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高峰小时交通量:2.85%位车速:3.跟驰理论:4.基准通行能力:5.交通规划评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交通规划研究在一定的土地使用条件下与的平衡关系,以时间跨度可分为规划、规划、规划。
2.驾驶员行车的过程,就是、、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4.排队系统运行指标主要有、、、和忙期。
5.出行分布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6.干线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共用周期长度、、三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酒后驾驶事故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流动车观测交通量的基本方法?3.行车延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方面?4.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有哪些,分别描述什么状态下的速度-密度关系?5.提高公共交通线路通行能力的途径有哪些?6.交通小区的划分主要遵循哪些原则?7.交叉口及道路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什么?8.试比较BRT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缺点?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数据可以用来做什么?2.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论述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原因分析有何目的?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有哪些对策?《交通工程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2.85%位车速:在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中累计频率为85%时对应的速度值,即在观测到的车辆总数中,有85%的车辆的地点车速小于或等于该值,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
3.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
4.基准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给定的相对基准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或一交叉口上,合情合理地期望能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5.交通规划评价:是在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论述规划方案达到规划目标的可能性,并通过对规划方案产生的影响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全面了解规划方案产生的各种效益,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03年04年05年东南大学考研真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交通工程学》考试题一、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二、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三、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策略?16’四、非平衡交通分配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0’五、何谓OD 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六、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PHV W i B D f f f N cvC C ×××××=(试说明各个符号的含义。
14’七、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为,V K 2)1(bK a V −=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
10’八、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
10’2004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重力模型法b弗雷特法c平均增长率法d均衡增长率法2.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二车道b四车道c六车道d八车道3.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b负指数分布c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4.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题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通常称为五E科学,五E分别指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科具有——、——、——、——、——、——的特点。
3、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即交通量具有__、特性4、高峰小时系数是__交通量__交通量之比。
5、时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空间(区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两者的关系可表示为__。
6、服务水平的等级通常用V/C来评定,V/C代表__之比。
7、交通预测的四阶段是指__、__、__、__。
8、停车设施包括__和__,其停放方式有__、__、__。
9、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方式有__、__、__、__、__。
10、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是__与__之比。
11、汽车驶阻力包括__、__、__、__。
12、提高交通安全的途径有__、__、__。
13、双向双车道公路在无阻断车流情况下的理想通行能力为__辆小汽车/小时。
14、如果车流的交通量为300辆/小时,则平均的车头时距为__秒。
15、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比,其事故率__、事故严重性__。
16、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__、__、__。
17、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__、__、__等几个方面来考察18、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__与__之比。
19、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
其调查方法包括__、__、__、__等。
20、常用的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有__、__、__。
常用的交通密度调查方法有——、——。
21、在交通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交通流理论包括__、__、__。
交通流的分布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的方法有两种即__和__。
22、在M/M/1系统中,要保持系统稳定的条件是__。
23、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有以下三个特性__、__、__。
24、在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时,道路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因而,应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进行修正。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2、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D.事故率法没有缺点【答案】A3、我国交通部门规定:在车速为30(km/h)时,中型货车不大于(A. 10mB. 9mC.8mD.6m【答案】C4、设50辆车随机分布在6公里长的道路上,任意600米路段上没有车辆的概率为:A.0.067B.0.0067C.0.67D.0.9933【答案】B5、以下哪种概率分布不属于连续型分布()。
A.负指数分布B.二项分布C.威布尔分布D.爱尔朗分布【答案】B6、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答案】B7、OD调查中,小区形心指的是()A.小区内任意一点B.小区内某一出行端点C.小区几何面积的重心D.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答案】D8、不属于交通流理论的是A.跟车理论B.概率论方法C.交通波理论【答案】D9、以下关于流量Q、速度V、密度K之间关系式,正确的是A.K=Q/VB.K=Q+VC.K=QVD.K=V/Q【答案】A10、绿信比是指()A.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红灯时长之比B.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黄灯时长之比C.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D.所有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总和与周期时长之比【答案】C11、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12、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是()。
A.声压B.响度C.声压级D.响度级【答案】C13、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14、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基础》试卷A及答案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基础》试卷A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适用专业交通.道路.运输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具有和的双重特点。
2.典型的公路网布局型式有。
3.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4.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随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的增加而__ _。
5.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
6.交通预测中的四阶段预测方法包括、、和。
7.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4km,共花费了12分钟时间。
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分钟、3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
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行使时间,行驶速度是,行程速度是。
8.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1.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ρn(1-ρ)B. ρn-(1-ρ)C. ρn+(1-ρ)D. ρn/(1-ρ)2.在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中,车辆停止后开始启动前行时产生的波。
A.向前 B. 向后 C. 1 D. 03.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__ __。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B.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C.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D.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4.一公路速度-密度关系为V=36ln(180/k),其中V的单位为km/h,k的单位为veh/km,则该公路交通流阻塞密度为。
A. 36 v eh/kmB. 180veh/kmC. 90veh/kmD. 72veh/km5.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东南大学校内课程考试试卷整编
一、填空1.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和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3.交通信号控制按范围可分为、、。
4.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__ ______ _。
5.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6.绿信比是指和的比值。
7.万车事故率是指。
8.高速公路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9.某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则平均车头时距为___ ____________秒/辆。
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
11.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视为一个整体,用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现象。
12.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
13.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__比。
14.LWR模型通常形式是。
15.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_。
16.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
17.出行的三要素是指。
18.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功能、功能和功能。
19.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
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
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行使时间,行驶速度是,行程速度是。
20.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具有和的双重特点。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第一题:答案: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如何设计、建设和维护交通系统以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交通服务的学科。
它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设施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第二题:答案:在交通工程学中,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或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交通发展策略,包括交通网规划、交通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等内容。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第三题:答案:交通规划的步骤包括交通状况调查、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模型建立、交通方案评估和交通规划报告撰写等阶段。
其中,交通状况调查是获取城市或地区交通现状和需求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网络拓扑结构、人口分布等。
第四题:答案:交通需求预测是通过分析城市或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方案。
预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四步法、基于行为的模型和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模型等。
第五题:答案:交通工程设计是指根据交通规划的需求,设计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方式,以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交通服务。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叉口、公共交通设施等。
设计应考虑道路容量、交通安全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第六题:答案:交通工程设计的步骤包括交通调查、交通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和最终设计报告撰写等阶段。
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道路标准、交叉口形式和交通信号控制等因素,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题:答案:交通设施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交通设施进行运营和维护管理的活动。
目的是保证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管理内容包括交通信号控制、道路维护、交通事故处理等。
第八题:答案:交通设施管理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监测包括交通流量监测、交通信号监测和交通事故监测等。
控制是指根据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第九题:答案:交通工程学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免费下载】东南大学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2004-2005年)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 名学 号适用专业交通、运输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_____驾驶员_______、___旅客_________和____行人________。
2.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最高车速、加速度或 加速时间和 最大爬坡能力 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3.交通信号控制按范围可分为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 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
4.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延迟性(也称滞后性)和传递性_______________。
5.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 模型、Grenberg 模型、Underwood 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 (1)f jKV V K =-6.绿信比是指一个相位内某一方向有效通行时间和 周期长度的比值。
7.万车事故率是指 1万辆登记车汽车的事故率(次/万车)。
8.高速公路一般由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交织区、 匝道,其中包括匝道-主线连接处及匝道-横交公路连接处三个部分组成。
9.某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则平均车头时距为___3600/Q _____________秒/辆。
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1.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 B 。
A. 用户最优分配法B. 全有全无分配法C. 系统最优分配法D. 增量加载分配法2.以下属于定时脱机式控制系统的是___B____。
A.SCATS B. TRANSYT C. SCOOT D.SPLIT3.道路交通标志中采用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的通常是__B____。
A.警告标志B. 禁令标志C. 指示标志D. 辅助标志4.以下不属于道路交通标志三要素的是_A_____。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
东南大学历年交通工程学试题(10.22-10.31丁杨敏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定要考上东南!)一、(1994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2002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三、(2006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
4、(2008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答: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 7交通安全技术 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 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一.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三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四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五交通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六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七智能交通系统(ITS)基础理论研究第二章交通特性(加油啦,小子!)一、(1992年)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1992年)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东南大学考试卷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适用专业交通.道路.运输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用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现象。
2.道路的基本特性主要有道路线形、道路结构、和。
3.根据跟车理论,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特性是制约性、和_。
4.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平均值。
5.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种类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辅助标志。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关于高峰小时系数PHF,正确的是( )A.PHF≤1B.PHF>1C.PHF>2D.PHF>32. 周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 )A.AADTB.WADTC.MADTD.ADT3. 下列哪一个参数不属于单点定时信号的基本参数?( )A.周期长度B.绿灯时间C.绿信比D.平均延误4. 在排队论中,M/M/1记号的含义是( )A.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多个服务台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5. 信号周期时长等于( )A.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黄灯时长的总和B.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C.全部相位所需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D.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 行程车速2. 延误3. 出行4. 基本通行能力5.交通需求管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OD调查的步骤。
2.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
各阶段内容是什么?3. 何谓车头间距?何谓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时距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 f =82km/h,阻塞密度K j=105辆/km,速度和密度用线性关系模型,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2.在某一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其余40%的车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km/h的稳定速度随车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观测车超越的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速度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303辆车,试问:(1)车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是多少?得到的是什么平均速度?(2)有多少辆车以100km/h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3.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6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西、向东行驶的流量和车速。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1992-2009)
东南大学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2007-2008年)东南大学考试卷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适用专业交通.道路.运输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用自然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2.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所有车辆延误时间,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某个车辆的延误,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_。
6.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V=V f(1-K/K j) 。
8.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
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
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5.26s ,行使时间691.34s ,行驶速度是 4.92m/s ,行程速度是 4.88m/s 。
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1.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
A. ρn(1-ρ)B. ρn-(1-ρ)C. ρn+(1-ρ)D. ρn/(1-ρ)2.在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中,停止波的交通密度等于 B 。
东南大学(有10试题)
东南大学建筑系规划设计1995——1996城市规划设计1999城市规划原理1995——1998,2002中外建筑史和城建史2003中、外建筑史1991——1999,2001外国建筑史1991,1995——2000,2002中国建筑史1995——2001建筑构造1996,2002建筑技术(构造、结构)1998——1999,2002建筑设计1995——2000建筑设计基础2004建筑设计原理1995——1996建筑物理1999,2002素描1995——1998素描色彩1999素描与色彩画2002色彩画1995——1998西方美术史1999中、西美术史1997——1998中西美术史1995——1996,1998中西美术史及其理论1999创作与设计1999无线电工程系专业基础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2004——2006专业基础综合(含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结构与系统、线性电子线路)2003 通信原理1994,1999——2003(1999有答案)信号与系统1997——2002数字电路与微机基础1998——2002模拟电子技术2000模拟电子线路1999——2002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微机原理与应用1996——2000,2002(2002有答案)应用数学系高等代数1997——2005数学分析1995——2005概率论2003常微分方程2004物理系量子力学2001——2005普通物理2001——2005光学1997——1998,2000——2004热力学统计物理2001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人文学院政治学原理2008法学理论2004法学综合(法理学)(含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2004法学综合(民商法学)(含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2004 法学综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法理学、民商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2004民商法学2004宪法和行政法学2004外语系二外日语1999——2004二外法语2000——2004(2003有答案)(注:2004年试卷共10页,缺第9页和第10页)二外德语2000——2002,2004二外俄语2000,2002基础英语1999——2002语言学1999——2002翻译与写作1999——2002基础英语与写作2003——2004(2003——2004有答案)语言学与翻译2003——2004英美文学与翻译2004(2004有答案)二外英语2004日语文学与翻译2004交通学院材料力学2003——2005材料力学(结)1995——2000材料力学(岩)2005结构力学1993——2006土力学及土质学1993——1997,1999——2005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1994——2004(1994——1998,2003——2004有答案)电路分析基础1996——2004电路分析与自控原理2003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2001生物信号处理1999——2003局部解剖学1996生理学1995——1997流行病学2005卫生综合2004——2005内科学1995——1998建筑研究所中外建筑史和城建史2003中、外建筑史1991——1999,2001外国建筑史1991,1995——2000,2002中国建筑史1995——2001建筑构造1996,2002建筑技术(构造、结构)1998——1999,2002建筑设计1995——2000建筑设计基础2004建筑设计原理1995——1996建筑物理1999,2002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无此试卷)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软件基础(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离散数学)2003 计算机专业基础2002,2004——2005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2001年本科生期末考试试题离散数学考研试题集(含97——00年)10元编译原理1993——2001编译原理与操作系统2002操作系统1994——2001数据结构1992——2002机械工程系机械原理1993——2005机械设计2002——2004电路分析基础1996——2004电路分析与自控原理2003制冷原理2003——2004制冷原理与设备2000——2002材料力学2003——2005材料力学(结)1995——2000材料力学(岩)2005结构力学1993——2006材料力学2003——2005材料力学(结)1995——2000材料力学(岩)2005土力学及土质学1993——1997,1999——2005工程结构设计原理2005工程经济2003——2005工程流体力学1998——2005工程热力学2000——2004工程施工与管理2002工程力学2003——2005工程力学2002(样题)钢结构1997——1999环境微生物学2005水污染控制工程1997——2002流行病学2005普通化学1997——1998,2000——2005有机化学2004——2005卫生综合2004——2005管理原理1998——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注:2004年试卷共2页,缺第2页)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理论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高等代数1997——2005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生物信号处理1999——2003现代生物学2003经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1999——2003,2005,2010(2002——2003有答案)(注:2005、2010年试卷为回忆版)金融学基础2002——2005,2005答案管理原理1998——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注:2004年试卷共2页,缺第2页)管理学2000——2002,2005,2007(2000——2002有答案)现代管理学2003——2004,2010(2003有答案)(2010为回忆版)市场营销学1999,2000——2001高等代数1997——2005自动控制理论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运筹学2001体育系(无此试卷)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路分析基础1996——2004电路分析与自控原理2003自动控制理论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2001——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1996——2000,2002(2002有答案)公共卫生学院西方经济学1999——2003,2005,2010(2002——2003有答案)(注:2005、2010年试卷为回忆版)卫生综合2004——2005有机化学2004——2005分析化学1992——2005(1992——2005有答案)物理化学2004——2005物理化学(化)1998——2005物理化学(金材)2000,2002生物信号处理1999——2003局部解剖学1996生理学1996流行病学2005高等教育研究所(无此试卷)软件学院(无此试卷)集成电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2000模拟电子线路1999——2002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2001——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1996——2000,2002(2002有答案)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动力工程系结构力学1993——2006土力学及土质学1993——1997,1999——2005工程经济2003——2005工程流体力学1998——2005工程热力学2000——2004工程施工与管理2002热工自动调节原理2001——2004制冷原理2003——2004制冷原理与设备2000——2002电路分析基础1996——2004电路分析与自控原理2003传热学2000——2004普通化学1997——1998,2000——2005电子工程系物理化学2004——2005物理化学(化)1998——2005物理化学(金材)2000,2002半导体物理1996——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模拟电子技术2000模拟电子线路1999——2002电子线路基础2001——2004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高等代数1997——2005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2001——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1996——2000,2002(2002有答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软件基础(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离散数学)2003 计算机专业基础2002,2004——2005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2001年本科生期末考试试题离散数学考研试题集(含97——00年)10元编译原理1993——2001编译原理与操作系统2002操作系统1994——2001数据结构1992——2002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物理化学2004——2005物理化学(化)1998——2005物理化学(金材)2000,2002材料力学2003——2005材料力学(结)1995——2000材料力学(岩)2005钢结构1997——1999金属学2003——2004金属学及热处理1999——2002,2005卫生综合2004——2005电气工程系电工基础2000——2006模拟电子技术2000模拟电子线路1999——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1996——2000,2002(2002有答案)电磁场理论2001,2003——2004化学化工系物理化学2004——2005物理化学(化)1998——2005物理化学(金材)2000,2002艺术学系素描1995——1998素描色彩1999素描与色彩画2002色彩画1995——1998西方美术史1999中、西美术史1997——1998中西美术史1995——1996,1998中西美术史及其理论1999创作与设计1999临床医学院生物信号处理1999——2003局部解剖学1996生理学1995——1997流行病学2005卫生综合2004——2005内科学1995——1998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无此试卷)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无此试卷)英语(单考)1999——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交通工程学》考试题
一、 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 二、 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
三、 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策略?16’ 四、 非平衡交通分配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0’ 五、 何谓OD 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 六、 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 P HV W i B D f f f N c
v
C C ⨯⨯⨯⨯⨯=)(
试说明各个符号的含义。
14’
七、 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2)1(bK a V -=,
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
10’
八、 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
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
10’
2004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
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
a重力模型法b弗雷特法
c平均增长率法d均衡增长率法
2.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
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二车道b四车道
c六车道d八车道
3.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
4.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
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5.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颜色、形状、图案
b. 相位、周期、绿信比
c. 流量、速度、密度
d. 颜色、形状、图符
6.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
b. 停放车指数
c. 停放周转率
d. 停放饱和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与方法。
2.简述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3.何谓车辆换算系数?你认为对于路段、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该系数如何求算较为
合理?
4.影响交织区交织运行的参数有哪些?
5.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
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
6.SCOOT、SCA T、TRANSYT系统的优化参数及其各自优化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a. 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
b.试求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
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2分)
2.通过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数据采集、统计,并分析得出速度(V)与密度(K)的两个修正公式:
V=57.5(1-0.008K) (1)
V=61.2e-0.015K(2)
试就上述两个公式,分别回答如下问题:
a. 找出自由流速度(V f)及最佳密度(K m)(8分)
b. 推导流量-速度及流量-密度的函数关系式(8分)
c. 确定路段的最大流量值(Q m)(4分)
3. 已知某交叉口(如右图),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三
个车道,南北支路一个方向有一条车道。
受车流不均匀性及非机动车、行人干扰的折减系数为0.9。
信号灯管制交通配时:周期T=120S,绿灯t g=52S,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3S。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为2:8,车辆平均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65S。
东西方向左转车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右转车占进口交通量的10%;南北向左转、右转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
求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2005
交通工程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d. 负二项分布
2.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 基)、可能通行能力(N 可)与实用通行能力
(N 实)之间的关系。
a. N 可>N 基>N 实
b. N 可>N 实>N 基
c. N 基>N 可>N 实
d. N 基>N 实>N 可 3. ITS 是指________。
a. 交通需求管理
b. 交通系统管理 b. 交通管理 d. 智能运输系统 4. 时间平均车速(t V )与空间平均车均(s V )的关系为_______。
a. (t V ) > (s V )
b. (t V ) ≤ (s V )
c. (t V ) = (s V )
d. (t V ) ≥ (s V )
5. 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
_______
a. 高峰小时系数
b. 高峰小时交通量
c. 高峰小时流率
d. 高峰小时流量比
6. 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_______。
a. 地点车速
b. 行驶车速
c. 行程车速
d. 临界车速 7. SCOOT 系统是指________
a 绿波系统
b 交通网络优化技术
c 脱机控制系统
d 联机选择式控制系统 8. 当速度采用Greenshields 线性模型,以下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___
a.
j f
k u u
V Q )1(-
= b. j f
k u u
V Q )1(+=
c.
2
)1(j f k k V V Q -
⋅=
d. k k k
V Q j
f ⋅-=)1( 9. 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
匀系数K d 应为_______
a. 40%
b. 60%
c. 50%
d. 66.7%
10. 对于过境车辆(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外),应该用__________方法调查其出行情况?
a. 家访
b. 发明信片法
c. 路边询问
d. 电话询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单向交通种类及优缺点。
2.何谓绿波设计?主要参数有哪些?
3.何谓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
4.简述交通量、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5.何谓车辆换算系数?有何用途?对不同管制交叉口及路段而方言,这些系数值是否
相同?
6.非平衡交通分配的方法有哪些?各自适用条件?
7.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8.交通标志设计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一条30km长的某路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5min内测得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
连续的V=30km/h,试求Q、h t、h s、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这段路所需时间t。
2.测试车在长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共12次,观测数据列于表中,求东行、西行车
流量、运行时间与车速。
用测试车法测得的数据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a
2. c
3. d
4. d
5. a
6. c
7. b
8. d
9. b 10. b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80分)
1.P248
2.P237
3.P35-P36
4.P129
5.P132,P48
6.P182-P183
7.P118
8.颜色、形状、图符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Q=720辆/h,K=24辆/km
h t=5s/辆,h s=42m/辆
t=1h
V=68.2km/h
2.q东=564辆/h,E东=4.4min,
东
V=62.5km/h q西=577辆/h,E西=4.8min,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