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如何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如实观照的方法(体方法师)
如实观照的方法(―—摘自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真正解脱的人,是生命的展现,不是在语言的表达!你身心活在这个人间,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住、不取,而万法对你都没有妨碍。
“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所谓精进,现在的社会只能用如实现照的方法: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加上一个观照。
开始我们的习性很强,容易散乱,容易被外境转,所以辛苦一点,专注力较强,跑掉了,抓回来,跑掉了抓回来。
但是,如果你慢慢地把这个观照力加强的时候,你就不用起心动念再把它抓回来,它不会跑掉的。
我们只要时时系念在前,习惯了,路熟了,那个时候的观照力不用起心动念的。
你觉得:你活着,当你意识一醒来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开始观照了,你不会离开观照的。
当你能够做到这样时,其实,你就会发觉:其实修行也不难!当你在觉照中,那个习性不能作主,觉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觉照的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功能!那个探照灯一打开,犯过错的机会就不大了。
我们就是在失照无明中才会随着习性而转。
如果你时时刻刻把那个灯开着,黑暗自然不来;但是,你把灯关掉,黑暗一定会到的。
所以,我们保持着觉照这个觉性,你就会产生它的自然功能,这是法尔如是的功能,它必然有这个功能的。
第一可以防患于未然;第二观照力强了,可以发觉我们的身心真实相。
一旦明白了,你就不再颠倒了,你知道什么叫法性法尔本然?什么叫本自空寂、寂灭。
真的明白时,你就不再颠倒了,你有一个安住处,时时刻刻不会离开的,那时,你就会安然。
修行,不是一下子山洪暴发,要细水长流,要持之以恒!所以,如实观照就是居士们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摄心的方法。
什么叫正智正念?“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身心变化,它的起、住、灭的过程都清清楚楚地觉知,这个叫系念在前,这个叫正智正念。
判断正法的标准
判断正法的标准
判断正法的标准是:
第一,“离相”。
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不舍一切相,不住一切相,不为一切相所动,心不随境转,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如自在、清净圆觉。
第二,无我。
无我的本义、真实义,是诸法无自性,诸法皆为虚妄。
离幻离妄,不住妄我,不执妄我,以真性“寂灭”体现在纯净空性,折射出来的层层标准,去割舍累世习气、业障、妄想聚合体现出来的心灵妄想,割舍建立在妄想欲望、情感之上的一切执着表现,割舍构成内在“精神体系内”的一切“需求”与“思维”认识,身心脱落,禅那如如瞬间洞照寂灭真性,此为修行最终目的。
第三,心内求法。
心灭法消,真性寂灭,恒顺万有,照万法生灭,随顺万法生灭而不住,照诸法虚妄而不生,藏万法性空而不住,寂灭真性实无寂灭存在,以众生觉悟、识性彰显寂灭实性,解脱心灵妄动,不受觉悟觉知蒙蔽,当下亲证“如来寂灭海,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真性圆觉,即刻成佛。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分别是:
1.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彻悟自性。
这是佛教修行的第一阶段,也
是最基础的一步。
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内在的智慧,从而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2.破执除疑:在见到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和迷惑。
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和束缚。
3.和合利他:在自我修行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通过传播正念、慈悲和智慧,启发他人的觉悟和善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无我利他: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和大自然的利益为己
任。
通过修行和实践,培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做出贡献。
这四个境界是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
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探索自我、服务社会、完善人格,才能逐渐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是真实的本来面目
夜空中打礼花一样。但是在出现这种境界之前,身心会经历一个大的考验,会有一次大的蜕变。当出现这种反应的时候,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尤其
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你身心不健康,前面的境界就把你卡住了,你由于恐惧,就不可能再前进,也就不可能出现刚才所说的这些境界。如果你
脱了一层两层,有什么用呢?所以佛教讲的“四禅八定”是共法,就是为了解脱外面的这六层。里面的七八九层,只有佛教有讲,其他宗教没有。所
以明师的工作就是修理弟子,帮弟子“扒皮”,他什么都可以不会,只要会修理弟子,就是明师。
你们今天晚上把它悟到了,就没有白听,就没有白学。所有的方法,包括禅、净、密、律,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东西(本来面目)。如果去解决这些东
既可以融入万物,又可以独立存在,可来可去,也无来无去。
如果是大根器的人,他会在瞬间爆炸,剥脱;根器钝一点的,他会慢慢地爆破,慢慢地剥脱。所以有些人一修行就有境界,就像连续燃放烟花一样,
“啪、啪、啪”,炸开很多次。而大气魄的人,只“啪……”地一声,一次性就炸开,里面那个东西顷刻就出来了。通常一次性炸开的人,十有八九
,并不是我们佛门所说的“本来面目”,也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真心”。佛门里所说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或者叫自性、真如,它们指的都是一个东
西。而世间上其他宗教和功法所讲的神识、魂魄、元神,等等,都是本来面目外面的几层。佛教讲人有八识,你没有把最核心的那个东西修出来,都
算是没有证到究竟。就如同剥玉米一样,剥了好多层才能见到玉米。里面的玉米就相当于我们说的本来面目,但是在这个本来面目外面又包裹了很多
悦和解脱感。如果你没有见地,会误以为你已经解脱,已经开悟了。如果你的见地很正,或者有明师给你指点,你就会知道,此时正处在出功夫的当
看透人生的佛学经典语录
看透人生的佛学经典语录佛学是很博大精深的,大家搞得懂佛学吗?那么大家知道关于佛学的经典语录怎么写有哪些吗?不知道的朋友不妨来看看哦!在这里,我也祝大家的生活顺风顺水!下面是由本店铺带来的有关佛学经典语录用3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佛学语录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三、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
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四、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五、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六、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七、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八、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九、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十、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十一、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十二、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十三、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十四、无明但是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十五、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十六、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十七、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十八、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十九、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二十、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二十一、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二十二、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二十三、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二十四、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二十五、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二十六、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二十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二十八、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二十九、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
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三十、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本来面目
智闲开悟
当头棒喝:
管理者要活出个真实的自我。
禅的故事: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的亲传法脉弟子,他在禅宗也是很有名的。
百丈有一位弟子叫香严智闲,他非常聪明,在百丈面前可以问一答十。
智闲禅师自从百丈入灭圆寂后,就跟随大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学禅。
有一天沩山对智闲说:“听说你在先师住世之时,口齿伶俐,师父问你一句,你能回答十句,问你十句,你能回答百句,但这只是你的小聪明。
光凭这些佛学常识是没有什么用的。
”
沩山问智闲:“父母未生以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平时只重视引经据典,考证东考证西,收集归纳及整理资料的智闲禅师,这时回答不出来了,只好拍拍屁股回到自己的禅房,并且用尽所有的精神及时间,翻遍了大藏经及禅宗祖师爷们所留下来的语录、公案之类书籍,最后连参考书都用上了,可是就是找不到“本来面目”。
于是智闲只好厚著脸皮,再回来找大师兄沩山请教了。
沩山说:“我实在无可奉告。
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您的话,那是我的东西(指本来面目,佛性),并不是你的东西。
”
智闲一听大师兄说了这一番话之后,总觉得大师兄可能有意在隐瞒百丈先师所传给他的“正法眼藏”,于是在伤心及一气之下,就用一把火把自己身边多年以来塞满屋子的书籍、。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1)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嶺。
祖見明至,即擲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
」明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蹰悚慄。
明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
」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當下大悟,遍體汗流,泣淚作禮,問曰:「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意旨否?」祖曰:「我今為汝說者,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邊。
」明云:「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
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祖云:「汝若如是,則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2)僧問洞山:「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師云:「不逢一人。
」僧云:「如何行?」師云:「直須足下無私去。
」僧云:「祇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師云:「闍黎因甚顛倒?」僧云:「甚麼處是學人顛倒?」師云:「若不顛倒,因甚麼却認奴作郎?」僧云:「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不行鳥道。
」(後,夾山會問僧:「甚處來?」僧云:「洞山來。
」師云:「洞山有何言句示徒?」僧云:「尋常教學人三路學。
」夾山云:「何者三路?」僧云:「玄路、鳥道、展手。
」夾山云:「實有此語否?」僧云:「實有。
」夾山云:「軌持千里鈔,林下道人悲。
」浮山遠云:「不因黃葉落,焉知是一秋。
」)(3)溈山示眾云:「汝等諸人,各呈所悟看。
」時有志和上座,出作禮。
師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還我志和上座本來面目。
」志和云:「正與麼時,是某甲放身命處。
」師云:「子莫落空不?」志和云:「某甲若見有空可落,何曾是放身命處?」師云:「到這里何不問去?」志和云:「某甲到這里,亦不見有和尚可問。
」師云:「汝福薄,扶吾宗不起。
」(4)潮州大顛和尚初參石頭。
石頭問師曰:「哪箇是汝心?」師曰:「言語者是。
」便被喝出。
經旬日,師却問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頭曰:「除却揚眉動目,將心來!」師曰:「無心可將來。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标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坛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佛门五祖弘忍让弟子们以偈显明自己修行的心得。
首座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踏碓僧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此,弘忍认为神秀未能明心见性,而惠能已然明心见性。
是夜,五祖将惠能叫到自己房中,为其讲《金刚经》,并将圣物袈裟传承给他,惠能就此成为禅宗六祖。
惠能凭什么得以传承衣钵?就凭他已然“明心见性”,达到大自在大自由之境。
见性与自性“见性”是禅宗的核心。
见性之“见”是显现的意思,“性”指佛性。
意思是人心明澈,自性便自然显现;反之,人心污染不净,则自性被遮蔽而无法显现。
人心与自性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自性是绝对本体,人的所有心念都是自性所现之象。
自性是人人自然秉赋、天生就有的,无论善人恶人、凡人圣人,其自性是同样的。
然而,人的心念却有是非善恶、妄念正念、净与不净之分。
惠能说过:“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其言外之意是:自性本来清净,并无是非善恶正邪之分,但人心确实有净与不净之分。
人心净与不净是人自己造作产生的结果,人为造作则心生妄念,导致人心陷于不净的境地。
去除人为造作导致的妄念,则人心自然清净。
心不净,则一切不净;心净,则一切净。
心去除了妄念,复归清净,叫做“明心”;心思清明澄澈,自性便无遮无蔽地显现出其本来面目了,就达到了“明心见性”。
自性即自然性,只要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必然有此性质性状和 性能。
只要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必然 处于自然变化中,故曰自然变化性。
自然变化无所 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融,无所不 化,故曰自然大化性。
自然大化性即自然存在的恒 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
因其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融,无所不化,即将一切包容于 自身,融化于自身,从而使自身成为了唯一不二的 存在,故此恒常变化而恒常变化性是绝对实体。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引言为了解因果究竟是甚么,我们将在下面作广泛的探讨。
在科学时代的今天,我们也要从科学的观点,去看因果的含义。
就学佛的人而言,佛法是十分注重因果律的。
不单如此,佛法有世间法(有为法)及出世法(无为法)二部分,我们就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都去作些考虑。
在这些检讨考虑之后,我们将作一个撮要,说明善与恶的理念,最后再对善恶报应作一简单的结论。
一、宿命论的简义所谓宿命论(Fatalism),是指现在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及变化都是前世注定的。
所以,很多人信算命。
而且,在有不幸事故之后,常常以”命里如此”而得心安,这的确是宿命论具有实用值之处。
俗言”听天由命”,很多善良的人,就是靠所谓”天命”或”命运”在安定中生活,确有它的道德价值在。
宿命论的人生观,是一种决定性(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而决定这一世的因素,却是前一世的一切。
前世的一切,我们显然不清楚是些甚么,所以这种理论不可能有不变的预期值。
喜欢算命的人,常常喜欢”改运”;命上缺火的人,小时候取名字,长辈常常在名字上用火字或火字旁的字。
其实,这种改运、补运的行为,已经表示宿命论不是一定。
因为既然可以改运,就已经是非决定性(In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了。
二、因果律的简义所谓因果律,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意。
这与宿命论截然不同。
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种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
俗云”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就是这种因果看法的说辞。
佛家最注重因果。
辟支佛修证的十二因缘法,可说是因果律中最深入内心的一种理念。
但佛家果律特别著重”缘”这个字,即所谓的”因、缘、果”。
有”因”无”缘”,仍不能成”果”。
例如,种子为因,空气、阳光、水分等为缘,开花结果才为果。
换句话说,”因”能不能发展为”果”,要看客观环境条件来决定。
从”因”到”果”要看机会,不一定会出现”果”,它是有机率性的。
佛学最常见词汇,90%的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含义
佛学最常见词汇,90%的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含义求佛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
求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
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
佛像佛像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看到佛像,就联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许许多多的教训。
有时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来了。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遵照佛陀的教训去做?磕头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向觉悟者学习,在觉悟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是为了制伏傲慢心。
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
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
木鱼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要懈怠。
另普贤警众偈的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香、花、水果、灯、烛、水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
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
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
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
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表示成果。
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
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
佛学常识
二、问:十法界中的佛法界是一真法界吗?
答:佛法界与一真法界是不一不异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讲,故而不一;都是圆满之法界,故而不异。
三、问:《心经》中的观自在是指观自在菩萨吗?如果是的话,哪我们就没有必要读《心经》了,因为《心经》中的那些境界是菩萨们做的事,而我们还没有修到菩萨的境界,能看它吗?
五、问:家中供奉的油灯一定要是酥油的吗?
答:菜油灯也可以啊!蜡烛灯也行,电灯也可以的。供灯是表法,代表智慧光明,所以心中长生智慧,消除烦恼黑暗才是真正的如法供养!
六、问:诵经时是否随文入观?诵经最好的状态内心是怎样的觉受?
答:诵经不去观想是容易得定,随文入观是容易开智慧,两者都是可以的。
答:人在六道里面是属于不上不下的中间一道,表法为“中道”,所以成就都是从人身得道。实际上任何一道得佛法受用都是有的,只是善道快乐忘了修行,恶道痛苦无法修行,人道苦乐参半刚好修行,也是中道吧。所以人身最为宝贵难得,要好好珍惜啊!
九、问:最初成就为什么必须从人身?为什么不能从天身、阿修罗身或者其它道的身体成就?
答:人在六道里面是属于不上不下的中间一道,表法为“中道”,所以成就者都是从人身得道。实际上任何一道都可以得佛法受用,只是天道众生太快乐忘了修行,恶道众生太痛苦无法修行,而人道众生苦乐参半刚好修行,也是中道吧。所以人身最为宝贵难得!要好好珍惜啊。
十、问:佛法讲无我,可为什么佛祖成佛,凡夫还是凡夫呢?既然无我,那么谁在成佛?谁在轮回接受果报呢?
答:轮回正是因为不明白无我,如果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就解脱轮回了。无我是生命的本来面目,成佛之后也是无我的,恢复本来面目而已。名字是为了度众生的方便而施设的。
十一、问 :缦衣如何迎请?有何注意要点?参加法会只着海青可否?
惠能六祖名言对话五祖
惠能六祖名言对话五祖1. 六祖慧能留传下来的名句好多!「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美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等等2. 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名言:1.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禅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
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
2.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三句话就是《六祖坛经》上六祖接引惠明的时候所说的话,这句话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之一。
这里的“善、恶”,代表所有分别的。
有了分别智,我们就失去了本心。
3.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悟此法门”:你若明白这个顿教的法门,不是离开心而有佛,也不是离开佛而有心;也不是离开定而有慧,也不是离开慧而有定。
“由汝习性”:为什么你不明白?就因为你多生多劫,有很大的习性障着。
“用本无生”:妙用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
“双修是正”:所以你修心,就是修佛,修佛,就是修心;修定,就是修慧,修慧,就是修定。
这双修才是正法。
4.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5.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义;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此句是《六祖坛经》在最后有两个偈子,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禅宗认为一切,不管是真假、善恶、净秽,这都是戏论。
如果你在这戏论上用功,去著意的话。
“自性入生死”什么意思?就是自性变成无明生死。
6.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7.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8.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如何能尽快入定--周道一
如何尽快入定------周道一不少同修来信的讨论中都会涉及到一类共性问题:高深的佛学理论看似都理解,所有的实证方法基本都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实修时却经常掌握不住要领,总觉得用不上力,时常沮丧,时常怀疑,很害怕就如此退心了,请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如何才能尽快的入定?这类各种问题其实在“再谈你不可能成功及佛学实证的若干问题”此文中都谈到过,只是说的不足够详细,所以本文还是老生常谈,将各种问题重新整理并尽量在不跑题的前提下说的更加详细,希望对初学修行者有所帮助。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相关的,只要解决了“如何才能尽快入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当然“尽快”即使再快,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如果理论通达、方法得当、条件具备,那么根据各人的努力情况,在家居士是可以在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左右“尽快入定”的。
要做到这一点,需满足以下条件:一,对“入定”有正确的认识。
二,抓住“修行初级阶段”的核心。
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初级阶段”修行方法。
四,要有足够的修行时间并将实证生活化。
一,对“入定”有正确的认识从第一义佛法的角度来说,山河虚空大地一切都是真心中物,心物一元,性空缘起,色空不二,一切本来圆满,本自具足。
非要说个“定”,即是着相,定义了一个境界的概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你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你本就在“大定”之中,只是尚不自知,佛法的修行就是让你认识到本来面目而已。
当然如果任何事都用第一义佛法去诠释,什么都不用说了,因为实相无相,一旦追到根本处,只能是:“法尔如是”,即“本来就那样”。
为什么本来就那样?你所能得到的答案只会是:“法尔如是-本来就那样”。
无论任何问题,在第一义佛法都是这一句万能的回答,因为实相是非逻辑性的,不能用逻辑性的思维去推理。
实相无法用任何非科学性或科学性的概念来准确描述,只能够亲自体悟。
如同你用文学修辞向先天性盲人描述白色是什么,或者用现代科学理论向先天性盲人描述白色是什么,对于此盲人来说,无非是“白色是天上美丽的云彩”或“白色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概念区别而已。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赏析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这句话来自佛教经典《金刚经》,意为我们应如何面对祖师、如何认识自己的本质。
这句话传达了我们需要超越表面的现象,去寻找事物的真实本质。
在佛教中,这也是追求觉悟和解脱的关键。
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追求外在的名利或诸多欲望,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而通过识别事物的本来面,我们能够超越妄念和迷惑,从而获得解脱和智慧。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本质和真相。
这意味着要超越自我欺骗和自我投射的偏见,去认知自己真实的存在和本性。
只有当我们能够识别自己的本来面,超越自我和执着,我们才能够真正觉悟和解脱。
这句话提醒了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观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意识到它们的本质和缘起,从而认清自己的真实面貌。
通过正知观察,我们可以洞察事物的真相,从而超越痛苦和迷惑,达到智慧和解脱。
总之,《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这句话鼓励我们超越妄念和执着,去认知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实现觉悟和解脱的目标。
佛教“内观”心得
佛教“内观”心得引言概述: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内观来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内观是一种深入观察内心和体验的修行方法,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身体感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减少痛苦、提升智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佛教“内观”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自己1.1 观察思想:内观的第一步是观察自己的思想。
我们常常被思维的波动所困扰,而内观可以让我们觉察到这些思维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固定观念和负面情绪,从而有机会超越它们。
1.2 体察感受:除了思想,内观还要观察自己的感受。
我们常常被感受所左右,而内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感受的变化和影响。
通过体察感受,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1.3 感知身体:内观还包括对身体的观察。
我们常常忽略身体的感受和需要,而内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和变化。
通过感知身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和能量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照顾和调养自己的身体。
二、减少痛苦2.1 观察欲望:内观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欲望。
欲望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觉察到欲望的起源和影响。
通过观察欲望,我们能够意识到欲望的无常和虚幻性,从而减少对欲望的执着和追求。
2.2 接纳痛苦:内观还可以帮助我们接纳和处理痛苦。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痛苦,而内观可以让我们面对痛苦时保持冷静和觉察。
通过接纳痛苦,我们能够减少对痛苦的抵抗和逃避,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超越痛苦。
2.3 培养慈悲心:内观还能够培养慈悲心。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观察和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通过培养慈悲心,我们能够减少自我中心和培养关怀他人的能力,从而减少他人痛苦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三、提升智慧3.1 观察无常:内观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觉察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和流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兄者者相非相即冕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说我们看到的,都以为是实在的,而《金刚经》告诉我们:你所看到的都是虚幻的、假有的、它是生灭无常的、刹那变化的!不要把它当做永恒不变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知道一切相的非实,不是真正的相,就知道实相是什么了。
如果能从否定面,产生真知灼见,看到它的真相,那么你就是如来!你就见法、悟法!真正的超越了、不执着了。
如何是“诸相非相”?如何了解一切相的虚妄非实?这就是重点!实相虽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又不离现象和语言,让你从否定面去认清它的真相。
虽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
如果是实在的就不会变,但是我们观察一切法,没有一法是刹那不变的。
我们每天见面,看起来都一样,不觉得有什么变化,看到桌子和一切法都一样。
现在的科学比较进步,从医学上我们就知道,细胞的新陈代谢,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听说一秒中还有十万个细胞新陈代谢。
桌子虽然是硬梆梆的,但是桌子会不会坏?如果用几千倍、几万倍的放大镜去看,桌子的空隙多得很,它还是刹那在变。
我们身心的变化比较容易了解,为什么?孩子会变成青年,青年会变成中年,中年会变成老人,老人会死。
这个变化我们都看得出来,但是我们总是觉得有一个不变的心灵吧!心,真的不变的吗?我们的意识真的不变吗?我们执着于心,以为能知能觉的那个就是。
心识的变化很大,一秒钟就可以发生很多的变化,早上想的,到了下午就不一样了;早上还很快乐的,下午就苦得要命;今天遇到好的因缘,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明天逆境一来,就苦得不得了;早上吃甜的,下午喜欢吃咸的。
心灵时时刻刻都在刹那变化,不会停止。
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灵,哪一法是不变的?哪一法是永恒的?所以,注意啊!我们就在变化生灭的状态中,知道它是刹那刹那在变的时候,就能够否定它的实有性、永恒性。
所以,佛陀让我们在生灭无常的现象中,去观察我们的五蕴和一切万法。
他用事实的依据,而不是想象的推理,是在当下的事实中去观察我们的五蕴身心和一切万法的现象,都在生灭的变化中。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经常在有些城市里头看到有些酒吧、有些茶馆里头会挂着一些字,比如说禅酷,比如说茶禅一味。
那么什么是禅?禅是怎么来的?它在我们生活中间和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准确地理解禅?禅到底可不可说?怎么去说?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一位教授,他叫吴言生。
吴言生简历吴言生, 1964年出生,安徽庐江人。
198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现为西安外事学院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型佛教学术杂志《中国禅学》的主编。
吴教授曾出版《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
博士论文《禅诗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引起文学研究界、佛学研究界的好评。
2001年6月,吴教授出版了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书获2003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王鲁湘:我们经常现在到外头随随便便玩,经常听到很多的人像我一样,拿一个这样的珠子戴在手上,然后和人动不动就在生活中间谈禅。
现在很普遍,特别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小资”的一种时尚。
您觉得“小资”为什么会对禅学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吴言生: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禅学它是象征着人类的一个纯真的精神的本原,在解决了温饱之余之后的“小资”阶级,他如果想让他的精神、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肯定要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兴趣,而禅学以它的圆润、玲珑剔透、澄明的智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慰籍。
王鲁湘: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禅宗的东西对“小资”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种谈资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行就是修心
找到自己本来就有的智慧和力量
所谓正果就是找到它后,能够自在、智慧,自己当家做主。
佛陀也就是觉悟的导师的意思
佛陀觉悟的也是自己内在本有的
如果我们一样觉悟,就能做自己的老师
觉悟自己,要放下那些人为的追求、观念执着
比如说静坐时,心中自然显现的心念,自己觉察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
一是不人为起心动念;二是自然生起的念头,不人为熄灭。
因为自然生起的念头,你不用人为熄灭它,它自然会静熄。
对自然生起的念头,你只需要观察。
因为没有一个自然生起的念头会扰乱你
只有你自己在这自然生起的念头之上生起的念头才会扰乱自己。
不用人为放空。
就用上面的方法做,心自然会静下来,你要放空自己,还是动了一个放空的念头。
只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观察自心。
只要你自己不人为起念,不人为灭念,渐渐一切都静定下来了。
这是真正的用心方法。
所谓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用正确的态度观察,这个正确的态度就是不起念不灭念。
也叫不生不灭,不取不舍。
因为任何自然生起的念头都从根源生起,也必然归根曰静,只要你不扰乱它,心地自然净洁光明。
就如同一杯水,你一晃动,沉渣泛起,就浑浊了。
你不晃动,久久自定。
我们的心态也是一样,你不人为动心扰乱它,久久自然静定。
这当然有一个过程,因为我们人为用心太久了,所以自然静定也需要一个过程。
真正得着究竟静定,就会知道本来面目是什么了。
这需要过程。
方法很简单,道理明白了也很简单。
就怕我们不相信。
就怕我们不坚持做下去。
因为我们习惯人为用心了。
人为用心,就会扰乱本来的状态。
佛教说生生世世呢,我们生生世世都是在人为追求,我们能做一点就能进步一点。
当然,明悟本来面目后,佛教、禅宗还说了许多,要我们帮助众生,把本来的智慧用上等等。
我觉得老子说的与佛教追求的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中国、印度文化思维方式不一样,人生态度也有差异。
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说证悟本来面目后,有的人会热心的帮助别人,有的人会自得其乐。
还有,对于不同的人,要将这些东西说明白,本来也要考虑到对方的观念、追求。
本来面目不是因人而异。
而是每个人习性不同,智慧不同。
证悟本来面目后,会了解,每个人的本来面目都是一样的一体的,甚至万物也是如此。
这么说吧,本来我们每个人是一体的相通的,只是我们的观念执着、障碍让我们不明白这一点。
我觉得重点还是以正确的态度观心,后面说的这些,你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没有到,我说这些对你也没有用处。
禅师语录中说:到即不点,点即不到。
也就是说,体会到了,不需要指点。
禅定,抄经,念佛,念经等都可以帮助我们静心,观心。
对待自心起念,对待任何身体感受,
境界等,都应抱持刚才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取不舍的态度。
这样就不会有问题。
你假如人为庄严佛土是真的在庄严佛土,那就人为用心了。
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对佛教贡献很大,你认为他得道了吗。
所以金刚经里说,在如来的眼中,这个庄严佛土算不了什么,所以说庄严佛土,不能把它当真,但是也不能说因此就不去做利益佛教的事。
第三句:“是名庄严佛土”,就是说在因缘中,还是需要随缘去做。
做过之后,就要放下。
知道在本来面目、如来那里,这都是因缘中事,不是本来面目本身事。
所以我后来上课经常强调在生活中要保持不攀比、不拒缘的态度。
随顺因缘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心中不要执着在那里。
执着就看不到自己真正的智慧了。
你假如能在生活中有这样的态度,在禅定观心中有这样的态度,一定会有真正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