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讲课教案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T)
(2)ΔrGm (T)= RT lnJc/K
ΔrGm (T) = RT lnJp /K
(3) ln Kθ(T)=-ΔrHθm / RT +ΔrSθm / R
= ( ) ln K2θ
K1θ
➢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最新.课件
16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 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n的不同“电子亚层”。 ➢ n, l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属于同一 “电子亚层”,简称“亚 层”。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的相对大小。
最新.课件
6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max
DrGm= --zFE 或 Dr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298.15K)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_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_大气污染控制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普 (1) 具有单向性(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通 (2) 有一定的限度 化 (3) 可用一定物理量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判据
学 例如: 气体向真空膨胀;
Δp
教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 ΔT
案
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
Δc
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 ΔG
首首页页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一页
末页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例如:
NH4Cl (s) →NH4+(aq)+Cl-(aq)
△rHm= 9.76kJ·mol-1
CaCO3(s) CaO(s)+CO2(g)
普
△rHm= 178.32kJ·mol-1
通
化 学
100 C
H2O(l) H2O(g)
教
△rHm= 44.0kJ·mol-1
G ≡ H – TS
普
对于等温过程:
通
ΔG = ΔH – TΔS
化 学
(2.6) 或写成:Δr Gm = Δr Hm – TΔr Sm
吉布斯:美国物理
教
式(2.6)称为吉布斯等温方程
案
学家、化学家 (1839~1903),1958 年入选美国名人纪
念馆。
首首页页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一页
末页
2.1.2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ΔG)
1普通化学教案案普通化学教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2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本章小结本章小结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23化学反应速率24环境化学和绿色化学普通化学教案案普通化学教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末页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自发反应发反应或自发过程自发过程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答案为C,因为C选项中的物质是离子晶体,离子键的键能较大,熔点较高。
习题3:答案为D,因为D选项中的物质是原子晶体,原子间共价键的键能很大,熔点极高。
习题4:答案为A,因为A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沸点较低。
第4章答案
习题4-3:答案
习题4-1:答案
习题4-2:答案
习题4-4:答案
解析过程:对每个选项进行详细解释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题目类型:选择题
第4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解析内容:对第4章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难点和重点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02
习题解析
第1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习题答案:提供第1章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易错点
解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答案解析等
第2章解析
习题2.1:答案详解
习题2.2:答案详解
习题2.3:答案详解
习题2.4:答案详解
第3章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01
习题答案
02
习题解析
01
习题答案
第1章答案
习题1.1答案:略
习题1.2答案:略
习题1.3答案:略
习题1.4答案:略
第2章答案
习题1:答案为B,因为B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熔点较低。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普通化学第六版是一本涵盖了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知识的教材。
对于学习化学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修的课本。
而在复习阶段,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普通化学第六版的复习资料。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重点汇总表”。
在学习时,我们可能会记住很多知识点,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
一些知识点可能在考试中被问及,但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归纳整理,就会很容易遗漏这些重点。
重点汇总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会有一张表格,列出了该章节的重点内容。
这样我们可以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地花时间去复习这些知识点。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思考题答案解析”。
有些人在复习时,可能只是简单地看看思考题,然后在答案并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放弃了解答案的思考。
但是,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是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的。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这个答案解析的部分,来寻找我们犯错的原因。
通常这部分会一步一步地解析,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答案。
甚至,有一些答案解析还会提供额外的知识点,这些点在原题中没有涉及,但在复习知识点上却是很有用的。
第三个要介绍的是“例题与练习题的辨析”。
这个部分通常在每一章的章节末可以找到。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有两个疑窦:一是怎么做例题,二是做完了例题,如何培养复习的习惯。
这个部分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设计的。
在每个例题的后面,会有类似于“相同类型的练习题汇编”这样的内容。
这里的练习题,属于相同类型的,即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在学习中,这种类型的练习题通常会考察一个或多个重点知识点。
同时,还有一些“拓展题”和“课外阅读”,让我们对于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个要介绍的是“文化拓展”。
这个部分通常出现在一些散散的章节结尾。
这个部分通常涉及到与有机化学相关的一些新闻、历史故事、名词解释等。
这些内容通常都与所学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但通常是一些我们不太可能用到的知识。
高中化学知识点教案
高中化学知识点教案教案目标:
1. 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规律;
2. 理解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化学反应;
3. 掌握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教学准备:
1. 课本《化学》相关知识点;
2. 化学实验仪器和材料;
3. 复习提纲、习题和练习册。
教学步骤:
一、复习元素的周期表及性质
1. 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基本结构;
2. 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规律;
3. 化学元素的分类和周期性属性。
二、化学键和物质的化学反应
1. 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
2. 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
2. 化学平衡和反应热力学;
3.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调节。
四、实验操作和问题解答
1. 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观察反应现象和结果;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3. 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和复习,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
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举
一反三,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
时纠正错误,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普通化学第六版教学设计
普通化学第六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特征•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3. 化学知识的应用•生活中化学的应用•工业中化学的应用•环境和能源问题中化学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等。
其中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方式锻炼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分为两部分,学生个人课堂表现和实验实习成绩。
学生个人课堂表现包括上课专注度、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实验实习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
五、教师角色教师应以引导者和督促者的角色,在课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详细批改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参考教材•《普通化学》,第六版,曾荣耀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化学实验技术》,第三版,李新宏、赵宏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化学原理与应用》,第四版,王同益编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化学基本概念•第二周:化学键和反应类型•第三周:酸碱反应•第四周:氧化还原反应•第五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六周:化学实验方法设计•第七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第八周:化学的生活应用•第九周:化学的工业应用•第十周:化学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第十一周:复习和总结八、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通过主客观测试优秀学生终结完课学业•实验成绩排名和成绩挂靠•讲解和理解化学实验科学内涵的能力和习惯评估•创新实验,以及以化学实验为背景期刊论文的连续发表次数。
(完整版)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第1章热化学与能量1.⼏个基本概念1)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和空间a.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b.封闭系统:只有能量交换 c.隔离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2)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空间3)相: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单相(均匀),多相(不均匀)注意:⼀个⽓态(固体)⼀个相;液体,若相溶,⼀个相,若不相溶,⼏种液体,⼏个相同⼀物质不同状态就是不同相;碳元素同素异形体不同相4)状态:⽤来描述系统;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如pV=nRT)5)状态函数的性质: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当系统的状态发⽣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实际途径⽆关6)状态函数的分类:⼴度性质:其量值具有加和性,如体积、质量,热容,焓,熵等强度性质:其量值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密度,摩尔体积等两个⼴度性质的物理量的商是⼀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7)过程:系统状态发⽣任何的变化VS 途径:实现⼀个过程的具体步骤8)化学计量数其中νB 称为B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具体的反应式⼦系数)反应物:νB为负;产物:νB为正9)反应进度ξ: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程式的书写有关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规定:系统放热为负,系统吸热为正注意:摩尔反应热指当反应进度为1mol时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3.热效应:等容热效应(弹式量热计);等压热效应(⽕焰热量计)q=ΔU q p= ΔU + p(V2–V1)V反应热:(两种液体时⽐热容不同需分开,注意⽐热单位)摩尔反应热:4.热化学⽅程式:表⽰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程式注意:先写出反应⽅程,再写出相应反应热,两者之间⽤分号或逗号隔开若不注明T, p, 皆指在T=298.15 K,p=100kPa下标明反应温度、压⼒及反应物、⽣成物的量和状态5.热⼒学第⼀定律封闭系统,不做⾮体积功时,若系统从环境吸收热q,从环境得功w,则系统热⼒学能的增加ΔU(U2–U1)为:ΔU=q + w(热⼒学能从前称为热能)6.内能的特征:状态函数(状态确定,其值确定;殊途同归;周⽽复始)、⽆绝对数值、⼴度性质7.热: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热量q不是状态函数8.功:系统对外功为负,外部对系统作功为正功w不是状态函数9.体积功w体的计算w=–p外(V2–V1)=–p外ΔV体10.焓(状态函数)(kJ/mol)Δr H m:反应的摩尔焓H =U + pV q p =H2–H1=ΔH(ΔH<0放热;ΔH>0吸热)注意:q V=ΔU(定容)VS q P=ΔH(定压) q p– q V = n2(g)RT – n1(g)RT = Δn(g)RT对于没有⽓态物质参与的反应或Δn (g)=0的反应,q V ≈ q p对于有⽓态物质参与的反应,且Δn (g)≠0的反应,q V ≠ q p 1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恒压或恒容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或终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关标准压⼒p=100kPa12.标准摩尔⽣成焓: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 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成焓,记作注意: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成焓为0。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六章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锰片
锡块 铁器文物
铅器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锰及其化合物
锰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锰与氧化合的能力较强,在空气中金 属锰的表面被一层褐色的氧化膜所覆盖,使其不再继续被氧化。 在高温时,锰能够同卤素、氧气、硫、硼、碳、硅、磷等直接化 合。
锰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中生产锰合金钢,在炼钢中有脱硫作用, 由于生成MnS而将硫除去。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 其化合物
*6.1 金属元素通论 6.2 钠、钾及其化合物 6.3 镁、钙、钡及其化合物 6.4 铝、铜、银、锌、汞及其化合物 *6.5 铬、锰、铁、锡、铅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归纳出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 2. 能够叙述钠、钾单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分析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归纳总结镁、钙、钡重要的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4. 能够归纳总结铜、铝、银、锌、汞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5. 能够说归纳总结铬、锰、铁、锡、铅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镁、钙、钡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密度、熔点和沸点 较钠和钾高。
镁、钙、钡的单质是活泼的金属,它们都极易在空气中燃烧,能与大多 数非金属反应。钙、钡都可溶于液氨中生成蓝色的还原性强MgCO3
石膏石 CaSO4·2H2O
重晶石 BaSO4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种卤化银沉淀: 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银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锌、汞及其化合物
锌、汞都是银白色金属。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汞的密度大(13.546 g/cm3), 蒸气压又低,可以用来制造压力计。锌、镉、铜、银、金、钠、 钾等金属易溶于汞中形成合金,称为汞齐。汞齐中的其他金属仍 保留着这些金属原有的性质。
化学高中知识普及教案模板
化学高中知识普及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和元素的性质
3. 学会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 化学反应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讲解
2. 实验演示
3. 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1. 化学实验器材
2. 化学实验物品
3. 知识点总结手册
教学步骤:
1. 师生互动,介绍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原子、分子、化合物等
3. 实验演示常见化学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学习方法
5. 师生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
6. 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化学的概念和原理理解程度如何?
2. 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有何困难?
3. 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有机化学》第六版
《有机化学》(第六版)讲稿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教学要求:掌握:碳原子的三种杂化轨道(sp3 sp2 sp)的特点;分子极性与偶极矩的关系;分子轨道与原子轨道的关系; 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的差异;共振式与共振杂化体的区别;熟悉: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含义;键长、键角、键能和共价键的极性的含义;官能团的含义和圭要官能团;有机反应中共价键断裂的主要方式; 实验式、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含义。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掌握共价键的本质是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和反应机制以及化合物稳定性的基础。
因此本章对路易斯结构和现代价键理论作一简要回顾;有些化合物的结构用单一路易斯结构式不能准确表达,然而运用共振结构却有它的独到之处,为此对共振结构作一简介;掌握路易斯酸碱概念对理解有机反应十分有用,故将其作为一个知识点加以阐述。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类和反应类型及确定结构式的步骤与方法对提高学习有机化学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章对此方面内容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下面是一些简单而熟悉的有机化合物,他们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现代定义是指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
第二节共价键一、现代共价键理论路易斯的共价键理论虽然揭示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但未能说明共价键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解释共价键为什么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等诸多问题。
现代共价键理论指出:当两个原子互相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相互配对(即两原子轨道重叠)。
使电子云密集于两核之间,降低了两核间正电荷的排斥,增加了两核对电子云密集区域的吸引。
因此使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共价键有以下特点:第一、每个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这就是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第二、当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越多,核间电子云越密集,形成的键就越强,这种关系称为最大重叠原理。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而对于普通化学这门学科来说,要想掌握好其中的知识点,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一本好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优秀的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首先,这份复习资料的编写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化学教师,他对于普通化学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
他在编写资料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点,将重点内容突出,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这份复习资料的内容丰富全面。
它按照普通化学的课程大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题,涵盖了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既适合初学者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适合高年级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拓展。
此外,这份复习资料还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有一个简短的引子,介绍了该章节的重要性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
同时,每个章节的最后都有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份复习资料还提供了一些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这份资料在一些重要的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方面也进行了介绍,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最后,这份复习资料的排版整洁,图文并茂。
每个知识点都有清晰的标题和分段,方便学生进行查找和阅读。
图表和插图的使用也非常恰当,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实验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综上所述,这份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是一份优秀的学习工具。
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化学知识,内容丰富全面,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提供了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的内容,排版整洁,图文并茂。
高考教辅教案化学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考教辅教案化学知识点梳理与总结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核心科目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和总结。
以下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实验技术和常见考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和化学变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转化关系的科学。
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变化等。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是指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单体或多体结构。
4.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速率前后相等。
二、重要实验技术1. 常见实验设备:烧杯、容量瓶、试管、滴定管等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设备。
2. 实验操作技巧:包括溶液配制、固体化学品的称量与熔化、气体的准确收集等实验操作技巧。
3. 化学计算方法:涉及到摩尔与质量的关系、浓度计算、反应计算等化学计算方法。
三、常见考点总结1. 化学键的特点与类型: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与形成条件等。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包括基本元素的命名、电子排布规律和化合价等的应用。
3. 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盐的性质与应用等方面。
4.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推导与应用。
5.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与应用:包括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态变化规律等方面。
4. 动力学和平衡的相关考点: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化学平衡条件与平衡常数等的应用。
结语:通过对高考化学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规律。
化学必修六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六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六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等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些内容。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电子数,而质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同,因此元素的性质也不同。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成周期表,周期表的左侧元素为金属,右侧元素为非金属,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而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
4.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如分子的极性、氢键、范德华力等。
5. 气体和溶液的性质: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呈反比,而温度与压强成正比,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通过溶液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平衡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来表示。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
4. 动力学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来表示,而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
5. 热化学:热化学研究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包括反应热、焓、内能、焓变等概念。
三、化学能量1.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储存和释放的能量,如化学键的能量、内能、燃烧释放的能量等。
2.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通常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3. 燃烧热和生成热:燃烧反应的燃烧热和生成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焓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第1章热化学与能量1.几个基本概念1)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a.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b.封闭系统:只有能量交换 c.隔离系统:无物质和能量交换2)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空间3)相: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单相(均匀),多相(不均匀)注意:一个气态(固体)一个相;液体,若相溶,一个相,若不相溶,几种液体,几个相同一物质不同状态就是不同相;碳元素同素异形体不同相4)状态:用来描述系统;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如pV=nRT)5)状态函数的性质: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6)状态函数的分类:广度性质:其量值具有加和性,如体积、质量,热容,焓,熵等强度性质:其量值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密度,摩尔体积等两个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的商是一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7)过程:系统状态发生任何的变化VS 途径:实现一个过程的具体步骤8)化学计量数其中νB 称为B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具体的反应式子系数)反应物:νB为负;产物:νB为正9)反应进度ξ: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规定:系统放热为负,系统吸热为正注意:摩尔反应热指当反应进度为1mol时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3.热效应:等容热效应(弹式量热计);等压热效应(火焰热量计)q=ΔU q p= ΔU + p(V2–V1)V反应热:(两种液体时比热容不同需分开,注意比热单位)摩尔反应热:4.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注意:先写出反应方程,再写出相应反应热,两者之间用分号或逗号隔开若不注明T, p, 皆指在T=298.15 K,p=100kPa下标明反应温度、压力及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和状态5.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时,若系统从环境吸收热q,从环境得功w,则系统热力学能的增加ΔU(U2–U1)为:ΔU=q + w(热力学能从前称为热能)6.内能的特征:状态函数(状态确定,其值确定;殊途同归;周而复始)、无绝对数值、广度性质7.热: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热量q不是状态函数8.功:系统对外功为负,外部对系统作功为正功w不是状态函数9.体积功w体的计算w=–p外(V2–V1)=–p外ΔV体10.焓(状态函数)(kJ/mol)Δr H m:反应的摩尔焓H =U + pV q p =H2–H1=ΔH(ΔH<0放热;ΔH>0吸热)注意:q V=ΔU(定容)VS q P=ΔH(定压) q p– q V = n2(g)RT – n1(g)RT = Δn(g)RT对于没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或Δn(g)=0的反应,q V≈q p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且Δn(g)≠0的反应,q V≠q p1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恒压或恒容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或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标准压力p=100kPa12.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作注意: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0。
生成焓的负值越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13.标准摩尔焓变:标准状态下,反应进度ξ=1mol的焓变称为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注意:f表示生成,r表示反应标准摩尔焓变与摩尔焓求法的区别14.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1.自发反应(自发过程):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2.熵(状态函数,具有加和性):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S=k lnΩ熵增加原理:在隔离系统中发生的自发进行反应必伴随着熵的增加,或隔离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极大值ΔS隔离≥0 自发过程;平衡状态3. 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以S m(或简写为S)表示,注意单位为J·mol-1·K-1指定单质的标准熵值是零4.熵的性质:(1)对于同一种物质:S g > S l > S s(2)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聚集状态时,其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S高温>S低温(3)对于不同种物质:S复杂分子>S简单分子(4)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S混合物>S纯物质气体分子数增加,熵增大5.标准摩尔熵变Δr S m=V B S m6.吉布斯等温方程:Δr G m=Δr H m r S mΔG<0,自发过程,过程能向正方向进行 -ΔG>-w'即ΔG<w'自发过程最小自由能原理ΔG=0,平衡状态在非体积功w’ -ΔG=-w'即ΔG=w'平衡状态ΔG>0,非自发过程,过程能向逆方向进行 -ΔG<-w'即ΔG>w'非自发状态7.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一般可以表示8.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 G m ,常用单位为kJ. mol-1若为单质或H +则Δf G m=0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其他温度时:非标准态:9.Δr G =0就是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标志或称反应限度的判据 10.标准平衡常数K(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K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越彻底,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平衡时或11.多重平衡:——12.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新的平衡状态过程 因为,由此可判断13.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某一反应在不同温度 T 1 和 T 2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 和K 2 ,则14.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反应进度 ,单位mol·dm -3·s -115.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υ=k{c(A)}a .{c(B)}b(k 为速率常数,n=a+b 为反应级数)16.(基)元反应:由反应物一步直接生成产物17.一级反应的三个特征:ln{c}对t 作图为一直线;t 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速率常数k 的量纲为(时间)ˉ118.阿仑尼乌斯公式(E a 为活化能,k 为速率常数)19.反应的活化能A(l) + b B(aq)g G(s) + d D(g),20.加快反应速率(如表)21.催化剂第3章 水溶液化学1.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溶液的依数性,也称稀溶液定律):粒子数越多,溶液的蒸气压(当凝聚和蒸发)、凝固点越低;沸点和渗透压越高2. 相同溶剂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3.(往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溶质)蒸气压下降: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气压(大)与溶液蒸气压(小)之差;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越多4.质量摩尔浓度m :1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SI 单位mol•kg -1m B = n B /w A n B —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w A —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任何一物质的量除以溶液中的总物质的量,用x n 表示 5.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其中x B 是溶质B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k 为蒸气压下降常数,m B 为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p A 是纯溶剂的蒸汽压6.溶液的沸点上升: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k bp 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单位为K ·kg ·mol-17.fp 称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NOTICE: K fp ,k bp 只与溶剂种类有关 同种溶剂:k fp >k bp (即凝固点下降多)加快反应速率冰水共存温度0℃;水汽共存点100℃ 水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8.渗透现象:被半透膜隔开的两边溶液的浓度不等(单位体积内溶质的分子数不等),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或溶剂从稀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的现象(单向扩散)渗透压:阻止渗透进行所施加的最小外压,用П表示,ΠV=nRT 或Π=nRT/V=cRT (是溶剂分子渗透的结果)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人体内的基本相等的溶液反渗透:若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则会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使纯溶剂体积增加的过程广泛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的处理及溶液的浓缩等9.解离度:溶液中已解离的10.1负离子全部是OH ˉ的化合物是碱2)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物质都是碱11.合质子后形成的酸被称为该碱的共轭酸12.共轭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 HAc/Ac -,H 3O +/H 2O ,NH 4+/NH 3,H 3O +/H 2O ,HCN/CN -,H 2O/OH -,HCO 3-/CO 32-,H 2O/OH -14.15.一元弱酸16.一元弱碱C(H +)=K W /c (OH -) pH=-lg{c (H +)}17.水的离子积K W =1.0*10-1418.同离子效应:在弱酸的溶液中加入该酸的共轭碱,或在弱碱的溶液中加入该碱的共轭酸,使得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大大下降的现象,如HAc 的水溶液中加入NaAc ,使得HAc 解离平衡向左移动,HAc 的解离度降低 19.缓冲溶液:对外加的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的溶液组成缓冲溶液的一对共轭酸碱:HAc-Ac -/NH 4+-NH 3/H 2PO 4--HPO 42-等 20.缓冲溶液的pH :共轭酸 = 共轭碱 + H+其中K a 为共轭酸的解离常数,pK a 为K a 的负对数 缓冲能力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a )缓冲溶液中共轭酸的pK a 值:缓冲溶液的pH 在其pK a 值附近时,缓冲能力最大b)缓冲对的浓度:缓冲对的浓度均较大时,缓冲能力较大c)缓冲对的浓度比: 为1:1或相近(0.1~10)时,缓冲能力较大21.一般认为,当缓冲对的浓度比在0.1和10之间才具有缓冲作用因此,缓冲溶液的pH 和pK a之间有以下关系:pH = pK a± 1(pK a可查附录)22.难溶盐的定义:习惯上将100gH2O中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作难溶物多相离子平衡: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和结晶速率相同,存在固体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难溶(还是会有溶解的,如沉淀)VS不溶23.溶度积: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一定时,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平衡常数KsKs (AnBm)={c eq(Am+)}n·{c eq(Bn+)}m同类型的物质可以用Ks的大小判断溶解度,不同类型时不能判断24.溶度积规则A nB m(s) = n A m+(aq) + m B n-(aq)Q c为任意状态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即浓度商25.沉淀溶解的条件:降低溶度积常数中相关离子的浓度,使得Qc<Ks1)利用酸碱反应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3)利用络合(配位)反应(AgCl(s) + NH3 → [Ag(NH3)2]+ + Clˉ)26.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难溶物组成中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现象27.沉淀转化应用:CaSO4不溶于酸,难以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