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四反应后物质成分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提高训练【解题策略】1.进行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的探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作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成分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1)只含生成物(2)含有生成物和其中一种反应物(即有一种反应物过量)(3)一般情况下反应物不会共存一、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2.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3.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选项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Na2CO3滤渣CaCO3、Ca(OH)2Ca(OH)2CaCO3、Ca(OH)2CaCO34.“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同学们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取“碱石灰”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2)取滤液少许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下列关于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含NaOH B.一定含Na2CO3C.一定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D.一定含有CaCO3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元素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元素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1.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1.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

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

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

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

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解析】(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例1】(2019·黄冈)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

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 、CO2、CH4等气体。

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CH4+4CuO=====△ 4Cu +CO2+2H2O)(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物质变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例4】(2019·宁夏)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分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二中,当小婧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专练09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学生版)

专练09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学生版)

专练09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填“强”或“弱”)。

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假设二:含有镁粉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实验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

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

结果见下表:时间/min024*********溶液pH 2.0 5.37.08.69.39.810.010.0实验现象﹣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2.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板块三 实验探究题

2021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板块三 实验探究题

变质的 NaOH存在
(2)第一步中不能用稀盐酸, 因为稀盐酸会先和NaOH反应, 然后再和Na2CO3反应;也不能 用
性铜盐(CuCl2

若无现象
说明全部 Ba(OH)2、Ca(OH)2 等碱性物质,否则带入OH-,对
考向3 性质类 【例题3】(2020·安顺中考节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 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2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①。
2.其他常考角度的解答: (1)反应后混合物的成分检验,只需要检验过量的反应物。根据需要检验的物质 的性质确定所要加的试剂,利用反应现象来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 (2)如果给出的猜想中同时含生成物和两种反应物,则该猜想一定不正确。因为 两种反应物同时存在就会继续反应直到其中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
【高分必备】 1.总揽全局: 答题前应先通读全题了解题意。不能看一小问做一小问,实验的步骤是一环扣一 环,缺一不可。通读全题可以做到心里有数,明确题意,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四招制敌: ①答题时圈出有的;②划掉无的;③添上生成的;④根据性质设计实验验证可能有 的。
(3)检验NaOH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的方法:
目 的
操作方法
实验现 象
实验结 论
注意问题
检 验 是 否
加酸Ba入或Cl稀C等a盐C溶l2、如气生果泡或有产有
说明有 Na2CO3 生成,
不能用加 入酚酞试 液的方法, 因为Na CO
目 的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注意问题
第一步,加入
(1)第一步中加入的BaCl2、
【考场技法】 1.对于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 解答时可以结合题意(题目中的实验操作、步骤、装置及其连接顺序等)并联系 学过的相关性质进行作答即可。 2.相对陌生的物质: 可以按以下几步: ①先将该物质归类:即该物质与哪种已学物质的组成最相近或该物质属于哪一类 物质; ②根据已知物质的化学性质推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根据题给信息进行有效的迁移应用即可。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

废液分析二1。

将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又将②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增多。

请你回答反应后①中的溶质是②中的溶质是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2. 同学们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烧杯中,呈浑浊状,静止后过滤。

(1)取滤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大量的;(2)另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3)结合有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相关性质,综合分析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3.(2010•哈尔滨36)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类型二:定性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类型三:定量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1.解题方法第一步: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第二步:判断能发生哪些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步: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现象、隐含条件等)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及质量变化等。

2.反应物质类型(1)一种金属与两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种金属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1.(2023春·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欲选用下列几组试剂探究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Fe、Cu、Al2(SO4)3溶液B.Al、Cu、FeSO4溶液C.Fe、Al2(SO4)3溶液、CuSO4溶液D.Al、Fe、Cu、稀H2SO4【答案】A【详解】A、Fe、Cu与Al2(SO4)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Al>Cu,但无法确定Fe与Cu的活动性强弱,不能达到目的;B、Al可与Fe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Fe,说明活动性:Al>Fe,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C、Fe与Al2(SO4)3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Fe可与Cu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Cu,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D、Al、Fe均可与稀H2SO4反应并置换出H2,说明活动性:Al>H、Fe>H,但Al比Fe与稀H2SO4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活动性:Al>Fe,Cu与稀H2SO4不反应,说明活动性:H>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

初中化学《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初中化学《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课题: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学习目标:1、能合理猜想化学反应后一定存在什么物质,可能存在什么物质;并能设计实验验证;2、能总结同类题目的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3、培养我们的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模块一:酸碱盐相互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交流与讨论一九年级小雪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有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石蕊试液,实验后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总结一化学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一某小组正在实验室里探究一个问题。

甲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她又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大家对甲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乙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丙认为溶质应该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丙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你补填下表空缺:反思与总结二1、在分析化学反应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需要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与否。

活动与探究二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探究: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几种可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分专练1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高分专练(解析版)

高分专练1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高分专练(解析版)

高分专练1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后,小明同学将A、B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C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判断A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

(3)【提出问题】废液缸C中,含有的碱性物质可能是哪些呢?【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OH;猜想二:可能是NaOH和Na2CO3;猜想三:可能是Ca(OH)2和Na2CO3。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并提出猜想四:可能是。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猜想正确,理由是。

【拓展提升】在40克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40克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解析】(1)A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判断A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2)B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发生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时是NaOH和Na2CO3;猜想三:可能是Ca(OH)2和Na2CO3。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猜想四:氢氧化钙过量时是NaOH和Ca(OH)2。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猜想二正确,理由是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拓展提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NaOH+HCl═NaCl+H2O,40 36.5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质量比是40:36.5,在40g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40g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word版有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1、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有二氧化碳。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c.经过A、B两组同学分别根据方案一、二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4)a.上述实验方案(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竹节内氧气含量,为什么?。

b.为准确测定竹节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查阅资料,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实验做了改进(如图3所示),最终得到图4图象。

观察图4,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Ⅰ;Ⅱ答案:解:(2)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

水(3)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b.方案一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c.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原因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故填: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学情调研科学调研卷 试题卷(终稿)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学情调研科学调研卷  试题卷(终稿)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学情调研科学卷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本卷所有涉及到的g都取10N/kg。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年1月9日,客场作战的福建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击败辽宁女排,取得了与山东队争夺联赛第五名的资格。

如图所示,这是女排运动员正在扣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扣球时,排球的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排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2.如图所示的两个形状相同、质量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两容器中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3.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内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关系:m a=m b=m cB.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 a>F b>F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第3题第4题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只有一个灯泡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L2短路,电压表没有读数B.灯泡L2断路,电流表没有读数C.灯泡L1断路,电压表没有读数D.灯泡L1短路,电流表没有读数5.如图奥运五环图形中,已知A、B、C、D、E各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

(青海专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题型突破篇 专题5 实验探究题(精讲)试题

(青海专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题型突破篇 专题5 实验探究题(精讲)试题

专题五试验探究题,备考攻略)物质变质的探究1.碱变质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缘由与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推断变质的方法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Na2CO3,假如有,则说明变质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CaCO3、假如有,则说明变质检验(1)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加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3)加入Ca(OH)2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1)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已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观看容器壁上有白膜(或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说明已变质除去杂质加入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如向变质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推断变质程度的方法(1)首先推断是否变质;(2)将变质后的生成物Na2CO3除去,再检验是否含有NaOH,假如有NaOH,则为部分变质,假如没有,则为全部变质(1)首先推断是否变质;(2)将变质后的生成物CaCO3除去(过滤),再检验是否含有Ca(OH)2,如有,则为部分变质,如没有,则为全部变质续表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推断变质的程度(1)取样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1)取样品加入盐酸有气泡产CaCl2或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2)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假如变成红色,则为部分变质,假如不变红,则为全部变质生,则变质;(2)取变质的样品溶于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假如变红,则为部分变质,假如不变红,则为全部变质【特殊提示】溶解Ca(OH)2时,不能用观看到消灭白色浑浊的现象来推断是否变质。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大盘点(解析版)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大盘点(解析版)

探究四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知识导引:1.推理阶段固体混合物一般很难直接根据物理(颜色、气味等)性质确定其成分,需根据试题提示的物质,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利用某些特征反应,初步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然后再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一步检验,最终确定所含成分。

气体混合物一般很难直接根据物理(颜色、气味等)性质确定其成分,需根据题目所给可能,结合器材的组合顺序,一种一种逐步进行确认(或结合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器材组合顺序)。

在检验过程中还需考虑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成分对结果的影响。

2.验证阶段(1)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核心思想: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四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混合物+试剂操作特定现象决定结论(是否含特定物质)【猜想与假设】根据试题提示的物质,分析混合物中含有的成分是所提示的一部分或全部,确定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对题干所给定物质自由组合,若由三种物质(①②③)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可能的组合有:①②、①③、②③。

【注意】必须排除组内直接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组合。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1)掌握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物质+试剂→现象结论(有无该物质)(2)解答方法:第一种: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完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步骤和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要验证的物质,继而得出结论。

第二种:根据实验结论完善实验现象或步骤。

这种存在两种情况:①试剂和现象之间相互确定;②根据实验操作所选试剂和结论确定现象。

可以根据第一种方法进行反推,然后确定试剂和现象。

【知识链接】混合物成分探究常用的实验方法(1)针对固体混合物成分的探究:若盐或碱固体,可通过溶解固体粉末,检验组成该碱或盐的阴、阳离子的特殊性质,确定所含物质的存在;若针对金属混合物,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或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2.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生成。
3.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等。3Biblioteka 实验步骤。3.1材料准备。
在进行实验前,学生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反应物A和反应物B。
实验室玻璃器皿:如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精密天平、试剂瓶等基本实验仪器。
3.2实验操作。
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称量反应物:使用精密天平分别称量反应物A和反应物B。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考点06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021年考点全解析(人教版,含答案)

考点06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021年考点全解析(人教版,含答案)

考点六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知识点一: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

1.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楚实验原理)2.根据要求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3.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4.分析得出结论。

(1)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实验对象为制取物质或判定物质性质的实验,首先保证原理的正确性。

②可行性:设计实验要注意仪器的性能,所用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

③安全性:a: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之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

b:进行有毒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避免中毒。

④简约性:实验设计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装置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明确评价的内容:①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②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是否简便易行;③从经济角度,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④从环境角度评价,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明确目的;确定实验原理;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

1、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思路:(1)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2)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3)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4)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2、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一般分两种情况:①只有生成物;②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不合理的猜想:②猜想物质之间能够反应;②猜想与事实不符;③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即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

例1.规范、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

2022九年级化学全册期末专训6实验探究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220610253

2022九年级化学全册期末专训6实验探究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220610253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 液,振荡
溶液 __不__变___色
猜想①不 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 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溶__液__中__有__ _气__泡__产__生__
猜想②不 正确,猜 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N__a_2C__O_3_+__2_H__C_l_=_=_=_2_N_a_C__l+__H__2_O_+__C__O_2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 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生成
有白色沉淀 生成
猜想______ 成立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 ____二____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为 _取__少__量__滤__液__A__于__试__管__中__,__加__入__适__量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 _(_或__氯__化__钙__溶__液__、__氯__化__钡__溶__液__等__,__合__理__即__可__)_。
稀盐酸
无CaCO3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 氧__化__钙__能__与__水__反__应__生__成__氢___氧__化__钙__,__也__能__使___ 无__色__酚__酞__试__液__变__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 质可能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___N_a_2_C_O__3__,你的判断依据是 _因__为__常__温__下__饱__和__N__a_H_C__O_3_溶__液__的__溶__质__质__量__分__数__小__于__1_0_%__。 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N__a_2C__O_3_+__2_H__C_l_=_=_=_2_N_a_C__l+__H__2_O_+__C__O_2_↑__。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培优指导 专题15实验探究(一)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培优指导 专题15实验探究(一)

返回目录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2CO3 猜想三:NaCl、HCl 猜想四: NaCl、BaCl2(或氯化钠、氯化钡)。
【讨论与交流】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 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 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等,合理即可) 。
一题一课 主题15 实验探究(一)
1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2 命题点二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3 命题点三 物质性质的探究
提分必备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主要从反应的程度来判断: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特别提醒
探究反应后的物质既要考虑产物的成分,又要考虑过量的反应物以及 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但是不能共存(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不可能同 时存在。若在检验过量的反应物过程中,最终生成物或杂质对其有干 扰,则先排除干扰再检验过量的生成物。
返回目录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
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溶解,有 气泡 产
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 小雪认为小华的判断不严谨,理由是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 。 混合物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也产生相同实验现象。两人经过反复讨论,
猜想①不成立 猜想②不成立。
猜想④成立,该反
Ⅲ. 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Mg(合理即可)(填一种单质)
固体溶解,有气 泡产生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 H2SO4 = + H2↑ 。
MgSO4。
返回目录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4.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如 图是小亮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小亮邀请小静同学一起参与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的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三:_氯__化__钠__和__氯__化__铁___
气体燃烧, 听到轻微的 “噗”声
小彬的猜 想正确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 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 __锌___(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没__有___(选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 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 小彬猜想是氢气。 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律__(或__反__应__前__后__元__素__种__类__ _不__变__等__)__。
(1)先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容器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 物通入上述装置,通入装置的顺序是__B_D__E_A__C_D___(装置可以重 复选用,也可以不选)。其中选用E装置的目的是_吸__收__并__完__全__除_ _去__剩__余__气__体__中__的__C_O__2,__防__止__对__C__O_的__检__验__产__生__干__扰____。
5. (2021云南)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 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 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 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一】1.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证明含有K2SO3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B.C .D .3.甲 乙(l )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四反应后剩余物质成分的探究(含变质探究)
1. (2015河北)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

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
【交流讨论】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

【交流讨论】实验说明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MnO2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

问题三:生成了什么气体?
【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H2、O2等。

【实验验证】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2. (2016石家庄一模)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自己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分别取自己实验后的溶液进行进一步探究。

请回答:【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忽略空气对溶液的影响)?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猜想三: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
(1)小组同学先另取一瓶Na2SO4溶液,测定其pH,测得pH=7。

下列对上述两个方案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只有方案①合理
B. 只有方案②合理
C. 两个方案都合理
D. 两个方案都不合理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验证猜想三,但所选试剂不能是酸碱指示剂和盐溶液。

3. (2016牡丹江)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从超市购买的月饼盒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脱氧剂,主要成分:碳粉、铁粉”。

他们对纸袋中的固体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固体是否变质了呢?变质后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 固体没有变质,有C
、Fe
猜想② 固体部分变质,有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 固体全部变质,有C 、Fe 2O 3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质疑】小红通过查找资料得知Fe +2FeCl 3=== 3FeCl 2
,认为小明得出“猜想①正确”的结论不严密,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 2O 3,为了探究是否含有Fe 2O 3,小红先用物理方法除去了铁粉,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小组同学经过实验探究确定了该固体的成分。

【交流与讨论】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__作用。

【反思与评价】“脱氧剂”是利用铁生锈原理制成的,它对食品防腐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生活中的铁制品因生锈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请你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6泰州)“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其化
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

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lO+CO2+H2O=== 2HClO+Na2CO3)。

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5. (2016石家庄赵县一模)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图所示:
第5题图
【解释与结论】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