇和醚](https://img.taocdn.com/s3/m/fc1b36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4.png)
Br -
CH3 CH3 C CH2CH3
Br
三卤化磷或亚硫酰氯(SOCl2)也可与醇反应 制卤代烃,且不发生重排,因此是实验室制卤代
烃的一种重要方法。
CH3CH2CH2OH
P+I2(PI3) 85~90℃
CH3CH2CH2I
CH3CH2CH2CH2OH + SOCl2
CH3CH2CH2CH2Cl + SO2 + HCl
③写出全称 “某醇”。
3CH3 H2C3CH3 3CH3
CH3
CH3CHCH2CH2CCH3
OH
CH3
5,C5H-二3C甲HC基H-22C-H己2醇CHCH2CH3
OH
OH
CHC3CHH3CCHHC2HC2HC2HC2HCHCCHH2C2CHH33
OHOH
OHOH
2,5-庚二醇
CCHH2O2OHH
3. 酯的形成
CH3 OH +H OSO3H
CH3OSO3H +H2O
硫酸氢甲酯
CH2 OH
H2SO4(浓) CH2 ONO2
CH OH + 3HONO2 10~20℃ CH ONO2 + 3H2O
CH2 OH
CH2 ONO2
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在医疗上可扩张血管,做心 血管的急救药。
不同的醇与同一种氢卤酸反应的活性: 烯丙醇、苄醇>叔醇>仲醇>伯醇>甲醇
卢卡斯(Lucas)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
CH3 CH3 C OH
CH3
+ HCl
ZnCl2 20℃
CH3
CH3 C Cl + H2O
第二章 醇、醚、醛和酮类药物的分析
![第二章 醇、醚、醛和酮类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5746c59ec3d5bbfd0a7453.png)
+I2→
CH CH 2
+2HI
(2) 方法:
2 本品 0 .1 g 10 ml 乙醇中 滴定至持续的微黄色
0 . 1 mol / LI
同时做空白实验。
(2)高碘酸法: 凡含有邻位二元或多元羟基的化合物均 能被高碘酸氧化生成相应的小分子酸和 醛,反应时n个相邻羟基,消耗n-1个高 碘酸。 C6H14O6+5HIO4→2HCHO+4HCOOH +5HIO3+H2O
(4) 酸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乌洛托品+H2SO4→(NH4)2SO4+6HCHO H2SO4(过量)用碱测定。
三、酮 1、 代表药物
O C 2H5 H N NH O
O
C N
N
扑米酮
O S CH HO O C CH COOH
吡喹酮 富马酸酮替酚
N C H3
扑米酮酸性下分解,生成甲 醛,可利用甲醛的专属反应鉴别。
2、 鉴别反应 (1) 碘仿反应(a-活泼H):乙醇在OH下可被碘氧化生成甲酸盐,并生成碘仿 臭气或黄色 ↓ CH3CH2OH+4I2+6NaOH→CHI3+5NaI+ HCOONa+5H2O 三氯叔丁醇 → 同上,碘仿↓(a-活泼H)
(2) 丙烯醛反应: 甘油、二巯丙醇在碱性下加热,即 产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
CH 2 N CH 2 CH 2 N
HCHO
CCl3CH(OH)2
CH 2 CH 2 N CH 2
甲醛
水合氯醛
乌洛托品
2、 鉴别: (1) 醛基的还原反应: ①碱性酒石酸酮(Fehling)→ Cu2O红色 ②氨制AgNO3液(Tollen)→ Ag ↓ 银镜
药物分析复习总结:醇醛醚酮
![药物分析复习总结:醇醛醚酮](https://img.taocdn.com/s3/m/67640d3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d.png)
⼄醇的鉴别:碘仿反应。
⽢油的鉴别:丙烯醛反应。
⽢油数滴与硫酸氢钾0.5g共热,即发⽣丙烯醛的刺激性臭⽓。
⼆巯丙醇的鉴别:丙烯醛反应。
⼆巯丙醇与碳酸钠共热,发⽣丙烯醛的刺激性臭⽓。
沉淀反应。
⼆巯丙醇与醋酸铅试液作⽤,⽣成硫醇铅盐黄⾊沉淀。
⼆巯丙醇的含量测定:⼆巯丙醇结构中巯基具有强还原性,可采⽤碘量法直接测定含量。
每1ml的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6.211mg的⼆巯丙醇。
⼭梨醇的含量测定:⾼碘酸钠(钾)法。
对具有n个相邻羟基的化合物,当以hio4氧化时, 将消耗n-1个摩尔的hio4. ⿇醉⼄醚的检查项⽬:酸度:主要控制⼄醚氧化产物醋酸的量。
醛类 过氧化物 异臭 不挥发物 甲醛的鉴别:甲醛能还原氨制硝酸银溶液,使析出⾦属银。
⽔合氯醛的鉴别:⽔合氯醛加⽔溶解后,加⼊碱试液,溶液显浑浊,加温后形成澄明的两液 层,并产⽣氯仿的臭⽓。
乌洛托品的鉴别:本品加稀酸,即分解⽣成甲醛和铵盐,放出甲醛的特臭,遇氨制硝酸银试纸⽣成⾦属银,显⿊⾊;溶液加碱试液碱化后产⽣氨臭,能使润湿的红⾊⽯蕊试纸变为蓝⾊。
甲醛的含量测定:氧化后剩余滴定法。
⽔合氯醛的含量测定:碱⽔解后银量法(mohr法)取本品约4g,精密称定,加⽔10ml溶解后,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30ml,摇匀,静置2min,加酚酞指⽰液数滴,⽤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红⾊消失,再加铬酸钾指⽰液6滴,⽤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的体积(ml)中减去消耗硫酸滴定液(0.5mol/l)的体积(ml),再减去消耗硝酸银滴定液(0.1mol/l)体积(ml)的2/15. 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165.4mg的c2h3cl3o2. (30ml-vh2so4-2/15vagno3)×0.1654×100 乌洛托品的含量测定:酸⽔解后剩余滴定法。
常用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用药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0599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2.png)
常用药物知识点总结药物是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工具。
在医学领域,药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医生、药师和患者来说,了解常用药物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药物的知识点,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知识。
一、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用途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按化学结构分类:包括酚类、醚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醇类、酸类、碱类等。
2. 按药理作用分类:包括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3. 按用途分类:包括止痛药、抗炎药、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 按给药途径分类:包括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舌下药、局部雾化吸入剂等。
5. 按来源分类: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合成药等。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产生治疗效果的生物学过程。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激活或抑制受体:这是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
药物可以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或抑制受体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生物学效应。
2. 阻断酶的活性:有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一些特定的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产生治疗效果。
3. 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某些药物可以改变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4. 抑制或杀死病原体:抗生素等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5. 代谢调节:有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达到治疗效果。
三、常用药物的知识点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主要用于治疗疼痛、发热和炎症。
常见的NSAIDs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使用NSAIDs时应注意不超过推荐剂量,避免长期连续使用,注意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
4醇、酚、醛、酮、醚类药物的分析-简版
![4醇、酚、醛、酮、醚类药物的分析-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051e3fb90d6c85ec3ac626.png)
杂质检测—水合氯醛
特殊杂质:醇合三氯乙醛
性质:遇碱分解产物三氯乙醛和乙醇
方法:取本品1.0g,加水4ml和氢氧化钠
试液2ml,摇匀,滤过,滤液加碘试液至 显深棕色,放置1小时,不得生成黄色结 晶性沉淀
第五节酮类药物的分析 1、 代表药物
O C2H5 O H N NH
O
C N N
扑米酮
吡喹酮 月桂氮卓酮
山梨醇中还原糖的检查 ——方法分析
比较法 还原糖在一定条件下,与碱性酒石酸铜试
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生成的氧化亚铜 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通过控制 氧化亚铜的重量,即可控制山梨醇中还原 糖的限量。 还原糖+碱性酒石酸铜=氧化亚铜
第二节 酚类药物的分析
结构
酚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消毒防腐
第四章 醇、酚、醚、醛、酮类药物分析
第一节 醇类药物的分析
典型药物的结构 典型的药物主要有乙醇、甘油、甘露醇、山 梨醇、二巯基乙醇等,其结构分别为:
CH2 OH
H2C OH OH OH
H3CΒιβλιοθήκη 乙醇H (HO)H2C H C OH OH C H
甘油
OH C H
H2C H2C
C OH
CH2(OH)
甘露醇
强力振摇10秒钟,在冷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2ml, 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至溶液显微蓝色,保持 溶液温度在18℃以下,加碳酸氢钠2g,振摇,蓝色消失后, 加碘滴定液(0.01mol/L)的稀释液(9→40)1.0ml,溶液
应显蓝色。
麻醉乙醚的杂质检查 ——过氧化物
方法
取本品5ml,至总容量不超过5ml的 具塞比色管中,加新制的碘化钾淀粉溶液 (取碘化钾10g,加水溶解成95ml,再加 淀粉指示液5ml,混合)8ml,密塞,强 力振摇1分钟,在暗处放置30分钟,两液 层均不得染色。
醇、酚、醚——本节主要内容.pptx
![醇、酚、醚——本节主要内容.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2f9321131b765ce04081454.png)
+ CH3CH2CHCH3 H2O
Cl 约五分钟混浊
+ CH3CH2CH2CH2OH 2H0℃Cl-(Zn不Cl反2 应)CH3CH2CH2CH2Cl
H2O
2019-11-10
谢谢你的关注
加热后才反应25
3. 与卤化磷、亚硫酰氯反应
可以用亚硫酰氯或三卤化磷与醇作 用,以制备卤代烃.
+ 3 (CH3)2CHOH PBr3
C2H5SH
甲硫醇 乙硫醇
CH2=CHCH2SH 烯丙硫醇
SH 巯基
2019-11-10
谢谢你的关注
48
Thiols are less polar than alcohols
Methanol bp: 65°C
2019-11-10
谢谢你的关注
Methanethiol bp: 6°C
49
2019-11-10
hydration
RCH=CH2
cracking
CH2=CH2 Ziegler-Natta
CH3(CH2CH2)nCH2OH
Polymerization,air
hydration
RCHCH3 OH
Fats
CH3CH2OH
Yeast fermentation
Sugars
Molasses
Fusel oil
可逆反应 不同氢卤酸的活泼顺序为: 氢碘酸 >氢溴酸>盐酸 醇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苄醇、烯丙醇 >叔醇>仲醇 >伯醇
2019-11-10
谢谢你的关注
24
卢卡斯(Lucas)试剂
区别伯、仲、叔醇
(CH3)3C OH
CH3CH2CHCH3 OH
药学高职《有机化学》-醇、酚、醚
![药学高职《有机化学》-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6a9a051bf78a6529647d5374.png)
R ③
β C H
α C H
② C-O 键断裂(取代反应,消除反应)
③ α-H(氧化反应),β-H(消除反应)
分子中的 C-O 键和 O-H 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
应中心。 又由于受 C-O 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 具有一定的活性,
所以醇的反应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
19:46
(一)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结构特征: R-OH
结构特征:
OH
C-O-C
19:46
第一节
醇
一、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在醇分子中,羟基氧原子采取sp3杂化,两对未成键电子对占据 两个sp3杂化轨道,剩下的两个sp3杂化轨道各含一个电子,分别与碳、 氢成键。
19:46
2.分类 (1)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
CH3CH2CH2OH OH CH2OH
酸性减弱
19:46
CH3CH2O- 的碱性比 –OH 的碱性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
RONa + H2O 较强碱 较强酸 ROH + NaOH 较弱酸 较弱碱
醇钠(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
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
试剂。
6 (CH3)2CHOH + 2Al
(CH3)3CCl
室温下立即H2Cl
室温下不反应,无浑浊
反应活性:烯丙型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CH3OH
Δ ZnCl2
CH3CH2CH2CH2I + H2O CH3CH2CH2CH2Br + H2O CH3CH2CH2CH2Cl + H2O
19:46
用卢卡斯试剂(无水ZnCl2/浓HCl溶液)可以区别六个碳以下的
第十二章醇、酚、醚
![第十二章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757ff9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8.png)
第十二章醇、酚、醚第十二章醇、酚、醚[导课] 醇、酚和醚在组成上,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元素,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如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一个特征基因一OH,称为羟基。
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醇,其羟基称为醇羟基。
如芳香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酚,其羟基称为酚羟基。
如醚可看做是醇或酚分子中羟基上的氢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醚的官能团为醚键第一节醇[讲解] 一、醇的结构及分类(一)醇的结构在醇分子中,特征基团羟基(一OH)中的氧原子处于Sp3杂化状态,其中两对未共用电子对占据两个Sp3杂化轨道,其余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羟基上的碳和羟基上的氢结合成键。
由于醇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强,因此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高,而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使得醇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对醇的性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醇的分类醇是由烃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的,可以按烃基的类型和羟基的数目进行分类,分类方法一般有三种。
1. 根据羟基所连的羟基的类型不同,醇可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脂环醇、芳香醇。
2. 根据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不同,分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二个羟基以上的醇称为多元醇。
如3. 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的类型不同,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
如RR-C-OHR二、醇的命名结构简单的醇采用普通命名法,其命名原则与烃相似,即按醇分子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三个碳原子以上的醇存在异构体,命名时按照醇的结构将“正”、“异”、“新”等字加在名称前面。
如对于结构复杂的醇则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如下:(1)饱和一元醇: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醇;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给主链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羟基的位置标在主链名称的前面;把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
(2)不饱和一元醇:选择含有羟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烯醇;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并分别在烯、醇前面表示其位次。
知识目标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点了解醇酚醚
![知识目标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点了解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a52d15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d.png)
1.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金属醇化物和氢气
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醇的反应活性次序是:甲醇>伯醇>仲醇>叔醇,醇钠可溶于醇,遇水易水解生成相应的醇和氢氧化钠。例如:
2.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该反应是卤代烃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也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二、醇的性质 (一)醇的物理性质
δ γ β β′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 α-碳原子,β-碳原子,α-氢,β-氢等。
表6-1 一些醇的物理常数
名称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420)
折光率
溶解度(每100g水/g)
甲醇
-93.9
65
0.7914
3.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能使芳环活化,所以酚比苯更容易发生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黄色晶体,其水溶液酸性很强。苦味酸及其盐类都易爆炸,可制造炸药和染料。
(1)卤代反应 在室温下,苯酚与溴水迅速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此反应灵敏度很高,且可定量完成,常用于酚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
(二)酚的命名 以芳环为母体称为“某酚”,从羟基所在的芳环碳原子为起点,给芳环碳原子编号,再将各取代基的位置、个数、名称依次写在母体之前。
名称
熔点
沸点
溶解度(每
PKa
苯酚
43
182
9.37
10
邻甲基苯酚
30
191
2.5
10.2
间甲基苯酚
10.9
202.8
2.6
10.01
对甲基苯酚
35~36
202
2.3
4.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带有甜味的黏稠液体,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其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常用作化妆品、皮革、烟草、食品、纺织品的吸湿剂和滋润剂。甘油具有微弱酸性,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甘油铜,溶液呈现深蓝色,该反应常用于鉴别相邻位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
醇、酚、醚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7de728a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1.png)
醇、酚、醚内容提要醇、酚、醚类,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本章主要介绍了醇、酚、醚、硫醇、硫醚的结构特点、分类、命名,以及它们的性质,着重分析了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并简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醇、酚、醚、硫醇、硫醚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醇醇的结构从结构上看,醇可以看成是脂肪烃、脂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或芳香烃分子中侧链上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官能团为醇羟基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的通式:R—OH Ar —CH2—OH酚的通式: Ar —OH醚的通式: R—O—R‘ Ar —O—Ar‘ Ar —O— R二、醇的分类和命名㈠醇的分类醇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三种。
⒈根据醇羟基所连烃基种类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脂肪醇又可分为饱和醇和不饱和醇。
⑴ 醇羟基与脂肪烃基连接的醇称脂肪醇,其中烃基是饱和的叫饱和醇,不饱和的叫不饱和醇。
如:不饱和醇:⑵醇羟基与脂环烃基连接的醇称脂环醇。
如:⑶醇羟基与芳香烃基侧链上碳原子相连的醇称芳香醇。
如:⒉根据分子中所含醇羟基的数目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⒊根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类型不同,醇可分为伯醇、仲醇、叔醇。
㈡醇的命名对于结构简单的醇,采用普通命名法;对于结构复杂的醇,可采用系统命名法。
⒈普通命名法通常在烃基名称的后面加上一个“醇”字来命名,称为“某醇”,“基”字可以省略。
⒉系统命名法(1) 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 按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醇。
(2) 从靠近羟基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放在某醇的前面。
(3) 把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写在母体名称的前面。
(4) 不饱和醇命名时应选择包含双键或叁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烯 ( 炔 ) 醇。
编号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并分别在烯 ( 炔 ) 、醇前面表示出其位次。
(5) 脂环醇命名时 , 可在脂环烃基的名称后加 " 醇 " 字来命名 , 再从连接起基的环碳原子开始编号,并使环上取代基的编号最小。
第四章醇酚醚醛酮类药物的分析
![第四章醇酚醚醛酮类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4ef0ee910ef12d2af9e7d8.png)
第四章醇酚醚醛酮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选1.某药物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紫色,该药物是()。
A.苯酚 B. 甲酚 C. 甘油 D. 甘露醇 E. 乙醇答案:A2. 盐酸苯海拉明加盐酸分解,其结构中醚键断裂,生成水溶性较小的化合物用于鉴别,该化合物是()。
A. 甲醇B. 二苯甲醇C. 乙醇D. 甘油E. 二甲氨基乙醇答案:B3. 某药物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和碘试液,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该药物是()。
A. 乙醇B. 甘油C. 甘露醇D. 山梨醇E. 二甲氨基乙醇答案:A4. 麻醉乙醚检查过氧化物时,采用的试剂是()。
A. 硝酸银试液B. 氢氧化钠试液C. 碘化钾-淀粉试液D. 三氯化铁试液E.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答案:C5.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酸碱滴定法B. 非水溶液滴定法C. 沉淀滴定法D. 碘量法E. 高碘酸钠法答案:B6.某药物饱和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易消失的紫蓝色,该药物是()。
A. 苯酚B. 甲酚C. 乙醇D. 甘油E.甘露醇答案:B7. 某药物饱和水溶液,加溴试液,即析出淡黄色的絮状沉淀,该药物是()。
A.苯酚 B. 乙醇 C. 甲酚 D. 甘油 E. 甘露醇答案:C8. 某药物饱和水溶液,加溴试液,即生成瞬即溶解的白色沉淀,但溴过量即生成持久的沉淀该药物是()。
A. 苯酚B. 乙醇C. 甲酚D. 甘油E. 盐酸苯海拉明答案:A9. 某药物加变色酸试液,置水浴上加热一定时间,即显紫色,该药物是()。
A. 麻醉乙醚B. 盐酸苯海拉明C. 扑米酮D. 吡喹酮E. 乙醛答案:C10.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水合氯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剩余酸碱滴定法 B. 非水溶液滴定法 C. 沉淀滴定法D. 碘量法E. 氧化还原反应法答案:A11. 某药物加稀硫酸溶解后,加热,产生甲醛的特臭,能使润湿的氨制硝酸银试纸显色;再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产生氨臭,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药物分析化学教案第十七章醇、醛、酮和醚类药物分析(人卫版)
![药物分析化学教案第十七章醇、醛、酮和醚类药物分析(人卫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c75a35a58da0116d1749dd.png)
第十七章醇、醛、酮和醚类药物分析教学目标:1 、掌握各物质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2 、熟悉各药物的物理常数重点:物理常数鉴别方法含量测定难点:含量测定学时:2第一节醇类药物分析乙醇:(一)物理常数:沸点78.50C 密度0.8129(二)鉴别试验:碘仿反应甘露醇:(一)1、乙酰化反应:2、与FeCl3显色(二)含量测定:HIO4法第二节醛类药物分析甲醛溶液:鉴别:银镜反应品红亚硫酸显红色水合氯醛:(一)鉴别:N a OH(二)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有关计算:设滴定时,所用N a OH溶液浓度为C NaOH ,体积为V NaOH 。
H2SO4溶液浓度为C H2SO4,体积为V H2SO4AgNO3溶液浓度为C AgNO3,体积为V AgNO3。
AgNO3 +N a Cl = AgCl +N a NO31 1C AgNO3 V AgNO3×10-3n N a Cln N a Cl= C AgNO3 V AgNO3×10-3CHCl3+ 4 N a OH = HCOON a + 3 N a Cl +2H2O4 3X n N a Cl4 4X NaOH= -------- n N a Cl =-------- C AgNO3 V AgNO3×10-3 (mol)3 32 N a OH +H2SO4 = N a2 SO4+2H2O2 1y C H2SO4 V H2SO4y=2 C H2SO4 V H2SO4水合氯醛反应所消耗的N a OH为:4n N a OH=C NaOH V NaOH×10-3 -------- C AgNO3 V AgNO3×10-3-2 C H2SO4 V H2SO434(C NaOH V NaOH×10-3 ---------- C AgNO3 V AgNO3×10-3-2 C H2SO4 V H2SO4)3C2H3Cl3O2%=-------------------------------------------------------------------------------------------×100%S供第三节酮类药物分析扑米酮:鉴别反应:1 、水解:生成甲醛,再与变色酸于水浴上加热,使溶液显紫色。
(整理)主管药师辅导精华:醇、醚、醛类药物的分析.
![(整理)主管药师辅导精华:醇、醚、醛类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a557286bd97f192279e9da.png)
主管药师辅导精华:醇、醚、醛类药物的分析醇类药物的分析典型药物有乙醇、甘油、二巯丙醇和山梨醇。
一、主要鉴别试验(1)碘仿反应:乙醇在碘液中氧化成甲酸盐,(2)有碘仿臭气并见黄色碘仿沉淀。
(3)丙烯醛反应:甘油:与硫酸氢钾发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
二巯丙醇与碳酸钠类似反应。
(4)沉淀反应:二巯丙醇与醋酸铅——黄色沉淀。
二、含量测定:(1)碘量法:二巯丙醇有强还原性,(2)用碘量法直接测定。
(3)高碘酸钠(钾)法:山梨醇和山梨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醚类药物的分析麻醉乙醚有如下检查项目:1、酸度:醋酸量,易刺激呼吸道。
2、醛类:具刺激性,麻醉时分泌物增加。
3、过氧化物:贮备过程中易产生,二羟乙基过氧化物。
4、异臭:原料乙醇中引入的杂醇油5、不挥发物醛类药物的分析包括甲醛溶液、水合氯醛、乌洛托品。
1、鉴别试验:(1)甲醛的鉴别:具还原性,(2)能还原具氧化性的金属盐类。
能还原氨制硝酸银溶液,(3)生成银镜。
(4)水合氯醛的鉴别:加水溶解,(5)加碱试液浑浊,(6)加温成澄明两层液,(7)产生氯仿臭气。
(8)乌洛托品的鉴别:加稀酸加热,(9)分解成甲醛和铵盐,(10)遇氨制硝酸银成黑色金属银。
2、含量测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氧化后剩余滴定法:甲醛碱性被氧化(2)碱水解后银量法:水合氯醛测定法(3)酸水解后剩余滴定法:乌洛托品的定量分析酮类药物的分析一、概述:含量测定:扑米酮(氮测定法)、吡喹酮(高效液相色谱法)、富马酸酮替芬(非水溶液滴定法)二、鉴别反应:扑米酮:1、遇酸分解,生成甲醛,与变色酸水浴中共热,显紫色。
2、与无水碳酸钠混合,加热炽烧,分解生成氨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3、含量测定:(一)非水溶液滴定法:富马酸酮替芬(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吡喹酮。
醚类药物的分析
![醚类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766b314b73f242336c5f21.png)
(3)过氧化物:利用过氧化物的氧化性与新制备的碘化钾淀粉溶 液反应,过氧化物将碘化钾氧化而析出游离碘,碘遇淀粉变色而进行 的检查。为了避免空气中氧和光的干扰,检查时容器应密塞并放置暗 处。 方法:取本品5ml,置总容量不超过15ml的具塞比色管中,加新 制的碘化钾淀粉溶液8ml,密塞,强力振揺1min在暗处放置30min, 两液层均不得染色。 (4)异臭:主要是指原料中乙醇中引入的杂醇油。 方法:取本品10ml,置瓷蒸发皿中,使自然挥发,挥散完毕后, 不得有异臭。 (5)不挥发物:取本品50ml,置经105℃恒重的蒸发皿,自然挥发 或微温使挥散后,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超过1mg。
(3)与硝酸银反应
取盐酸苯海拉明的水溶液,滴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 凝乳状沉淀。
(4)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杂质检查
麻醉乙醚的杂质检查 (1)酸度:主要指制备时引入的副产物如乙酸等,采 用酸碱滴定法检查。 方法:取水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2滴,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l/L),边滴边振揺至显蓝 色;加本品25ml,密塞振揺混合,再加氢氧化钠0.30m l,振揺,水层应显蓝色。 (2)醛类:主要是指乙醛,检查时利用醛能与亚硫酸 氢钠发生加成反应,加成物在碳酸氢钠碱性条件下又分 解成亚硫酸氢钠,再与碘反应进行检查。
方法:取本品50ml,置100ml蒸馏 瓶内,在不超过40℃的水浴上蒸馏, 至瓶底剩余1~2ml;分取馏出液10 ml的具塞锥形瓶中,加0.1%亚硫酸 氢钠溶液1ml,密塞,强力振揺10s, 在冷暗处放置30min,加淀粉指示 液2ml,用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 微蓝色,保持溶液温度在18℃以下, 加碳酸氢钠2g,振揺,蓝色消失后, 加碘滴定液的稀溶液1ml,溶液应 显蓝色。
第六章醇、酚、醚
![第六章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7ac8d7e304a1b0717fd5dd47.png)
第六章醇、酚、醚一、学习要求1.掌握醇、酚、醚的结构和命名。
2.掌握醇、酚、醚的主要化学性质和醇的重要的物理性质。
3.了解硫醇、硫醚和冠醚的结构、命名、性质及其重要用途。
二、本章要点醇、酚、醚是三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有的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麻醉剂、溶剂,有的是有机合成的常用原料。
(一)醇1.结构醇分子中的羟基氧为不等性sp3杂化,其中2个杂化轨道被2对未成键电子占据,另2个杂化轨道分别与α- C的sp3杂化轨道和氢原子的S轨道形成σ键。
由于氧的电负性大,故羟基氧电子云密度大,氢电子云密度小,因此氢氧键极性较大。
2. 命名醇的普通命名是在“醇”前加上烃基名称,并省去“基”字。
醇的系统命名原则是:(1)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醇”,并使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编号最小,将羟基位次写在“某醇”之前,其余的原则与烷烃相同。
(2)多元醇,应选择含羟基数目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按羟基数目的多少称为“某二醇”、“某三醇”等。
(3)不饱和一元醇:选择既含羟基又含不饱和键数目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编号时应使羟基位次最小,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烯(炔)醇”,并在“烯(炔)”、“醇”前面标明不饱和键和羟基的位次。
(4)命名芳香醇时,将芳环作为取代基,以侧链脂肪醇为母体。
(5)脂环醇,根据脂环烃基的名称,称为“环某醇”,从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开始,按“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的原则给环碳原子编号,将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依次写在“环某醇”的名称之前。
3. 性质(1)重要物理性质:由于醇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故低级醇的沸点通常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
随着醇中烷基的增大,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的能力逐渐减弱,因此低级醇易溶于水,中级醇部分溶于水,高级醇则不溶于水。
(2)主要化学性质:①醇与活泼金属(如Na、K、Mg、Al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盐,并放出氢气。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速率顺序为:1)低级醇>中级醇>高级醇;2)甲醇>伯醇>仲醇>叔醇②醇可以与氢卤酸、卤化磷及氯化亚砜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管药师辅导精华:醇、醚、醛类药物的分析
醇类药物的分析
典型药物有乙醇、甘油、二巯丙醇和山梨醇。
一、主要鉴别试验
(1)碘仿反应:乙醇在碘液中氧化成甲酸盐,
(2)有碘仿臭气并见黄色碘仿沉淀。
(3)丙烯醛反应:甘油:与硫酸氢钾发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
二巯丙醇与碳酸钠类似反应。
(4)沉淀反应:二巯丙醇与醋酸铅——黄色沉淀。
二、含量测定:
(1)碘量法:二巯丙醇有强还原性,
(2)用碘量法直接测定。
(3)高碘酸钠(钾)法:山梨醇和山梨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醚类药物的分析麻醉乙醚有如下检查项目:
1、酸度:醋酸量,易刺激呼吸道。
2、醛类:具刺激性,麻醉时分泌物增加。
3、过氧化物:贮备过程中易产生,二羟乙基过氧化物。
4、异臭:原料乙醇中引入的杂醇油
5、不挥发物
醛类药物的分析包括甲醛溶液、水合氯醛、乌洛托品。
1、鉴别试验:
(1)甲醛的鉴别:具还原性,
(2)能还原具氧化性的金属盐类。
能还原氨制硝酸银溶液,
(3)生成银镜。
(4)水合氯醛的鉴别:加水溶解,
(5)加碱试液浑浊,
(6)加温成澄明两层液,
(7)产生氯仿臭气。
(8)乌洛托品的鉴别:加稀酸加热,
(9)分解成甲醛和铵盐,
(10)遇氨制硝酸银成黑色金属银。
2、含量测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氧化后剩余滴定法:甲醛碱性被氧化
(2)碱水解后银量法:水合氯醛测定法
(3)酸水解后剩余滴定法:乌洛托品的定量分析
酮类药物的分析
一、概述:含量测定:扑米酮(氮测定法)、吡喹酮(高效液相色谱法)、富马酸酮替芬(非水溶液滴定法)
二、鉴别反应:扑米酮:
1、遇酸分解,生成甲醛,与变色酸水浴中共热,显紫色。
2、与无水碳酸钠混合,加热炽烧,分解生成氨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3、含量测定: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富马酸酮替芬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