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精编版
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一、选择题: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2.(2008年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008年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4.(2008江苏,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20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
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6.(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7.(2008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
高2021级历史期末试题〔2〕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方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
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3.观察以下图,它反映了〔〕4.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
但是,到明末,民窑已到达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
这反映了〔〕5.2021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漂浮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表达在〔〕A.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B.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C.“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粉彩瓷器D.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6.?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
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
这反映出〔〕7.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
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假设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
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8.“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及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
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畎。
五耕五耨,必审以尽。
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暝蜮。
”材料主要反映了()A.耕作技术的进步B.水利技术的发展C.土地制度的变革D.生产关系的进步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4.《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这段记载中的“工”是指(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5.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中杜甫赞美的是()A.白瓷B.青花瓷C.彩瓷D.粉彩瓷6.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市”发展的描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该时期应该是()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由此可知黄宗羲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态度是() A.禁止B.限制C.重视D.反对8.右图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经济生活的典型写照。
牛郎织女这一家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开始解体于()A.明朝中后期B.鸦片战争后C.洋务运动期间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9.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
高中历史 1-4专题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2)1——4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耕作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2.《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
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
”这主要反映了A.沉重的徭役、兵役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C.繁苛的赋税负担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3.右图是一种冶铁鼓风工具的示意图。
发明此一工具的是A.战国李冰B.战国郑国C.东汉杜诗D.东汉崔寔4.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5.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A、大禹B、郑国C、李冰D、王景6.“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诗中提到的“草市”最早出现于A、秦代B、六朝时代C、唐代D、宋代7.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④东京的夜市十分繁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B、《坊墙倒塌以后》C、《汴河两岸D、《宋代东京的辉煌》9.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一到四单元综合复习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四单元综合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有人称赞古时的某生产工具,见下。
据此推断,该工具的功能是A. 蓄水B. 祈雨C. 耕田D. 灌溉2、2011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城东两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珍贵文物100多件。
下列物品可能会在墓葬中出现的是A. 白瓷小碗B. 青铜小镜C. 精致棉鞋D. 曲辕犁模型3、明代以后,江南以水稻栽培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耕地改种经济作物,以经济作物及其加工业为主体的新型结构,逐渐成为主业。
这反映出江南A.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 农耕技术有了大幅提升C. 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D. 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前汉书·食货志上》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四民”排序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 闭关锁国B. 以吏为师C. 重农抑商D. 重商主义5、道光六年(1826年),官府“贷蚕民蔡万春、李荇、董太和等资本银九百余两……设机房三处,集织匠三十余人……绸成得价倍”。
这里的“织匠”实际成了A. 私营手工业者B. 雇佣工人C. 官办手工工人D. 包买资本家6、下图拍摄于“纪念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500周年”的活动中,照片中,麦哲伦船队的帆船之一“维多利亚”号的复制品(中)在纪念活动上航行。
这一照片拍摄场地最可能属于A. 葡萄牙B. 菲律宾C. 西班牙D. 阿根廷7、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上述评价坚持的历史观是A. 民族史观B. 社会史观C. 革命史观D. 文明史观8、有历史学家在论述英国1603~1660年的殖民地扩张原因时说:“1603~1660年的对外贸易史与殖民地史关系密切,难以区分。
”按其理解,当时英国殖民地扩展的重要手段是A. 商业贸易B. 国家支持C. 武装威慑D. 平等交换9、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
高一历史试题(必修二(1-4专题)试题
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历史试题(2015.4)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3.下列两幅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A.粮食运输B.灌溉抗旱C.围湖造田D.扩大耕地4.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5.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6.“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之六材。
”《礼记-曲礼》中这段话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7.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列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C.礼器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8.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有①长期领先于世界②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③规模不断扩大,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成相应的变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9.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人民版)高一(下)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农业耕种技术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是A.牛耕B.铁家具C.翻车 D.筒车2.古代中国农民富于创造性,他们创造的“井渠”最早出现于A.关中地区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
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这些描述可以反映出A.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的程度B.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操劳C.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4.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反映盛唐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邢窑白瓷制作精美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全国5.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以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易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墙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的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商业贸易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图中人物感叹:“想当年我来和亲,整整走了三年,如今的人们真是方便多了!”在当时画中人物虽贵为大唐公主,也不能①在会馆中停宿②晚上逛夜市③随从人员携带了从草市中购买的特产④带去大量的粉彩瓷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前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明清政府的做法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8.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B.产生于中国近代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产生9.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得以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毫无政治地位B.受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C.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10.观察下图,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11.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学高一衔接文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复习(附答案)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2)周测八专题一至专题四复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由此可以得出A.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B.水利工程的兴修C.战国时社会秩序的稳定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3.“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
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
”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士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4.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5.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
材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6.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
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从汉代开始起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7明清时期,虽然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商业继续繁荣,这突出表现在A.B.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拉动国内经济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D.分工日益细密,出现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测试.docx
2014年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年级4月份月考历史试题(文科)一、单选题(60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1、刘禹锡《竹枝词》“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作品反映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①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耕作方式②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③江南已成为经济重心④缓解了人地矛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3、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
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 “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4、周杰伦《青花瓷》“……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 歌词中青花瓷烧制工艺出现的时间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B.世界白银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7、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 据此可知①唐朝形成青、白两大制瓷系统②作者相对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唐朝时期白瓷产量不如青瓷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高一历史必修二一至四单元知识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一至四单元知识习题及答案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做做习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那么高一历史必修二一至四单元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二一至四单元知识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二一至四单元知识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A.土地国有制B.土地公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封建土地国有制2.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4.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5.“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A.畸形的社会性质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C.封建势力的破坏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9.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客观进步作用A.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落后B.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D.导致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10.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高一历史试题(必修二(1-4专题)试题
高一模块考试生物试题考生注意: 2015.04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工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不可能成为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水 D.尿素2.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3.下列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 B.浆细胞C.靶细胞 D.吞噬细胞4.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运输到靶细胞B.发挥完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C.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均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5.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A.增高,发育成枝 B.增高,生长受抑制C.降低,发育成枝 D.降低,生长受抑制6.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但细胞内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突破人体第一、二两道防线流感病毒结合C.某人吃庆丰包子铺的大糖包后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多D.夏天高温时出汗较多,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少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第11题B .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C .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 .自身免疫功能缺陷8.下列有关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 .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C .体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D .炎热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 9.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过敏反应一般不会严重损伤组织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0.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A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B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C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D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11.右图所示是小白鼠在实验前后的血糖含量变化:纵坐标为血糖浓度(mg/dL),横坐标为时间(h);则T 1时刻注入 的激素、T 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A .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 B.胰岛素、惊厥和昏迷 C .胰高血糖素、惊厥和昏迷 D .肾上腺素、正常 12.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C.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是双向传递的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1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C .不同浓度的NAA 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D .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4.环孢霉素A 是一种能抑制T 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 可用于 A .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 .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第13题图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15.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D、乙烯可诱导产生无籽果实1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C.④⑤ D.②③18.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不符合的结论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对生长素敏感程度的大小依次为茎、芽、根19.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核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B.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有呈递作用20.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①剧烈运动;②天气转冷;③患糖尿病;④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⑤高温下劳动A.①②③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③④⑤21.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浙江省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二、三、四测试(人民版)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专题四测试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5*2)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2.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耜耕B、铁犁牛耕C、石器锄耕D、火耕3.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徽商 B.浙商 C.粤商 D.京商4.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海禁政策5.“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6.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7.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8.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扩大其自身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9.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
《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A.养蚕织丝B.烧山耕种C.铸造青铜D.使用铁器10.孔子的学生中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11."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张腊梅--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至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C.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2.“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在这场“商业革命”中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出现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4.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没有全球性大国,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其原因不包括A.新航路的开辟B.进行海外殖民掠夺C.具有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5.1497年,一位葡萄牙人想去印度淘金,他应该跟随谁的船队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③6.“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中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骨耜B.石犁C.铁犁犁冠D.耧车2.中国古代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包括A.改进农业生产工具B.更新耕作技术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D.重视农业灌溉3.右图为《##坎儿井示意图》,其修建技术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发明的技术?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龙首渠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5.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6.16世纪以前,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不包括A.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的发明B.铁器的广泛应用C.杜诗发明水排D.灌钢法的发明7.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8.《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9.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得益于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统治者重视商业的发展③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形成④中外贸易交流频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0.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11.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X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12.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了这一政策.其根本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经济B.抑制商业发展C.征派赋役和征收地租D.巩固封建统治13.马克思《资本论》:"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但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却得不到国家政权的帮助,这主要表现在①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②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③商品经济发展渐趋迟滞④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②③1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可以反映出A.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与和发达的程度B.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操劳C.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5.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反映盛唐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邢窑白瓷制作精美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全国16.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以与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易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墙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与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的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商业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下图中人物感叹:"想当年我来和亲,整整走了三年,如今的人们真是方便多了!〞在当时画中人物虽贵为大唐公主,也不能①在会馆中停宿②晚上逛夜市③随从人员携带了从草市中购买的特产④带去大量粉彩瓷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9.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20.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21.乾隆时期,##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A.##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22.《礼记》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3.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B.隔绝大陆与##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24.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5.〔17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2分〕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2分〕这种状况是怎么结束的?〔2分〕〔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2分〕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2分〕〔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2分〕〔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26.〔2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戮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与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富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清·雍正帝语材料四有人说,##人天生有经商才能,"诚信〞著称天下,崇信"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乔家大院位于##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20##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X?〔2分〕〔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2分〕〔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2分〕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7分〕〔4〕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14分〕材料一图一牛耕画像石图二曲辕犁〔1〕相对于图一的耕作技术,图二曲辕犁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6分〕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练习题〔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5 C C B A A 6—10 A D C D A 11—15 C A D A A 16—20 A B A C B 21—24 C C A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52分〕25.〔17分〕〔1〕商业:货币不统一.〔2分〕政局:分裂割据.〔2分〕结束:秦统一六国、统一了货币.〔2分〕〔2〕特点: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2分〕原因:北宋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方便交换,纸币产生.〔2分〕〔3〕特点:##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缓慢.〔2分〕〔4〕趋势: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走向纸币.〔2分〕__纸币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3分〕26.〔21分〕〔1〕重农抑商.〔2分〕〔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2分〕〔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2分〕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与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位置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7分〕〔4〕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等.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8分〕27.〔1〕进步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4分〕意义:标志着我国耕犁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2〕生产方式:小农经济. 〔2分〕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3〕原因:①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庄园经济 D.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2.图二的农具出现的时代是A.战国 B.汉代 C.唐朝 D.北宋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关于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手工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B.代表了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技术先进,生产集中5.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右图〕、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 B.隋唐C.宋元 D.明清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制作时需金属料在1000千克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商周时期.6.在成语"一言九鼎〞中的"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下列关于司母戊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B.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C.属于饮食品D.属于礼器8.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A.煤成为冶铁燃料B.水力鼓风冶铁C.低温炼钢技术D.发明灌钢法9.魏晋时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鎏金术 B.水排 C.灌钢法 D.铸钢法10.隋唐时期,平民百姓所穿衣服的衣料多为A.丝质 B.毛质 C.麻质 D.棉质11.从汉到唐代,封建统治者都在城市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交易,这说明A.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B.市场交易混乱需派专人管理C.政府对市场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D.政府通过市场管理防止税收流失阅读下列两幅图12.图一和图二分别是A.唐朝的长安和北宋的东京B.隋朝的长安和唐朝的长安C.唐朝的长安和南宋的##D.唐朝的长安和南宋的##13.〔图一和图二就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而言,类似之处是A.都有坊和市,且坊和市的界线分明B.都有西域等少数民族商人C.都是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D.都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肆等14.和图一相比,图二最大的特点是A.政府对城市建设的规划不重视B.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X围和时间受限制C.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D.城市规模小得多15.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A.北宋手工业的发达 B.北宋农业的发达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16.明朝中期江南农村人口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1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 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18.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有合理一面B.把农业和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这—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19.清朝长期实行禁海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嫁之人〞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20.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人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2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22.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清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经历.晋商的发展表明A.政府鼓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 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发展 D.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23.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24.下列纺织原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丝,麻,棉 B,麻,丝,棉C,棉,麻,丝 D,麻,棉,丝25.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小农为经营主体B,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C,基本做到自给自足D,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26.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人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27."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 B.棉 C.毛 D.麻28.观察下图,它所反映的成就属于〔〕A.灌溉 B.冶铁 C.陶瓷 D.纺织29.《颜氏家训》说,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一般日用,能够做到"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段话说明中国传统农户〔〕①完全实现消费的自给自足②基本实现消费的自给自足③生产和生活的物品全靠自己生产④有些生活必需品需要从市场上购买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0.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那么,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的繁荣时期是在〔〕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答案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题号答案第II卷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28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600余万清前期10亿亩 4.1亿材料二〔清前期〕##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遏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第一专题检测题〔答案〕高中历史专题一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目的是<>A.增强国家的实力B.保证正常赋税征收C.巩固封建统治D.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2.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或经济政策是<> A.原始农业B.重农抑商C.工商食官D.工商皆本5.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6.右图大鼎是1939年3月19日在##省##市武官村出土的.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为"司母戊鼎〞.在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将其首次定名为"司母戊鼎〞.它<>①是官营手工业产品中的代表②反映了古代中国冶金业的发达③"司母戊〞三字应为甲骨文④是周王权力的象征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地方志是研究历史的常见史料.民国时期《南浔镇志》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人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贸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买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仔细研读该诗歌,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①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稳固②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③出现了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④##成为商贸中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相对于隋唐时期,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独特原因有<>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政府放松对商品贸易的限制③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④水路交通的便利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9.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道:"并<##>刀如水,吴<##>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商帮势力崛起D.##、##成为著名都会10."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11.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12.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参考答案
专题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指在封建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的同时,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经济形态,因此有杨宗濂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现象的存在,故答案为D项。
A项“开始松动”说法错误,排除;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B项;清政府允许设厂,是刺激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但不是推动购置地产的因素,排除C项。
2.A3.D【解析】根据表格反映的棉纱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说明当时棉纺织业较多采用洋纱来织布,对中国的手工纺纱业造成冲击,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
故答案为D项。
洋纱代替土纱导致纺与织的分离,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洋纱的大量进口导致纺纱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是织布业受到打击,排除B项;洋布代替土布导致耕与织的分离,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注意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时“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的含义。
“纺”与“织”的分离是指购买洋纱来织布,“织”与“耕”的分离是指购买洋布代替土布,家庭手工业不再从事纺织业的生产。
4.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项正确。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排除A。
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排除B。
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间接反映出轻工业的发展,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进口增加”,运用所学知识可知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5.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战败,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体现了这一政策,故D选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是为了扩大税源,不是抵制列强资本输出,故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故B选项错误;清政府的目的是扩大税源,不是大力扶植民营企业,故C选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农业耕种技术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是A.牛耕B.铁家具C.翻车 D.筒车2.古代中国农民富于创造性,他们创造的“井渠”最早出现于A.关中地区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
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这些描述可以反映出A.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的程度B.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操劳C.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4.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反映盛唐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邢窑白瓷制作精美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全国5.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以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易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墙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的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商业贸易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图中人物感叹:“想当年我来和亲,整整走了三年,如今的人们真是方便多了!”在当时画中人物虽贵为大唐公主,也不能①在会馆中停宿②晚上逛夜市③随从人员携带了从草市中购买的特产④带去大量的粉彩瓷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前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明清政府的做法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8.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B.产生于中国近代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产生9.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得以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毫无政治地位B.受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C.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10.观察下图,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11.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现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基础12.假如你是一位近代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厂,发展较快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富③日本全面侵华期间,企业内迁④解放战争期间,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13.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集中发展重工业是基本内容之一B.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C.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D.完全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4.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
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A.改革开放时期B.“大跃进”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文革”时期15.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十五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6.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是在A.建国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革”时期D.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化的进步最主要的在于【高一历史试题第3 页(共8 页)】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8.当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各种经济成分中占有怎样的地位A.主体地位B.是唯一的经济成分C.与私有制平分秋色D.占一小部分19.“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了!”这是近来人们见得多的一类消息。
进入2008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十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轿车下线。
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
材料中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20.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扶持B.毗邻港澳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2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①长袍马褂②西装③中山装④列宁装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22.中国近代风俗转化的特点不包括A.完全西化B.追新慕异C.新旧并存D.去土存洋23.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近代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的是A. 《邸报》的问世B. 《昭文新报》的创办C. 《中外纪闻》的创办D. 《时务报》出版24.“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穿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D.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尾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25.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中不包括A.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B.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我们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反对无节制上网C.网络是资料查找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D.因为有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所以我们要禁止青少年上网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体包括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26分,第28题6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8分)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请回答:(1)材料中的草市出现在哪一时期?它属于什么性质的商业场所?(4分)(2)“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主要说明了哪些商业信息(4分)27.阅读下列材料(26分)材料一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表材料三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
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能发挥生产能力的占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
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25%的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
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22分)【高一历史试题第5 页(共8 页)】(2)从中可以得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28.(6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请回答:(1)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中的开始之际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4分)(2)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29.(10分)2008年,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借“西藏问题”抵制中国奥运会。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府和达赖谈得好,我就可以考虑去北京参加奥运会。
”法国总统萨科奇在电视讲话中再次给出席奥运会“开价码”,并表示可能会见达赖。
……中国网民的大量信息显示,萨科奇不是在奥运会期间受中国欢迎的人。
-----------------《环球时报》7月2日材料二达赖喇嘛之所以能够以“最高精神权威”和万能的最高领袖自居至少有一个原因,即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赋予了达赖这一角色的权力。
-----------------《英国卫报》网站材料三德国《柏林晨报》网站将一张西藏公安干警解救被袭汉人的照片硬说是在抓捕藏人,德国NTV电视台也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抓捕藏人抗议者说成是“发生在西藏的事件”。
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涉及了哪些大众传媒?(6分)(2)互联网的诞生有何重要作用?(4分)一,选择题(25题ⅹ2分=50分)二,1-5 AAACA6-10 BBCBA11-15 DADBB 16-20 CDACA 21-25 CABCD二、非选择题26题(8分)(1)南北朝时期。
(2分)性质: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2分)(2)①宋代的“草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分)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饮食服务设施。
(2分)27题(26分)材料一:一战期间出现黄金时期。
(2分)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分)材料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2分)原因: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反帝爱国运动。
(4分)【高一历史试题第7 页(共8 页)】材料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陷入困境,日益萎缩。
(2分)原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对华经济侵略。
(6分)(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政府政策,群众斗争。
(4分,任意四点即给满分)28题(6分)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分)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分)(1)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29题(10分)(1)报纸、电视、互联网。
(6分)(2)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2分)同时也促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