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必修2第二单元《诗六首之〈终南山〉》阅读练习

语文版必修2第二单元《诗六首之〈终南山〉》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唐人李肇因见李嘉佑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

沈德潜则替王维辩护,“俗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鹦’乃李嘉佑句,右丞袭用之。

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宇,乃死句也,安得云‘王袭李’也?”你以为“漠漠”“阴阴”妙处何在?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的形象?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此诗后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一、1.(1)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写出了水汽之迷蒙;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写出了林木的枝叶繁阴。

这两个叠字描绘出了空间的延展感,给人以真实的空间立体感,画面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濛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2)同时,叠字的应用使得诗句更富音韵之美。

二、1.“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三、1.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终南别业,王维阅读题及答案

终南别业,王维阅读题及答案

终南别业,王维阅读题及答案篇一:课后十首诗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课后古诗词十首》1、《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是: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是:5、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6、《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7、《终南别业》一诗中,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了生活气息,使得诗人的形象更为可亲了。

《终南别业》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心境的诗句:行到水穷8、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9、《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欲上青天览明月。

表现诗人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天街小雨润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本诗中,感叹时光流逝,相会无期的句子是夜吟应觉月光寒。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1.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是谁的作品?答案:李白2.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哪位诗人?答案:王之涣3. 题目:请回答《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冬季4.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属于元代文学家郑樵的作品?答案:《劝学》5. 题目:请回答《离骚》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屈原6. 题目:请回答《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缀夜山明》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春季7. 题目:请回答《游子吟》是谁的作品?答案:孟郊8. 题目:请回答《七步诗》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曹操9. 题目:请回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10.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共有几个字?答案:10个字11. 题目:请回答《夜泊牛渚怀古》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杨万里12.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是王勃的作品?答案:《滕王阁序》13. 题目:请回答《望岳》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杜甫14. 题目:请回答《行路难》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李白15.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的作者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答案:李白16. 题目:请回答《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谁?答案:白居易17.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词是苏轼的作品?答案:《水调歌头》18. 题目:请回答《终南山》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王之涣19. 题目:请回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20. 题目:请回答下列哪位诗人的作品是《长恨歌》?答案:白居易... (以下省略)这是一份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计50题。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王维《终南山》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维《终南山》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终南山①
王维
太乙②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此诗为诗人隐居终南山期间所作。

②太乙:终南山又名为太乙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终南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夸张手法与《蜀道难》开篇异曲同工。

B.“白云回望合”与“青霭入看无”用互文手法,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C.“阴晴”指天气变化,和杜甫《望岳》“阴阳割昏晓”的“阴阳”意思相同。

D.全诗未出现“我”却处处有“我”,以“我”的行踪为主线多角度勾勒终南山。

16.关于本诗,清沈德潜云“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你怎么看?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15.C(意思不同,“阴阳”指山南、山北)
16.答:与通体相配。

①前面写终南山景色壮美,诗人想留宿,继续欣赏;②诗人游至深山,深山有“樵夫”,说明附近必有人居,询问合乎情理。

与通体不配。

①“中峰”指终南山深处,人烟稀少,诗人“投宿”不合情理。

②隔着深沟大涧不易发现樵夫,隔水问樵夫不合理。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③海隅:海边。

④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⑤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⑥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

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

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答案】(1)高远(或高壮);归隐(或隐逸、遁世)(2)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解析】【分析】(1)①《望岳》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不直接写,而是写在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到远远横亘的泰山,通过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意思是终南山的太乙距离天空很近,终南山虽然高,但是距离天还很远;“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虽然绵延千里,但是也未能连到海。

上下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从远景写出终南山高远的特点。

所以两首诗,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山高远或者说高壮的特点。

②《终南山》前几联总写终南山的高远以及烟云雾霭的景色变换,阴晴变化中中峰的千岩万壑,最后一联耐人寻味,“欲投人处宿”的主语应该是“我”,“我”在游山,“我”在观物抒情,“我”在“隔水问樵夫”,流露出诗人寄情于山水,有意归隐的情绪。

(2)“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

攀登的过程是辛苦、艰难的,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山巅,才有机会雄视天下,“一览众山小”。

王维《终南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维《终南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及相关评论,完成1—3题。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主峰。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指长安。

分野:古代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

此句说中峰成为分隔不同州郡的分界。

[评]“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1.填空:沈德潜评价王维这首诗“手笔不在杜陵下”,“杜陵”指唐代诗人(人名)。

(1分)2.沈德潜评价此诗“四十字中,无所不包”,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终南山之美的?(4分)3.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综观全诗,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6分)【参考答案】1.杜甫2.与天帝居所相接,山势高大雄奇;与海角相连,山形绵远辽阔;被云雾缭绕,山中幽静如仙境;由中峰分野,山域广大纵横;因光照而阴晴不同,山谷中风光奇异多变。

3.提示角度:尾联写欲久居山中,意谓为山景所迷而流连忘返,乃对前文终南山之美的总结与升华。

前几联写终南山之美,尾联隔水相问,意谓更美在远方,不仅前后一体,更是对前文的拓展。

前文写山,尾联写水、写人,不仅行文有变化,且山、水、人皆成景致,深得传统山水画之美。

尾联虽未直接写山,却通过“寻宿无着”的景况,从侧面点出山中地广人少、水木丰饶的特点,表现出终南山幽静、深邃、辽远等意境。

首联写仰视,颔联写凝视,颈联写俯瞰,则尾联写眺望,全诗通过视觉移步换景,写出了终南山全方位的立体的美,尾联拓宽了作品的视野。

前三联写山景,尾联写人的活动,这不仅为景色平添了生机,且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深化了诗的意境。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答裴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答裴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答裴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四)(4分)
古诗阅读
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3. 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 ”相应和。

14.
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

这问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分析。

答案:
13. 苍苍秋雨晦
14.
裴迪以“南山复何在”问候,表达对王维的思念与牵挂;王维以“心知白云外”应答,表达自己懂裴迪,裴迪也懂自己,都不为外物所扰,可见两人情谊深厚,彼此是知音。

出处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3
名著阅读(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4
山下春雄《送给青蛙的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5
《流浪地球》是划时代的突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6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答裴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7 《辨白檀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8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目。

终南山 赏析练习题

终南山 赏析练习题

终南山赏析练习题终南山,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方向,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以下是对终南山的赏析练习题,请你从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并进行解析。

题目一:终南山是以下哪个著名山脉的一部分?A. 阿尔卑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南岳衡山脉D. 秦岭答案:D. 秦岭解析:终南山位于秦岭的一部分,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横跨陕西、甘肃、四川等多个省份。

题目二:终南山素有“秦岭第一山”之称,是因为它的什么特点?A. 海拔最高B. 面积最大C. 名胜古迹最多D. 名气最大答案:C. 名胜古迹最多解析:终南山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嵩岳独秀、太室阙址、青城废墟等,因此被赞誉为“秦岭第一山”。

题目三:终南山主峰的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A. 2,000米B. 3,000米C. 4,000米D. 5,000米答案:B. 3,000米解析:终南山的主峰海拔约为3,000米,虽然相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秦岭山脉中仍属较高的山峰。

题目四:终南山以其怎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A. 奇峰异石B. 瀑布飞泉C. 茂密森林D. 高山草甸答案:A. 奇峰异石解析:终南山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众多奇峰异石的地貌景观,如著名的关山月、五指峰等,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而闻名。

题目五:终南山是中国的哪个名山?A. 泰山B. 黄山C. 衡山D. 华山答案:D. 华山解析:终南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陕西省,而华山也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两者并不是同一座山。

题目六:终南山被誉为“滋养了华夏文明的摇篮”,这是因为它曾作为哪个古代王朝的首都?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北宋答案:B. 汉朝解析:终南山曾作为汉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的后花园,是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终南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众多的名胜古迹、奇峰异石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它位于秦岭的一部分,主峰海拔约为3,000米。

高一语文《终南山》(语文版必修2)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2)

高一语文《终南山》(语文版必修2)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2)

高一语文《终南山》语文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终南山》二. 本周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并背诵这诗。

2、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终南山》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景物描写。

三、知识归纳总结2、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高涨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他精通音乐,早年曾为大乐丞;书法上他兼长草、隶各体;绘画才能尤为突出,他曾自负地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其六),而后人甚至推许他为南宗画派之祖。

他的文学创作就是建立在这样全面的艺术修养之上的,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有《王右丞集》。

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变化与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形势有重要关系。

在前期,他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写出了不少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诗篇。

他还反复表述了布衣寒士在政治上的要求,开元末年,有“贤相”之誉的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这一人事更迭潜伏着政治的危机。

作为诗人的王维对此是敏感的,他于是转而以半仕半隐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精神上的避难所,对佛教禅寂之说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因此,王维后期的诗歌多吟咏寄情山水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着诗人高尚其志、不与俗世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

直到安史之乱发生,王维被迫任伪职,后又因此受到朝廷的处分,乃心灰意冷,专以焚香禅诵为事,诗歌创作也告衰微。

王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田园诗,他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惊人才华,甚至掩盖了他在边塞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创作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

同样是追求浑然一体的意境,陶渊明、孟浩然的写景诗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表现手法,王维则讲究构图布局、设辞着色,常以彩绘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

孟郊《游终南山》与王维《终南山》对比鉴赏

孟郊《游终南山》与王维《终南山》对比鉴赏
(1)历年高考命题情况
命题
特点
1、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
(2015 ·北京卷)第19题
(2015 ·湖南卷)第10(2)题
(2016 ·全国卷Ⅲ)第9题
(2016 ·浙江卷)第22题
(2017 ·北京卷)第17题
2、同一诗人作品的比较
(2014 ·山东卷)
(2015 ·全国I)第8题
(2015 ·浙江卷)第21题
《游终南山》
①意境:描写了终南山奇特幽深之景
②手法:夸张、类比、反衬、借物抒情、直抒胸臆
③感情: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终南山》
①意境:描写了终南山博大壮阔之景
②手法:夸张、远近结合、情景交融
③感情:暗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课后问题:吟读王维《终南山》与孟郊《游终南山》,说说二者意境与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4)分析诗句,抓重点词(意象、动词、形容词等)
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意象是关键。大部分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异同。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容去理解。
(5)总结诗歌内容(内容、手法、感情)
七、按照诗歌鉴赏步骤,对孟郊《游终南山》和王维《终南山》进行对比鉴赏,总结诗歌内容,回答课后练习二。
①意境: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感情直露,情景相生。
②表现手法: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情景交融,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抒情,借景抒情,还用了反衬、类比的手法,结尾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由此可知,在每首诗歌鉴赏完之后,针对对比的诗歌的问题,无非是对我们鉴赏出来的答案进行有步骤地回答。有些诗歌问的问题可能并不需要把诗歌的全部方面的分析完,故要针对题目的具体要求去操作落实。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及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构造:(五)材料取舍:。

二、可以推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方、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大。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比照,。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

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

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

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

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

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

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

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

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结构:(五)材料取舍:。

二、能够判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喻、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张。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对比,。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中考古诗阅读《终南山》练习及答案

中考古诗阅读《终南山》练习及答案

(二)古诗词鉴赏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21. 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 颔联写近景。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 尾联叙事。

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 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

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2. 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答案】21. A 22. 这句描写出诗人俯在天气变化下,山中的众多沟壑都显出独特的形态。

“众壑”与上句中的“中峰”相呼应,突出了终南山的雄伟壮大,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解析】【21题详解】A.“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在首联中未体现。

故选A。

22题详解】考查对诗句赏析。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意思是说,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分野中峰变”一句表现了终南山从北到南的阔,游山而有这样的认识,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经依稀可见。

终南山东西的绵远,南北的辽阔,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

而“阴晴众壑殊”也是尽收眼底的全景。

“众壑”和“中峰”两个词语,突出终南山的高峻雄伟。

用天气变化不定时雨时晴,来表现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令人赞叹;表达诗人对终南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终南山》《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终南山》《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终南山》《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阅读练习及答案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终南山》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一)古今诗册(13分)答案:(一)古今诗册(13分)3. (1) (1分) 空灵朦胧(意思相近即可)(2) (3分) 随着诗人“回望”,诗歌由首联远景的静态勾勒转入“白云”“青霭”俱“合”的动态呈现,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消散又合拢,可望而不可即。

(结合字词1分,动态赏析2分。

意思相近即可)(3) (3分) 山中人烟稀少以烘衬其空旷,仿佛把读者带入宏伟壮大的终南山中,感受自然造化的无穷魅力。

(理解诗歌主旨,意思相近即可)(4) (1分)鲜明和谐(辽阔美丽)的画面(意思相近即可)(5) (5分)诗人借两个“看”字,一个引起读者注意,一个似有斩钉截铁之力,表达诗人对黎明、光等充满崇敬的感叹。

“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结合加点字赏析2分,结合意象赏析2分,理解诗人意图1分,意思相近即可)。

《终南别业》阅读训练及答案

《终南别业》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妤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已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 颔联表现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 尾联写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然忘了回家。

D. 这首诗语言华美绚丽,没有对具体的山川景物进行描绘。

15. 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4. D(D项,“语言华美绚丽”错误,本诗的语言是平淡直白的;“没有”过于绝对,“水穷处”、“云起时”也属具体的山川景物。

)15. 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

②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飘落。

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

③突出了诗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赏析】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王维《终南山》唐诗宋词鉴赏

王维《终南山》唐诗宋词鉴赏

王维《终南山》唐诗宋词鉴赏王维《终南山》唐诗宋词鉴赏导语:王维的《终南山》这一首诗将这两种意境融合无间,他游山竟日,未逢“人处”,忽于深林中遥见“樵夫”,游山竟日,绝无声响,忽闻伐木“叮叮”之声,而隔水与樵夫问答,此情此景,是很值得人们玩味咀嚼,是余味无穷啊。

大家知道,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非常出色的大诗人,他不仅善于诗歌创作,而且他擅长音乐,也擅长绘画,在绘画方面,他是“破墨”山水见长的“南宗”的山水画之祖,“南宗”画派的山水画之祖。

宋朝的大诗人苏东坡评价他,说读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看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

我们现在讲他著名的一首五言律诗,题目叫《终南山》。

这一首《终南山》诗,就是画中有诗的杰作,我现在读王维的《终南山》。

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它又名南山,又名太乙,它雄峙于周、秦、汉、唐的京城之南,巍峨壮丽,引人注目。

所以早在《诗经》的《秦风》里边,就有一首写终南山的诗,题目就叫《终南》。

唐朝诗人描绘终南山的诗更多。

王维的这一首《终南山》是唐人咏终南山诗里边的代表作。

写终南山,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你比如中唐的大诗人韩愈,这是一位大古文家,也是一位大诗人大诗人韩愈有一篇著名的《南山诗》,“南山”就是终南山,著名的《南山诗》,它长达一千多字,是五言一句,五个字一句,长达一千多字它是吸取了汉赋的一种铺张描写的手法。

汉赋,大家知道,汉代的赋是咱们古代文学史上有价值的一种文体,汉赋。

汉赋的写法是铺张描绘,韩愈的《南山诗》吸收了汉赋的铺张描写的手法,力求全面地来描写终南山,所以他写了一千多字但是他自己在诗里边最后还说:“挂一念万漏”,就说是还挂一漏万,没有写得很全,他感到很遗憾,但是历代的评论家已经嫌他写得太繁琐,太冗长了,不认为它是一首好诗,是一首长诗,不认为它是一首好诗那么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艺术创作,包括诗歌的创作,它贵在以个别来表现一般,而不是罗列一般,贵在以不全求全,而不应该以全求全《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就说过:诗要“以少总多”,拿少来表现多,古代的画论家也说,画要画出十分精彩的画,要“意余于象”,他说画出来的那个景象,它表现的“意”,还要有它的“象外”的意,也就是说,要以少总多。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诗】:文/杨国鹏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赏析】: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诗人远眺终南,从主峰“太乙”着笔,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体轮廓。

远眺终南,太乙高耸,穿云入天;余脉绵延,磅薄无边。

“太乙”,又称太一,乃终南山主峰。

“天都”,传说中天上之帝都,而非今人解读之“长安”。

“近天都”,极言主峰之高,从远处眺望,终南山之主峰与天相接,似乎靠近了传说中的天都。

既是写实又是夸张,同样,“接海隅”极言余脉连绵,一望无际,似乎接近了海边。

在诗人的眼里,终南山其高不可达,其远不可及,好一个洞天福地!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时诗人已经身处半山,四周云雾缥缈,路径小诗,他景隐匿,于是诗人驻足回首,只见来时之路,云海茫茫,合而无隙;向前看去,一片蒙蒙青霭,待继续前行,却再也看不见了,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起来,蒙蒙漫漫,真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终南山: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珍禽异兽,奇花灵草,值得观赏的景物数不胜数。

但诗人着重于终南山的动态云海,将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既看不真,又看不清。

唯其如此,才更加令人心驰而神往。

我们看经典影视《西游记》,凡有天宫的镜头,皆是一片云海,朦朦胧胧,如梦如幻。

只有王维这样的诗人,才深解其中真味啊!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诗人终于走出了云海,视线也清晰了些许,此时,纵目四望,但见群峰罗列,阳光透过云霭照在山间。

因了光线变化,参差起伏的众壑,就显得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有或无,千姿百态,阴阳而殊。

终南山王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终南山王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终南山王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终南山》作者是王维,有“诗佛”之称,这篇课文常常以阅读理解题的形式出现在初中语文考试的试题当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终南山》阅读题目,欢迎大家参阅。

《终南山》阅读原文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yú) 。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阅读题目8. 这首诗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请以第二联为例,对此做简要赏析。

(6分)9.末句所问内容可能“单一而又丰富”,请做合理推想。

王维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终南山》阅读答案8. “青霭入看无”与“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短短10个字,描绘出终南山最迷人的特色,成为偌大一座终南山的传神写照。

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

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

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

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9.单一:所问皆与终南山有关。

丰富:借问宿处,问明天俊游之处,问终南山的掌故,问此处的隐士……表达醉心山水,流连忘返,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秀美山河的赞美之情。

《终南山》阅读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唐诗及相关评论,完成1—3题。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②,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太乙:终南山主峰。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指长安。

②分野:古代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

此句说中峰成为分隔不同州郡的分界。

[评]
“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
1.填空:沈德潜评价王维这首诗“手笔不在杜陵下”,“杜
陵”指唐代诗人(人名)。

(1分)
2.沈德潜评价此诗“四十字中,无所不包”,这首诗是从哪
些方面表现终南山之美的?(4分)
3.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
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综观全诗,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6分)
【参考答案】
1.杜甫
2.①与天帝居所相接,山势高大雄奇;②与海角相连,山形绵远辽阔;③被云雾缭绕,山中幽静如仙境;④由中峰分野,山域广大纵横;⑤因光照而阴晴不同,山谷中风光奇异多变。

3.提示角度:①尾联写欲久居山中,意谓为山景所迷而流连忘返,乃对前文终南山之美的总结与升华。

②前几联写终南山之美,尾联隔水相问,意谓更美在远方,不仅前后一体,更是对前文的拓展。

③前文写山,尾联写水、写人,不仅行文有变化,且山、水、人皆成景致,深得传统山水画之美。

④尾联虽未直接写山,却通过“寻宿无着”的景况,从侧面点出山中地广人少、水木丰饶的特点,表现出终南山幽静、深邃、辽远等意境。

⑤首联写仰
视,颔联写凝视,颈联写俯瞰,则尾联写眺望,全诗通过视觉移步换景,写出了终南山全方位的立体的美,尾联拓宽了作品的视野。

⑥前三联写山景,尾联写人的活动,这不仅为景色平添了生机,且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深化了诗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