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密度办公建筑的空间营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密度办公建筑的空间营造

摘要:低密度办公建筑的发展迅速,有必要探究其发展原因,业主的建设目标,建筑设计的要素等等。本文尝试对上述论题进行理论研究之余,以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南海)的设计为例,分享在设计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经验和理论指导设计。

关键词:低密度办公建筑;景观;建筑形态;高效;人性化、智能;办公空间

Abstract: the low density of office building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causes, the owner of the construction goal, building design elements, and so on.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opic over to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data center (south China sea) design as an example, share in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how to use these experience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Keywords: low density office buildings;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form; High efficient; Humanity, intelligent; Office space

1、低密度办公建筑的涌现

1.1 背景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位处城市近郊地段,以低密度、低容积率为特征的办公建筑。此类办公建筑还往往在的城市整体规划框架下聚群出现,又被称为“低密度办公园区”,

例如:广州萝岗区的“科学城”、丰台中关村科技园的总部基地(ABP)、海淀后山的“生态办公区”等。因此,研究低密度办公建筑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

所谓“低密度”、“低容积率”,不见得有科学的定义,只是相对于城市中心而言。根据当前的建设实例,我们在此姑且把建筑密度低于50%,容积率低于2.0的办公建筑,叫做“低密度办公建筑”[1]。

本人有幸参加了“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南海)”(下称“数据中心”)的设计,而本项目也是在时代潮流中催生的一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数据中心”地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国桃园风景区之内,总用地100亩,首期用地

30亩。首期建地上四层数据机房及配套办公,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密度18.4%,容积率0.70,是国家税务总局的全国性数据应急救灾中心(图1)。

1.2 推动低密度办公建筑发展的原因

推动低密度办公建筑发展的原因,我归纳为以下五点:

a. 办公模式的转变

以曼哈顿半岛建筑群为代表的CBD模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强调经济与高效,员工如同机器上的零件不知疲倦地工作,即便是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也不过利用重复劳动创造低廉的劳动价值。在知识经济社会,创造性劳动主导了价值取向,密集式的办公模式已无法满足创造性劳动的需求。

b. 公共交通的发展

高密度办公建筑本意是高效利用城市资源以生产最大劳动价值,但随着高密度办公建筑的聚集和膨胀,对城市交通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高密度办公建筑使得单位长度的交通网络需要负担更多的人流,而且受上下班时段集中的影响,路网和公共交通时而超负荷运作,时而缺乏有效利用,交通效率反而下降。我们的首都北京,便是世界闻名的“堵城”。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更多的城市活动延伸至近郊地区,包括生活和办公。

c. 个性化形象

CIS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认为企业形象表现在“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建筑形象是“视觉识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份[2]。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再满足于在CBD中租用其中几层办公室,模式化的办公空间与其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和价值并不相符,他们需要更为个性化的办公空间进行自我宣传。此类需求多出现于企业的总部大楼建设。

d. 建设主体的投资行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产行业虽经历过金融海啸、国家调控等冲击,总体上依然是在高速发展通道上。投资自有办公建筑,不仅免除了办公租金上涨的压力,并且具有升值潜力,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鉴于市中心的地价飙升以及诸多建设条件的限制,企业主更偏向于在近郊建设低密度办公建筑,一方面不需要较高的初始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更灵活、自主地操作其自有物业的建设。

e. 以行政办公建筑带动市郊发展

基本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在城市建设的领域中,要发展市郊地区,往往也是行政办公建筑先行,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由于在市郊的开发初期,通常开发强度都不高,办公建筑以低密度的形式出现为多。

“数据中心”选址在广佛交界处,并以低密度办公建筑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受上述b、d、e原因的影响:该地块有广佛高速和佛山一环与周边城市连接,交通便利;用地规模适中,留有适当用地以建设二期的数据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在广佛同城的政策下,行政办公建筑建设先行,也是政府所乐意的选择。“数据中心”选择在市郊单独建设低密度办公建筑,还具有其独特的需求:“数据中心”作为国税的数据应急避难中心,使用的是智能化的工作模式,并不需要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大量的人员交流,高密度办公建筑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办公效率;“数据中心”要求有较高的安全性,包括保安和数据保密,在市郊自建低密度办公楼,更有利于建立封闭式的管理和远离数据干扰源。

1.3 建设目标

了解完低密度办公建筑发展的原因以后,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的揣摩业主对拟建办公楼的期望,也就是建设目标。或许在设计任务书上,业主会对拟建办公楼会有所描述,但大多都是模糊的,而且并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其建设愿望。基于对低密度办公建筑模式的选择,“环境优雅、形象鲜明、高效而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往往是这些业主的共同追求。

建筑师对建设目标的理解,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决定性的。准确的理解,才能演绎出另业主满意的方案。在“数据中心”的方案设计过程中,一开始由于没有把握好业主所需,走了不少的弯路。从设计工作启动到方案定案,我们的创作团队尝试多种方案,历时4个月才选定了建筑方案(图2)。选定方案为何受到业主的青睐,如何达到业主的建设目标,这些问题将在以下的论题中继续阐述。

2、低密度办公建筑的空间营造

2.1外部空间的营造

“天人合一”是自古人们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具体到建筑设计领域,即是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对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低密度办公建筑多出现在市郊,其外部自然环境比起市中心的混凝土森林要好得多。因此在低密度办公建筑方案设计时,应该视外部空间的营造为重点,利用外部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赋予建筑更多的内涵和独特性。

2.1.1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对于城市来说,山、水等自然环境是不可复制的稀有资源,也为拟建建筑的设计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立足点。“数据中心”用地西侧是低矮的山头,南侧是低密度住宅小区,北侧是体育绿化用地,东侧是链接地块与外部交通的唯一道路,地块内的西面现有一片水塘。结合业主的功能需求,我们把生活区绕山环湖地布置在西侧,使员工在业余时间得到充分的休息;“数据中心”的两栋办公楼则对称布置在地块的东侧,一方面是出于对外联系的便捷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保证了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