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桩基设计计算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下深处,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桩基工程通常包括桩的设计、制作、施工等多个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量计算。
本文将从桩的类型、标准规格、工程量单耗等方面详细介绍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桩的类型桩的种类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国内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材料分类–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石桩2.按照荷载传递方式分类–摩擦桩–端承桩–摩承组合桩3.按照施工方式分类–钻孔灌注桩–螺旋钻孔钻入桩–手工打入桩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桩在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其特点,下面我们以混凝土管桩为例来详细介绍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标准规格混凝土管桩主要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构造材料,具有一定的静力承载能力,且形状成长的管状桩。
混凝土管桩按其直径、长度和钢筋规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规格。
国内标准规格一般按直径(mm)和长度(m)两个参数来划分,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规格:规格直径(mm)长度(m)Ф300300 8~12Ф400400 8~18Ф500500 8~20Ф600600 10~25Ф700700 10~30Ф800800 10~35Ф10001000 10~40Ф12001200 12~45Ф14001400 12~55Ф15001500 12~60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进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规格的混凝土管桩工程量计算方式有所差异。
工程量单耗工程量单耗是指在各项定额规范中,单位产品或单位工程的用量,也叫“单位工程消耗量”。
在桩基工程的计算中,该指标反映了各种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量。
混凝土管桩的工程量单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各组成部分的单耗组成部分用量混凝土 2.3m³ ∕ 根钢筋直径16mm 打筋 12根∕ 根直径20mm 打筋 12根∕ 根直径25mm 打筋16根∕ 根钢模板 2.5m² ∕ 根沙0.34m³ ∕ 根石子0.34m³ ∕ 根水泥0.69t ∕ 根水0.13m³ ∕ 根0.12kg ∕ m²油漆、涂料2. 机械设备消耗量类别型号数量钢模板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1.5个∕m²∕班(1米以上高度)内胆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1.2个∕m²∕班(距地面不足2米)联接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共用钢模板∕内胆各1吗叉车RYB-18.5/X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天;≤100m(水平距离)冲击器DZC-560P/W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天首钻机CF-120/H120Z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班振动锤ZL-40/15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班3. 劳务费和材料费项目单价(元)计量单位用量小车运料60元∕车次视场地布置而定首钻机280元∕小时小时见外包运输计费标准计量振动器200元∕小时小时见外包运输计费标准计量乘用车180元∕天天日常用车、技术团队奔走出差或进场、出场用车及看望村民、基层组织、干部谈判费等等卸料工130元∕天天异型、小规模村路(较远、较大)、不适入大型车型或不允许行驶的场合等需要搬运的场合桩基工程量计算实例假设某一工程需要使用Ф600×13m混凝土管桩,现对其工程量进行计算。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
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
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
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一、基本概念(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1)概念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
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4-1)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地基系数,kN/m3;--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1)土体性质(2)桩身刚度(3)桩的入土深度(4)桩的截面形状(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1)概念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3或MN/m3。
(2)确定方法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及后反算得到。
桩基桩长的计算

一、桩基的类别针对界溪段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图中存在两类桩: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桩基自身重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端持力层承受。
摩擦桩:桩基自身重及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基周身与岩土摩擦阻力承受。
二、单桩基桩长理论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表1、摩擦桩单桩承载力容许值计算公式:[Ra]=(1/2)*u*∑Qik*l i+Ap*QrQr=m0*K*[f ao]+k2*R*(h-3)式中:[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u——桩身周长(m)Ap——桩端截面面积(㎡)n——土的层数(注:公式中未写出)Li——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m),扩孔部分不计;Qik——与Li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实验确定,当无实验条件时按表5.3.3-1选用;Qr——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当持力层为砂石、碎石土时,若计算值超过下列值,宜采用:粉砂1000kP;细砂1150kP;中砂、粗砂、砾砂1450kP;碎石土2750kP;[f ao]——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第3.3.3条确定;h——桩端的埋置深度(m),对于有冲刷的桩基,埋深由一般冲刷线起算;对无冲刷的桩基,埋深由天然地面线或实际开挖后的地面线算起;h的计算值不大于40m,当大于40m时,按40m计算;k2——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桩端处持力层土类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3.3.4选用;K——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若持力层在水位以下且不透水时,不论桩端以上土层的透水性如何,一律取饱和重度;当持力层透水时,则水中部分土层取浮重度;R——修正系数,按表5.3.3-2选用;m0——清底系数,按表5.3.3-3选用。
表5.3.3-1 钻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注:挖孔桩的摩阻力标准值可参照本表采用。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
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
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
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一、基本概念(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1)概念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
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4-1)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地基系数,kN/m3;--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1)土体性质(2)桩身刚度(3)桩的入土深度(4)桩的截面形状(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1)概念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3或MN/m3。
(2)确定方法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及后反算得到。
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两篇)

引言: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在土壤中挖孔并灌注混凝土来构造承载层的常用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挡墙等领域。
本文是关于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二)的详细解析,旨在进一步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工作准则和规范。
概述:本文主要围绕人工挖孔桩设计和计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过程展开论述。
首先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设计和计算的五个大点,包括荷载计算、桩身强度验算、桩端承载力计算、桩身抗拔计算和桩身稳定性分析。
正文内容:一、荷载计算1.1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人工挖孔桩所需承载的垂直和水平荷载。
1.2 荷载传递方式:分析荷载从结构体到桩体的传递方式,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及桩与土的相互作用。
1.3 荷载分布: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力学原理,确定荷载在桩身上的分布情况,进而进行荷载计算。
二、桩身强度验算2.1 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黏土的抗剪强度等。
2.2 桩身截面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桩身横截面尺寸的设计,保证桩身的强度满足要求。
2.3 桩身受力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的计算,进行桩身的受力分析,判断桩身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三、桩端承载力计算3.1 桩端土力参数:根据土壤力学测试结果,确定桩端土体的力学参数,如土的侧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等。
3.2 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桩端土力和桩身的相互作用,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方法进行桩端承载力计算。
3.3 桩端承载力验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桩端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桩身抗拔计算4.1 抗拔机理分析:分析桩身抗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如土的黏聚力、桩身的侧摩阻力和摩擦系数等。
4.2 抗拔计算方法:根据土体和桩身的力学性质,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方法进行桩身的抗拔计算。
4.3 抗拔验算:对桩身的抗拔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桩身的稳定性和抗拔能力满足要求。
桩基技术交底中的桩长与直径设计计算公式解读

桩基技术交底中的桩长与直径设计计算公式解读一、桩基技术交底的重要性桩基技术交底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桩基技术交底中,关于桩长与直径的设计计算公式的解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桩长的计算公式解读桩长是指桩基在地下的嵌入深度,是保证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进行桩长设计时,通常会采用以下的计算公式:桩长 = Qs / Qp其中,Qs表示钢筋混凝土桩的静载荷,Qp表示桩基在设计工作状态下的承载力。
这个公式的作用是为了确保桩身完全嵌入到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的土层中。
三、桩长计算公式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工程中,确定桩长的计算公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地下土层的性质、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将导致桩长计算公式的差异。
四、桩直径的计算公式解读桩直径是指桩身的直径大小,也是保证桩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在桩直径的设计计算中,一般采用以下的公式:桩直径= 2√(Qp / σc * Lc)其中,Qp表示桩基在设计工作状态下的承载力,σc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Lc表示桩身的长度。
这个公式的作用是为了根据桩基的承载力需求来确定桩身的直径大小。
五、桩直径计算公式的影响因素确定桩直径的计算公式时,需要考虑桩基的设计工况、地下土层的性质以及桩身的长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将导致桩直径计算公式的差异。
六、桩长与直径设计的实际应用桩长与直径的设计计算公式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指导依据。
通过结合工程需求和地下土层的特性,可以合理地确定桩长和直径,从而确保桩基的安全可靠。
七、桩长与直径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通过优化桩长与直径的设计来实现。
例如,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桩身的螺旋形状,以增加承载能力;或者利用桩身的钢筋布置方式,提高桩的抗弯剪性能。
八、对桩长与直径设计计算公式的思考虽然桩长与直径设计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们是对土体和结构的一种理想化描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1.承载力计算公式:桩基承载力是指桩基能够承受的荷载大小。
常用的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硬黏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黏土的压缩强度,Ac为桩侧部面积,σcd为黏土侧压缩强度。
b.砂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s × σcs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砂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砂土侧压缩强度,As为桩顶面积,σcs为砂土顶面抗拔强度。
c.软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a × σca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软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软土侧压缩强度,Aa为桩底面积,σca为软土底面抗拔强度。
2.侧阻力计算公式:桩基侧阻力是指桩基在侧面土体与桩身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常用的桩基侧阻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锥形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b.圆柱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c.单桩顶阻力计算公式:Fv = d × L × qc其中,Fv为桩的顶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顶板的直径,qc为土的静力锥尖抗力。
d.桩身摩阻力计算公式:Fr=π×L【D^2-(D-2t)^2】×γ×µ其中,Fr为桩的摩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t为桩壁厚度,γ为土的单位重,µ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灌注桩基础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构造(Ⅰ)桩身(Ⅱ)承台第三节桩基计算(Ⅰ)桩顶荷载计算(Ⅱ)桩基垂直承载力及其验算(Ⅲ)桩基水平承载力及其验算(Ⅳ)桩身强度和抗裂性验算(Ⅴ)桩承台的内力计算与强度验算第三章灌注桩基础施工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灌注桩的施工(Ⅰ)一般规定(Ⅱ)螺旋钻成孔灌注桩(Ⅲ)潜水钻成孔灌注桩(Ⅳ)机动洛阳铲挖孔灌注桩(Ⅴ)冲击成孔灌注桩(Ⅵ)钻孔扩底灌注桩(Ⅶ)锤击沉管灌注桩(Ⅷ)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Ⅸ)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第三节承台施工第四节灌注桩基础工程验收附录一灌注桩成孔工艺选择参考表附录二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力的桩基附录三基桩计算长度和桩身纵向弯曲系数附录四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附录五受地震水平力的一般建筑物桩基设计计算举例附录六灌注桩基础施工记录表附录七本规程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参考资料一桩的现场试验参考资料二常用灌注桩的成孔机械性能参考资料三灌注桩施工设备示意图例基本符号内外力G——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重;Gs——按设计桩径确定的桩身自重;H——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H1——作用于单桩桩顶的水平力;Hi——作用于第i桩桩顶的水平力;Hμ——单桩水平极限荷载;H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α——单桩水平容许承载力;Mx、My——作用于桩基上的外力对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外力矩;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上的垂直荷载;N0——作用于单桩桩顶的垂直恒载;N1——作用于单桩桩顶的轴向压力;N1max——作用于单桩桩顶的最大轴向压力;Ni——作用于第i桩桩顶的轴向力;Pμ——单桩轴向受压极限荷载;Pα——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计算指标E——钢筋的弹性模量;Eh——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桩周土的容许摩阻力;fi——柱周第i层土的容许摩阻力;Rj——土的容许端承力;Rα——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Rf——混凝土的抗裂设计强度;τt——土的冻胀切力。
桩基设计计算和验算内容

桩基设计计算和验算内容根据承载能力无限大极限状态和正常添加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一般而言计算和验算。
1、承载能力计算所有桩基则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1)根据桩基的作用功能和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拉)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对于某些条件下的群桩基础宜考虑由桩群、土、承台相互作用产生的承载力群桩效应。
(2)对于桩身及承台的强度(受压、受弯、受拉和受圆头承载力)应进行计算;对于桩身遮住地面或桩侧钢线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50kPa(或不排水瑞维尼强度小于10kPa)的纤细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混凝土预制还要按施工阶段的吊装、运输和锤击积极作用进行强度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很难说和沉降。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土体稳定性。
(5)应验算抗震承载力。
2、变形验算下列建(构)筑物桩基应进行变形验算:(1)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物桩基以及浮石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物桩基,应验算沉降;并宜考虑下端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2)受水平荷载较大、对发展水平变位要求严格的—级建筑物桩基,应验算水平本位;对安全等级为—级以及对变形有限定的基坑支护桩,尚应验算其变形。
柔性靠系船簇桩应计算其水平变形是否小于限值。
3、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下列建筑物桩基应进行桩身和承台的抗裂和裂缝宽度预力验算;根据使用条件不允许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应进行抗裂验算;对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需有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求函数。
4、沉降观测建于黏性土、粉土的一级建筑物的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物的桩基,其施工过程换用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5、软土地区桩基设计原则东部软土地区的桩基应按下列市场导向设计:(1)软十中的下部结构官选择中,低压缩性的黏性土、粉土、中密和密实的砂类土以人及碎石类土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一级建筑物钢筋,不宜采用桩置于软弱土层上的摩擦桩。
桩基工程第二章

B、对于二、三级建筑桩基,可用经验公式计算U:
U = Uuk / γ s + G
(1)单桩或群桩呈非整体性破坏时:
Uuk = ∑λi qsikui li
(2)群桩呈整体性破坏时:
Uugk
1 = ui ∑λi qsikli n
4 单桩沉降计算
4.1经验公式法: 建筑桩基规范建议采用经验公式法,一般竖向 工作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有:
R = R原 − R's
2 嵌岩灌注桩的承载力
2.1概述
嵌岩灌注桩:在基岩埋深不太大的情况下,常将大直 嵌岩灌注桩 径灌注桩穿过全部覆盖层嵌入基岩而成为嵌岩灌注桩。 适用于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及桥基础中,抗震性能好, 承载力高,沉降小。 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一般认为主要由桩与土间的侧 摩阻力,嵌岩段的侧摩阻力(嵌固力)及桩端阻力三部分 组成,根据规范和经验可确定其承载力标准值。
第二章 桩基设计计算
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1.1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1.1.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桩顶加F ——桩身上部压缩变形下移δ——桩身上部侧表 面产生QS——增加F——桩下移δ增加直至整个桩身产生位移 S——全部桩周产生侧摩阻力并达到极限QSU——桩下移压缩桩 底土层——产生QP——F增加——S增大——QP达到极限QPU,QS 下降——整个桩达到极限承载力QU——再增加F——桩底土挤 出,桩底刺入土体——桩位移S急剧增大——Q急剧减小,桩 土体系破坏。 从荷载传递过程可知,桩顶荷载是通过桩身传递到桩周土 层及桩端土层达到承载目的。
(2)静力触探成果估算法:(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
A、按单桥探头的比贯入阻力值确定:
Quk = Qpk + Qsk = αq pk Ap + u∑qsikli
桩基计算书

桩基计算书根据计算后轴力资料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桩基计算柱底内力采用标准值1.Q k≤R a2.R a=q Pa A P1q Pa—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A P1—桩扩底横载面积(A P1=πD2/4)3.Q≤A P2f cΨcA P2—桩身横载面积f 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Ψc—工作条件系数,取0.654.最小配筋率≥0.2%5. 桩身混凝土等级为C25ZH-1桩基计算:1. 取最大轴力的孔桩计算: N=1600kPa q Pa=4000kPaN= Q k≤R a= q Pa A P11624≤4600×πD2/4=4000×3.14×D2/4D≥0.67m取D=0.9 m 扩底尺寸取a=0m2.桩身混凝土承载力验算:Q≤A P2f cΨc= 3.14×450×450×11.9×0.65×1/10001424≤4918(满足要求)3.最小配筋率计算:A s/πD2/4=0.2%A s=3.14×450×450×0.2%=1271mm2实配钢筋:9φ14ZH-2桩基计算:1.取最大轴力的孔桩计算: N=2742 kPa q Pa=4600kPaN= Q k≤R a= q Pa A P12742≤4600×πD2/4=4000×3.14×D2/4D≥0.87m取D=1.0 m 扩底尺寸取a=0m2.桩身混凝土承载力验算:Q≤A P2f cΨc= 3.14×500×500×11.9×0.65×1/10002742≤6071(满足要求)3.最小配筋率计算:A s/πD2/4=0.2%A s=3.14×500×500×0.2%=1570mm2实配钢筋:11φ14。
桥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

一方案比选优化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到结构上可能出现的多种作用,例如桥涵结构构件上除构件永久作用(如自重等)外,可能同时出现汽车荷载、人群荷载等可变作用。
《公路桥规》要求这时应该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合相应的设计状况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并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可采用以下两种作用效应组合。
(1)基本作用效应组合。
基本组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标准值效应的组合,基本组合表达式为(1-1)或(1-2)γ0-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按结构设计安全等级采用,对于公路桥梁,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分别为1.1、1。
0和0。
9;γGi-第i个永久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是指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结构的可靠度而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系数,分为作用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两类。
当永久作用效应(结构重力和预应力作用)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γGi=1.2;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利时,γGi=10;其他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详见《公路桥规》;γQ1-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γQ1=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用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效用时,则该作用取代汽车荷载,其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门为承受某种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时,其分项系数也与汽车荷载取同值。
γQj-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以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γQ1=1。
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1.1;S gik、S gid-第i个永久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S Qjk-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标准值;S u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作用效应设计值等于作用效应标准值S d与作用分项系数的乘积。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9309.7957(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0b W d W I E EI d W I c ===⨯=≤式中 α-水平变形系数;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EI-桩身抗弯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桩EI=0.85E C I 0;ft—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V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查表可知;W 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 0;d 0-扣除保护层后桩的直径;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ρg-桩的配筋率;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m=20MN/m4;b0—桩身的计算宽度(m);Ec—桩身砼的弹性模量(N/mm2);X0a—桩顶允许水平位移(一般取6mm)。
配筋计算()[]5020201232EImb d d d W g E =-+=αραπ)(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 0b W d W I E EI d W I c ===⨯=≤a x ha EIR 0375.0χνα=N3000kn f y '300n/mm2As'10000.00mm22 轴心受拉a 按承载力计算式中 N-单桩抗拔力设计值(N);1.1 桩身只受轴向压力且符合下公式pc A f N ≤0γ''Sy A f N ≤γ00.9d1.2N0fc9520kN/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766.866H10kn γ00.9 αH60Kn d1.2m NG0Kn ft1270kN/m2γ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5.851145式中H1-桩顶横向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αH-综合系数(kN );d-桩身设计直径(m );NG-按桩顶永久荷载效应计算的轴向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γm-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A-桩身截面面积(m2);由于上两式不同时成立,不采用构造配筋方法,又因本建筑物属一级建筑物,对抗拔和抗水平载荷能力要求较高,需按下式计算配筋率:1、轴心受压式中 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桩身截面面积(m2)。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

钻孔桩工程量为:25×100=2500m
某工程有钻孔桩100条,设计桩径为60cm,设计桩长平均为25m, 按设计要求需入岩0.5m,桩顶标高为-2.5m,施工场地标高为-0.5m。 泥浆运输距离为3km。混凝土为C20。本工程土为二级土,管理费费 按一类地区收取。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报价。
3、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2)接桩
接桩——当设计桩长超过一根预 制桩段的长度时,就应进行桩的连 接。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接桩计量单位为“个”, 按设计图示规定计算。
钢板桩接桩计量单位为“m”,按设计图示 规定计算。
3、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3)混凝土灌注桩、砂石灌注桩、灰土挤密 桩、旋喷桩、喷粉桩工程量计算规则与预 制钢筋混凝土桩相同。
则d=D1-20=220-20=200mm
7.85×10-6×2002×3×220=0.942×220=207.24kg=0.207t
7.85×10-6×(3.14x2002/4)×3×220=162.68kg=0.163t
分部分项工程报价表
工程名称:
序 项目 项目名 号 编码 称
0102 预制钢 5 0100 筋混凝
3、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8)钢板桩、钢支撑
计量单位为“t”,计算规则按金属结构工程 量计算规则计算。
案例分析1
某工程有预应力管柱220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平均 桩长为20m,桩径为φ400,壁厚90mm,钢桩尖每个重 35kg。接桩采用焊接法。按设计要求桩需进入强风化岩 0.5m。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知:土壤级别为二级土。利 润按人工费的18%计算,管理费按一类地区计算。要求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报价。 解:(1)预应力管桩工程 量计算
桩基专项方案计算公式

一、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1.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Qs = Qsk + Qp其中,Qs为单桩承载力;Qsk为极限承载力;Qp为桩身抗拔力。
2.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Qsk = 1.2×γD×L×fck其中,γ为桩身材料重度;D为桩径;L为桩长;fck为桩身材料抗压强度标准值。
3. 桩身抗拔力计算公式:Qp = 0.8×γD×L×fck其中,Qp为桩身抗拔力;其他参数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相同。
二、桩基沉降的计算公式1. 桩基沉降计算公式:S = (Qs - Qp)×δp / (A×E)其中,S为桩基沉降;δp为桩身材料变形模量;A为桩身截面积;E为桩身材料弹性模量。
2. 桩基沉降计算公式(简化):S = (Qs - Qp)×δp / (πD²/4)其中,其他参数与桩基沉降计算公式相同。
三、桩基首灌混凝土计算公式1. 钻孔灌注桩首盘方量计算公式:V = (H1 - H2)×πD²/4 + πd²/4×h1其中,V为首盘方量;H1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H2为导管初灌埋深;D为桩孔直径;d为导管内径;h1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的高度。
2. 钻孔灌注桩首盘方量计算公式(简化):V = πD²/4×(H1 - H2) + πd²/4×h1其中,其他参数与钻孔灌注桩首盘方量计算公式相同。
四、桩基施工进度计算公式1. 桩基施工进度计算公式:P = (N × D × L) / (T × 24 × 60)其中,P为桩基施工进度;N为桩基数量;D为桩径;L为桩长;T为施工时间(小时)。
2. 桩基施工进度计算公式(简化):P = N × D × L / (T × 24)其中,其他参数与桩基施工进度计算公式相同。
桩 桩基设计计算书 桩计算 三合一

2000年12月27日补充勘察资料计算厂房II区1-1'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35220342-2.354168435-6.35 2.173.5530-8.45 3.1936.125-11.55 1.8456.222-13.35 6.6145.28.255-19.950.949.5704795.0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0.85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8 2.727342-2.52284435-4.52 4.6161530-9.12 1.8546.125-10.92 2.562.56.222-13.42 6.1134.28.255-19.52 1.3373.15705797.2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0.85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7 2.727342-2.53 2.9121.8435-5.43 2.587.5530-7.93 3.51056.125-11.432506.222-13.43 6.09133.988.255-19.52 1.3373.15709800.7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0.85厂房III区2-2'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2.49 2.323342-4.79 1.875.6435-6.59 2.173.5530-8.69 2.2666.125-10.892506.222-12.897.8171.68.255-20.69 1.0155.55610689.4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1.7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3 3.737342-3.57 2.8117.6435-6.37 2.380.5530-8.67 2.7816.125-11.37 1.8456.222-13.17 5.8127.68.255-18.97155644727.5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19.97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 3.535342-3.53126435-6.5 1.863530-8.3 2.4726.125-10.7 3.6906.222-14.3 5.4118.88.255-19.7155663749.0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0.73-3'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69 1.111342-1.79 3.9163.8435-5.69 1.138.5530-6.7941206.125-10.79 3.4856.222-14.19 4.496.88.255-18.59 3.11171.05812918.11800200.88256.5桩底黄海标高-21.7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41 5.959342-6.3100435-6.310.724.5530-7.01 3.61086.125-10.61 3.6906.222-14.21 4.6101.28.255-18.81 2.89158.95641724.71800200.88256.5桩底黄海标高-21.7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41 4.747342-5.11 2.188.2435-7.21 2.691530-9.81 1.3396.125-11.113756.222-14.11 5.51218.255-19.61 2.09114.95682770.91800200.88256.5桩底黄海标高-21.75-5'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08 6.161342-6.0200435-6.02270530-8.023906.125-11.022506.222-13.02 6.51438.255-19.52155555627.53000334.8427.5桩底黄海标高-20.52厂房IV区4-4'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2 6.5265.2342-6.3200435-6.32 3.5122.5530-9.820.8246.125-10.62 3.4856.222-14.02 6.4140.88.130-20.42 2.6789.124-23.02 5.3127.29.358-28.320.6839.44808912.7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9 3.333342-3.11 3.2134.4435-6.31 2.380.5530-8.61 3.1936.125-11.71 1.537.56.222-13.21 5.51218.130-18.710.6189.124-19.318.9213.69.358-28.210.7945.829201039.4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2 2.2822.8342-2.08 3.8159.6435-5.88 2.277530-8.08 3.61086.125-11.68 2.2556.222-13.88 5.7125.48.130-19.580.7219.124-20.287.93190.329.358-28.210.7945.829531077.0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07 2.424342-2.33 3.4142.8435-5.73 2.587.5530-8.23 2.5756.125-10.73 2.562.56.222-13.23143088.130-27.23009.124-27.23 1.331.29.358-28.530.4727.268981014.6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 2.121342-2 3.8159.6435-5.8 2.691530-8.4 3.1936.125-11.5 1.947.56.222-13.4 4.6101.28.130-182609.124-208.52049.358-28.50.5299551078.8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Qsk(kN)Qpk(kN)R(kN)φ377φ426φ377φ426φ377φ426土层qsik层顶深度li qsik*li uΣqsik*li uΣqsik*li qpi2100.19 3.131342-2.91 2.292.4435-5.113105530-8.11 2.8846.125-10.91 3.2806.222-14.11 4.6101.28.130-18.71 3.41029.124-22.11 5.51329.358-27.61 1.3980.629571081.41000111.6142.5桩底黄海标高-29(kPa)(kPa)i(m)高(m)(m)桩基设计计算书li li(m)sk*。
桩基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桩基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用于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本文将介绍桩基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预测荷载、桩长计算、抗拔设计和桩身承载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测荷载在进行桩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预测桩基所能承受的荷载。
常见的预测方法包括:1.1 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通过在地面上进行力学试验,测量桩顶受到的反力和桩侧阻力,从而得到桩基所能承受的荷载。
1.2 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力,观测冲击波的传播和反射情况,计算得到桩基的承载力。
1.3 建筑物荷载法建筑物荷载法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及土壤特性,通过静力学原理计算得到桩基的承载能力。
二、桩长计算桩长的计算是桩基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
合理的桩长可以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1 摩擦桩的桩长计算对于摩擦桩来说,桩长的计算通常基于桩身与土壤间的侧摩擦力。
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和设计要求,可以采用细触探法、爆破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2.2 立桩的桩长计算对于立桩来说,桩长的计算主要考虑桩尖在土壤中所产生的承载力。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卡诺公式、刚度法等。
三、抗拔设计当建筑物所受到的动、静力荷载超过桩基的承载能力时,桩基会发生抗拔设计。
常见的抗拔设计方法包括:3.1 增加桩基直径通过增加桩的直径可以增加桩身的承载能力,以抵抗外力的抗拔。
3.2 采用锚杆加固在桩体下部安装锚杆,将锚杆固定在岩石或深层土层中,以增加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桩身承载力计算桩身承载力的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4.1 驱动钻孔桩的承载力计算通过驱动钻孔桩时所需的扭矩和驱动时间,计算桩身的承载能力。
4.2 预应力桩的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桩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体的预应力效应,通过计算桩身所受应力,得出桩的承载能力。
总结本文介绍了桩基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预测荷载、桩长计算、抗拔设计和桩身承载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预测荷载、计算桩长、设计抗拔和确定桩身承载力,可以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桩基设计中的考虑因素与计算方法

桩基设计中的考虑因素与计算方法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它可以分散载荷,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在桩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荷载特征、环境因素等方面介绍桩基设计中的考虑因素与计算方法。
地质条件是桩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需要了解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土壤类型、层位分布、地下水位等信息。
根据地质数据,可以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如摩擦桩、端承桩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地质条件对桩基性能的影响,如不同土层的承载力、沉降性能等。
在荷载特征方面,荷载的性质和大小也是桩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常见的荷载包括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弯矩荷载等。
每种荷载都会对桩基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荷载进行准确的估计和计算。
根据荷载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竖向荷载可以采用静力法,水平荷载可以采用摩擦桩的摩擦力来抵抗。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桩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震活动、周边建筑物等。
这些因素会对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例如,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土体的干湿程度改变,进而影响桩基的承载力。
因此,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桩基设计的计算方法方面,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有限元分析法等。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大量实测数据总结得出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程项目。
而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它可以考虑桩基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适用于复杂的工程项目。
总而言之,桩基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地质条件、荷载特征和环境因素等是影响桩基设计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也是确保桩基设计准确可靠的关键。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工程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 Qsu Q pu
桩顶沉降由三部分组成: l 1 a)桩身压缩变形Ss,S s N (l )dl , EA 0 E—桩的弹性模量,A—桩的横截面积,l— 桩长,N(l)--桩身轴力。 b)桩端土体压缩引起沉降Sb 。 c)桩端土体破坏引起沉降Sc 。 总沉降S=Ss+Sb+Sc。
单桩基础下拉荷载为桩侧负摩阻力总 n 和: n , n
Q g u q si li
i 1
u—桩身横截面周长;n—中性点以上土层个 数;li—中性点以上各土层的厚度。 桩距较小时,基桩负摩阻力因群桩效应而降 低。计算时,乘以群桩效应系数( n 1 )。
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 桩承载力:
2.3.3由地基土强度确定抗拔桩承载力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可用抗拔试验测定或用经验 方法确定。 1)静载试验 对桩施加竖向上拔力,分级加载,每级读测 (荷载、变形)。终止条件: 桩顶荷载达到受拉钢筋总极限承载力的0.9倍;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变形量为前一级荷载变形 量的5倍; 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Fig 端承于砂层中的摩擦桩
扩底桩。支撑于砾、砂、硬粘性土、粉土上的扩底桩。由于端 阻破坏所需位移过大,端阻力所占比例较大,Q~S曲线成缓 变型。极限承载力可取SU =(3%~6%)D控制。
Fig 扩底端承桩
泥浆护壁作业,桩端有一定沉淤的钻孔桩。由于桩底沉淤强度 低、压缩性高,桩端一般呈刺入剪切破坏,接近于纯摩擦装, Q-S曲线呈陡降型,破坏特征点明显。
Fig 嵌入坚硬基岩的短粗端承桩
2.1.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地基土承载力。 1、按桩身材料强度 R [ ] A
p
R—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Ap—桩 身横截面积;[σ]—桩身材料抗压应力设计 值;φ—稳定系数。
对于钢筋砼桩还可采用以下公式:
(a)荷载-沉降 Q-S曲线
(b)荷载-沉降梯度 S 曲线 Q- Q
对于缓变型的桩,荷载到达“极限承载力”后,再 施加荷载,并不会导致桩的失稳和沉降的显著增加, 即实际上并未达到极限承载力,因而该极限承载力 实际上应称为“拟极限承载力”。 按照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桩 基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因 此,对于缓变型Q-S单桩,可按控制沉降量确定 承载力。一般可按上部结构类型和对沉降的敏感度 取得某一沉降值所%~6 % D )。 D为桩的直径。
U—单桩抗拔力设计值; f t --砼抗拉强度设计值; A—砼横截面面积,纵向配筋率大时取A=Ap-As; 由于砼抗拉强度很低,在上拔力作用下,砼容易出现 横向裂缝,所以上拔力主要依靠钢筋来承担,因此, 计算时不考虑砼的抗拉,则 U f y As 。 0 N U , 0 --1.1,1.0,0.9,对于柱下单桩 按提高一级考虑。
Fig 1-非软化(一般土);2-加工软化型;
3-加工硬化型
桩周土为加工软化型土(硬粘性土、粉土、高结构 性黄土等)无硬持力层的桩。由于侧阻在较小位移 发挥出来并出现软化现象,桩端承载力低,因而形 成突变。陡降型Q-S曲线。与孔底有沉淤的Q-S 曲线相似。
2)单桩Q-s曲线特征 单桩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可靠 依据。试验结果的重要内容:荷载—变形曲线。反 映桩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 常见的Q~S曲线大体可划分为两类基本类型: 陡降型:Q~S曲线出现明显陡降段,相应的沉降 梯度剧增,破坏点明显。(急进型破坏) 缓变型:当荷载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沉降梯度的变 化趋缓或趋于常量。(渐进型破坏)
嵌岩桩段侧摩阻力很高,特征:达极限时所 需相对位移小,一般呈脆性破坏。 沉渣形成软垫,可以充分发挥侧阻作用, 而端阻不能有效发挥。 实测资料表明,嵌岩深度为3倍桩径时,嵌 固力可以达到总承载力的75%以上,为最佳 嵌岩深度。
2.2.2嵌岩桩的承载力 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 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桩竖向 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几种Q-S曲线:
软弱土层中的摩擦桩(超长桩除外)。桩端一般 为刺入式剪切破坏,桩端阻力分担的荷载比例小, Q-S曲线成陡降型,破坏特征点明显。如图
Fig 均匀土中的摩擦桩
桩端持力层为砂土、粉土的桩。由于端阻力所占 比例大,发挥端阻力所需的位移大,Q-S曲线成 缓变型,破坏特点不明显。此时一般以Su = 40 -60mm所对应的荷载为其极限承载力。
Quk Qsk Q pk p q pk Ap u si qsik li
si p
、
——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 按表5.3.6-2取值。
表5.3.6-1 干作业挖孔桩(清底干净,D=800mm) 极限端阻 力标准值 q pk (kPa)
土名称 黏性土 粉土 稍密 粉砂 砂土 碎石 类土 细砂 中砂 粗砂 砾砂 500~700 700~1100 1000~2000 1200~2200 1400~2400 0.25<IL≤0.75 800~1800 状态 0<IL≤0.25 1800~2400 0.75≤e≤0.9 1000~1500 中密 800~1100 1200~1800 2200~3200 2500~3500 2600~4000 IL ≤0 2400~3000 e<0.75 1500~2000 密实 1200~2000 2000~2500 3500~5000 4000~5500 5000~7000
竖向荷载增大---桩身下部摩阻力产生,端部阻力产 生---摩阻力增大达到极限桩端阻力达到极限---桩端 持力层大量压缩、挤出,位移迅速增大,桩破坏--桩达到极限承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单桩在竖向荷载作 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 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 身承载力(桩基规范)
2.1.2单桩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 1)单桩破坏模式与强度的关系 竖向荷载下:地基土强度破坏;桩身材料强 度破坏。通常由地基土破坏引起。 与桩的承载力相联系的地基土强度包括桩侧 阻力和桩端阻力。桩侧阻力qs:达到极限值 qsu,所需的桩土相对极限位移su与土的类 别有关,与桩径大小无关。
N k Ra
n g
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 Qg , 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
n
N k Q Ra
2.2 嵌岩灌注桩的承载力
2.2.1概述 概念:基岩埋深不大时,常将大直径灌注 桩穿过全部覆盖层嵌入基岩,成为嵌岩灌 注桩。多用于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桥基 中。 特点:单桩沉降小,群桩效应不影响承载 力,沉降在施工中便可完成,抗震性能好。
2)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a)桩端土与桩周土的刚度比。Eb/Es:0—纯 摩擦桩,1—均匀土层摩擦桩,∞--端承桩。 b)桩与桩周土的刚度比。Ep/Es:愈大,桩端 分担比例愈大;反之,愈小。 c)桩底扩大头与桩身直径之比D/d。愈大,桩端 分配比例愈大。 d)桩的长径比。l/d大多属摩擦桩。桩身压缩变形 大,允许桩端土变形小,端承力发挥小。
中性点:桩身上可能存在一点,该点以上土的沉降大于 桩的位移,桩周为负摩阻力,该点之下土的沉降小于桩 的位移,桩周作用正摩阻力,该点处桩土无相对位移。 中性点处轴力最大。中性点的位置与土的压缩性、桩的 刚度、和持力层刚度有关。中性点离地面深度Ln可按 表5.4.4-2确定。
影响:(部分土的自重和地面荷载通过负摩 阻力传递给桩,引起桩身轴力增加。)降低 桩的承载力;增大基桩沉降;严重时造成桩 断裂。
2、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 经验公式法、静力触探成果估算法、静载荷 试验法。 经验公式法: 假定桩周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对于某一特 定土层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大量工程经验, 对桩的承载力进行统计,提出经验数据。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 的方法
b)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的方法 砼预制桩、钻孔桩、沉管灌注桩的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圆砾、角砾
卵石、碎石
1600~3000
2000~3000
3200~5000
3300~5000
6000~9000
7000~11000
钢管桩:
对于带隔板的半敞口钢管桩,应以等效直径 d e 代替d确定 p, d d / n ;其中 为桩端隔板分割数(图5.3.7)。
e
n
图5.3.7
隔板分割
1.04
2.3 抗拔桩的承载力
2.3.1概念 对于自重比较轻而水平荷载又比较大的高 耸结构物(如烟囱、输电塔,发射塔),或 地下室承受地下水浮力作用而自重不足时, 桩基可能承受上拔荷载。此时必须验算桩的 抗拔承载力。
2.3.2由桩身强度所决定的抗拔桩承载力
U f t A f y As
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第2章 桩基设计与计算
讲授教师:杨 曌
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土木系结构教研室
2012年3月
2.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2.1.1桩土体系荷载传递 1)传递机理 竖向荷载---桩身上部压缩---相对于土产 生向下位移---相对位移处受到土体向上摩 阻力---上部荷载传递至桩周土---桩身轴力、 变形随深度递减---桩土相对位移为零处, 摩阻力为零
2.1.4桩的负摩阻力及计算公式 1)概念: 正摩阻力,桩相对于桩周土发生向下位移, 桩身受到向上的摩阻力。 负摩阻力,桩周土相对于桩发生向下位移, 桩身收到向下的摩阻力。
常见的三种情况会产生负摩阻力: 桩周土固结下沉—桩穿越较厚的比较松散土 层进入坚硬土层; 地面超载压密桩周土—桩周存在软弱土层, 而地面承受较大长期荷载(地面堆载); 地下水位下降—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有 效应力增大,产生显著压缩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