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探究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利用网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日渐凸现。
这是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计算机网络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张扬个性的平台。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及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学习个性的良性发展。
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发展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探究意义新世纪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
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
如何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2、网络提供的合作探究学习环境的优势是任何一种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已日渐凸现,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多元化的人际沟通,丰富的网际资源,动态(dynamic)的学习,虚拟的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全球式多元学习。
计算机网络正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张扬个性的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柳州市龙城中学谭兵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
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网络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
在这个场所中,系统与某个学生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
在基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
在网络中,学生间的多方交流,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三、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1.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已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方式。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网络给协作式自主学习带来的优势;然后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相信该模式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201 引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个体学习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不仅要有自主学习知识的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基于团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
目前,多媒体网络的发展给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广大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利用网络来辅助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就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网络三者相有机的结合,即:如何利用网络辅助协作式自主学习的研究有待于提高。
本文从课堂入手,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式自主学习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
2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定位和关系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就是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超然的、批判性的反思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1991)。
自主学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管理、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方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benson,2001)。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自主学习是协作学习的基础,协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促进和升华。
3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探索学习,通过沟通、竞争、协调与合作共同达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构建。
初探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在初等学校中的应用

等 问题 。 关键 词 : 协 作 式 教 学 模 式 网络 教 学平 台 集 体 备课
一
、
协 作 式 教 学 的 原理 依 据
“ 协 作 教学 ” 的主要理念如下 : 协 作 教 学 是 一 种 全 新 的教 育理念 , 是教师之间 , 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 ( 研究人员 , 试 验 人 员, 教辅人员 , 其他专业人员 ) 就 某 模 式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他们相互协调 . 相互学 习, 互为补充 , 共 同提 高 , 共 同完 善 。 如 K n a c k e n d o f f e 1 . R o b i n s o n , D e s h i e r &S c h u m a k e r 2 0 0 0 年提出 : 协 作教学是 “ 一 个 不 断 完善 的教 育 过 程 , 不 同 专 长 的 教 师 自愿 组 合 在 一 起 . 面对 学 生 学 习 过程 中 的 问题 , 探讨及研究出各种方法 . 并 在 实 施 过 程 中 随 时 监控 , 及时改进。 … …合 作教 学 不 单 纯 是 一 次具 体 协 约 教 学模 式 , 而是一整套实施程序” 。具 体 地 说 , “ 是 两 位 教 师 同时 担 任 某 个 班 级 的 教 学 任 务 , 一 同做 教 案 , 一同施教 , 一 同 监 控 所 教 班 级 学 生 每 天 的学 习进 度 ,保 证 其 学 习效 果 ” ( B a r -
五” 计划》 和《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 “ 十五 ” 规划》 要求 “ 中青 年 教 师1 0 0 %通 过 信 息 技 术 培 训 , 网 络 学 习 和 备 课 成 为 教 师 自我 进 修 的一 种 重 要 手 段 ” 。 这 就 为 协 作 式 教 学 应用 于初 等 学 校 提 供 了人 员 保 证 。 最后 , M O O D L E、 E — L E A R N I N G等 网 络 教 学 平 台 , 也 为 协 作式教学应用于初等学校提供了技术保障 . 比如 . 笔 者 为 了使 学 校 同仁 更 方 便 地 使 用 网 络 教 学 平 台 .将 据 于 课 程 式 ( Mo o .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迎来了互联网+的时代。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初中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变革成协作式教育模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的协作式教育模式开始受到关注。
协作式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和共享,通过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如何在互联网+的视域下设计和实施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的相关问题,为初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教育模式的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为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寻找其发展的可能改进方向,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倡导。
通过对该专题的研究,我们希望为学术界和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促进教育变革和教学科技的融合发展。
1.3 研究意义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逐渐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变。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协作式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跨地域、跨学校的合作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来源。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广泛的资源和信息,加深对各种知识领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探讨

据及时才能满足同学们的要求。这些都要求图书馆的流将信息素质教育融人大学核心课程中,它作为一种 新型教学模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 结果。从我们最近一年多四门课程的实践来看, 效果是非常明 显, 同学们反映积极;但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难度, 主要是当我们 按课程来整理资源时, 发现他们能真正利用的资源也即是跟课
便是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得以 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协作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入手, 介绍了 协作 学习的四 个基本要素, 浅谈了 协作学习的几点关注的问题。墓于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强调通过网络让学习者合作来共同解 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开展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提高学生解决与处理问 题的能力具有明显的 作用。本文就基 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进行探讨。 关键词 : 协作学习; 网络环境; 建构主义;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C C s L ) 随着I t me 在我国的日 ne t 益普及和“ 校校通” 工程的实施, 利 用网 络进行远程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与 传统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相比, 具有更强的交互性、 时效性、 全球性、 共享性等特点和个性化、 协作化等优势。网络环境下的 协作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求异思维、 批判思维、 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 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都非常重视协作学 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如果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优势, 探索网络环境 下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研究热
点。 一、 协作学习概述 (一)什么是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 卿 er v 肠 in , C i t a e a g 简称CL 是建构主义学习理 n ’ r )
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 他集中 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 知工具、 社会建构和认知分享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景、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协作学 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 标的教学方法。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 图书馆馆长, 还包括校级领导以 及各院系的配合和支持, 只有这 样课程咨询员的工作才能真正步人正轨。 其次在教学环节中, 注 重课程咨询员和院系的合作, 这是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 径。因为在实际运作中, 课程咨询员协同工作的工作量如何统 计? 谁来承认? 其待遇如何? 院系领导对他们的这部分工作持什 么态度?这些都直 接影响到主讲教师与课程咨询员的协同服务。 最后由于是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深人到具体的课程, 与他们 面对面的交流,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但对他们的意见与要求 如何进行处理, 如何更进一步进行沟通与联络, 所以还必须建立 相应的协调的机制。 三、 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 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核心课、 专业必修课相融合的模式, 对 课程咨询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课程咨询员必须对图书馆 的文献信息、 利用手段了如指掌, 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信息检索 技巧;课程咨询员也只有走进教研室, 走进课堂, 才能了解师生 的信息需求,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咨询员和院系的有效合 作, 才能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使信息素质教 育进人一种良性 循环。 但是作为新生事物, 不可避免地需要进一 步完善。 对于图书馆来说, 它的采购必须更加合理 , 它的服务必须根
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

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摘要】作为一种能够延伸拓展学习空间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条件应运而生的。
本文主要是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对它的评价要素等方面进行的几点思索。
【关键词】网络环境协作式评价要素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现代教育从形式到内涵发生了质的革命。
信息获取的丰富性、快捷性、开放性;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灵活性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想变为现实。
网络信息环境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和建构新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科研成果的出现,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上不断涌现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2011年,跟随着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创建的脚步,我校积极投入创建的热潮之中。
教育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装备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科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使用,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笔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这一研究,希望通过思考打破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局面,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线上协作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质量,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线上协作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线上教学工具。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实现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三、活动内容1. 线上教学工具培训:邀请专家为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工具(如钉钉、腾讯课堂等)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线上教学。
2. 教学经验分享: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线上教学的成功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3. 课题研究: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跨学科教学研讨: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讨,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学资源整合: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方便教师共享。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成立线上协作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开展线上教学工具培训、教学经验分享、课题研究、跨学科教学研讨等活动。
3.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教师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通过线上教学工具培训,教师能够熟练运用钉钉、腾讯课堂等工具进行线上教学,提高了信息化教学能力。
2. 教学经验共享:通过教学经验分享会,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课题研究取得成果: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网络教学实践的教学思考(3篇)

第1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展网络教学实践,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从网络教学的实践出发,对网络教学的优势、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思考。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1. 时空灵活网络教学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这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 资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各类教学视频、电子书籍、在线课程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互动性强网络教学平台通常具备在线讨论、答疑等功能,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 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二、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自律性不足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自律性不足。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网络教学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网络安全隐患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信息容易泄露,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
三、网络教学的改进措施1. 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网络教学能力。
此外,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差异化教学。
4.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广网络教学,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本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有幸参与了网络教学的实践,现将自己的实践反思如下:一、网络教学的优点1.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文字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提高教学效率网络教学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网络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育公平网络教学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教学的不足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尽管网络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部分学生仍存在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网络教学效果不佳。
2. 网络教学资源匮乏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难以筛选出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影响了教学质量。
3. 网络教学互动性不足网络教学缺乏传统课堂的面对面互动,教师难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
此外,学生之间也难以进行充分交流,影响了学习效果。
4. 网络教学设备不完善部分学校网络教学设备不完善,如网络带宽不足、设备老化等,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效果。
三、网络教学实践反思1.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协作学习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协作学习[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注重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堂和书本,而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
互联网以它快捷、信息量大的优势成为我们教学的第二空间,这些特点为创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性的条件,使得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成为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协作学习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基于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强调通过网络让学习者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开展各种认知活动和提高学生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本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协作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小组学习这是个创新的时代,整个教育体系都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在改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改,从传统的照本宣科向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改。
与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相适应,协作学习成为新型教学模式。
由于网络所引起的人际沟通互动方式的变化、信息表征与加工方式的变化以及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机制的变化,网络学习环境在合作探究学习上具备了更多的潜在优势,可以为这种学习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网络可作为有力的合作学习工具,学生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讯大大扩展了参与沟通的成员的范围,使得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成为网络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
一、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剖析基于网络下的协作学习)1.什么是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协作性学习模式的初探

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协作性学习模式的初探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迫切需要建立在现代信息资源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可见,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的网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一、基本的常见协作模式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常见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
1.竞争。
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基于竞争模式的初中化学网络协作学习,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置的,并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对一些网站、网上的一些注解、文章名和学习相关内容进行相关搜索等等。
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在线学习同学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然后开始各自独立地解决学习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初中化学的阅读课教学和阅读理解课的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2.协同。
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协同学习系统,可让多个学生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
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公共的网络交流平台来实现,一般都要进行紧密的合作或分工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教育和学习的新时代。
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无疑是教育的新趋势之一,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整合等。
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实施协作学习,如何把教学需求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呢?一、选择合适的协作平台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保证学习的同步性、交流性和互动性。
目前常见的平台有微信、QQ、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等,其中微信、QQ等软件较适合小规模同学之间的交流,而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等则适合中小型教育机构或企业单位。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网络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两种方式。
同步教学是指学生和老师在同一时间在线上进行学习和交流,该种模式适合于小规模的交流和互动。
异步教学是指老师提供导学课件、任务布置、学生提交作业、老师评分等课堂活动都在不同时段完成,适合于大规模、复杂的教学活动。
三、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需要制定一份合适的教学方案。
该方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要求和标准等,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同时,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以及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条件。
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协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带领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需要自觉地参与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班级讲座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教师在实施该教学模式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
同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提高教学的实效,让学习更为有趣和实用。
基于网络的高校协作学习模式探讨

基于网络的高校协作学习模式探讨[摘要] 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网络辅助教学的高校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并结合高校教育的具体实践完成了该模式的建构,并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展开了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 协作学习市场营销模式应用研究一、前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为教育技术的改革和新兴教育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何有效地将协作学习理论运用到这一技术平台来发展当代高等教育成为教育学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基于网络辅助教学的高校协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优点,更能够实现传统教室环境下无法开展的协作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代表,有利于社会所需的创新性合作人才的培养,是今后高校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协作学习与基于网络的高校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为到达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
其核心是学习者分组去“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合作进行专题研究,分享学习材料的体会,互相评价学习成果等形式,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是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构建协作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专题内容彼此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以达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它强调的是小组成员间的独立思考、强化参与、彼此协作和相互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优点,更能够实现传统教室环境下无法开展的协作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主要有竞争学习、协同学习、伙伴学习及角色扮演学习四种模式。
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原则1.结合高校学生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的的原则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大学学生的教学也不是以告知为目标的。
线上教学的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

线上教学的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教育需求,线上教学已成为当代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线上教学中,社区与协作的学习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线上教学中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社区的建立在线上教学中,社区是一个汇聚学生和教师的虚拟空间,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
社区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紧密的群体,通过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学习。
首先,社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学生可以在社区中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上的困惑和心得,互相帮助和支持。
这种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加强学习效果。
其次,社区还能够提供教师的指导和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在社区中发布课程资料、讲解和习题解析,学生可以在社区中获取这些资源并进行讨论和学习。
这种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二、协作学习环境的营造在线上教学中,协作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在社区中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协作学习环境的营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协作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社区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协作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线上教学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
三、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的影响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的建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社区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深度。
同时,协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其次,社区与协作学习环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试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方式的功效及改进

一
如 果想使 学生 能够利 用 信息 技术 和 信息 资 源解 决实 际 问题 , 必 须 教 育 学 生 “ 会 学 习” 使 其 从 传 统 就 学 ,
的被 动性 的学 习 转 向协 作 探 究 的学 习. 国著 名 科 我 学 家钱学 森对未 来 教育 作 了如此 论 述 : 未 来教 育 = “
个不 同学科 、 同地点 的学生 进行 学 习指 导 . 以本 不 所
可 以培 养学 生 的信 息 能 力 、 习 能力 和 社 会 交 往技 学
能, 有助 于学 生适 应 班 级 教 学 以外 的校外 学 习 与远
距 离学 习 , 有助 于培 养学 生 的终 身学 习能力 . 学习 ⑤
评 价重 在评 价学 生 的学 习过 程 , 变 过 去 由一 次 考 改
安 磊 , 丽娟 , 翠 萍 杨 杨
( . 海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 宁 锦 州 1 10 2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计 算 机 科 学 系 ) 1渤 辽 20 0;.
摘
要 : 作 学 习 目前 已经 成 为 课 堂 教 学 与 互 联 网络 环境 下 一 种 非 常 重要 的 学 习 方 式 , 协 它对 于 培 养 具 有 创 造 能 力 、 异 思 维 、 求
平 台 , 工协 作 , 分 备司其 职 , 帮互 助 , 挥集 体 协 同 互 发
效应 , 同完成 任务 j 共 . 12 网络环 境下 协作 学 习的特点 .
就 目前 的发 展 而 言 , 运用 在 传 统 的班 级 授课 与 教 育 中的协作 学 习 相 比 , 络环 境 下 的协 作 学 习有 网 下列 的特点 J① 学 生 可 以实 现 范 围更 广 和 质 量更 : 高的协 作式 学 习 , 以充 分 发挥 计 算 机 网络媒 体 的 可 优 势 , 于 学 习 者 之 间更 好 地 交 互 , 高 了沟 通 效 便 提 率 . 网络既 可 以实 时也 可非 实时 地进 行交 流 , ② 突破 了时空 的限制 , 免 了学 生 固定 时 间 面 对 面 交 流 的 避 弊端 . 学生分 组方 式更 为灵 活多样 , 网络 协作 学 ③ 在 习中学 生可 自由加 入小 组 讨 论. 通 过计 算 机 网络 ④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问题与应对心得体会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问题与应对心得体会网络环境下教与学问题与应对心得体会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环境下教与学问题与应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问题与应对心得体会1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是如何地进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化以及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互动性双向整合?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是如何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的呢?在我查找的有关于信息技术与某个具体的学科的教学设计资料中,无非都是涉及到了九大教学法。
但我觉得不仅仅只经过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评价、总结这几个步骤,教师在完成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必须得包括以下几个方法:1、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一、师利用网络备课,熟悉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单一的教材内容,而是要涉及到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社会、生活、技术等知识。
再者,如今它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这一大资源来备课,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它的基本目标始终还是为了学生掌握综合知识。
因此,教师利用网络备课,筹备了很多有关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人类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让它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此情境下的建构知识活动。
例如:芙蓉区育才小学的陈律严老师的一堂语文课《颐和园》的创设情境的手法是:在导入新课前引入了一幅对联:“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晴光总明圣软风新柳春堤。
教师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教师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体验与反思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体验与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
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等渠道轻松获取各种教学资料。
这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例如,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动画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互联网还提供了在线交流和协作的平台,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然而,教师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
互联网上的信息繁杂且不尽相同,教师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确保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学生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分散注意力的问题。
互联网提供了太多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管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对所使用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符的教学资源。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师实际教学中,我曾尝试过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进行课堂教学。
我选择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作为教学材料,并结合互联网上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进行讲解。
协作学习教学反思

协作学习教学反思在教育领域中,协作学习已经被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不仅提供了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将协作学习引入我的教学实践中。
在此文中,我将反思我在协作学习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协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讨论和分享观点。
这种协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能够互相倾听和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彼此的交流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在协作学习中存在一些挑战和教训。
首先,学生之间的角色和责任分配需要更加明确。
有时候,一些学生会依赖于其他组员的工作,而不愿意主动参与。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分工,并通过制定明确的任务和角色,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其次,协作学习中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更加完善。
在过去,我通常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评估学生的合作表现。
然而,这种评估方式可能并不总能准确地反映每个学生的个人贡献。
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协作学习实践中,结合个人报告和小组评估,来全面评估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表现。
此外,协作学习中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通常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和技术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合作学习。
然而,我也认识到学习资源的选择和使用并非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不断更新和改进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总结中,协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合作和社交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成功和挑战,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通过明确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完善评估机制以及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我相信我可以进一步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字数:502字。
网上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领域,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教育部门迅速响应,推行线上教学模式,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教师,我参与了网上教学的实践,现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一、网络教学的优点1. 资源丰富: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提高教学质量。
2. 时间灵活: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 个性化教学: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 促进师生互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网络教学的不足1. 教学效果不稳定:网络教学环境复杂,学生在家中学习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学习效果不稳定。
2. 学生自律性要求高: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律性,但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教师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缺乏面对面交流:网络教学无法完全替代传统课堂,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缺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网络教学实践反思1. 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熟练掌握网络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设计: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生互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注重学生自律性培养:在网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摘要】作为一种能够延伸拓展学习空间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条件应运而生的。
本文主要是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对它的评价要素等方面进行的几点思索。
【关键词】网络环境协作式评价要素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现代教育从形式到内涵发生了质的革命。
信息获取的丰富性、快捷性、开放性;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灵活性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想变为现实。
网络信息环境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和建构新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科研成果的出现,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上不断涌现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2011年,跟随着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创建的脚步,我校积极投入创建的热潮之中。
教育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装备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科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使用,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笔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思考”这一研究,希望通过思考打破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局面,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协作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协作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讲授式与个别化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是建立于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习主题,学生通过开展竞赛、协同讨论、互动的方式达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模式。
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1]。
二、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四种学习方式。
协作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在这四种教学模式中以协作式教学模式为例来探讨一下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也就是利用网络,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合作,完成深刻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
协作教学模式有四种学习方式:1、竞争。
基于竞争的协作学习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网络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最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由于竞争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人类与生俱来的求胜本能。
他们会全神贯注,学习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这种模式是由学习系统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
学生先从网上在线学习者中选择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开始各自独立地解决学习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时看到竞争对手自己所处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2、合作。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多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经验进行分工合作,在相互帮助、相互提示、相互争论中,学生逐渐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这种学习可以让多个学生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
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公共的工作区来实现,在学习开始之前,每个学生都必须与他人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并共享集体的智慧,最终在学习者之间达到一致的行动案,并选择他们认为最佳的合作方式。
例如,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教学任务和教学课件,学生通过网络选读与教学有关的背景资料,阅读时学生 4 人一组相互讨论,总结资料中提出的应掌握的问题。
3、伙伴。
在生活中,学生常会与自己熟识的同学一起学习,遇到问题相互讨论,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基于网络的伙伴学习与此相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并不是孤独的,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这种学习时,学生通常先选择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再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伙伴。
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双方便于工作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直至问题解新局面。
学习疲倦时,还可以在聊天区闲聊一段,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4、角色扮演。
人们或许有这样的经历,给别人详细讲解某个问题之后,自己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理解。
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有所提高。
基于网络的角色扮演协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则判断学习者在解答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当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
三、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教学目标的引导性与学习目标的个性化弹性结合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意图是,要求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目标,并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目标。
为了把教学目标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也鉴于个体的差异和个人发展的不同需求,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学习工具制定个人成长档案,其中包括:学期初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学习过程的成绩和感受;学期末的学习经验、小结和建议;要求各成员的个人成长档案在期末的课题作业“小组网页”中体现出来,并讨论交流。
这就为个体对学习目标的个性选择和动态发展创造条件;也促使学生面对未来,为自己负责,学有目标,做有目的,不断总结、调整、进步。
2、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的策略——共享与体验丰富的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的庞大资料库,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和获取当今科学技术的动态信息。
学生能过协作式学习共享教育资源,互相交流,开拓知识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同时,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并辅之以时间倒置、时空踊跃等呈现方式。
为需求各异的学生获取信息提供方便,极大地满足他们激发动机、体验感知、领会创新、交流巩固等认识要求,开拓学生思路,令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引发创新火花。
3、教学过程的控制策略——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组织学生实现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指导型的编导者、促进型的管理者、专家型的学习者、支架型的助学者。
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角度应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学习的社会性,即在小组的学习共同体中共同承担责任和任务;学习的问题性,即学习是面对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具体意义,产生客观效果,负明确责任的学习。
4、学习情景的组织策略——合作学习、个别学习与竞争学习有机结合的协作学习方式个别学习、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各有利弊,在组织策略中我们以个别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支架,竞争学习为辅助,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构成协同学习的组织形式。
具体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要求各组制定小组目标、小组学习活动规则和计划。
同组内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的有机结合,激励了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在同伴式的密切沟通与积极协作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领悟自然形成。
不同组之间针对同一学习任务自然形成竞争学习,由于竞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并根据双方的情况调整小组的学习策略,从而刺激和放大了组内的协同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合作学习、竞争学习、个别学习相统一的协同学习组织方式,既避免了纯个人名次排列的过度竞争,又适当引入竞争防止个人对集体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内在品质培养[2]。
四、协作式教学模式中的评价要素1、教学目标的评价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能力评价的同时,运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强调如下几项能力的目标设计和实施的评价。
信息能力:信息的搜集、运用、加工、筛选、传递能力(包括主题浏览技能、交流技能、沟通技能、信息发布技能、网络参与技能等)。
自主探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习内容、空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
协作交流能力:利用网络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
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教学目标的评价还应注意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学科学习基础和运用计算机的基础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3]。
2、学习方式的评价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有利的条件。
要真正做到:从“知识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从单纯“理解型” 转变为“实践活动型”。
协作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的评价,要强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参与状态(主动性、全员性);利用网络优势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
例如:学会浏览,学会选择,学会发现重点、难点;学会新旧知识的对比、迁移、利用网络资源在学好教材基础上拓展学习。
包括预习、练习、复习及实践活动。
探究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积极、自主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网络资源启迪思维,体现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创造性;在认真学习教材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筛选信息,并加以归类、整理,分析、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养成良好合作品质;创设网络环境下新型的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完成目标的学习方式。
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充分体现网络信息交流的优势。
3、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在网络环境下,对教师如何发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
教学评价要注重教师如何充分运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合作学习方式协作交流,又要运用网络环境优势拓宽协作学习渠道,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合作的良好局面。
4、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的评价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和教学设计同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要有利于:(1)促进学生提高整体学习素质。
改变只局限在认知领域的功能,要有助于知识与能力、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各方面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