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研究概述
《林语堂翻译思想》课件
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促进了国际 文化交流,增进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推动了全球翻译事业的发 展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对全球翻译事业的发展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提 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要点三
提倡多元化翻译策略
林语堂认为翻译策略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选择,既可以是直译也可以是 意译。这启示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翻译 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群体,采用多 元化的翻译策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和可读性。
对未来翻译理论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未来的翻译理论可能会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借鉴语言学、文学 、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翻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忽视翻译的客观限制因素
总结词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处理翻译的客观限 制因素方面存在不足。
VS
详细描述
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客观限制因素,如 时间、资源、文化背景等。林语堂的翻译 思想在处理这些因素方面相对较为忽视, 这可能导致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难 以应对。合理考虑和处理这些限制因素对 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05
总结与展望
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启示
要点一
重视文化因素
林语堂强调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认为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 传播。这启示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充 分考虑文化背景,尊重原作的文化内 涵,避免文化误解。
要点二
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林语堂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主体 ,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 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表达。这启示我 们要注重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鼓励 译者发挥个人风格和创造性。
大师林语堂简介分析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闽南 文化研究会
他的童年
• 山乡孩子,快乐童年 • 林语堂(1895---1976年),幼名和乐,诞生 闽南漳州平和县坂仔村,鼓浪屿 • 父林志诚是第二代基督徒,24岁牧师。精力充 沛,活泼乐观,幽默成性。 • 母杨顺命,生八子,个个聪明。 • 五子和乐是家里“辩论大王”
林语堂与鲁迅
•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 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 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 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 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 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 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 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 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
• 1932年,上海开明出版社 出版《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 《语言学论丛》三册,供初中学生使用,被称“版税大王”,靠版税 写作收入过舒服日子。 • 1946年林语堂在一连七八本畅销书,十几万美元的财产,他开始研究 痴迷很久的中文打字机,他要发明一部人人可用,不学而能的中文打 字机,耗时三年,吞噬了他全部财产,向银行借了大笔钱才完成发 明——明快打字机虽成功,但因内战无人投产 • 1972年《当代汉英辞典》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工程巨大耗时五年, 日夜赶工,失去健康。
京华烟云剧照
散文家
•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提倡“自由思想, 独立判断”鲁迅 语丝社的战斗的檄文,三一八惨案,不 再赞同周作人的“费厄泼赖”精神,同意鲁迅“打落水狗” 的道理作《闲话与谣言》《讨狗檄文》《论泛赤化与丧家 之狗》赞同揭竿而起,少作揖让的土匪精神,反对倚门卖 笑双方讨好的“学者”风度。 • 但林语堂认为文学只能是个人的事,不可充作政治武器, 而醉心晚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散文 • 1、将英文humour译成幽默,加以提倡“谑而不虐”即开 玩笑不致使人难堪。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提倡幽 默 • 2、提倡闲适小品。1934年创办《人间世》林语堂在发刊 词上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为人间 世。”《我怎样刷牙》《我的戒烟》 • 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 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 3、中西比较的眼光——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 文章
研究性学习——林语堂的家国情怀
研究性学习——林语堂的家国情怀发布时间:2021-04-19T15:29:51.86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3月作者:吴为薇[导读]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不仅仅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外国,将外国的文化引进到中国。
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吴为薇 363700摘要:“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不仅仅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外国,将外国的文化引进到中国。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
通过这次的活动探究,我们将很多不为人知的有关家国情怀故事介绍给大家。
关键词:林语堂;研究性学习;家国情怀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发明家。
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
他曾经当选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一、活动目标想通过这次探究,通过他的经历和文学作品,深入了解林语堂的家国情怀,还原一个真实的林语堂。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家乡文化名人的宣传,促进板仔林语堂故居的发展,为家乡的旅游业献份绵薄之力。
同时,我们经过探究过程的历练将有利于提高自身自主学习和协同合作等能力,在往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二、研究设计及实施(一)研究方法1、实地考察。
实地参观林语堂故居,了解他儿时的成长环境。
2、网络查询资料。
小组分工分别查询有关资料。
3、文献研究。
获取相关文本资料。
4、研究分析。
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分析图文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
(二)任务分工高静怡为总负责;赖展鸿协助指导;资料查询:赖佳明、林龙伟负责;资料整理:陈宇佳、赖晓艺负责。
(三)实践计划研究时间:2020年3月10日—2020年5月中旬第一阶段:2020、3、10---2020、3、30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及分工第二阶段:2020、3、31---2020、4、20查阅资料;提出问题。
国内对于林语堂的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
国内对于林语堂的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作者:陈涛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07-021 国内林语堂研究的概述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知网上主题涉及林语堂的博士论文和部分较新有代表的核心期刊文章,提出一些肤浅的个人观点。
有的博士论文是专门研究林语堂,如冯智强的《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本文从林语堂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历史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智慧、林语堂英文著译思想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创作策略研究和著译域外读者接受与反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其他专门研究林语堂的博士论文有:丛坤赤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董燕的《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和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等。
这些论文从审美文化、文艺学和翻译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
还有一些博士论文是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的研究,如高鸿的博士论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这篇论文比较研究了美国作家赛珍珠、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和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从不同的层面研究他们作品的“跨文化”与“叙事”的关系,探讨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如何实现了文化的意义。
其他一些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研究的博士论文有:吕黎的《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何子章的《差异及对立的终结》、陶丽霞的《文化观与翻译观》等。
这些论文多以翻译研究为代表,或从宏观翻译学理论出发,或从微观具体翻译作品比较出发,谈林语堂著译研究。
国内对于林语堂著译研究呈现出比较热的趋势,今后这个领域的突破会有一定难度。
有些文章不能算林语堂研究的相关前沿,原因有两点:一是发表年代较早;二是研究不是主要针对林语堂,只是涉及到他。
这些文章中比较有代表的是:杨剑龙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和《教会学校文化教育与中国现代作家》,分别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和《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李湘敏撰写的《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发表于《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
林语堂研究综述
中
期 , 90 年代 为林语堂 研究的 新阶 段 ; 二 是以 90 年代为分界线 , 分为 90 年代前和 90 年代
[ 2] 至今。 三是 30 年代 , 1949- 1979 年 , 新时期, [ 3] 且新时期又以 1985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流的现代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国际文坛 是位知 名度很 高的 作家 , 曾被 美国 文化 界列为
收稿日期 : 2006- 11- 29. 作者简介 : 解孝娟 ( 1979-
一
幽默 及 小品文 的批评居
1979 年以前的林语堂研究以鲁迅及左翼作家 对他的 宽容 多。鲁迅于 1926 年 1 月 10 日发表在 !莽原∀ 杂 志的 !论 费 厄泼 赖 应 该缓 行 ∀ 对林 语 堂的
) , 女 , 山东沂南人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 林语堂的创作具有独 特的价值 和意义。他 20 年代的 甘当 土匪 及 30 年代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批评的历程生动地反 映了 五四 以来现 代中国 启蒙 与 救 亡 主题的分流与消长。而林语堂的 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 使他在东西文化冲突、交
对林语堂研究阶段的划分以前较通行的6 #
嘉兴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J iax ing Univ er sity
第 19 卷第 5 期 2007 年 9 月 V ol. 19 N o. 5 2007. 9
林 语 堂 研 究 综 述
解孝娟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视 野中 有独特 价值 和魅 力的作 家 。 对他 的研 究可分 为三 个阶 段 : 1979
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林语堂译本与宋碧云译本的比较研究
的是 西 方 作 品 译 文 而 非 地道 的 中文 创 作 。 而 林 语 堂 将
上 述 英 文 分 别 同化 为 “ 念咒经文” 、 “ 佛爷 ” 及“ 方 丈 法 师” , 这 些 佛 教 宗 教 词 广 为 中 国读 者 所 熟 悉 。
2 . 风 俗 习 惯
a l l t h i n g s . ( 5 9 )
之后 , 曾翻 译 过林 语 堂诸 多英 文 作 品 的 台 湾 学 者 宋 碧
云 出版 了 她 的译 本 。
一
( 3 c ) : 遣 就 是他 假 神 的谕 旨 ,舆 他 磋 商 的 神 便
是事寅主羲 , 他 是 那 佃 神 的大 傅 教 士 。f 3 8 ) 宋碧 云用 “ 神 的谕 旨” 来 译“ o r a c l e s ” ” , “ 神” 来 翻
1 . 宗 教 词 汇
关键词 : 林语 堂 《 啼 笑 皆非 》 自译
林 语 堂 深 受 中 国传 统儒 、 释、 道文化的影响 . 这 在 自译 活动 在 西 方 有 很 长 的 历 史 ,但 直 到 2 0世 纪 他 的翻 译 中可 以体 现 出来 。 比如 :
6 0年 代 , 学 者 们 才 开 始 注 意 自译 活 动 。
一
在 于 二 者对 词 汇 翻译 的不 同处 理 。 通 过仔 细 研 究 我
有 浓 重 的 西 方 色 彩 。 中 文读 者 读 到此 , 会 意识 到所 读
们发现 , 在一些字词 的翻译上 , 林 语 堂 的译 本 不 仅 传 达出“ 字神” , 同 时 把 字词 的 隐含 意 义 “ 显 现化 ” 。 例如 :
( 1 a ) :W h a t w e n e e d a b o v e a l l i s a t h e o r y o f t h e
一部研究谐音民俗的佳作
一部研究谐音民俗的佳作《谐音民俗研究》是一部专门研究中国传统谐音民俗的佳作,该书由著名的民俗学家林语堂所著,其研究方法新颖独特,收集到许多珍贵的民俗资料,成为了中国民俗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书中作者以“谐音”为研究主题,认为“谐音”民俗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他从语音学、音韵学等多个角度系统地解析了谐音民俗的功能、形成和传播原因及演变过程。
谐音民俗是从“发想”而来的。
作者发现,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很多节日和习俗都是由于某些字句之间谐音而形成的。
例如,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春节期间会在门上贴上“福”字,意在“福寿双全”,这是因为“福”与“孚”谐音,后者意为“多子多孙”,寓意着家庭生育繁衍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谐音”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人情、习俗、礼仪、祭祀等方方面面。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中的“谐音”起源,从西周初年秦九韶所著的《九章算术》和东周物证中可以看出,“谐音”在中国早期的文字中便已经广为应用。
然而,真正产生和传承“谐音”民俗的历史,从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特别是元朝以后,随着文化的繁荣和拓展,民俗文化也随之开花,使得“谐音”元素在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语堂在书中还探讨了“谐音”的文化内涵,指出“谐音”文化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揭示了人们对自然、人事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把握。
从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体现。
在林语堂看来,“谐音”文化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幸福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人们思考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对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进行富有哲理的探究。
总之,林语堂的《谐音民俗研究》是一部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佳作,他的研究方法独特新颖,对于中国传统民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更具有广泛的传承和推广价值。
《林语堂翻译理论》课件
02
01
03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 学硕士学位。
1928年受聘为北京大学英文 系教授。
04
05
1936年定居上海,从事文学 创作和翻译工作。
林语堂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翻译是一门艺术,需要译者的 主观创造性和审美判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 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翻译应追求“忠实、通顺、美 ”的标准,其中“美”指的是 译文应具有文学美感,能够传 达原文的意境和韵味。
意译的实践要求译者首先理解原文的大意,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进行重新组织,尽可能地传达原 文的含义和精神。
意译的优劣
意译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 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
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 直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但是,如果 过度直译可能会导致译文生硬、不自然,甚至产生歧义。相比之下,意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 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有时也可以将直译与意译 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翻译 的本质、过程和技巧,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 展。
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提供了科学的翻译
方法
林语堂提出的翻译理论为译者提 供了科学的翻译方法,指导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处理语言和 文化差异。
提高了翻译质量
遵循林语堂的翻译理论,译者在 实践中更加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 流畅性,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引言林语堂(1895年-1976年),字幼南,号静轩,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以优秀的文字才华和广泛的知识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20世纪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
本报告将对林语堂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生平林语堂出生在中国福建省龙溪乡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对教育非常重视。
林语堂从小就展示了卓越的才智,并在15岁时进入厦门大学学习英语。
后来,他留学美国,先后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深造,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术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的研究领域涉及英语、中文、法语等多种语言。
他的翻译作品相当丰富,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翻译,也包括美国文学名著《老人与海》等的译作。
他所翻译的作品通俗易懂,风格流畅,深受读者喜爱。
林语堂还以他的散文而闻名于世。
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广泛,思想深刻,风格独特。
他尤其擅长运用比喻和寓言手法,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人性、社会和文化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是一部关于现代人处境的小说,以犀利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此外,林语堂还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在《中国人的性格》等书中探讨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
他指出,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强调礼仪和道德,与西方个人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
他的这些观点对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林语堂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提倡以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林语堂还积极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他在国外留学期间,与许多西方学者和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得西方国家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旨在回顾与展望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
在我们探讨了研究动机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我们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历史概述和文学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问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我们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林语堂家族小说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学遗产。
通过本文的回顾与展望,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兴趣,为这一文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历史概述、文学特点、现状、热点问题、不足之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动机林语堂家族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我之所以选择研究林语堂家族小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动机。
林语堂家族小说在探讨家族、爱情、友情等主题时展现出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发。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认识,深化对其创作理念和风格的理解。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进一步探讨和挖掘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林语堂家族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揭示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推动对其作品的全面理解和解读。
通过研究林语堂家族小说,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题特点,揭示作家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关怀与思考,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深度和广度。
探讨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意义还在于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阅读指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学价值,促进作品的传播与推广,推动林语堂文学的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作家,其创作涵盖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多面手”。
其中,林语堂的小说作品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近年来,学术界对林语堂小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对其家族小说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热点。
林语堂的家族小说主要是指以其家庭历史为素材创作的小说作品,例如《京华烟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古代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家族生活和社会变革。
这些小说表现了家族的兴衰、家族成员之间的羁绊和亲情、社会变迁对家族的影响等主题,既有家族史实的真实性,又有小说创作的想象力和文学价值,因此备受关注。
近年来,学者们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探讨,例如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的解读,对小说中家族历史的真实性和虚构性进行探究;其次,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的分析,例如对家族成员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文化背景等的剖析,对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和形象塑造进行深入解读;最后,对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例如对林语堂小说的艺术风格、小说叙事技巧和主题内涵的分析,探讨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对林语堂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题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林语堂的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和性格特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贞淑女性形象,也有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林语堂对于女性的刻画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同时,林语堂小说中探讨的女性主题也非常丰富,例如女性的自立、女性的教育问题、女性在家族和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总之,林语堂的家族小说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品,其独特的历史视角、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未来,学者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林语堂家族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林语堂家族小说与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对比和研究,以丰富和扩展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领域。
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
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摘要:自译是一种特殊且有趣的翻译现象。
对自译现象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丰富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著名作家林语堂自译其英文作品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为例,将林语堂自译本与台湾译者宋碧云的译本进行比较,总结了林语堂的自译特点,并探讨了影响林语堂自译的各种因素。
由于是翻译自己的作品,自译者比普通译者对原文有着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
林语堂的自译在看似“不忠实”和“叛逆”的背后,实际上是最为忠实的翻译。
关键词: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自译活动在西方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才开始注意自译活动。
1943年,林语堂完成了《啼笑皆非》的英文创作。
1994年,林语堂回国并自译了这本书。
大约半个世纪之后,曾翻译过林语堂诸多英文作品的台湾学者宋碧云出版了她的译本。
一、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本与宋碧云译本对比研究(一)从语言层面对比林译本与宋译本林语堂译本和宋碧云译本存在明显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二者对词汇翻译的不同处理。
通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在一些字词的翻译上,林语堂的译本不仅传达出“字神”,同时把字词的隐含意义“显现化”。
例如:(1a):what we need above all is a theory ofthe rhythm of life and of the unity and interrelatedness of all things. (59)(1b):我们所最需要的,就是阴阳消长,祸福倚伏,万物齐一,复归本原的哲理。
(63)(1c):我們所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生活韻律與各物調和並互相關聯的理論。
(32)在这个句子中,单词“rhythm”,“unity”和“interrelatedness”通常会被译为“韵律”、“统一”及“相互关联”。
相应地,“a theory of the rhythm of life and of the unity and interrelatedness of all things”可被译为“一个生活韵律与各物统一并互相关联的理论”。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回顾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其作品多样化、风格独特、思想深刻,反
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命运和心路历程。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围城》、《京华烟云》、《荷花淀》等。
这些小说以家庭为背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塑造和家族历
史的再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观念和家庭美德,强调家庭的温馨、和谐和爱的力量。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官僚腐败、商业倒退、婚姻危机等,具有思想性
和现实性。
同时,林语堂家族小说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传统文学的温婉、含蓄、婉转,又有现
代文学的直白、深刻、冷静。
林语堂擅长描绘形象生动的人物,通过细节展现情感,力图
表现出家族成员的情感世界和人性特征。
其小说的语言简明易懂、流畅自然,但又独具个性,富有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这种风格在当时的文坛中独树一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
时的文学风尚,更成为了后来的作家们学习的对象。
展望未来,林语堂家族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是人类社会
的基本单位,传承家族文化和家庭美德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和使命。
林语堂家族小说通过对
家庭成员的生动描绘和家族历史的记述,为现代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使我们更加珍惜家庭、感恩家庭,更加了解家族文化和传统价值。
同时,林语堂家族小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现实问题,提醒我们需要警醒腐败、拥抱进步,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因此,
林语堂家族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也值得我们再次品味和探讨。
第六章·林语堂散文研究分析
一、作者介绍
好比喻,惯罗列。
二、创作简介
不忌俗, 不避俗。
三、散文研究
1、幽默小品文理论
2、小品文艺术特色 (1)自由自在的写作姿 态
现代文学资源库
三、散文研究
林语堂散文研究
姜向东 主讲
一、作者介绍 二、创作简介
欢愉情调
事实上, 林语堂小品散文具有双重 的生命意识: 一是外在化的乐感; 二是 内在化的悲感。
现代文学资源库
主要作品: 《大暑养生》 《论西装》 《新年恭喜》 《我怎样买牙刷》 《冬至之晨杀人记》
三、散文研究
冬至之晨杀人记(节选)
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 下士杀人用石盘。可见杀人的方法很多。我刚会 见一位客人,因为谈锋太健了,就用两句半话把 他杀死。虽然死不死由他,但杀不杀却由我。总 尽我中士之义务了。
这冬至之晨,我神经聪敏,知道又要恭聆四段法 的文章了。因为某先生谈吐十分风雅,举止十分雍容, 所以我有点准备。……我们仍旧从气象学谈起。
十二星宿已经算过,某先生偶然轻快的提起傅 君。……我明白,他在叙旧,已经在第二段。……
傅君,蜀人也。你瞧,四川不是正在有叔侄大义 灭亲的厮杀一场吗,某先生说四川很不幸。……我自 然无异辞,不过心里想:“中国人的时间实在太充裕 了”,评论报佣人就要来取稿了。所以也不大再愿听 他的议论,领略他的章法,而很愿意帮他结束第三段。
《无所不谈二集》 《无所不谈合集》 《八十自叙》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创作简介
林语堂散文研究
姜向东 主讲
一、作者介绍
幽默 幽默的提倡
二、创作简介
三、散文研究
1、幽默小品理论
1924年5月—6月间,林语堂(署名 “玉堂”) 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征 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幽默杂话》 两文。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大陆对林语堂的全面研究和介绍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滥觞期,到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沉寂期,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才进入一个复兴发展期[1]。
期间,林语堂的文艺思想、文化观念等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挖掘。
但这只是对林语堂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研究。
林语堂作为一位将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的翻译家,近些年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研究、林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其他译作的研究等角度,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综述。
一、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林语堂著作等身,对于翻译理论的论述却相对较少。
最能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属林语堂1933年写的《论翻译》一文。
这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所作的序论,后又收入林语堂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
陈荣东在《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一文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介绍。
他指出,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不仅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也在阐释这三条标准的说理过程中对于翻译美学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如翻译审美客体(原作)、审美主体(译者)、审美过程(翻译思维和程序)、审美产物(译作)及审美评判原则(翻译批评标准)等,阐发了精辟的见解[2]。
郎江涛和王静指出,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译学思想。
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同时也指出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其归化的译法不利于译语语言的丰富,对文化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
研究者不仅研读文本,也从不同的角度了阐释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理论。
如周仕宝指出,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26卷第6期2019年12月Vol. 26 No. 6Dec. 20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陈智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摘要:国內学术界长长忽视林语堂“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的中文译著活动是其汉译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林语堂主要通过编译、独译、辑集翻译、合 译以及英汉对译等方式完成包括回忆性散文、书信、散论、小说、文艺批评理论、戏剧等5部中文译著。
概 述林语堂5部中文译著的初版发行情况,并结合林语堂在进行中文译著活动时的社会状况、国內外政治形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详细分析林语堂从事中文译著活动的翻译动机,有助于深入了解林语堂向中国介绍欧美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林语堂;中文译著;翻译动机;初版;外国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林语堂曾自诩自己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 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⑴?2",但 国内学术界长期忽视其“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所作的贡献。
万平近曾指出:“在林语堂的创作道路上,《吾国与吾民》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从这部著作开始,他把写作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 用中文写作为主转向以英文写作为主。
此后,他 接二连三地发表这类’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 作品可以说,1935年是林语堂进行“对中讲外”和“对外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时至今日国内学术界依旧认同林语堂翻译活动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汉译英活动,如周宁等认为,“林语堂的’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似乎并没有胡适等人那样投入且影响巨大,除了早年所译介 的少量西方文艺论著与文学作品及晚年编订的 *汉英词典’以外,他的主要成就与独特贡献应当显示在*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上。
”如王少娣在介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文本选择以及著译分析时同样全部集中于其英译作品,而轻描淡写其汉译作品和汉译活动,“ 1928年到1930年期间,林语堂……将外国文学的不同形式引到了中国,为当时的中国新文学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文章编号:1009 -0312 (2019) 06 -0068 -09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林语堂家族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意义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本文旨在揭示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未来的研究趋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以及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本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研究现状、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语堂家族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中国文学史上,林语堂家族小说以其瑰丽多彩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细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也变得日渐系统和深入。
研究背景这一部分旨在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概括,探讨其发展的脉络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文学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回顾和分析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发展历程,揭示其主要特点和独特之处,总结目前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为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
通过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梳理和总结,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在总结中,将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翻译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林语堂翻译研究——以《道德经》译本为案例
作者简介:张晓楠(1985— ),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英语笔译。
关于林语堂的翻译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不曾间断。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时代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一部哲学著作。
其影响名扬海内外,林氏编译的《道德经》有关研究,可谓是数不胜数。
但是关于它在翻译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屈指可数,文章主要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下,对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本进行分析。
一、林语堂简介(一)生平简介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出生于福建一个牧师家庭,从小生性开朗活泼,放任不羁,但是喜欢读书,并励志成为一名作家。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林氏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有多次海外留学经历,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与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证书,这些经历都造就了林氏丰厚扎实的英语文学功底。
在其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以后,在清华大学担任英文教员。
在当时的北平,中国的文化中心,林语堂深深感到自己的中文知识欠缺,仅仅是中等水平,所以他经常去图书馆或书店“补课”。
这段期间,林氏的中文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也对他今后不管在写作上还是翻译上的工作都奠定了基础。
(二)成就介绍作为一个作家来说,林氏有许多作品,远远超过其译作。
他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一生都以“文章可幽默,办事须认真”,“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
他写文章,提倡“性灵”,主张幽默,是中国首倡幽默的第一人,被誉为“幽默大师”。
大多数人都知道林氏有很多著名的作品,但是哪些是用英文写作,哪些又是用中文写作,想必也是少有人知。
林氏的作品中,而英文著作居多。
主要有: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国与吾民》)在大陆的第一个全译本为《中国人》,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艺术》),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Moment in Peking (《京华烟云》),A Leaf in the Storm (《风声鹤唳》),《苏东坡传》等等。
男性命运的文化解读——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分析的开题报告
男性命运的文化解读——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其作品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翻译等领域,尤以小说为其主要成就。
其小说作品《四世同堂》、《庐山谣》、《猫城记》、《钟鼓楼》等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和认可。
在林语堂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的认知深化,对于性别角色的理解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研究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命运,探究男性人物的形象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角色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与传统文化中男性角色的塑造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探究其生命命运和心理特点;2. 探究传统文化中对男性角色的塑造,分析其与林语堂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联系;3. 探究林语堂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包括对尊卑、忠诚、荣誉等价值观的阐释和传承。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针对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使用文献调查、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旨在探究男性人物形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林语堂小说中男性人物的生命命运和心理特点的分析;2. 传统文化中男性角色的塑造和文化传承的探究;3. 林语堂小说中男性人物所传递的尊卑、忠诚、荣誉等价值观的阐释和传承。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林语堂小说中的男性命运,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男性角色的塑造和文化传承,对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具体意义如下:1. 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角色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 对于理解林语堂小说中男性人物的文化特点和生命命运,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3. 对于推进社会性别平等具有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研究概述1975年5月,美国图书馆学家安德森(Arthur James Anderson)[(1)]编纂的《林语堂精摘》(Lin Yu tang:The Best of an Old Freind)出版。
林语堂在为此书写的《序》中说:“我的笔写出我胸中的话。
我的话说完了。
我就要告辞了。
”林语堂显然已有死亡的预感。
他要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回顾和总结一下自己80年来的历程。
1974年,出版了他的《八十自叙》(台湾远景出版社)。
这是林语堂耄耋之年之作。
林语堂开卷就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
”这真是画龙点睛,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他一生思想性格的特殊性,证明林语堂还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林语堂在《论语》时代的合伙人、挚友徐訏[(2)]在肯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同时,不得不承认林语堂在文学史中也许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
徐訏一语道出了林语堂以自己的存在为文学史家们出了一道难题。
林语堂确实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
主要难度还是在于林语堂本人思想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集古今中外文化因素于一身,中西结合,融古会今。
任何事情,哪怕是苍蝇、臭虫、抽烟、戴帽、吃糍粑、睡觉……林语堂都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变成为中西文化的冲突或两种文化选择的大题目。
别人极力掩盖的,正是他要暴露的,别人梦寐以求的,他会不屑一顾;他不仅不回避矛盾,还以“一捆矛盾”自诩。
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最难写的一章。
林语堂本身就是“一团矛盾”,“一团连自己也理不清的矛盾,外人要去清理出头绪来,自然更不容易。
”[(3)]因此,研究和评价林语堂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们给林语堂的头衔很多,“高人雅士”、“幽默大师”、“语言大师”、“一代宗师”、“一代哲人”、“中国大文豪”、“数千年中国文明所钟毓出来的奇葩”有之;骂他是“反动文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洋奴”、“袁中郎徒子徒孙”也有之;说他“前期是战斗的,后期是绅士”,早期是“叛徒”,后期“投身美帝国主义”有之,认为林语堂是“爱国主义者,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毫不隐讳地说:“林语堂不是反动文人”[(4)]的也不乏其人。
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知名度很高,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1975年4月,在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上当选为总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以来,亚洲人担任此职务的第三人。
他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又名《瞬息京华》)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
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南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的感受。
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
”“我们国家要成功,我们便必须重新领悟这些话的意思。
”表明至今林语堂还在影响美国人的“中国观”。
[(5)]但是,褒贬之间,千里之谬,反差太大,令人吃惊!究其原因,除了认识上的差别之外,40余年的“隔绝”是个重要因素。
因为,在中国大陆的读书界,包括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师生,在不久之前,有不少人对林语堂的了解还定格在30年代作为论语派的“幽默大师”身上,而对1936年出国以后,饮誉世界文坛的林语堂,知之甚少。
其实,林语堂享年81岁,离开大陆的40余年,出版译著三、四十部,小说、传记、散文、论著、译文等,包罗甚广。
绝大多数作品,通常有七、八种版本。
其中,《生活的艺术》最为畅销,出版以来,美国已再版40次以上,被译成10多种文字,畅销于欧美10多个国家,成为中产阶级的枕边书,历经四、五十年而不衰。
随着改革开放,“隔绝”现象逐步消除,林语堂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林语堂从1918年发表处女作《汉字索引制说明》(《新青年》4卷2期),同年又发表了《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致钱玄同)》(《新青年》4卷4期),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林语堂近60年的文学生涯,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语丝》时期,主要是1923年到30年代,发表论著70余篇(部);二、《论语》时期,从1932年《论语》创刊前后到1936年出国前后,发表论著200篇(部);三、侨居海外时期,从1936年侨居美国到1966年定居台湾,出版论著近30部;四、晚年写作时期,从1966年到1976年逝世。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要想回避林语堂这个名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复杂情况,林语堂研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从现有的林语堂研究资料来看,研究与其创作不同步,也不相称。
我们将林语堂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即:1949年前为形成时期;1949年到1979年为萧条时期;1979年以后为发展并将正形成高潮时期。
第三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资料发掘为主,第二阶段资料发掘与理论研究并重。
一、1949年以前,为林语堂研究的形成时期(或称为“前期”)这一时期,最先批评和研究林语堂的是鲁迅;林语堂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胡风的《林语堂论——对于他底发展的一个眺望》(《文学》1935年第4卷第1号)和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杂文。
还在参加“语丝”派行列之前,林语堂就赞赏“宽容”的处世哲学,提倡“我佛慈悲之人生观”(《幽默杂话》),奉劝鲁迅不要太严厉,褒杨周作人的妥协行为(《林语堂致周作人(书信),1926.2.2》),附和周作人鼓吹“费厄泼赖”,主张“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
鲁迅针锋相对地写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年12月29日,载于1926年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期),批评周作人、林语堂,提出了“痛打落水狗”的著名论断。
鲁迅的批评既坚持了斗争原则,又顾及他与林语堂的友谊,因此易为林语堂理解和接受。
特别是过了两个月,正是林语堂主张要予以“宽容”的段祺瑞,制造了震惊中外的“3·18”惨案。
林语堂云:“事实之经过使我益发信仰鲁迅先生‘凡是狗必先打落水里而又从而打之’之话。
”(《打狗释疑》1926年4月2日作,初收《剪拂集》)“3·18”惨案后林语堂曾画了《鲁迅先生打落水狗图》,先后撰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语丝》1926年3月29日第72期)、《讨狗檄文》(《剪拂集》)、《打狗释疑》诸文,以表示响应鲁迅“打落水狗”的号召,“对狗宣战”,以“语丝”派打狗运动的急先锋而蜚声文坛,在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中,成为鲁迅同一战壕的战友。
[(6)]所以,胡风把《语丝》时期誉为林语堂的“黄金时代”。
胡风的《林语堂论》详细分析了林语堂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
但是,胡风的立意,并不是为了赞扬林语堂在“语丝”时的“战绩”,而主要是批评林语堂在30年代所提倡的“幽默”、“小品”、“性灵”。
提及过去,只是为反衬现在。
胡风代表了这一时期林语堂研究的最高水平。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刊《论语》,形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和小品……”的局面,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不断撰文批驳林语堂及其“论语派”的文学主张。
鲁迅的《从讽刺到幽默》、《从幽默到正经》、《二丑艺术》、《帮闲法发隐》、《论语一年》、《小品文的危机》、《杂谈小品文》等,和聂绀弩的《我对于小品文的意见》、徐懋庸的《金圣叹的极微论》和《大处入手》、茅盾的〈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等,都批评了林语堂及其幽默闲适文学,是这一时期林语堂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文献。
面对左翼作家的批评,林语堂仍然“我行我素”,坚持“幽默——性灵——闲适”的文艺观,并撰文答辩。
这次论战本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一次论争。
其实,鲁迅虽然从当时的文化斗争视角批评林语堂及其“论语派”,但并不否定作家的林语堂。
他在答复斯诺列举“最优秀的杂文作家”时说了以下几个人:“周作人、林语堂、周树人(鲁迅)、陈独秀、梁启超。
”1936年8月,林语堂携全家移居海外。
40年代,国内对他评论不多。
1940年林语堂第一次回国观光,有人送他一个头衔:“林语堂——抗战的观光者。
”1943年到1944年,林语堂第二次回国观光,先后在蓉、桂、滇、湘、陕等七省,发表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讲话,在这一时期发表的部分作品中,攻击苏联、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和鲁迅、徐懋庸、曹聚仁、郭沫若等人,又受到一些报刊和左翼作家的批评。
《云南日报》发表署名西南联大同学的信,说林语堂“硬是开倒车。
”曹聚仁的《论〈瞎缠三官经〉的东西文化观》、郭沫若的《啼笑皆是》和《新辜鸿铭》、田汉的《伊卡拉斯的颠落——读林语堂先生〈论东西文化和心理建设〉》、崔航的《林语堂的面目》等,代表了当时文艺界对林语堂的评价。
其中,郭沫若的《啼笑皆是》专评林语堂的《啼笑皆非》,认为这是林氏著作中最不成功的一部,到处都是“啼笑皆是”。
崔航评论林著《枕戈待旦》,揭露其在这部小说中虚构内容,歪曲事实,要美国支持国民党,把枪口对准中国共产党。
据林语堂在《八十自叙》中回忆:“我的《枕戈待旦》出版,遭到读者冷落。
”Agnes smdley揭露说,何应庄付给其2万美元。
林语堂立即予以否认。
[(7)]这些文章,在理论深度上并没有超越胡风的那篇《林语堂论》。
二、1949年——1979年,林语堂研究的萧条时期林语堂在30年代提倡“幽默——性灵——闲适”的文学主张,遭到左翼作家和《文学》出版特刊的批评;40年代,在其言论和作品中,多次反对苏联和斯大林,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批评鲁迅、郭沫若等左翼作家;1966年又定居台湾,投靠了国民党、蒋介石。
由于这些原因,其研究也就形成了“禁区”。
1949年以后,在将近30年里,林语堂著作在大陆未再出版过,林语堂研究无人问津。
1973年,美国安德森在其所编的《林语堂著作年表》之前有一段赞词,对林语堂评价极高。
该赞词说他“一身融汇了东西的智慧”,“其思想合理中节”,“其风度,其气质,古之仁人,不能过也”,“於人生则因林见树,由大识小”;“若谓文化人中龙凤,林氏当之无愧也。
”1975年初,安德森又在其所编的《林语堂英文著作及翻译作品编目》一书的前言中再度评价,赞许林语堂是“最令人赞佩,最罕见的人”。
虽然有过誉之嫌,但能说明林语堂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林语堂定居台湾以后的10多年里,其著作的中文版基本上整理和翻译出版齐全,为台湾林语堂研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资料。
林语堂80寿辰时,曾虚自送给林语堂一幅立轴,题词是:“谢谢你把渊深的中国文化通俗了介绍给世界”。
林语堂周年时,台湾《传记文学》在31卷6期、32卷1期连续开辟专栏,举行纪念活动,发表了谢冰莹、徐xū@①、陈纪莹、陈石孚等多人的文章,回忆了林语堂的生平,评价了林语堂的思想、为人和作品。
陈纪莹说:“他爱国家……是个爱国主义者”。
陈石孚说:“语堂先生是……伟大作家、翻译家……他的吸引力是世界性的,而且几十年来未尝衰退。
”几乎所有发表纪念文章或讲话的人都认定,林语堂是“幽默大师”、“文学大师”、“语言大师”、“文豪”,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