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用率的实际意义
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 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本章知识结构

反应热 焓变


1

与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

盖斯定律
燃烧热
2
能源
化学反应热计算 焓变 3
燃料的使用 节约能源的意义 开发新能源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 焓变 要点: 1.反应热的概念
2.焓变简化后的意义=恒压下反应的反应热H 3.放热反应H的为“-”
二、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 1.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压强,反应物、产物的
状态 2.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关于焓变
• 焓H是一个状态函数: H=U(体系内能)+PV
• 焓的值只与体系所处状态有关,与达 此状态的途径无关
• 焓具有能量的量纲 • 在体系只作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从
化学平衡状态特点
化学平衡
影响因素及平衡 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通过实例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方法
• 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装置图:手绘,清晰 实验2-1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通过实验或科学探究让学生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 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真实反映实验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选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速率的影响,认识一般规律。
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浓度、压强、 温度对化学平 衡的影响
关于合成氨条 件选择的讨论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第2页/共15页
复习物质的分类第3页Fra bibliotek共15页科学探究:实验3-1:比较等体积、等浓 度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这 两种酸的pH。
项目 溶液的pH
1mol/L 1mol/L HCl HAc
与足量镁条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比较
与足量镁条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的 比较
第4页/共15页
思考与交流:
• 浓度 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 其他因素
第14页/共15页
感谢观看!
第15页/共15页
所以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CH3COOH
电离 结合
CH3COO - + H+
第11页/共15页
②、速率分析: ⅰ、开始时,V电离 和 V结合怎样变化? ⅱ、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画出V~t图
V V电离
V电离= V结合
V结合
t
t第1 12页/共15页
t2
③、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 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④、电离平衡的特点
符合化学平衡的特点,即 等、定、动、变。 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电离平衡的移动。
第13页/共15页
⑤、影响电离平衡有哪些因素
• 温度 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平衡温度升高向电离方向移动。
第7页/共15页
板书: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实例:强酸、强碱、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够部分电离的 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实例:弱酸、弱碱、水
第8页/共15页
强弱电解质的对比: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我们将研 究如何改变反应速率并探索反应速率方程。
活化能
活化能是反应需要克服的能垒。我们将讨论如何 降低活化能并加快反应速率。
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在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之 间的关系。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向相等时的状态。 我们将深入研究化学平衡条件和如何影响平衡。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
1
焓变
焓变描述了反应的热效应。我们将研究焓变的计算和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熵变
熵变描述了反应的混乱程度。我们将探讨熵变的计算和对反应驱动力的影响。
3
自由能变化
自由能变化是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可用能量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自 由能变化并解释其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 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例 如金属与酸反应。
3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 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 团替代的反应。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平衡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系统向周围释放能量的 反应。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周围吸收能量的 反应。
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增加反应速率的作用。我们将 研究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和几个常见的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 将探讨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1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 应类型之一,它涉及酸和 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化学反应的概述、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o
反应过程
(直接原因)
(本质原因)
7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 反应热: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 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焓变包涵与内)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8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温度和压
强(未标明表示常温常压——25℃(298K)、
3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焓变
➢ 抽象概念: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
吸收(释放)的热量。 ➢ 严格概念*: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体系
仅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的变化过程中的热 效应。 ➢ 符号:ΔH;常用单位:kJ·mol-1
4
焓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具有能量
➢ 标准燃烧热:在101kPa(一个大气压)下, 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稳定的化合物)
的反应热,单位:kJ·mol-1
➢ 热值:1g(单位质量或体积)·cm-1
13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电能——原电池
原电池的构造: 1.不同活动性的金属电极(使其自发进行);
(注: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AB表示反应物,CD表示 生成物,wxyz表示物质状态,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10
盖斯定律:
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 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即焓
变ΔH只与反应的起末状态有关。
(我们可以由此求未知反应的焓变,如中间反应)
11
能源的分类
构成闭合电路
21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电流:阴极→阳极 ➢电子:阳极→阴极

高二化学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5

高二化学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5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计算 如对于反应mA(g)+nB(g) pC(g),有关系 1 1 1 v(A)∶v(B)∶v(C)=m∶n∶p,或mv(A)=nv(B)=pv(C)。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两种方法 Δc ①基本公式法:v= Δt ②比值法:利用v(A)∶v(B)∶v(C)=a∶b∶c(其中a、b、c 分别为A、B、C的系数)来求算。
• ●教学地位 • 化学反应速率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之一, 是高考的热点。纵观整个高中化学,这部分 内容是对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化;就本教 材而言,这部分内容是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 限度后,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学 习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做好准备。同 时,化学反应速率对工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vQ 3 (3) = ,v(Q)=0.075 mol· L-1· min-1, vZ 2 故v(Z)=0.05 mol· L- 1 · min-1。 ΔnQ 0.3 mol (4)Q的转化率α(Q)= ×100%= ×100%= 3 mol nQ 10%。 (5)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至2 min末Z的物质的量不再变 化,达到平衡状态,故2 min内v(正)<v(逆),2 min末~3 min 末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v(正)=v(逆)。
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 pZ(g)+qQ(g),式中 m、n、p、q 为物质系数。在 0 min~3 min 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起始(mol) 2 min 末(mol) 3 min 末(mol)0.8
-1 -1
X 0.7 0.8
Y
反应A+3B 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 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 s) ③v(C)=0.4 mol/(L· s) ②v(B)=0.6 mol/(L· s) ④v(D)=0.45 mol/(L· s)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优质课件4:2.2.4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优质课件4:2.2.4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溶液
颜色变深
实验结论
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3. 观察·思考 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会 发生什么变化?请分析其原因。
现象:溶液颜色变浅
原因:Fe3+ + 3OH- == Fe(OH)3↓ c(Fe3+)减小,Q增大,K不变,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我们的收获
a bc
a1
b1
c1
现定义气态产物系数之和减去气态反应物系数之和为该反应 的气态物质系数的改变量,以∆vg表示。 在T℃时对下列处于化学平衡的三个反应将压强均增加至2倍 (假设三个反应在T℃时的K的数值分别为a、b、c)
编 号
反应
QK
∆υg
平衡移 动方向
① 2NO2(g)
N2O4(g)
② N2(g) +O2 2NO(g)
a 2
a
正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 (∆υg<0 )
正向移动
bb
气态物质系数不变
(∆υg=0 )
不移动
③ 2NH3(g)
N2 (g) +3H2 (g) 4c
c
正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大 (∆υg>0 )
逆向移动
思考:
1. 计算② ③ Q的数据,判断加压平衡的移动方向。 2. 根据上表思考讨论:加压后平衡移动方向与∆υg 的关系。 对于只涉及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压强的影响极其 微弱,可以不予考虑。
⑴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1 mL(约一滴管) 的平衡体系,标记为Ⅰ、Ⅱ、Ⅲ;
⑵向Ⅰ中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观察; ⑶向Ⅱ中加入3滴1 mol·L-1 KSCN溶液,观察;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30.5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备用: 已知:S(s)+O2(g)=SO2(g) △H=- 290.6 kJ/mol 求1.6g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 称中和热。 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 △H= -57.3kJ/mol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③右端标注热量数值和符号, △H:吸热用“+”,放热用:“-”。
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⑤化学计量数与△H成正比,当化学计量数不 同时,其△H不同
④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而不是分子个数。
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①元素周期表 34
40
38
36 体
楷 体
楷体
(一)、元素周期表
楷体
元素周期表 34 黑体 蓝字:记录 绿字:了解
4、比较Q1和Q2的大小、 △H1和△H2的大小
2H2(g)+O2(g)=2H2O(l),△H1=-Q1kJ/mol H2(g)+1/2O2(g)=H2O(l),△H2=-Q2kJ/mol
Q1﹥Q2
△H1 <△H2
注意:热量比较比数值, △H比较带符号
练:⑴比较Q1<Q2的大小、△H1 >△H2的大小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9(高二)AwAnqA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9(高二)AwAnqA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你知道这 些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吗? C3H8(g) + 5O2(g) = 3CO2(g) + 4H2O(l)
△H = -2217.5 kJ·mol-1 2Na(s) + Cl2(g) = 2NaCl(s)
△H = -822 kJ·mol-1 4Fe(s) + 3O2(g) = Fe2O3(s)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化、学熵反应判进行的方向 据
火柴散落过程混乱度如何变化? 从混乱度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
【归纳与总结】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 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也就是 反应方向的另一判据——熵判据 混乱度越大越稳定,△S >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导致混乱度增加的一些因素
1、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较小,固态时最小。 2、固体的溶解过程、墨水扩散过程和气体扩散过程。 3、反应过程中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吗?
2H2(g)+O2(g)=2H2O(l)
1、能量判据(焓判据)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热 反
△H<0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总结得到一条经 验规律→能量判据(焓判据)∶体系趋向于从 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做 功或者释放热量即△H ﹤0)。 能量判据又称焓判据,即△H<0的反应有自发进 行的倾向,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 据之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高二化学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19

高二化学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19

5.(1)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 值越 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_,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 度升高, K 值________(填“一定增大”、 “一定减小”、 或“可 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已知反应 Cl2+H2O HCl+HClO, 写出该反应化学平
3.原理链接 催化剂 对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ΔH<0。 高温、高压 加压、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降温可使平衡 正向移动;减压、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升温可 使平衡逆向移动。
• 4.结果分析 • 若坐标图信息为:在条件改变的瞬间,正反 应速率突然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也突然增 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为增 大某条件,平衡正向移动。 • 原理链接:对于合成氨反应,增大反应物浓 度、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 结果分析:只增大反应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在条件改变的瞬间不变,不符合题意,所以 反应条件为加压。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N2(g) + 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 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
•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 生了变化? • t1________,t3________,t4________。 • (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 • A.0~t1 B.t2~t3 • C.t3~t4 D.t4~t5
• 【解析】 由图一可知,t2时正、逆反应速 率均加快,且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升 高了温度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根据ΔH所表 示的意义,不管平衡如何移动,ΔH不变,所 以A正确、B错。由图二可知,t1时改变平衡 条件的瞬间,NO2和N2O4的浓度均增大,然 后c(NO2)减小,c(N2O4)增大,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给体系增大压 强,但不可能是由温度改变引起,选项C错。 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 数增加,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增大,D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8
3、(06·江苏)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
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c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H2(g)+1 O2(g)===H2O(l);△H5 2H2(g)+2 O2(g)===2H2O(l);△H6 ④CaCO3(s)= CaO(s)+CO2(g);△H7 CaO(s)+H2O(l) =Ca(OH)2(s);△H8
1 2
H2(g)+
1 2
Cl2(g)=HCl(g);△H=-92.3KJ/mol
2H2(g)+O2(g)=2H2O(l);△H=-571.6KJ/mol
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
h
15
4) △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与“-”一定要注明, “+” 代表吸热, “-”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 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固态 吸热
H2O(l)═H2O(g);△H=+44KJ/mol 液态
吸热
吸热
气态
h
14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 表示分子数,因而必要时可用简单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 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
H2(g)+Cl2(g)=2HCl(g);△H=-184.6KJ/mol
△H= - 48.40kJ·mohl -1
20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铝的水解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D )
A.氮气与氢气合成氨
B.酸碱中和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D.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h
9
微观 观察下列示意图:
h
10
微观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h
19
3、(2003·江苏)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 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 B)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48.40kJ·mol -1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3、反应热 H 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
所 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
收的总能量之差
h
12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 做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 -890.3 kJ/mol
h
7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H为“-”
属类: 燃烧反应 中和反应
大多化合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为“+”
属类: 大多分解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
盐类的水解 碳与H2O、CO2的反应
h
8
[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B )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庆典时的烟火
钢铁的炼制
火苗
h
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h
2
一、反应热 焓变 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 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 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 H
单位: kJ/mol
h
3
问题1: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H为“-”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H为“+”
B. C(s)+1/2O2(g)=CO (g);△H=-Q1 C(s)+O2(g)=CO2 (g);△H=-Q2
C. 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
D. S(g)+O2(g)=SO2 (g);△H=-Q1
S(s)+O2(g)=SO2 (g);△H=-Q2
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h
16
练一练
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 B)
A. H2(g)+Cl2(g)=2HCl(g);△H=-Q1 1/2H2(g)+1/2Cl2(g)=HCl(g);△H=-Q2
NaOH(aq)+HCl(aq)=NaCl(aq)+H2O(l);H = -57.3 kJ/mol
h
13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
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因为物质的聚 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h
17
2、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 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 H2O(g)=H2(g)+1/2O2(g);ΔH=+242kJ·mol-1 B. 2H2(g)+O2(g)=2H2O(l);ΔH=-484kJ·mol-1 C. H2(g)+1/2O2(g)=H2O(g);ΔH=+242kJ·mol-1 D. 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h
4
问题2: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宏观:能量守恒作用 微观:断键,成键作用
h
5
宏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热 反 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热 反 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
h
6
宏观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 >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能量
放热反 应
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 >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能量
吸h 热反应
11
总结:
1、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降低, H为“-”或小于0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 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
2、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