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96f24da0852458fb760b5610.png)
二、?文选?的价值
▪ 首先,萧统等人既能广泛吸收前人与当世的文学理论之精华, 也能总结自己多年来编选诗文集的经验,使?文选?的编纂体 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
▪ 其次,?文选?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久传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它保存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作品,这也是其作为选本 价值的表达。
三、?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诗的关系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 出身比较卑微。他自负才学, 但在当时门第观念严重的时 代很受歧视,郁郁不得志, 沉沦下僚。?诗品?说他“才 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鲍 照的诗歌以乐府诗水平最高, 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在 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 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 辈孤且直!〔?拟行路难?〕
▪ ?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 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 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増减,世呼为‘永明体’。〞
▪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 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 ?玉台新咏?是在?文选?之后,由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 与?文选?选录标准和文学思想都全不相同。
▪ ?玉台新咏?是在萧纲为太子时的梁中大通四年〔532〕至大同 元年〔535〕之间编纂而成的。
▪ ?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多 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 此据明末赵均 覆宋陈玉父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293ee65ce050876321391.png)
1)开创了田园诗的新的艺术境界。在陶 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 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 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2)平淡自然,语言朴素而含蕴丰美。
3)融理于景、融理于情。如“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就涉及到玄学中言 意之辩的命题。
.
24
南朝文学
南朝始自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包括宋、 齐、梁、陈四小朝。
.
30
3 鲍照
字明远,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的一生是不断向门阀制度抗争而最 终失败的一生。他的人生欲望极其强烈, 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行乐、 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认为自 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
.
31
鲍照的诗用词警醒,色泽浓郁,节奏奔 放,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感情 冲动、激荡和紧张,造成一种前所未有 的、富于刺激性的总观。如其乐府诗 《拟行路难》:
字叔达,与齐帝室同宗,后起兵篡夺帝 位,建国号梁,为梁武帝。爱好民歌, 所作大多为乐府诗。其《江南弄》被追 溯为词的起源。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 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 弄,采莲曲。
.
42
2 萧统
字德施,梁武帝长子。30岁去世,谥号 “昭明”。主持编撰《文选》,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在思想方面,南渡后,士人们为了在心 理上逃避惨痛的现实,普遍将热情灌注 于哲学领域,玄学开始盛行。文学成了 玄学的牺牲,变得枯燥无味。在诗坛上 出现了用抽象语言来谈论哲理的玄言诗。
.
20
1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2 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社 会的向往,这种“自然”社会是他把儒 家虚构的纯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 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成一体的产 物。这些在他的《桃花源记》、《归去 来兮辞》和大量田园诗中都有显著的表 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9a4cc3169a4517623a3db.png)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5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简答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悲愤诗 蔡琰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 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 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二节 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
二、刘琨 P168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课后练习
1、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 )
A.左思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2、名词解释: “左思风力”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答案
1、B 2、C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84a7dc27284b73f342504a.png)
• 对文学品评的影响:⑴审美范畴的借鉴: 风骨、骨气、风神、清虚、高远、情致、 才情。⑵流品的划分:钟嵘《诗品》、 庾肩吾《书品》。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1edc564b73f242336c5fe7.png)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范晔虽是据众家后汉史撰《后汉书》,而他 的撰述目标却是以“最有高名”的《汉书》为 参照的。范晔对于材料的整理之功和对于史事 的评论精深,是《后汉书》的两个特点。
范晔的史论,言深意远,用词典雅,笔势纵 放,在史学上是不多见的。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第一节 历史形势的变化促进史学的多途发展
三、史学多途发展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总的特点,是史学 的多途发展。其具体的表现是史风大盛,史家 辈出,史书数量剧增且种类繁多。这是以往的 史学所不能比拟的。
首先,史风大盛和史家辈出;其次,史书数 量剧增和种类繁多;第三,史论与史注受到重 视。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续汉书》八志被誉为“王教之要,国典之 源,粲然略备,可得而知矣”,其在撰述思想上 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 第二,是强调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
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三、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三国志注》
陈寿所撰《三国志》是唯一保存至今同时又是 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的著作,这是中国史 学上一部极具特色的“正史”。
从《三国志》看陈寿的史才,首先是他对三国 时期的历史有认识上的全局考虑和编撰上的恰 当处置。
叙事简洁,也是陈寿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一、朝代史撰述的兴盛
关于东汉史撰述 关于三国史撰述 关于晋史撰述 关于十六国史撰述 关于南朝史撰述 关于北朝史撰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712e05227916888486d7c0.png)
魏晋玄学简介
魏晋清谈在魏太和初成形,主要有荀粲、 傅嘏jiǎ、荀徽等人。正始间达到高潮。
专题介绍
魏晋玄学
两汉经学
汉武帝独尊儒术。两汉时期,儒学的地位空 前提高,尊五经,以经取士。传经之学和注 经之学成为专门的学问,是为“经学”,成 为官方意识形态。 经学的特点是一章一句地解经,因此叫“章句 之学”。(到宋代,才打破汉以来一章一句解 经的文风,注重把握总体思想,即义理,故 宋学又称“义理之学”。)
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玄学是影文学》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 曰: 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世尚赋颂,皆体则 《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安,而诗章 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 宗归不异也。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 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
2、玄学的主题 (1)“三玄”:《老子》、《庄子》、《周 易》——再加上《论语》,构成为玄学兴起 的基本思想资料。 “三玄”代表着先秦哲学 思辨的最高成果。 (2)讨论的主要问题:名教与自然之辨、本 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
3、主要发展阶段和派别: 第一个阶段是正始时期(240—249) ,是魏晋玄学的形成 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他们试图沟通儒道,祖述老庄, 纵横易孔,以“无”为立论之本,开始探讨有无、本末、体 何晏,约 193—249年前后,曹操继子,曹魏集团的掌权大 用等抽象论题,振起玄风,开启了魏晋玄学。这一时期最为 臣 。“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 推崇的经典是《论语》、《老子》、《周易》 篇”。哲学上主张以“无”为立论之本,提倡“贵无论”。 第二个阶段是竹林时期,是玄学的拓展期。得名于当时非常 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活跃的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 王弼(226—249年),中国哲学史上少有的天才哲学家, 咸、王戎。这一时期《庄子》取代了《论语》的地位,正式 魏晋玄学最重要的奠基人,魏晋时期思想最深邃的哲学家之 构成了“三玄”。阮籍、嵇康是“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 一。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 阮籍和嵇康以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将玄学探讨的领域 《老子微旨略例》、《论语释疑》等。 拓展到文学、美学、语言哲学等多个方面,并以自己的生命 《世说新语》:何晏欲注《老子》,注释到一半,去王弼处。 体证和实践玄学的精神,使魏晋玄学真正成为一种极具影响 王弼谈到自己注释《老子》的心得。何晏认为王弼的注释远 力的社会思潮。 胜过自己,于是放弃完成一半的注文,改而作《道德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9e0477bcd126fff7050b63.png)
3、鲍照: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 籍上党,后迁于东海。
“元嘉三大家” “家世贫贱”,“负锸下农”(《谢秣陵令
表》)
刘义庆 鲍参军 《鲍参军集》。
鲍照的诗歌分成五言古体和乐府体二大类。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亦犹五色 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 烈也。”
2、曹丕:
(187—226)字子桓 诗歌:游子思乡、思妇怀远之情 语言通俗流畅,感情委婉细致,清丽浅显 形式多样,四、五、六、七、杂言都有 《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散文:《与吴质书》 《典论·论文》: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 篇专门性的论著
3、曹植: (1)生平: 曹植(192—232)字子建 “建安之杰” “绣虎”
散文:《大人先生传》 铺排 辞采 对偶 单行散句交错其间
2、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人
。嵇中散 《嵇中散集》
“龙章凤姿”
《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康所著文论 六七万言,皆为世所玩咏。”
《声无哀乐论》、《管蔡论》、《难自然好 学论》
《与山巨源绝交书》
影响:
南朝:隐士 唐:陶诗影响所及,范围不是很大 宋:陶渊明开始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 苏轼:“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
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与苏辙书》)
第五章 南朝诗文与民歌
一、刘宋诗文
《文心雕龙·明诗》: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 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 力以追新。
《美女篇》《吁嗟篇》《赠白马王彪》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fa4dc49649b6648d747c3.png)
曹植《与杨得祖书》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尝好讥弹其
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尝 作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能过 昔人,辞不为也…盖有南威之容,乃可 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 断割,刘季绪才不逮于作者,而好诋诃 文章,倚摭利病。
王粲《神女赋》
婉约绮媚,举动多宜。 谢灵运江妃赋姿非定容,服无常度,两宜欢 嚬,俱适华素。 梁简文帝鸳鸯赋亦有佳丽自女神 , 宜羞宜 笑复宜嚬。 苏轼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状浓抹总相 宜。 周邦彦玉楼春浅颦轻笑百般宜。 《西厢记》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
佛教的传入对汉文化的贡献
促进了哲学的思辨 促成书籍的印行 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 促进了古体诗向律体诗的转变以
及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征
汉代以前:寓巧于拙,寓美于朴 汉末建安西晋
称 自东晋起 :新奇纤巧 ,绮靡软媚
:情文并茂,文质相
建安诗歌的特点
情文并茂,文质相称 《宋书》谢灵运传论:至于建安,曹氏基命, 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 质。钟嵘《诗品》体被文质。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诗文,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 梗概而多气也。 黄侃《诗品讲疏》文采缤纷而不离闾里歌 谣之质。
曹操给文学史带来的最大变化
勇敢地冲破了当时文人不写作民 歌的惯例,将无名氏写作的乐府民 歌这种市民的诗歌形式采纳为知 识分子的诗歌形式。
曹操诗歌内容
1具有市民特点的感情:却东门行戎马不解 鞍,铠甲不离旁。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苦寒行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 取薪,斧冰持作糜。代市民歌咏理想社会: 对酒时吏不呼门…三年耕有九年储…斑 白不负戴…路无拾遗之私,耄耋皆得以寿 终。 2充满具有文人特点的新构想:步出厦门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PPT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1113f8b8f67c1cfbd6b80f.png)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的认识
南朝梁武帝最为重视文化发展,开启了江南灿烂的贵族文化,对北方的 士大夫有深切的影响。《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载北齐文宣帝, “江 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 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 物流散,何以为国?” 政权的对立不只是武力战争,也有政治、文化的对抗,充分显示国际间 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民族问题
生产方式是向汉族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人们往往称之为“汉化”。 6、胡族国家的社会,民族成分甚为复杂 某一胡族国家,其成员决非只有该民族。 北魏的前身,即代国,有匈奴系的部族参与鲜卑部族联盟。 民族的融合,不只是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诸民族间的融合也是不可 忽视的。 7、二元统治结构的出现 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不同,由某部族建立的国家,其管理机构或官僚 制,不足以统治复杂的社会。因此,胡族统治者会从晋朝的官僚机构借 鉴、模仿众多制度和官名。 虽然胡族政权引用汉族的官名,但政权的主体性及本身风俗并未放弃, 所以有胡汉二元统治的制度出现。如北魏王朝,有胡汉二元官制的存 在,直到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之后,胡汉二元制度才逐渐为汉家制度取 代。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的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代所牵动的范围,涉及到东亚、北亚,所以,应以国际关 系的宏观角度、势力均衡的观点来考察。 七、南北战争与南北文化的竞争与交流 自东晋偏安江南,经宋、齐、梁、陈四朝,都曾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的 国家和北朝发生南北战争。(东晋时期的殷浩、桓温北伐,北魏太武帝 时期北魏南伐刘宋,北魏孝文帝北魏对南齐的征伐。如《魏书》卷五六 《郑羲传附郑道昭传》载北魏孝文帝南郑南齐时所作诗,“白日光天无 不 耀,江左一隅独未照。) 南朝、北朝之间,除战争之外,有和谈,也有使者往来。使者往来,对 双方的政治制度改革有深切的影响。(主要是南朝制度对北朝胡汉混合 制度的影响) 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北朝国家向南朝学习汉族先进的典籍、 制度。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285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1.png)
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犀利、思想敏 锐著称,代表作有《与 山巨源绝交书》等。
向秀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优美、思想深 邃著称,代表作有《思 旧赋》等。
谢灵运、陶渊明等南朝文学家
谢灵运
南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 作品以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等。
陶渊明
南朝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 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朴素著称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等。
04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
三曹
曹操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质朴, 感情真挚,内容多反映社会矛盾 和民生疾苦。
曹丕
曹操之子,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 细腻著称,代表作有《燕歌行》 等。
曹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之侄,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 优美著称,代表作有《洛神赋》 等。
06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对唐诗的影响
01
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提供了 丰富的艺术手法和题材。
02
魏晋南北朝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 为唐诗中的山水诗派提供了灵感。
03
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和乐府民歌对唐诗的形式和风 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宋词的影响
01
02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
总结词
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详细描述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 难,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代表人物
曹操、曹丕、曹植
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555c34192e45361066f58c.png)
• • • •
•
(2)文学题材的新变 玄言诗 山水田园文学 山水田园文学继玄言诗而兴起,标志 着中国古典诗歌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 的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 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 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时代特点——乱世
《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 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敏感的作家在战乱中感受最多的是人生的短暂, 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从而使文学形成了悲剧
的基调,表现为及时行乐和沉迷声色。
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主题,生
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
3、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思想文化特点
文学自觉的时代
继承与革新 经学衰弱,玄学流行,佛儒道融合。 淡化了政治倾向和社会功利性。
1、个人的自我觉醒。
文人的学术思想、人格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2、文学理论的自我觉醒。 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文论等创作很繁荣,成就很高。
魏晋南北朝社会特点与文学的关系
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概况 1、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特点——门阀制度 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
• • • • •
首先是玄学兴起。
其次是佛学兴起。 再次是道教兴盛。 老庄的无为遁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厌 世等等各种思想杂糅,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
主流。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1、社会动荡不安、灾难重重 国家长期分裂 政权频繁更迭 民族矛盾尖锐 门阀制度隔绝
社会动乱加剧
2、文人命运多舛 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 融、杨修、祢衡、嵇康、陆机、陆云、谢灵 运、鲍照等。有些死于西晋的战乱之中,如 刘琨、王浚等
最新2019-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PPT课件
![最新2019-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a7d495c1c708a1294a4406.png)
嵇康之死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 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谥文帝)曰: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 耳。”因譖(zèn)“康欲助毌(guàn)丘俭,赖山涛不听, 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 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 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王猛“扪虱而谈”:“(王)猛瑰姿俊伟, 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 干其虑,……桓温入关,猛披褐而诣之,一 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附《王猛 传》)
王徽之“访戴”:“王子猷居山阴(今浙 江绍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 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 忆戴安道(逵),时戴在剡(今浙江嵊县),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 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 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族
魏之曹氏(曹操、曹丕、曹植、曹叡)—— 阮氏(阮瑀、阮籍、阮咸)——应氏(应瑒、应 璩qú)——嵇氏(嵇康、嵇绍)——晋之张氏 (张载、张协、张亢)——陆氏(陆机、陆 云)——潘氏(潘岳、潘尼)——左氏(左思、 左芬)——东晋至南朝之谢氏(谢道韫、谢混、
谢灵运、谢惠连、谢眺)、东晋王氏(王羲之父 子)——刘宋之鲍氏(鲍照、鲍令暉)——齐梁 之萧氏(萧子显、萧衍、萧统、萧纲、萧绎)— —梁之徐氏(徐摛、徐陵)——庾氏(庾肩吾、 庾信)
陆机之死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 都督,未战,纵兵大惊。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 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 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 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 不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 言其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皆玖所用,与 牵秀等共证之。颖大怒,使秀密收机。……(机)因与 颖笺,词甚凄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 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 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 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晋 书》本传)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b28500cf84b9d528ea7af0.png)
(五)赏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58
谢 灵 运
59
(五)比较谢诗与陶诗 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 二、鲍照及其创新 (一)鲍照其人
(二) 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作品赏析
60
❖ 1 《拟行路难》其四 这首诗突出一个“愁”字,语言质朴,不以 文辞取胜,而以真情动人。
❖ 2 《拟行路难》其六 全诗感情偏于激愤,几乎近于控诉。
❖ 一、正始之音 正始文学的主要作家有何晏、王弼等正始名 士和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
❖ 二、阮籍――正始诗人的代表,苦闷的象征 (一)生平思想 (二)《咏怀诗》
16
阮 籍
17
1 赏析《咏怀诗》其一 思考·讨论: “孤鸿”二句是单纯写景还是有所寄托? 你认为诗人的“忧思”是什么? 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 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 。
❖ (三)太康体
❖ 三 陆机、潘岳等人的创作
24
❖ (一)陆机 1 作者简介 2 赏析《赴洛道中作》其一 3 陆机的拟古诗
❖ (二)潘 岳 1 作者简介 2 赏析《悼亡诗》其一 3 哀诔之文
25
❖ (三)傅玄
❖ 1 作者简介
❖ 2 欣赏傅玄的《杂言》
❖
雷隐隐,感妾心;倾耳听,非车音。
18
❖ 2 赏析《咏怀诗》其三十一 ❖ 3 赏析《咏怀诗》其三十三 ❖ 4 赏析《咏怀诗》其六十七 ❖ (三)阮籍诗的风格
风格隐约曲折, “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 (四)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19
❖ 三、竹林七贤和嵇康、应璩 (一)简介“竹林七贤” (二)嵇 康 ❖其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又一批成功之作。 (三)应 璩 ❖ 以《百一诗》闻名于世
58
谢 灵 运
59
(五)比较谢诗与陶诗 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 二、鲍照及其创新 (一)鲍照其人
(二) 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作品赏析
60
❖ 1 《拟行路难》其四 这首诗突出一个“愁”字,语言质朴,不以 文辞取胜,而以真情动人。
❖ 2 《拟行路难》其六 全诗感情偏于激愤,几乎近于控诉。
❖ 一、正始之音 正始文学的主要作家有何晏、王弼等正始名 士和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
❖ 二、阮籍――正始诗人的代表,苦闷的象征 (一)生平思想 (二)《咏怀诗》
16
阮 籍
17
1 赏析《咏怀诗》其一 思考·讨论: “孤鸿”二句是单纯写景还是有所寄托? 你认为诗人的“忧思”是什么? 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 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 。
❖ (三)太康体
❖ 三 陆机、潘岳等人的创作
24
❖ (一)陆机 1 作者简介 2 赏析《赴洛道中作》其一 3 陆机的拟古诗
❖ (二)潘 岳 1 作者简介 2 赏析《悼亡诗》其一 3 哀诔之文
25
❖ (三)傅玄
❖ 1 作者简介
❖ 2 欣赏傅玄的《杂言》
❖
雷隐隐,感妾心;倾耳听,非车音。
18
❖ 2 赏析《咏怀诗》其三十一 ❖ 3 赏析《咏怀诗》其三十三 ❖ 4 赏析《咏怀诗》其六十七 ❖ (三)阮籍诗的风格
风格隐约曲折, “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 (四)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19
❖ 三、竹林七贤和嵇康、应璩 (一)简介“竹林七贤” (二)嵇 康 ❖其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又一批成功之作。 (三)应 璩 ❖ 以《百一诗》闻名于世
2021届高考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 课件(120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 课件(1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c18635c1c708a1294a448f.png)
《野田黄雀行》
• 前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
• 从第三句至第八句为第二层,以黄雀投罗,从反面隐喻 “权力”对政治集团的重要。
• 最后四句为一层,表达作者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 云壮志的憧憬。
《杂诗》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 生命有限,理想壮志无限。应以不懈 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 曹操(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人。出身于具有宦官 背景的家庭。
《魏书》:才力绝人,手射飞 鸟,躬禽猛兽,尝於南皮, 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三国志》:才武绝人,少机 警,有权数。
• 桥玄:“天下将乱,非命世 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 南阳何颙:“汉室将亡,安 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钟嵘《诗品》
•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 而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 争,显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 取胜;有建安风骨的精神,慷慨多气,情感充盈 丰沛,有一股遒劲之力。
• 所谓“词采华茂”,是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 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 善为警句,锻 字炼句,声色和美。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https://img.taocdn.com/s3/m/00d45e38551810a6f42486a9.png)
的探索上。
二、文体辨析、文集编纂及文学批评的兴盛
▪ 汉魏六朝的文学写作,一方面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文章体 类增多,作品数量加大;另一方面则是文体界限不清,写作 体例往往有所混乱。
▪ 文体辨析至南朝时变得尤为迫切。 ▪ 文体辨析的兴盛、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文学繁荣和进步的重
要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写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批评。
▪ 1.诗歌风格 ▪ 2.文体新变
二、声律的创建
▪ 从理论上开始注意声律的追求和研究,是汉末魏晋以后的事, 与佛教的传入相关联。译经对中国音韵学的创始和发展都有 极深的影响,反切和四声的发现便是受了佛经翻译的启发。
▪ 声律的创建和运用主要是在诗歌和骈文领域。
三、诗歌的典范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非中国诗史上最昌盛的时期,但许多诗歌 和诗人已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一、曹操对乐府旧题的改造
▪ 2.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和抱负,如《善哉行》后 二首、《对酒》、《步出夏门行》五首
▪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 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 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北朝的环境与东晋、南朝有极大差异,其统治思想以儒学为 正统,继承的是汉代以来的经学传统,统治者自上而下以至 文人学士大多不好诗文,而是崇尚质朴,即便汉族高门士人 也大多致力于政治和学术,而无心于文学创作。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一、文学的新变
▪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确以新变见长,每个时代、每种文体、每 位作家,皆呈现出独具的面貌。
二、文体辨析、文集编纂及文学批评的兴盛
▪ 汉魏六朝的文学写作,一方面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文章体 类增多,作品数量加大;另一方面则是文体界限不清,写作 体例往往有所混乱。
▪ 文体辨析至南朝时变得尤为迫切。 ▪ 文体辨析的兴盛、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文学繁荣和进步的重
要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写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批评。
▪ 1.诗歌风格 ▪ 2.文体新变
二、声律的创建
▪ 从理论上开始注意声律的追求和研究,是汉末魏晋以后的事, 与佛教的传入相关联。译经对中国音韵学的创始和发展都有 极深的影响,反切和四声的发现便是受了佛经翻译的启发。
▪ 声律的创建和运用主要是在诗歌和骈文领域。
三、诗歌的典范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非中国诗史上最昌盛的时期,但许多诗歌 和诗人已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一、曹操对乐府旧题的改造
▪ 2.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和抱负,如《善哉行》后 二首、《对酒》、《步出夏门行》五首
▪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 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 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北朝的环境与东晋、南朝有极大差异,其统治思想以儒学为 正统,继承的是汉代以来的经学传统,统治者自上而下以至 文人学士大多不好诗文,而是崇尚质朴,即便汉族高门士人 也大多致力于政治和学术,而无心于文学创作。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一、文学的新变
▪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确以新变见长,每个时代、每种文体、每 位作家,皆呈现出独具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