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背景为适应杭州市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整合新市区空间布局,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1985-2000年)》以及《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基础上,根据市区行政区划的变动,编制本次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远景(至2050年左右)。
2.城市性质新一轮总体规划把杭州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2000年全市总人口现状为389.76万(城市人口253.72万)。
预计近期(200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430万(城市人口313万),远期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30万(城市人口445万)。
根据国际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此后人口规模将稳定在500多万。
近期(2005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290.38 km2,远期(2020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452.99 km2。
4.城市布局结构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4.1一个主城主城由上、下城区和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城区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中心和旅游中心。
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证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控制规模,疏解工业和居住用地,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综合服务类用地和就业岗位,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金融、会展、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都市工业,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
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
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杭州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杭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经济和科技中心之一,杭州市的发展对于浙江省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水平,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杭州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目标1. 经济发展:促进杭州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 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质量。
3. 城市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5.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1. 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城市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加强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分。
重点发展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副中心,提升其功能和形象。
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交通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公交系统的建设。
加强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4. 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等。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文化传承规划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的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参与度。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当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
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
当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滨江规划人口为23万;2020年钱江两岸包括滨江区和钱江新城的规划总人口,将增至92万。
从规划看,未来的滨江区将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用地布局上规划形成“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
“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如下:一个公共中心,即高新开发区(滨江)东部的区级中心。
四条发展轴,即沿钱塘江、中兴路、四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
二个产业园区,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园区,浦沿工业园区。
九个居住片,即本域内的九大居住片。
三个研发中心,即以现状高新软件园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东部公共中心南部研发中心,沿白马湖西侧研发中心。
城市道路交通1、快速路系统:中兴路~杭州萧山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西向);四季大道、风情大道(南北向)2、主干路系统:主干路:火炬大道、江晖路、中兴路、滨康路、滨兴路3、次干路系统:闻涛路、东信大道、浦沿路、海纳路、信诚路、创业路、长河路、江虹路、西兴路、滨宁路。
4、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方便、快捷、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良好、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逐步改进居民出行结构。
一、三大主要商圈(1)星光大道商圈,即以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和集团总部楼群、沿江景观带及周边高档住宅区为基础,以商业步行街大型百货店、超市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将购物与沿江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杭州未来规划详图(地产分析材料)
财政一般财 政收入占全
省27.0%
自营出口额.3%
一般经济环境
GDP(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GDP走势
5099 4781
4100 3442 2943 2543 2100 762 907 1036 1135 1225 1383 1568 1782
一般经济环境 杭州经济结构
60.00% 50.00% 40.00% 30.00%
53.81%
50.61%
51.23%
50.87%
50.17% 49.97% 47.75%
51.30%
50.61%
51.83%
50.40%
41.18%
42.95%
42.97%
45.10%
42.28%
42.74%
44.09%
4.核心位置:一主”即电厂河北侧沿康 桥路和拱康路设置的康桥地区公共中 心; “一副”指金昌路以南、拱康路沿 线的办公商贸区;“三中心”即北侧居 住服务中心、电厂居住服务中心和南侧 居住服务中心。
现状:杭州人对过江消费与过江居住的观念 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整个商业氛围 难成气候
第二阶段规划发展
前言
由于杭州的老城区以东南为中心,在发展第一阶段,杭州市市政府重点向东南方向推 进,钱江新城与滨江新城均已发展10年,而钱江新城无论是商业,住宅、行政、地铁都已 初步规模,一期开发基本完成。
滨江新城发展较慢,由于大部分杭州百姓及企业无法接受过江消费与居住,观念转 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钱塘江是凶江一说,从风水角度,让大部分企业拒绝过江,杭 州市市政府在滨江长期推进较慢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位于杭州主城区内的东部新城与 北部新城。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全省城市化方针 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重点,以网络型城镇群
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实施差异化发 展政策,走适应全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转型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化城市道路。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二、城市布局结构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村镇空间发展与控制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 九、远景展望
3、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 安、桐庐、建德、淳安等 五个县,总面积16596平 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 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 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 余杭等八个城区;水源保 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总面积为3122平 方千米。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5 年,下同)为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 万人和82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现状为750.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城镇化水 平现状为62.1%,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0%和84%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 (1个)--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地方中心城 镇或城市组团(18个)--一般建制镇(60个)四个 等级。
二、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 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 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 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 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 (1)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 景区; (3)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 交通生态走廊; (4)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5)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 木基地); (6)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引言杭州市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杭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以指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
规划目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城市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2.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容貌和形象;4.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品质。
规划内容城市发展布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布局分为两个层次:主城区和副中心。
1.主城区:主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商务区和文化中心,包括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等。
主城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总体形象,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宜业性。
2.副中心:为了分担主城区的发展压力,杭州市将发展副中心,包括滨江区、余杭区等地。
副中心将成为主城区的延伸,主要发展商务办公、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教育等领域,形成多中心城市格局,促进城市的功能均衡发展。
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治理大气污染等。
杭州市还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保护和修复湖泊、河流、山林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杭州市将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
主要包括:1.发展便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交服务质量;2.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地铁网络,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3.改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4.发展新能源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等,减少机动车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gw
城市总体规划一
北部 新城 东部 新城
江南 新城
(1)城市发展 方向:城市东扩, 北部推进,旅游 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在钱 江两岸建成城市 商务中心。 (2)城市布局 形态:从以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 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 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 南城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
钱江新城的崛起,标志杭州从“西湖时代”迈 向“钱塘江时代”。
2002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了“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 “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发展目标。
杭州的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浙江省 西北部,东临杭 州湾,南与绍兴、 金华、衢州三市 相接,西与安徽 省交界,北与湖 州、嘉兴两市相 邻。
杭州市行政区划 杭州有8个区、 3个县级市、2个县、。
武林商业圈
向东沿江发展 形杭成州下湾沙大片桥区
钱江新城
向南跨江发展 形成滨江片区
关键词:跨江多核心 融入长三角 圈层状发展
三水共导篇总结:以杭州主城区和钱江新城为中心, 呈圈层状发展。
新的机遇,新的挑 战,历尽千年沧桑 的杭州焕发出崭新 的笑容,正在迈开 大步,向着“一主 三副六组团”的蓝 图前进。
祥符桥 化工区
轻工业区
拱宸桥 轻纺区
半山 重工区
重工业区
留下 电子区
生活商业区
疗养区
望江门 食品区
关键词:浙江省会 旅游名城 面状发展
文革时,武林广场地区 初次开发。修建毛泽东 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城市中心区沿延安路 向北转移: 1.政府机关北移 2.地理中心北移 3.中轴道路改变
最新《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
精品资料《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一、总规修改的背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下简称总规)于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在总行总规的知道下,有效地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城市中心地位得到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布局得到落实,“一主三副六团生态带”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在名城保护、风景旅游、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于民生保障、城市更新、交通市政建设等方面实施成效显著。
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一是新的功能载体不断出现,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二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人口疏解却滞缓;三十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仍需强化;四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强化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保障民生的能力,应对新的发展形势,解决新的问题,经国务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市开展了对现行总体规划的修改。
二、总规修改的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认真总结现行总规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对现行总规不适应的内容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切实解决现行总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杭州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规修改的原则是:(一)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
(三)坚持构建多规融合的规划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近远结合、着眼期内的工作要求。
三、总规修改的重点任务杭州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未然杭州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强对影响杭州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型、宏观性、创新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把握总规修改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08-11-3一、本次总体规划获批复对杭州市城市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明确了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方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为杭州市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本次总体规划对杭州市城市性质是怎么定位的?答:科学的城市定位对城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和研究,确定的城市性质既体现了杭州在国家、区域、全省所处的地位,又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
国务院批复的杭州市城市性质表述为:“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为此,批复中还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杭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这不仅明确了杭州市城市性质,而且还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站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实现这一性质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杭州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三、能否介绍一下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答:杭州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78年7月编制,1983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杭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和指导方针 (6)第三章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10)第四章空间组织与结构调整 (11)第五章农用地保护 (18)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1)第七章风景旅游资源保护 (26)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29)第九章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34)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0)第十一章附则 (44)前言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是浙江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富阳、临安、建德3个县级市和桐庐、淳安2个县。
200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5.63万人,生产总值(GDP)达到2942.6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GDP)为37456元,财政总收入520.79 亿元。
市域土地总面积168407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399515公顷,占83.10%;建设用地面积130641公顷,占7.76%;未利用地面积153920公顷,占9.14%。
杭州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依据,从1997年开始编制《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护和保障作用,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随着杭州市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用地的现实需求与计划供应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迫切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准实施后,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矛盾日益凸现。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当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
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
当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滨江规划人口为23万;2020年钱江两岸包括滨江区和钱江新城的规划总人口,将增至92万。
从规划看,未来的滨江区将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用地布局上规划形成“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
“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如下:一个公共中心,即高新开发区(滨江)东部的区级中心。
四条发展轴,即沿钱塘江、中兴路、四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
二个产业园区,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园区,浦沿工业园区。
九个居住片,即本域内的九大居住片。
三个研发中心,即以现状高新软件园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东部公共中心南部研发中心,沿白马湖西侧研发中心。
城市道路交通1、快速路系统:中兴路~杭州萧山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西向);四季大道、风情大道(南北向)2、主干路系统:主干路:火炬大道、江晖路、中兴路、滨康路、滨兴路3、次干路系统:闻涛路、东信大道、浦沿路、海纳路、信诚路、创业路、长河路、江虹路、西兴路、滨宁路。
4、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方便、快捷、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良好、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逐步改进居民出行结构。
一、三大主要商圈(1)星光大道商圈,即以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和集团总部楼群、沿江景观带及周边高档住宅区为基础,以商业步行街大型百货店、超市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将购物与沿江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城市規劃原理—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院系:建築系3X學號:10312346組員:羅佩佳指導老師:陳信安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一:区位条件: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1、历史角色: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经济空前繁荣。
2、当代角色:长江三角洲外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有“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之称”。
三:城市范围: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米。
城市规划区围: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等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
四: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市域人口数量(万人)市区长住人口(万人)2010年870 570 预计2020年1030 6502、用地规模2、经济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形态为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明确,杭州市城市发展形态由围绕西湖单一中心
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明确,杭州市城市发展形态由围绕西湖单一中心集中密集发展,向以钱塘江为轴线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未来杭州市用地发展以主城为基础,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代”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杭州主城规划将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主,其中老城区由于受用地空间及环境容量的限制,进一步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钱江新城作为杭州未来的CBD,是新兴的政治、文化、商业、商务和休闲娱乐中心,也是杭州主城区主要的建设开发和经济增长点。
其区域性市政道路网络构架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钱江新城的整体发展和面貌。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步伐,实现沿江开发的战略目标,需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区域内主干骨架,完善路网。
红普路工程是钱江新城扩容区块路网内的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北起艮山东路、南至沿江大道,是扩容区块狭长的用地范围内东部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工程全长约1210.3m,道路红线宽40m,为时速50km/h城市主干路,路面类型为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工程涉及桥梁1座(跨越规划引水河)。
车站南路工程是三堡单元区块路网内的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路,北起钱江路、南至沿江大道,工程全长约345m,道路红线宽36m,为时速50km/h城市次干路,路面类型为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工程不涉及桥梁。
1.2 项目地理位置红普路工程实施地位于钱江新城扩容区域,车站南路工程位于三堡区块。
第2章工程内容2.1 工程名称、性质与建设单位工程名称:红普路(艮山东路~沿江大道)、车站南路(钱江路~沿江大道)道路工程。
工程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
2.2 工程规模及总投资各工程具体规模及投资见表2-1。
表2-1道路工程规模及总投资2.3 工程概况各工程概况见表2-2~表2-8,线路走向见附图2。
表2-2道路工程标准横断面设计概况·3·表2-3道路工程平纵断面设计概况表2-4道路工程涉及桥梁工程工程概况·4·表2-5道路工程占地情况及压线拆迁概况表2-6道路工程截污纳管工程及区域拆迁规划概况·5·表2-7道路工程压线拆迁工业企业概况污水(根据规划,主要为生活污水)全部纳管送城市污水厂集中达标处理。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
让
合理规划
城市
更美好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城市规划与发展阶段
规划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向东南发展, 即钱江新城、滨江新城。 第二阶段:城市向东、向北发 展,即下沙、九堡区域的东部 新城与北部大城北新城 (以运河新城为先期开发,丁 桥、田园版块两个综合体)。 第三阶段:以钱江世纪城为首 的沿江新城,包括江东新城、 临浦新城等。 重点发力即东部新城、北部新 城、江南城三大核心。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0:12:4220:12:4220:1210/21/2020 8:12:42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20:12:4220:12Oc t-2021-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0:12:4220:12:4220:12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城市总体规划一
北部 新城 东部 新城
江南 新城
(1)城市发展 方向:城市东扩 ,北部推进,旅 游西进,沿江开 发,跨江发展, 在钱江两岸建成 城市商务中心。 (2)城市布局 形态:从以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 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 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南城 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杭州是长三角区域的副中 心城市,具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绝对优势,在省 域内具有科技文化的优势。但在区域内的科技实力还 相对薄弱,区位优势还不够明显。应与上海在功能上 形成优势互补,与南京加强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并充分利用省内其他城市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
杭州的区域发展战略
(6)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 城市范围
• 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 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 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 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 16596平方千米。
•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杭州市 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 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 杭等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 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 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 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 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暨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郭雪峰 潘志坚 王静 刘菲 盛琳 黄旋 李猛
内容结构
• • • • 城市概况 城市区域战略发展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城市概况
• 城市印象 杭州以其美丽的 西湖山水著称于世, “上有天堂、下有 苏杭”,表达了古 往今来的人们对于 这座美丽城市的由 衷赞美。宋代大文 豪苏东坡曾写道: “天下西湖三十六, 就中最好是杭州”。
(2)公路:强化城市对外交通,完成绕城公路及十七条对外公路,加强 与上海、南京、宁波、黄山等周边城市的联系,形成市域“一小时半” 公路交通圈。 (3)水路:建设“一港五线四支”骨干航运网,提高钱塘江通航能力至 四级,改造京杭运河,在九堡东规划建设京杭运河二通道。 (4)航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远 期年旅客吞吐量约3000万人次,远景用地控制规模约10平方千米。
温州市
• 城市发展简史
(1)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2)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
(3)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 之一。 (4)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 之城”。
(5)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 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
•
四、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与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严格 按《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 划》的规定进行各项建设。 外围保护区内应保护自然资 源,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搬 迁有污染的工厂或其它不适 宜的建设项目。保护西湖周 围景市相融、精致和谐的景 观特色。严格控制近风景区 的建筑高度,建筑体量、造 型、色彩要与风景区相协调。
三、城市总体规划
•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布局形态为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 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
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 生活居住、行政办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工业用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环境质量,发挥土地效益,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地布局。主城逐步外迁有污染、影响主城功 能的传统工业企业,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和都市工业。新城重 点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交通体系规划
• 对外交通
(1)铁路:杭州铁路交通较为发达,客运枢纽由杭州东站、杭州站、杭 州南站(萧山站)组成。规划沪杭甬高速客运专线、宁杭城际列车和沪 杭磁悬浮列车引入杭州东站,在钱江二桥附近选择越江通道。
• 城市综合交通
(1)城市道路交通: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发展,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 科技含量,推行智能化交通。 (2)由“一环三纵五横”组成联系城市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 三纵由南北向的上塘路-中河路-时代大道、石桥路-秋涛路-风情 大道、东湖路-通惠路组成三纵;五横由东西向的石祥路及延伸 线、德胜路及延伸线、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江南大道、 彩虹大道组成五横。
杭州市地铁线规划
绿地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生态景观绿地:结合杭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山、湖、城、江、田、 海、河”的城市生态基础网架,重点建设“四园(四个近郊森林公园)、 多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廊(滨水绿廊、交 通绿廊)”,形成“两圈(内外圈)、两轴(钱塘江、运河)、六条生 态带”的生态景观绿地体系。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半景半城、景市结合”的城市格局,创造沿钱 塘江两岸发展气势雄伟的新城景观。以江、湖、山、城为基盘,以绿色 为基调,以主要河、路为骨架,重点建设五个景观面(西湖、钱塘江、 运河、城市绿地、特殊地貌),五种景观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重 要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雕塑、小品),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体 系,充分表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 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并举、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突出流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突出 城市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布局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 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 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的组合城镇。
•
•
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 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 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 打通三条经济走廊
杭州要实现区域 经济发展目标,首先 应加强与外部的经济 联系,达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态势。现 阶段应重点开拓杭 州——嘉兴——上海、 杭州——湖州——南 京、杭州——绍兴— —宁波三条经济走廊。
南京 上海
杭州 宁波
• 加强自身功能发挥
从上节对杭州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 出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有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因 此应定位为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 中心。同时杭州又是浙江的省会,上海的近邻,这又决定了其主 导功能的定位应在符合城市特色的前提下,在构筑大都市,建设 新天堂的框架之内,以战略的眼光,着眼全国、立足全省,努力 构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创业基地,浙江省的创新创业平台。
杭州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位
• 就长江三角洲而言,上海是 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 而杭州和南京则是这一区域的 次中心城市。
南京
•
正确认识杭州在长江三角 洲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浙 江省与沪、苏两地形成紧密型 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使杭州的 城市综合实力在全省真正起到 龙头作用,这对加快杭州现代 化建设,进而推进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各种 功能用地的合理分布。
居住用地:新区建设坚持成片开发,旧城更新注重结构完善和设施 配套,提高生活居住质量。
公共设施用地: (1)城市中心:构建以二个市级中心为主体,三个城市副中心、十 四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为骨干,居住区级中心为基础多层次、多 中心、多元化、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2)特色商业街区:与旅游发展形成互动,建设集购物、旅游、 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规划建设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 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梅家坞茶文化村落等。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全面、科学、系统保护” 和“保护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整体环境,保护和 抢救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地下遗址,保护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 突出南宋都城文化、吴越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掘与展示,保存历 史风貌和改善环境并举,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系 统地保护古城历史环境风貌和所有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 一个分层次、多方位、完善的保护体系。
千岛湖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杭州小镇
城市蓝图
• 区位条件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 全省政治、经济、 科教和文化中心, 是全国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和历史文化 名城。杭州地处长 江三角洲南翼,杭 州湾西端,钱塘江 下游,京杭大运河 南端,是长江三角 洲重要中心城市和 中国东南部交通枢 纽。 湖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金华市 台州市
二、城市区域战略发展分析
•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通常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是指长 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形成的三角 洲。 现在我们谈的长江三角洲是一个 工业经济的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江 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 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4,尤其 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远景展望,杭州将形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旅游兴旺, 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人民生活富裕、文明的良好面貌。杭 州中心城市形成钱江两岸功能高度融合、结构布局合理、生 态环境良好、城市景观优美、各项城市设施完善的现国际风 景旅游城市。
• 祝愿杭州有一个更加光辉美好的明天!
上海
杭州
• 杭州与上海相比,杭州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但 在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上占绝对优势。加上杭州与上海远近相 宜,完全有条件借助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作用,形成功能互 补、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态势。 • 与南京相比,两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旗鼓相当。南京在科 技资源方面领先于杭州,而杭州在经济总量方面略占优势。
• 与苏州相比,杭州和苏州同属园林城市。比较而言,杭州在历史、 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略占优势,苏州在经济总量和一些重要的制 造业领域上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