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句子翻译考试版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f610a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9.png)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78a57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f.png)
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出自《柳河东集》。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准备了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如同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对此心中感到高兴。
砍掉竹子开辟道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拿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形成了坻、屿、堪、岩等不同形状。
青翠的竹子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竹林环绕合抱,寂静寥落少有人来。
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把当时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小石潭记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翻译、注释答案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翻译、注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f3bd167ec102de3bd89a2.png)
小石潭记翻译、注释答案一、重点句子翻译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十分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露出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氛围)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便离开了。
二、注释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隔篁竹:竹林闻水声:听见如鸣珮环:玉饰心乐之:以.....为乐伐竹取道:砍伐开辟下见小潭:向下水尤清冽:格外凉全石以为底:把....作为卷石底以出:翻卷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披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表示约数皆若空游无所依:全、都在空中日光下澈:穿透影布石上:分布,这里指映照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往来翕忽:迅疾似与游者相乐:逗乐潭西南而望:向西南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隐时现其岸势:形状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参差不齐四面竹树环合:围绕、包围寂寥无人:寂静、寥落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不可久居:停留隶而从者:跟随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025b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0b.png)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小石潭记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兴奋。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灵敏,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79d62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c.png)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小石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周密所著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在小石潭游玩的经历。
文章以其精美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而著称,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
1. "忽逢天晴,独出游行,至小石潭,水尤清丽,可濯足沐浴,嬉戏其中,暂忘世务。
"在这句话中,周密描述了他在天晴的时候独自出游,来到小石潭,清澈的水让他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尽情地嬉戏。
2. "沿溪行数里,有石梁数仞,横架谷上,水自东南流来,尽没石下,石色皆白,若玉若冰,又如凝脂,光润可爱,若有所蕴,使人心醉。
"这句话中,周密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色,石梁横跨在谷上,水从东南流过,石色如玉、如冰、如凝脂,光润可爱,给人一种心醉的感觉。
3. "游者至此,皆惊叹为奇,不能尽述其美,余亦不能具道,愿为人所共赏,使心得所悦。
"这句话表达了周密对小石潭美景的赞叹,他觉得语言无法完全描述它的美丽,希望能与他人一同分享这美景,共同感受心灵的愉悦。
4. "峰峦叠嶂,峭壁横空,林木蔽日,涧泉飞瀑,声震谷谷,云雾缭绕,日月莫辨,使人心驰神往,如入仙境。
"在这句话中,周密再次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壮丽景色,峰峦叠嶂,林木蔽日,涧泉飞瀑,让人感觉如同置身仙境。
5. "回首谷口,有小庵数间,悬崖峭壁之下,松柏蓊郁,石径通幽,杂花繁茂,蔽日蔽月,莫辨东西。
"这句话描述了小石潭谷口的景色,小庵悬崖峭壁之下,松柏蓊郁,石径通幽,杂花繁茂,让人无法分辨东西,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6. "余因此谪居,每望风景,心乃清爽,忧思皆消,亦足以忘劳。
"在这句话中,周密表示因为小石潭的美景,他在此谪居时,每每望风景,心情都会变得清爽,忧虑也会消失,让他忘记了劳苦。
以上就是《小石潭记》中的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在此感受到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2deaa8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5e.png)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w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形成了水中的高地、岛屿不平的岩石,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枝被藤蔓所缠绕,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几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起嬉戏。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探知它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的竹林和树木环绕着,寂静空旷没有旁人。
使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小石潭记测试题含答案
![小石潭记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a495a5ff00bed5b8f31d3a.png)
小石潭记测试【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朝代)文学家,“ ”之一。
【加黑字注音】篁竹悄怆翕忽蒙络摇缀为坻怡然差互为屿为堪俶尔幽邃【古今异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今义:可以2.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常作戏曲用语3.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往【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 可不可久居( )2. 从隶而从者( )乃记之而去( ) 乃记之而去( )3. 之心乐之( )4. 而隶而从者( )处处志之()潭西南而望()水尤清冽( ) 乃记之而去( )5. 清以其境过清( )6. 乃乃不知有汉( )【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下见小潭()3.潭西南而望() 4.斗折蛇行()5.其岸势犬牙差互() 6.凄神寒骨()【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填空】文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文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文中描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阅读理解】1.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2.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4、第四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请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5.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情景交融,请你依据全文简要说说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以及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小石潭记》【文学常识】《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代 唐宋八大家【古今异义】1.大约 2.年轻人3.离开【一词多义】1.大约 可以、能够 2.自、由跟随 3.代词,指小石潭的情况代词,指隔着竹林听到水声这件事助词,无义4.表顺接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修饰关系5.清澈 冷清6.于是竟然【词类活用】1.向西 2.在下面 3.向西南 4.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5.像狗的牙齿一样 6.使……凄凉使…寒冷【句子翻译】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小石潭记语句翻译题解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小石潭记语句翻译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f0bd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f.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小石潭记语句翻译题解析小石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林则徐所写的一篇文章,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
本文将针对小石潭记中的语句进行翻译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内容。
1. “予观夫川之行,观夫川之行如列缺宛转。
”翻译:我观察了这条河流的流动,发现它的流动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缝隙。
解析:此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川流的曲折特点,通过列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川流的蜿蜒之状。
2. “自其注入于泓,与泓汇而没于江。
”翻译:从它注入泓池开始,与泓池汇合后又流入江中。
解析:此句描写了小石潭的水源与江水的交汇,通过描述注入、汇合和消失的过程,突出了小石潭的水流与江河之间的关联。
3. “是小石潭吞辟也。
”翻译:小石潭像是一个能吞噬庞大巨物的怪兽。
解析:此句使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小石潭比喻为一个具有吞噬能力的怪兽,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小石潭的隐秘与力量。
4. “弥望之际,或如黛彩,或如明珠;静而幽深,动而皎洁。
”翻译:在望远的地方,或者像墨色花纹,或者像发亮的珍珠;静谧而深邃,流动时则明亮洁净。
解析:此句通过黛彩和明珠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小石潭水质的美丽和光亮。
同时,通过静与动的对比,展示了小石潭的多样性和变化之美。
5. “莫非黄泉?蔽野而处其间者,其状与何异?”翻译:莫非是地下的黄泉?在被茂密的野草覆盖之中,那些在其中生活的生物,它们的状态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呢?解析:此句通过与黄泉的对比,表达了小石潭的幽闭和与世隔绝的特点,思索其中的生物状态与其他地方的异同。
通过以上语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石潭记中所描绘的小石潭景观的美丽和奇特之处。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翻译和解析这些语句,提升自己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模拟题的学习,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小石潭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小石潭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d267c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0.png)
《小石潭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言文词类活用——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
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
形容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披
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小石潭记字词及翻译
![小石潭记字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e4a39af2b160b4e767fcffd.png)
《小石潭记》字词及翻译(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石潭记》注释译文
班级姓名
一、解词
1.篁竹:
2.水尤清冽:尤:冽:
3.如鸣佩环:
4.全石以为底:
5.卷石底以出:卷:以:
6.坻:
7.屿:
8.嵁:
9.翠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可百许头:可:许:
12.皆若空游无所依: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4.佁然: 15.俶尔远逝:
16.翕忽: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其岸势犬牙差互:
19.凄神寒骨:
20.悄怆幽邃:悄怆:
21.清: 22.隶而从:
23.二小生:
二、翻译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84f0e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b.png)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在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小石潭记》翻译及字词解释
![《小石潭记》翻译及字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73eaf0770bf78a65295466.png)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玉器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感到愉快。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一人也没有。
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住了此地后离开。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字词解释:[1]小丘:小山。
[2]篁竹:成林的竹子。
[3]如鸣佩环:就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
鸣:发出的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4]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下:向下(名作状)。
[5]水尤清洌: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洌,凉。
清冽,清澈。
[6]全石以为底:(潭)把整块石头作为底部。
以为:把...作为。
[7]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8]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chí),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kān),高低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小石潭记》注释及翻译练习
![《小石潭记》注释及翻译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db87c9a2b160b4e777fcfba.png)
《小石潭记》〔篁竹〕〔如鸣珮环〕〔心乐之〕〔水尤清冽〕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坻〕〔嵁〕〔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百许头〕可,许,〔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澈,〔怡然〕〔俶尔远逝〕俶尔,〔翕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邃,〔以其境过清〕清〔隶而从〕〔二小生〕小生翻译: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篁竹〕竹林。
〔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wan〕翠绿的藤蔓wan。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澈,穿透。
〔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悄怆幽邃〕凄凉幽深。
悄怆,凄凉。
邃,深。
〔清〕凄清。
〔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翻译: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ced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0.png)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翻译:有些鱼静止不动,有些突然向远处游去,来回游动敏捷轻快,好像与游客一起玩乐。
三、理解性默写:1、XXX西行多少步可以听到水声?答:一百二十步。
2、小潭的底部是什么?答:整块的石头。
3、小潭周围有哪些地形?答: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4、潭中大约有多少条鱼?答:约有一百来条。
5、阳光照到水底会发生什么?答: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6、有些鱼游动时是什么样子的?答:敏捷轻快,来回游动,好像与游客一起玩乐。
四、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1、小石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答:小石潭的景色清新幽静,水清鱼跃,翠绿的藤蔓缠绕着青翠的树木和不同形状的岩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声?答:作者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声,是因为佩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与水声相似,用这个比喻能够更形象地表达出水声的美妙。
3、小潭中的鱼有什么特点?答: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游动时敏捷轻快,来回游动,有些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非常美丽。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XXX的游记,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
文章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游览顺序是:先发现小潭,再写潭中景物,接着写潭水源流,最后写潭上气氛。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依此写了水、竹、石、树、鱼、溪流六种景物,使文章井然有序,读者一目了然。
文章开头作者说“心乐之”,但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这是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
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文章中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有:“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XXX上”。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怡然不动,XXX远逝”。
表现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全文详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dd9b267d0d233d4b04e6939.png)
《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全文详细翻译》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全文详细翻译】相关。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d3e94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6.png)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下面小编整理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
《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的地方都没有。
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现或隐,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石潭边上,这里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旁的游人,这样的环境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e9c37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f.png)
小石潭记重点句子翻译小石潭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游记,描写了他游览小石潭的经历。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
下面是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希望对大家理解这篇文章有所帮助。
1. "夫水,澄之则清,扰之则浊。
" 。
“水,如果静止下来就清澈,如果被搅动就会变得浑浊。
”。
2. "吾见夫小石潭者,犹见世人之过世也。
"“我看到小石潭,就像看到人世间的人生一样。
”。
3. "观止矣!"“观赏到此已经足够了!”。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并不一定要很高,有仙人居住才有名气。
水也不一定要很深,有龙居住才有灵气。
”。
5. "此石潭之灵气也。
"“这就是小石潭的灵气所在。
”。
6. "人生在世,不过如此。
"“人生活在世上,也不过如此罢了。
”。
7. "世人皆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们常说,‘水太清就没有鱼,人太过挑剔就没有朋友。
’”。
8. "世人皆曰,‘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人们常说,‘山永远不嫌高,水永远不嫌深。
’”。
以上就是小石潭记中一些重要句子的翻译。
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展现了他的哲理和情感。
希望这些翻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优美的古代散文。
小石潭记 翻译知识过关
![小石潭记 翻译知识过关](https://img.taocdn.com/s3/m/cb2757d550e2524de5187e4c.png)
《小石潭记》翻译过关
姓名:得分:
1、重点字词翻译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
俶尔
..。
似.与游者相乐。
..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
..差互,不可知其源。
..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
..。
以.其境过清
...../.幽邃
../.寒骨,悄怆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
...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填空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为山西河东人,所以世称,著有《》。
课文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当时为抒发抑郁之情寄情山水,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
(2)、写出下列名号属于谁
韩退之()杜工部()靖节先生()
稼轩()欧阳文忠公()唐太宗()
易安居士()临川先生()香山居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句子翻译考试版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译文: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译文: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11、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文:
1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