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2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唐宋诗词》,详细内容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通过对该诗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宋代女词人的文学成就,感受绝句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夏日绝句》的诗意、韵律和意境,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夏日绝句》的意境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掌握绝句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夏日的美好,引出《夏日绝句》。
2. 诗歌朗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3. 诗歌解析: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对仗和意境,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a. 了解作者李清照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b. 分析诗句的韵律、对仗和用词。
c. 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夏日绝句》为例,讲解如何鉴赏古诗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绝句,巩固所学。
6.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作者:李清照3. 诗句解析:a. 韵律:仄起平收b. 对仗:工整严谨c. 意境:清新优美4. 教学重点与难点七、作业设计《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答案:见附件。
2. 课后拓展: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2. 绝句的韵律和对仗讲解。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1. 解析诗句中的意象:如“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等,分析这些意象如何构建出清新优美的夏日景象,同时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夏日景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夏日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夏日的特点。
(2)提问:在这样美好的夏日里,你们会想到什么?古代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引出课题《夏日绝句》。
2、作者简介(1)简单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文学成就等。
(2)强调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之作,也有豪迈奔放之篇。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关键词语,如“人杰”“鬼雄”“项羽”等。
(2)结合历史故事,讲述项羽的英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含义。
(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提到项羽?她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5、体会情感(1)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总结: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之情。
6、朗读指导(1)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模仿朗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选手。
7、背诵古诗(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背诵。
(2)采用小组背诵、全班齐背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024年部编语文《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语文《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夏日绝句》。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背景、作者介绍、主题思想、诗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注意语气、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加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诗句,讲解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5. 课文背景及作者介绍:介绍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生字词:红、瘦、绿、肥等。
3. 句子解析:诗句及关键词。
4. 作者及背景:李清照、创作背景。
5. 主题思想:夏日景象、离别情绪。
6. 诗歌鉴赏:艺术特点、审美情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b. 课文默写。
c. 分析诗句的艺术特点。
2. 答案:a. 略。
b. 略。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诗句解析与诗歌意境的理解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生字词的认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及寓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2.重难点解决方案:
(1)针对重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感悟、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夏日绝句》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教师强调古典诗词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创作属于自己的诗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夏日绝句》的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和期待。然而,四年级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能力上仍有局限性,对于诗词中一些寓意深刻的词汇和句式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此外,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式,如“绝句”、“气象”、“蝉鸣”等,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夏日绝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启发他们如何用绝句的形式进行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绝句。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绝句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夏日绝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属于自己的夏日绝句。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词语理解上,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蝉鸣”等词语所指的自然现象。
-在诗句解析中,教师应详细讲解“红掌拨清波”中“红掌”与“清波”的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美感。
-在文化背景介绍时,教师可通过简短的故事或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杨万里及其创作《夏日绝句》的时代背景。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主讲者。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夏日绝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我觉得在总结回顾环节,可能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我会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来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创作实践环节,教师应提供指导性的框架,如“夏日+自然现象+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开展创作。
《夏日绝句》 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含义和意境。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和价值观。
3、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诵。
4、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词的朗诵节奏和语调。
2、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2)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词义等基础知识。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的含义和情感,激发思维。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会想到什么?(2)展示夏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夏天的特点。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夏日绝句》。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3、初读诗词(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纠错。
4、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3)重点讲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诗人对英雄的赞颂。
5、感悟诗情(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讨论诗人借古讽今的手法,以及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爱国精神的理解。
6、朗诵指导(1)教师示范朗诵,强调朗诵的语气、语调、重音和停顿。
(2)学生练习朗诵,教师巡视指导。
(3)举办朗诵比赛,评选出优秀朗诵者。
7、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表达爱国情感的诗词,进行交流分享。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9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中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听——谁在吟唱?【师吟诵诗歌,引出课题、作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悲欢离合。
“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称向我们证明着她的满腹才情。
今天,让我们和她一起驻足乌江河畔,倾听她在乱世里的吟唱。
(PPT出示课题,播放录音,学生聆听)同学们,李清照为何会在乌江河畔有这么深沉的感慨呢?是谁触发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让我们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问——为谁而歌?1.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大意。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歌大意】在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过渡语:诗人为谁而歌?项羽。
最后两句提到了项羽的故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乌江自刎。
大家都听过吧?项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了解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机会翻盘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气节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宁死不降,最后在乌江自刎。
就这一点以及项羽本人来说,世人对他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傻,认为他不该放弃......三、探——为何而歌2.同学们:这首诗中作者对项羽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高度赞扬?赞扬他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前两句)确定:在诗人眼中,项羽乃人中豪杰、顶天立地英雄男儿。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特点和创作背景;2.掌握《夏日绝句》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夏日绝句》的基本内容;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复印《夏日绝句》的诗歌原文;2.备课教师准备板书、PPT等教学工具;3.准备学生练笔纸,鉴赏手册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与夏天相关的音乐、图片等引起学生对夏日的联想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夏日绝句》的诗歌原文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诵读。
然后,让学生跟读,并分析诗歌的特点和意义。
诗歌原文如下:夏日绝句炎炎夏日暑气长,浓郁花香弥漫乡。
甜美蜜露似水流,时光匆匆度盛夏。
3.讲解(15分钟)教师对诗歌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特点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6.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以夏天为主题的绝句,鼓励他们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表达。
7.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整理成册,并上传至学习平台。
同时,要求学生每天抄写一首古代绝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熟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诗意触觉和美感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通过展示与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和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学习《夏日绝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夏日绝句》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的美。
6.提供一些与《夏日绝句》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鼓励学生阅读,了解文学评论和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鼓励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如李清照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8.提供一些与《夏日绝句》相关的文学活动和比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夏日绝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夏日绝句》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夏日绝句》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绝句》的学习状态。
情感升华:
结合《夏日绝句》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夏日绝句》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夏日绝句》内容,强调《夏日绝句》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夏日绝句》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固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夏日绝句》。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分析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夏日绝句》的背景及李清照的创作特点。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夏日绝句》。
(2)了解李清照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李清照的背景资料。
(2)简要介绍《夏日绝句》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夏日绝句》,感受诗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夏日绝句》的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 写一篇关于《夏日绝句》的赏析文章。
3.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诗作,进行自主学习与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夏日绝句》,感受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注重课后的巩固与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 学生能够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并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学生能够分析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并能够运用到其他诗词的学习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古诗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中的夏日美景,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通过古诗表达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资源•古诗《夏日绝句》原文及注释。
•生字新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包括夏日美景图片、古诗音频等)。
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提问学生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创设情境:展示夏日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夏日的特点和感受。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个夏天,你会怎么写?”3.引入课题:介绍《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简要讲述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主阅读:学生自读古诗《夏日绝句》,借助拼音和注释,认读生字新词,尝试理解词义。
2.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读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生字新词问题。
利用生字新词卡片,重点讲解本课生字新词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分组朗读、个别朗读,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初步感知:学生再次阅读古诗,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意象,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感受其表达的豪情壮志。
2.分段讲解:教师将古诗分为几个部分,逐段讲解每部分的大意和重点词句。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夏日美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单元,详细内容为《夏日绝句》。
该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生命力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2. 了解诗中描绘的夏日景物,体会作者赞美生命力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难点:体会作者赞美生命力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夏日的美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夏日绝句》。
2. 诗词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注意韵律和节奏,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3. 诗词讲解:详细讲解诗中的字词、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赞美生命力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绿树阴浓夏日长”,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意象描绘景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描绘夏日景物的短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夏日绝句》2. 诗词内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3.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古诗词韵味,赞美生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创作一首描绘夏日景物的短诗。
2. 答案示例:绿树阴浓夏日长,蝉鸣声声映夕阳。
清风拂面蔷薇香,时光静好梦悠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但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仍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夏日景物的古诗词,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朗读的教学方法2. 诗词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例题讲解中意象的分析4. 学生的创作练习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词朗读的教学方法1. 教师应注重朗读的示范作用,以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夏日绝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夏日绝句》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并掌握《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难点: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夏日绝句》全文。
3. 字典或词典。
4. 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夏日景象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
2. 新课导入:介绍李清照和《夏日绝句》的背景。
3. 课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全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4. 诗句解析:讲解《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解释生僻字词。
5. 例题讲解:选取《夏日绝句》中的典型诗句,进行讲解和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夏日绝句》,进行默写练习。
7.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表达自己对《夏日绝句》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夏日绝句》板书结构: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 用自己的话解释《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
3. 写一篇关于《夏日绝句》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夏日绝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参与情况和思考深度。
4. 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李清照的诗作,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
5.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夏日绝句》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并掌握《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诗韵。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4年部编语文《夏日绝句》优秀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语文《夏日绝句》优秀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夏日绝句》。
全文如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本节课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七单元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体会诗中的豪迈气概。
2. 通过对诗句的解析,使学生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及历史背景的解析。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与背诵,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日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夏天的感受,进而引入本课《夏日绝句》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夏日绝句》,教师指导朗读节奏和韵律。
3. 解析课文:a. 了解作者李清照及其背景;b. 讲解诗句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c. 分析诗中的历史人物项羽,阐述作者对项羽的敬仰之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诗人,描述对项羽的敬仰之情。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古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作者:李清照3. 诗句解析:a.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b.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 修辞手法:对仗、夸张5. 历史背景:项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夏日绝句》中的修辞手法,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豪迈气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搜集关于李清照和项羽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
全文如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本节课主要针对这首诗进行讲解,详细内容涉及对诗歌字词句的理解、背景介绍、情感把握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字词句,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字词句,了解诗歌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夏日绝句》。
2. 朗读诗歌: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3. 背景介绍:讲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4.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6.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内容设计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作者:李清照3. 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背景介绍:李清照生平事迹5.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6. 重点难点:强调诗歌的理解、感悟七、作业设计(1)解释下列词语:人杰、鬼雄、项羽、江东。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题。
(3)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1)人杰:杰出的人才;鬼雄:英勇的鬼魂。
项羽:秦末起义领袖;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2)主题:抒发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表达自己立志报国的决心。
(3)理解和感悟: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最新《夏日绝句》教案(
2024年最新《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版《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夏日绝句》。
该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夏日绝句》。
2. 诗歌理解: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意象,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3.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夏日绝句》,理解诗歌的字词、句式、意象,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理解和鉴赏。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夏日景象为背景,引导学生谈论夏天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自读《夏日绝句》,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确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理解: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式、意象,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4. 鉴赏: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古诗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内容:a. 作者:李清照b. 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 意象:夏日、人杰、鬼雄、项羽d.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映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分析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字词、句式、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200字的鉴赏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夏日绝句》教案、教学设计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夏日绝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夏日荷塘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夏日的美好。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能描述一下图片中的夏日景色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夏日景色的特点。
2.情感引入: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这样美丽的夏日景色,你们觉得古人会如何表达对它的喜爱呢?”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夏日景物的喜爱,并尝试用诗句表达出来。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小组合作,编写一首以夏日为题材的绝句,并互相交流、修改。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诗句描绘:学生选择一个夏日景物,尝试用诗句进行描绘,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提示:“同学们,请你们运用诗中的句式和词汇,尝试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夏日景象。”
2.朗读展示:学生分角色朗读《夏日绝句》,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提高课堂氛围。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和建议。
2.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夏日景物的描绘和赞美之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宋代著名的才女李清照所写的《夏日绝句》。
二、了解作者及词作
1、本学期在12岁以前的语文书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她的词作。
现在咱们来一个积累比拼。
前期点绛唇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橱通:厨;消一作:销)
晚武陵春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能让她写出这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词作呢?
2、作者介绍
(课件出示)
师:所以她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图中的李清照,温婉美丽、温柔柔弱、不胜娇羞。
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夏日绝句,却会给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二、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出示。
师:见过这首诗吗?(见过)这首诗是咱们晨诵内容中的一首必背古诗,所以大家对它都不陌生。
关于这首诗,你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出示:学习古诗要达到的目标。
师:第一个目标,你可以达到吗?
请你来读。
生1生2读。
表扬:读得很棒!
大家一起读。
师:你还达成了哪个目标?
生:我会背诵这首诗。
好,请你来背。
谁也能背?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师:诗句的含义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来?请你来说一说。
如果理解诗句意思时觉得有小困难,可以参考注释。
生:我理解的诗句的意思是:活着要当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他在惨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想要体会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仅仅会说诗句的意思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许多知识。
你觉得还应该了解哪些知识?
1、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2、她为什么要写道“至今思项羽”?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资料,小组内交流一下。
(1)项羽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
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为什么要写“至今思项羽”?
(2)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
咱们曾经学过一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当朝统治者歌舞升平,把家仇国恨抛之脑后的情景。
是哪一首?
是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指名背诵。
生:为了把项羽与南宋统治者作对比。
小结:李清照在诗中追忆项羽的精神和气节——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项羽的生命抉择之笔,在她的眼中却书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忠贞于“霸王”之称。
而与此项羽有同样失败经历的宋王朝权贵们却窝囊、懦弱,东躲西藏,苟且偷生,逃于杭州安享度日,他们愧于国家,愧于百姓。
因此,面对金人的侵略,面对宋朝腐朽的统治者的委曲求全,面对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李清照的愤懑之情难以平息。
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全诗仅20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一个女性之手,实在压倒须眉呀!
生:一齐诵读。
现在再看李清照,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三、拓展积累,形成知识串
山河破碎,社会动荡,家园沦陷,这一切毁灭了李清照及所有百姓美满平静的家庭生活。
而这些统治者却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怎能不令人愤慨?
当时,另一位诗人也像李清照一样忧国忧民,甚至于临终之前都心系国事。
他是——著名诗人陆游。
1、他的一首诗作,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的状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吟诵。
2、他的另一首诗作,是在临终前所作。
《示儿》
之后的岳飞,以“精忠报国,还我河山”为已任,他写下一首洋溢着爱国激情的《满江红》。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
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四、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首诗学生已经背诵过,所以初读与背诵以及理解诗意没有占用太长时间,而是以回忆旧知的方式呈现,理解诗句要表达的情感这一内容学生通过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及教师引导感情诵读去体会感知。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思想感情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本节课也有一些小遗憾: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当然,以后会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