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高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摘要】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注重舞蹈技术和表现力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表达情感、加强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激发学生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综合发展技术和表现力,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引导,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生动、深刻的舞蹈表现力,从而让观众得到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音乐节奏感知、舞蹈技术、情感表达、情感交流、创造性表达、教学方法、综合发展、打动观众。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舞蹈的表现力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舞蹈教学注重技术训练,但往往忽视了舞者的表现力培养。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成为当前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方法,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在深处表达情感,加强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够为舞蹈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提升整个舞蹈教学水平,创作更具表现力的舞蹈作品。
1.2 研究意义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更可以让他们在表演时更加生动动人,与观众建立更加深入的情感联系。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是舞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对舞蹈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提升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效果。
目前,关于舞蹈表现力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舞蹈技术上,对表现力的研究相对较少。
深入探讨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对完善舞蹈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舞蹈教学者提供更多关于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舞蹈表现力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展现出的情感、力量、形态和技巧的综合。
它是舞蹈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们感受到舞者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
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并提出相关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身体感知和表现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身体感知和表现能力。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来传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身体感知训练和形体塑造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身体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表现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动作训练课程,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更多的舞蹈动作,从而能够更加自如地在舞台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二、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可以通过音乐情感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音乐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出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各种情感状况的表演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达情感,让他们能够在舞蹈表演中更加自如地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三、注重舞台表现和气场塑造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舞台表现和气场塑造。
舞台表现是指舞者在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表现力,而气场则是指舞者在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和能量。
在舞蹈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舞台训练和气场塑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舞台表现能力和气场的塑造能力。
可以通过舞台表演训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舞台表演的环境和要求。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舞台训练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现力,从而更加自如地适应舞台表演的要求。
也可以通过气场塑造训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气场和能量,让他们在舞台上能够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气场和表现力。
高校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2篇
高校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高校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精选2篇(一)高校舞蹈表现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以下策略来帮助学生提升:1.舞蹈理论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舞蹈的历史、流派、舞蹈构图和舞蹈技巧等。
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提升对舞蹈的了解和表现力。
2.身体训练:舞蹈是一种强调身体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身体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和平衡的培养。
身体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3.舞蹈演出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各种舞蹈演出实践,通过实际的演出来提升表现力。
在不同的演出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表达和动作控制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现力。
4.舞蹈导师指导:学生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舞蹈导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导师可以从表演技巧、情感交流和舞蹈造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舞蹈的表现力。
5.舞蹈艺术欣赏:学生需要进行舞蹈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包括观看著名舞蹈作品、阅读舞蹈评论和参观舞蹈展览等。
通过欣赏和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舞蹈的表现力。
总之,高校舞蹈表现力的培养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学习、身体训练、演出实践、导师指导和艺术欣赏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表现力,使其具备更高水平的舞蹈表演能力。
高校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精选2篇(二)高校舞蹈教学中表现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身体灵活性:在舞蹈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体操动作和舞蹈动作,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加自如地表现各种舞蹈动作。
2. 注重情感表达: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训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并将其融入舞蹈表演中。
3. 培养音乐感和节奏感:舞蹈和音乐紧密相连,音乐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配合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训练,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加敏锐,能够准确地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的建议
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的建议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不仅要求舞者具备优美的身体线条和技巧,更需要表现力的展现。
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是培养优秀舞者的关键。
本文将就此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舞蹈基础技巧要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首先要夯实基础技巧。
学生应该接受系统的基础训练,包括舞姿、舞步、舞蹈姿势等。
舞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基础动作的反复练习,加深对舞蹈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音乐感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音乐是舞蹈表现力的源泉。
学生应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会用舞蹈去表达音乐的情感。
可以通过听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以及与舞蹈动作的配合等方式来培养音乐感。
三、注重身体力量与柔韧性训练舞蹈要求舞者具备较高的身体力量和柔韧性。
学生在学习舞蹈表现力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身体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
可以通过拉伸、力量训练、瑜伽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更好的舞蹈表演打下基础。
四、注重表演能力的培养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优秀舞者的表演,学习表演技巧和舞台演出经验。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舞蹈比赛、舞台表演等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己表演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舞台表演潜力。
五、注重情感表达的训练舞蹈需要通过舞者情感的表达来传递观众,因此情感训练是提高舞蹈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学会情感的体验和表达,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将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
六、注重舞蹈编排与创新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还需要注重舞蹈编排与创新。
舞蹈编排要求有创意又具有艺术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编排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舞蹈创意,不断创新舞蹈形式和内容。
七、加强舞蹈教师的指导与督促舞蹈教师在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舞蹈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谈如何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谈如何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一、夯实基本功舞蹈的基本功就像一座建筑的根基一样,是打基础的部分。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肢体表现是最主要的,舞蹈表现力也主要从肢体语言中获得。
每个舞蹈演员在专业学习中都会苦练基本功,比如压腿、压肩、下腰、劈叉跳等,一般舞蹈演员都能做到。
但是为什么不同的人舞蹈表现力不同呢?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演绎出来效果就有差别,这就涉及到影响舞蹈表现力的几点因素:全身各部位动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协调性,也就是敏感,以及细节是否做到位。
舞蹈基本功一方面是对技能的训练,一方面是对身体动感准确性的培养,包括韵律感、节奏感、协调性、平衡性等。
在舞蹈表演中,对细节的把握决定着整场演出的水准,比如手指弯曲的弧度、脚趾尖延伸的高度、肢体转动时屈身的程度等,这些既以演员的基本功为基础,又是在对基本功进行拔高。
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舞蹈的视觉效果才会更好,才会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二、注重眼神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
在舞蹈表演中,眼神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准确的眼神配合丰富的表情,就能使舞蹈更具表现力。
在舞蹈表演中,不同的主题运用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舞姿也有不同的眼神,比如表现两个人的爱情,就有含情脉脉和眉目传情;表现背叛,就是愤怒、哀怨的眼神;表现与敌人抗争,就是坚毅勇敢的眼神;表现小女孩的无忧无虑,就是纯净自由的眼神;表现等待,就是惆怅急切的眼神;表现希望,就是憧憬的眼神。
舞蹈演员在台上表演,肢体表现固然重要,但是眼神是否运用到位,观众是可以准确捕捉到的,因此,每一个表演者在台上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角色,做到形神兼备,面面俱到。
三、注重神韵的传达神韵对于舞蹈而言,就如建筑的风格一般,没有了风格,建筑就是砖瓦的简单堆砌,没有了神韵,舞蹈就成为了简单的肢体运动,缺少了内在韵味,整个舞蹈过程就显得生硬,缺少生命力。
很多艺术形式都讲究神韵的传达,比如书法、国画,舞蹈也一样。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82艺术家The artists需要进行夸张演绎,将日常情境中的常规动作通过艺术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展示,提升舞蹈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这需要舞蹈动作的设计对动作进行夸大调整,同时还要确保舞蹈动作具有较高的柔美度和协调性,这些要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舞蹈动作的难度,使舞蹈动作难度远远高于日常的普通动作。
舞蹈动作难度的提升,一方面可以使舞蹈更具表现力,另一方面会对舞蹈的表现力形成桎梏。
这是因为舞蹈动作难度大,会使舞者花费更多精力保障舞蹈动作的标准性。
例如,舞者会更加关注抬腿动作的高度,相关舞蹈动作是否跟上音乐节拍等。
这些会分散舞者的注意力,影响舞者的情感投入,容易导致舞蹈的表现力不足。
(二)舞者自身艺术领悟方面的影响舞者自身对艺术的领悟会直接影响舞蹈的表现力,舞者是舞蹈演绎的主体,舞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肢体柔韧度,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领悟能力,能够领悟舞蹈蕴含的艺术内涵和精神思想。
舞者对舞蹈内涵思想的领悟,往往会受到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舞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会直接影响舞蹈的表现力。
而年轻群体自身的柔韧性及身材纤细程度等更加适合舞蹈演绎,但年轻群体缺乏对生活的感悟。
一方面,目前的年轻群体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较少经历生活上的困苦,因此难以表现出某些舞蹈蕴含的奋发图强精神;另一方面,目前的年轻群体很少经历过精神上的困苦,很难表现出舞蹈中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舞蹈的表现力。
因此,舞者的艺术领悟能力会直接影响舞蹈的表现力。
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艺术领悟能力,才能通过文学资料、影视作品等体会舞蹈设计的时代背景,感受舞蹈设计的时代精神,更好地认识舞蹈蕴含的艺术品质,这样才能提升舞蹈表现力。
二、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一)加强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实践技能,而且要注重加强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入理解舞蹈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要想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和舞蹈水平,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只有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才能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摘要】舞蹈表现力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
本文首先探讨了舞蹈表现力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一些培养舞蹈表现力的方法和实践技巧。
接着,提出了如何评价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效果以及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在强调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建议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对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了未来舞蹈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舞蹈表现力,以期为舞蹈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方法,实践技巧,评价效果,应用,学生发展,建议,提升,舞蹈教学。
1. 引言1.1 为何要培养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它是舞者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传达意境的能力,是舞者与观众之间情感共鸣的桥梁。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舞者的艺术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为此,我们需要重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舞蹈教学中能够更加生动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
在当今社会,舞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动作组合,而是一种富有情感、思想和内涵的艺术形式。
培养舞蹈表现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作品背后的意义,促进其审美情趣的培养。
培养舞蹈表现力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舞蹈教学和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舞蹈表现力的概念和重要性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能够真实、深刻地展现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故事和意境的能力。
它是舞蹈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使舞蹈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和震撼。
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舞蹈表现力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传达内心情感,引起观众共鸣与情感共振。
舞蹈表现力能够提升舞者的艺术表现水平,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一、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1.1 提升舞蹈水平舞蹈表现力是舞蹈水平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并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需要有表达力和情感的注入。
一个技术娴熟,但缺乏表现力的舞者,很难打动观众的心。
培养舞蹈表现力是提升舞蹈水平的必经之路。
1.2 增强舞者魅力具有出色舞蹈表现力的舞者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舞者的舞台魅力。
在舞台上,除了舞蹈技巧,更需要有舞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表达。
这样才能让舞蹈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1.3 塑造个性舞者舞蹈表现力也能够帮助舞者塑造自己的个性。
每一个舞者都应该通过舞蹈表现力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风格,使自己在舞台上脱颖而出,留下深刻印象。
2.1 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只有对舞蹈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表达出舞蹈的内在情感。
2.2 情感体验学生们需要通过情感体验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情感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情感的表达需要舞者有丰富的情感积累和表达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情感体验来逐步提升。
2.3 角色认知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需要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演绎角色的情感。
这就需要舞者们通过角色认知来深入了解角色的人物性格、情感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情感。
2.4 舞蹈技巧训练除了情感的表达,舞者们还需要通过技巧的训练来提高表现力。
只有技术娴熟,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情感。
舞者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技巧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2.5 舞台表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们能够通过丰富的舞蹈课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高校舞蹈教师们也有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培养舞蹈表现力。
3.1 引导情感的表达高校舞蹈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引导学生们通过音乐、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情感的表达,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从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浅析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浅析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本文就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深刻、细致地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进行了探讨。
舞蹈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最好的抒情表意的方式,而情感表现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讲述,更需要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悟和把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呢?多年的舞蹈教学使本人摸索出一些经验,希望得到同行的斧正。
一、用心感受音乐,努力激发情感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而舞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
在感知一舞蹈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
为帮助学生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舞蹈之前,我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倡导他们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满足他们的聆听需求。
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他们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
例如,我在教授民族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前,首先让学生初步聆听歌曲然后提问:“同学们,在我们辽阔的田野上生长着什么呀?”学生回答后,就引出歌曲中的麦苗、炊烟、小河等美丽的景色;接着再次聆听音乐,我通过步步深入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欢快跳跃的旋律以及优美的歌词,最后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听、唱、编、跳等艺术实践综合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乐之余,让他们种下希望,树立起建设祖国的美好理想。
这样就能充分感受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也营造了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有了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启示,学生就知道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现舞蹈中的动作了。
舞蹈教学: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思考
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思考一、引言当前,无论在规模大小、影响力大小的舞蹈比赛中,舞蹈技艺的高难度是评价一个舞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就使舞蹈教学者和舞蹈表演者产生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重视对舞蹈技巧的教授和训练,而忘了舞蹈的本质是带给人美的享受,舞者以自身的感知将舞蹈的内涵展现出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因而,作为舞蹈老师,除了对学生的舞蹈技巧进行培训,还要注重从理论、实际两方面中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使其能更深刻地认识舞蹈作品的内涵,通过内外兼修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二、表现力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一)艺术表现力是向观众传递舞蹈作品内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舞蹈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舞蹈表演者优美的肢体语言将舞蹈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传递出去。
衡量一个舞蹈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除了跟舞蹈动作的难度有关,还跟演员能否深刻表现出舞蹈内涵相关,同样的舞蹈作品不同的表演者演绎出的韵味不同,效果也就自然不同。
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不但能在舞蹈技艺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能使观众对其的演绎感同身受。
(二)艺术表现力是评价一个舞蹈表演者综合质量的重要标准普通观众评价一个舞蹈表演者优秀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其的表演能否给自己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也就是能否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舞蹈表演者同观众沟通的“语言”就是其肢体动作,优美的“语言”不单单是完成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那样的“语言”不是艺术而是运动,真正优美的“语言”除了要动作优美,还要能“声情并茂”,肢体动作要成为“语言”势必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舞蹈艺术的表现力由此得以体现。
三、影响舞蹈表现力的因素分析(一)先天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就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良好的节奏把握能力,完美的自身形体条件,以及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天赋主要来源于先天遗传,为人们根据自己先天的优势选择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性,为人们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在本领域所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完善舞蹈艺术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对完善舞蹈艺术实践的思考和建议【摘要】舞蹈艺术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完善舞蹈艺术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舞蹈教育来培养更多优秀的舞者,提倡跨学科合作以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推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方式多样化,加强文化交流以借鉴其他文化的舞蹈元素,利用新技术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舞蹈艺术,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多样性。
结合以上内容,本文总结了舞蹈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并展望了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强调了对完善舞蹈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努力和共同推动,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舞蹈艺术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教育、跨学科合作、创新、文化交流、新技术、发展、未来、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舞蹈艺术的重要性舞蹈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舞蹈可以促进身心健康,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节奏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舞蹈可以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舞蹈的技巧和表达方式,激发个体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拓展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
舞蹈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合,通过参与舞蹈团体的合作和表演,促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交流互动和人际关系。
舞蹈可以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通过学习和创作舞蹈作品,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维护和弘扬文化自信和多样性。
舞蹈艺术的重要性无疑是不可替代的,需要我们加强对舞蹈艺术实践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1.2 探讨舞蹈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现今的舞蹈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出来的舞者存在着数量不足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很多舞者在技术和表达能力上还有欠缺,无法完全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由于舞蹈教育资源的匮乏,很多有潜力的舞者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部分舞蹈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摘要】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培养舞蹈学生的表现力并非易事。
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创造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训练身体协调性和提升舞台表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增强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
舞蹈教学者应当意识到培养舞蹈表现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培养方式,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舞蹈领域更加出色。
【关键词】舞蹈表现力、舞蹈教学、舞蹈学生、自信心、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身体协调性、舞台表现能力、培养、训练、重要性、挑战、方法、技巧、有效、提升。
1. 引言1.1 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舞者通过动作、表情、情感等多种手段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传达给观众的能力。
舞蹈表现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了舞蹈作品的质量和感染力,更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舞者的认可和喜爱程度。
一个具有高度表现力的舞者,可以让观众随之情感共鸣,感受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故事,从而使舞蹈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舞者的艺术水平和舞台魅力,也在于对舞者自身的心理成长和人格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舞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提升自信心、塑造个性、锻炼毅力和坚韧性,培养出坚强的内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者的表现力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不仅是为了提高舞蹈作品质量,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其成长为更优秀的舞者和更出色的个体。
1.2 舞蹈教学的挑战舞蹈教学需要面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
每个学生的舞蹈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舞蹈基础,需要更高级的挑战和训练;而有的学生可能是初学者,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提高。
如何在课堂上平衡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舞蹈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艺术教育行业学习心得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
艺术教育行业学习心得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艺术教育行业学习心得: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的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广泛接触艺术形式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首先,我们需要让他们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多样,涵盖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
学生应该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从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只有通过广泛的接触和了解,学生才能够在众多艺术形式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其努力学习和实践。
二、提供创造空间和机会除了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还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机会。
学生需要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例如,绘画作品、表演、音乐创作等。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创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创造者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思维培养和情感表达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的培养并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更需要注重思维培养和情感表达。
学生应该培养对艺术的思考能力,培养对事物和现象的敏感度。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提炼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此外,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方式,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结起来,艺术教育行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至关重要。
通过广泛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提供创造空间和机会,以及注重思维培养和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作潜力。
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探索
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探索舞蹈表现力是高校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舞蹈艺术的核心,也是舞蹈演员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成为高校舞蹈教学中需要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一、增强身体感知能力舞蹈表现力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感知能力。
通过常规的身体训练,如身体素质训练、体能训练、形体训练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感知和掌控能力。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动作和情感。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身体意识训练、空间意识训练、动作感知训练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呼吸、放松动作来感受自己的身体,鼓励他们利用空间感知来发现身体在运动中的各种可能性。
二、注重情感表达舞蹈表现力不仅仅包括对身体的掌控,还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音乐的曲调、节奏、情绪等要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并能够通过舞蹈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舞蹈创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创造性的舞蹈编排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舞蹈动作。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
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可以更加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舞蹈表现力。
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和动作,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
还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舞台演出训练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舞台演出的训练。
舞台演出是学生展示自己表演能力的最好机会,也是学生发展舞蹈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舞台演出的训练。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展演、演出等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提高舞蹈教学学生表现力的措施研究
提高舞蹈教学学生表现力的措施研究舞蹈表现力是影响学生舞蹈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也有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教学的发展。
本文从学生舞蹈表现力入手,结合当前舞蹈教学实际,分析了提高舞蹈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促进舞蹈教学发展。
标签:舞蹈教学表现力技艺结合好的舞蹈编剧创作,不仅表现为良好的编导技艺,还表现为用规范化、优美的舞蹈动作去表现舞蹈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与韵律。
通过表演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等将舞蹈中蕴含的美充分展现出来,在舞者自我陶冶的同时,也能够使观众受到感染,使其深深地被舞蹈的美所吸引。
因此,要想达到这样的表现效果,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一、舞蹈表现力1.以舞传情,以情带舞肢体语言是舞蹈表达的主要方式,通过有形的肢体动作,能够表达出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观念以及精神追求。
在整个形体动作的表现中,无论是动作、姿态还是线条、节奏等往往都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变化之中,通过对称或不对称的舞蹈构图,形成了舞蹈独具意味的表现形式。
舞者采用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能够表现出舞蹈所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展现特定的情景内容,抒发出舞者的喜、怒、哀、乐,使观赏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动之以情,情感上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升华[1]。
2.技艺结合,引人入胜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艺术,与美术、文学、音乐等众多学科息息相关。
美学特征是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并通过视觉形态来展现。
舞蹈创作与表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技艺结合。
舞中有技,舞者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揭示出主题,传达情义,并能够对人物形象重新进行塑造。
在优美的舞姿和优美的旋律中,深深抓住观赏者的眼球,不仅能够使欣赏者赏心悦目,并能够使观赏者了解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引入入胜,在审美享受中引发思考。
3.动作变化,形神兼具在舞蹈表演中,经常会提到“形”,主要是指舞蹈表演者的外贸服装、动作变化和情感姿态。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表现力策略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表现力策略摘要:高校舞蹈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基本功,保证动作的规范准确,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想象力、节奏感,有效的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理解与感受体验,提升自身对舞蹈本身的理解,掌握成熟的舞蹈表现技巧,由此来散发不同舞蹈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策略舞蹈表现力主要是舞蹈表演者让舞蹈内容与内涵通过形体动作的表现,以及结合舞台设计,音乐等综合情况的融合,有效的向观众传达舞蹈内涵,同时促使观众领会其中的舞蹈意蕴。
该能力是相对复杂因素的结合,对表演者自身舞蹈技术、技巧有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有舞蹈者自身对舞蹈表现力的领会能力,考验舞蹈综合素养。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多方面因素的调整来促使学生提升舞蹈表现力,有效的达到教学的成效。
一、培养舞蹈表现力的方法(一)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标准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首先集中在舞蹈动作的标准规范上。
只有准确的动作才能更为直接有效的表现舞蹈的内涵。
而具体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又与学生自身的舞蹈基本功有紧密相关,包括身体力量、控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软开能力的配合掌握。
只有扎实的基本功素养才能有效的促使舞蹈表现力的显著提升,日常要做好基本功的严格训练,注重学生对身体部位动作协调与敏感度的强化,做好舞蹈细节的调整。
可以具体到身体动作转动的方向,手指与脚趾的延伸状况的。
要有效的训练学生基本功,针对不同舞蹈风格做标准动作的严格训练,从而展现舞蹈动作的内在韵味。
(二)注重音乐节奏掌握训练在舞蹈表现中一般需要音乐节奏的配合,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有较强的音乐节奏敏感性,通过音乐来烘托出整个舞蹈的气氛。
在教学中需要做好舞蹈配乐有关特性的充分说明,尤其是针对舞蹈高潮重点音符的特点做好对应的体验与讲解,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让舞蹈动作跟上节拍,从而展现音乐主题有关的节奏效果。
日常要注重对学生在音乐节奏上掌握上的评判,甚至于针对节奏做特定不同特色舞蹈的编排训练与考核,从而让学生掌握不同特性音乐中的舞蹈节奏表现方法与节奏把控的要点。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升策略提升舞蹈表现力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演出等方面探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一、课程设置方面1.注重基础训练:在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过程中,基础训练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对基本功的刻苦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从而增强表现力。
2.注重文化积淀: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挖掘,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舞蹈的表现力。
3.注重舞蹈创作:通过舞蹈创作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舞蹈的表现力所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方面1.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表达自我,激发内在情感,从而增强表现力。
2.注重导师的示范和引导:导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精准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正确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克服表现力上的困难和瓶颈。
3.加强实战演练:通过频繁的演出和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在舞台上自信大方的气质和表现力。
三、实践演出方面1.深入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演出,如校园文艺晚会、社会演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舞蹈表演的乐趣和压力,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2.参与比赛和展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和展演活动,通过与其他学校和团体的交流比拼,激发学生提升表现力的潜力和动力。
3.丰富舞蹈作品:组织学生参与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排练,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表现力,提升舞蹈表演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高
摘要: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
舞蹈作为一种源自自然、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生动肢体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通过舞者而传达给观众的,使观众受到触动,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对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艺术实践;舞蹈;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29-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
走出课堂,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一名学生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
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一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及综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锻炼。
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文。
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集音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以其高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翩翩风韵,无论是生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文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心”的本质提高,是艺术表现力来源的沃土。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行,教师以主导地位的角色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者,周而复始,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
为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比赛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
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
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二)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力,进而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不仅注重形式美,同样还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内涵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体动态美。
而是一种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人体动态美。
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创造性模仿,可以提高其表现力,如挤奶舞就取源于劳动,它是模仿牧民给牛羊挤奶的动作来表现人民的智慧、劳动的美。
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舞蹈采风”等方式,学生缩短了舞蹈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逐渐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属于上层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的再现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劳动实践,也就没有舞蹈艺术,在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舞蹈艺术正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印迹,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内容、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灵感,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三)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创作、表演、欣赏水平,从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舞蹈实践包括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而这两者都经历着从客观现象到主观意象再到舞蹈形象这二种时空状态的两度转化过程。
从素材到舞蹈艺术的转化就是创造过程。
舞蹈艺术源于生活。
人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感悟,但表达不清楚,而创造本领的前提就在于发现、升华,例如,讲解舞蹈《小金鱼》时,我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鱼的形态、觅食、嬉戏的全过程,并要求低年级学生设计一组舞蹈造型动作。
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出的肢体动作也十分丰富,有身体的扭动、面部表情的夸张表演、手部动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创造力也十分可爱,回到课堂再度讲解《小金鱼》时,学生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原来是这样”的感慨,学习效果十分好。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中央电视台“双拥晚会”、去日本昭和大学演出、去法国演出等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创作激情、艺术表现力等多种能力,从而是各种艺术实践成为了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活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舞蹈艺术专业上发挥创造力。
四、艺术实践是艺术表现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艺术实践的新途径
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学生的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动作的综合培养。
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寻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那么,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部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语言的技能,来进一步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其表演才能,并不断提高
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美的创造能力就不在是一句空话。
艺术实践,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演出”、“表演”;更应该是“教和学”的完美统一,是学生主动吸纳知识过程,更是“教学实践”、“舞台实践”、“创作实践”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开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使舞蹈教育、教学告别“机械化”的操练,让学习充满乐趣,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欧.论舞蹈学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
\[2\]张春河.高校舞蹈教师的角色素质\[J\].舞蹈,2008,(6).
\[3\]张薇.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5\]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