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发展通识教育;为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环境;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标签:高等教育;教育目的;通识教育;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在于对人才的科学培养,世界各国都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一代新人,作为在新的世纪中迎接各种挑战的一项重要政策,并为此而着手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国教育改革的高潮也在迅速掀起,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正是如何按照我国的国情和需要来选择教育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涵义及其作用目的是人在活动前预先存在于头脑中的结果,是人所要达到的理想结果。
人的每一项活动,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自觉的目的在驱使和支配,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活动的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目的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受教育者要以教育目的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社会各界应按照教育目的来检查教育部门的工作。
而确定教育目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种因素都对教育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在教育目的方面存在着众多的说法。
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怀特在概括当时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观点时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些人认为教育应当从其自身出发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识,推理能力以及智力);一些人则认为,教育应当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些人把个性和自治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东西。
有些人相信全面发展,相信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成就之间、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可以达成某种平衡;另外一些人则更重视在一些专门领域中取得杰出成绩。
还有人提倡社会的需求,倡导确保为社会提供一支人数众多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以及确保有知识分子参与的民主制度。
一些人强调艺术与文化,另一些人强调的是道德品质。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一、高等教育学的目的参考答案:旨在探究高等教育中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找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客观的规律,使高等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二、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参考答案:(1)加深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认识。
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可以帮助自己了解高等教育的缘起、性质、作用、规律等基本常识,了解高等教育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增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自觉性。
(2)增强高等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学习高等教育学可以使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充分的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升高等教育工作的水平。
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利于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觉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开展工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当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人口的增长;其次是经济发展迅速;再次是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最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学制有一定关系。
(2)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已步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轨道。
(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各国高等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依存的程度加深,高等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的一种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在高等教育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方面。
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各国政治力量推动和经济全球化驱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应对社会变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4)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多元化包含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经费来源、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多样化。
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使命
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使命大学起源于何时何地,各家说法不一。
追溯到古代,我国汉朝的太学可称之为大学。
但教育界一般公认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组建而成的。
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学者的利益,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
当时的教学内容很单一,主要设有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科,为贵族培养牧师、医生、律师等。
在黑暗的中世纪,神权高于一切、控制一切,因而大学成为神权的附庸。
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反动、愚昧的神权统治,大学里的人文主义教育兴起。
18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受到高度重视,大学开始了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大学传授知识的使命进一步加强。
19 世纪末,大学开始从事科学研究。
20世纪初,提出大学应为社会服务。
可见大学的性质和使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随着社会的演变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那么,大学的性质和使命是什么?一、高等学校的性质(一)概述性质是指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它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正是由于不同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的不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姿态。
由此,所谓高等学校的性质就是指高等学校所具有的根本的属性,不同于中学、小学,例如,专业性是大学有别于中小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是提高青少年的一般文化素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青少年的智能。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智能发展的重点,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大学教育的特点;另外,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大学学习活动的核心。
大学的学习与中小学相比,很大的不同就在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性的教学多,指令性的要求少,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自主性的特点。
(二)高等学校的性质1. 教育性任何类型的学校都具有教育性,而大学的教育性却独具一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我国的教育目的3篇
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一篇:初等教育的目的初等教育是指在儿童的学龄期内进行的教育,通常包括小学阶段的教育。
初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基本品德、知识和能力。
首先,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品德。
在学龄期,儿童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初等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特点,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比如,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助人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初等教育应该培养的品德。
其次,初等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等,这些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初等教育,儿童可以掌握基础的阅读能力、计算技能、科学知识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
最后,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是指儿童掌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影响着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初等教育,儿童可以培养这些能力,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成为素质高、知识丰富、道德成熟、能力全面、主动求知、实践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中等教育的目的中等教育是指高中阶段的教育。
中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教育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首先,中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崇德向善的思想品德。
中等学校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典型代表,其肩负着培养栋梁之才的使命,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中等教育应该培养的思想品德。
其次,中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科学文化素养。
中等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最重要的阶段,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等等。
只有综合素质过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中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中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与现实接轨,培养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等,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做好准备。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的克拉克科尔的高等教育目的观述评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的)))克拉克#科尔的高等教育目的观述评胡四能(五邑大学政治教育与法律系,广东江门529020)摘要:科尔指出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建设性环境,在整个社会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学后适龄群体提供平等的教育机遇,支持智力和艺术创新,通过思考对社会更新进行评价。
科尔的高教目的观着眼未来,强调多样性、发展性、人本性和回应社会,对我国高教改革极富启发意义。
关键词: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目的;使命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13(2006)01-0079-04克拉克#科尔(clark#kerr)是美国当代知名教育家。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和多校区加州大学校长,在其任内制定了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
在60年代末因学潮被免去校长职务后,长期担任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同时进行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工作。
他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历和政策研究经验,这为他思考20世纪急剧变革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克拉克#科尔以美国人实用、既乐观又具忧患意识的思维不断思考高等教育的过去和未来,凝炼出诸多精到、深刻的见解。
5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6一书,集中收录了近20年来他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演讲或论文,反映了他对当代美国及世界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刻认识,他在高等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大众化与精英化、学术文化与学者道德以及高等教育使命与目的等问题上的观点新颖独特,充满真知灼见。
在关于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中,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的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高等教育未来的课程应有何种设想?从辩证的发展观出发,科尔审视分析了不同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的,提出了自己的高教使命目的观以及高等教育课程设想。
本文将对科尔关于高等教育使命和目的论述进行归纳,并作简要评述。
一、进化扩张主义的高教使命目的观高等教育使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极富争论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等教育强国_大学的使命与责任
高等教育强国_大学的使命与责任2002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这项为时6个月的研究其主题是: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随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作为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提出并引起政府高层和高教界的高度重视。
毫无疑问,这是认识和观念上的一个飞跃,而中国是最需要观念突破的国家。
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怀特曾在《美国的观念》中写道:美国是一个观念造就的国家。
如果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天翻地覆的巨变寻找源头的话,毫无疑问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提出。
没有这次意识形态问题大讨论带来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突破,很难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要滞后多少年。
每年我们都要纪念“五四”,因为对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
正是这场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对科学和民主的崇尚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
亦如科学发展观从价值选择和思想指引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和重大影响一样,我们期待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观念的引领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会迎来一个新的健康发展的春天。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强国”这个基本概念。
所以,对高等教育强国之内涵、本质、特征及其指标体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尤为必要。
在这种讨论中,应当对“高等教育强国”概念有如下的认识:其一,所谓强国、弱国是一个国际比较的概念,自我闭锁不进行国与国的比较就无所谓强和弱,也难以判断谁强谁弱。
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建立必须以世界作为背景和参照系。
其二,“高等教育强国”绝非是一个高等教育数量规模的概念,而是一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
从高等教育的绝对数量看,我国有不少指标已经处在世界的前端,据此似乎已是高等教育强国,无需再强调什么建设。
比如,不久前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据教育部郝平副部长介绍,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量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世界第五位。
高等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高校、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的一种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具备高度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人员的主要阵地。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多样性、国际性和创新性。
高等教育具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和课程设置,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医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高等教育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形成了跨文化的教育环境和学术交流平台。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竞争力。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学生应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以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为主要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和服务。
同时,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
总之,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对待高等教育,为其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学电子版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利结构,适当实行权利重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
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
教学时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学习特点
1?独立性增强
2?自主性增强
3?学习探索性增强
4?学习实践性增多
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大学教学六大原则的含义及具体要求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1?加强理解和沟通
2?重视审视教师的权威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八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
教学过程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具有双边性,目的性,中介性的特点
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大量裁减机关人员编制,提高办事效率;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3、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涉及到职称评定、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等方面;
4、高校办社会的现状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后勤的社会化问题。《高等教育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概念、目标、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常考的知识点,并根据内容特点划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在普及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创新性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广义上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狭义上的高等教育仅指大学本科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美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高等教育的制度包括学制、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
学制是高等教育的时间安排,通常分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
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推荐免试等。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分类、学科评估等。
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制、学术体制、质量保障体制等。
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方式,它包括校级管理、院系管理和学生管理等。
学术体制是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方式,包括教学研究、科研和学术交流等。
质量保障体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评估、质量监控和质量提升等。
五、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体制的改革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而深入。
对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解和认识
对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为了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
现代社会对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设立的。
通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才。
这样的人才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目的还包括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社会道德和伦理的价值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高等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高等教育,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我们为什么需要高等教育
我们为什么需要高等教育【摘要】高等教育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国家竞争力。
高等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发展对整个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素质提升、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就业机会、国家竞争力、不可替代性、国家繁荣、重要性、社会重要性1. 引言1.1 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中进行本科教育以及在研究生院和其他专科学校中进行研究生和专科教育的阶段。
它是一种旨在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培养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教育形式,为个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
高等教育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和规模,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
高等教育通常包括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投入资源的领域。
1.2 高等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高等教育,个人可以获取系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有助于个人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个人将接触到各种学科知识和文化艺术,培养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自身修养和文化底蕴。
高等教育还能帮助个人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拓展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提升职业竞争力。
高等教育学(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 标所要建构的课程体系;二是每一门课程所要达 到的结果。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 讨会”,提出了培养人才成功的标志是:每个人 持有“三张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 业性的,三是事业性和开拓性的。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首先确立的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第一节 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 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 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 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 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 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中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经济、科技 和文教卫生、党政军各方面专业人才,也 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各行各业的劳动 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 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教育目的以 新的内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都强化素质教育的宗旨,进一步强调“培养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中世纪大学: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教育学的高等教育
教育学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学术、专业和职业教育水平的教育形式。
在教育学领域,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就教育学的高等教育进行探讨。
1.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意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讲授、实践、实验、讨论等。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实践和实验环节则提供学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环节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 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一般包括课程评估、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等方面。
课程评估通过对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的评价,检查课程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匹配度。
学生评估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教师评估则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4.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等新兴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这些新模式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使得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并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此外,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广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育学研究了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学还研究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学生评估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什么是高等教育
尽管哲学和历史哲学有不同的焦点,但它们之间的是显而易见的。哲学追求的 智慧和真理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理解来获得。历史哲学强调的历史知识和理 解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素材。至于如何学习哲学,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逻辑推理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总之,哲学和历史哲学都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指南。通过深入思考和了解过去,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还可以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哲学和历史哲学的学习和应用,使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得力 助手。
高等教育:多维度的解读与深远 的影响
当我们谈论高等教育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涵盖了专业培训、技能 获取和知识深化的过程,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在 特定领域获得专业能力,形成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它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从性质上来看,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其次,从目的来看,高等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个人价值。最后,从过程来看,高等教育注重教 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强调独立思考和创 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国际化 的教学模式,与国外高校展开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其次,在 线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 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便捷性。最后,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实 践性和应用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更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2009年7月28日)说明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
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讲课内容共10章,总学时40学时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2 学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4 学时)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4学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6学时)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4学时)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4学时)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4学时)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2学时)本文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三、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四、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内涵与外延、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结构1、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与外延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因素3、高等教育的结构存在的问题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二、高等教育的功能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2、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3、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目标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3、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三、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1、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四、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1、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的含义2、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教学重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学制、学位制度教学难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1、高等学校的学制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4、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大学生的基本特征2、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2、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3、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重点: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学科1、学科的概念2、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二、高等学校的专业1、专业和专业教育2、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三、高等学校的课程1、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1、高等学校教学及其构成要素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三、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环节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方法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法五、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1、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及其意义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教学重点: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及类型2、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理论3、教育教学评价的走势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5、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评价6、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模式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三、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概述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2、实施“质量工程”的意义3、“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4、“质量工程”的实施步骤5、“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6、“质量工程”体现的思想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高校科研的原则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与任务1、高校科研的内涵2、高校科研的意义3、高校科研的任务4、高校科研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三、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4、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的落实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和动因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1、高等教育规模改革与发展的现状2、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3、高等教育类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大学的教育和使命
7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指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促进大学改变的外部力量,“遗传”则是大学对自身道德与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又是“保守”的。这个“保守”有“坚守”之意,是要坚守道德、坚守学术。也正是大学的“保守性”,要求她在不脱离现实的同时,又与世风俗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一份宁静和清醒。大学不仅不可以随波逐流,更不能为世风恶俗推波助澜。大学生才能排除纷繁和躁动的社会干扰,在稳定而宁静的环境中潜心钻研,一心向学。此外,大学还应是社会思想的中流砥柱。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失范的时候,大学对精神的坚守显得尤为重要。
12因为理想是彼岸的一座灯塔,它可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怎样,却常常可能让我们“心向往之”而“遥不可及”。所以除了为理想而学习,你们还应在当下就承担起各种社会责任,勇于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然后学会如何以一种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种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现实。革命前辈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高度责任感。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的时候,大学生总是冲在前头唤起民众。大学生应该在不断吸收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之后,再对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创造和理性地服务社会,才是大学生的最大责任。“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精英的责任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对社会和时代有更多担当的精英队伍”。总之,现代大学应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着力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我国著名教育家孟宪承在《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组织》总体解释分析的现代大学的理想分别为:智慧的创获 品性的陶熔 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一、概述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四、雅斯贝尔斯的高等教育目的
一、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
(一)概念界定
1、教育使命和教育目的 曾任美国澳斯汀学院校长的约翰·莫斯利认为: “使命就是机构(学校)的目的。”大学使命 是人们对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 任的一种确定,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 追求和选择,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理 想、目的和责任。(眭依凡,2011)
无论何时,高等教育必须担负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 的使命,这明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文化,高等教育的一切 功能都是通过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而实现的。(王洪才, 2014)
结论:
就一般性而言,当代高等教育 在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现实 选择上,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 道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 博雅和专深的结合。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 (2)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思想内涵 (1)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2)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多维的,而且是充分的、自由 的、和谐的。
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具有客观性
高等教育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但这并不是说它是主观臆断、随心所欲的产物,实质 上它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由于主观性和客观性是俱在的,都对教育目的产 生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都是当 时高校主体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等的情况制定理想性的目标追求。
大众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 来的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 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2005年5月-9月,“高等教育使命、经费和管理 国际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经过3天的研 讨,与会者们达成了共识:在高等教育使命方 面。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精英教 育,也应当是大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条件成 熟的国家和地区,应当主动地推进高等教育向 大众化的进程,而不是被动的适应高等教育大 众化的挑战。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术型的教育, 其主体部分更应具有应用型、实践型等色彩。
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处 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 响。强调大学不能脱离政治而存在,必然受社会价 值取向的影响,应该努力谋求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 获得自身的发展。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 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布鲁贝克,2001)
大学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 究的责任担当上,放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的责任承担上,放在道德自律和文化先锋的 责任承担上。伟大的大学,是对人类社会负 责的大学,而其前提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高等教育目的
特征
通才 教育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知识面宽、适应性 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强的人才的教育。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也称通识教育。 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专才 教育
培养在某一领域有 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 专长,能独挡一面, 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有独立分析问题 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 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应用。 人才,是为了从事 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某种职业做准备 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
能为自己的国家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 (眭依凡,2006)
个人本位论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 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理论。持个人本位论的 人将教育的立足点移至个体,认为个体与社 会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
大学的使命在于育人,大学最基本的价值功 能就是对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学的使命也在 于通过改变许许多多人个体发展的历史,并藉 此最终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放弃了育人的 责任,大学或许就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大学了。 (眭依凡,2000)
年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
1999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年
素质教育的决定》 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
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内容
作用
实施途径
德育、智育、促进心理发 教学工作、科研训
美育
展
练、实践
体育
促进身体发 展
实践与教学
劳动技术教 促进身心发
育
展的手段
实践与教学
(二)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高等 教育 目的
内容
关注点
源头Biblioteka 社会 本位专才,即专门人才,从高等教育来说,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 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专才教育是以培养专才为 目的的教育。专才教育论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
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 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 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还能够通过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优 秀的医生、法官、数学教师或历史老师。(奥尔特加·加赛 特,2001)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性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理想是指合理的、与人们向往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的, 有现实可解的想象,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 的东西。 高等教育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是理想的,是我们所要 追求的。
高等教育目的作为一种理想: 主体内部动力——理想目标前进(定向、导航作用)
3、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1)马丁• 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1973)
英才高等教育 大众化高等教育 普及化高等教育
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 的15%
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 的15%-50%
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 的50%以上
英才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精英人 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所谓精英人才,就是 那些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素养,能够在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 面做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
高等 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共 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
教育 性要求就是高等学校培养 2、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
专业 目标。
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
目标 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 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
和相应质量要求。
3、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
(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集中反映了各级学校高等教育目的。
内容
特点
高等 是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
教育 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
1、时代性
培养 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
2、全面性
目标 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
3、层次性
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
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
标。
1、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
理想——现实(差距)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其所培养的人 来看就是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 的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而 所谓高级专门人才, 也就是经过 一番努力以后实现了人们预先在 心理、技能和人格特征等各个方 面所设想的达到较高水平的心理 预期的人。所以就其实质而言, 高等教育目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 设想或欲求。(朱平,2006)
持社会本位的人关心 个体社会化、公民品 斯巴达的军 德、政治品质等。 事教育
持个人本位的人一般 关心个人价值,关心 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 生活的完满幸福及健 全的人格等,主张实 施自由教育、人文教 育与普通教育。
雅典的自由 教育
社会本位论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 目的的理论。持社会本位论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 的立足点,认为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 与“细胞”的关系。
格、差异性。
4、专业培养目标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有
国际可比性
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
课程目标是实现专 追求方向:
业培养目标的手段。1、学术性
课程目标有两层含 2、职业性
高等教育课 义:一是围绕本专 3、事业性和开拓性
程目标
业的培养目标所要 高等教育课程目标
构建的课程体系; 的价值取向:
二是每一门课程教 1、学会认知
教育目的和教育使命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 教育目的更加灵活多变。
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也称教育宗旨,是培养人的总目标, 它所指明的是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它是一切教 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编高等教育学, 2009)
高等教育目的是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 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 高级专门人才。
学所要达到的目标。2、学会做事
3、学会共同生活
4、学会生存
二、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3、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文件及法案
内容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
年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