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成绩的教学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成绩的教学评价

发表时间:2013-07-02T15:50:35.92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2年12期作者:李海英[导读] 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成绩的教学评价,应该摒弃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着力体现幼师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目标,突出 “幼师专业能力” 特点,并以发展性评价的眼光,重点测评学生的幼师岗位素质。同时,阐述了目前本专业的两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法”与 “专业素养表现评价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师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随着幼师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科成绩评价已带有明显的职业岗位特征,传统的人工阅卷、纸张式试卷评价方式逐渐被现场实操演练、学科技能测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法、专业素养表现评价法等评价形式所取代。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该专业领域的学科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更要具备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体现幼师培养目标和专业特

色。

1 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是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成绩评价的出发点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状态。其中,学生所获取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学科的教学绩效正相关。而学科的成绩评价方案,则对学科教学的组织实施起关键的导向性作用。幼师毕业生应具备“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运用能力强” 的特征。从就业上岗的角度来分析,幼师院校学生从实训课中获得的职业能力往往比他们从理论课中获得的专业理论基础有更直接和现实的意义。因此,加强实训课教学环节,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理论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实践运用能力的基础,其地位并没有改变,所谓 “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运用能力强” 是针对培养目标而言的,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则可对应于 “精选勤练” 四字。 “精选” 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精挑细选,缺什么补什么,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拓展性,切忌追求理论知识的 “多而全” 。 “勤练” 是实现 “实践运用能力强” 的必经之路,是对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进行学科评价时,必须充分认识专业理论知识与幼师专业能力的关系。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科学、高效、合理的评价方法。就学前教育课程而言,成绩评价应重点测评学生的幼师专业能力。理论知识的考核应尽可能地切入幼师专业能力的考核当中。将理论知识的考核单列开来进行试卷式的传统考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 发展性评价观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衡量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标准,给学生划上 “好、中、差” 的等级,这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课堂学习困难的所谓 “差生” 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幼师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被我国现行高考制度 “筛选” 出来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差生。事实上,幼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女生,是可塑性极大的群体,这些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如专业技能类课程 “幼儿园管理、少儿音乐、少儿舞蹈、手工制作、游戏组织” 的学习潜能一点也不弱。这就给科任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教空间。因此,我们所探索中的教学评价就首先应该承认,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评价的作用是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潜能,促进每个学生在职业能力上的逐步发展。为此,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 与 “现在” ,转为评价学生的 “将来” 与 “发展” 。发展性评价旨在改变那种过分依赖学生的卷面分数,或以表面分数定等级的传统做法,用发展的眼光衡量学生的专业潜力。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特点是:不仅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注重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

3 探索中的二种评价方式

3.1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法。长期以来,学习评价存在着以 “硬” 为标志的实证化评价方法和以 “软” 为标志的人文化评价方法的分野与矛盾。前者过于注重量化因素,如考试卷面分数,一些无法量化的实质性问题常常被排除在评价之外。而后者尽管在评价过程中无法保证客观公正,但更多地考虑人的需要和价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更适合人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评价,如教师对其认同的 “乖学生” 给予好成绩。将二者相结合,形成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法” ,它是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语言描述,两者相辅相承。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评价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3.2 专业素养表现评价法。 2001 年9 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幼儿教师要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纲要》的贯彻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前沿。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幼儿教师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他玩游戏,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他们是真正的幼儿学习、发展的专家。

作者单位:河北青县幼儿师范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