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01-04T10:18:49.54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邱世芬
[导读] 数学学习困难已是各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
邱世芬(四川省广汉市向阳学校四川德阳 61830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9-006-02
数学学习困难已是各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它是其它学科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但数学学科领域的学习困难表现最为突出,比例最高。这就使数学学习困难成了阻碍学生发展,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相当多的数困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要能采取适当方法对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加以防止或对其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学习困难就会减轻,直到不存在学习困难。因此,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是数学教学与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无学习心理问题的学生朝气蓬勃,性格开朗,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好。而有学习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有时忧郁,不自信,情绪消极,烦躁,上课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怀疑,失去信心;胆小,从不主动发言,怕自己说错,引起同学的嘲笑,甚至有严重学习心理问题的学生非常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自己生来就这么笨。曾经有一位学困生这样说:"我学习成绩这么差,长大了考不上大学,只有去捡垃圾"。可见学习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不但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旦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就难免感到焦虑、失望,甚至对孩子采取偏激行为。再加之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认知水平以及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有偏差,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给予正确的辅导,使孩子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较大,影响孩子思维、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展。许多家庭教育的方法被动、盲目,然而对孩子的期望确很高。当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如考试成绩分数不理想,就会遭到训斥和打骂,从不分析孩子错误的原因,或者放任和宠爱,使孩子无所适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看。
(1)数学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好数学,特别是一些思维跨度很大的内容,如算式到方程,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跨越等。(2)教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情感、动机、学习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教师由于知识陈旧、课前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教学方式落后、方法简单、课堂调控应变能力差,语言匮乏,教学过程本身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产生焦虑、痛苦,厌烦,享受不到学习的喜悦和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困难就不只是知识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产生情绪上的障碍,而这种障碍的影响比知识障碍的影响更为严重。保持对学习的那份情感,永远是让学生乐于学习和愉快学习的基础。
三、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
这种教学弊端是形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又一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要让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不只是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自主发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常常是被教师牵着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课堂成为了真正"讲堂",教师一讲到底,教师主宰着课堂,按照预先设计的,和盘托出、天衣无缝的讲授,缺乏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永远做课堂的配角,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而扭曲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没有必要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教学成为没有理智挑战的教学。
四、教师对学习数学困难学生的错误归因和不良期待。
当教师把学生当成差生,对学生不抱什么期待时,常以如下方式反馈给学生:学生一旦答错,不让他再采取对策,认为他肯定答不上来,马上告诉正确的答案,或是让别的学生作答;吹毛求疵,这是因为许多教师以为这种学生防碍了他的教学计划,即使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也不象自己所期待的学生那样给予表扬,给于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他们漠不关心,认为他们已经是没有希望的了;提问次数少,抽他们回答是浪费时间;座位安排得离讲台远,眼不见,心不烦;在学习上不提任何要求,能学多少,算多少……。因而学困生总感觉到自己是老师不管、不爱的差学生,更加放弃学习,讨厌学习,造成学习上的更大困难。
应该怎样消除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倡互助与协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得到好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在群体气氛中增强学习的上进心。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业,也可使助人的学习优良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无形的课程资源,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应与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这就意味着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所有学困生,也就是说并不是要教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数学,而要在学习中使不同的人达到与之相应的不同水平。给学生以充分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干他们愿干、能干、想干的事情,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认识适量训练。
传统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后来改为"精讲精练", "大运动量","题海战术"不可取,但对取消课后练习的作法也不赞同。要获取数学知识,应将外在的知识结构内化到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中去。适量的练习必不可少,否则便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遇到问题看似能解决,可真要动起手来,却又无从下手。为让学困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师应对学困生适当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