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获奖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2d738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9.png)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一首歌》是一首流行于中国的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广受欢迎。
本首歌曲为C大调,4/4拍,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歌词表达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中引入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较高,渴望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兴趣点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同一首歌》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较强的部分。
2.重点:歌曲的整体结构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完整演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练习,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
4.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教学视频:可用于展示歌曲的演唱效果和情感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同一首歌》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图,让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一首歌初中音乐优质教案
![同一首歌初中音乐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33a0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3.png)
同一首歌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同一首歌》的主题理解。
2. 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学习。
教学难点:1. 歌曲《同一首歌》的高音部分演唱。
2. 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同一首歌》的乐谱和录音。
2. 准备音乐知识和技巧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歌曲《同一首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的主题是什么,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3. 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4. 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技巧,并进行分组练习。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音乐知识与技巧训练(5分钟)1. 向学生讲解音乐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2. 进行音乐知识和技巧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音乐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展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歌曲学习和演唱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和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a744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2.png)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同一首歌(Teaching Design)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歌曲的歌词及其意义。
2.学生能够正确地吟唱同一首歌。
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1.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字和歌手,并问学生对这首歌有什么了解。
2.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
可以边播放边展示歌曲的歌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二步:分析歌曲的歌词1.给学生分发歌曲的歌词,并辅助解读歌词的含义。
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对歌词的思考。
2.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歌词,包括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第三步:教唱歌曲1.教唱歌曲的基本旋律,可以通过逐句教唱、分段教唱或填词形式进行。
鼓励学生大声地跟唱,以加强对旋律的记忆。
2.分别教唱主歌和副歌部分,并遵循逐句教唱的原则。
在教唱过程中,可以播放音乐伴奏或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加节奏感。
第四步:表达情感和动作1.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歌词内容,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创作并表演自己的动作和肢体语言。
2.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加入个人特色,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第五步:整合演练1.整合歌曲的唱和表演,让学生进行全员合唱和表演。
可以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唱和表演歌曲的一部分。
2.演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演唱和表演的技巧。
第六步:合成演出1.组织学生进行学校或班级的合成演出,将学生的创作和表演呈现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可以选择校内或校外的场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所学到的技能。
2.在演出后,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掘音乐艺术的乐趣和潜力。
教学评价:1.在学习和练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领悟力和动作表达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体表演来评价学生的进展和表现。
2.在合成演出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了解他们对自己表演的感受和反思。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f988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c.png)
同一首歌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同一首歌》为例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和对友谊的歌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同一首歌》的音频和乐谱。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做《同一首歌》。
大家之前有听过吗?生:有的听过,有的说没听过。
师:那好,我们先来听一遍这首歌,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情感。
(播放歌曲)师:好听吧?那我们开始学习啦。
先来看乐谱,大家跟我一起认一认这些音符。
(讲解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师:下面我们试着唱一唱谱子,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师生一起唱谱)师:不错哦,那我们加上歌词来唱吧。
生:(跟着老师唱歌词)师:注意这个地方的高音,要把气息顶上去。
(示范并指导)生:(再次练习高音部分)师:现在我们分组来唱,看看哪一组唱得好。
(分组演唱,互相评价)师:最后,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能够掌握《同一首歌》的演唱,但在高音部分的处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分组演唱的环节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今后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同时,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同一首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同一首歌》](https://img.taocdn.com/s3/m/56c9678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同一首歌》,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同一首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较复杂的节奏和音调。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同一首歌》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电脑。
3.教学辅助工具:五线谱、乐谱架、节拍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同一首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2.歌曲教学(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教师分句教唱,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完整歌曲,让学生欣赏歌曲的美感。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美感在哪里?歌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表演。
(3)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将歌曲《同一首歌》唱给家人听,感受歌曲中的亲情和友情。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创作歌曲、编排舞蹈等。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教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教师在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同一首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在歌曲表演中,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年级《同一首歌》教案
![六年级《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aae4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六年级《同歌》教案六年级《同一首歌》教案六年级《同一首歌》教案《同一首歌》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
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彩烈的喜悦心情。
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设计 精选3篇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设计 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09624b58fafab069dc0239.png)
同一首歌教案教学设计精选3篇同一首歌教案(一):《同一首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用心向上的健康心态。
2.演唱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潜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同一首歌》。
由整理]教学重、难点1.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2.透过合作讨论的方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完美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完美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完美、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之后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构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情绪,并与A乐段构成比较。
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音的出现,构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初中音乐唱歌课《同一首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唱歌课《同一首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2ac60ac850ad02de8041c9.png)
教学目标唱歌课《同一首歌》教学设计1、学会演唱《同一首歌》,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并能了解歌曲的意境和内涵。
2、能判断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能大胆自信地与他人进行合唱练习。
3、尝试创编简单节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 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唱歌曲合唱部分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2、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30 年代末上海沦陷,时逢国难当头,很多人梦想和希望破碎,生离死别。
当时一位年轻的音乐人创作了一首歌曲,以此激励自已和身边的人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
可当时的局面无法让这首歌传唱。
直到80 年代末才被陈哲等人整理,重新改创,这首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播放毛阿敏《同一首歌》MTV 视频)二、教授新课(一)介绍歌曲师:同一首歌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1991 年杭天琪和甄妮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公演后,受到了热烈欢迎。
1996 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齐唱部分)1、请同学们思考,第一部分采用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2、回顾齐唱与合唱的定义。
3、闭眼聆听《同一首歌》齐唱部分,并思考第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采用了闭眼聆听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耳朵上,真正去感受音乐,科学证明,当人闭上眼睛时,耳朵的灵敏程度会大大增强。
4、再次聆听歌曲第一部分,验证演唱形式为齐唱。
《同一首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同一首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f82a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同一首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关于音乐文化和音乐创作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课堂学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同一首歌》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2. 理解和欣赏《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3. 学会用简单的乐器伴奏《同一首歌》。
三、教学准备:1. 《同一首歌》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鼓、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1. 在黑板上写出《同一首歌》四个汉字,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称和作者。
2. 播放《同一首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打手掌。
步骤二:讲解歌曲1. 向学生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鼓励他们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分析歌词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3.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
步骤三:歌曲欣赏1. 播放歌曲的录音或视频,并让学生闭眼聆听,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和乐器的声音。
2. 学生开眼后,向他们提问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歌词中的重要词汇。
步骤四:合唱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
2. 引导学生一起排练,注意歌曲的节奏和和声部分的处理。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唱,其他小组可以鼓掌和合唱助威。
步骤五:伴奏活动1. 为学生提供简单的乐器,如鼓、钢琴等,并给予他们一些基本的演奏指导。
2. 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和声,尝试用乐器伴奏《同一首歌》。
3.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乐器组合,发展出符合歌曲风格的伴奏。
步骤六:创作活动1.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创作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歌词或乐曲。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3. 每个团队可以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会、音乐比赛等相关活动,拓宽音乐视野和与他人分享音乐的机会。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813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d.png)
同一首歌教案教案设计:《同一首歌》音乐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准确唱出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 通过学习,理解歌曲表达的团结、友爱、和谐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歌词解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感悟“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同一首歌”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同一首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走向,尤其是高音部分的稳定演唱;深入体会歌词内涵,投入情感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同一首歌》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2. 新课讲解- 分析歌曲结构,介绍歌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 跟随伴奏,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进行音阶训练和旋律模唱。
- 解析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倡导的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追求。
3. 实践操作- 分小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 鼓励学生尝试个人独唱,锻炼胆量和自信,同时提高演唱水平。
- 全班合唱,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 小结与拓展-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歌曲表达的核心思想。
- 延伸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同一首歌”中传递的团结友爱精神。
【作业布置】- 继续熟练演唱《同一首歌》,并尝试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到歌声中。
- 自选一首同样表达友谊、团结等主题的歌曲,进行自学,下节课分享交流。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d08a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0.png)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同一首歌》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教学目标:感受合唱《同一首歌》,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增进其理论上的认识。
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和姿势。
能分声部歌唱,关注声部之间和谐与均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音色统一,声部之间的谐调与均衡,做到演唱时声情并茂。
难点:低声部的难度大,变化音,声部之间的谐调与均衡。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在世纪之交,中央电视台用这首歌的歌名为主题,举办了《同一首歌》联欢会,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广为留传。
唱起这首歌曲可以抒发的歌曲《同一首歌》心中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激发你对是生活的热爱很乐观向上的信念。
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歌曲。
四、教学程序1、学生走入教室的时候,播放大家熟悉而喜爱的歌曲《同一首歌》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共鸣。
2、直接导入新课,提问了解学生对《同一首歌》知多少。
如:背景、内涵、表达的思想情感,由学生回答。
在进行歌唱之前我们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首先,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不正确的姿势影响声音,因此歌唱必需有一个良好的歌唱姿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自觉地按照图片演示的姿势而歌唱。
3、然后进行气息的训练:(1)学飞机发出“wu”音,看自己能一口气延长多久。
要求:发音过程中自己体会,(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讨论)体会发音时横膈膜和腰带周围的感觉,得出结论,这个结论这就是歌唱需要的呼吸状态。
同时得出了歌唱的基本要素:气息与发声。
4、采用视觉图像法,播放我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马革顺先生的现场排练合唱时的发声练习,学生接受专家指导,学生通过“听”,再跟唱发声:(1)mima要求:运用气息进行发声,歌唱时保持音区统一。
(2)ai要求:气息支持,跳音练习,各音的连贯。
(3)miha要求:满口腔的感觉,笑肌提起歌唱。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 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 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473c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c.png)
最新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歌曲《同一首歌》教案(优秀6篇)同一首歌音乐教学设计歌曲《同一首歌》教案篇一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四课时一、开课:观看在柳州举办的《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
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
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二、学习音乐知识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同一首歌获奖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3e74a5b9d528ea81c77992.png)
同一首歌获奖教学设计合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人音版高中二年级选修课银川市教科所崔清泉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真挚感情的歌曲,充分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情厚意,以无比亲切的口吻表达了人间浓浓的深情歌曲采用4/4拍,具有宽广的节奏,曲调舒缓,极具抒情性1、知识部分:第一乐段的后八小节是二声部合唱,演唱时要注意连线的处理方法及第二声部中#do的音准,十六小节后注意反复第二乐段十七——三十二小节是三声部合唱,鉴于学生的能力,取其中的一、二声部演唱,本节课计划学习到二十四小节止后八小节要注意一、二声部的对位及两个声部中均出现的#fa音的音准2、能力部分:重点掌握两个声部及临时变音的音准并在二声部配合时熟练运用要掌握好力度,把握好两个声部力量的均衡对比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全体同学要注意气息的流动感,要注意声音的饱满、圆润、连贯、流畅,咬字要轻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高二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在上本课之前,这些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基本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相比在声音上的特殊性,从听觉上初步认识什么是合唱,并能了解声部的演唱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更要注重声部间的协调配合这一重要特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什么是合唱中各声部的有机组合?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并展开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简单的发声方法②学习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歌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理,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2、教学难点:、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这是我四年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的一篇教案,再一次阅读,发现其中的很多地方不如人意我没有进行修改,只是在反思中提出几个矫正点,如果再上一遍,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整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单从教案上看有些传统,没有什么新意,教学手段单一,恐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导入开始就应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可用这首歌的MTV进行导入,使学生对歌曲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二、进入练声环节时一定要有一个水到渠成的铺垫,否则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为此歌曲的一声部学生基本都会唱,可先让学生进行试唱后,提出声音上的要求,学生做不到,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也就是调整此环节的位置三、歌曲前半部分学习完后,在学生进行两声部配合时,要明确提出声音上的要求,用一定的演唱技术,从音准、节奏、声部平衡、力度、速度、气息、咬字等方面的变化上体验歌曲情感,同时运用不同的配合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晰的听辨并演唱二声部歌曲,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因为是合唱歌曲的片段教学,如果这节课能把这三个方面解决好,将会为下一节课做很好的铺垫同一首歌盐城市郭猛小学陈忠诚一、教学内容:学习演唱《同一首歌》,结合歌曲学习创造性地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二、教学目标:1、理解《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受合唱的效果三、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歌曲为E 大调、4/4拍四、教学重点: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同一首歌》五、教学难点: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六、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七、教学过程:㈠师生问好㈡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同一首歌》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或知道哪位歌唱家演唱过这首歌曲?2、简介《同一首歌》及其中央电视台同名栏目这首歌曲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㈢聆听歌曲,学唱歌曲旋律1、出示活动一听旋律,体验歌曲情绪听歌曲,小组中讨论:⑴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⑵这首歌哪些句子比较难唱;⑶这首歌曲是怎样的结构?2、录音机再次播放歌曲3、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⑴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⑵这首歌哪些句子比较难唱;共两处:一是“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二是“同样的还礼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单独教唱这两句旋律⑶齐唱歌曲旋律教师用电子琴演奏歌曲旋律,同学们小声跟唱旋律,能用唱歌谱的就唱歌谱,不能唱歌谱的同学就用“啦”哼唱⑷这首歌曲是怎样的结构?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㈣学唱歌词1、出示活动二活动二诵歌词,感受歌词内涵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教师朗诵歌词,同学们思考后在小组中讨论: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2、学生讨论3、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讲述: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2、学生跟着老师电子琴的旋律一起演唱歌词3、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在演唱过程中,两大段应该怎样处理?5、出示活动三⑴活动三唱歌曲,设计表演形式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设计表演形式:比如领唱、合唱、队形、服装等,设计好后在小组中交流⑵设计表演形式⑶集体交流6、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再次进行演唱㈤律动出示活动四1、活动三、听旋律,设计舞蹈动作在歌曲的旋律中,小组合作,为这首歌设计几个舞蹈动作2、学生交流3、在音乐声中一起展示㈦小结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吧!齐唱《同一首歌》、板书设计、上午第三节课在六一班上课)《同一首歌》教学设计城关中学李芳芳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3、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4、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点: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和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难点:歌曲二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2、学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唱曲调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高音区,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 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教师点评、归纳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三、创作表现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3、教师点评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
音乐同一首歌教案
![音乐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28587f01dc281e43af067.png)
篇一:同一首歌教案《同一首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2ed2fc9b6648d7c0c74693.png)
《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3、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演唱及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难点:和谐的表现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合唱能力教材分析:一、《同一首歌》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
《同一首歌》示范课 教案
![《同一首歌》示范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a97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执教者:xx市中等专业学校xx
课题名称
同一首歌
使用教材
规划教材
课型
示范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23年6月13日
授课地点
教学楼5-09录播室2104班
教学对象
中专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单元总课题为“同一首歌”,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贴近学生演唱的综合知识,让学生感知并认同这种学习方式,迅速适应学习与生活,树立目标,坚定成才信心。
学生记录课后作业并按时完成
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从学生已有生活情境入手,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30分钟)
1.综合技能教学
(1)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2)展示歌曲。
(3)询问学生:如何将二声部歌曲唱好。
(4)用钢琴示范弹唱“同一首歌”,
(5)汇乐PPT
(6)二声部演唱讲解,邀请学生试唱
2.、分组练习
(1)高声组:
(2)低声组:
(4)学生汇奏,并做好笔记
1.将歌曲与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开口唱,动手做,唱奏结合,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3Hale Waihona Puke 通过唱唱,加深记忆。本课小结
(5分钟)
教师询问学生:歌曲演唱的层次分解?
学生回答,然后演唱“同一首歌”
加深记忆
布置作业
(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
1.熟唱二声部
2.下周上课验收
(3)伴奏组:
(4)指挥组:
3、讲解技巧:
4、领唱歌曲:
5、随机抽学生试唱
(8)做二声部试唱,并讲解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0cad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1.png)
《同一首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赏析《同一首歌》。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同一首歌》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旋律特点,感受歌曲所传递的团结、友爱、和谐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一首歌》的歌词、旋律及歌曲结构,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掌握,尤其是副歌部分的高音。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歌词单、钢琴谱、音乐欣赏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同一首歌》的演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者的情感表达。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介绍歌曲背景,包括创作年代、词曲作者等。
(2)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3)示范演唱,指导学生跟唱。
3. 歌曲学唱(10分钟)(1)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
(2)针对副歌部分的高音,进行专项练习。
4. 歌曲赏析(10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的角度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演唱,互相点评。
(2)选取歌曲中的某一片段进行即兴创编。
六、板书设计1. 《同一首歌》2. 内容:(1)歌曲背景(2)歌曲结构(3)旋律特点(4)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同一首歌》的歌词、旋律。
2. 答案:(1)歌词、旋律: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赏析、学唱、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同一首歌》的艺术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高音部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其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进行分享、交流。
歌曲同一首歌优选教案
![歌曲同一首歌优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b6550b0717fd5370cdcd2.png)
歌曲《同一首歌》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在音乐活动中回想、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觉同学间的诚挚感情,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诚挚感情。
2、经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交流,关爱别人。
能用诚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盼望、呼喊,并让学生经过各样方式来体验、深入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剖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 年,有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此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相同,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课要点、教课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可以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识。
教课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不过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友谊倒是难以忘却的,大家以前一同学习、一同快乐、一同迷茫、一同长大,今日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想陈述我们走过的美好光阴。
(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 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遇到人们热情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 年,有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此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相同,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多数同学都熟习,可能否真实认识歌曲的内涵呢?而且能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4.14 青海玉树发生7.1 级大地震,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所以,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边我就跟大家一同,把这首歌深入的认识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首歌获奖教学设计
合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人音版高中二年级选修课银川市教科所崔清泉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真挚感情的歌曲,充分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情厚意,以无比亲切的口吻表达了人间浓浓的深情歌曲采用4/4拍,具有宽广的节奏,曲调舒缓,极具抒情性1、知识部分:第一乐段的后八小节是二声部合唱,演唱时要注意连线的处理方法及第二声部中#do的音准,十六小节后注意反复第二乐段十七——三十二小节是三声部合唱,鉴于学生的能力,取其中的一、二声部演唱,本节课计划学习到二十四小节止后八小节要注意一、二声部的对位及两个声部中均出现的#fa音的音准2、能力部分:重点掌握两个声部及临时变音的音准并在二声部配合时熟练运用要掌握好力度,把握好两个声部力量的均衡对比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全体同学要注意气息的流动感,要注意声音的饱满、圆润、连贯、流畅,咬字要轻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高二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在上本课之前,这些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基本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相比在声音上的特殊性,从听觉上初步认识什么是合唱,并能了解声部的演唱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更要注重声部间的协调配合这一重要特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
么是合唱?什么是合唱中各声部的有机组合?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并展开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简单的发声方法②学习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歌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理,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2、教学难点:、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这是我四年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的一篇教案,再一次阅读,发现其中的很多地方不如人意我没有进行修改,只是在反思中提出几个矫正点,如果再上一遍,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整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单从教案上看有些传统,没有什么新意,教学手段单一,恐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导入开始就应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可用这首歌的MTV进行导入,使学生对歌曲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二、进入练声环节时一定要有一个水到渠成的铺垫,否则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为此歌曲的一声部学生基本都会唱,可先让学生进行试唱后,提出声音上的要求,学生做不到,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也就是调整此环节的位置三、歌曲前半部分学习完后,在学生进行两声部配合时,要明确提出声音上的要求,用一定的演唱技术,从音准、节奏、声部平衡、
力度、速度、气息、咬字等方面的变化上体验歌曲情感,同时运用不同的配合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晰的听辨并演唱二声部歌曲,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因为是合唱歌曲的片段教学,如果这节课能把这三个方面解决好,将会为下一节课做很好的铺垫同一首歌盐城市郭猛小学陈忠诚一、教学内容:学习演唱《同一首歌》,结合歌曲学习创造性地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二、教学目标:1、理解《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受合唱的效果三、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歌曲为E 大调、4/4拍四、教学重点: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同一首歌》五、教学难点: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六、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七、教学过程:㈠师生问好㈡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同一首歌》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或知道哪位歌唱家演唱过这首歌曲?
2、简介《同一首歌》及其中央电视台同名栏目这首歌曲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
大部分同学都熟悉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㈢聆听歌曲,学唱歌曲旋律1、出示活动一听旋律,体验歌曲情绪听歌曲,小组中讨论:⑴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⑵这首歌哪些句子比较难唱;⑶这首歌曲是怎样的结构?2、录音机再次播放歌曲3、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⑴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⑵这首歌哪些句子比较难唱;共两处:一是“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二是“同样的还礼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单独教唱这两句旋律⑶齐唱歌曲旋律教师用电子琴演奏歌曲旋律,同学们小声跟唱旋律,能用唱歌谱的就唱歌谱,不能唱歌谱的同学就用“啦”哼唱⑷这首歌曲是怎样的结构?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㈣学唱歌词1、出示活动二活动二诵歌词,感受歌词内涵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教师朗诵歌词,同学们思考后在小组中讨论: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2、学生讨论3、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讲述: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
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2、学生跟着老师电子琴的旋律一起演唱歌词3、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在演唱过程中,两大段应该怎样处理?5、出示活动三⑴活动三唱歌曲,设计表演形式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设计表演形式:比如领唱、合唱、队形、服装等,设计好后在小组中交流⑵设计表演形式⑶集体交流6、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再次进行演唱㈤律动出示活动四1、活动三、听旋律,设计舞蹈动作在歌曲的旋律中,小组合作,为这首歌设计几个舞蹈动作2、学生交流3、在音乐声中一起展示㈦小结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吧!齐唱《同一首歌》、板书设计、上午第三节课在六一班上课)《同一首歌》教学设计城
关中学李芳芳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3、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4、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点: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和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难点:歌曲二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2、学
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唱曲调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高音区,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 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教师点评、归纳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三、创作表现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3、教师点评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
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