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道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优质课件(共62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优质课件(共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c5d571be23482fb4da4c4d.png)
目录
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 养成亲社会行为 3. 课堂小结 4. 随堂训练
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 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 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 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 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 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 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 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 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 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划线文字说明了什么?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课堂笔记(一)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 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原因)
中国的“看客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外国 也有“看客”,但是,却远远没有中国的这么严重、这 么普遍。中国的“看客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几千年来的 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也与“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 瓦上霜”的观念有关。即围观,俗称凑热闹、看稀奇。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在社会中成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在社会中成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e9af394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f.png)
预学
1.人的成长是 不断社会化 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物质支持 和 精神滋养 。 4.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 生活态度, 关注 社会, 了解 社会, 服务 社会,养 成亲社会行为。 5.亲社会行为在 人际交往 和 社会实践 中养成。
主动关心社会
全面从严治党
一带一路
关心时政新闻
遵守社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排队秩序
热心帮助他人
我来帮你搬
让座 陪伴和分享
积极奉献社会
参加志愿活动
为灾区捐款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途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 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 之所急。
社会化
分议题一:社会对我的影响——社会对我的意义
情景体验:跟随郎铮一起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分议题一:社会对我的影响——社会对我的意义
情景体验:跟随郎铮一起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孩童
通过 的 的 的
的 等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逐渐成长 为合格的 社会成员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1.2 在社会中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 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 的理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 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在社会交注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 的实现做准备; 5.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积极 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初二道法人教版全套教材课件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初二道法人教版全套教材课件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20fe35844769eae109ed28.png)
沈阳市一个路人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路边行 人围观并发表感慨。 “这是谁呀?” “真是太可怜了!” “这人好象不行了哦!” “身体不好,还出来混,真是自找倒霉呀!” “我以后可要注意了!”
这时,倒在地上的路人慢慢的动了几下,痛苦 的结束了人生 。
由于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打120,致使这个病 人错过了抢救了机会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感悟
这种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对身边种 种不道德的人和事,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态 度。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漠不 关心,缺乏社会公德,没有社会责任感, 不愿意承担社会义务的现象叫做“看 客”现象。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奉献社 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与分享
我结们合可上以图在,说社说会食上物获、得学粮习食用,获品得、书衣籍服、 购等买是衣怎服么、生乘产坐出公来交的车。等。
食物加工过程
播种
收获
食品加工
服装的生产过程
对布匹进行再加 工,生产服装
采摘棉花 棉花被送到纺织厂
进行纺纱织布,为服装 生产等提供布匹。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 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 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和精神滋养。 图书馆看书
逐渐社会化
这些活动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开始,是未 成年人了解、熟悉社会活动、社会规则的开始, 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 参加劳动,是不断的社会化过程。这些活动,对 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我们知识 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 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 社会成员。
探究与分享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b94bb4482fb4daa48d4b7e.png)
环节2: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 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 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 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什么是“社会化”? 人为什么要社会化呢?
环节2: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 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 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 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 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 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 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 八岁,小的约两岁。这是人们发现的 第一例“狼孩儿”。
环节2: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
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 去抚养,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 玛拉,小的叫阿玛拉。第二 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 也只活了九年。
环节2: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 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就睡; 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 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 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环节1: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
杭州中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城 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并开展 “清洁单车,文明骑行”的公 益宣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大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素养 和社会公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022fd3ba1aa8114531d9b3.png)
自主学习
5分钟阅读P6— P9独立勾画以 下问题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5.为什么要参与社会/参与社会
的重要性
第一目
0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情景三:乱扔垃圾,熟视无睹
情境四:乱插队,没秩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共19张PPT).
面对以上“看客”现象 和冷漠心态,我们应该 怎样做?
培养社会责任感、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二目
02 培养亲社会行为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 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 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
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
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
员。 表现
结果
(2)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 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 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LOGO
知识归纳 一、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如何做
A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B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
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 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A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82db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2.png)
①他们乐于助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他们服务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
③他们急人所急,为的是赢得他人的赞许和肯定
④他们热心公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下课了!
•你的收获感有多大,我的满足感就有多强烈!
1.2 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的抚育 老师的教诲 国家的培养 父母 同伴 老师 社会 国家 同伴的帮助 社会的关爱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 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 社 会 化”
含义
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 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 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 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 社 会 化 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同学学唱歌,她又改学唱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出题4 / 5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4.武汉封城期间,5名来自不同行业的热心武汉人自发组成“W大武汉紧急救援 队”,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待产孕妇,在他们的帮助下,有23位武汉留 守孕妇顺利到医院生产,无一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对5名热心人的行为下列评价 正确的是( )
成
长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拓展作业:我与社会
请你从自己生活的小区入手,调查一下各方面情况, 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自己能够为 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
我发现的问题:__例如:垃圾分类执行不到位 我提出的建议:__加大宣传力度,提出惩戒 我能做的事情:__从自身做起,周末做义工分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249a24fe4733687e21aaa2.png)
(3)有人认为“青少年年龄太小,过早参与社会没有意义”, 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 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 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说一说:我们能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交通知识等; 打扫社区卫生,宣传环境保护; 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
拓展延伸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成功人物的故事。以 你感兴趣的一个人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 成长过程。
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
主人公是怎样确立自己人生志向的?
①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②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是亲社会行为
③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
④完全靠个人自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 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
B 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 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 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青少年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 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 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之所急。
1.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 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 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 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019年初中道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1)
![2019年初中道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2在社会中成长(1)](https://img.taocdn.com/s3/m/a8901c3b763231126edb1194.png)
)
④不加分辨地广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父母养育,同伴交往,老师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 地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
A.道德化
C.生活化
B.成熟化
D.社会化
3、下列活动有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
)
②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④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谦让
分享
帮助 他人
……
关心社 会发展
合 作 探 究
1、列举一些社会生活中的亲社会
行为。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 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 ,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
、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
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
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主探究
谈谈你对上述图片内容的感受,并说说 你的理由。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 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
具备人的品质。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
会的关爱等,让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 在社会中成长一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 在社会中成长一](https://img.taocdn.com/s3/m/01e6c3394b35eefdc8d33356.png)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知识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具体要求或做法。
能力目标1.提高对个人成长的认识能力。
2.主动投身社会,自觉亲近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社会化的认识,热爱社会。
2.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重点1.社会的作用。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做法。
难点1.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及表现。
2.对亲社会具体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亲社会行为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一位中学生暑期走进敬老院的感想》暑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走进敬老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我们便找到了一位清洁工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便笑了起来,连连夸我们有爱心,然后就匆匆的领着我们来到了老人们生活的地方,而且还将我们领进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间中。
刚进房间,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
随后,清洁工人又告诉我们,这位奶奶姓张,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
看到老人后,我们便亲热地叫了她一声“张奶奶!”她也开心地应了一声。
张奶奶要我们坐下,还准备给我们倒茶,我们却异口同声说“不用了!”是啊!我们是来帮老人解忧的,而不是来为她添负担的。
然后,我们就和她聊天、谈心,直到我们要走的时候,她还依依不舍的抓住我们的手说:“你们以后一定还要再来哟!”嗯嗯嗯,我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可能这句话并不只是针对她自己一个人,而是针对敬老院里的所有老人吧!我觉得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们关注和关爱的人,往往这些人的生活总是空虚的,那是因为很少会有人去看她们,她们很寂寞!可能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经升官发财了,他们却忘记了还活在社会基层的那些父母,这些人真该好好反省了。
应该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这样的活,那该怎么办啊?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
2019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精品课件
![2019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d2cd4c0b4e767f5acfceff.png)
5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 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 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 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 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 所急。
6
3.亲近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 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 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 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1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1.了解个人离不开社会,能够明确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性。
2.理解参加亲社会行动的积极意义,能够养成良好的社会 行为习惯。
3.增强亲社会的意识,愿意主动参与到亲社会的社会实践 中去。
2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 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
2.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 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 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和精神滋养。
4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 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 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dc21c30029bd64783e2c6a.png)
课堂小结
在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社
会
中
成
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随堂演练
1.下列行为不符合“亲社会” 要求的有( ) ①说话做事随大流 ②生活消费看大家 ③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④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广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深入探究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
课程讲解
为什么要培养亲社 会行为?
课程讲解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 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父母的抚育
课程讲解
抚养我长大,教我做人
同伴的帮助
课程讲解
帮我解答了问题,学会了与人合作,还得到了同学的关爱
老师的教诲
课程讲解
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
社会的关爱
博物馆向未成年人开放
课程讲解
规定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 网服务营业场所
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课程讲解
相关链接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会 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程讲解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 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在社会中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A.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C.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D.脱离社会,独立生活
2.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
而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A.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B.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来往
C.与人交往,关注自己的发展
D.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通过社会化()
A.我们才能实现由“社会的我”向“生物的我”的转变
B.我们才能最终独立生存
C.我们才能与其他人交往
D.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4.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学会亲近社会,要()
①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
②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③自觉服务社会
④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
下列不属于亲社会的情感或行为的是()A.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B.文明礼貌、爱护公物
C.见义不为、见死不救 D.积极弘扬真、善、美
7.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谦让②分享
③帮助他人④关心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的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天鹅湖校区报告厅顺利进行。
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天鹅湖校区和望岳校区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组建形成五十中真爱志愿者服务队。
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的顺利启动,为五十中新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请你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角度说说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窗外的事情。
材料一小刚是个时政达人,最近他非常关注关于南海仲裁案非法判决,认为临时仲裁庭就中国的南海主权作出的裁定有违历史事实、有违国际法!结合时事热点,他经常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同学们也多关注,同学小磊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他瞎操心。
(1)假如你是小刚,该怎样反驳小磊的观点。
材料二小刚还向同学介绍了社会新闻:学生小何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上,他不顾围观路人的善意提醒,立即下车扶起老人,并拨打120。
但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老人却坚称是小何绊倒了他。
小何立即报警,拨打110,警方到了现场并调取附近的监控后发现,老人是自行骑车摔倒的。
(2)从亲近社会的角度,谈谈小何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教材知识,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故应选B项。
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教材知识,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正确答案选D项。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化的意义。
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通过社会化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D项正确。
A项应是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的转变。
B、C两项与题意无关,本题选D项。
4.B解析:排除④,因为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①②③正确,故选B 项。
5.D解析: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①②③④均正确;本题选D项。
6.C解析: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体现,A项是亲社会行为,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B项是亲社会行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这是冷漠的看客现象,C 项不是亲社会行为,积极弘扬真、善、美,这是在传播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D项是亲社会行为。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选C项。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均属于亲社会行为,本题选D。
8.答案:(1)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的关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属于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①要在身边找到学习模仿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②要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③要在观察、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等等。
(符合题意、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求学生重点理解“人的社会化”,学会辨别亲社会行为,并懂得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以及如何养成。
9.答案:(1)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有助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或者亲近社会,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亲近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亲近社会,还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解析:本题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在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