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教学项目4-制备碘酊(碘酒)
教学项目-4 碘酊制备法一、项目名称:2%碘酊(碘酒)制备法二、选定项目原因:碘酊为临床上常用的消毒防腐药三、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制备碘酊的操作规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制备碘酊的设备和仪器并制备出符合药典要求的碘酊。
3、情感目标:以制备碘酊为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深化、有所提高。
四、项目实施1、对象:中职药剂专业2、时数:2学时3、场地:校制剂实训基地——制剂间4、情景(分组):学生每小组5—6人5、项目任务:(1)每小组制定出合理的制备碘酊的操作规程(课外时间完成)。
(2)每小组独立制备出符合药典要求的碘酊并写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每小组的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制备碘酊的任务。
6、注意事项:(1)碘化钾与碘作用生成络合物,使碘易溶于水中。
配制时关键在于先將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使成饱和或近饱和溶液(碘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7),然后加碘搅拌促进碘的溶解,有利于络合物的生成。
(2)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定,不易挥发损失;能有效地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醇发生化学反应。
碘与水、乙醇的化学反应受光线的催化,故碘酊应置棕色瓶内,于冷暗处保存。
(3)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加毒性。
对碘有过敏反应患者忌用本品。
(4)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7、操作过程:物料准备:药品(乙醇、碘、碘化钾、纯化水)器械(天平、量杯、搅棒、儲存器)【处方】碘2g碘化钾 1.5g乙醇50ml纯化水适量共制100ml【制备】1)取碘化钾,加纯化水2ml溶解;2)加入碘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50ml乙醇稀释;3)加纯化水使成100ml,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消毒防腐。
药剂学实验·实验三注射剂和酊剂的制备
参考文献
01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
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02
[2] 卫生部药品标准. 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
. 第6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03
[3] 药剂学实验教程.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THANKS
酊剂制备结果
成功制备出颜色鲜艳、澄清透明的酊剂,符合酊剂的质量标准。
结果分析
注射剂制备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注射剂的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 量标准的注射剂。这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前的理论 学习是有成效的。
酊剂制备结果分析
在制备酊剂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不同溶媒对酊剂颜色的影响,以及温度对溶 解速度的影响。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我们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酊剂。这 表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用于药物药效学研究。
用于药物药效学研究。
用于体外药物筛选和药 效学研究。
CHAPTER
04
实验步骤
注射剂的制备步骤
溶解与稀释
将药物溶解或稀释至所需浓度 。
灌封
将药液灌入注射器或安瓿中, 并封口。
材料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药 物、注射用水、溶剂等。
滤过
使用滤纸或滤器对药液进行过 滤,去除杂质。
质量标准
注射剂和酊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 鉴别、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微生 物限度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理化指标检测、生 物学检测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以确 保注射剂和酊剂的安全有效性。
CHAPTER
实验三、浸出制剂实验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三、实验内容
Experimental Contents 橙皮酊的制备 处方: 橙皮粗粉 70%乙醇
20g 适量 共制50ml
2012-9-3
5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制法: 1、取橙皮于100ml于烧杯中,加 70%乙醇(溶媒)适量,浸润 15min。 2、将渗滤筒固定在铁架台上,筒底 铺一层脱脂棉,用溶媒浸润。
2012-9-3 2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目的
Objective
1、掌握:掌握用渗漉法制备酊剂的方法。
2012-9-3
3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实验原理
Experinment postulate 酊剂是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 成的制剂,一般药物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材2g, 剧毒药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材1g。制备酊剂的方 法有渗漉法、浸渍法、稀释法和溶解法,其中渗漉法 使用较多。 渗漉法的操作流程如下:粉碎药材→润湿药材→药 材装筒→排除气泡→浸渍药材→收集渗漉液
2012-9-3 7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四、实验报告
Test Report
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题目 2.处方 3.制法 4.实验结果 5.讨论 6.思考题
2012-9-3 8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五、思考题
Questions
2012-9-3
9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Questions 1.渗漉法制备橙皮酊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如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举出一种方法) ? 3.橙皮酊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2012-9-3
6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3、将浸润后的橙皮粗粉分次移至渗虑 筒内压平,上面铺一张滤纸,压上少许 碎石(3~4粒),加入70%乙醇溶液 适量至浸没药粉表面约2cm左右 ,松开 渗虑筒下的出口,排出空气,使浸出液 的流速为1滴/秒,流出的液体倒回到 渗虑筒内,保持溶媒浸没药粉表面约 2cm左右,浸渍1.5h。放出浸渍液滤 过,加溶媒至全量,摇匀即得。
酊剂的制备方法
酊剂的制备⽅法因原料性质不同⽽异,多⽤渗漉法,亦可⽤浸渍法,溶解法或稀释法。
简述如下。
(1)渗漉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渗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剂⾄所需量,静置⼀定时间,分取上清液,下层液滤过,合并即得。
若原料考试,⼤收集整理为毒性药时,收集渗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剂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
如颠茄酊等。
(2)浸渍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冷浸渍法”操作,收集浸渍液,静置24⼩时,滤过,⾃滤器上添加浸渍时所⽤⼄醇⾄规定量,即得。
如⼗滴⽔等。
(3)溶解法:将处⽅中药物直接加⼊规定浓度的⼄醇溶解⾄需要量,即得。
此法适⽤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如复⽅樟脑酊等。
(4)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规定浓度的⼄醇稀释⾄需要量,混合后,静置⾄澄清,虹吸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滤液,即得。
如远志酊等。
糖浆剂根据其组成和⽤途的不同,可分为: ①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含药糖浆外,⼀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剂、丸剂等的粘合剂。
②药⽤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考试,⼤收集整理的浓蔗糖⽔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如复⽅百部⽌咳糖浆,具清肺⽌咳作⽤。
③芳⾹糖浆为含芳⾹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溶液。
主要⽤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糖浆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由于煎膏剂经浓缩并含有较多的糖或蜜等辅料,故具有药物浓度⾼,体积⼩,稳定性好,便于服⽤等优点。
煎膏剂的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药性滋润,故⼜称膏滋。
也有的加糖的称糖膏,加蜂蜜的称蜜膏。
煎膏剂多⽤于考试,⼤收集整理慢性疾病,如益母草膏多⽤于妇⼥活⾎调经;养阴清肺膏多。
酊剂的制备浸出制剂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浸出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新技术的应用
必需知识
一、浸出方法
•
浸渍法 煎煮法 渗漉法 回流法 循环回流浸出法(索氏提取法)
浸渍法
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其 有效成分被浸出的一种方法。
煎煮法
指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的一种方法。
反复浸出多次的回流法 ➢ 适用范围
二、浸出制剂精制方法
❖ 水提醇沉法(水醇法)
将中药材饮片先用水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约1ml相 当于原药材1~2g,再加入适量乙醇,静置冷藏适当时间 后分离去除沉淀,最后制得澄清的液体。 操作要点:
1.药液的浓缩 2.加醇方式 3.冷藏与处理
❖ (二)醇提水沉淀法(醇水法)
系指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 液中杂质的方法。 原理与操作与水醇法相似。 适用于蛋白质、粘液质、多糖等杂质较多的药材的提取和 精制。 但由于先用乙醇提取,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可溶于乙 醇而被提出,故将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再加水搅拌,静 置冷藏一定时间,待这些杂质完全沉淀后滤过去除。
二、浸出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 (一)浸出制剂的分类
1.水浸出制剂 2.含醇浸出制剂 3.含糖浸出制剂 4.精制浸出制剂
❖ (二)浸出制剂的特点
1.综合作用 2.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3.便于服用 4.浸出制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无效成分
三、浸出溶剂及浸出辅助剂
❖(一)浸出溶剂
最常用浸出溶剂为水、乙醇, 90% 以上乙醇用于浸出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等、 50%-70% 的乙醇适用于浸出生物碱、甙类等; 50% 以下的乙醇适用于浸出蒽醌类等化合物。
药剂学实验教案——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用切药刀将甘草50g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思考题]1.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号)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 60g氧化镁 60g[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包,每包1.2g即得。
酊剂的制备方法可用
酊剂的制备方法可用
酊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通常是液体剂型,由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制成。
酊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溶剂:溶剂在酊剂中起溶解和稀释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溶剂应该具有良好的溶解力、稳定性和无毒性。
2. 确定活性成分的溶解度:通过实验确定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
有些活性成分可能只在特定的溶剂中溶解,而在其他溶剂中则难以溶解。
3. 确定活性成分的浓度:根据所需剂量和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确定活性成分在酊剂中的浓度。
一般来说,酊剂中的活性成分浓度应该适中,既能满足治疗需要,又能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溶解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加入溶剂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以促进溶解过程。
有些活性成分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或pH条件下才能溶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添加辅助成分:为了提高酊剂的口感、稳定性和药物的吸收性,通常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成分,如甘油、糖浆、乙醇等。
这些辅助成分能够改善酊剂的口感和溶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 检查酊剂的质量:制备完成后,需要对酊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酊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结合实验和经验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确保酊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酊剂的制备方法
酊剂的制备⽅法因原料性质不同⽽异,多⽤渗漉法,亦可⽤浸渍法,溶解法或稀释法。
简述如下。
(1)渗漉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渗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剂⾄所需量,静置⼀定时间,分取上清液,下层液滤过,合并即得。
若原料考试,⼤收集整理为毒性药时,收集渗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剂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
如颠茄酊等。
(2)浸渍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冷浸渍法”操作,收集浸渍液,静置24⼩时,滤过,⾃滤器上添加浸渍时所⽤⼄醇⾄规定量,即得。
如⼗滴⽔等。
(3)溶解法:将处⽅中药物直接加⼊规定浓度的⼄醇溶解⾄需要量,即得。
此法适⽤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如复⽅樟脑酊等。
(4)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规定浓度的⼄醇稀释⾄需要量,混合后,静置⾄澄清,虹吸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滤液,即得。
如远志酊等。
糖浆剂根据其组成和⽤途的不同,可分为: ①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含药糖浆外,⼀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剂、丸剂等的粘合剂。
②药⽤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考试,⼤收集整理的浓蔗糖⽔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如复⽅百部⽌咳糖浆,具清肺⽌咳作⽤。
③芳⾹糖浆为含芳⾹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溶液。
主要⽤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糖浆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由于煎膏剂经浓缩并含有较多的糖或蜜等辅料,故具有药物浓度⾼,体积⼩,稳定性好,便于服⽤等优点。
煎膏剂的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药性滋润,故⼜称膏滋。
也有的加糖的称糖膏,加蜂蜜的称蜜膏。
煎膏剂多⽤于考试,⼤收集整理慢性疾病,如益母草膏多⽤于妇⼥活⾎调经;养阴清肺膏多。
酊剂及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浸出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浸出制剂的原理和制法2、掌握溶解法制备酊剂的方法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熟悉含糖量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浸出剂(1)定义: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直接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获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2)浸出制剂的分类:a、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口服液等b、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等c、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等d、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等e、其它浸出制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3)常用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2、酊剂(1)定义: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附:a、酊剂多供内服,少数外用b、酊剂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c、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的10g;其它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因片的20g(2)制备方法:a、浸渍法: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用浸渍法提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b、渗漉法:将药材用乙醇渗漉出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c、溶解法:用于化学药物的配置d、稀释法:以浓酊剂、浓浸膏为原料,用适宜乙醇稀释至规定浓度,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即得3、糖浆剂(1)定义: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附:a、糖浆剂含着糖量应不低于45%b、糖浆剂中的糖主要用于矫味(2)分类a、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附:1)可供配制含药糖浆、矫味、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和片、丸剂的粘合剂2)作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b、药用糖浆:是含药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c、芳香糖浆:是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3)制备方法一般工艺流程: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a、热溶法适用: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的糖浆、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优点:蔗糖易于溶解,糖浆易于过滤,可杀死微生物,易于保存缺点: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超过100度b、冷溶法适用:单糖浆制备,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优点:制得的糖浆色泽较浅或呈无色、转化糖较少缺点:溶解时间较长,生产过程易受微生物污染c、混合法: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成药物糖浆的方法三、实验仪器1、仪器:烧杯、量筒、不锈钢锅、回收装置、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蒸发皿、抽滤装置2、设备:手持测糖仪、电炉、水浴锅四、实验内容(一)溶解法制备碘酊1、处方分析(1)处方:碘0.5g碘化钾0.4g:易溶解碘在水中溶解1:2950(0.03%)碘加碘化钾发生络合反应,能使碘的溶解度达到5% 乙醇:13ml蒸馏水加至25ml(2)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3)用途:杀菌消毒,适用于皮肤消毒与局部消毒(4)用法:用棉签粘取少许外涂需消毒部位(5)贮存: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2、制备:取碘化钾加1~2ml水溶解,加入碘搅拌使其全溶解,再加入乙醇搅拌,再加水至所需量。
酒剂与酊剂的制备
闭,静置一定时间,滤过后灌装,即得。
以白酒为溶剂,按回流热浸法提取至白酒近无 色,合并回流提取液,加入蔗糖或蜂蜜,搅拌溶 解后,密闭静置一段时间,滤过,分装,即得。
(1)测定澄明度时,酒剂应澄清,但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2)醇类含量检查,须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M项下方法检 查,须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 浸渍、渗漉、浓缩及调整含量四个步骤。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 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成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 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含乙醇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 者只作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媒稀释, 或低温浓缩使 其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一)概念:
酒剂又名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供内服或外用。酒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酒辛甘大热,能行血通 络,散寒,故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等方剂常制成酒剂。生产内服酒 剂应以谷类酒为原料
可用浸渍、渗漉、回流等方法制备。酒剂应分装在洁净干燥的 玻璃瓶中,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1)冷浸法 将药材与规定量的酒共置于密闭容器内,室温下浸渍,定期搅 拌,一般浸渍30日以上。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压榨液与上清液合 并,必要时加入适量糖或蜂蜜矫味,搅拌均匀,再静置沉降14日以 上,滤过,滤液灌装于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密闭,即得。该法生
(3)总固体检查,应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 M项下方法检查, 其中含糖、蜂蜜的酒剂照第二法检查。 (4)装量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I C 制剂通则的有关规定。 (5)微生物限度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II C 制剂通则的有 关规定。
药剂学实验内容
学习称量操作和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确地称量实验操作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通过《中国药典》快速获取有关信息的技能。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1. 药品纯化水、甘油、氯化钠、乙醇、凡士林。
2.器材《中国药典》、架盘天平(载重1009)、电子天平、量筒、量杯、滴管、表面皿(或蜡纸)、滴定管。
三、实验内容(一)、称重操作熟悉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称取操作。
表1-1 称重操作练习项目表药物所称重量选用天平及称量纸选择依据碳酸氢钠碘化钾凡士林碘0.3 g1.4 g 5 g 0.7 g(二)、量取操作指出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量取操作。
表1-2 药物量取操作练习项目表药品名称量取容积选用量器选择依据纯化水乙醇液状石蜡8 ml 0.3 ml 5ml(三)、查阅操作根据《中国药典》,完成下表中规定的查阅内容。
表1-3 《中国药典》查阅项目表序号查阅内容查阅结果(部页至页)1 人参性状2 微溶的含义3 阴凉处贮存的条件4 药品检验要求室温进行的温度控制范围5 80目筛网的孔径范围6 细粉7 中药丸剂的制剂通则8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9 化学药品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标准1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11甘油的相对密度12盐酸吗啡类别13热原检查法14注射用水的概念15湿热灭菌法的概念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2.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二、实验药品与器材1.药品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樟脑、乙醇、硼砂、甘油、碳酸氢钠、液化苯酚、蒸馏水等。
2.器材上皿天平、乳钵、有盖玻璃瓶、滤纸、漏斗、玻璃棒、烧杯、投药瓶、瓶签、瓶塞、蒸发皿、砂浴、电炉、铁三角架或铁支架、温度计等。
三、实验内容1.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25ml/组)【处方】碘 50g碘化钾 100g蒸馏水 q.s共制 1000ml【制法】取碘化钾加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碘搅拌溶解,再加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搅动均,即得。
《中药药剂学》实验培养目标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案一.《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中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关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应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典型的药剂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制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试验训练与教学见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熟悉药剂生产中常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
3.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具有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并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训练操作技术,有正确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地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规则为达到以上目的,同时制备的成品,特制定如下试验规则:1.预习试验内容:要明确试验目的与要求。
对处方中药物性质配制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2.遵守实验纪律:应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不得无故迟到或或早退,不得擅离实验操作岗位甚至高声谈笑。
如发生差错事故或异常现象,应随时报告知道老师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应注意安全,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件发生。
3.杜绝差错事故:称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进行3次校对;处方中如有毒性药品,须仔细检查是否超过剂量,称量时须经实验指导老师校对,在专用的天平上称量。
称量完毕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实验成品应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及班组号,交实验指导老师验收。
4.爱护仪器药品:实验仪器、药品应妥善保管、存放和使用。
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酒剂、酊剂的制备1(三两半药酒的制备[处方]当归100g黄芪(蜜炙)100g牛膝100g防风50g[制法] 以上4味,粉碎或粗粉,按渗漉法,用白酒2400ml与黄酒80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渗漉液中加入蔗糖840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60ml,一日3次。
[注意] 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忌服。
2.碘酊的制备[处方]碘 20g碘化钾 15g乙醇 500ml蒸馏水适量共制 1000ml[制法]取碘化钾,加热蒸馏水20ml溶解,加碘溶解完全后,再加乙醇及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附注](1)碘具强氧化性、腐蚀性、挥发性。
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忌用纸称取。
(2)碘化钾宜先配成浓溶液,然后加碘,能很快促进溶解。
1(3)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定,不易挥发损失;能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碘化氢,使游离碘的含量减少,使消毒力下降,刺激性增强。
(4)碘在乙醇中溶解度为1:13,在该处方中,不加碘化钾,碘可完全溶解在乙醇中,但切不可将碘直接溶于乙醇后再加碘化钾,否则失去加碘化钾的络合作用。
(5)投药瓶和用软木塞密塞时,应加一层蜡纸,以防软木塞中的鞣酸使碘沉淀。
大量配制时宜用棕色玻璃磨口瓶盛装,冷暗处保存。
(6)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加毒性,对碘有过敏反应者忌用本品。
[思考题](1)本处方中碘化钾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溶解碘化钾的蒸馏水不能太多,3.复方樟脑酊的制备[处方]樟脑 0.3g阿片酊 5.0ml苯甲酸 0.5g八角茴香油 0.3ml56%乙醇 8.5ml共制 100ml[制法]取苯甲酸、樟脑与八角茴香油,加56%乙醇90ml溶解后,缓缓加入阿片酊与56%乙醇适量,使成100ml,搅匀,滤过即得。
酒剂和酊剂
质量检查
酊剂:
1、乙醇量检查 2、甲醇量检查 3、装量差异 4、甲醇量检查 5、微生物限度
质量问题讨论
1、溶剂浓度变化 由于包装不严,乙醇挥发而致。若贮 存过程中有沉淀析出,可滤除沉淀、调整浓度至符合规 定标准。 其原因有:胶粒陈化凝聚成大颗粒沉 淀析出;乙醇挥发使含醇量降低析出 沉淀;贮存温度低于配置时温度、药 2、产生沉淀 液PH值改变等。
质量检查
1、外观:煎膏剂应无焦臭、无异味、无糖的 结晶析出 2、相对密度:除另有规定外,照《中国药典》 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应符合规定。凡加药材 细粉的煎膏剂,不检验相对密度。 3、不容物:取供试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 使溶化,放置3min 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4、装量:照《中国药典》检查 5、微生物限度:照《中国药典》检查。
滤过
将配制完毕的糖浆按规定的方法静置一定时间后,先用筛
网粗滤,再用微孔滤膜精滤。
对沉淀的分析与处理:
1、沉淀物为无效成分加强净化手段予以除去。 2、沉淀物为工艺规定的药材细粉,选用少量琼脂、明胶 等作为混悬剂或酌加适量稳定剂如甘油等
3、沉淀物为高分子物质和热溶冷沉物质,加入适量表面 活性剂。
单糖浆 糖浆剂 药用糖浆 芳香糖浆
单糖浆:蔗糖近饱和溶液,含糖量85%(g/ml )或64.71 %(g/g),可配制药用糖浆,又可 做矫味剂、助悬剂,还可做黏合剂及包糖衣物 料。 药用糖浆:为含药物或中药提取物的浓蔗糖水 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如复方百部止咳 糖浆,具清肺止咳作用;五味子糖浆具益气补 肾、镇静安神作用。 芳香糖浆:芳香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实验二 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
实验二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的方法,制备远志流浸膏。
2.掌握酊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流浸膏剂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方法。
4.了解含醇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1.含义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可采用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应相当于原药材1g,即浓度为1:1(mL:g)。
流浸膏剂大多作为半成品,供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使用,少数可直接使用。
2.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某些以水为溶剂的中药流浸膏也可用煎煮法制备,亦可用浸膏加规定溶剂稀释制成。
渗漉法制取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为: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
3.影响因素药材粉碎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过粗浸出效果差、溶剂消耗量大,一般用药材的粗粉为宜。
药粉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以免在筒内膨胀,造成渗漉障碍。
药粉装筒时应均匀、松紧适宜。
药粉装量一般不超过渗漉筒容积的2/3。
添加溶剂时应先打开浸液出口以利排气。
避免粉柱冲动而影响浸出效果。
渗漉前应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提高浸出效率。
渗漉的速度应适当,既要使成分充分浸出,又不致于影响生产效率。
4.其他流浸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使成品中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
成品应检查乙醇含量。
本次实验主要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制备方法,采用渗漉法制备远志流浸膏,并以远志流浸膏为原料配制远志酊和远志糖浆。
三、实验内容1.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处方】远志(中粉,Radix polygalae)40g60%乙醇(60%,Alcohol)适量浓氨试液(Ammonia Water)适量全量40mL【制法】取远志粉碎为中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mL~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5mL,另器保存,继续收集续漉液120mL,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调整体积使成40mL,静置,待澄清,滤过,即得。
药剂学实验·实验三注射剂和酊剂的制备
实验原理·酊剂
酊剂是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剂。一般酊剂每100 ml相当于原药 物20 g,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有效成分应根据其 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调整,也可按100 ml相当于原 药材10 g。
酊剂的制备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和稀释法 (化学药物用溶解法),其中渗漉法使用得较多。
三角锥形瓶中,加入70%乙醇100 ml,加盖瓶塞, 置超声清洗机(功率大于250 W)的清洗槽内,开 机并调节频率,使面板电流表指示在最小值,调节 功率为250 W,超声浸出1 h,停机取上层清液, 用纱布过滤,残渣用力压榨出残液,与滤液合并, 静置约1 h,过滤澄清,补加乙醇至100 ml,即得。
实验内容·0.5%VC注射液的制备
(2)注射液配制容器和滤器的处理:配制用的一 切玻璃容器包括烧杯、量筒、玻棒、抽滤瓶等,用 洗液浸泡后先用常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洗,临用前 用新鲜注射用水荡洗备用;G3号垂熔玻璃漏斗用洗 液浸泡处理,用常水冲洗干净,蒸馏水冲洗和过滤 (至滤出水检查pH值不显酸性),最后用注射用水 过滤备用;0.45μm微孔滤膜用注射用水室温浸泡 过夜。
(1)配液时,将碳酸氢钠加入于维生素C溶液中时速度 要慢,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溢出,同时要不断搅 拌,以防局部碱性过强,造成维生素C破坏。 (2)维生素C容易氧化,致使含量下降,颜色变黄,金 属离子可加速这一反应过程,同时p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 也较大。因此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通入二氧化碳、加入 金属离子络合剂,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在制备过程中应避 免与金属用具接触。
实验内容·0.5%VC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维生素C 碳酸氢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焦亚硫酸钠 注射用水
0.5 g 2.4 g 0.05 g 0.2 g 加至 100 ml
酊剂的制备方法
酊剂的制备⽅法因原料性质不同⽽异,多⽤渗漉法,亦可⽤浸渍法,溶解法或稀释法。
简述如下。
(1)渗漉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渗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剂⾄所需量,静置⼀定时间,分取上清液,下层液滤过,合并即得。
若原料考试,⼤收集整理为毒性药时,收集渗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剂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
如颠茄酊等。
(2)浸渍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冷浸渍法”操作,收集浸渍液,静置24⼩时,滤过,⾃滤器上添加浸渍时所⽤⼄醇⾄规定量,即得。
如⼗滴⽔等。
(3)溶解法:将处⽅中药物直接加⼊规定浓度的⼄醇溶解⾄需要量,即得。
此法适⽤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如复⽅樟脑酊等。
(4)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规定浓度的⼄醇稀释⾄需要量,混合后,静置⾄澄清,虹吸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滤液,即得。
如远志酊等。
糖浆剂根据其组成和⽤途的不同,可分为: ①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含药糖浆外,⼀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剂、丸剂等的粘合剂。
②药⽤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考试,⼤收集整理的浓蔗糖⽔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如复⽅百部⽌咳糖浆,具清肺⽌咳作⽤。
③芳⾹糖浆为含芳⾹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溶液。
主要⽤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糖浆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由于煎膏剂经浓缩并含有较多的糖或蜜等辅料,故具有药物浓度⾼,体积⼩,稳定性好,便于服⽤等优点。
煎膏剂的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药性滋润,故⼜称膏滋。
也有的加糖的称糖膏,加蜂蜜的称蜜膏。
煎膏剂多⽤于考试,⼤收集整理慢性疾病,如益母草膏多⽤于妇⼥活⾎调经;养阴清肺膏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酒剂、酊剂的制备
1(三两半药酒的制备
[处方]
当归100g
黄芪(蜜炙)100g
牛膝100g
防风50g
[制法] 以上4味,粉碎或粗粉,按渗漉法,用白酒2400ml与黄酒80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渗漉液中加入蔗糖840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60ml,一日3次。
[注意] 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忌服。
2.碘酊的制备
[处方]
碘 20g
碘化钾 15g
乙醇 5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 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热蒸馏水20ml溶解,加碘溶解完全后,再加乙醇及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附注]
(1)碘具强氧化性、腐蚀性、挥发性。
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忌用纸称取。
(2)碘化钾宜先配成浓溶液,然后加碘,能很快促进溶解。
1
(3)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定,不易挥发损失;能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碘化氢,使游离碘的含量减少,使消毒力下降,刺激性增强。
(4)碘在乙醇中溶解度为1:13,在该处方中,不加碘化钾,碘可完全溶解在乙醇中,但切不可将碘直接溶于乙醇后再加碘化钾,否则失去加碘化钾的络合作用。
(5)投药瓶和用软木塞密塞时,应加一层蜡纸,以防软木塞中的鞣酸使碘沉淀。
大量配制时宜用棕色玻璃磨口瓶盛装,冷暗处保存。
(6)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加毒性,对碘有过敏反应者忌用本品。
[思考题]
(1)本处方中碘化钾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溶解碘化钾的蒸馏水不能太多,
3.复方樟脑酊的制备
[处方]
樟脑 0.3g
阿片酊 5.0ml
苯甲酸 0.5g
八角茴香油 0.3ml
56%乙醇 8.5ml
共制 100ml
[制法]
取苯甲酸、樟脑与八角茴香油,加56%乙醇90ml溶解后,缓缓加入阿片酊与56%乙醇适量,使成100ml,搅匀,滤过即得。
[附注]
(1)本品含无水吗啡(CHON)应为0.045-0.055%(g/ml). 17192
(2)含醇量应为52-60%。
(3)有成瘾性,不宜长期应用。
4.复方土槿皮酊的制备
[处方]
2
土槿皮酊 50ml
苯甲酸 6g
水杨酸 3g
乙醇加至100ml
[制法]
将水杨酸及苯甲酸溶解在土槿皮酊中,加适量乙醇使成100ml,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附注]
(1)土槿皮酊系取土槿皮粗粉,以75%乙醇为浸出溶剂用浸渍法制成的酊剂,每100ml与木槿皮20g相当。
(2)本品能软化骨质,有抗表皮霉菌作用,可用于汗疱型糜烂型手足,癣及体股癣等,对于温疹起泡或糜烂的急性炎症期忌用。
4(2复方土槿皮酊的另一制备
[处方]
土槿皮 6g
苯甲酸 1.8g
水杨酸 0.9g
乙醇加至30ml
[解法]
取切碎的土槿皮6g,加入乙醇25ml浸渍3-5天,滤取浸出液,残查用力压榨,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滤过。
另取苯甲酸与水杨酸加入上述土槿皮乙醇浸出液中,搅拌溶解,并添加乙醇使30ml即得。
[附注]
(1)本处方中水杨酸遇铁器易氧化变色,故忌与铁器接触。
(2)土槿皮系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土槿的皮,性甘,微寒,具清热利湿,有杀菌治癣症的功效,与水杨酸、苯甲酸组成复方后,疗效更高。
(3)药渣经压榨后,因细胞破裂,不溶性成分进入浸出液中,故最好放置一昼夜或更长时间后滤过,除去沉淀,使成品澄清。
[思考题]
3
(1)本处方方中各成分有何作用,
(2)浸渍法有何优缺点,
5.颠茄酊的制备
[处方]
颠茄流浸膏适量
乙醇(67%) 适量
共制 100ml
[制法]
取计算量的颠茄流浸膏,以67%乙醇做溶媒,用慢加快搅的方法将颠茄流浸膏加入乙醇中,混匀,过滤,添加67%的乙醇至总量,搅匀即得。
[附注]
(1)药典规定颠茄流浸膏的生物碱含量为0.7-0.8%,颠茄酊生物碱含量为
0.03%,故调配前需进行折算。
(2)本品为抗胆碱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等痛症。
6.复方龙胆酊的制备
[处方]
龙胆 10.0g
橙皮 4.0g
豆蔻 1.0g
70%乙醇加至100ml
[制法]
取各成分中等粉混匀,用70%乙醇浸渍24小时以上,滤过,压榨滤液后合并静置24小时再滤过,从滤器上加溶媒至全量。
[附注]
(1)可分两次或多次浸渍制备。
(2)因生药要吸收一部份溶媒,故溶媒用量要适当增加。
(3)残渣应静置后再用纱布过滤。
7.橙皮酊的制备
[处方]
橙皮 100g
4
乙醇(60%) 适量
共制 1000ml
[制法]
取橙皮,加60%乙醇900ml,浸渍3-5天,滤过,压榨残渣,合并滤液与压榨液,静置24小时,滤过,加溶媒至全量,搅匀即得。
[附注]
(1)干橙皮与鲜橙皮的含油量差异极大,本品规定用干橙皮。
如用鲜品应取250g,以75%乙醇作溶媒,制成100ml。
(2)乙醇浓度不宜更高,以防橙皮中树脂、粘胶质过多浸出,久贮沉淀可滤除。
(3)本品亦可用两次浸渍或渗漉法制备。
8.十滴水的制备
[处方]
大黄 20.0g
桂皮 10.0g
茴香 10.0g
姜 25.0g
辣椒 5.0g
樟脑 25.0g
桉叶油 12.5ml
70%乙醇加至1000.0ml
[制法]
前五味生药用中等粉混匀,70%乙醇湿润,膨胀,装筒,排气,加溶媒静置24小时后渗漉,得滤液900ml时,加入樟脑及桉叶油,最后加漉液至全量,即得。
[思考题]
(1)比较浸渍法与渗漉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2)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有哪四个阶段,
(3)为了防贮存中产生沉淀,应考虑如何过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