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要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692a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6.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课文概述第二单元主要围绕 “爱心与真情”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多篇记叙文,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感受人间真情的情操。
二、课文具体知识点1. 《藤野先生》作者及背景:鲁迅 (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写于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成。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的高尚品质,并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重点字词:畸形、不逊、绯红、发髻、芦荟、驿站、教诲、芋梗汤、杳无消息、油光可鉴、抑扬顿挫等。
理解词义:如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标致”在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难点探究: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及背景: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文是他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回忆了母亲的生平。
主要内容:记叙了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等优秀品质,以及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重点字词:佃农、韶关、仪陇、溺死、私塾、迁徙、和蔼、妯娌、管束、庚子、哭泣、豪绅、衙门、横蛮、慰勉等。
难点探究:理解作者为什么只选择文中这些事情来写,以及这些事情如何体现母亲的优秀品质。
3. 其他课文如 《阿长与 〈山海经〉》、《背影》等,这些课文也围绕 “爱心与真情”这一主题,通过不同角度和故事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真情。
三、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叙述与描写:本单元课文多为记叙文,需掌握叙述和描写等表达方式的功能和特点。
语言特点: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表现力,通过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表达: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能力。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bc35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b.png)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主要涵盖了古代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学以及修辞手法等内容。
本文将以这些内容为主线,对初二语文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其中包括唐诗、宋词等不同体裁的诗歌作品。
在初二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不同的古代诗词,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名篇。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我们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韵律节奏等知识。
二、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写作体裁,其语言古朴、含蓄,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二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文言文的经典篇目,包括《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我们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修辞技巧以及古代社会的风貌。
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在初二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小团圆》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们了解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作家的思想情感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景象。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技巧,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在初二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如《静夜思》中李白运用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不仅对古代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学以及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感受文学之美,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de19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3.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5a91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947f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1.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汇总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学问点汇总一、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闻名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
作品有《一个生疏女人的来信》《胜利的秘诀》《宏大的悲剧》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节选自《三作家》。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访问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
他领悟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也领悟到托尔斯泰超越自身、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凡的宏大,并将其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三、理解词义①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②藏污纳垢:比方隐蔽或包涵坏人坏事。
③器宇:气概,风度。
④禁锢:束缚,限制。
⑤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指闷闷不乐。
⑥鹤立鸡群:比方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⑦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厉庄重的样子。
⑧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非凡。
⑨诚惶诚恐:惶恐担心。
⑩侏儒: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
也比方见解、谈论深刻。
文中指目光锋利。
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兴趣。
微缺乏道:特别渺小,不值得一提。
足,值得。
广袤无垠:宽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四、课文分段第一局部(①-⑤):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其次局部(⑥-⑨):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五、问题归纳1.“直到生命的最终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此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
将晚年托尔斯泰面部表情的变化形象地说成“悲凉之地解冻”,提醒了他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事实上,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在农夫的立场上,对富有阶级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剧烈的否认,对国家和教会进展猛烈的抨击。
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冲突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学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115f97ccbff121dc36836e.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学习要点学习说明:现代文注重字词和写法,生字词通过听写来完成。
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文章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的背诵和默写。
第一课:新闻两则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
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
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6、这篇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7、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8、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
第二课:芦花荡①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1、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
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1)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④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10、17、18、47、53、60、61小节)(3)过于自信和自尊(第5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4)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61小节)第三要素:环境描写星星第①小节水鸟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苇子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
侧面描写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
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第三课:蜡烛1、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c11e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b.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知识点在中学语文的学习中,三峡课文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
在八年级上册中,三峡课文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针对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部分的知识点。
一、《庐山谣》《庐山谣》是刘禹锡的诗作,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
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包括:1. 诗歌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诗歌的基本构成和韵律等知识点,以帮助理解刘禹锡的诗作。
2. 历史文化知识《庐山谣》涉及了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需要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白雪歌》《白雪歌》是辛弃疾的词作,描述了游牧民族女子的爱情故事。
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包括:1. 词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词的基本构成和意境等知识点,以帮助理解辛弃疾的词作。
2. 历史文化知识《白雪歌》中涉及了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需要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中国古代水利事业》《中国古代水利事业》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和水文化。
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包括:1.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说明文的基本构成和语言特点等知识点,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2. 历史文化知识文章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水利和水文化,学生需要了解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和人物。
四、《梁祝》《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包括:1. 传说文化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中国民间传说的文化背景和特点,以帮助理解《梁祝》的内容。
2. 文学鉴赏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构思和特点等知识点,以帮助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道客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道客](https://img.taocdn.com/s3/m/728c06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较多,以下是部分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新闻的相关知识、六要素、结构五部分;
•芦花荡:老头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蜡烛:老妇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反语的修辞手法;
•亲爱的爸爸妈妈:西德作家的态度。
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台阶:父亲的形象分析;
•老王:老王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单元
•中国石拱桥: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故宫博物院:说明顺序;
•桥之美: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明;
•奇妙的克隆:克隆的含义、说明方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渔人的行踪;
•短文两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核舟记:船头三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六单元
•三峡:景物描写、背诵全文;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早晚景色的变化、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记承天寺夜游——庭中月色的描写;
•观潮:海潮的壮观景象;
•湖心亭看雪:白描的写作手法。
以上只是部分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718f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a.png)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文学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文学知识点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思想等领域,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八年级上语文中的文学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点。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构思、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一部带有浓郁神话色彩的小说。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
3.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语言优美、造诣高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一些著名的唐诗,如《静夜思》、《登高》等,不仅能欣赏这些诗歌的美妙之处,更能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点。
1.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现实。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不仅能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还能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2.《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人性的蜕变。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的歌剧《茶花女》,不仅能了解它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三、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知识点,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文学鉴赏的知识点。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它能够营造出绚丽的语言艺术效果。
八年级上语文课内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课内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7594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0.png)
八年级上语文课内知识点
一、课文阅读
1.认真理解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
2. 注意语调、声音、语气等语言用法;
3.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意思;
4. 归纳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二、语言知识
1. 词语辨析,掌握词义和用法;
2. 短语、固定搭配和惯用语的使用;
3. 虚词和实词的区别,掌握虚实搭配;
4. 指代词、代词的使用方法。
三、古诗词赏析
1. 了解古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
2. 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表达技巧;
3. 读懂古诗词的意思;
4. 背诵古诗词。
四、写作技巧
1. 写作的基本格式;
2. 句式的变化和长短搭配;
3. 文字表达的清晰明了;
4. 文章的结构安排和主题的驾驭。
五、其他知识点
1.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
3. 基本的修辞语言;
4. 思维导图和归纳整理技巧。
总之,八年级上语文课内知识点是广泛而深刻的,除了以上列举的知识点,还有一系列比较难理解的古文化知识点等待我们去挖掘。
学习语文需要耐心和毅力,只要认真学习,我们一定可以掌握一定水平的语文水平,并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重点概括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重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67b47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8.png)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重点概括第一单元:人与自然1.1 课文《春》- 主题: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重点:描绘春天的景色,如花、草、树等。
-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春天景色表达的生活态度。
1.2 课文《济南的冬天》- 主题:描述济南冬天的景色,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 重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如温晴、山、水等。
-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冬天景色表达的家乡情怀。
第二单元:生命的意义2.1 课文《散步》- 主题:讲述一个关于亲情、责任、尊重和牺牲的故事。
-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如母亲、儿子、妻子等。
- 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和责任。
2.2 课文《秋天的怀念》- 主题:描述一个因病痛而失去生活希望的人,在母亲的关爱下重新找回生活勇气的过程。
- 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和作用。
- 难点:理解母爱的伟大和生活的勇气。
第三单元:历史的启示3.1 课文《背影》- 主题:回忆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 重点:分析父亲的形象和教诲。
- 难点:理解父爱的深沉和历史的启示。
3.2 课文《藤野先生》- 主题: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爱和帮助,最终成为一位著名作家的故事。
- 重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和影响。
- 难点:理解教师的奉献和历史的启示。
第四单元:文化的传承4.1 课文《长城》- 主题:描述长城的雄伟壮观,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 重点:描绘长城的景色和历史。
- 难点: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民族精神。
4.2 课文《苏州园林》- 主题: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历史,展示中华园林文化的魅力。
- 重点:描述苏州园林的景观和特色。
- 难点:理解园林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
第五单元:科学的力量5.1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主题:介绍大自然的语言,如气象、地理等,展示科学的力量。
- 重点:分析大自然的语言及其科学原理。
- 难点: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 课文《死海不死》- 主题:讲述死海的特点和原因,展示科学的力量。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8038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重点课文内容,内容包括课文简介、主要内容、重要语句等方面。
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一、《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骆驼车夫,因为家庭贫困和社会不公而不断奋斗的故事。
这本书用深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抗争和奋斗。
本书中的重要语句包括:“看透了这个世界,人就痛苦了。
“;“我要让他们瞧瞧,就是一个狗也不会死得这么难看。
“;“无知和贫穷,便是罪恶的源泉。
”二、《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唐代诗人张均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一个人在荷塘里披星戴月地捉鱼的情形。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爱和向往,渲染了荷塘所带给人的宁静和美好。
本文中的重要语句包括:“银蟾已上柳梢头,金蟾欲著花心里。
”;“自君之出矣,东方之滨,美人并神仙,缥缈难与问。
”三、《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一首描写西藏高原风光的诗歌,作者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康衢。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高原上的雪山、草原、河流以及藏民的生活和信仰。
本文中的重要语句包括:“少年儿女欢歌声,欢快飘扬在天空;藏民骑马翻山岭,志在草原摘胡杨。
”;“辽阔是这片赤道,人们在此动心灵;才觉天地皆变幻,内心世界越宏阔。
”四、《春》《春》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
这首诗以春天万物新生的景象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敬仰。
本文中的重要语句包括:“古木无人见,时花新一树。
天长日未落,鸟飞知不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全书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历程。
这本书凝聚了中国的文化精髓,通过对人性、宿命、信仰等问题的探讨,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本质问题。
本文中的重要语句包括:“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
顺境逆境,凡人都有烦恼。
”;“不是道不同,而是志趣不同。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2ef3c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语文课程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既是学生认知世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高考的必考学科之一。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即将进入中学的生活,语文课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比、排比和拟人等。
例如在《野火与鸟儿》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比野火与鸟儿的生命进行描写,表现出大自然中的生与死的对立。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文中,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建筑物形容成“倾听历史的老人”,打造出极具生命力的场景。
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这些修辞手法,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才能在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二、词语搭配词语搭配也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
在阅读语文课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文章都会运用到一些固定的词语搭配。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述了荷塘中炊烟竿竿的景象,这里的“炊烟竿竿”就是一个固定词语搭配。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理解语文课文,掌握这些词语搭配的含义和用法,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主旨大意在阅读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认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了解主旨大意对于厘清文章的逻辑、把握文章的重点都非常重要。
例如,在《困在文艺复兴的迷宫里》一文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游走的过程,展现出了对文艺复兴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阅读来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这对于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也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考知识点。
在课本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诗歌,例如《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燕子来时新社》等等。
这些诗歌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理解这些诗歌,掌握其鉴赏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9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9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76f3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5.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9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9课是一篇名为《破土而出的花》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
以下是本课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一、课文梗概《破土而出的花》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李维的老教师。
他在一次社区义务劳动中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棵在废墟中生长的野草悄悄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鲜花。
李维在经历了对这朵花的观察和思考后,写下了一篇美丽的赞歌。
文章最后,作者通过类比把这朵小花比作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爱和对人民的信念。
二、词语辨析1.堆积(duī jī)和堆放(duī fàng):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都是要把东西放在一起。
堆积多用于指物品聚在一起形成的高低不平的堆,而堆放则多指物品不经整理地放置在一起,而不区分高低。
2.艳(yàn)丽和绚(xuàn)丽: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颜色鲜艳而美丽,但是艳丽更偏向单一的颜色,而绚丽则多用于形容颜色繁多、变化多端的景象。
三、理解阅读1.自然意象的表达《破土而出的花》是作者对野草上开放出来的一朵小花的观察和感悟。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启示,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以及对人生的精神理解和感受。
文章开篇,作者就以废墟和菜地的形象描绘了荒芜的城市,为后面表现花儿美丽、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做了一个对比,突显了生命力的重要性和可贵性。
2.人民和爱国情感的表达《破土而出的花》最后一段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信仰,以及对残酷现实的思考和呼唤,这种情感和忧思在全文中并没有刻意突出,却通过对小花的察看和揣摩无声地渗透到了人们的心里。
四、扩展拓展1.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它们的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对于它们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朵小花选择在废墟上破土而出,不仅顽强地生长着,而且还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即使在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够生长,甚至开花结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d947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三峡》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4d838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一、课文内容- 作者:毛泽东。
- 内容- 消息的结构- 导语:一般是消息的开头部分,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概括了渡江的兵力、战线和渡江区域等重要信息。
- 背景和结语:这两则消息的背景和结语部分相对简略或隐含在主体内容中。
背景可以是渡江战役的战略意义等,结语则可以从对整个战役胜利的展望等方面理解。
- 作者:路透社(通讯社名)。
- 内容:这篇消息报道了1901年12月10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
包括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时间、地点(斯德哥尔摩)、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以及颁奖的意义等。
例如,文中提到了德国的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等。
- 消息结构特点- 标题直接点明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部分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即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发的基本情况。
主体部分则具体介绍了获奖者的情况等。
这篇消息语言准确、简洁,体现了消息的特点。
- 作者:夏浩然、樊云芳。
- 内容:这篇新闻特写报道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女子10米高台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文章通过对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等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写,如“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地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的轻盈、优美、娴熟,表现了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高超技艺。
- 特写的特点- 新闻特写侧重于对新闻事件中某个片段、场景或细节进行集中描写。
这篇文章聚焦于吕伟跳水的瞬间,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文中虽未着重描写神态,但通过对动作的描写可侧面反映出吕伟的沉着冷静)、环境描写(“衬着蓝天白云”)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比赛的精彩。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6fc4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三峡是一首由木心写的诗歌,讲述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峡谷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美景。
这首诗的开头,就以“风帆起,平舟来,惊起万重波涛。
”描绘了长江风光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豪迈和壮观的感觉。
接着,诗中写道“三峡深处鸟鸣晚,江边行人泪满襟。
”这句表达了人们面对长江三峡的美景时,被它的壮丽所震撼,不禁流下了眼泪。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木心通过描绘江中的鱼跃、船行等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浓郁的诗情画意。
“波浪奇,雪浪飞,千年江山如画展。
”这句表达了江山山水之美,如同一幅绘画一样,让人们陶醉其中。
“万亩荷花香菲菲,亭亭楚竹满湖心。
”这句则形容了江中的莲花和竹子,为整个景色增添了一抹清新和雅致。
此外,这首诗中还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变化和历史。
“夜来江雨石翻波,千载人烟洞窟多。
”这两句表达了长江波涛汹涌的景象,也提到了历史上曾经有人居住在这里的事实。
通过这首诗,木心向我们展示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历史。
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更加了解了我们国家的自然和人文之美。
在学习该诗文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知识点:1. 诗歌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长江风光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形象。
2. 诗歌中的意象:通过描绘长江的风景、人们的情感和动物的行为,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视觉和感觉形象。
3.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运用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加动听和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欣赏美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了解。
三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
长江三峡从白帝城到南宾,总长度约193公里,包括奇溪、瞿塘峡和巫峡三个峡区。
自古以来,它就以“天下第一峡”而闻名。
长江三峡地势险峻,峡谷纵横交错,奇峰怪石、悬崖峭壁,构成了壮丽的景色。
在《三峡》这首诗中,木心运用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以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峡谷的壮观和宏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一、词汇积累第一单元:绥靖阴遏锐不可当编算疟子寒噤仄歪张皇失措箱箧荡然无存肃穆荒谬第二单元:絮说辟头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狼藉簌簌惨淡勾留蹒跚颓唐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琐屑交卸典质赋闲颓唐琐屑情郁于中触目伤怀凹凼尴尬烦躁塌败滞笨惶恐荒僻取缔骷髅愧怍闯码头克扣接济唏嘘噩耗呵斥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连声喏喏第三单元:匀称惟妙惟肖巧妙绝伦推崇驻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轩榭嶙峋丘壑镂空蔷薇重峦叠障额枋藻井殿试金銮殿伧俗第四单元:纳凉帷幕缓冲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繁衍胚胎蟾蜍脊椎相安无事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失衡藩篱监控归咎在动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幻觉吟咏绮丽殷红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二、课文理解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消息),这篇新闻气势磅礴,记叙了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冒着炮火,奋勇前进,直取对岸的景象,让读者了解了整个渡江战役的概况。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是一则新闻(消息),这篇新闻写得儒雅广博,特别是背景的介绍,让读者了解了南阳为古今兵家的必争之地,是个战略要地。
2、《芦花荡》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被誉为“四杆铁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记事》。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围绕孙犁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人们称之为“荷花淀派”,也称“白洋淀派”。
本文是“白洋淀记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芦花荡》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位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具有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他还过于自信自尊。
3、《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文章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描写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雨果。
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这封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遣责了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的同情。
5、《亲爱的爸爸妈妈》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作,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以地点转换为顺序,记叙以作者参加追悼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控诉了法西斯的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阿长是鲁迅儿时保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叙写了家中女工(保姆)长妈妈与自己儿时的一些往事、趣事,重点写了长妈妈为自己买到渴慕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能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和对类似长妈妈的劳动妇女命运的关切之情。
本文的语言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和庄重。
7、《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这篇散文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本文的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
8、《台阶》的作者李森祥,小说以“台阶”为线索,记叙了父亲为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生存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老实厚道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紧韧不拔的毅力;他有传统农民的谦卑。
9、《老王》的作者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他的丈夫是写小说《围城》的学者、作家钱仲书。
这篇纪事散文以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及其善良厚道的品质,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问题,也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人道主义精神。
语言朴素简洁。
10、《信客》的作者余秋雨,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重要作品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本文选自《秋雨散文》。
全文围绕一个“信”字展开,揭示了信客所要具备的特殊品质和素养,并通过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等优秀品格,说明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重和爱戴这个道理。
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典雅,警僻而畅达。
1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作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芦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桥之美》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桥之美”就是桥的美好。
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哪里的景物,去感受这些景物焕发出的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13、《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课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情——谈苏州园林》,本文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征,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14、《故宫博物院》的作者黄传惕,原来是一篇广播稿。
文章按照空间顺序,依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端,依次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15、《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利用。
16、《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著名的气象学、地理学家。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生动形象而又典雅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同时,作者号召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丰收。
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17、《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先在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成四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
其次,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被压扁的沙子》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它领域产生影响。
19、《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
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20、《落日的幻觉》是一篇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事理说明文,文章首先从人们喜爱欣赏日出而很少观赏、吟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然后通过过渡,引出对幻觉产生的原理的说明。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相当于该诗的序。
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
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3、《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运用说明和描写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
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空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