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系列赤道仪SynScan(PRO系列赤道仪使用说明书)
SkyGuiderPro便携单轴赤道仪使用说明书
SkyGuider Pro便携单轴赤道仪使用说明书SkyGuider Pro便携单轴赤道仪是专为天文摄影而研制的一款精密跟踪天文仪器。
SkyGuider Pro是SkyGuider 的升级换代版,与SkyGuider 相比,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本体含电池仅重1000g),精度更高,最大有效载重5kg,内置艾顿AccuAligning可调亮度暗视野照明极轴镜,并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
SkyGuider Pro配有标准的ST-4导星接口,单反相机快门控制接口,也可配接8408控制手柄。
分体的独立微调底座使用起来更加灵活,适用于各种单反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地景星空,银河,广域深空等。
图1一.产品特点1. 本体底座为Vixen燕尾和3/8英寸螺孔(可转换1/4英寸螺孔),适用国际标准三脚架2. 最大有效载重可达5kg3. 全金属结构件4. 分体式独立方位俯仰微调底座(底座3/8英寸螺孔)5. 相机承载盘带有3/8螺丝6. 标配艾顿AccuAligning暗视野照明极轴望远镜,且照明亮度可调节7. 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达20小时,Micro USB口充电8. 四种跟踪速度(太阳时,月亮时,1/2恒星时,恒星时),南/北半球9. 赤经轴(最高速144x)双向电控微调10. ST4导星接口11 单反相机快门控制接口(相机快门电缆选配)12. 8408手柄接口(8408手柄选配)13. 标配防震软包14. 标配USB充电电缆15. 标配平衡套装附件二.结构图解和使用方法图2是SkyGuider Pro单轴赤道仪本体结构图。
1.相机球台承载盘2. 承载盘紧固旋钮3. 赤经离合盘4. 内置极轴镜5.电源开关 6. 电池状态指示灯7. 功能按键8. 方向键9. 工作状态指示灯10. ST4导星接口11. 相机快门控制接口12. MICRO USB接口13. 手柄接口图 2工作状态的设置:SkyGuider Pro单轴赤道仪打开电源就一直处于跟踪状态,跟踪速率由工作1/2x恒星时,恒星时),长按键工作状态指示灯S/北半球,S灯亮是南半球,S灯亮,通过按方向键或可调节极轴镜照明亮度,再长或键,赤经轴以144X速运转。
PRO系列赤道仪SynScan(PRO系列赤道仪使用说明书)
随着PRO系列赤道仪在国内的拥有量逐渐增多,或者有很多同好虽然没有这系列赤道仪,但对于它们也充满了好奇。
寻找EQ3PRO HEQ5PRO EQ6PRO的说明书,它们的安装说明书跟普通的赤道仪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主要在调试使用方面,由于增加了自己的创新科技和功能,所以与其它有一些不同。
也就是它们共有的Synscan手控器的调试和使用。
对于新手来说对他充满了好奇,所以特在新手指导中,发下此帖,以供大家参考,有不详细或者疏漏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先列下三种赤道仪以及他们的有关数据介绍吧!由于上传附件限制,我会陆续在帖子里上传。
(以下仅代表个人意见)EQ3PROHEQ5PROEQ6PRO它们的主要特色是配置了SYNSCANGOTO系统手控制器,全电脑自动化控制,内置了强大的超过13400颗星体数据库,可以很方便的对星体的搜寻和定位,所以PRO 系列托架是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一个很理想的选择,另外在官方网站上长期提供最新的软件升级下载。
主要参数1:通过对软件的增强,提高观测精度,补偿械误误差,使定位精度可达1弧分。
2:马达1.8°步进,64微步驱动。
3:回转速度可达3.4°/秒(800x)。
4:在追踪天体时,为单轴追踪,振动微小,非常适合长时间曝光条件下的摄影。
5:具备完善的导航速度:0.25x 0.50x 0.75 或1x。
6:包含有完整的M, NGC, IC 星体数据库目录。
7:具有很强的定期纠错功能。
8:通过R232数据线可与PC兼容。
9:官方网站长期提供SYNSCANG手控器最新软件的升级及下载。
(1)HEQ5 PRO 本体重:10kg重锤重:2 x 5.1kg钢托架尺寸:1.75"钢托架重:5.6kg电源:12V,2A直流插头外径55内径21 速比:705总重:25.8kg承重:13.5kg(保证跟踪精度前提下)(2)EQ6 PRO 本体重:16kg重锤重:2 x 5.1kg钢托架尺寸:2.0”钢托架重:7.5 kg电源:12V,2A速比:705总重:33.7kg承重:18.5kg(保证跟踪精度前提下EQ3 RPO 本体重:4 kg重锤重:3.8kg支架:5.6kg,承重:7KG。
Prox 用户手册
13 根管曝光 .................................................................................................……….. 30
14 咬翼片曝光 ..............................................................................................……….. 31 14.1 选择曝光参数 ..........................................................................................................………..... 31 14.2 病人定位 ...............................................................................................................……….... . 32 14.3 曝光 ......................................................................................................................................... 33
卫星盲扫软件Easy BlindScan Pro使用方法(上)
卫星盲扫软件Easy BlindScan Pro使用方法(上)卫星盲扫软件easyblindscanpro使用方法(上)卫星盲扫软件easyblindscanpro使用方法(上)现在,市面上各种型号的卫星接收机基本上都具有硬件盲洗功能。
而卫星发送卡(盒)的盲扫功能却很少提到。
easyblindscanpro(缩写ebs)就是一款用作卫星电视接收卡(盒)的高级盲洗软件。
该软件通过streamreader.dll驱动引擎,回去掌控卫星发送卡(盒)内积极支持硬件盲洗功能的芯片,从而同时实现快速读取至卫星转发器上的上行参数。
首先从微软官方网站下载.netframework4.0到电脑中进行安装,如图l所示。
然后下载仅700kb左右的easyblindscanprov4.2.0.0到电脑中。
一路点击“next”直至安装结束.如图2所示。
软件安装完毕后.点击桌面上图6所示的图标即可运行该软件。
由于easyblindscanpro属于捐款软件。
所以打开后会弹出图3所示的对话框(即询问你是否愿意捐款),我们只需点击“no”即可,接下来就会出现软件主界面了,如图4所示。
软件虽然是英文界面。
不过这些都是卫星接收方面的专业术语,相信难不倒广大烧友。
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general”、“scanrange”、“reports”、“generalreports”和“muhi―satscaner”五个标签选项.其中前两项是扫描设置的重点,下面着重给予说明一下。
首先来看“general”标签项。
1.generaloptions就是常规选项:engine就是搜索引擎选项,可以挑选blscan或blscan2由的任一一种。
device就是卫星发送卡(盒)的设备选项。
当存有多块卡或盒时就要选上你须要的那一块展开盲洗,本例中笔者采用的拎bda驱动的montagets2021方案的dw2104d,某些prof7500卫星发送盒须要加装第三方驱动就可以被辨识。
Starry Night Pro Plus 6 简明操作手册
Starry Night Pro Plus 6 简明操作手册洛阳天文爱好者李雷QQ:402231691(Thunder Lee)E-mail:jamesbond007china@前言由于起步比较晚,以及受经济发展影响,中国的天文研究活动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但是,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数量众多,热情极高,愿意通过天文观测活动相互交流,科普大众,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不管是对于天文学家还是初级业余天文爱好者,一个好的星图软件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有助于我们制定观测计划、寻找观测目标等。
Starry Night 是加拿大Simulation Curriculum公司研发的一系列优秀天文软件,以其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和高仿真的动态模拟功能赢得了全球天文爱好者的好评。
由于Starry Night功能较多,又是全英文界面,有些天文爱好者可能使用起来会觉得有些困难。
因此,我凭借使用本软件的经验为大家编写这份简明的操作手册,内容涵盖了Starry Night Pro Plus 6的绝大部分常用功能,希望能对喜欢天文、喜欢这款软件的朋友有所帮助。
当然,受个人水平及时间限制,简明手册中可能会有疏漏和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前言.................................................................................................I 第一章下载与安装. (1)1.1 下载 (1)1.2 安装 (1)1.2.1 修改安装文件兼容性属性 (1)1.2.2 正式安装 (2)1.2.3 安装辅助工具 (3)1.2.4 注册与升级 (3)1.2.5 初始设置 (3)第二章基本应用操作 (5)2.1 浏览天空 (5)2.2 快捷工具栏 (5)2.2.1 时间轴 (5)2.2.2 返回当前状态 (6)2.2.3 更改观察地点 (6)2.2.4 星空坐标定位 (6)2.2.5 方位定向 (6)2.2.6 原始视野 (7)2.2.7 红光夜视 (7)2.2.8 日光开关 (7)2.2.9 地平线开关 (7)2.2.10 星座连线 (7)2.2.11 NGC/IC天体标注 (7)2.2.12 坐标网格 (7)2.2.13 屏幕翻转 (8)2.3 时空设置 (8)2.3.1 时间设定 (8)2.3.2 时间流速率 (8)2.3.3 观测点设定 (8)2.4 查看目标天体 (9)2.4.1 中心定位 (10)2.4.2 放大 (10)2.4.3 前往目标天体 (10)2.4.4 显示高度峰图 (11)2.4.5 显示轨道 (11)2.4.6 地平路径 (11)2.4.7 天球路径 (12)2.4.8 阳光阴影 (12)2.4.9 显示方位角线 (13)2.4.10 详细信息 (13)第三章高级应用设置 (14)3.1 搜索天体(Find) (14)3.2 系统设置(Options) (15)3.2.1 向导设置(Guides) (15)3.2.2 地景设置(Local View) (16)3.2.3 太阳系设置(Solar System) (16)3.2.4 恒星设置(Stars) (17)3.2.5 星座设置(Constellations) (18)3.2.6 深空天体设置(Deep Space) (19)3.3 天文演示节目(Favourites) (20)3.4 星体状态(Status) (21)3.5 天象事件日历 (21)3.6 实时图像 (22)3.7 虚拟望远镜 (22)3.8 添加新天体 (24)3.9 录制视频短片 (25)第四章操作用例 (26)4.1 查看公元前2011年至今北天极位置的变化 (26)4.2 查找球状星图M62 (26)4.3 到土星表面观看土星光环 (27)4.4 在地球上方观察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月球阴影 (28)第一章下载与安装1.1 下载Starry Night Pro Plus 6是此系列中较高的一个版本,大家可以从/topics/147544/进行下载。
Synscan操作手册
目录一、SynScan产品介绍1.SynScan概述2.电源3.SynScan控制器二、控制器的操作1.初始设置2.校正参考星3.提高指向精度三、天体目录1.天体数据库2.天体选择四、其他特性1.实用功能2.设置功能3.用户自定义数据库的使用4.识别未知的天体5.连接电脑6.自动导星7.周期误差校准8.SynScan 程式升级SynScan菜单列表技术参数附件A-锥度误差校正附件B-RS232连接附件C-世界标准时区图注意:请不要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造成眼睛永久性的伤害。
如需观测,请在镜筒前方安装一个紧固且适当的太阳滤纸。
同时在观测太阳时候还要注意,请取下寻星镜或盖上防尘盖,以免眼睛偶然的暴露。
另外需注意:不要使用目镜类型的太阳滤纸;不要利用您的望远镜聚焦太阳光于其他物体表面,否则会导致镜筒内部过热而损害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一、SynScan产品介绍1.概述SynScan是一个精确的仪器,可以使你很容易的搜寻夜空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如行星、星云、星团、银河系等等。
通过控制器的按键控制,可以使您的天文望远镜指向您所指定的特定天体目标,同样可以带您遨游太空。
用户菜单系统可以使您方便跟踪超过13,400个天体目标,甚至一个毫无经验的天文爱好者也能通过一些观测活动。
很快掌握它的各种特征,下面我们将对SynScan控制器的各个组件进行简单的介绍。
2.电源SynScan需接输出为:DC11V-15V直流电压(尖端正极),并能提供最小2A的电流。
正确方法是: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端插入基座上的DC 12V的接口(如图HEQ5的基座示意图a和b,EQ6的基座示意图a-1和b-1),同时将电源开关置为“ON”的状态,即可接通电源。
注意事项:当电量不足时,指示灯会闪。
这时如果使用干电池则会对干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
当电量严重不足时,指示灯会快速闪烁。
这时如果继续使用该电池,则会损坏SynScan控制系统。
3.SynScan控制器HEQ5的SynScan控制器线缆两端都有RJ-45连接器。
联圣 PRO10 程式安裝說明 说明书
聯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手冊PRO10程式安裝說明MLTC2010/01/13 Update Ver.2.1PRO10程式安裝說明目錄1.請將光碟放入光碟機 (3)2.安裝PRO10應用程式 (4)2.1 開始安裝應用程式 (4)2.2 歡迎使用PRO10安裝精靈 (4)2.3 選取安裝位置 (5)2.4 正在安裝程式 (5)2.5 完成安裝 (6)2.6 安裝完成後 (6)3.安裝PRO10驅動程式 (7)3.1 開始安裝驅動程式 (7)3.2 歡迎使用SPMP3050 PC Device安裝精靈 (7)3.3 正在安裝 (9)3.4 安裝完成 (10)3.5 安裝完成後 (10)4.解安裝PRO10應用程式 (11)4.1 選擇解安裝的應用程式 (11)4.2 是否進行解安裝 (11)4.3 正在解安裝中 (11)4.4 應用程式解安裝完成 (12)5.解安裝PRO10驅動程式 (13)5.1 選擇解安裝的驅動程式 (13)5.2 準備解安裝 (13)5.3 是否進行解安裝 (14)5.4 正在解安裝中 (14)5.5 驅動程式解安裝完成 (15)本產品提供安裝光碟,若光碟片遺失或損壞,請至下載。
PRO10安裝方法共分成三大步驟,請依照以下列三大步驟操作,即可順利完成PRO10安裝流程:●步驟1:1.請將光碟放入光碟機●步驟2:2.安裝PRO10應用程式●步驟3:3.安裝PRO10驅動程式若使用者需移除應用程式及驅動程式,請依照下列二個步驟操作:●步驟1:4.解安裝PRO10應用程式●步驟2:5.解安裝PRO10驅動程式1.請將光碟放入光碟機請將本產品提供安裝光碟放入光碟機內,電腦會自動讀取並彈跳出安裝視窗如下:圖1-1 安裝視窗若電腦無彈跳出視窗,請至安裝光碟中點選Autorun.exe檔,同樣會彈跳出如圖1-1的安裝視窗,Autorun.exe檔圖示如下:圖1-2 執行檔圖示2.安裝PRO10應用程式請點選圖1-1的安裝PRO10應用程式按鈕進行安裝PRO10應用程式。
赤道仪的极轴镜同轴校准
赤道仪的极轴镜同轴校准、初始化和刻度盘使用前言:如果你的赤道仪极轴镜出厂时已校正准确,请跳过前两部分。
以下以信达EQ3-2(CG4)赤道仪为例说明,其它市售赤道仪大都与此类同。
Part1、极轴镜的同轴校准:1、架好赤道仪,通过赤道仪的水平和高低调节将一远处目标导入极轴镜十字线中心2、将赤经轴转动180度3、如果目标偏离十字线中心,说明极轴镜需要校准赤经同轴4、利用极轴镜的三颗固定螺丝将十字线中心调整至距离目标偏离位置的一半处5、重新将目标导入极轴镜十字线中心,重复2、3、4步骤直到赤经轴无论如何转动,目标都不偏离十字线中心。
6、用钳子稍微用力拧紧三颗调整螺丝,极轴镜的同轴校准完成了正如其它星星围绕北天极NCP转动一样,北极星也不例外。
但因为北天极不可见,所以通常采用距离北天极不足1度的北极星作为参考星Part2、赤道仪的初始化第一步:调整赤道仪水平第二步:松开箭头上的螺丝,拨动最上面的时间刻度盘使其0刻度对准上面的箭头,然后拧紧螺丝第三步:转动赤经轴,使极轴镜的两根线分别呈水平和垂直状态(以墙壁、门或建筑物等的垂直线做参考),小圆圈位于正下方,锁定赤经轴。
第四步:通过查对电子星图,在东经120度的北半球地区(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度的平太阳时),2008年10月10日01时27分(2009年10月10日01: 29、2010/10/10/01:32、2011/10/10/01:34、2012/10/10/01:32和2013/10/10/01:34),北极星位于北天极的正上方。
拨动日月刻度盘使其10月10日对准时间刻度盘的01时27分刻度(日月刻度盘一格为2天,一天是半格)第五步:松开最下面的黑色环上的两颗固定螺丝,拨动基准刻度盘使其刻度线指向日月刻度盘的0刻度,然后重新将两颗固定螺丝拧紧,此过程不要碰动日月刻度盘至此,赤道仪的初始化就完毕了补充说明:极轴镜中的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所以当北极星位于北天极的正上方时,极轴镜中的成像则在北天极的正下面。
(完整word版)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信达赤道仪&相机漂移对极轴方法(整理:冷眼看海 2019.03.20 For 凤凰老哥)1.本文适用范围●人群➢摄影党、部分顶级目视党●赤道仪➢EQ3D/EQ3W电跟装置➢EQ3Pro、HEQ5-Pro、NEQ6-Pro、HEQ6-R、EQ8等自带GOTO和电跟装置的赤道仪➢AZ-EQ5、AZ-EQ6赤道/经纬仪●相机➢支持B门线控制、并能与主镜合焦的任意单反、微单➢支持电脑控制的CCD或CMOS天文摄像头2.漂移法的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自古以来都是自西向东以恒定速度在自转(大佬们请勿喷岁差问题),因此天球中的所有天体才有了东升西落的轨迹,我们在夜间看到星星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就是这个轨迹的表现。
地球自转轴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因此叫极轴。
对漂移法来说,它完全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即便是勾陈一(目前的北极星)在1000年后不再是北极星,漂移法会依然非常有效,因为漂移法与北极星无关,目前我们能大可放心的,把极轴当作绝对参考系来对待。
漂移法可与北极星无关,因此我们对准极轴时可以完全忽略北极星,笔者就是南天北墙的受害者,照样能用漂移法精对极轴,所以非朝北阳台的同好们,漂移法将会成为你们对准极轴的最佳方案。
3.精对极轴的意义对极轴有粗对和精对之分,粗对的极轴后直接进行拍摄往往是不靠谱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信达赤道仪的机械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解读为,极轴镜圆心与赤经轴圆心并不是完全同轴的,由于赤经轴承的细微的间隙导致出现了机械误差,这样一来无论北极星在机轴镜中的旋转轨迹多么精准,也是无效的精确对准。
然而笔者发现,极轴镜(非电极)的旋转测量法居然是比较普遍的方案,大部分新手粗对极轴以后就直接开始撸片子,最终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半星轨摄影照片,然后一脸懵逼的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D大佬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子机轴镜(笔者穷,买不起,也不是大佬,就没用过)。
要么先用极轴镜旋转测量法对着北极星粗对,再漂移法精对极轴,很轻松的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摄影原片(仅对片子不拉线而言)。
ViwenSX赤道仪控制器中文化操作手册_修正版_-951017
Vixen SX ( SPHINX )赤道儀STAR BOOK 使用指南1.0 版 2005 年 8 月壹、面版說明4.7 吋彩色 LCD 螢幕理左半邊按鍵放大 Zoom In校準 Alignment(僅紅底視野模式時出現)目標選擇Object Selection(僅藍底星圖模式時出現)縮小 Zoom Out選單 Menu右半邊按鍵赤緯 DC+赤經 RA-赤經 RA+ 赤緯 DC-星圖/視野模式 切換鍵TARGET 目標座標在藍色星圖模式下,十字線中心的座 標會隨時顯示在綠色圈圈中--- 目標名稱:若在目標選擇 中選定某天體並按下 OK ,則 此處會顯示此天體的名稱。
若 無指定,此處顯示為 ---。
座標說明 1. 天球座標系: RA (赤經) DEC (赤緯) 2. 地平座標系:Alt (仰角) Az (方位角)貳、設定 STAR BOOK①將電源接頭插入赤道儀本體下方電源插座中,開啟電源開關。
②STAR BOOK 先出現 VIXEN 商標,以確定 STAR BOOK 開始運作 ③接著出現 Configuration (初期設定)選單。
一、設定語言 請設定操作介面上您欲使用的語言(日文、英文等,無中文)。
原始設定為日文。
二、設定您當地時間(Local Time Setting ) 輸入日期與時間。
您只需初次使用時設定一次即可,往後不必重複設定,除非變換時區或 STAR BOOK 更換內部電池時才需要(*若內部水銀電池極性裝反,則每次開機都需重輸入日期及時間)。
內建的時鐘會有些微的誤差,故在使用前請先校正時間。
但幾分鐘的時間誤差,一般不會影響自動導入。
三、設定觀測地點座標(Local ) 輸入您觀測地點經度及緯度。
座標一旦設定後,除非您變換觀測地點。
當地點變更距離超過 20公里以上,請重新輸入座標。
您可藉由 GPS 衛星定位器(手持或車用) 或地圖上判斷來得到座標。
STAR BOOK 的出廠設定為東京的座標。
赤道仪入门手册
赤道仪使用入门手册一、操作赤道仪赤道仪的操纵主要是高度和方位角调节,这两处调节用于观测较大方向改变,在仪器下面有一个大滚花旋钮用于方位角调节,松开旋钮可旋转赤道仪上部方向轴,用T字旋钮调节高度,这些用于校准极轴。
高度调节方位调节另外,赤道仪还有赤经RA(HA时角)和赤纬DEC方向控制,用于观测,松开锁钮可形成大的方向转变,在锁钮锁住后可用控制杆进行微调。
在高度调节轴上附加刻度盘,用于根据当地纬度校准极轴。
赤纬刻度赤纬锁钮赤经刻度赤经微调赤纬微调二、极轴校准为了望远镜在天空中准确跟踪目标,首先需要校准赤道仪。
方法是移动赤道仪指向北(南)天极,北半球的人们很容易在北天极附近找到很亮的北极星,如果目视,粗调极轴就足够了。
在开始观测之前,首先确保你的赤道仪水平,寻星镜与望远镜对齐。
1. 设置纬度转动望远镜桶并保持平衡,查询本地纬度和时区,用地图或GPS 查询本地地理位置,在赤道仪底座旁边,能发现一个0-90高度刻度盘。
EQ1 EQ3/EQ4轻轻逆时针转动锁杆,来松开转轴。
底部有一个螺丝推动转轴下面一个“舌头”,改变角度,旋转直到指针对准当地纬度,然后锁住转轴。
2. 寻找北极星北极星,从北天极(NCP)观测小于一等星,由于北极星并不是正好位于北天极,因此当地球自转,北极星轨迹是一个很小的圆。
北极星偏移北天极,靠近仙后座,与北斗星柄根部连线上。
3. 定位望远镜对准北极星打开赤纬(DEC)锁钮,旋转望远镜桶直到指针对准刻度盘90读数,拧紧赤纬锁钮。
移动三脚架以便望远镜向北(EQ3/EQ4赤道仪有“N”标识对准北面),赤经(RA)轴粗对北极星,这步可使用指南针。
打开底座下面方位调节钮,通过寻星镜使北极星位于十字中心,虽然真正北天极距离北极星可能有二倍月亮视直径(北极星每天环绕北极一圈),除非你长期摄影曝光,否则不会发现这个问题。
三、跟踪天体当用望远镜观测时候,在望远镜视野范围内,天空目标移动很慢,如果赤道仪正确校对极轴,你仅仅需要转动赤经(RA)微调轴,当目标在视野中移动,缓慢跟随或追踪目标即可,赤纬(DEC)并不需要跟踪。
星空追踪赤道仪说明书
IN 605 10/17Orion ® Solar StarSeeker ™ TrackingAltazimuth Mount#10382Figure 1. The Orion Solar StarSeeker T racking Altazimuth Mount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purchase of a quality Orion product. Y our new Solar StarSeeker Tracking Altazimuth Mount allows high per-formance locating and tracking of the solar disk during the day-time. The mount utilizes a Vixen style dovetail cradle,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any small telescope that uses a Vixen dovetail bar.When booted up, the mount will automatically find, locate and track the sun, without needing any manual star alignment. The mount uses a built in GPS receiver, coupled with a small CCD sensor t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in the sky. The weight of the attached telescope should not exceed 7 lbs., so small solar telescopes such as the PST, SolarMax 40, 60, or Orion Short Tube 80 with white light filter w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is mount.These instructions will help you set up and properly use your Solar StarSeeker Tracking Altazimuth Mount. Please read them over thoroughly before getting started and keep this manual handy until you have mastered your mount’s operation.Warning: Do not attempt to attach any telescope to this mount that does not already have a properly mounted solar filter attached securely over the front optics. Attach the filter to scope BEFORE mounting and BEFORE powering on the mount. Remove any opti-cal finderscope that is not filtered as well! This mount will automati-cally point to the sun, and if any telescope is attached that does not have a proper solar filter in place, damage can occur to the telescope, and injury to the user, as concentrated sunlight will be focused through the telescope. Burns and blindness can occur 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so please be aware of the proper procedure before using this mount.1. Parts List Qty Description 1 Mount Head 1 Adjustable T ripod 1 Accessory T ray 1Extension pier2. AssemblyThe mount assembly procedure is quick and easy, as there are very few parts, and can be completed in a matter of minutes.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are packed in several boxes inside the shipping box. Please remove all parts from all boxes, and make sure all the component pieces are accounted for. Remember to save all the shipping material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to transport the mount in the future. In the unlikely event that you need to return the mount, you must use the original packaging.Refer to the Figure 1 during assembly.Camera Battery housingExtension pier locking knobs Extension pierAccessory trayTripod leg spreaderripodLeg height adjustmentsDovetail locking knobVixen dovetail cradleCorporate Offices: 89 Hangar Way, Watsonville CA 95076 - USA Toll Free USA & Canada: (800) 447-1001 International: +1(831) 763-7000Customer Support:*********************Copyright © 2020 Orion T elescopes & Binoculars.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roduct instruction or any of its contentsmay be reproduced, copied, modified or adap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Orion T elescopes & Binoculars.A N E M P L O Y E E -O W N E D C O M P A N Y2Figure 2.Accessory tray.Figure 3.Extension pier.Figure 4. Extension pier adapter attached to bottom of mount head.1. Remove the tripod from its box, and note that each leghas a telescoping section. To extend each leg, loosen the leg lock lever by rotating it counterclockwise, then extend the leg. When i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desired length, rotate the leg lock lever clockwise until tight. Before placing an instrument on the mount, it is a good idea to press down on the tripod to make sure the legs are locked securely and will not give way under the instrument’s weight. 2. Open the legs until the center support tripod spreader is at its widest (Figure 1).3. Attach the accessory tray to the leg spreader by placing the hole in the tray over the center of the leg spreader and rotating the tray into the locking position. The tabs on the end of the triangular tray will lock underneath the channel in each arm of the tripod spreader when properly locked in place (Figure 2).4. Attach the extension pier to the top of the tripod and thread the central bolt up into the extension pier using the thumb knob underneath the top of the tripod (Figure 3).5. Loosen the three locking knobs on the top wall of the extension pier and remove the top adapter from the exten-sion (Figure 4). Attach this top adapter piece into the bot-tom of the Starseeker mount head, using the large thumb knob.6. Place the entire mount with the installed pier adapter back onto the pier, and tighten down the three locking knobs to secure the head in place on the pier (Figure 5).7. Y ou are now ready to install a telescope into the Vixen style dovetail cradle on the side of the mount. WARNING: Before attaching the telescope, make sure a properly secure solar filter is installed on your optical tube. ALSO: Make sure any optical finderscope is removed unless it has a solar filter as well! Make note of where balance of the tube is (it can be difficult once the tube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 to gauge where balance is), and insert the dovetail bar into the cradle (making sure the front of the telescope is pointing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camera housing on the mount, Figure 6). Tighten down the dovetail locking knob to secure the optical tube.8. Install 8 AA batteries into the battery holder behind the bat-tery cover on the side of the mount head. Please note the direction of each battery in the holder (Figure 7).Y ou are now ready to start an observing session with the Starseeker Mount.A note on optical tube alignment: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depends on how well aligned the optical tube is in relation to the cradle. If you have a small scope such as a PST that uses a ¼"-20 tripod socket, and a dovetail mounting bar is threaded into that socket, you must make sure the dovetail bar is aligned as close to parallel to the optical tube as you can make it. The further away from parallel, the wors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system will be.3. Powering up and Using the Starseeker Mount Do not attempt to move the mount head in the Azimuth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by hand. Doing so can damage the gears.3Figure 6. T elescope and Camera housingFigure 5.Mount head installed on extension pierFigure 7.Battery compartment.Figure 8. Home positionFigure 9. Control PanelThere is a slip clutch in the Altitude (up and down) direction, so it is ok to move the scope up and down by hand. For best results and the quickest way to find the sun, rotate the scope in Altitude so it is horizontal, and pick up the tripod and rotate the entire unit around until the scope is facing the horizon directly below where the sun is in the sky. It’s ok to start in any other azimuth position, but it will take longer for the mount to acquire the sun, and drain a bit more battery life as it slews around left to right.1. Make sure the solar filter is properly attached to your scope, and any optical finderscope is removed or fit-ted with a solar filter. Do not proceed to step 2 until this is verified.2. Verify the tripod is level: there is a small bubble level in the top of the mount to help. Adjust each leg until level.3. Verify the telescope is inserted into the dovetail cradle in the proper orientation: it should be pointing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lens of the camera in the middle of the mount.4. Manually move the telescope up or down until it is point-ed roughly horizontal. The system will find level once it’s turned on, so you want to scope to be close to level for this to occur. This is the “home” position (Figure 8).45. Press the power button for approximately 1 second to turn the system on. The red light will appear when on (Figure 9).6. Wait for the scope to find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for the tube, and then the red light will begin blinking, indicating the GPS signal is being acquired. This may take a few moments, and if it doesn’t begin to find the sun after a min-ute or two, there may be interference from the GPS signal. Move to a new location away from buildings or trees, and try again.7. When the GPS location is found, the mount will automati-cally direct the scope up to the proper altitude angle for the sun, and then begin a horizontal sweep using the camera,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sun. If you previously positioned the tripod so the scope was facing the horizon directly below the sun, the mount should acquire the sun quickly, without having to sweep in a wide circle.8. When the mount stops moving, the sun should be some-attached first!) to find the sun. It may not be centered, based on the alignment of your dovetail bar, cradle and optical path, so slide the large button labeled CENTER on the control panel towards one of the four arrows around the button in order to calibrate the unit and center the sun (Figure 9). Once centered, the mount will continue to track the sun!9. When you are finished with your observing session, press the power button for approximately 3 seconds to power the unit down. Return the scope to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so you’re ready for the next outing!4.Care and Cleaning of the Starseeker MountIf your mount accumulates dirt/dust while operating, wipe with a soft cloth after use. Clean the mount with mild household detergent and a soft cloth. Keep the mount in a clean and dry environment when not in use, and do not store the mount outdoors.To prevent damage, we recommend removing your telescope or optical instrument from the mount when transporting.5.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Mount: Altazimuth fork arm Tripod: Aluminum Tripod Height: Range of 37.5" - 57" from ground tocenter of dovetail cradle Total Weight: 8 lbs.Motor Drives: Dual-axis geared go-to, internally housed Power requirement: 8 AA batteries Tracking Rate: SolarAlignment method:GPS data, plus CCD sensor acquisitionCorporate Offices: 89 Hangar Way, Watsonville CA 95076 - USA Toll Free USA & Canada: (800) 447-1001 International: +1(831) 763-7000Customer Support:*********************Copyright © 2020 Orion T elescopes & Binoculars.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roduct instruction or any of its contentsmay be reproduced, copied, modified or adap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Orion T elescopes & Binoculars.A N E M P L O Y E E -O W N E D C O M P A N YOne-Year Limited WarrantyThis Orion product is warranted against defects in materials or workmanship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from the date of purchase. This warranty i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original retail purchaser only. During this war-ranty period Orion T elescopes & Binoculars will repair or replace, at Orion’s option, any warranted instru-ment that proves to be defective, provided it is returned postage paid. Proof of purchase (such as a copy of the original receipt) is required. This warranty is only valid in the country of purchase.This warranty does not apply if, in Orion’s judgment, the instrument has been abused, mishandled, or modified, nor does it apply to normal wear and tear. This warranty gives you specific legal rights. It is not intended to remove or restrict your other legal rights under applicable local consumer law; your state or national statutory consumer rights governing the sale of consumer goods remain fully applicable. For further warranty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arranty.。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油子=游子目前国内很多同好都购买了信达的 EQ6 PRO 赤道仪,该赤道仪无论从做工以及精度都是不错的,性价比极高。
因此在国外也非常流行,国外同好用该款赤道仪及 1000mm 以上焦距拍摄的深空照片也不在少数,说明了该赤道仪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很好的。
我近来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台,使用了半年后,发现了一些小的细节上,信达公司还有待改进,譬如大家最关心的极轴镜的校正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极轴镜精确对极轴的问题。
虽然信达公司的赤道仪说明书上也有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是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找出了错误,并予以解决,因此这里将这些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该赤道仪的极轴镜结构较为特殊。
即校正极轴镜与赤道仪RA同轴的过程并非直接调节极轴镜的位置,因为极轴镜在出厂前已经与赤道仪的 RA 轴固定在一起,而是通过调节带有十字丝以及北极星位置的分划板来达到校正极轴镜与 RA 轴同轴的目的(说明:这里为了叙述方便以及符合大家以往使用 GP 族赤道仪的习惯,这里我仍然将调节 EQ6 极轴镜分划板来校正同轴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校正极轴镜)。
下面我就将整个过程叙述如下,由于本人比较懒,所以只能最关键的部分加以详细说EQ6 PRO第一步,校正极轴镜(即校正内部的十字丝中心)与赤道仪 RA 轴同轴将赤道仪主体的仰角调节到将近水平的位置,通过极轴镜观测,将十字丝中心对准远处景物上某个小的点状物体,旋转赤道仪 RA 轴 180 度后,看是否十字丝中心是否仍然和点状物体重合,如果已经不重合,请按照图一,调节固定分划板的 3 个螺丝来改变分划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十字丝中心和点状物体在旋转 RA 轴 180 度后依然重合,该过程就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分划板的 3 颗固定螺丝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每次调节的幅度一定要小,否组分划板会成内部的卡槽中脱落。
第二步,校正极轴镜内部的分划板到正确的初始位置(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赤道仪极轴镜初始化位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个初始位置并不是全世界都相同的,譬如在日本设置好初始化位置的赤道仪拿到其他经度相差大的国家是无法正确指向的,而是和观察点的经度有关的,我这里设置的初始化位置只能适用于东经 120 +-20 的地区。
信达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油子=游子目前国内很多同好都购买了信达的 EQ6 PRO 赤道仪,该赤道仪无论从做工以及精度都是不错的,性价比极高。
因此在国外也非常流行,国外同好用该款赤道仪及 1000mm 以上焦距拍摄的深空照片也不在少数,说明了该赤道仪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很好的。
我近来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台,使用了半年后,发现了一些小的细节上,信达公司还有待改进,譬如大家最关心的极轴镜的校正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极轴镜精确对极轴的问题。
虽然信达公司的赤道仪说明书上也有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是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找出了错误,并予以解决,因此这里将这些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该赤道仪的极轴镜结构较为特殊。
即校正极轴镜与赤道仪RA同轴的过程并非直接调节极轴镜的位置,因为极轴镜在出厂前已经与赤道仪的 RA 轴固定在一起,而是通过调节带有十字丝以及北极星位置的分划板来达到校正极轴镜与 RA 轴同轴的目的(说明:这里为了叙述方便以及符合大家以往使用 GP 族赤道仪的习惯,这里我仍然将调节 EQ6 极轴镜分划板来校正同轴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校正极轴镜)。
下面我就将整个过程叙述如下,由于本人比较懒,所以只能最关键的部分加以详细说EQ6 PRO第一步,校正极轴镜(即校正内部的十字丝中心)与赤道仪 RA 轴同轴将赤道仪主体的仰角调节到将近水平的位置,通过极轴镜观测,将十字丝中心对准远处景物上某个小的点状物体,旋转赤道仪 RA 轴 180 度后,看是否十字丝中心是否仍然和点状物体重合,如果已经不重合,请按照图一,调节固定分划板的 3 个螺丝来改变分划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十字丝中心和点状物体在旋转 RA 轴 180 度后依然重合,该过程就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分划板的 3 颗固定螺丝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每次调节的幅度一定要小,否组分划板会成内部的卡槽中脱落。
第二步,校正极轴镜内部的分划板到正确的初始位置(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赤道仪极轴镜初始化位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个初始位置并不是全世界都相同的,譬如在日本设置好初始化位置的赤道仪拿到其他经度相差大的国家是无法正确指向的,而是和观察点的经度有关的,我这里设置的初始化位置只能适用于东经 120 +-20 的地区。
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
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
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
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
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
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
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
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
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
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
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
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
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一)赤道仪简介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
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1.地平轴。
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
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
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
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2013-03002-SYNSCAN+说明书
SYNSCAN 说明书目录基本操作PART1,简介1.1外观及界面1.2将控制手柄连接到托架1.3通过方向键转动托架1.4SYSNSCAN控制器的操作模式PART II:初始化2.1设定HOME位置2.2控制器的初始化PART III 校准3.1选取一种校准模式3.2找到校准星完成校准3.3赤道仪模式下的校准方式3.4经纬仪模式下的“亮星校准”方式3.5经纬仪模式下的2星校准方式3.6提高校准精度的小贴士3.7不同校准方法的比较PART IV SYNSCAN目录树4.1目录树的结构4.2访问菜单4.3快捷键PART V目标的定位5.1梅西耶天体的定位5.2NGC和IC目录天体的定位5.3 行星和月球的定位5.4CALDWELL星表天体的定位5.5SAO星表天体的定位5.6有命名的恒星,变星及双星的定位5.7深空天体巡游5.8用户自定义天体进阶的操作PART 6:托架的配置6.1选择追踪速率6.2回差校正6.3设置仰角回转极限6.4启用和停用辅助编码器6.5设置自动导星速率PART7控制器的配置7.1显示,键盘及蜂鸣7.2校准星过滤7.3校准星列表的排序方式PART 8辅助功能8.1编辑日期时间坐标时区及夏令时设置8.2重新校准托架8.3显示位置8.4显示时间和地方恒星时8.5显示版本信息8.6显示温度8.7显示电压8.8显示北极星位置8.9显示极轴校准误差8.10调整极轴镜视野照明亮度8.11识别目标8.12调整编码器同步高级操作PART9托架与计算机的连接9.1使用天文软件9.2PC DIRECT模式PART10固件升级10.1硬件要求10.2准备工作10.3升级固件10.4疑难解答PART11高级功能11.1望远镜的停泊11.2提升定位精度11.3不使用极轴镜的极轴校准11.4相机的控制11.5赤道仪模式下的周期误差校正11.6校准自动HOME的便宜量????PART12SYNSCAN GPS组件的使用12.1控制器与GPS组件的初始化12.2检查GPS信息附录1消除圆锥误差附录2SYNSCAN的自诊断附录3端口原理图附录4系统特性PART1简介1.1外观和界面图1.1展示了SYNSCAN的外观和界面LCD显示屏:双行16字符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PRO系列赤道仪在国内的拥有量逐渐增多,或者有很多同好虽然没有这系列赤道仪,但对于它们也充满了好奇。
寻找EQ3PRO HEQ5PRO EQ6PRO的说明书,它们的安装说明书跟普通的赤道仪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主要在调试使用方面,由于增加了自己的创新科技和功能,所以与其它有一些不同。
也就是它们共有的Synscan手控器的调试和使用。
对于新手来说对他充满了好奇,所以特在新手指导中,发下此帖,以供大家参考,有不详细或者疏漏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先列下三种赤道仪以及他们的有关数据介绍吧!由于上传附件限制,我会陆续在帖子里上传。
(以下仅代表个人意见)
EQ3PRO
HEQ5PRO
EQ6PRO
它们的主要特色是配置了SYNSCANGOTO系统手控制器,全电脑自动化控制,内置了强大的超过13400颗星体数据库,可以很方便的对星体的搜寻和定位,所以PRO 系列托架是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一个很理想的选择,另外在官方网站上长期提供最新的软件升级下载。
主要参数
1:通过对软件的增强,提高观测精度,补偿械误误差,使定位精度可达1弧分。
2:马达1.8°步进,64微步驱动。
3:回转速度可达3.4°/秒(800x)。
4:在追踪天体时,为单轴追踪,振动微小,非常适合长时间曝光条件下的摄影。
5:具备完善的导航速度:0.25x 0.50x 0.75 或1x。
6:包含有完整的M, NGC, IC 星体数据库目录。
7:具有很强的定期纠错功能。
8:通过R232数据线可与PC兼容。
9:官方网站长期提供SYNSCANG手控器最新软件的升级及下载。
(1)HEQ5 PRO 本体重:10kg
重锤重:2 x 5.1kg
钢托架尺寸:1.75"
钢托架重:5.6kg
电源:12V,2A
直流插头外径55内径21 速比:705
总重:25.8kg
承重:13.5kg(保证跟踪精度前提下)
(2)EQ6 PRO 本体重:16kg
重锤重:2 x 5.1kg
钢托架尺寸:2.0”
钢托架重:7.5 kg
电源:12V,2A
速比:705
总重:33.7kg
承重:18.5kg(保证跟踪精度前提下
EQ3 RPO 本体重:4 kg
重锤重:3.8kg
支架:5.6kg,
承重: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