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相结合,表现为 [ ]A.聪明的才智B.潜在的能力C.人类的语言能力D.超级智慧2.语言是一种 [ ]A.自然现象B.个人现象C.社会现象D.正常现象3.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 [ ]A.词法和句法B.构词法和语法范畴C.句法和形态D.内部屈折和词序4.在语言学中,“pidgin”这个单词是指 [ ]A.鸽子B.洋泾浜C.商业D.外来语5.英语的 beer,汉语译为“啤酒”,这种类型的外来词叫做 [ ]A.音译B.意译C.音译加意译D.仿译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 ]A.表示性的范畴B.表示格的范畴C.并不是表示性的范畴D.表示体的范畴7.汉藏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 ),这是它们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之一。
[ ]A.声调B.重音C.词序和虚词D.词的形态变化8.现代汉语的“葡”和“玻” [ ]A.两个都是词B.两个都不是词C.前一个是词,后一个不是词D.后一个是词,前一个不是词9.藏语、维吾尔语、法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 ]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B.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10.[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 )不同。
[ ]A.发音方法B.清浊C.发音部位D.送气与否11.英语的重音是一种 [ ]A.音质音位B.非音质音位C.时位D.音位变体12.“雪花”和“花钱”的两个“花”的关系是 [ ]A.一词多义B.同音词C.同义词D.反义词13.词和句子都是 [ ]A.符号B.顺序C.符号的序列D.音标14.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时,语言各构成要素中变化最大的是 [ ]A.语音B.词汇C.语法D.词义15.英语里的 football,汉语译为“足球”,这种类型的外来词叫做 [ ]A.音译词B.借词C.仿译词D.音译加意译16.词干 [ ]A.就是词根B.不是词根,但只能由词根构成C.可以由词根和词缀构成,不包括词尾D.由词根、词尾、词缀构成17.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 [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是符号系统C.语言是思维工具D.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声带是否振动B.是否均衡紧张C.时间延续久暂D.气流是否受阻19.“拿一把锁把门锁上。
山东财经大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B)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A.洪堡特B.索绪尔C.威廉姆•琼斯D.乔姆斯基2.语言符号具有(B),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A.主观性和客观性B.任意性和线条性C.离散性和凝聚性I).自然性和社会性3.(A)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A.词B.语素C.短语D.句子4.下列辅音音素都属于塞擦音的一组是(C)A.[b,s]B.[p,x]C.[ts,tfi h]D.[k,n]5.(C)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A.成语B.词C.词汇D.词组6.多义词具有多项意义,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D)。
A.原义B.多义C.引申义D.本义7.国际音标所采用的符号大多数是(B)字母A.希腊B.拉丁C.英语D.法语8.(B)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A.规则B.语法C.句法D.结构9.(D)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A.词B.音位C.短语D.语素10.词的(A)是词义的核心。
A.概念意义B.感情色彩意义C.语体色彩意义D.象征意义I1语音学是从语音的(B)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进行的研究。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物理属性D.生理属性12.(C)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的形状及发出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
A.音长B.音强C.音高D.音质13.(A)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意义。
A.词根B.词缀C.词尾D.虚词14.下列辅■&音素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C)oA.[f,g]B.[m,x]C.[k,x]D.[s,r]1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派生词的一组是(B)oA.teapot老师B.impossib1e椅子C.hometown国家D.footba11新手16.文字起源于(C)oA.汉字B.书法C.图画D.实物17.英语是(A)。
A.屈折语B.孤立语C.黏着语D.复综语18.(D)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语言学概论习题
语言学概论习题【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
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
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二、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⑦双唇不送气清塞音;⑧舌尖中浊鼻音;⑨舌根清擦音;⑩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f]-[v][??]-[??][n]-[l][y]-[i][y]-[u]三、名词解释1、语音2、音质3、音素4、音标5、半元音6、音位7、音位变体8、条件变体9、自由变体10、典型变体11、超音质音位12、音高13、音强14、音长15、区别性特征16、二合元音17、复辅音18、语流音变19、同化20、异化21、弱化22、脱落23、历史音变24、语音规律四、思考题1、与其他声音相比,语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分辨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3、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为什么要强调在一次发音中来辨别音素?4、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有哪些?5、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质的联系?6、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7、国际音标有哪些优点?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有哪些?9、音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1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何区别?12、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14、特定语言中的音位系统大致包括哪些内容?15、不同语言或方言音位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6、语音规律的制约条件主要有哪些?17、音位体系的演变包括哪些内容?18、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音]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语音1.语音单位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通过语音传达给对方。
语音是人类特有的,为一定社会范围所公认。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按照语音结构规则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一个音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音素,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汉语用“儿”字表示儿化韵,但“儿”字在儿化韵中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把语音拉长放慢,可以分析出一个个不同的发音动作,每一个发音动作即为一个音素。
2.音标与国际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
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国际音标最初是由斯威特(H.Sweet)设计出草案,1886年帕西(P.Pass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来的,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公布使用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记录语音的标写符号。
它采取音标和音素一一对应的原则,所采用的符号大多是拉丁字母,希腊字母作为补充,有时采用对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来补充。
国际音标分为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
宽式音标又叫做“音位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的音标,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严式音标又叫做“音质音标”,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音标.3.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代表不同意义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4.语音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长而厚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快,声音就高。
语音中的声音的高低就是由人的发音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
音位
如英语[p][p‘]是/p/的两个变体,汉语普通话 的[a] [A] [α]是音位/a/的变体。
3、语音相似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 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并 归为一个音位,而不能只凭互补关系来确 定。
自由变体 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 置上的几个音素可以自由替换,没有任何 条件的限制,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 用。
如重庆、武汉、南京等方言区的[n]和[l],东 北及南方部分一些地方的z、c、s和zh、ch、 sh,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
音位和音位变体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
类别由成员组成,成员的数目多少不等, 变体不是相对于“正体”而言的,所有的 成员都叫变体,各变体中往往选择最常见、 受临近音影响最小的那个变体代表整个音 位。
如北京话的绝大多数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 头,如d、t等,而ng[ ]则只出现在音节的末 尾,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但是,d、t和ng 在语音上差别很大,而且无法说明为什么 音节开头要用d、t,音节末尾要用ng,所以 d、t和ng不能归为一个音位。
P73 北京话中元音 音位的归并
四、音位的变体
一个音位常常是一组音,一组音的各个音之 间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属于同一个音位 的多个音素,都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 个调位,上海话有五个调位,广州话有九 个调位,藏语、苗语、状语也各有数量不 等的调位。
有些语言里,轻重音、长短音也有区别词的 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
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英语还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 这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如beat, bit
语言学笔记
语言学笔记总体把握:比例:绪论总论25%绪论: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方法和分类、回顾和小结、作用和意义。
总论:从宏观的角度介绍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语言的本质主要从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内部的大致结构等三方面阐述的。
语言的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原因、规律特点、发展过程及结果。
题型:解词、填空、选择、结合例子简答或论述。
语音25%-30%掌握了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的三大部位)、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后,要全力掌握语音物质外壳的各种结构单位,即音素、音位、音节和语流。
音位集中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全章的重点,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原则是每次必考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元音与辅音音素。
把汉语的元音与辅音的描写方法尽量记熟。
题型:解词、选择、填空、综合运用。
语义25%语义的定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
语言意义的重点在词汇意义(词义)上,如词义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词义的义素分析及词义的聚合类——语义场。
义素分析重点对亲属词及近义词的分析。
言语意义主要是研究语义与语境的关系如语境对语义的影响、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模式。
语义变化的原因、途径、结果。
词汇15%—20%词汇的重点在语素(词素)和词及词组的定义和区别、语素的分类(词根、词缀和词尾)、词的构词法及词的结构类型(语音构词、语义构词和语法构词以及合根法、附加法和减缩法)。
词汇的分类和固定词组等。
语法20%要结合外语和汉语的例子进行。
对词的分类范畴要注意分类标准。
句法的内部意义有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
显性意义主要指陈述、修饰、支配、平行、补充等关系和主谓、偏正、动宾、联合、后补等结构。
分析层次性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尤其是对歧义句的分析。
结合层次分析的树形图、句式转换的规则。
文字5%文字的性质、作用、起源、发展、类别及改革与创制交叉语言学不考一、绪论名词: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普通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文学、语言、言语、思维、符号、渐变性、参差性、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整化、语言的融合知识点:1、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音位问题一、论普通话音位的划分归纳标准是什么现代汉语普通话音位
音位问题一、论普通话音位的划分归纳标准是什么现代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划分归纳还存在着较多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普通话辅音位的归纳,由于变体的。
类型化。
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而辅音音位系统的构建显得不够合理!不够完善,即便是在元音音位系统的构建上,也还存在着许多分歧看法。
但是,这些还不是音位划分归纳的根本性问题,根本性问题是怎样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划分归纳标准。
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将对现代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国内几部较有影响的现代汉语著作和语言概论著作,都指出:区别特征、互补分布、音感差异是音位划分归纳的三条标准。
然而,区别特征的辨义功能的全部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互补分布可以成为音位划分归纳的较重要的标准?音感差异可以成为音位的划分归纳标准,又有怎样的条件要求?这些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在这些书中没有给予很好的解释,或者说根本就没做出解释。
对这些问题探讨的不足,是目前音位学理论存在模糊认识,以至于产生错误观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区别特征是音位划分归纳的最重要标准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按语音的辨义功能所归纳出的音类。
而语音的辨义功能又是通过语音在音质、音高、音长、音强上的一系列物理特征来实现的,因此,音位的区别特征实质是语音的具有辨义作用的物理属性的差异。
作为音位的划分归纳标准,区别特征的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它体现了音位学说建立的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辨义功能是指音位学说建立的总的指导思想,因而运用音位的区别特征标准划分归纳音位必须与语音的辨义功能相联系。
否则,这种区别特征仅仅是语音的,而不是音位的。
什么是语音的辨义功能?也就是语音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普通话辅声母n与l,它们分别与韵母(上声)拼合,将构成不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语义,这种意义区别将决定n与l分别归于不同的音位。
但是,目前人们对音位的辨义功能的认识是片面的。
大家仅仅注意了意义区别的一面,而忽视了意义有无的另一面。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等人的研究使语言学摆脱了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结构主义语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的鼻祖。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
3、音素: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5、义素: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6、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也叫小语境和大语境。
7、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不能独立运用。
8、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
9、语法:语法是组词造句规则的综合,它是语言的一个层面,独立于音系学和语义学之外。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0、实词:实词在有形态的语言里往往有词形变化,实词都有明晰的词汇意义,实词主要充当一般性的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实词往往是开放性的即能产性很强。
二、填空题:1、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成语言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2、语文学的三个源头在古中国、古希腊与罗马、古印度。
中国语文学的特点是围绕字的音形义。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格里木和葆朴。
4、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洪堡特和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成三派。
现代汉语 语音 第七节
音位的归纳方法: 音位的归纳方法: 通常将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简称“调位”。如下: 简称“调位” 如下:
八 沙 班 搭 书 板 他 奢 办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意思不同是由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p t t’]在普通话 在普通话 里有区别意义, 里有区别意义,因此将它们分别归纳为三 个辅音音位。下同。 个辅音音位。下同。
湘方言中 和 替换不影响辨义。 湘方言中n和l 替换不影响辨义。 粤方言中 和 粤方言中in和ing ;z c s和zh ch sh替换 和 替换 不影响辨义。 也 不影响辨义。 北京话中“ 北京话中“挖 窝 歪 微 文 翁”开头的音都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读作半元音[w]; 读作半元音 ;另一种是上齿轻轻接触下 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v].这两种读法 唇,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 这两种读法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改变意思,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改变意思,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两个自由变体。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语言学概论50题解读
语言学50题1.动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动物语言的表现是现场的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
动物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叫喊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没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
是一种简单粗疏的工具。
2.从功能、构造、习得三方面论述人类语言的特点。
功能开放,人类语言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传达的信息无限的丰富。
构造灵巧,人类语言具有远非动物语言所能企及的合理、灵巧的构造。
它由两层组成,一是语音层,一是符号层。
习得,人类的语音都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
3.试述语音的任意性、离散性和层级性。
①任意性,如果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不是任意的,必须有道理可说的,那么只有两类事物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一类是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声音,一类是自发的激情。
那么就有极大多数事物不能用声音描绘。
所以,只有任意性才能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音来表达。
②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
人类语言的各个层级由一个个离散的单位组成,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③层级性,语言不分层级就没有条理,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划地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渐递增,从几十个单位三次翻番而达到无穷多的句子。
4、幼儿习得语言会经过哪些共同阶段?针对幼儿学话的机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提出过哪些假说?幼儿学话和成人学习外语,谁效果更好?为什么?共同阶段有:1、咿呀期2、独词句阶段3、双词句阶段4、电报体阶段5、接近成人阶段成人学外语,条件比幼儿更优越。
但是结果不如幼儿。
幼儿学的是说话的规则,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父母耐心的教导。
本族的只是对于成人学习固然有参照作用,但更多是不利的。
5.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它们区别与联系。
瑞士学家索绪尔《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把语言定义为潜存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大脑中的语言体系,而言语则是每一个社会集团个体成员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只有语言才是语言学的唯一研究对象。
语言学问答题、名词解释
问答题: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5.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而言语具有个人特色,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1.对立原则对立指的是,不同的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且替换以后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不同的音素引起了意义的改变,那么这几个音素就对立。
在汉语中普通话,[pau214](饱)如把[p]替换成[ph]——“跑”;替换成[t]——“倒”;替换成[th]——“讨”……所以,在普通话中,[p]、[ph]、[t]、[th]这几个音素是对立的。
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了变化,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
如:英语的“sky”[skai]中的“k”换成“l”——“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同的音位。
如果换了一个音,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是音位。
例如,把[skai]换成[skh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变意义。
因此[kh]在英语中不是另外一个音位2. 互补原则互补指的是,不同的音素从来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
例如,在英语中,[t]和[t…]两个音素,[t]只出现在[s]后面,而[t…]则不能出现在[s]后面。
也就是说,这两个音素不会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
再如,汉语普通话/a/。
所谓互补原则,指的是,凡是互补分布的音素就有可能合并成一个音位。
互补的音素是否合并为一个音位,还要进一步考虑相似的原则。
3. 相似原则语音相似原则,指的是,凡是处于互补分布,发音特点又相似的音素肯定可以合并成一个音位。
例如普通话中的[ a ]、[ ɑ ] ,英语中的[ p ]、[ ph ],它们出现的位置互补,读音相似,符合互补、相似原则的,归并为同一音位。
一)区别特征1. 什么是区别特征?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得语素和词的意义及其形式能够彼此区别开来。
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实际上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
我们把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称为“区别特征”。
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形成对立的区别特征可能只有一个)。
语言学概论习题集部分问题参考答案整理(一)
二.填空题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巴尼尼《梵语语法》;古希腊-罗马: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希腊语法》。
4. [英]威廉•琼斯:大胆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5. [德]施列格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6.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19世纪建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语言学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开始的,是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标志的。
10.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内部的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功能派);哥本哈根学派(符号派)和美国学派(描写派)。
11.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12.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1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14.在理论上,语言学从具体研究对象上可以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从时段上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二.填空题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思维。
5.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brother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aunt 表示。
6.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
语音义法试题
语音义法试题(说明:试题包括9个填空题、8个选择题、7个名词解释、6个简答和1个论述题.。
每项题型都涉及到语音、语义和语法。
全部是课堂上涉及到的内容,复习中也会适当再现这些内容。
参考答案附后)一、填空题1、从物理角度看,语音具有__、__、__、__、四个要素,汉语的声调就是由于__的变化形成的。
2、人类的发音器官分__、__、__、三大部分,__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
3、元音的音质是由__、__、__三个方面决定的,辅音的发音特征是有__、__、决定的。
4、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__、__、__。
5、变换常用的手段是:__、__、__、__。
6、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分为三类:__、__、__,分别称为__语素__语素。
7、词义中语言的意义可以划分为__和__,其中一项又可以分为__和概念义。
8、举出一个补语的语义指向宾语的例子__。
9、语法的__和__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__是正确的:A 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B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的音位。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D 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2、从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
A 元音B 辅音C 音素D 音位3、下列说法__是正确的。
A 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 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 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D 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下列词语只有__是派生词:A 鸡子讨论broadcastB 老头子石头worker widenC 勇敢战斗shoremanD 团队支持classmate5、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__可以构成语义场:A 机场商场汽车B 父亲儿童鸽子C 草场凳子手机D 火车轮船飞机6、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__是正确的:A work是词干B er是词尾C 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D work 和er都是构词语素7、我们念“老虎”时通常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是__: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8、__在语义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A 句子B 词组C 词D 语素三、名词解释:1、音色2、语音的社会属性3、音位变体4、语流音变5、派生词6、语义场7、孤立语四、简答题:1、什么是元音、辅音,以及二者的区别?2、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语言学概论 书本 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一、填空题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2、任何符号,都是由(意义)和(标记)两个方面构成的。
3、语言符号的形式是(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义)。
4、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5、语言体系中的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两种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思考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一方面,言语和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犹如工具和工具运用的关系。
区别: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联系: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语言符号: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其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所以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3、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语言符号具有自身的特点:任意性:就音义的结合来说。
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线条性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景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5、谈谈你对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的认识。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说话的时候,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伸,不能在空间上展开。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使语言符号能够组成各种结构序列。
音位是怎么归纳
音位是怎么归纳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
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
在弄清这些关系后,就可以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音位归纳:1、对立原则: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例如英语存在"[__in]"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b]、[t]、[d]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 (仓)、tin(罐头)din (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b]、[t]、[d]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
汉语普通话的[p][p'][t][t'][k][k']等同理也有对立关系。
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替换测试时,若干音素的互相替换应该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位置上进行,例如在汉语普通话[__i]环境下,[t]、[n]和[l]互相替换是成立的,因为它们都处于同一层次的声母位置上。
而虽然有[ai]和[li]两个形式,但是[a]和[i]不处于同一层次上,[a]处于韵腹位置,[i]处于声母位置,因此,我们不能认为[a]和[i]有替换关系。
2、互补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例如汉语普通话[P][a][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出现[P]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的情况也是如此。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材料(叶蜚声 徐通锵编)-精华.
语言学概论导言部分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我国传统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门分支学科。
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思维功能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左半球前部-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听得懂)书写中枢-靠近布洛卡区-失写症(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力)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功能分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左半球后部-失读症(无法阅读理解)听觉型语言中枢(韦尼克区)-左半球后部-感觉性失语症(听得到但听不懂,也表达不清)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①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
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
②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A.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只有几千年历史。
B.旗语之类的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C.身势所能传递信息十分有限,还可能被错误理解。
加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为什么说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是因为语言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①语言之所以是一种符合,就是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
②语言具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③同一般符号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简述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
简述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
简述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回答如下:
1.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如果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互相替代之后就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应该划分为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而它们的分布条件又是互相补充的,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了互补分布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
3.语音近似原则: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否则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语音是否近似,有一定的相对性,有时要从整个音位系统考虑才能确定。
4.其它原则:
(1)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应该力求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
(2)音位总数应该力求经济。
(3)音位分合应该尽量照顾本地人的音感和语音发展的历史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指的是,不同的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且替换以后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不同的音素引起了意义的改变,那么这几个音素就对立。
在汉语中普通话,[pau214](饱)
如把[p]替换成[ph]——“跑”;
替换成[t]——“倒”;
替换成[th]——“讨”……
所以,在普通话中,[p]、[ph]、[t]、[th]这几个音素是对立的。
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了变化,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
如:英语的“sky”[skai]中的“k”换成“l”——“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同的音位。
如果换了一个音,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是音位。
例如,把[skai]换成[skh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变意义。
因此[kh]在英语中不是另外一个音位
2. 互补原则
互补指的是,不同的音素从来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
例如,在英语中,[t]和[t‘]两个音素,[t]只出现在[s]后面,而[t‘]则不能出现在[s]后面。
也就是说,这两个音素不会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
再如,汉语普通话/a/。
所谓互补原则,指的是,
凡是互补分布的音素就有可能合并成一个音位。
互补的音素是否合并为一个音位,还要进一步考虑相似的原则。
语音相似原则,指的是,凡是处于互补分布,发音特点又相似的音素肯定可以合并成一个音位。
例如普通话中的[ a ]、[ ɑ ] ,英语中的[ p ]、[ ph ],它们出现的位置互补,读音相似,符合互补、相似原则的,归并为同一音位。
一)区别特征
1. 什么是区别特征?
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得语素和词的意义及其形式能够彼此区别开来。
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实际上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
我们把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称为“区别特征”。
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形成对立的区别特征可能只有一个)。
换句话说,音位的辨义功能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
2. 常见的区别性特征(以汉语普通话为例)
送气 : 不送气,如:c, z
鼻音 : 口音,如:n, l
唇音 : 舌音,如:b, d
舌尖 : 舌面,如:-i, i
圆唇 : 不圆唇,如:o, e
舌位高 : 舌位低,如:u, a
舌位前 : 舌位后,如:i, u
. 区别特征的系统性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所包含的多少和种类是不同的。
如:英语中有“清 : 浊”、“长 : 短”两对区别性特征,而没有送气与不送气这一对区别性特征。
.如何考察音位的区别特征?
考察一个音位的区别特征,要做到两点:
(1)放到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进行考察;
(2)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
一个音位需要也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