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分离性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初中语文分离性教学

发表时间:2015-01-12T15:08:50.93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12期(上)供稿作者:贾民生

[导读]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寻求一种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突破,实现师生角色的分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贾民生

摘要:伴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长,思想也在逐步地独立,学生们这种独立的个性也会逐步演化成一种独立的学习能力,经过实践表明,当代的初中生普遍缺乏独立性,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们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建议一线教师选择分离性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离性教学;分析探讨

社会的集中关注和家长的过分呵护使得初中生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再由小学生过渡到初中生的过程当中,很多初中生对于心理和年龄上的改变都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上也表现出了过多的依赖性,伴随着语文知识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还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解决学生们的依赖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的分离性教学。

一、教学重难点的分离

当小学生进入到中学阶段,很多人的情绪之中都会同时参杂着紧张、兴奋和些许的焦虑,这种复杂的情绪之所以会产生,一方面是学习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变,更多则是来自语文知识的内容变更和全新要求。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学生们自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担,这种心理上的负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同学,适应新的教师,当学生们自动完成了学习环境和自我身份的变更之后,教师才能够展开分离性的教学。

以“重难点”的分离教学为例,将重难点进行分离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们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语文知识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程度上也拉开了差距,将重难点分离能够降低学生们在同一时段的学习压力,有规律的学习也能够更全面地顾及到学生们的感受,实现知识的不断精细化和累积化。

比如,写作和阅读的教学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教师同步进行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仅会加大学生们的负担,还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最终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重难点分离教学,先利用一些课程展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们积累一些精美的词汇或者是优美的句段,然后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进而这些学生们的分享就会成为学生们在日后的写作素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展开写作教学,既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够引用之前的一些句段和文章来勾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整个课堂的氛围,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写作教学中文章篇幅分离

文章篇幅分离的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方法,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长篇大论的文章会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采取文章分离的方式展开教学,既要能够顾及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又要顾及到教学时间的合理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文章篇幅分离教学,保证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计划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展开的,教师们在心理上总是认为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也都是以一篇文章的整体教学时间作为一个标准,认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是教学达标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通通常不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采取篇章分离式的教学,在选择分离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改变自身的方式,使得分离的过程更加的个性化。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承上启下”的模式。教学都是顺应开展的,教师可以让上一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可以采取设问性的分离。也就是说教师在一节课的结束时应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比如说,在讲解《古代寓言两则》的过程中,讲解了郑人买履的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出问题,例如说“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然后在下一节课上可以从这个提问开始,引入整个更为深入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技巧性的文章篇幅分离,不仅能够巧妙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鼓励学生们更加自主而独立地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最为合理的学习途径。

三、学生个性分离教学

中国中学生的个性相比于外国并不是那么突出的,这也同中国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当中,确实是需要新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中基本上被束缚了,这也是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细节,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除了专业文化的欣赏,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因为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语文已经是比较随意的了,语文的很多问题都是主观性的,答案标准也都是由教师来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促进语文教学的个性分离。

比如,在批卷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可能会因为阅卷时间有限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们的自主性答案,只是采取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一旦学生们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就会直接被教师否决,这种阅卷方式会严重打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思考能力,最终导致语文的答题居然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这是一种十分不健康的思维状态和教育方式,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方式,然后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学生们适度的肯定,让学生们敢于主动思考,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们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分离。

四、师生角色分离

教师和学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元素,他们二者在各自的位置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相关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而关于语文的思想和情感则是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们的,所以,教师很容易在课堂上占据主体的位置,甚至会威胁到学生们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寻求一种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突破,实现师生角色的分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五、结束语

初中语文是一个启迪、过渡和深入的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积极推行分离性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摆脱依赖性,学习主动学习和创新思考,最终实现对初中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