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08肿瘤遗传学
(二)基因扩增:
原癌基因数量增加或表达活性增强,产生
过量的表达蛋白,导致肿瘤产生。 在肿瘤细胞尤其是胚胎神经组织肿瘤细胞 中有时见到的双微体(double minutes)就是 原癌基因DNA片段扩增的表现。
(三)染色体重排:
易位导致癌基因的重排或融合,使原来无 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某些强的启动子或增强子 附近而被活化,导致肿瘤发生。 1、原癌基因的转录激活 如Burkitt淋巴瘤,85%患者肿瘤细胞中存在 t(8;14)(q24;q32),使原癌基因MYC转 录活性明显增高。
而抑制细胞周期。
30%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可见包括RB 基因在内的DNA缺失,甚至染色体片段 的缺失。 RB基因的缺失或功能丧失不仅见于视 网膜母细胞瘤,而且还见于骨肉瘤、小 细胞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
其他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产物
肿瘤抑 制基因 WT1 MTS1 MTS2 NF1 染色体 定位 11p13 9p21 9p21 17p11.2 基因产物及其功能 锌指蛋白,结合DNA 与CDK结合 与MTS1有同源性 GTP酶活化蛋白 基因异常引起肿瘤 Willm瘤 黑色素瘤、肺癌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神经纤维病,Ⅰ型
测 试:
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 变发生在( )。 A A、子代体细胞 B B、配子 C C、原癌细胞 D、亲代体细胞 D
测 试:
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 变发生在( )。 A A、子代体细胞 B B、配子 C C、原癌细胞 D、亲代体细胞 D
√
测 试:
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 变发生在( )。 A A、子代体细胞 B B、配子
癌家族综合征
癌家族综合征 (cancer family syndrome) -----是指一个家系中有多个成员患有恶性 肿瘤,其原因可以是遗传的,称遗传性 癌;也可以是环境中致癌因素引起的。 法国医生Broca最早进行调查。
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ncer)
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均患有的某种恶性肿瘤
表现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为具有一定家族史的常见恶性肿瘤。
(如12~15%的结肠Ca患者有结肠Ca的家族史。部分患有乳腺Ca、 胃Ca、肺Ca、肝Ca等常见癌肿个体其一级亲属患同种Ca的几 率较一般人群高3~5倍。)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及其相关基因
肿瘤名称
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名称
RB
基因定位
13q14
Wilms瘤(肾母细胞瘤)
Ⅰ型神经纤维瘤
WT1
NF1
11P13
17q11.2
恶性黑素瘤
家族性结肠息肉
CDKN2A
APC
9P21
5q21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
发病情况:1/15000~1/28000;大多在2岁前发病; 恶性程度高。
(三)染色体畸变与肿瘤 1、肿瘤与染色体畸变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肿瘤细胞是具有染色体异常的有缺陷的细胞——染色体畸变 可能是肿瘤发生的表现(结果) 染色体畸变是引起正常细胞向恶性转化的主要原因——染色体 畸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原因
2、肿瘤中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特点
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为非整倍体(即异倍体)。 同一肿瘤内的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波动的幅度较大。 一个肿瘤内往往有1~2个生长占优势或细胞数量比例最大的 干系(stem line)细胞系,干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modal number) ,生长处于劣势的其他核型(数目)的细 胞系称为旁系(side line) 。 肿瘤的生长主要是干系增长的结果;如果肿瘤生长的环境改 变了,旁系也可发展为干系。
肿瘤遗传学
肿瘤遗传学第十六章肿瘤遗传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体细胞遗传病2.肿瘤3.癌基因4.肿瘤抑制基因5.转化6.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7.双微体二.填空题1.肿瘤形成后,可在生长,也可并其他组织器官,而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2.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次独立而连续的引起的。
对遗传性病例来讲,第一次发生于,第二次则发生在。
非遗传性病例的次突变都发生在。
3.所有恶性肿瘤都是的结果。
4.Bloom综合征患者分子遗传学基础是基因的突变,其编码产物是家族中的一员。
5.肿瘤是起源,但肿瘤生长演进过程中会出现,演变为。
6.在一个恶性肿瘤细胞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克隆称为。
该克隆的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称为;占非主导地位的克隆称为。
由于细胞内外条件变化,和地位可相互转变。
7.1960年Nowell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发现,它是易位形成,被约 %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该发现首次证明了一种与一种之间的恒定关系,故被认为是肿瘤研究的里程碑。
8.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和可见N-myc基因扩增以及号染色体相关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过表达。
9.Wilms瘤细胞中通过微融合导入正常的号染色体可以抑制细胞的肿瘤特性,因位于该染色体上。
10.人肿瘤DNA可改变培养的鼠细胞系的,使其形成单层后继续层叠生长。
11.能够使细胞癌变的基因统称为,他们原是正常细胞中的一些基因,是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旦这些基因在、、及等方面发生了异常,就可以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并出现恶性转化。
12.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有、和 .13.野生型P53蛋白是核内的一种化蛋白质,作为与特定的DNA结合。
一些外界的刺激因子如可引起P53蛋白水平升高,诱导G1 期、和细胞分化。
14.src家族编码的蛋白具有活性。
15.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宿主序列中与其具有同源性的基因称为或。
三、选择题(一)A型题1.目前资料显示下列哪种人最易患Bloom综合征A.南非裔B.华裔C.犹太裔D.意大利裔E.日本裔2.在人类肿瘤中,肿瘤细胞有DMS 或HSR的病例占A.100%C.95%D.30%E.80%3.Bloom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呈现基因组不稳定,原因在于A.DNA酶活性异常,导致染色体断裂B.紫外线过量照射C.BLM基因突变,不能修复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DNA结构D.长期接触丝裂霉素C等DNA损伤性试剂E.以上说法均正确4.下列遗传病哪一种致死性最强A.Bloom综合征B.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C.着色性干皮病D.血友病E.苯丙酮尿症5.两个无关FA个体的培养细胞融合,发现在一种DNA交联剂的各种浓度下,两个细胞均存活;分开培养则两个细胞均停止生长并死亡,以上现象可被用来确定:A.基因多效性B.拟表型C.遗传异质性D.延迟显性E.不规则显性6.在一肿瘤组织中发现85%的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2条,10%的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47条,其余5%为45条,该癌肿的染色体众数为A.47C.45D.48E.48.57.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72,称为A.近三倍体B.超三倍体C.超二倍体D.三倍体E.亚三倍体8.与Ph染色体形成的断裂点相关的癌基因是A.junB.srcC.sisD.mycE.abl9.Burkitt 淋巴瘤患者中常见的染色体重排涉及_______基因的异常激活和过量表达A.erbBB.c-mycC.rasD.srcE.raf10.人类首次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A.P53B.RBC.WT1D.APCE.DCC11.下列哪一种不是癌基因产物A.生长因子类似物B.跨膜生长因子受体C.核内转录因子D.化学致癌物质E.结合GTP的蛋白质12.sis家族编码产物的作用是A.生长因子B.生长因子受体C.蛋白酪氨酸激酶D.结合GTPE.丝氨酸蛋白激酶13.能编码具有GTP酶活性的癌基因是A.mybB.srcC.sisD.rasE.abl14.目前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中,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变异率最高的是A.srcB.mycC.P53D.sisE.Rb15.首次从病毒中分离到的癌基因是A.srcB.fosC.WT1D.rasE.Rb(二)B型题A.癌B.肉瘤C.淋巴瘤D.白血病E.遗传性恶性肿瘤1.约85%的肿瘤是_________2.约5%的肿瘤是_________3.约3%的肿瘤是_________4.约2%的肿瘤是_________A.15q26B.9q21C.9p13D.13q14E.11p135.Bloom 综合征的编码基因定位在_________6.Faconi 贫血互补组C基因定位在_________7.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定位在_________8.Wilms瘤候选基因定位在_________A.<10B.50~100之间C.>100D.10~20E.20~509.正常细胞在含有5-溴尿嘧啶的培养基中单一细胞中期分裂相SCEs频数为_________10.Bloom综合征患者单一细胞中期分裂相SCEs频数为_________A.erbBB.rafC.mycD.H-rasE.src11.GTP结合蛋白_________12.DNA结合蛋白_________13.跨膜生长因子受体_________(三)X型题1.Bloom综合征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A.身材矮小B.免疫功能缺陷,慢性感染C.轻度颜面部畸形D.多在30岁之后发生各种肿瘤和白血病E.日光敏感性面部红斑2.体外培养Bloom综合征患者的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诊断时,常用的细胞类型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骨髓细胞D.中性粒细胞E.咽上皮细胞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AT)具有下列哪些功能A.抑制细胞凋亡B.控制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反应C.介导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D.阻止基因重排E.与DNA损伤修复有关4.可以在胞核内起作用的细胞癌基因有A.mybB.fosC.sisD.srcE.abl5.肿瘤的单克隆起源假说认为A.同一肿瘤所有细胞都起源于一个前体细胞B.同一肿瘤所有细胞的基因突变是相同的C.肿瘤是突变细胞的单克隆增殖细胞群D.同一肿瘤所有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是相同的E.不同个体的同一类肿瘤都有相同的基因突变6.下列有关特异性标记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肿瘤中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特异性标记染色体B.特异性标记染色体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C.特异性标记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D.Ph染色体作为CML的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所有CML患者的肿瘤细胞都携带E.特异性标记染色体的形成是非随机事件7.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哪些分子事件发生,使受累细胞克隆瘤性增殖A.原癌基因转录调节异常B.肿瘤抑制基因大片段缺失C.原癌基因扩增D.原癌基因突变E.凋亡基因失活8.对于引起肿瘤的逆转录病毒说法正确的是A.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内部有与野生型病毒基因序列不同的插入部分B.野生型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可插入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控制细胞增殖的位点而诱导肿瘤产生C.逆转录病毒是RNA病毒,故其基因组不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D.缺陷型逆转录病毒插入片段编码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中成为肿E.细胞癌基因均可在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找到与之具有同源性的序列9.野生型P53基因A.是癌基因B.是抑癌基因C.是细胞癌基因D.产物能活化P21基因转录E.一定情况下,产物能启动程序性死亡过程四.问答题1.Bloom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细胞原癌基因激活的机理。
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学
85%为癌(carcinoma)
上皮细胞
2%为肉瘤(sarcoma)
间叶组织(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 管、骨、软骨)
5%为淋巴瘤(lymphoma) 3%为白血病(leukemia)
脾、淋巴结
造血组织
现在是4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现在是5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欧美人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 犹太人白血病发病率较高
日本人患松果体瘤者比其他民族高11~12倍
不同种族同一肿瘤的好发年龄有差异 同一肿瘤在不同人种的组织类型有差异
现在是13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肿瘤与遗传:
1.遗传性恶性肿瘤 2.遗传性癌前病变
3.易患肿瘤的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4.多基因遗传的肿瘤
染色体异常表现
易患肿瘤
双着丝粒(dicentric)
Bloom综合征 (BS)
AR
三射体(triradial) 四射体(quadriradial) 微小染色体(minute)
SCE增高
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舌癌、 淋巴瘤、胃肠道 肿瘤
着色性干皮病 (XP)
AR
双着丝粒 染色体断裂
皮肤癌、黑色素 瘤、急性白血病、 舌癌
现在是14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遗传性恶性肿瘤:
常表现为外显不全的AD,见于儿童 视网膜母细胞瘤:从基因水平说,本病属AR, 因为只有
RB1的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会发病。从肿瘤发生的
角度来说,本病则属AD, 因为患者将突变的RB1等位基因传递 下一代的机率为50%,随后当另一等位基因发生体细胞性基因 突变时即发病。RB1突变体现了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 80-90%病例属新发生性。我国1/11300
肿瘤遗传学
生命科学技术系
27
Medical Genetics
肿瘤染色体结构异常
生命科学技术系
28
Medical Genetics
Structural Aberration
❖Ph chromosome 突出例子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 血病(CML)中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即Ph小体。
Medical Genetics
流行病学、肿瘤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肿瘤的 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如一些突变基因可以导致特殊类型的肿瘤。
一些肿瘤具有明显的种族倾向性,中国人鼻咽癌是 印度人的30倍,比日本人高60倍,而且这种高发病率 并不随中国人移居他国而明显降低,在我国,广东籍 居民发生鼻咽癌又是其它省籍居民的2~3倍,可见遗 传因素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生命科学技术系
15
Medical Genetics
家族性结肠息肉(familial polyposis coli,FPC)是一 种AD遗传病,以累及整个结肠的多发性腺样息肉为 特征。息肉出现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并引起腹泻和直 肠出血。50%病例30岁以后就发展为癌,如不治疗, 几乎最终100%发生癌变,死亡年龄平均为40岁。
生命科学技术系
25
Medical Genetics
肿瘤染色体数目异常
生命科学技术系
26
Medical Genetics
(二)肿瘤染色体结构异常
人类肿瘤中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有易位、缺失 、重复、环状染色体、染色体断裂、微小体、双 微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等。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1、癌家族(cancer family)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ncer)家族性癌通常表示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3、原癌基因(cellu1ar oncogene,c-onc)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4、干系与旁系(stemline and sideline )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
5、众数(model number)指肿瘤细胞干系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6、二次突变假说(two-hit hypothesis)二次突变假说假设视网膜细胞瘤是由两个独立与连续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即二次突变事件引起的。
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
在这种情况下,双侧视网膜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突变井形成肿瘤。
相比之下,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同一个体细胞发生两次独立的突变,因而在双侧视网膜都发生二次突变的可能性较小。
7、特异性标记染色体(specificity marker chromoso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标志染色体,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称为特异性标志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8、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了一条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
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它可以作为CML的诊断依据。
9、多步骤致癌(multistep carcinogenesis)假说多步骤致癌假说又称多步骤损伤学说(multistep theory) ,细胞癌变往往需要多个癌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要经过多阶段的演变,其中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
肿瘤遗传学
激活的癌基因可以引起家族性肿瘤吗?
体细胞的遗传改变不能传递给后代。相反生殖 系突变可能传递给后代。那么,如果多数散发 性肿瘤是由于多个癌基因在体细胞内连续突变 所致,是否某些家族性肿瘤是由于生殖系的癌 基因激活所致的呢?
但研究发现,尽管原癌基因突变在散发性肿瘤 的体细胞突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家族性肿 瘤的生殖系中一般没有该基因的突变。
RB
Cyclin/cdk
E2F
磷酸化 E2F
G1
S
M
G2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CKI)
对细胞同期调控机制的深入了解导致一类重要 的抑癌基因——CKI的发现,包括多种成员, 其中P21、P27、P57属广谱的CDK抑制特,而 P15、P16、P18、P19是CDK4/CDK6的特异性 抑制物。它们在细胞同期调控及肿瘤发生中的 作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进一步分析表明,许多视网膜母细胞瘤中, 这个RB发生缺失,在另外一些RB瘤中,基因 虽完整,但在剪接点有一个点突变,从而产生 异常的RB蛋白,用表达载体把RB基因导入肿 瘤细胞,可使其生长特性恢复正常,说明这个 克隆的基因具有人们期待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应 有特性,RB基因是人们克隆的第一个肿瘤抑 制基因。
胞进程
人类c-onc编码蛋白质的功能
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1、点突变 如RAS蛋白产物12位密码子突变阻止 Ras从活性形成向失活形成的转变,从而引起 细胞生长失控。
2、病毒诱导与启动子插入 细胞癌基因附近一旦 被插入一个强大启动子,如逆转录病毒的LTR, 也可被激活。
3、基因扩增 某些癌基因DNA片断有时可扩增 数十倍乃至数百倍
遗传名词解释题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研究遗传病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尤其是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为控制遗传病的发生和其在群体中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进而对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
2.遗传病 (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3.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研究人类染色体的正常形态结构以及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与染色体病关系的学科。
4.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研究人类遗传物质的性质,以及遗传物质对蛋白质合成和对机体代谢的调节控制的学科。
5.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学科,是生化遗传学的发展与继续。
是从基因水平探讨遗传病的本质。
第二章基因1.基因(gene):基因是决定一定功能产物的DNA序列。
2.RNA编辑(RNA editing):是导致形成的mRNA分子在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不同于它的DNA模板相应序列的过程.3.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编码顺序在DNA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间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称为断裂基因。
4.终止子(terminator):一段回文序列(反向重复序列)与5’AATAAA3’组成,是位于结构基因末端起终止转录作用的一段DNA 。
5.GT-AG法则(GT-AG rule):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的接头区高度保守的一致序列;每个内含子的5'端为GT;3'端为AG。
以上接头也称GT-AG法则。
6.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ous nuclear RNA,hnRNA):在真核细胞核内可以分离到一类含量很高,分子量很大但不稳定的RNA,称为核内不均一RNA (heterogenous nuclear RNA,hnRNA),其平均分子长度为8-10Kb,长度变化的范围从2Kb左右到14Kb左右。
医学遗传学讲义—肿瘤遗传学
Peyton Rous (1923)
1975年,E.varmus和Bishop利用病毒癌基因的 核苷酸序列作为探针,在鸡细胞中发现与V-Src同 源的序列。
1. N端:介导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2. 核心区:特异 性结合DNA
3.寡聚区
4. C端:参与DNA非特异性结合
P53的失活机理
1、P53基因突变; 2、MDM2癌基因的负调控; 3、P53蛋白与其它癌蛋白的相互作用可
ras基因与人类肿瘤
自82年以来,已经在膀胱癌、乳腺症、 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胰腺癌、胃 癌、及造血系肿统瘤中,均检测出了ras癌 基因的异常。因此,检测ras突变对了解肿 瘤的发生发展,以及监测恶性肿瘤的治疗 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
第三节 肿瘤抑制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2000年发病1000万,死亡620万。
发病原因
1、环境因素: 物理:紫外线、射线等 化学:致瘤化合物、亚硝胺、黄曲霉素等 生物:病毒、霉菌及寄生虫感染
2、遗传因素: 肿瘤发病存在种族和群体差异 肿瘤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 癌基因、抑癌基因
肿瘤相关基因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使我们最终 认识到肿瘤实质上是一种遗传病,即 所有恶性肿瘤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P53基因结构与功能
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1,进化程度 迥异的动物中,P53有异常相似的基因 结构,约20Kb长,都由11个外显子和10 个内含子组成。
正常P53蛋白在细胞中易水解,半衰期为 20分钟,直接或通过与其他蛋白作用参 与转录调控并参与细胞生长调控。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1、癌家族(cancer family)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ncer)家族性癌通常表示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3、原癌基因(cellu1ar oncogene,c-onc)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4、干系与旁系(stemline and sideline )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
5、众数(model number)指肿瘤细胞干系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6、二次突变假说(two-hit hypothesis)二次突变假说假设视网膜细胞瘤是由两个独立与连续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即二次突变事件引起的。
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
在这种情况下,双侧视网膜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突变井形成肿瘤。
相比之下,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同一个体细胞发生两次独立的突变,因而在双侧视网膜都发生二次突变的可能性较小。
7、特异性标记染色体(specificity marker chromoso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标志染色体,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称为特异性标志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8、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了一条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
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它可以作为CML的诊断依据。
9、多步骤致癌(multistep carcinogenesis)假说多步骤致癌假说又称多步骤损伤学说(multistep theory) ,细胞癌变往往需要多个癌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要经过多阶段的演变,其中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
(完整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第八章肿瘤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癌家族(cancer family)、家族性癌(familiar carcinoma)癌家族:指恶性肿瘤特别是腺癌发病率高的家族。
家族性癌: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均患有的那种恶性肿瘤。
2、遗传性肿瘤(hereditary tumor)指按AD方式遗传给下一代且符合孟德尔规律的单基因肿瘤.通常来源于神经或胚胎组织3、肿瘤遗传易感性指某些遗传性缺陷或疾病具有容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是由遗传决定的,故称为肿瘤的遗传易感性.4、干系(stem line)、旁系(side line)、众数(model number)干系:指在一个肿瘤内细胞生长占优势的细胞系或细胞的数量在整个肿瘤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的细胞系。
旁系:指除干系外,肿瘤中具有其他核型且生长处于劣势的细胞系.众数:指干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或者说该肿瘤最常见的染色体的数目.5、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特异性标记染色体、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标记染色体:指肿瘤的大多数细胞中都具有的某种特定类型的畸变染色体。
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指某一类型的肿瘤所特有的标记染色体。
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指那些可以出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标记染色体,它们并不为某种肿瘤所特有6、癌基因(oncogene)、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v-onc)、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癌基因: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细胞内以及致癌病毒体内所固有的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核苷酸顺序(DNA或RNA 片段)。
病毒癌基因:指位于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内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属于非间断基因。
细胞癌基因:指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DNA顺序。
属于间断基因。
7、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肿瘤抑制基因:又称抑癌基因(anti-oncogene),是指存在于核基因组内的一类能抑制细胞生长并促进细胞分化的核苷酸顺序或DNA片段。
肿瘤遗传学知识点
肿瘤遗传学知识点肿瘤遗传学是研究癌症发生机制与遗传变异相关的学科。
它通过对肿瘤细胞遗传学特点和突变基因的研究,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肿瘤遗传学的重要知识点。
1. 肿瘤发生的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感染性突变和获得性突变。
感染性突变是指通过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突变,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宫颈癌。
获得性突变是指后天获得的基因突变,这类突变可以是单个基因的突变,也可以是多个基因的共同突变。
2. 肿瘤基因的突变类型肿瘤基因的突变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染色体易位等。
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它会导致基因的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插入/缺失突变是指DNA分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这种突变会影响基因的读码能力,进而改变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体易位是指两个染色体间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突变可以导致关键基因的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3. 肿瘤抑制基因和促癌基因在肿瘤遗传学中,有两类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别是肿瘤抑制基因和促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是指能够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例如TP53基因,它被称为癌症的“守门人”,能够监控细胞的DNA损伤,并触发细胞凋亡。
促癌基因是指能够促使正常细胞癌变的基因,例如RAS基因,它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
4.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一些在癌症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的特定蛋白质或其他分子物质。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癌症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例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常见标志物,乳腺癌患者体内的HER2蛋白也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5. 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肿瘤遗传学的研究为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肿瘤细胞中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
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定义:遗传学与肿瘤学的交叉学科。
着重研究遗传因素在恶性肿瘤(癌)的发生、发展、易感、防治和预后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最早报道肿瘤遗传的皮埃尔·保尔·布罗卡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是遗传学和肿瘤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着重研究恶性肿瘤(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间的关系的学科。
介绍肿瘤遗传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①恶性肿瘤易患性的遗传背景。
②遗传物质的变化或遗传信息表达的异常同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③以遗传学的方法分析环境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
肿瘤遗传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肿瘤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线索。
简史1866年,法国外科医生皮埃尔·保尔·布罗卡报道了他妻子家系中的24名女性成员中有1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他癌症患者多人,这种癌症在一个家系中的聚集现象可以一直延续几个世代。
此后的一系列癌家族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恶性肿瘤的遗传背景的注意。
1960年,美国医学家P·C·诺埃尔和D·A·亨格福德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发现费城1号染色体(Ph1染色体),这种标记染色体的发现启发人们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探寻恶性肿瘤和染色体畸变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生化遗传学家A·G·克努森提出了恶性肿瘤发生的两次突变假说,认为恶性肿瘤必须经过两次突变才能形成。
在此基础上,1976年H·L·林奇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并发表了《肿瘤遗传学》专著。
20世纪80年代初,遗传工程和哺乳动物细胞体外转化技术的应用,导致细胞癌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的逐渐阐明,使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研究方法系谱调查癌家族的系谱调查较难进行。
最著名的是G家族的调查资料,从1895年发现这个家族高发腺癌(子宫和结肠腺癌),到1913年才首次报告了这个家系,经过80多年共五次系谱调查,直到1976年这一家族几个支系已延续了七个世代共842个成员,从调查结果中得到了腺癌在这个家族中的遗传规律和特征。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大题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大题(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应用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流行、诊断、预防、治疗和遗传咨询等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遗传病genetic disease:发生需要有一定的遗传基础,通过这种遗传基础、并按一定的方式传于后代发育形成的疾病关联association:两个遗传性状在群体中实际同时出现的频率高于随机同时出现的频率的现象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从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方面研究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及其规律,研究人类染色体的结构、畸变类型、畸变发生频率及与疾病的关系。
分子遗传学 molecular genetics: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的结构、突变、表达、调控等方面研究遗传病患者遗传物质分子水平的改变,为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提供策略和手段。
生化遗传学 biochemica1 genetics: 应用生物化学的方法, 研究遗传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机体代谢的调控, 基因突变机制和基因突变效应。
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 研究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突变、选择迁移、随机遗传漂变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研究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遗传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免疫遗传学 immunogenetics: 研究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与遗传调控' 从分子水平阐明人类免疫现象的遗传和变异规律以及与遗传有关的免疫性疾病的遗传背景,为临床实践中的输血、器官移植等提供理论基础。
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肿瘤细胞形成、发展和转移的遗传规律。
肿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
肿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肿瘤遗传学是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变异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肿瘤细胞和肿瘤患者的遗传信息,揭示了肿瘤的致病机制,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肿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一、肿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肿瘤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肿瘤细胞的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排、基因突变以及表观遗传变化等。
肿瘤细胞在遗传层面上与正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以解释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复杂过程。
不同类型的肿瘤在遗传变异的模式和程度上存在差异。
有的肿瘤具有明确的遗传易感性,例如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联。
而另一些肿瘤则是多因素的结果,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共同作用引发疾病。
肿瘤遗传学的研究通过解析肿瘤细胞的遗传变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
二、肿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肿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癌症基因组图谱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逐渐完成,这为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通过对几千例肿瘤和正常组织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鉴定了大量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异,从而揭示了癌症的遗传特点和致病机制。
2. 肿瘤突变谱研究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是肿瘤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肿瘤患者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可以绘制出不同类型肿瘤的突变谱,分析肿瘤基因变异的模式和频率。
这些数据对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肿瘤致病基因研究肿瘤遗传学的研究还侧重于寻找和鉴定肿瘤的致病基因。
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可以筛查出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致病基因。
这些基因的发现不仅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
4. 肿瘤遗传风险评估随着深入研究肿瘤遗传学,对肿瘤遗传风险的评估也越来越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家族肿瘤史、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等数据,预测个体患某种肿瘤的风险。
肿瘤遗传学
Dept.
Genetics
标记染色体—肿瘤细胞中形成的特殊 结构染色体。如能稳定遗传,则形成了特 异性标记染色体。
Ph染色体 9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细胞中存在Ph 染色体(费城染色体) 。为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 体易位后重组的22号染色体。
Dept.
Genetics
Ph染色体
易位形式:
2.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
Dept.
Genetics
及其功能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因子 转录因子 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因子源自 Dept.Genetics
3、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1.突变
Dept.
Genetics
碱基替换 缺失 插入 2.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 基因扩增(gene 均质染色区(HSR) 均质染色区(HSR) 双微体(DMs) 双微体(DMs) 3.染色体重排 基因激活 基因融合 染色体重排:基因激活 染色体重排
Genetics
Myc基因扩增形成均染区(黄色)的核型 Dept.
Genetics
3. 染色体重排
Dept.
Genetics
基因激活
Burkitt淋巴瘤(BL) Burkitt淋巴瘤(BL) 淋巴瘤 75%: t(8;14)(q24;q32) 14q32: IGH 75% 16% 16%: t(8;22)(q24;q11) 22q11: IGL 9%: t(2;8)(p12;q24) 2q12: IGK 8q24.1: c-myc
Dept.
Genetics
2.Wilms瘤(Wilms tumor, WT) Wilms瘤 MIM 194070 又称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又称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恶性胚胎肿瘤, 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恶性胚胎肿瘤,由 于保留有胚胎分化潜能的肾干细胞功能 异常所致, 发病率约为1 10000, 异常所致 , 发病率约为 1/10000 , 占婴 儿肿瘤的8 的肿瘤发生在4岁前, 儿肿瘤的8%,3/4的肿瘤发生在4岁前, 90% 20岁内发生 岁内发生。 90%在20岁内发生。
对于肿瘤遗传学的认识
对于肿瘤遗传学的认识
肿瘤遗传学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遗传变异的学科。
它研究肿瘤细胞内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异常、DNA甲基化等遗传变异,以及这些变异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肿瘤遗传学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是由遗传变异引起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变异密切相关。
遗传变异可以是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异常、DNA甲基化等。
这些变异会导致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细胞。
2. 肿瘤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单个基因的变异有关,还与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和变异有关。
肿瘤遗传学研究揭示了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复杂基因网络。
3. 肿瘤遗传变异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个体的遗传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同一种肿瘤,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也会有所不同。
这种个体差异性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4. 肿瘤遗传学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肿瘤遗传学的研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过了解肿瘤的遗传变异特点,可以研发针对特定变异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的效果和个体化的治疗。
肿瘤遗传学的认识对于我们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指导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1、癌家族(cancer family)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ncer)家族性癌通常表示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3、原癌基因(cellu1ar oncogene,c-onc)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4、干系与旁系(stemline and sideline )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
5、众数(model number)指肿瘤细胞干系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6、二次突变假说(two-hit hypothesis)二次突变假说假设视网膜细胞瘤是由两个独立与连续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即二次突变事件引起的。
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
在这种情况下,双侧视网膜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突变井形成肿瘤。
相比之下,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同一个体细胞发生两次独立的突变,因而在双侧视网膜都发生二次突变的可能性较小。
7、特异性标记染色体(specificity marker chromoso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标志染色体,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称为特异性标志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8、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了一条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
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它可以作为CML的诊断依据。
9、多步骤致癌(multistep carcinogenesis)假说多步骤致癌假说又称多步骤损伤学说(multistep theory) ,细胞癌变往往需要多个癌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要经过多阶段的演变,其中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
不同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空间位置上也有一定的配合,所以癌细胞表型的最终形成是这些被激活与失活癌相关基因的共同作用结果。
10、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指正常细胞中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也称抑癌基因或隐性癌基因,例如p53 p16等
11、癌基因(oncogene)能够使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例如src,N-RAS 等。
12、标志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较多地出现在某种肿瘤的细胞内、结构异常的染色体。
13、癌基因组解剖学计划(cancer genome anatomy project,GGAP)是美国NIH在90年代发起的一项有关肿瘤研究的宏伟计划。
CGAP的目标是采用具创造性的技术全面透彻地理解癌症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井以此为基础确定与癌症相关的所有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改变。
其最终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立在患者和相关疾病分子特征基础之上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