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发言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发言题目是“经济下行的风险当中可能会给中国的产业界增加新的动力”。因为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变革的动力通常不够强,但是如果经济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困难,就会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动力来推动新的技术,我就这个题目讲一个看法。首先讲讲经济形势,今天为大家讲一个框架,全球化的形势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个12亿人组成的发达国家,大概人均3-4万美元的GPD,高度的发达;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较低的世界,二三十亿人口,中国、印度、前苏东发展中国家,人均GPD在3000-5000美元之间,这两个世界在冷战之后长期不怎么来往,过去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中国的开放带了一个头,邓小平的开放实际就是把这两者打通。中国是80年开放,印度是90年,91年前苏联垮台,一垮台苏东体系就出来了,这个模型很简单,如果两个经济发达水平差别特别大的两个主体不来往就很难发生对流,一来往一交流,全球经济就和过去完全不同了,发达国家优质的资源、比较优势、资本、技术、商业模式、人才,边际效益高,大量外资进入,这是开放的一个结果。还有一个结果没想到,就是地海平面也会产品输出,因为他的用户低,土地低电费低,人也便宜。过去人也不会做,之后开放之后用了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结合,变成大输出国。产品FU。但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迎来的高增长,不管是发展国家的高增长,欧美国家特被像美国也超出了长期的平均增长空间,等到中国开放之后,美国的资本获得了新的用武之地。投资在全球布局得到了回报,这些都是不管对于中国,对发达国家也有好处。我的看法全球就是世界两个海平面,从不打通变成打通,打通的结果就是两岸的差距变小。邓小平当初说的翻两番,翻两番的目标是2000年达到800美元人均,那么可见之前只有人均200美元。200美元和但是美国的发达国家比差了100倍,现在5500对40000已经是10倍以内的概念,今天在座各位都见证了这个过程,今天中国的人工、土地、房子,有些产品比国际市场还贵,这些问题就是对流带来的。这也是今天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通虽通了,但是没有变平,因为还有设备的差,设备的差距显得很难熬。差100倍的时候,中国这个产业格局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十分有限,过去上一波压着四小龙起来,很多劳动产品在台湾、香港、韩国生产,美国欧洲不参与生产这写东西,厂逐渐移到大陆对于欧美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大陆的经济不光是劳动密集型,随着经验积累,企业家精神的焕发,它的产业开始往上走,从自行车到汽车到飞机制造。这些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这其中就带来了所谓“偷还是带来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但是这里头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注意,危机包括后危机时代的麻烦,就是桑德尔逊在去世之前的论文写到的“比较优势是好东西,但是比较优势是动态的话里头就会有麻烦,因为一侧的进步会比另外一侧进步的快”比如学习,后发国家可以学习,拿来就可以做,可是发达国家在前头创新,这两个进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可以出来,但是人力非常贵,工资福利又是很难向下调的,工资福利是刚性的,往下降非常困难。可是中国印度竞争力起来之后,不降又不行。这就形成了摩擦并且有加速的趋势。这个东西就会带来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这种“通,但是会带来不平,成功高速增长”它也会让我们经济的很多参数发生变化。我们来看这张图,由于刚才讲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开始创造了越来越大的顺差,93年中国的外汇存底大概是180亿美元,后来可以到两万亿三万亿3.6万亿美元,这是以前从来没敢想的事情。这就是在座企业家生产的东西。运到发达国家去,赚来了钱,这是好事情。但是这个好事情带来很多参数变化,因为美元进了1块就相应的应该有7,8块的人民币要出去,美元需要结汇,更商业银行结,商业银行大量外汇投存跟

央行结,央行已结汇就把基础货币放出,基础货币放得量大资产架构就要发生变化。所以房价地价框架,大家看这些年为什么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因为远远不如这些资产价值上涨带来的利益高,做产品一个车的利润和一个房子两年内的翻番完全不能比。然后你再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通货膨胀,CPR会上去。多数固定收入人口就会变为社会紧张,变成社会问题,要调控。所以我们这个模式创造了庞大的国家外汇的同时国内经济货币运行的环境一直在变化,这个变化一定点就会变成很大的麻烦。资产价格涨是好,但是涨总有涨不上去,房价再涨上去会出社会问题,政府要不要管,要管,一管房价又会变化,大家都在较好的预期下,借了很多钱去炒房,突然房价稳住了,甚至土地、矿价掉下来,那金融上家庭公司都会出问题。所以我的理解这就是今年形势的特点,下行怎么来,人会在判断未来的时候会出错,好的时候会把未来看的特别好,所以投资消费就会过度。遇到挫折,人又会把未来看得特别糟糕,所以所有市场当中的人心里上都有这个特点,这样就会带来波动。太好的形势好不下去了。那2012年现在突出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有62万亿银行贷款的余额,前几年都是负利率,银行的名义利率低,负利率的情况下谁借钱谁就增加资产,铁路部门、电力部门、能源部门都是高负债,上市公式高负债,负利率借钱是一个杠杆。可是等到2011年宏观调控开始起作用,特别是中央政府用各种严厉措施抑制房价上涨,麻烦马上就来了,利率转正,CPI到了2左右,负利率变成正利率62万亿光这个力量就把市场狠狠的往回拉。大家突然觉得什么都卖不动东西了,都挺不容易的,市场的整个需求由于利率的变动整体疲软,然后加上欧盟现在变成慢性病,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出口市场,出口又占中国GDP很大比例,所以里外里今年全面下行,虽然三月份人代会已经做了预期,把今年的GDP增长率放在了7.5,但现在看来可能还没有足够估计到下行的压力,那现在往后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敢讲,不知道国际、国内怎么收敛。当然中国手中还能够松动一些投资,但是有2009年四万亿大投资的前奏,钱再放多对中国产业企业、地方政府没什么好处。所以也不能够无量的推进,所以看起来下行还会有一个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要当心怎么把水位稳住。我理解中央讲的稳增长就是怎么稳住水位,水落就要石出,我们经济看起来很繁荣,里头债务的石头有水盖着没有问题,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但是如果里头水落得太快那石头就会露出来。稳增长最大的就是要稳住制造业,我们还不是美国那样的经济,服务业可以占80%,我们11年47%的GDP是制造业,我们的制造型又是外向型制造业,国际订单的市场收缩了,我们很难对他们的市场收缩,加上国内市场收缩,利率从负利率专为正利率,它对整个消费投资总需求有一个抑制影响,所以现在有一个出路何在的问题,我们庞大的制造能力在下行当中变成过剩。出路何在?我的看法就是这么几条:

1、要疗伤,我们这么多年高速增长,总有代价,要好好疗理,特别财务上

的资产负债表要修复它,负债率太高总是危险,需要疗伤,不能再希

望政府再推出另外一个四万亿,把问题盖住,这是危险的。那么对于

资产负债表健康的公司就是创新突围的问题,过去的打法是过去阶段

经济参数形成,大家习惯拼命的做,工人满满的开,经济如果高增长

满负荷的开动变动就很少,很难变动,一定要在下行的时候才能带来

变化的空间,所以创新突围、开发新市场,引进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我看来这个东西是一个工具,现在的问题要开发新的需求,降低成本。

我们的压力对于传统制造业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水涨船高不差钱,

市场需求很大,这是我们过去基本的经济现象,工资增长都是20%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