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答题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答题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1.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形象;(2)作者形象。

如: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2.景物形象(1)情景。

融合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常常寄托了诗人的感悟与看法。

(2)意象。

承载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

常见意象举例:孤城——戍卒乡思寒砧——思妇思念征人浮云——身世飘泊/离愁别绪/小人当道菊花——坚贞高洁,傲岸不屈梅花——高洁,不同流合污梧桐——凄凉悲伤子规(杜鹃)——凄凉、哀伤、思归鹧鸪——旅途艰险或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愁月——怀念远方亲人蝉——高洁,或凄凉蟋蟀(秋虫/促织/纺织娘)——思妇思征人芳草——离愁别绪,或反衬荒凉衰败黍离——反衬衰败,或表达故国之思乌鸦——荒凉,或无家可归之痛苦芭蕉——抑郁愁苦大鹏——高远志向猿啼——凄凉悲哀、羁旅之愁香草——坚贞节操、高洁人格燕雀——小人长亭、灞桥、南浦、杨柳——惜别(3)意境有情之景,是景与情的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包含了诗词的感情基调和所描绘的景物特点。

3.事物形象(略)4.塑造形象的常见手法①比兴手法(或托物言志)(塑造事物常见)②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常见)③烘托渲染(三者皆可)④对比衬托(三者皆可)二、语言1.炼字。

①传神显旨的词。

(有时称作“诗眼”)②以动衬静的词。

③化静为动的词。

④以实显虚的词。

⑥以乐衬哀的词。

⑦叠音词。

⑧颜色词。

⑨拟声词。

⑩动词。

【炼字题答题步骤】①(有特殊意义的字词)进行适当解释②指出手法(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③内容上的表达效果(写出了,表现了,抒发了,……)④形式上的表达效果(淋漓尽致地,含蓄委婉地,承上启下,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⑤必要时联系上下文2.句法。

读懂诗歌要注意颠倒语序,注意句式倒装。

3.风格。

如:清新雅致,质朴直白,恬淡平实,含蓄隽永,简洁明快,绚丽飘逸,雄奇奔放,雄浑壮阔,雄健恣肆,形象生动,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三、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A.描写方式①正面描写(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②侧面描写③白描④景物描写⑤动静结合,虚实结合,……B.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即景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侧重写景物)(2)寓情于景(侧重写景,但情藏得更深)(3)情景交融(景情皆侧重)(4)用典借典故含蓄抒发自己感情,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比较丰富的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总结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要求: 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 可,例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 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 么而“感伤”。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 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意象: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 亲人。
意境:
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 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 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 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 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 春雨初霁》)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 心境)。
请记住:任何鉴赏题的答案中应该有适 度的引号。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 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 (步骤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 骤二),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步骤三)。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意象+用典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意象+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现代文阅读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一、诗歌内容分类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从题材角度分1、赠友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恋,坦陈心志;别后情境想象、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2、咏史怀古诗:凭吊古人或事。

或缅怀,或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或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较少,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把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词鉴赏的术语和方法,考前再看一遍

诗词鉴赏的术语和方法,考前再看一遍

诗词鉴赏的术语和方法,考前再看一遍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答题方法1.鉴赏意象型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③结合诗歌的主旨指出所描绘的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④紧扣题干要求,拟写答案。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题过程】第一步,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自把孤樽擘蟹斟”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柔橹风前语夜深”是物我相通的拟人化的句子,其中“自”“孤樽”“柔橹”“语”等词是关键词语。

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可以概括为: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鉴赏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画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说说它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的关系。

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②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说出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④紧扣题干要求,拟写答案。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过程】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大全

一、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大全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反问、顶真、排比、设问等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3.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对比、铺陈、象征、联想、想象、照应、抑扬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二、方法总结:(1)明确表达技巧(2)找出依据(3)分析好处(4)指出表达效果(感情、旨趣等)一、虚实结合1..虚:①梦境②神仙鬼怪之境③已逝之景,回忆④想象的未来之境(主观,梦忆,想象,过去、未来)实: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对眼前实在的景物或场面进行描写(客观,现实,眼见,当时)2.答题模式:(1)指出手法;(2)哪里(阕、句)虚写,写了什么(内容);(3)哪里实写,写了什么;(4)使什么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等表达效果3.表达效果:(1)丰富诗中的想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2)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刻而充分;(3)虚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4)虚景和实景形成渲染烘托,丰富诗歌意象4.例证:(1)“虚”:①二、动静结合1..动:动作形态(常动物或人的行为、声音,流水、风)静:静止状态(常静景)2.答题模式:(1)指出手法;(2)指出动景/静景;(3)指出静景/动景;(4)动静结合的好处3.表达效果:(1)突出事物特征(将描写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或衬托出环境的安静/宁静/幽静);(2)使文章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感;(3)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4.使用方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衬动5.典例:《山居秋暝》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月松间照”为静景,是所见;“清泉石上流”为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的风景画;“竹喧”衬山静,是所闻;“莲动”衬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华版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华版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华版对于古诗歌的鉴赏一直是我们语文考试的考点,要想做好古诗鉴赏题就要利用好古诗大答题技巧,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技巧精华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技巧精华版(一)(1)意象特点:解释意象在句中的表层含义+该词描写的景象,该词表达的情感或意境本诗(本联)选用XX的XX、XX的XX,渲染了XX 的氛围,术语的概括作用(如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XX的情感。

画面特点:恬静优美、清远含蓄、清新明丽、孤独凄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清幽寂寞、沉郁忧伤、和谐静谧、阔远苍凉、高远辽阔、和平冲淡意境特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魂壮阔、萧瑟凄冷、宁静安详、雄奇瑰丽、虚幻飘渺、萧条冷落、繁荣富丽。

(2)意象的含义:描绘诗中表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氛围的特点)+交融的感情描绘了一幅XX(名词)XX或描绘了一幅XX图(时间+季节+人物活动),营造了XX的氛围,表达了诗人XX的感情。

飞鸟:自由鸥鸟:毫无心机、不与人争斗、悠闲自在的生活、归隐、与世无争孤鸟:思乡、思归、离群、失群青山:永恒、历史沧桑、永恒不变的深情故山:故乡捣衣、砧声:思乡流水:情感的阻隔、情感的表达浮萍、飞蓬:漂泊船:隐居、漂泊落红、落花: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红颜易衰、时代由盛转衰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遇、杜鹃:思乡、漂泊杨柳、兰舟、关山、长亭、鹧鸪:离愁别绪春日、清风、明月、清泉、小溪、花草:闲情逸致乌鸦、杜鹃、猿、蝉:衰亡、哀婉、凄楚登楼、凭栏:报国壮志、悲慨、激愤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人事代谢、羁旅行驿之苦小楼:思念闲情(3)字词推敲: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和作用这一字在句中的意思是XX,运用的了XX的修辞,写出了XX的景象,表达了诗人XX的思想感情。

(4)人物形象分析: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这首是描写了XX(特定的环境和氛围)的一个XX(思想、性格、特征)的XX的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简答题的答题技巧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

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

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

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孤寂的心境。

二、由典故入手。

古代诗歌是以凝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用一个典故就可以省去许多文字。

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典故的类别1.引用前人语句。

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

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放言》)②暗引:功名图麒麟。

(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分析典故的方法1.体会诗人用典的目的。

了解典故重要的不是了解典故内容的本身,而是要理解诗人用典的目的,因为它和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2.体会诗人用典的用典意图。

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

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

只用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

(三)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一、语言艺术鉴赏语言的风格1.朴素与绮丽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技法点拨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诗词鉴赏丨答题不规范?诗词鉴赏题专业答题术语都在这里!

诗词鉴赏丨答题不规范?诗词鉴赏题专业答题术语都在这里!

诗词鉴赏丨答题不规范?诗词鉴赏题专业答题术语都在这里!一、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解题技巧1、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方法丨古诗歌鉴赏专用名词术语+答题模板

方法丨古诗歌鉴赏专用名词术语+答题模板

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3、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4、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5、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6、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

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7、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8、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

记叙类*: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类*: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

议论类*: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总结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总结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角度设问示例答题步骤答题范式考题直击答案解析修辞手法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

描写手法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③再作用分析(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公式】同上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

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答题模板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答题模板汇总

诗歌鉴赏知识点+答题模板汇总一、中心词后置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应该是“晴川汉阳树历历,芳草鹦鹉洲萋萋”。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二、宾语前置①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应为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三、主宾换位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

②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

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剩下的香稻粒,是鹦鹉吃剩下的,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

④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霜信。

四、定语后置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应为锦官城花重。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应为一月夜飞度镜湖。

③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应为夕贬潮州八千路。

五、省略句同时介宾短语后置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应为桃花依旧于春风笑。

②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应为一日江楼于翠微坐。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应为永忆江湖于白发归。

六、动词后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应为黄河流入海。

七、平仄律诗上句尾字为仄声,下句尾字为平声,因为平仄的限制,有时候会调整语序,使诗句既符合平仄,又具有韵味,更加生动别致。

词牌也有自己的词谱,词中的语序也会有调整。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为目欲穷千里。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应笑我多情。

③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应为旧时淮水东边月。

八、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①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软和轻都是使动用法,使一江水软,使九子山轻。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是使动用法,使江南岸绿。

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惊和泣都是使动用法,使风雨惊骇,使鬼神哭泣。

④叶上初阳干宿雨:干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宿雨变干,引申为晒干。

2.名词作动词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指戴锦帽,穿貂裘。

古代诗歌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代诗歌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教学参考0812 1237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类别概念说明例句赏析表达方式记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写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舒情表达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或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修辞手法练、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用。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考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行文结构(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以景结情。

1.提问方法:⑴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⑵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2.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

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答题步骤:⑴概述诗句的内容。

⑵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4.答题示例: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步骤一)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二)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专项演练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章叠句。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

《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桃夭》的三章之间只是变换了个别词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考查题型1.品味炼字类(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2.名句赏析类(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3.主旨情感类(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想象描述类(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5.表达技巧类(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二.真题再现(一)(2012金华)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

(2分)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

抬头望去,19.景中有情。

(2分)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8、(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19、(2分)愉悦、快乐。

(大意写出即可)(二)(2013金华)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②崔嵬(w éi):山高大不平。

这里指山。

③底处:何处。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

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2分)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 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 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 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 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 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
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
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 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山东卷)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 去此而死乎!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试说明你的理由。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 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 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 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一、诗歌内容分类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从题材角度分1、赠友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恋,坦陈心志;别后情境想象、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2、咏史怀古诗:凭吊古人或事。

或缅怀,或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或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较少,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把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具体事物,往往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看惯了官场勾心斗角,世俗社会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9、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情怀或愁绪为内容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0、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1、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

一些文人为求得进身机会,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从设题角度分二、评价主旨类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等。

三、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仰慕、激愤、旷达、悲苦、洒脱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3).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4).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王昌龄《从军行》(2) 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3).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韦庄《台城》(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四、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法,表现手法,创作方法,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构思技巧,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A、抒情手法: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B、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反衬、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

4、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画龙点睛,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5、构思技巧:动和静、虚和实、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二)、具体手法简析——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这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6、动静结合: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丰富诗中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审美空间,形成强烈对比效果,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11、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2、衬托:正衬用相同东西来衬托,反衬用相反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13、抑扬:为使人信服,或防止别人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1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使诗歌更含蓄。

15、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1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18、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更显形象具体。

19、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20、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21、以景结情:离情入景,以景托之,其实景中见情。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