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运动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国民革命的发展 教案

国民革命的发展 教案

国民革命的发展(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目标:1.识记:直奉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

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和主要过程。

北伐期间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制造的一系列惨案。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2.理解: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综合:1926年春到1927年春国民革命蓬勃发展的表现。

二、思想教育目标:1.直奉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以及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进一步说明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反动军阀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革命要求;用革命的武装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国民革命的迫切任务。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说明各种革命力量的联合和相互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本节的讲图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概述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指导学生依据本节教材的主题(国民革命的发展),归纳其主要表现,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节重点: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二、本节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设备《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一般学校用教学挂图或幻灯片,有条件的学校应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并展示一些关于北伐战争的电影资料或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读书、讨论法;图示教学法,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要点1.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教学提纲(板书设计)(可做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1.国民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2.用史实说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的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主要事件有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等。

《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不足:知识储备,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存在不足。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基本史实,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和上网学习写新闻报道,提高文字书写能力;认真观察《北伐进军形势图》,能准确说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和进军路线,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慢慢养成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谈生活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突出重点,理解北伐战争在不断深入发展,认识北伐战争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
二、黄埔
军校
【多媒体】
图片:黄埔军校
问题:概括出黄埔军校的概况。
【设置问题】简述孙中山伟大的一生。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多媒体】
显示孙中山照片,播放哀乐。
两个代表小记者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扮演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角色,扮演孙中山的同学为开学典礼致词,然后记者采访孙中山。
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孙中山的伟大功绩,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在悼念孙中山过程中感悟他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并进行内化、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学习重点

1015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川教版

1015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川教版

2
本课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初二学生想象力丰富,有表现自己的热情,有强烈 的求知欲,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在经过了一年的历史学习后,初步掌握了 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但对事物的认知仍以感性为主。所以,识记层面的内容,完全可交给学生自主完成。 对于需要理解和应用的内容,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来启发和引导,才能够达到 相应目标。 识记与理解: 1. 记住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对象、主要战场; 2. 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并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条件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北伐战争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共产党员和共青 团在中国革命中的不同时期始终体现了其先进性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生跟着唱 生答国民革命运动
生阅读教材 P55--56,找出答案 生看材料,集体朗读对联,并思考 回答
利用其旋律的熟悉 和歌词的不同引起 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 从材料中获得有用 信息的能力
1
对象 2、展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个军阀的军事实力及国民革命 军的军事实力 组织学生讨论:国民政府应该采取 何种战术打赢这一仗? 3、进一步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的原因? 活动三:交流展示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 民 大 革 命 失 败 的 标 志 是 什 么?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建立 者、性质? 活动四:质疑拓展 3、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活动五:检测反馈 多媒体展示题目
生先看大屏幕展示的资料,结合资 料思考,并小组之间讨论
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并认识到共产 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第六章国民⾰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1924年初——1927年7⽉)【本章重点知识】1、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条件与⽅针;2、中共“三⼤”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3、国民党“⼀⼤”召开时间、地点、中⼼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4、新三民主义的作⽤及其与中共民主⾰命纲领的原则区别;5、黄埔军校的领导⼈、特点;6、冯⽟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7、孙中⼭北上宣⾔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性质、领导机构;9、省港⼤罢⼯的领导机构和特点;10、两次东征的主⼒、对象、意义;11、北伐胜利进军的⽬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12、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13、帝国主义公开⼲涉中国⾰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5、“四⼀⼆”与“七⼀五”反⾰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16、张作霖杀害李⼤钊;17、⼤⾰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与教训。

【知识结构】⼀、开始标志:国共第⼀次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针①中国共产党:在后认识到,要战胜强⼤的敌⼈,必须争取⼀切可能的同盟者,建⽴。

(必要性)②中国国民党:“⽐较是⾰命的派,⽐较是真正的派”;在社会上有⼀定的威信;在南⽅建⽴了⾰命根据地;孙中⼭在失败后,真诚地欢迎同他合作,决定改组。

(可能性)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会晤孙中⼭,建议孙中⼭,创办,同合作;孙中⼭接受和的帮助,同意以“”的⽅式与合作,改组。

(外部条件)④中共“三⼤”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命统⼀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a、时间:年b、召开地点:d、合作⽅针:共产党员以⾝份加⼊;保持共产党在上、上和上的;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阶级、阶级、和联盟的政党。

e、评价:中共三⼤的决定,有巨⼤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的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的召开①时间:年初②地点:③中⼼议题:讨论问题④⼤会主席: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会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了“、、”的三⼤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若⼲是⼀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ocx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ocx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一、教学目标:重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难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重点分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是本课重点。

学生通过两次政变才能认清:蒋介石和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xxx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导致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并可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归纳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线索和原因;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归纳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作了哪些贡献?难点分析: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是本课难点。

这是对本节和全章教材的一个总结,理论性强。

学生要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才能深入理解。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而这正是高一学生普遍缺乏的。

难点突破:学生分五组讨论: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前所未有”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运用知识,突破难点。

二、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1)小品剧《李大钊遇难》(2)导入:提问学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表现。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1.帝国主义干涉革命: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并回答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原因及表现。

教师总结:①武装威胁②制造惨案③最后通谍④支持蒋汪。

2.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①“西山会议派”破坏国共合作教师介绍:国民党右派的反共、反国共合作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孙xxx 逝世后更加猖狂。

“西山会议派”代表人物;分裂活动的影响:国民党右派公然分裂国共合作、分裂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严重。

②蒋介石加紧篡夺革命领导权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蒋介石通过怎样的手段夺取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的?(“xxx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③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表现。

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过程1.局部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①条件:由学生讨论并归纳为:蒋介石掌握军权党权;帝国主义的支持;江浙财阀和xxx流氓头子的支持;汪精卫同意讨论“分共”问题;陈汪“联合声明”。

人教版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直奉结成反革命联盟;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和经过;冯玉祥誓师参加北伐;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2.能力要求:(1)通过帝国主义制造众多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中国人民革命必须坚持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926年春至1927年春,是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岁月。

北伐战争的号角震响神州,唤醒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北伐战争的炮声响彻云霄,炸碎了中外反动派的白日梦。

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起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北伐战争的胜利是本节的重点。

从广东誓师到攻占南京仅10个月,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北伐军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军阀主力,使军阀的反动统治崩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是大革命的最高潮。

此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2)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事件和最大成果,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2.难点分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战争能够取得巨大胜利并使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其原因需从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师: 1926年的广东革命根据地,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歌,(放录音)“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这是一首什么歌?生:(作各种回答)师: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国民革命歌》。

在嘹亮的歌声中,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开始了。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此目内容是掌握的重点,依据教材内容逐一掌握知识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的历史意义:1.背景:(1)“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2)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政治保障。

(3)五卅运动准备了群众基础。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奠定了后方基地(5)迫切性: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一面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一面准备南下进攻广州国民政府。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政权,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4.战况:(1)1926年7月开始。

北伐军攻占湖南,在湖北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

(2)在江西,北伐军南北合击,占领南昌。

福建敌军起义。

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南京。

进驻上海,1927年初。

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3)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与冯玉祥会师郑州,奉军被迫撤退。

(4)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占领了徐州。

5.胜利进军原因(1)国共合作,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即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3)广大北伐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二)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此目内容考纲没有作重点要求,只了解下列内容就行了:1.原因:①国共合作的推动;②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③北伐战争的推动;④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激化了与中国人民的矛盾。

2.工人运动:①工会组织的发展;②工人纠察队的建立,支持北伐战争;③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取得胜利。

3.农民运动:①组织农民协会;②支持北伐战争;③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政权和武装;④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⑤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此目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并且对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

10.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10.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中国近代史(上)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第10课国民革命
【学习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对象、主要战场,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条件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了解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培养学生透过事物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得到实现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并感受孙中山一切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先的博大胸襟,以及他作为民主革命先驱的现实主义眼光;通过了解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始终体现了其先进性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月地点:周恩来
在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
主力。

在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在福建战场:攻入浙江,
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官兵浴血奋战;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
①发动者:蒋介石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南京。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方案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军阀混战情况。

2.了解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3.掌握国民会议运动。

4.掌握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5.掌握两次东征。

6.了解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爱国热情。

并教育学生,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挽救中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这种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2.通过国共合作的有关史实,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

三、能力目标1.正确评价不同时期孙中山为救国救民所做的努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五卅运动中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问题。

四、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孙中山《北上宣言》、总理遗嘱等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是重点。

通过这些事件,可以说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异,且更进一步说明了北方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坚忍不拔的人格精神。

在这一内容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北上及国民会议运动的目的,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国共合作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把立志反帝作为革命的第一目标。

同时,教材还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先生不幸于北京病逝的情况。

通过这一内容的讲述,学生能更进一步地感受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及其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所奉献出的一切。

正因如此,他的逝世才有举国哀悼、万众悲痛的场面。

(2)五卅运动是重点。

五卅运动作为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有着重要地位。

在运动中,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而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事件;在运动中,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这一组织充分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性质。

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组别:政史组主备人:冉仁波审定人:邓易成学习目标Array1、记住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对象、主要战场。

2、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学习课时:1课时一、导预疑学1.情景创设:资料:“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到帝国主义,打到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摘自《国民革命歌》思考:由上面的材料,你可以说说当时中国面临的两大敌人是谁吗?回顾旧知识,说说清政府被推翻后,统治中国的是哪个政府?情况怎样?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勾画要点。

(预习填空、组内交流,组长检查)(1)1924年1月,国民党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任政治部主任。

军校共办6期,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3)为推翻的统治,实现的统一,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主要对象是。

地区是主战场,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后消灭了主力(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战功赫赫)。

在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同北伐军遥相呼应。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4)1927年,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民革命失败。

(5)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至南京实现了“宁汉合流”。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word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word教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9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内容标准】(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通过分析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与南京政府成立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资料,加深对北伐战争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先烈们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自己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要点】要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从当前海峡两岸及国共现实切入,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新课探究】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原因①孙中山领导多次革命活动,但均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在总结革命失败教训时,深感依靠军阀进行革命活动是行不通的。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共产国际、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被镇压后,也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

④孙中山是一位有崇高威望和经历风雨考验的革命领袖,国民党在当时是代表进步力量、拥有武装力量、群众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政党。

中共开始寻求与孙中山合作。

2、中共三大①时间:1923.6②地点:广州③内容:(P58第二段)A、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同时,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④局限性:没有提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国民党一大①时间:1924.1②地点:广州③内容:(P58第三、四段)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办法。

C、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主要讲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

教材内容涵盖了国民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旨在让学生了解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国民革命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国民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国民革命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国民革命的意义。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情色彩较为敏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掌握国民革命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民革命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民革命的过程及影响。

2.难点: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国民革命的背景及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民革命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国民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让学生对国民革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国民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国民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国民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本课主要内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过程和性质,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但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深入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过程和性质,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过程和性质,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历史认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过程和性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过程和性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史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教案【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政治特征: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特征: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思想特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本;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并存的状况,但新三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导地位。

【考点清单】
1.新文化运动(提法变得更细致):(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第15课国民革命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第15课国民革命教案冀教版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和图片等,生动展示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如时间线游戏、历史事件排序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的第15课国民革命教案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背景、事件过程和影响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 第15课 国民革命教案 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的第15课国民革命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围绕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民革命的发展和国民革命的失败三个部分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发动等。
情感升华:
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等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12.国民革命教案

12.国民革命教案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师生共同总结: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展示题目
展示形式
展示小组
评价小组
第一题
板书
第二题
口头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展示要求:
(1)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介明了。
(2)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排版整齐。
(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迅速记录,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评价要求:
(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板书规范、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最高分10分)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
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教材出版社(川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教学目标】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布置学生阅读47——5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国民党一大:1924年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2、据48页“记记”: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和学校的负责人(要求学生把它作出醒目的标记,并在小组内识记。

参考插图《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黄埔军校的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教师小结、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

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锋相对,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二、北伐战争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战争的对象有哪些人?(指导学生在49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位置,画圈作标记。

)3、北伐军进攻路线上有哪些重要地名?指导学生在49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两种箭头所经过的地名,作出标记:A.广州→长沙→岳阳→汀泗桥→武昌→贺胜桥→九江、南昌→南京B.广州→南昌→南京C.广州→上海4、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A.作战方针正确;B.国共两党紧密合作;C.[叶挺独立团---“铁军”]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官兵浴血奋战;D.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等。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教案【知识点拨】1.直奉军阀结合和“三一八〞惨案①结合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②表现:一面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一面准备南下进攻国民政府。

③“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枪杀游行请愿的爱国人士的恶性事件2.北伐战争①原因: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的任务;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开展,形势开展推动国民政府通过革命战争实现统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达成“谅解〞,结成反革命结合战线。

他们一面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一面准备南下进攻国民政府。

②性质: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一一共时期,在中国一一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国民政府进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战争。

③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一中国。

④北伐战争成功进军的原因:国一一共两党团结,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北伐军得到广阔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阔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一一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⑤北伐战争的影响:北伐战争的成功,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高涨。

为迎接北伐军进入,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在北伐战争的鼓舞下,各地人民进展反帝斗争,纷纷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租界。

、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的英租界。

【疑难解析】1.重点分析:(1)北伐战争的成功是本节的重点。

从誓师到攻占仅10个月,革命形势开展迅速,革命权利从珠江流域开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

北伐军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军阀主力,使军阀的反动统治崩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权利,是大革命的最高潮。

此后国民政府迁都,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2)收回汉口、英租界是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事件和最大成果,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2.难点分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战争可以获得宏大成功并使国民革命运动到达高潮,其原因需从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阔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一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具有一定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革命运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负责人,理解其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记住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理解其性质。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对联、讲演辞和视频等)的观察、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历史信息和应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北伐战争得以进行的条件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归纳、概括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局势的了解,感受列强操纵下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国民革命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

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过程中革命军人尤其是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事迹的了解,感受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认识共产党员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体现出的先进性,树立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原因(即北伐战争的原因),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的胜利进军及其主要原因。

难点:结合史实综合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围绕问题设置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运用讲述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栏目正在播出一个系列节目——《永远的丰碑》。

有没有同学们知道,《永远的丰碑》介绍的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老师注意到,其中有不少的优秀共产党员毕业于著名的黄埔军校,有的还参加过著名的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是怎样创建的?北伐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国民大革命》,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这段历史。

二、新课教学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进行发生在大约80年前的中国。

那时的中国政局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当时中国的政局有何特点?(课件显示图片)图1:军阀割据图图2:军阀混战图图3:农民逃亡图(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处于军阀统治下,形成了军阀割据局面。

各派军阀投靠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地盘展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面对这种处境,人民会怎么样呢?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又是什么呢?(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打倒既有帝国主义列强支持、又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军阀呢?(让学生相互讨论、议论一会儿,然后请同学起来发表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然后总结。

)要到达“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的,就必须联合一切革命力量,建立革命的武装,开展革命战争。

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刚刚建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与当时还在坚持进行革命的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课件显示图片。

)图1:孙中山图2:国民党“一大”(结合图片简要介绍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的实现,促成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壮大了革命力量。

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正式决定并着手筹建军官学校。

经过努力,军官学校终于在广州黄埔建立了。

(二)黄埔军校的创建(课件显示黄埔军校图片,简要指出其主要负责人。

)1924年6月,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发表了演说,对军校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课件显示演说词节选:“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有了这种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请学生起来朗读后,提问)这段演说表明孙中山先生创办这所军校的目的是什么?(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回答。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军校采取了同以往军校不同的办学方针。

(课件显示图片: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体现了军校怎样的办学宗旨?(培养有革命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中国共产党对军校的创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呢?(指导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从派优秀党员担任有关负责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选派骨干学习等方面进行说明。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堪称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

(可用课件显示《永远的丰碑》中出身黄埔军校的优秀共产党员,也可指出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五人曾在黄埔军校工作或学习过。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的学生为骨干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校的学生大多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各级领导干部。

不少共产党员在军中担任党代表,负责政治工作。

(设计方案之二:也可以课前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去查找与黄埔军校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从创建目的、宗旨、创建概况、办学特点、作用影响等方面去收集典型、生动的材料,由学生介绍。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播放《国民革命歌》的片断。

)(三)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的主要对象和方针《国民革命歌》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呢?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示意图。

(课件显示《军阀割据示意图》。

不同军阀盘踞的地区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开来,并标注三大军阀的军队数量。

)(让学生结合地图作介绍)1926年夏天,国民革命是否可以向北推进,北伐战争是否可以进行?(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和群众基础等几个方面归纳概括北伐的条件。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作了政治上的准备;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军事基础;国民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生活在军阀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正翘首以待革命风暴的到来。

)但是国民革命军只有大约十万人的武装,而北伐战争的进攻对象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的军队合计七十五万人。

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北伐应该如何进行?(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国民政府制定的北伐方针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对广东威胁最大的军阀吴佩孚所盘踞的湖南、湖北地区,成为北伐开始时的主战场。

2.北伐的胜利进军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结合课件动画显示北伐军进军路线,简要指出北伐军攻湖南、入湖北。

)北伐军在湖北,与吴佩孚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共产党员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在作战中屡建奇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壮烈感人的事迹。

(播放《永远的丰碑》中的《“模范的革命军人”曹渊》视频。

)(学生讨论)在曹渊身上体现出了共产党员怎样的革命精神?北伐的胜利进军,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广大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发动和领导下,积极支援和参加北伐战争。

(课件显示图片《支援北伐的工农运输队》、《参加起义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民众的唤起和民众的联合,使得这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成为了国民的大革命。

在北伐战争的影响下,西北地区的冯玉祥率部在五原誓师,参加了国民革命。

(配合以五原誓师图片和南下形势图。

)冯玉祥的军队与北伐军南北呼应。

3.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归纳一下,北伐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哪些?(从三个战场的进展、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等归纳。

)北伐战争为什么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革命成果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指导。

各组推出代表发言。

教师启发学生从敌我双方分析,重点分析革命阵营方面的各种因素。

对于学生的发言,多鼓励,多点拨,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点评。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总结为几个要点,并强化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件显示)(1)人民愿望(2)两党合作(3)方针正确(4)官兵英勇(5)党员模范(6)工农支持北伐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高涨,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革命的烈火严重威胁到了哪些人的利益呢?他们会怎么办呢?(让学生简单议论一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等国内外反动势力,千方百计地企图破坏、阻止革命。

他们阴险地在革命阵营中寻找自己的代理人。

1927年,隐藏在革命阵营内部的野心家、阴谋家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发生了逆转。

(四)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反革命政变和大革命的失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在发动“四一二”政变后,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反动的政权,它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凶残的大屠杀。

(课件显示图片。

)图1:蒋介石在上海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图2:《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的报道(即重庆三三一大屠杀,可结合地方史内容,适当介绍杨公烈士的事迹,突出反革命的凶残和革命者的无畏。

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关于三三一大屠杀和杨闇公烈士的相关资料,由学生来讲述、介绍。

)三、新课小结80多年前,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望,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掀起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国民大革命。

虽然革命最终遭到了失败,但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吓不倒千千万万为人民谋幸福的英雄儿女。

革命烈士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留下豪言壮语:“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国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继续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