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控制变量法教学ppt课件
![控制变量法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929d70376baf1ffc4fada3.png)
❖
❖
结越结论论_小_二_一_::在在物_成__距实___像相情同况的下情,况凸下透,镜凸的透焦镜距的一焦定距时越,大物,距像越距___大越_____大_。,像距
.
7 、综合运用
例1、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形状、大小都相 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 下表面哪个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 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 验步骤、结论。
;
❖ (2)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定值电阻R‘ ;
保持R两端的
❖ 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滑:动变阻;器它的作用是 电压不变 ;
❖ (3)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电压表。 .
例5、在学习吉他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 素影响的,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音调高低,可能 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
的场景,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
面积的关系。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将A放在海绵上,然后将 B竖直放在A的正上方, 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程 度;再将B放在海绵上, 然后将A竖直放在B的正 上方,再次观察海绵被压 下的深浅程度。
❖ 实验现象: ❖ 比较两次海绵被压下的深
❖ ①实验中要求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
是:使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在压力一定时,接 触面越粗糙,摩擦
❖ ②分析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力:越大
。
❖ ③分析乙、丙两次实验现象,能否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 为什么?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不能
中考专题复习 控制变量法 课件 最新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 控制变量法 课件 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c086290242a8956aece4bb.png)
分析猜想
为什么?
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为什么相差甚远?猜想如下:
× × ①铝片表面氧化铝的影响;②铝片表面积的影响;
× × ③反应时外界温度的影响;④硫酸铝难溶于水,阻碍了铝和稀硫酸反应;
⑤两种酸的氢离子浓度不同;⑥稀盐酸含有的Cl-加快了铝和稀盐酸的反应
硫酸铝易溶于水 ⑦稀硫酸中含有SO42-阻碍了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探究内容 知识应用 实验准备
探究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你的反觉应得还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能与酸反应 用同样的标准打磨大小、厚薄相同的2片铝
哪些猜想可 以排除?
进行实验 室温时,向盛有等量稀盐酸、稀硫酸的2支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相同的2 片铝
现象描述 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泡;
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一直很慢,几乎看不到气泡。猜想④不合理,
掌握了正确方法 就找到了打开 成功之门的钥匙
预祝同学们中考大捷!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 改变它。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 峰。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 。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 和付诸的最大努力。我不能说只要坚持就能怎 是只要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有压力,但不会 ;迷茫,但永不绝望。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 樵夫没有什么两样。你花时间做什么事,你就 什么样的人!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要做一件事 之前,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成功之后不用你 他人都会知道的。这就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效 下最宝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能奢侈的,莫量法
当事物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每一次 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的 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 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化学》课件
![《控制变量法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776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e.png)
验效率。
学科交叉与融合
化学与生物学交叉
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分子和细胞 的作用机制,探索新的药物设计和治 疗策略。
化学与环境科学交叉
化学与物理学交叉
研究化学物质在物理场下的性质和行 为,开拓新的化学领域和应用。
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 ,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与创新
优化实验流程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步骤
1
2
1. 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需要控制的变量。
3
2.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所需试剂 和仪器等。
实验原理与步骤
3. 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控制变量的稳定和准确 测量。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现象、数据和图表 等。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控制变量法化学
目录
CONTENTS
• 控制变量法简介 • 化学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 控制变量法的优缺点与注意事项 •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研究中的未来发展
01 控制变量法简介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通 过控制实验中的变量来探究不同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优点与不足
优点
控制变量法能够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 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本质。同时,该方法可以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可靠。
不足
控制变量法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操作较为复杂,实验周期较长。此外,由于实验条 件固定,可能无法探究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实验三:配合物合成实验
要点一
总结词
控制变量法PPT教学课件
![控制变量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f9b0c610661ed9ac51f3cd.png)
脊髓 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
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
围 脑神经
神
经 系
脊神经
统
传导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方法步骤
1.制备脊蛙
先用一块纱布包住蛙(或蟾蜍)的躯 干,露出头部,再用解剖剪的一侧刀 口插进蛙的上颌与下颌之间,在头部 齐鼓膜后缘剪去头部(留下颌)。然 后 把蛙放在解剖盘中,使它仰卧,观察 它能否翻身。如果它不能翻身, 则脊 蛙制备成功。如果它能翻过身来,说 明脑还未除尽,则需进一步再向下剪 去一部分,以便 把脑除尽(或用探针 再破坏残留的脑)。
脊髓的传导功能
以成人排尿反射为例来说明: 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便会刺激膀胱壁上
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 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有神经冲动经过神 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 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 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 果环境不适宜,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 排尿。
甲
固体
稀
乙
溶液Biblioteka 浓丙溶液稀
有两位同学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请指出。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取20个 同一品种的水仙头(水仙的鳞茎),分为甲、乙两 组,甲组10个水仙头较大,不做任何处理;乙组 10个水仙头较小,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 再用0.1毫克/毫升的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 长素类似物)处理花芽。将两组水仙置于相同的环 境中培养,结果乙组水仙头的平均开花时间比甲 组提前了20天。据此,兴趣小组的的同学得出了 荼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头开花的结论。
脊髓结构: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外周
控制变量法.ppt
![控制变量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861d747fd5360cba1adb28.png)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 为了验证猜想一, 为了验证猜想一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 )为了验证猜想二, 的琴弦进行实验. 是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 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证猜想 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 所缺数据. 所缺数据. (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 随着实验的进行, 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 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 1
练一练
2、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如图所示,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用嘴对着瓶口去吹它们,可以发出“ 、 、 水,用嘴对着瓶口去吹它们,可以发出“1、2、 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 、 、 、 、 、 的声音来。 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D )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水振动,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水振动,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瓶内空气振动,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瓶内空气振动,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的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 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 衣服 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_______;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 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 响度。 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 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 1
练一练
2、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如图所示,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用嘴对着瓶口去吹它们,可以发出“ 、 、 水,用嘴对着瓶口去吹它们,可以发出“1、2、 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 、 、 、 、 、 的声音来。 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D )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水振动,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水振动,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瓶内空气振动,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瓶内空气振动,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的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 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 衣服 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_______;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 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 响度。 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 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讲解22页PPT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讲解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1805d37e21af45b207a81f.png)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讲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中考专题复习 控制变量法 课件 品质课件PPT
![中考专题复习 控制变量法 课件 品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3631d8a8114431b90dd8f8.png)
中考复习专题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当事物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每一次 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的 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 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金属生锈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其他
活动与探究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一次探究 活动,以识应用 实验准备
探究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你的反觉应得还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能与酸反应 用同样的标准打磨大小、厚薄相同的2片铝
哪些猜想可 以排除?
进行实验 室温时,向盛有等量稀盐酸、稀硫酸的2支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相同的2 片铝
现象描述 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泡;
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一直很慢,几乎看不到气泡。猜想④不合理,
(温室A.时Na,C将l 打B磨. 光Na亮2S的O4相同C.的浓2盐片酸铝)分反别应显放快变入慢化2无支明 试管中,再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
⑦ 盐酸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 B
(A. NaCl B. Na2SO4 C. 浓硫酸)
控制变量法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 一:明确探究问题 二:寻找影响因素 三:控制其他因素 四:改变研究因素
分析猜想
为什么?
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为什么相差甚远?猜想如下:
× × ①铝片表面氧化铝的影响;②铝片表面积的影响;
× × ③反应时外界温度的影响;④硫酸铝难溶于水,阻碍了铝和稀硫酸反应;
⑤两种酸的氢离子浓度不同;⑥稀盐酸含有的Cl-加快了铝和稀盐酸的反应
硫酸铝易溶于水 ⑦稀硫酸中含有SO42-阻碍了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你认为正确猜想的该如何探究?请完成下列表格 讨论
控制变量法
当事物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每一次 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的 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 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金属生锈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其他
活动与探究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一次探究 活动,以识应用 实验准备
探究铝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你的反觉应得还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能与酸反应 用同样的标准打磨大小、厚薄相同的2片铝
哪些猜想可 以排除?
进行实验 室温时,向盛有等量稀盐酸、稀硫酸的2支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相同的2 片铝
现象描述 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泡;
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一直很慢,几乎看不到气泡。猜想④不合理,
(温室A.时Na,C将l 打B磨. 光Na亮2S的O4相同C.的浓2盐片酸铝)分反别应显放快变入慢化2无支明 试管中,再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
⑦ 盐酸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 B
(A. NaCl B. Na2SO4 C. 浓硫酸)
控制变量法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 一:明确探究问题 二:寻找影响因素 三:控制其他因素 四:改变研究因素
分析猜想
为什么?
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为什么相差甚远?猜想如下:
× × ①铝片表面氧化铝的影响;②铝片表面积的影响;
× × ③反应时外界温度的影响;④硫酸铝难溶于水,阻碍了铝和稀硫酸反应;
⑤两种酸的氢离子浓度不同;⑥稀盐酸含有的Cl-加快了铝和稀盐酸的反应
硫酸铝易溶于水 ⑦稀硫酸中含有SO42-阻碍了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你认为正确猜想的该如何探究?请完成下列表格 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在线
(11年陕西)同学们在课本中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了铁生锈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为 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小刚同学经过观察发现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铜表面也会
被锈蚀。经查阅资料知道,锈蚀物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他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推测了可能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生成铜锈的物质。
推测I:锈蚀物中的H来自空气中的 H2O (填化学式,下同),而C来自空气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优 秀课件
活动与探究一
设计实验方案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将锌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快
将两讨块论大:小金相属同与的酸锌反片应和速铁率片的分别放 入 盐溶 酸影质 中响质 ,因量看素分产还数生有相气哪同泡些、的?体快积慢相同的稀
控制变量法
当事物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每一 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 他的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 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在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 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实验研究 之中。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 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 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 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控制变量法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
一:明确 探究问题 二:寻找 影响因素 三:控制 其他因素 四:改变 研究因素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温度 有关。 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 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溶剂的量 。
溶解能力 ==== 溶解速度
(07安徽)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 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 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 间。
【进行实验】右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 仪器名称是:,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时间
1
6% H2O2 1g 红砖粉 152 s
2
6% H2O2 1g MnO2 35 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A1. 2
B3. 4
C2. 4
(B )
1D. 4
中考在线
(11年苏州) 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水 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而碳酸钙不能溶于 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溶质的性质 和 溶剂的性质 有关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1)提出问题
验证假设,由现象得到结论(控 制变量)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对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应
(5)解释与结论
(6)反思与评价等。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 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 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 的实验。
将燃着的木条
中考在线
(11年天津)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⑤ 能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的组合是
中的 C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此这两种物质肯定参加了反应。
推测II:锈蚀物中的O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
小刚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你认为其 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 F (填实验编号)。
植物油
假如要进行实验D,检验CO2是否充满试管的操作方法是 伸到试管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 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假设】
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
“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
素有(答出两点即可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压强
等。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金属生锈的条件 物质燃烧的条件 影 响 固 体 物 质 溶 解 能力 的 因 素 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 红砖粉后反应 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 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 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 (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活动与探究二
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任选其一进行探究
药品:镁带、镁粉、铁粉、5%的盐酸、10%的盐酸、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中考在线
(11年河北中考)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
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
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质量不同)。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 量相同、不同地点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