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斑岩型铜矿成因及找矿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找矿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找矿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的重要性
斑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大规模机械化开 采的矿床。世界铜金属量超过5Mt和58个超大型以上规 模铜矿(包括我国的玉龙和德兴)中有36个为斑岩铜矿 。该类型储量占世界铜储量比例,由60年代的三分之一 增长到目前的一半以上,世界铜产量的一半来自斑岩型 铜矿。据世界103个大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储量 平均可达550Mt,Cu平均品位0.4%,高可达0.8%,并能 综合回收多种金属,如Mo、Re、Au、Ag、Pt、Pd等,具 有巨大经济价值。在我国,斑岩型铜矿储量占全国铜矿 总储量比例,由60年代的34%增长到目前的45%。我国 4个特大型铜矿中有3个为斑岩型,2个超大型铜矿均为 斑岩型。
•我国主要铜矿床类型分布概况
斑岩铜矿床理论研究现状
是近50年来国内外地质学界讨论最多的热门矿 床类型之一。由于这一时期国内外大量斑岩型铜 矿的发现与开发实践,全球板块构造与斑岩型铜 矿形成的联系,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人 们对斑岩铜矿的分布、成因、定位、蚀变和物质 来源等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时期国 内外发表了大量文献和专著。斑岩型铜矿是一个 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类型,然而还有许多问题没 有开清楚,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提高。
多宝山铜矿围岩蚀变带线型分布
构造环境
大多数斑岩铜矿床都产在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 部位,特别是大洋板块与古陆块俯冲带的陆块一 侧。这些交接部位通常发育有深断裂,其切割深 度可达岩石圈。
大约有85%的斑岩铜金矿床与俯冲板块的张性构 造活动有关,低角度和快速的板块俯冲是超大型 斑岩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所在。部分地质学家也 指出,斑岩铜矿床是局部岩浆活动的产物,与板 块俯冲的角度和速率毫不相干。
斑岩型金属矿床的特征(3)
尽管大多数矿化地段受断裂控制,但是在一些矿床中, 浸染状金属矿石占有很高的比例; 尽管各金属矿床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 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一定的分 带性; 在部分矿区,风化淋滤可以造成金属元素次生富集; 绝大多数斑岩型铜矿床以规模巨大和品位偏低为特征, 一般来讲,铜矿石储量至少为2000万吨,铜的品位为 0.1%或更高; 主要斑岩金属矿床类型为,斑岩铜矿床、斑岩铜钼矿床 、斑岩铜金钼矿床、斑岩金矿床和斑岩钼矿床

新疆准噶尔西部地区斑岩铜矿找矿前景初探

新疆准噶尔西部地区斑岩铜矿找矿前景初探

期侵入岩有超基性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 浅成侵入体辉绿玢岩。华力西中期侵入岩从超基性 一酸性均发育,侵入最新地层为石炭系,可分为5个 侵入次,第一侵入次为超基性岩、辉长岩、花岗岩,超 基性岩发育,出露在达尔布特断裂附近及唐巴勒一 带,岩石为纯橄榄岩、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含铬铁矿,
万 方数据
圈,圈s圈,囱10
图2 包古图斑岩铜矿地质图
(据有色地质研究所基金项目附图改编) 1.下石炭统包古图组12.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3.花岗斑岩14.花岗 闪长斑岩l 5.石英闪长斑岩,6.闪长玢岩}7.金矿(化)体I 8.铜金矿 (化)体19.铜矿(化)体l lO.断层及编号.
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砾岩、硅质岩、生物灰岩及安山 岩;包古图组(clb)主要为一套浊积岩,岩性为凝灰质 粉砂岩、砂岩、长石砂岩、砾岩、硅质灰岩。 矿区地处南北向希贝库拉斯复背斜东翼,矿区内 未发现明显的次级褶皱。矿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可 以分辨出三期: 早期近南北向的断裂,该组断裂构造是本区的主 要构造,亦是南北向褶皱的同期构造,规模较大,有些 南北向断裂可以延伸几十千米,主要为压扭性的断
品位0.3×10~。
钻孔中黄铜矿普遍,圈定出数条铜矿(化)体, 铜矿化体厚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铜品位一般(0.1 ~O.5)×10~,最高2.3×10~,伴生钼品位(O.Ol~ 0.03)×10~,伴生金品位(O.1~o.2)×10一。 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细 脉状(O.1~50 cm)、大脉状(>50 cm)。在岩体中部 矿化类型主要为细粒浸染状,次为细脉状。岩体东侧 内接触带矿化类型主要为细粒浸染状、网脉状,次为 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大脉状。岩体东侧外接触带矿 化类型主要为细脉状、大脉状,远离岩体(100 m)矿 化类型主要为大脉状,少量细脉状。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专业·正版·实惠·神秘福利书籍在运输过程中如有破损请与我们联系矿业界保证每一位买家的权益中国斑岩铜矿的勘查历史十分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探明了中条山铜厂峪、江西德兴、黑龙江多宝山等斑岩铜矿床。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斑岩铜矿找矿获得了持续的突破,相继发现了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云南普朗、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和雄村、甲玛斑岩铜矿(金)矿等超大型矿床。

想知道斑岩铜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吗,阅读此文或点击链接购买此书吧。

精装!彩图!内容简介中国斑岩铜矿复杂的成矿环境,特别是陆内造山带斑岩铜矿及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大大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本书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所处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探讨了各斑岩铜矿带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硏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国独特的碰撞和走滑造山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本书中的“斑岩铜矿”,泛指其形成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直接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等。

本书可供从亊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査的人员参考。

序中国的斑岩铜矿,不论是成矿理论研究还是地质找矿,近年来都获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中国的斑岩铜矿形成环境复杂,全球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都延入中国,其形成环境多样,除洋壳俯冲形成的岛(陆缘)弧型斑岩铜矿外,山型斑岩铜矿在中国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这部专著,以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项研究项目为支撑,多省区联合,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在研究和总结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形成环境有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

斑岩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预测技术研究

斑岩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预测技术研究

斑岩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预测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勘探人员开始将目光投向释放储量更为丰富的地下深处。

而斑岩铜矿则成为了勘探人员首选的目标之一。

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研究其成矿机制及找矿预测技术迫在眉睫。

斑岩铜矿是指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均一质地、矽酸盐类石英斑岩中富含铜矿物的矿床。

其成因机制主要涉及到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形成过程。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矿物学、化学成分、地球化学等方面,但这些研究方法无法全面揭示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地球物理勘探、岩石地球化学、卫星遥感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研究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应用物理学原理进行矿产资源勘探的手段。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地磁场、地电场、地震波等物理特征,可以了解地下结构和物质分布情况。

而斑岩铜矿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特征,如高比重、强磁性、高电导率等,可以借助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快速初步识别。

岩石地球化学则是通过对岩石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分析,揭示地质作用过程和成矿因素。

通过对斑岩铜矿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可以了解成矿流体的起源和运移路径等信息。

岩石地球化学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深入研究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提供有效的工具。

卫星遥感技术则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斑岩铜矿形成过程中,会给地表带来一定的变化,如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升降等。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对地表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进一步了解斑岩铜矿的富集规律及成矿预测。

除了上述技术,地质勘探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地质勘探方法通过对地质构造及矿产构造的综合研究,为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数学模型则是通过对大量的样本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成矿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及找矿预测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2.2在岩浆侵位和热液演化过程中导致金属铜富集的关键因素是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还是岩浆(长英质岩浆和铁镁质岩浆)的混合作用?金属铜是如何从岩浆中进入流体,从而发生大规模沉淀?其过程与岛弧环境斑岩铜矿金属铜的沉淀机制有何差异?
2.3在大陆内部的演化过程中,岩石圈的持续性阶段伸展或者伸展-挤压-伸展交替的背景对陆内斑岩铜矿的形成有何制约因素?大陆内部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方式和不同演化阶段,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类型有何差异?阶段性的隆升和剥蚀能否是陆内伸展环境斑岩铜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2.6 Houetal.(2015源自)对华北中生代伸展背景下木吉村斑岩铜矿角闪岩的结果表明角闪石中Cu的含量为Cu含量17×10-6~60×10-6,与原始弧岩浆中Cu的含量基本一致,从而得出木吉村斑岩铜矿形成于正常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Piqueretal.(2017)认为伸展环境下斑岩铜矿的规模可能较小,但是可以形成大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但是,从华南地区德兴斑岩矿床的规模和品位来看,陆内伸展背景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此,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具有形成大矿、高品位矿床的潜力,那么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高品位的大型矿床?陆内伸展背景高品位大型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源区是否富含金属物质的关系如何?
2我国斑岩铜矿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文以我国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为例,作者认为,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可能有以下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1与俯冲以及后俯冲伸展型斑岩铜矿相比,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岩浆起源的诱导机制是什么?金属铜的来源是哪里?大规模铜矿的形成是受控于富铜的岩浆源区还是受控于岩浆-热液过程?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地壳物质的混染(包括早期侵位的岩浆岩及其上升通道中围岩)对形成大型斑岩铜矿有何影响?何种作用导致了陆内伸展环境形成不同金属组合的矿床?新生地壳?古老地壳?还是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和新生的岩石圈地幔?

陕西池沟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

陕西池沟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
( 西 北 有 色地 质 勘 查 局 七 一 三 总 队 , 商洛 7 2 6 0 0 0 ) Nhomakorabea摘

池 沟 矿 区位 于南 秦 岭 礼 县 一 柞 水 海 西 褶 皱 带 东 段 , 受 山 阳一 凤 镇 断 裂 控 制 , 矿 区 内 发 育 燕 山 期 中 酸 性 小 岩体 群 。铜 矿 体 主 要 赋 存 于 黑 云 母 二 长 花 岗岩 、 石英闪长岩、 石 英 闪长 玢 岩 及 池 沟组 地 层 中 , 矿 区 内 围岩 蚀 变 强烈 , 分 布 范 围较 大 , 且 具 有 明显 的分 带特 征 。铜 矿 化 呈 细脉 状 、 浸染状 、 细 脉浸染状分布 , 表 现 出 典 型 的 斑 岩 型 铜 矿 特 征 。 通 过 地 质 调查 和 物 化探 异 常 对池 沟 矿 区 的 地质 特 征 分 析 , 认 为 该 矿 区 找 矿 前 景 广
第 4卷
第 1 期




Vo l _ 4 No. 1
2 0 1 3年 1 月
MI NERAL EXPL0RAT1 0N
J a n u a r y . 2 01 3
陕 西 池 沟 斑 岩 型 铜 矿 地 质 特 征 与 找 矿 前 景 分 析
刘 凯, 李剑斌 , 任 涛 , 王 向阳, 张 西社 , 王 超
[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刘 26
凯, 男, 1 9 8 6年 生 , 学士 , 现 主 要从 事 金 属 矿 产 勘 查 工 作 。
第 4卷
第 1 期
刘 凯 等 : 陕 西 池 沟 斑 岩 型 铜 矿 地 质 特 征 与 找 矿 前 景 分 析
函 圈 z回 s固 圈 s回 固 ,固 s圈 固 o 圆 一 口 , 圈 ・ 团 口 s 囡 1 6 回 国 s 固 2 0 z 口 2 2

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成矿远景分析

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成矿远景分析

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成矿远景分析针对青河县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已知矿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良好的化探异常,对本区是否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成矿远景进行探究,得出该区完全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可作为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和大型铜矿评价基地的结论。

标签:玉勒肯哈腊苏-喀拉萨依成矿地质斑岩型1概述玉勒肯哈腊苏-喀拉萨依成矿远景区包括原卡拉先格尔铜矿带以及其东南延伸(图1),该成矿远景区呈北西向延伸,西北终点为玉勒肯哈腊苏铜矿点,东南以喀拉萨依铜金矿点为终点,总长约30公里,宽1-3公里。

其中卡拉先格尔铜矿是区测队在1960-1961年对二台幅进行1/20万填图时发现的,虽然芮宗瑶学者在1984年就将其归为中国斑岩铜矿区划中北部成矿区的第8成矿带。

但是有许多学者不认为其为斑岩铜矿,找矿工作也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本文通过对该区中的几个矿点再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得出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以及已知矿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几个方面均与斑岩型矿床一致,而且具有良好的化探异常,证明本区完全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因而可作为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和大型铜矿评价基地。

2成矿地质背景该区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成矿远景区,首先应该看其是否具备了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其次是地质条件。

该区北塔山组地层的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斑岩体的形成也与板块的俯冲有关,是火山岩形成后不久侵入的。

因此,从其大地构造背景来看,与世界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岛弧或活动边缘)十分相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另外,其分布于深大断裂的边部,都与大型斑岩铜矿的产出位置一致。

从成矿时代来看,该区的成矿时代为海西期,尽管其不是中、新生代,但是其构造位置位于中亚造山带,与中亚造山带内的大型斑岩铜矿的形成时代一致。

3成矿地质条件从成矿地质条件来分析,该区已经分布有几个斑岩铜矿点,这些矿点的总体特征相似,均受老山口断裂和二台断裂控制,如图1所示,该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北塔山组,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是北塔山组下部层位的中基性火山岩,粒度较细,孔隙度小,有很好的屏蔽条件。

浅析斑岩型铜矿

浅析斑岩型铜矿

浅析斑岩型铜矿作者:李勤勤来源:《卷宗》2020年第17期摘要:斑岩铜矿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床,占世界已探明铜矿储量的一半。

矿床一般特征为埋藏浅、品味低、规模大、矿化均匀、易采易选。

本文主要论述斑岩型铜矿的主要特征及矿床成因,以及结合它的特征及形成条件预测找矿方向。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矿床成因;找矿方向从世界已知斑岩铜矿分布情况看,大致分为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古亚洲(中亚成矿带)3个全球性成矿域[1]。

该类型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地质学意义,尤其是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矿床成因理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因此一直作为成岩成矿理论的典型矿床加以研究,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斑岩型铜矿床是世界最主要的铜矿床,占世界已探明铜矿储量的一半,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

随着我国铜矿资源的需求量的持续增加,铜金属消费量的缺口的增大,发现并探明更多的铜矿资源,尤其是斑岩型铜矿,对我们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而且世界三大主要斑岩型铜矿带都贯通我国地域,因此,在我国找寻斑岩型铜矿具有广阔的前景。

1 斑岩型铜矿简介1.1 斑岩型铜矿概述斑岩铜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床是指与中、酸性斑岩体相关,并具有钾、氢蚀变矿物晕和铜钼银铅锌硫地球化学晕的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形成的细脉浸染状硫化物铜(钼)矿床[2]。

在时间分布上,斑岩铜矿形成的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其次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斑岩铜矿床目前发现较少[3]。

斑岩型铜矿床以其埋藏浅、品位低、规模大为特征。

铜品位一般在0.4%左右,少数可达0.8%,单个矿床的铜储量可达百万吨,矿石中除伴生钼外,还有金、银等可综合利用。

斑岩型铜矿常成群成带出现,构成成矿区或成矿带;有时斑岩铜矿还和其他矿床类型相伴产出,构成一个成矿系列。

1.2 大地构造环境研究资料表明,板块构造对全球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大地构造背景上,国内外学者认为斑岩铜矿应具有以下大地构造特征:1)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两种构造环境,一种是由大洋板片俯冲产生的陆缘弧和岛弧环境,另一种是与大洋板片俯冲作用无关的大陆环境;2)斑岩铜矿常成群成带出现,构成成矿区和成矿带,有时还和其他矿床类型相伴产出,构成一个成矿系列;3)斑岩铜矿的形成往往与深大断裂有直接关系,但直接分布在深断裂带上的斑岩铜矿很少,矿体受更次一级的构造控制[4]。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探究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探究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探究[摘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横跨中亚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壳幔作用强烈,形成大批金属矿床,近年来,新疆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就对新疆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进行一下探究。

[关键字]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成矿时代成矿特点1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特点新疆斑岩型铜矿床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包括额尔齐斯河斑岩铜矿成矿带、北天山斑岩铜钼矿成矿带、北山斑岩铜矿成矿带、祁连走廊斑岩铜多金属矿成矿带等4 个成矿带。

近年,新疆准噶尔北缘及东西准噶尔、东西天山和西昆仑等地发现一批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使新疆成为我国又一个斑岩型铜矿床集中分布区。

这些矿床在天山北部区域,主要围绕准噶尔周遍呈面状环状分布,在西昆仑以南区域,沿康西瓦断裂呈带状分布。

1.1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床环状分布特点新疆北部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地区:①准噶尔北缘萨吾尔-二台一带,包括额尔齐斯断裂以南、萨吾尔-阿尔曼太断裂以北地区,是哈萨克斯坦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发育玉勒肯哈腊苏、哈腊苏、卡拉先格尔、索尔库都克、希勒库都克等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罕哲尕能、西亚克斯套等斑岩型铜金矿点。

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一带,包括萨吾尔断裂以南、巴音布拉克断裂以北地区,向西与哈萨克斯坦成吉思-塔尔巴哈台成矿带相连,发育谢米斯台铜矿和洪古勒楞铜矿等。

③准噶尔盆地西缘巴尔鲁克-达尔布特一带,包括塔城盆地及和什托洛盖盆地以南、准噶尔盆地西北地区,发育加曼铁列克德等斑岩型铜矿点、苏云河斑岩型钨钼矿点、包古图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④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北塔山-三塘湖一带,包括阿尔曼太断裂以南、卡拉麦里断裂以北地区,发育琼河坝、蒙西、和尔赛等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绿石沟等矽卡岩铜矿床。

⑤准噶尔盆地西南部赛里木-博罗科努一带,赛里木地区发育喇嘛苏斑岩-矽卡岩铜(锌)矿床.该矿床是海西早期花岗斑岩侵入中元古界灰岩所致,博罗科努一带发育有斑岩型(莱历思高尔钼矿床、3571 铜钼矿床、肯登高尔铜钼矿床)、矽卡岩斑岩型(哈尔尕提铜铁矿)和矽卡岩型(东都津等多金属矿床)3 类矿床.从上述各地区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情况,认为新疆北部地区斑岩型铜矿床具环绕准噶尔盆地呈面状环状分布特点。

新疆斑岩型铜矿成因地质特征分析与找矿远景

新疆斑岩型铜矿成因地质特征分析与找矿远景

代 , 约 占 3 ; 岩铜矿 在空 间 上主 要分 布 在环 太 平 大 5 斑 洋斑 岩铜 矿 带 、 特提 斯 斑 岩 铜 矿 带 、 中亚 一蒙 古 ( 亚 古 洲 ) 岩成矿 带 和印度 成矿带 。其形 成构 造背 景主要是 斑
中图分 类号 : 6 8 4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4 5 l ( 0 1 0 一 O 3 一 O P 1. 1 B l0— 76 21 )9 l2 3 1 斑 岩型 铜矿 的基本 特征
与直 接控 制斑岩 铜矿 形成 的全球 性 、 区域性 和局部 的板
斑岩型铜矿是指与中酸性斑岩体有关 , 并具有钾 、 氢 蚀变 矿物晕 和铜 、 、 、 、 、 地球化 学晕 岩浆期 钼 银 铅 锌 硫 后 中 一高温 热 液 形 成 的细 脉 浸 染 硫 化 物 铜 ( ) 床 。 钼 矿 该矿 床 以其 规 模 巨大 , 岩 均 匀 矿 化 , 藏 浅 , 于 露 全 埋 适 采, 选矿 回收 率高 , 常伴 有 Mo AuAg等 有益元 素可 并 、 、 综合 利用 等特 点 , 为 世界 上 最 重要 的铜 矿类 型 , 成 因此 直 是矿业 界感 兴趣 的找矿 目标 。 斑岩 铜矿 成矿 的岩 体 主要 是 富 含挥 发 分 的 花 岗质 岩浆 侵 位 至 浅 成 一 超 浅 成 环 境 形 成 小 型 的斑 岩 体 。 Slte17) ii (9 2首先 提 出斑岩铜 矿 的板块构 造成 矿模式 , lo 即斑 岩铜矿 是地 幔与地 壳物质 交换 作用 的产物 , 成矿母 岩主要 为洋 壳在俯 冲作 用过程 中部 分熔 融形 成 的 。ri r—
金 、 和黄铁矿化或铅 、 银 锌硫化物矿化 。斑岩铜矿床的 成 因模式 主要 是指 斑岩 岩 浆侵 位 后 所 发生 的岩 浆结 晶 演化 与蚀 变矿 化作用 。近 几十年 来 , 国地 质学家 主要 各 根据 成矿 物质来 源 的不 同认识提 出了多种成 因模 式 , 其 中具 有代表 性 的有 以下 四种 : 岩浆 成 因模式 、 流成 正 对 因模 式 、 混合 成 因模式 和脉 动喷 发成 因模 式 。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需求。

而斑岩型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从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斑岩型铜矿床是指在岩浆活动时,铜元素与含铜流体在地壳中的分离作用下,形成的铜矿床。

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过程主要包括岩浆的生成、运输和注入,铜矿化流体的形成,以及铜矿床的沉淀和形成。

这一过程中,岩浆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上地壳物质的熔融和混合,以及岩石圈物质的垂直运动等。

岩浆的运输作用使得矿源物质得以从地壳中升华到地表,并形成斑岩型铜矿床。

铜矿化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岩浆中的熔融作用有关,当岩浆中的铜元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产生含铜流体。

这些含铜流体在地壳中的运动过程中,与周围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反应,形成了斑岩型铜矿床中的铜矿化。

斑岩型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成岩时代、岩石类型、氧同位素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

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岩时代一般集中在中生代晚期,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岩石类型主要包括花岗岩、斑岩、辉石岩等,这些岩石中富含可溶性离子和含铜矿物。

氧同位素组成主要表现为δ18O值的变化,其中低δ18O值反映出水岩反应的存在。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含铜、钼、钨、锡等元素的富集。

尤其是含铜矿物,例如黄铜矿、黄铜矿石等。

斑岩型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其成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指导。

通过对成矿过程的研究,可以确定哪些地区具有较高的铜矿潜力,有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效率。

其次,通过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斑岩型铜矿床的矿石性质,有助于矿石的选冶过程。

同时,也可以为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斑岩型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矿产资源,其成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论斑岩铜矿的成因及成矿构造条件

论斑岩铜矿的成因及成矿构造条件

论斑岩铜矿的成因及成矿构造条件摘要:近年来我国铜矿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地表矿和易识别矿几乎全被发现,使得找矿的难度日益加大。

本文主要介绍了斑岩铜矿的成因及其成矿的构造条件,以便有助于斑岩铜矿的勘查工作。

关键词:斑岩铜矿成因地质构造一、斑岩铜矿的含义及特点斑岩铜矿是指产于强烈绢云母和石英化中酸性斑岩里的细脉浸染型铜矿。

由于该类矿床的矿化并非都产于斑岩体内,考虑其矿床名字的连贯性、完整性,将全部或部分矿体产于中酸性(斑)岩体(部分矿体产于围岩中)的铜矿床称之为斑岩型铜矿。

斑岩铜矿尽管品位低,但矿化均匀,以其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而成为最主要的铜矿床类型(约占全球铜储量的50%)。

斑岩型铜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内,或赋存于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中。

矿石结构主要为浸染状,少量为细脉状,矿化较均匀,有用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及斑铜矿,矿石铜品位一般为0.2%~1.O%,当与矽卡岩共生时,局部可多次富集形成富矿,发育有次生富集带时铜品位可达10%。

二、斑岩铜矿的成因斑岩铜矿是斑岩岩浆侵位后多发生的岩浆结晶演化与蚀变作用形成的,对于斑岩铜矿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岩浆热液说(正岩浆模式)该观点认为斑岩铜矿的矿质、成矿热液及其相伴生的中酸性岩体都是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

矿质和成矿热液是由中酸性岩浆在上侵过程及侵位后的结晶过程中,依次出现钾化带、石英一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和青磬岩化带,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析出,并在有利的部位富集成矿。

提出该模式的主要地质事实是:(1)矿化体与中酸性(斑)岩体紧密共生,矿化呈细脉浸染状产于岩体及其围岩中,有的甚至整个岩体矿化,且分布较均匀;(2)矿化体及周围岩石具一定的热液蚀变,并具有一定的分布;(4)矿化岩体的产状常与围岩不一致;(3)矿床常产于深大断裂附近,在空间上常呈带状分布,并与一定的构造一岩浆带相一致(古亚洲带、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带)。

2、板块构造成矿说(洋壳重熔成矿)该观点认为斑岩铜矿是含铜的大洋壳沿消亡带俯冲到地幔中发生局部熔融,在熔化过程中析出金属,并同钙碱性岩浆一起上升,然后在岩体的顶部富含氯化物的液相中富集成矿。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地质学意义。

它具有特殊的成矿条件和形成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本文将从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质条件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州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属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重点矿产资源之一。

该矿集中分布在古生代的地层中,主要是下寒武统须家河组和晚古生代的早二叠世长兴岛组(T3c)和福贵岛组,分布范围较广,形成了多个繁盛的矿集区。

根据地质条件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1)深源岩浆的储存空间与供给;(2)地壳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影响;(3)富集稀土和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影响;(4)富矿化流体的注入。

二、矿物学特征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矿物学特征主要表现在:(1)矿石主要含铜和钼,铜为黄铜矿、黄铁矿和闪锌矿,钼为辉钼矿、菱钼矿和莫里酸钼,而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含量相对较低;(2)矿石具有明显的斑状、脉状和网状分布,与斑岩的空隙、脆性断裂等有关;(3)矿石颗粒细小,常与黏土矿物、绿泥石和伊利石等混合存在。

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1)富集稀土元素,Eur/Euh值明显高于1,其中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而重稀土元素相对较低;(2)大量富集Na、K、Rb、Ba、Pb等元素,Au、Ag、As等微量元素也有富集;(3)SO4-S富集,同时NO3-N、NO2-N、NH3-N、HCO3等元素也富集。

四、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勘探是确定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区域地下结构和成矿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重力、磁力、电性、地震等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多次勘探。

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的物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存在多个莫霍面和不同类型的断层、岩石体。

浅析新疆西昆仑地区铜矿成矿类型及找矿前景

浅析新疆西昆仑地区铜矿成矿类型及找矿前景

浅析新疆西昆仑地区铜矿成矿类型及找矿前景新疆西昆仑地区矿藏资源特别丰富,尤其铜金储量更为突出。

本文中,笔者主要以西昆仑地区铜矿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并分析了主要的两类铜矿特征及其成因,最后对西昆仑地区铜矿找矿前景做了相关探讨。

标签:西昆仑斑岩型铜矿成因前景分析西昆仑地区地处新疆西南边陲,距乌鲁木齐约2000km(图1),交通不便,地形、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缺乏,矿业开发的外部条件差;同时,该区人烟稀少,地域广阔,地质工作程度极低,因此,在这一地区必需寻找大型以上、高品位的铜矿才具经济意义。

1西昆仑地区铜矿分布及类型西昆仑地区铜矿点较多,时空分布均较广泛,主要分布于昆盖山地区和布伦口地区。

从容矿地层时代上讲,元古宙、古生代、新生代均赋存有铜矿化,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具有较佳的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与期望。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西昆仑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铜矿类型包括:前寒武纪赋存于变质岩中的层状铜矿、受控于海相火山岩的海底喷流沉积型铜矿、与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有关的铜矿等。

2西昆仑成矿地质构造西昆仑构造成矿带介于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板块之间(图2)、包括北侧库地—柯岗构造带、昆仑中间隆起带(地块)及南部康西瓦构造缝合带。

昆仑构造带整体为NW-SE走向的向南突出的狭长弧形带。

康西瓦大断裂带和北边库地—柯岗断裂带为区域上深大断裂。

深大断裂是矿床的必要控矿构造,特别是大型斑岩铜矿,康西瓦构造带宽3~5 km,由多条断裂带构成,沿断裂带有糜棱岩化。

康西瓦主断裂面两侧断续分布角砾岩化带和片理化带,走向与康西瓦主断裂的走向一致。

断裂带内有大量石英脉及闪长岩脉侵入。

3矿床类型及其特征不同矿床类型产于不同的构造环境,西昆仑地区铜矿化主要于中间隆起带内及其边缘,北东侧成矿主要是MVT型铅锌矿(铁克里克断陷盆地)。

隆起带内主要铜矿类型包括斑岩型(含夕卡岩型)铜矿、海相喷流沉积型铜矿。

它们对应不同的构造、含矿岩石建造组合。

新疆斑岩型铜矿

新疆斑岩型铜矿

新疆斑岩型铜矿成因地质特征分析摘要:斑岩铜矿是世界上重要铜矿工业类型之一.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聚合板块的活动大陆一侧,一般为典型的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陆缘弧和岛弧环境,裂谷环境也有斑岩铜矿产出.在对斑岩铜矿一般特征介绍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斑岩铜矿产出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初步总结了斑岩铜矿床(点)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新疆目前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点),大多属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晚泥盆世—石炭纪卡拉先格尔-琼河坝岛弧带和达拉布特、博罗霍洛、伊什基里克-阿吾拉勒铜矿带,是寻找海西期斑岩铜矿的首选地区,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那拉提和大同铜矿带,是寻找加里东期大型斑岩铜矿的有利地区.位于华南板块北部边缘岩浆弧带上的双羊达坂南和云雾岭铜矿带,是寻找燕山期大型斑岩铜矿值得重视的地区.关键词:新疆;斑岩铜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斑岩铜矿是世界上重要铜矿工业类型之一,常以规模巨大、全岩均匀矿化、埋藏浅、品位较低、矿石成分简单、适于露采、选矿回收率高、伴有Mo,Au,Ag 等可供综合利用有益元素为特点。

斑岩铜矿历来为众多学者和矿业界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世界已知铜矿储量超过200×108 t 的99 个超大型以上规模铜矿中,有63 个为斑岩型铜矿,储量占总储量的63.1%。

目前,我国已发现4 个超大型铜矿床,均为斑岩型铜矿床(德兴、玉龙、驱龙、土屋-延东),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53.6%。

新疆地处中亚-蒙古斑岩铜矿成矿域腹地,西段有发育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科翁腊德(铜储量790×108 t)、阿克斗卡(铜储量588×108 t)等超大型斑岩铜矿,东段有蒙古国近年发现的奥尤陶勒盖(铜资源量3 428×108 t,金1 092 t)巨型斑岩铜矿,新疆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与之类似,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有利条件。

近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增加,新疆斑岩铜矿找矿取得了重要进展。

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

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8月下12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贺耀文(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 737100)摘 要:世界主要铜矿床类型有斑岩铜矿、沉积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以及矽卡岩型铜矿床,其中斑岩型铜矿因其分布广、产量高(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成为矿床学家研究的首要目标,全球大多数矿业巨头也都致力于斑岩铜矿床的开发。

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斑岩铜矿的成因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斑岩铜矿;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6-0124-2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rebody formation of the porphyry copper mineHE Yao-wen(Jinchuan Group Co., Ltd., Jinchang 737100, China)Abstract: The main types of copper deposits in the world ar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 sedimentary copper , volcanic type copper deposit and skarn type deposit,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 and the highyield(it accounts for over 50% of the world’s total copper reserves) becomes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study of the deposit scientists . Most of the world’s mining giants are also working on porphyry coppe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cientific community more agree with explained several kind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causes. Keywords :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geologic feature; factor 收稿时间:2018-07作者简介:贺耀文,男,出生于1986年,甘肃武威人,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_陈军强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_陈军强

第21卷第12期 2012年12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No.12Dec. 2012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陈军强,张 超,李志丹(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摘 要: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认识其成矿作用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斑岩铜矿的概念、时空分布特征、成矿构造环境、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化分带、成因模式等斑岩型铜矿床研究中的重要进展,供找矿实践和成矿理论研究参考。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构造环境;围岩蚀变;成因模式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12-0067-03Research on 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CHEN Jun-qiang,ZHANG Chao,LI Zhi-dan(Tianj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ianjin 300170,China) Abstract: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are an important type of Cu deposits.The knowledge of thismineralization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e direction of ore prospecting practice.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arrangements of documents o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we summary a recent development on porphyrycopper deposits,such as concept,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metallogenetic structural environment,wallrock alteration、the mineralization zoning and genetic model.We hope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referencefor the prospecting practice and metallogentic theory. Key words:porphyry copper deposit;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structural environment;wallrockalteration;genetic model收稿日期:2012-08-05作者简介:陈军强(1978―),男,河南濮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固体矿产的勘查和研究工作。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罗 俊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铜矿勘查的相关内容,包括铜矿的成因类型、勘探方法和技术、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以及地质调查中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在铜矿勘查中,通过了解铜矿成因类型的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铜矿勘查中的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合适的勘探范围和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

在地质调查中,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铜矿成因;找矿技术在当今的工业发展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铜矿勘查作为寻找铜资源的重要环节。

铜矿勘查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勘探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来寻找铜矿床。

本文将对铜矿勘查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勘探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1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当谈论铜矿成因地质类型时,需要明确铜矿的形成通常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

这些过程和因素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流体作用、温度和压力等。

同时,不同的铜矿类型也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将详细探讨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的特征。

1.1 火山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是一种由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灰中的铜离子通过流体作用沉积而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铜矿通常与火山活动有关,包括火山岩的形成和喷发等。

火山岩型铜矿的特征是富含铜、硫、铁等元素,矿物组成丰富多样,包括黄铜矿、方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等。

常见的火山岩型铜矿包括斑岩型铜矿、熔岩型铜矿等。

1.2 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是一种在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系统中形成的铜矿。

在高温高压下,热液会将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岩石中溶解出来,并将其沉积在断层和裂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斑岩型铜矿成因及找矿前景分析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等特点,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

近年来斑岩铜矿的发现与有关找矿实践与研究说明,斑岩铜矿在国内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成矿类型,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通过对斑岩型铜矿形成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并对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和前景进行了相关分析。

标签: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前景
1斑岩铜矿床主要地质特征
(1)斑岩铜矿形成主要与钙碱性花岗岩类有关,成矿斑岩源于地幔、下地壳或洋壳物质的参与。

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含矿岩性成分范围较宽,可以是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

斑岩体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

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顶部,岩体形态复杂,以岩株、岩筒状对成矿有利。

(2)斑岩铜矿形成环境主要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为岛弧,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两板块接触缝合带是矿床形成的有利地区。

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故常呈带状分布。

矿体常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即岩体和围岩中的微裂隙控制(层间裂隙、片理、原生裂隙等)。

(3)矿床的围岩蚀变很明显,蚀变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

常具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带现象。

多数情况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分为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

(4)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接触面的形状和产状、成矿前的裂隙构造及围岩蚀变等。

斑岩型铜矿床一般矿化品位较低,形成深度较浅。

但矿化均匀,矿化分带明显,矿石构造以细脉侵染状为主,也有致密块状、角砾状等。

矿石选、冶性能好,矿床工业利用价值高。

2斑岩铜矿矿床成因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赞同斑岩型矿床矿质和成矿热液是由中酸性岩浆在上侵过程及侵位后的结晶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析出,并在有利的部位富集成矿。

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经历了早期岩浆阶段和晚期大气水阶段,然而在搬运和沉淀矿石的是早期岩浆热液还是晚期来自围岩的流体的认识上还存在争论,这一分歧也扩大到金属、S以及其它组分的来源方面,特别集中在成矿元素是源自结晶岩浆还是通过对流流体从围岩中萃取的。

一种观点认为成矿元素Cu源于围岩,证据出自稳定同位素、热质输运数值模拟、流体包裹体以及围岩成矿元素降低场等方面的研究。

板块构造对全球斑岩铜矿床(尤其是中、新生代斑岩铜矿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火山一深成岩建造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专属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区域性的引张环境、深大断裂和地下深部的热点则直接制约着含矿斑岩岩浆的形成与侵位。

据我国对斑岩铜矿成矿带和斑岩铜矿床的分析,它们都与深断裂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斑岩铜矿带的展布方向和延伸直接受深大断裂控制。

另外斑岩铜矿与构造复合、区域火山活动及区域侵入活动都有十分明显的关系。

3斑岩型铜矿找矿方向分析
只有找矿方向明确方能事半功倍。

根据我国铜矿资源基本特征,在找矿方向中有三个问题应着重考虑。

3.1找矿类型分析
从世界铜矿资源产销状况及我国铜矿资源特点分析,要使铜矿床能够经济合理地开采,必须要寻找规模大、品位高或具有丰富伴生组分的铜矿床。

近几十年来的找矿实践告诉我们,我国斑岩型铜矿床虽然规模大,但品位过低,次生富集带不发育,伴生组分并不丰富,因此对于斑岩型和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目前应该重点放在已知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并且暂缓对该类矿床普查找矿工作。

3.2找矿地质时代分析
从我国斑岩铜矿矿床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进一步找矿重点应放在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

在元古代,要注意在陆台边,缘坳陷盆地环境寻找火山岩型和海相沉积岩型铜矿床,并且这应该成为找矿的中心方位。

从成矿地质条件及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我国寻找早元古代和晚元古代火山岩型铜矿床及中元古代海相沉积岩型铜矿床潜力极大。

3.3找矿重点区域分析
为了延长矿山寿命,缓解我国铜矿资源紧缺局面,应该加强老矿山的外围找矿工作。

如果在这些地区找矿方面有所突破,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矿山机械、设备,很快使新的资源投人开采。

要实现老矿区找矿有所突破的关键,在于加强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研究,同时将重点放到外围找矿方面。

近两年来对本成矿区成矿理论和找矿方向的研究来看,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很好,并且已经有很好的物、化探异常显示。

以前老矿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限于矿区内“探边摸底”,而对外围找矿重视不够。

当然,这也涉及工作条件及经济待遇等问题。

在矿区外围找矿工作中,如果能与大比例尺找矿填图结合起来,必将事半功倍。

这样可以把对已知矿床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回馈到新区找矿工作中去。

4斑岩型铜矿形成原因及找矿前景总结
总之,形成斑岩铜矿矿床的大地构造单元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斑岩铜矿都产于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换部位,尤其是位于隆拗交接隆起区一侧;产于褶皱区的斑岩铜矿主要集中分布于优地槽褶皱带,其矿化与造山期或造山期晚的大规模的钙碱性中酸性岩浆岩活动有关;而地台区的斑岩铜矿分布于地台活化区。

从整体上看,沉积岩型铜矿床的规模大于火山岩型铜矿床,但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品位略高,且伴生组分更丰富。

但以往矿床研究和普查找矿方向中,相对于硅卡岩型和斑岩型铜矿床来说,对这两类铜矿床的重视及研究程度都不够。

一旦在这两类铜矿床的普查找矿方面取得突破,就有可能找到大型矿床或矿带,从而改变或缓解我国铜矿资源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