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知识总结
七年级下生物第六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生物第六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9dc4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2.png)
七年级下生物第六章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所具有的机能、生命周期、繁殖、进化和关系等的学科。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七年级下生物学的第六章中,我们将学习生物的进化。
一、什么是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很长的时间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几千年或更长的时间。
二、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化石是远古生物的遗骸或痕迹。
通过化石,我们可以追溯物种的进化历史。
化石证据表明生物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外表。
2.生物地理分布证据生物地理分布包括物种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比如,南美和非洲的两个濒临区域之间的种群具有相似的特征,说明他们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
3.遗传证据遗传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DNA序列。
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些相似之处可能是两个物种有共同的祖先所导致的,而不同之处则可能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三、进化的机制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自然选择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生存和繁殖的机制。
较为适应环境的个体将更有可能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将更难以生存,这就会导致物种逐步进化。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意外改变的现象。
这些改变可以使基因产生新的变化,从而导致新的特征或新的物种的产生。
3.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基因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换。
它能够增加一个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四、人类的进化人类进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约600万年前,当时的生物被称为古猿。
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古猿逐渐演变为现代人类。
人类的进化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具有复杂的遗传和生物学原理。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基因流动。
总的来说,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进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理解生物种类的起源和演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奥秘。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7865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a.png)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记住书P79眼球结构图)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俗称眼白,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大小眼球壁中膜(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折射光线。
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2、瞳孔的大小与光线强弱关系(强小弱大)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3、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照相机拍照时,镜头、光圈、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各相当于人眼球的哪部分结构?答:镜头——调焦(调节物距)一晶状体光圈——调光(调节光线进入)—瞳孔胶卷——感光-—视网膜5、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特点: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矫正:戴凸透镜二.人的耳和听觉1.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震动)、听小骨、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相关(如晕车);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感受器;咽鼓管:与咽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平衡。
鼻炎患者可通过此结构引起中耳炎。
注意: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耳蜗(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一节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e5cc4e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f.png)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2. 神经系统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3.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颅腔中,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脊髓位于脊柱中。
4.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分别与脑和脊髓相连。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 反射的类型(1)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婴儿的吮吸反射等。
(2)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
3.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2) 反射弧的作用: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并对刺激作出反应。
4. 反射弧的特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存在突触结构。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及作用1.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调节作用。
2.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3. 常见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等。
4.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5. 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使血糖降低。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6章 生物的呼吸复习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6章 生物的呼吸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cf1e82cf84b9d529ea7aa5.png)
B.①②③ D.③④
【思路点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包括肺泡数目很
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选 C。
知识点2: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称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完 成。
典型例题
2.(2011 年广东中山)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 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呼气 B.乙表示吸气 C.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D.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 【思路点拨】甲图中的③处于舒张状态,而乙图中的③处于 收缩状态。选 D。
3.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
典型例题
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它 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肺和气囊 B 肺 C 气囊
D 气管
【思路点拨】鸟的体内有气囊,与肺相连,能暂
时储存气体,进行双重呼吸,但只有肺能进行气 体交换。故选B。
8.鱼在水中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交替张开和关闭 ,使水由口流入,由腮孔流出,其意义是() A、更换体内的水分 B、完成呼吸作用
知识的 3: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呼吸的意义:通过呼吸,细胞利用进入人体的氧将有机物 不断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 温的需要。同时,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_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排出体 外。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
重点内容
1、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
知识点1 探究 种子的呼吸作用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dd4116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6.png)
【生活中的生物学】 喝醉了酒的人,为什么会走路摇晃,站立不稳?
提示: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喝醉了酒的人,酒精麻痹了小 脑。
【图解知识】 1.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可以比作一条导线,里面的金属丝是长的突起(轴突),外面的绝缘胶皮是 鞘。神经可以比作一条电缆,里面的导线是神经纤维,外面的绝缘胶皮是结缔组 织膜。
D.神经元又称为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信息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 A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细胞体→轴突→树突 C.轴突→细胞体→树突 D.树突→轴突→细胞体
【关键能力练】
9.(2020·河南学业考)人们对臭豆腐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觉得臭,有
些人觉得香。形成这种感觉的部位是 ( B )
4.功能:接受信息并传出信息,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___构__基__础__。
合作探 神经元与其他人体细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神经元与其他人体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区别 是神经元形态不规则,除细胞体外还有突起,这些突起可以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
【易错点拨】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概念辨析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是神经元长的突起和鞘组成的。 3.神经末梢是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4.神经是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膜构成的。
知识点二神经元
6.(2020·广安学业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B )
A.神经
B.神经元
C.神经纤维
D.神经末梢
7.(2021·重庆黔江学业考)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A.神经元包括①和③两部分
七年级下生物第6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生物第6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f76b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e.png)
七年级下生物第6章知识点生物是学习、探究生命的科学。
而七年级下生物的第6章就是学习生命的进化和多样性。
这一章我们需要认识一些进化的概念,理解多样性的特征,还需要了解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吧!一、进化的概念1.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在地球形成之后的几亿年中,化学反应不断地发生,小分子化合物慢慢组合成了具有生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
然后,这些化合物形成了细胞,从而开始了生命在地球上的漫长历程。
而生命从最初的原始生命形式,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和分化,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高级生物。
2. 适应和进化由于环境的差异,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适应的形态和特性是不同的。
适应环境的形态和特性的遗传变异被称为“适应性进化”。
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过程是,环境的选择和个体的角斗,优胜劣汰,使适应于环境的特征有更大的生存率和繁殖能力。
4. 进化的机制遗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动是进化的三个主要机制。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物质基础,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基本形式。
基因流动是由于群体互动引起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的变化。
5.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生物地理证据、生态证据、形态比较证据、分子证据等。
二、多样性的特征1.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生物的形态结构包括生命的大小、颜色、形状、结构等,是生命进化后的结果。
2. 生态习性的多样性生态习性包括生物栖息地、取食和生存等与生命想关的行为。
3. 遗传多样性随着自然选择的推进,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大,因而形成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4.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多样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5.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生态系统中物种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三、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1. 重要资源来源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源,如食物、衣料、药物等。
2. 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要保持生态平衡,维持着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的发展。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5b0ce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3.png)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1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知识点2反射弧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的反射过程。
(1)过程:①感受器: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热刺激的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热的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
②传入神经: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了“烫”这一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这些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
⑤效应器: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
(2)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
不过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了。
5.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人体能完成许许多多的反射,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
这些反射弧有着共同的结构模式。
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知识点3反射的类型6.简单反射: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
7.复杂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如听到上课铃走到教室;听到汽车喇叭向路旁躲避。
8.人类特有的反射: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下,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9.测定反应速度:(1)刻度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人的反应速度。
(2)测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时,需要重复测量,求取平均值。
知识点1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B.反射弧C.神经元D.细胞体2.[教材习题变式]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C )A.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阵阵掌声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C.草履虫游向食物D.司机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知识点2反射弧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B )A.反射B.反射弧C.神经元D.大脑皮层4.在反射弧的结构中,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 )A.感受器B.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D.效应器5.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①是感受器B.③是神经中枢C.④是传入神经D.⑤是效应器6.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B )A.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C.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知识点3反射的类型7.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 )A.吃棒棒糖分泌唾液B.听到铃声进教室C.海豚顶球表演D.小狗看到主人摇尾巴8.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D )A.杯弓蛇影B.谈梅止渴C.画饼充饥D.迎风流泪9.[江西中考]从类型上看,下列反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 )A.望梅止渴B.谈虎色变C.老马识途D.雄鸡报晓1.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既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B.反射的完成必须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结构C.反射需要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参与D.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小华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立即兴奋地挥手打招呼。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5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74833f6edb6f1aff001f76.png)
20、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A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21、连通口腔和鼓室的结构是( A ) A.咽鼓管 B.内耳 C.外耳 D.咽喉 22、咽鼓管的作用是( C ) A.有助于收集声波 B.有助于传导振动 C.有利于保持鼓膜内外压强的平衡 D.以上都不对 23、遇到外界巨大声响时,下列哪种做法不恰当( A ) A.顺其自然 B.迅速张口 C.堵上耳朵,闭上嘴巴 D. 唱歌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
D.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15、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①听小骨 ②鼓膜
( B
)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
B
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⑤
17、听觉的形成是在 ( D ) A.中耳 B.耳蜗内 C.内耳 D.听觉中枢 18、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微微张开口,其目的是 B A.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B.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防鼓膜受损 C.减缓紧张的情绪 D.避免出现呕吐 1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 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 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咽鼓管鼓室鼓膜外耳道耳郭耳的结构和功能构和功能外耳中耳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耳蜗半规管前庭耳郭外耳道位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收集声波传导声波产生振动传导振动听神经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70da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1.png)
第一篇嘿,小伙伴们!咱们一起来瞅瞅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的知识点哈。
先来说说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睛可重要啦,眼球就像个神奇的小相机。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它们一起努力让咱们看清世界。
视网膜就像底片,能接收图像信息。
耳朵也不简单哟,外耳、中耳、内耳,分工合作,让咱们听到各种声音。
还有神经系统!神经元就像小小的通信兵,它们传递着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把身体各处和中枢神经系统连起来。
反射也很有趣呢!简单反射是天生就会的,像眨眼、缩手。
复杂反射是后天学习来的,比如骑车、读书。
咱们的大脑可厉害啦,是人体的司令部。
小脑能让咱们保持平衡,协调运动。
感觉器官给咱们带来各种感觉,让咱们能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总之呀,这一章让咱们知道了身体是怎么感知外界,神经系统又是怎么工作的,是不是很神奇呢?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的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咱们的眼睛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这多亏了眼球里的那些“小部件”。
瞳孔会根据光线变化大小,晶状体还能调节焦距呢。
耳朵能听见声音,那是因为声波在耳朵里旅行了一圈。
神经系统就像一张大网,把咱们身体各个部分都连起来啦。
神经元不停地传递消息,可忙啦。
说到反射,简单反射那是本能,一出生就会。
复杂反射是咱们后来学会的本事。
大脑是超级指挥官,指挥着咱们身体的一举一动。
小脑也很重要,让咱们走路稳稳当当的。
还有那些感觉器官,它们就像小侦探,给咱们收集各种信息。
咱们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了身体的奥秘,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身体更神奇啦?以后可要好好爱护咱们的身体哟!。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dcef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1.png)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生物的学习中,第六章通常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知识。
以下是对这一章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中的物质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等,其中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在细胞中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并且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底物。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等。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 DNA 和 RNA。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细胞膜的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有些有害物质也可能会进入细胞。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则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DNA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2、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母羊,这表明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细胞生长是指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2、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8d0ba72e3f5727a4e962a3.png)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第一章人类的由来第一章人精华识记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1.人类的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现代类人猿有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3.直立行走是人与类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人的生殖1.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是受精的场所,女性结扎的部位。
3.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也是月经形成的场所。
4.胎盘: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脐带连接胎盘与胎儿,是运输物质的通道。
5.人的生殖过程: 卵巢→卵细胞 分裂分化 38周266天男性生殖系统(正面) 女性生殖系统(正面)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示意图→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睾丸→精子三、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1.身体的变化:(1)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女孩身高突增年龄比男孩早;(2)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这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此时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心理的变化: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精华识记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食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无机盐、维生素。
2.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也是有机物,但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提供能量。
3.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谷类和薯类食物);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修复更新的重要原料(瘦肉、鱼、奶、蛋和豆类)。
5.水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占体重60-70%)6.无机盐与维生素缺乏症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猪肝)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促进钙和磷的吸收7.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海藻和粗粮中,能促进胃肠蠕动与排便。
七年级下册生物六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六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7bff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9.png)
七年级下册生物六章知识点生物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六章,下面我将对这六章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生态环境和生物圈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而生物圈则是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
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学习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保护环境,维护我们的生存基础。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包括野生生物,也包括人工饲养和种植的生物。
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不同种类,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生态位置和生态作用,从而促进生物保护。
第三章:生命过程和调节生命过程是指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总体称呼,它包括营养代谢、呼吸代谢、排泄代谢等。
而调节则是维持生命过程平衡的过程,它包括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生命过程和调节,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身体内部的运作规律,学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第四章:人的生殖与发育人类能够延续生命的方式,是通过繁殖来实现的。
女性生殖器官有子宫和卵巢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而男性生殖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睾丸。
人的生殖过程分为生殖成熟、受孕、胚胎发育和分娩四个阶段。
通过学习人的生殖与发育,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繁殖过程和困难,从而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第五章:细胞——生命的基础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单位,不仅是动植物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体内控制各种活动的基本部门。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原核细胞的核区不明显,而真核细胞则具有明显的核区。
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构成,从而了解细胞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第六章: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器官,它能够感知身体内外各种信息,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维持提供重要支持。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春人教版七下生物期中期末复习 必背考点整理】(解析版)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春人教版七下生物期中期末复习 必背考点整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fa26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c.png)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梳理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一孔三体五膜)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白眼球”,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虹膜:“黑眼珠”,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视网膜: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脉络膜: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晶状体: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主要)。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折射光线。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视觉感受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①成像部位(视觉感受器):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视觉中枢②暗处到明亮处,瞳孔变小;从明亮处到暗处,瞳孔变大③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
看近物时瞳孔变小,限制进入眼内的光量,使成像清楚,看远物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光量。
2、近视及其预防①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3、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由耳廓(收集声波)和外耳道(传导声波)组成。
②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鼓膜能产生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③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组成。
前庭和半规管:前庭和半规管是头部位置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晕船或晕车主要是由于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引起的。
鲁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
![鲁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73321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9.png)
鲁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下面是整理的鲁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一、人体的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1)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3)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三)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efebb9af45b307e9719725.png)
第六章人体体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中膜(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内膜(即________)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白色,坚固起保护作用)(2)、________(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3)、(感受光刺激并成像)(4)、(透明,有弹性,起主要折射光线作用)(5)、视神经(6)、_______(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7)、(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8)、(有色素,中央为,调节通光量)(9)、_______(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视网膜上________ 接受获得图像信息是,会通过________将信息传给________,形成视觉。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径过,晶状体曲度切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到视网膜的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
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加以矫正。
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3、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从阳光灿烂的地方到暗室,瞳孔的变化是。
4、由远看近,晶状体的变化是。
由近看远,晶状体的变化是。
5、眼球结构与照相机的结构做类比,镜头是,光圈是,胶卷指,暗箱的壁指。
6.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是______和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62098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4.png)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通道,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 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效应器。轴突末端有许 多分支,称为神经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或细胞体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通过电 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使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 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过程不 断优化其权重和连接模式, 以提高预测和分类的准确 性。
05
神经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 性
神经系统对生物体行为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控制和调节生物体的各种行为,如运 动、感觉、学习和记忆等。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 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
感知
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变化,并将 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协调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 间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学习与记忆
神经系统能够学习和记忆信息,使生物体能够 适应环境变化。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分 ,负责处理和整合信息,控制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
VS
详细描述
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细胞膜,负 责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是神经递质通 过的区域;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 体膜或树突膜,负责接收神经递质并产生 电位变化。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04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定义
神经元
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传递信 息。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激素调节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激素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bb7cd2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5.png)
第四节 激素调节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4.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胰腺和胰岛素都是内分泌腺 B.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能有效阻止皮肤水分的散失,皮脂是一 种重要的激素 C.海带中碘含量较高,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以适当 多吃一些 D.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相互影响的,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第四节 激素调节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4-
激素名称
功能
分泌异常症
生长激素 调节人体的 _生__长__发__育__
幼年时分泌过多患__巨__人__症__ ,分泌过少患 侏儒症 ;成 年后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分泌过多易患甲亢;幼年时分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泌过少患
;饮食中
甲状腺激素 发育,提高
缺碘易患__呆__小__症__________
红耳赤。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增加
中枢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
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第四节 激素调节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7-
知识点1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下列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D )
A.甲状腺、唾液腺 B.垂体、肠腺
C.胃腺、肾上腺 D.垂体、甲状腺
①没有导管 ②具有导管 ③由腺细胞构成 ④分泌激素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⑥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第四节 激素调节
自主预习
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病症是 (A) A.侏儒症和巨人症 B.糖尿病和侏儒症 C.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D.糖尿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第六章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a2cf1e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8.png)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第六章生物知识点第六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系内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它包括遗传、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
一、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一个物种内部的遗传差异,它反映了该物种内部的变异程度。
遗传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遗传多样性是最基本的多样性形式,其他多样性都依赖于遗传多样性的存在。
2. 遗传多样性是最难以恢复和最容易丧失的多样性。
3. 保护遗传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二、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它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内生态位和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态多样性决定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2. 生态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保护生态多样性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3. 栖息地改变和人类干扰是导致生态多样性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在地理区域、生境或某一时期中存在的物种数目和相对数量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核心,保护物种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物种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面积、气候、生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3. 人类活动是导致物种多样性流失的主要原因。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繁殖地。
2. 限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减少生态破坏和生物物种的流失。
3. 加强科学研究,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总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课时 眼和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dfd0f5c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b.png)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 眼和视觉知识点1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
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称为 感觉器官 ,如 眼 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
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 视觉 。
2.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据图完成填空:眼球{ 眼球壁{外膜{⑧ 角膜 :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①巩膜:白色,坚韧, 保护 眼球的内部结构中膜{ ⑩ 虹膜 :有色素,围成⑨瞳孔,可调节瞳孔大小,从而调节进 入眼内的光量⑥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②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内膜——③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 房水:透明的水样液体⑦ 晶状体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⑤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知识点2 视觉的形成过程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角膜 、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 晶状体 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 视觉神经 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
知识点3近视及其预防4.(1)近视的成因: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2)近视的矫正: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5.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的视觉和听觉
(一)视觉
1、看物体时,它身上反射出来的光线进入眼睛时,
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形
成物象,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
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1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6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2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
能折射光线
7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
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3 瞳孔:管线的通道8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4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下空叫瞳孔9 视神经
5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的
曲度,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0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球壁,并折射光线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二)耳的结构和功能:
1、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
2、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振动)、听小骨、鼓室
3、内耳:半规管和前庭:两者是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相关(如晕车)耳蜗(听觉感受器):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细胞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
4、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差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骨膜(振动)→听小骨→刺激耳蜗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保护耳朵和听觉的措施:1、减少或消除噪声;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开嘴巴,或闭嘴堵耳,要保持骨膜两侧的大气压力平衡;4、及时治疗鼻咽部的炎症;5、避免脏水进入外耳道而发生外耳道感染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脑大脑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1
2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
(1)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的突起,这是它与其他细胞的区别,突起有短的也有长的。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淘友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2)神经元的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收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脊髓灰质内的膝跳反射中枢 ,其神经元收到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出神
经。
传出神经: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
效应器: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式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
复杂的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四、 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内分泌系统的组成部分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