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茶文化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在英国,茶文化尤其是红茶文化也是渊源颇深。

中国茶在向西方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只是传去了茶叶,而只有在英国真正形成了一种文化。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茶的种类相同点:中国与英国同样爱好红茶不同点:中国人除红茶外同样喜好: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英国人则偏重于喝红茶茶具相同点:喝茶时,都需要茶杯、茶壶茶勺等工具不同点:(1)材料中国,主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英国,茶具多用陶瓷做成也有金属制作的(2)茶具的花纹,造型中国,国壶花色多为中国式人物、树木花草或是无花纹,保持壶身的整洁,古朴每个朝代茶具的花纹又各有特色,古代茶具较为多见的有朵花纹,蕉叶纹,团菊纹,卷草纹,缠枝纹,折枝花纹等。

英国,茶具上面绘有精美的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轻松、优雅;而且,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并镶有金边的杯组.喜好中国1.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清饮法):茶叶冲以煮沸,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2.求多种享受的饮茶习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

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

一般采用”调饮法”喝茶习俗相同点: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不同点: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谢”。

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谢意,在另一些地区,客人想继续喝茶,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认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加茶水了。

英国人喝下午茶与东方人品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包括一壶茶及一份点心,点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饼或是小蛋糕,各家餐厅点心的搭配有点不同。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就是劳动生产物,就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就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就是茶与文化得有机融合,这包含与体现一定时期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得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得21世纪,茶文化更就是得到了空前得发展与进步、然而,各国得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得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得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得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得影响之深远。

红茶得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得“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得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得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得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得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得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她们得灵丹妙药与社交得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得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得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就是不可或缺得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得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得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得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中英茶文化差异-精选文档

中英茶文化差异-精选文档

中英茶文化差异随着当今世界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通过文化的形式影响着世界各地,但不同的人文背景,环境差异,风土人情也使中英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茶作为中国的民族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进程,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约300多万年前。

根据陆羽《茶经》所?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文化在中国的体现被称为茶道,也是中国文化中唯一获得此称号的美食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即所谓的“四大精神”: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中心,是由《周易》中“保合大和”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也是茶道之魂。

在儒学中体现为“中庸之道”。

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谦逊待人,在为人处世中体现“以和为贵”。

静,意味着安静,纯净和整洁。

品茶需要平和宁静的环境和空灵虚静的心,当空气中飘散着茶的幽香,萦绕着身心,品茗者的内心也得愈加空灵透澈,渐入“天人合一”的意境。

怡,意味着高兴,舒心和满足。

幽美的品茶环境,精致的茶具,迷人的茶香,清爽的茶味都使人产生舒适的感觉。

人们的审美器官和精神心灵都会在这样一个舒畅,怡悦的氛围中得到升华与满足。

真,意味着物之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

无论是茶叶,茶具还是桌椅,字画等都要求真家真迹;品茗时的情谊也要真挚;释放真性情;在自然中体会其“道”的哲学。

据记载,茶饮于西汉,三国时期,饮茶在南方很受欢迎,孙权的后代孙昊首先在宴会上将茶取代了酒,此后,在宫廷事务中,茶与酒有着同等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已成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享受生活的标志,文人饮茶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思想。

中国茶文化在唐朝达到了成熟期,“茶圣”陆羽创作的《茶经》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将茶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宋代饮茶也很受欢迎,茶叶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了元代,人们饮茶更突出表现自己的精神层面,磨炼自己的意志。

在明清时期,茶文化则是茶艺简洁,返朴归真。

此外,中国的茶在此期间出口到了英国。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既是品茶的艺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茶具、礼仪等方面探讨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一、历史渊源的差异中国茶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茶道在其中承载了这种思想,将茶作为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而西方茶道则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从东方引进茶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品茶文化。

西方茶道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强调品味茶的乐趣。

因此,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在历史渊源上存在较大差异。

二、茶具的差异在中国茶道中,茶具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被视为一种艺术品。

中国茶道中常用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这些茶具注重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茶壶通常是陶瓷或紫砂制成,既能保持水温,又能突出茶的香气。

而西方茶道的茶具则相对简洁,主要有茶壶、茶杯和茶托,注重的是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茶壶通常以瓷器或玻璃制成,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茶叶的变化。

三、礼仪的不同中国茶道注重礼仪,在茶道过程中,茶主人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仪式为客人泡茶,茶具的使用和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茶主人会用手指触碗,倒茶时先向长辈或客人斟茶,以示尊重。

而西方茶道则更注重简洁和舒适的体验,一般是自行泡茶或由服务员帮助泡茶,礼仪上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要求。

四、茶品的不同中国茶道中最常用的茶品是绿茶、红茶和花茶,茶叶的制作过程独特且味道独特。

中国人喜欢清淡的茶味,强调茶的韵味和香气。

而西方茶道则更多地注重茶的口感和色泽,他们追求浓厚的茶味和变化丰富的香气。

英式红茶和烟熏茶等是西方茶道中常见的茶品。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在历史背景、茶具、礼仪以及茶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茶道强调茶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注重和谐、内敛的品茶方式;而西方茶道则更加着重于茶的品质和味道,追求直接的感官享受。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国家对茶的认知、制作方式、礼仪和习俗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综述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之处,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茶的起源和发展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摘茶叶、制作茶饮。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茶艺师通过独特的冲泡方式展示茶叶的优雅和品质。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15世纪后才开始引入茶叶,茶文化的发展相对较晚。

西方茶文化强调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更注重茶叶的口感和添加剂的搭配。

二、茶的种类和品味中西方对茶的种类和品味有着不同的偏好。

中国茶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

中国人喜欢以清淡的口感和茶叶本身的香气为主,注重茶叶的原汁原味。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茶的口感和口味的多样性。

他们常饮用加工糖和牛奶的红茶、奶茶和草药茶。

三、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制作和冲泡方式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之一。

中国人重视茶的冲泡工艺,通过具体的步骤和时间控制来达到最佳的茶香和口感。

茶艺师的冲泡过程往往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

相比之下,西方茶的冲泡方式相对简单,更注重茶的便利性和速度。

西方人常使用茶袋或茶包来冲泡茶,这种方式更适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四、茶的礼仪和习俗茶的礼仪和习俗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重要差异。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的礼仪,茶艺师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人群的需求,展示不同的茶艺表演和冲泡方式。

中国人常用茶会、茶道、茶艺等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好意。

而西方茶文化更注重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他们常在下午茶时间享用茶点和谈论各种话题。

中西方茶文化在茶的起源和发展、茶的种类和品味、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礼仪和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

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

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中日茶文化同源而异辙,内涵近似而形式去远。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一)茶文化史的起点不同。

中国茶文化史是从实用上升至精神文化的。

而日本茶文化史则是从精神文化推广至实用的。

茶味苦性寒,对于阳病热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茶的这一特性早被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发现。

所以,茶是被当做药首先被中国人所利用的。

开始时多被用于复方中的一味,后经陆羽宣扬,逐渐趁于单方利用,尔后茶抢占了中国第一饮料之首座。

唐以后,茶为文人所爱,文人们饮茶赋诗,进而使茶与诗得到了结合。

又加之中唐时金丹中毒卒故多发,人们从倾慕全属类“仙药”转至倾墓草木类“仙药”,使饮茶风习大盛,这一时期的茶诗中常把茶比做仙药。

由此,也给饮茶这一物质行为带上了精神文化的色彩。

之后,饮茶成了君子文人生活、教养的一部分而至今。

与此相反,茶在日本,一开始便是被作为高稚的精神文化。

茶被遣唐使带到日本以后,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之间流行起来,他们模仿中国丈人的样子饮茶赋诗,弹琴垂钓。

日本三大汉诗集中留下了许多崔峨天皇与空海、最澄等人一起品茶的足迹。

尔后13世纪经荣西(吃茶养生记》提倡,茶才开始在寺院里流行开来,以至十七世纪,茶在日本被大面积栽种之后,饮茶才普及及到了民间。

(二)左右茶丈化发展方向的动力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随着茶叶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唐代的茶是经米、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而制成的粗糙的饼茶,由此,唐代的饮茶方式也是经炙、捣、眼、煮等程序的煮饮。

至宋,粗糙的饼茶被改造为精制的团茶,磨好的茶粉可以即冲即服,于是,饮茶方式也转变为冲饮。

再至明初,茶叶产蚤大增,制茶技术发展为炒制,工本下降。

由此,饮茶方式也变为泡饮而延用至今。

煮饮、冲饮、泡饮,中国饮茶方式随制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摒弃旧式,采用新法。

与此相反,日本饮茶方式的变是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史土的三次大的高潮而来的。

八世纪唐使带回了煮饮的方式,于是以弘仁茶风为代表的平安饮茶便来用了煮饮。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一)品饮方式的不同。

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

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

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二)茶具的使用不同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三)滤茶器的使用不同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

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

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

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

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五)茶道精神的不同。

东方茶具多为陶瓷制品,西方茶具多为银器。

东方人讲究茶道,西方人饮茶也有一套礼数,如要使用滤茶器,倒茶要至杯中至四分之三满。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引言: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中西方茶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了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起源与历史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茶的记载,茶被视为一种药物和饮品。

而在西方,茶的起源相对较晚,直到16世纪才从中国传入欧洲。

最早的茶叶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后来逐渐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

二、茶的种类与制作方法中西方茶文化对茶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茶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品饮方式。

而在西方,茶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有红茶、绿茶和花草茶等。

西方人一般将茶泡在热水中,饮用时加入糖或牛奶。

三、茶文化的社交与礼仪中西方茶文化在社交与礼仪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茶具有较高的礼仪性,茶艺表演被视为一种文化艺术,茶席上的主人会向客人献茶,表示尊敬和好客。

而在西方,茶的社交功能相对较弱,茶一般被视为一种饮料,人们在喝茶时更注重放松和享受。

四、茶文化的象征意义中西方茶文化在象征意义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文化象征,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茶具有清心、宁神的作用,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而在西方,茶的象征意义相对较弱,茶被视为一种普通的饮料,人们喝茶更多是为了解渴或享受。

五、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承中西方茶文化在影响和传承方面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茶文化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茶文化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而在西方,茶文化的传承相对较弱,茶在西方国家的地位相对较低,人们更多地选择咖啡作为日常饮品。

结论:通过对比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可以看出中西方茶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历史渊源:中西方的茶文化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几千年的种植和饮用历史。

西方国家对于茶的了解相对较晚,直到16世纪才开始引入茶叶。

2. 饮用方式:中国茶文化注重泡茶和品茶,特别是功夫茶和茶道文化的发展。

而在西方,茶通常作为一种饮料被冲泡或者加入牛奶和糖来调味。

3. 茶具装饰:中国茶具十分讲究,以紫砂壶、茶杯等为代表,追求简洁、自然的美感。

而在西方,茶具更多地依赖于陶瓷和玻璃材料,并可能有更多的装饰元素。

4. 礼仪与礼节:中国茶文化强调茶艺的礼仪和独特的茶道仪式,例如烧水、冲泡、倒茶等步骤,注重沉静、内敛的氛围。

而在西方,茶的饮用更加随意和放松,不像中国那样有严格的礼仪要求。

5. 茶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被视为修身养性、表达情感的象征。

而在西方,茶可能更多地作为一种日常饮品,不具备同样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方茶文化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历史渊源、饮用方式、茶具装饰、礼仪与礼节以及茶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茶的认识和使用方式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为什么要了解不同的饮茶文化呢?这能让您在饮茶时,不仅品味到茶的香馥,更能体悟茶的底蕴。

将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为您增添一份游刃有余的优雅。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一起来看看。

中西茶文化差异差异1 中西茶具各有讲究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差异2 滤茶器是西方人饮茶必备良品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差异3 中国茶不需调味品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中日茶文化差异。

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

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成为佛门清规。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

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

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茶文化是一种文化元素,是产生于人们种植茶叶、饮茶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全球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今茶文化已经在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内容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通过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精神引领,通过开展茶文化教育,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

我国是茶叶产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形成体系的国家。

而西方茶文化则是在全世界融合之后形成的,尽管其产生历史不同,但都各自形成了与茶相关的文化体系。

当前我们在开展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好文化教学,就必须深层次分析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别。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两者产生时代背景不同,融入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各种文化元素。

根据相关着作记载,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和历史。

而随着茶文化逐渐从贵族生活走向大众,在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形成。

我国茶文化形成于封建时期,主要推崇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佛教文化和道家文化辅助结合的文化机制,而整个茶文化中也能明显地看到这一系列内容。

而西方茶文化则与其完全不同,我国茶叶传入西方,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全球贸易开展实现传播的,西方的茶文化基本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同步,因此无论是早上茶,还是下午茶,都能看到西方茶文化的特色。

中西茶文化形成于不同时期,而且各种茶文化内都与其所处时代之间有着极大关联。

正是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特点和内涵的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两者饮茶、品茶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喝茶时,对冲泡水、茶具、茶道等,都有着一定要求,同时也可以很随意。

中国人饮茶,更多在于品。

这其中反映了一种态度、理念。

因此中国茶文化中,往往有着一种休闲、养生的认知含义。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的异同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的异同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的异同茶道作为中国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深受两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茶具、茶艺、茶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揭示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的异同。

一、茶具茶具在茶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泡茶的必备工具,也是表达美学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在茶具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茶具的代表是茶壶、茶杯和茶盘。

茶壶通常由紫砂泥制成,精美的外观可以使泡制出的茶汤更加饱满和鲜美。

而茶杯大多采用白瓷材质,简约而又雅致。

茶盘则是用来盛放茶具和茶叶的,一般采用木制或石制,制作精美。

韩国茶具的代表是茶碗、茶杯和茶托。

茶碗通常采用白色瓷器,表面有特殊的斑纹装饰,具有浓郁的艺术感。

茶杯则多采用玻璃材质,透明的外观可以让人欣赏到茶叶的变化。

茶托是用来放置茶具的,通常采用木制或瓷器材质,简洁而又实用。

二、茶艺茶艺是茶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人们通过泡茶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展现礼仪的重要方式。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在茶艺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

中国茶道注重巧妙的动作和精致的礼仪,通常采用独特的手法来泡茶,如高冲、低提、花鼓泡茶法等。

在茶艺表演中,茶人会以深情款款的姿态递茶,以表达出对客人的尊敬和关怀。

韩国茶道则更加注重简约和平静的氛围。

茶艺表演中,茶师会以简洁的动作泡茶,借助自然光线和优美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三、茶文化茶文化是茶道中的精髓所在,它体现了茶人的修养、生活哲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茶道与韩国茶道在茶文化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众多名人文人都曾对茶有所研究和赞美。

中国茶道注重茶的品质和茶叶的种类,强调茶的历史和匠心。

中国茶文化中还注重对礼仪的尊重,茶道师傅通常需要通过长期的修行和学习来掌握茶艺的精髓。

韩国茶文化更加注重茶的仪式性和传统性。

茶道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茶道中他们注重的是茶与人的关系,以及茶的审美价值。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中英两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方式。

本文将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茶的起源和历史
二、茶的品种和制作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包括红茶、绿茶、黄茶、白茶、普洱茶等。

其中,大多数中国茶叶都是手工制作的,注重人工和自然的结合,使得茶味道独特。

而英国主要饮用红茶,且茶叶通常是机械加工的,从而保证了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储存更久时间。

三、品茶方式和文化礼仪
中国人在品茶时,首先要闻香,然后观色,品味之后咽干,最后留香回味。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不仅强调了茶的味道,更注重了它所代表的文化和礼仪。

而英国则更注重茶的社交功能,在品茶前会提供小点心、奶油和果酱,品茶时通常会使用特定的茶具和器具。

四、茶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常常被视为文化意义的象征,传承茶文化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茶文化被视为高雅、自然、平实的象征,它承载着古老、纯洁、和谐的文化内涵。

而在英国,茶文化则代表着优雅、礼仪和社交,它有着与中式茶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综上所述,中英两国茶文化在茶的起源、品种和制作方式、品茶方式和文化礼仪、茶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体现,说明了中国和英国的茶文化是各自独立的,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获得了独特的发展。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

一、中西方剑文化的定义
中西方剑文化在定义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剑文化主要围绕剑术、剑道和剑 礼展开,它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剑文化则更 多地体现在骑士精神、荣誉和权力等方面,剑被视为一种高贵的武器和身份的象 征。
二、中西方剑文化的特点
1、剑器的长度和重量:中西方剑在长度和重量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剑一 般较短,重量较轻,更便于携带和使用,而西方剑则较长,重量较重,彰显出骑 士的威严和权力。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与 文化内涵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以来,茶道、茶艺和茶文 化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被赋予了清雅、高洁、和谐等象 征意义。茶道精神也体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学派的哲学理念。
2、西方茶文化
西方的茶文化发展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 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饮品。在英国,下午茶文化逐渐兴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英式 风格。西方茶文化更多地强调实用性和物质享受,将茶与生活融为一体。
2、制造工艺:中西方剑的制造工艺也各具特色。中国剑以钢铁为主,注重 剑身的铸造和打磨,力求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而西方剑则多采用优质合金材料, 剑身坚硬,更注重剑的劈砍和突刺效果。
3、使用技巧:中西方剑的使用技巧也有所不同。中国剑注重灵巧和多变, 强调“以柔克刚”,而西方剑则更注重力量和速度,强调“以力制胜”。
四、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过程和特点以及交流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在未来发展中,中西方 茶文化将继续交流融合,互相促进发展。中国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茶文化的推 动其现代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也将进一步了解和接纳中国传统文化元 素,丰富本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茶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饮品,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却存在显著差异。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1.历史背景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可以追溯到其历史背景。

中文化的茶习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被视为精神和身体的滋养品。

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东方贸易中,茶成为非常重要的商品并传播到西方国家。

2.品种和制作方法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茶叶品种和制作方法上。

中国有着广泛的茶叶品种,例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等。

对于中国人来说,制作茶的历程非常重要,具有仪式感。

茶叶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摘叶、萎凋、烘焙和包装等步骤。

与此相反,西方主要饮用红茶和绿茶,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西方茶被冲泡,倾向于更加注重茶的口感和品质。

3.社交与礼仪中西方茶文化中的社交和礼仪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的茶艺表演和茶道是展示东方茶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人们用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手段,与朋友共同品茶,交谈和分享生活。

西方茶文化更加注重社交中的优雅和独特体验。

西方茶文化中的茶室和下午茶礼仪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其中包括糕点、小吃和优质的茶品。

4.茶道与品味中国的茶道强调的是茶的制作和品味过程。

中国人喝茶注重茶的品质和口感,茶具也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制作精美,并且与茶的种类和泡茶方法相匹配。

西方茶文化更加强调茶的口感和茶的香气。

西方人更常关注茶的品质和茶水的温度。

5.代表性茶种在中国,绿茶是最为代表性的茶种之一、绿茶口感清爽,容易入口。

而在西方,红茶是最具代表性的茶种。

红茶浓郁的口感和红褐色的茶水是西方茶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特点。

总结起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背景、茶叶品种和制作方法、社交与礼仪、茶道与品味以及代表性茶种等方面。

虽然茶是一种全球性的饮品,但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演变出独特而多样的方式。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茶文化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中英两国的文学家将“茶”作为争相歌颂的对象,将“茶”视作文人们的创作伴侣。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希望对您有用。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一、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茶的发现和使用并不等同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早在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但直到两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茶文化的萌芽;同样,虽然茶从16世纪开始就已经向西传播,但到18世纪才为英国社会所接受,逐渐从宫廷贵族的专享演化为社会各阶层的饮品。

在中国,茶叶在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药用的;后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至秦汉时,茶成为饮品;再至两晋南北朝时,茶成为寻常人家的待客之物,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东晋时,茶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为了待客之物、祭祀之品,表现出了自身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进入了精神领域,中国茶文化由此萌芽,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超过其自然实用功能。

但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只是寒光微露,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

直至唐代,我国的茶文化才正式形成。

唐朝时,农业进步、商贸活跃,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佛教兴旺、科举初成、诗风繁盛、流行贡茶、令行禁酒。

等时代因素更是掀起了一股社会饮茶风尚。

唐人陆羽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书中不仅对有关茶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详尽介绍,而且首次将饮茶过程看作一种艺术,还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整套强调意境的中国茶艺。

英国从未种植过茶叶,16世纪前更是只喝咖啡和酒。

茶叶在刚传入英国的时候也是作为药草使用的,真正把饮茶之风带到英国的是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

由于皇后的表率作用,虽然当时英国的红茶价值黄金,但贵族们依旧争相效仿,饮茶之风遂在英国宫廷流行起来,随后进入贵族世家。

中国茶由此转为时尚奢华生活的标志。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政治安宁、经济繁荣,很快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进口大量的茶叶,茶叶因此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中英茶文化对比

中英茶文化对比

中英茶文化对比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既是对茶的发展历史的记载和对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英茶文化对比,希望对您有用中英茶文化对比中英两国之间的茶具茶叶达到英国的同时,饮茶器具如瓷器茶壶、茶杯、茶叶罐子也随入口茶叶的船只来到英国。

这些外观美丽且存在异国情趣的器具,很快就吸引了贵族人士的眼光,他们从茶叶贸易商和瓷器商人那里把这些东西买回家,但是却是当做装潢品来用。

而其后英国也出现了本人烧制的陶瓷制品的茶壶,茶杯。

有的用金线描制,茶壶,茶杯上绘有英国特点的图案,显得异样的高贵华美。

用这种特制的茶壶泡上一杯茶,显得再文雅不外了。

而在同时期,我国的茶具多用紫砂制成的本质茶壶,是一种用朱泥货紫泥烧制而成,也有一种釉烧的陶器,呈褐色或黑褐色,状态各异,外形设计异常可人。

同时在中国的皇宫贵族也有一些颜色亮丽的陶瓷茶壶,上面有花鸟禽兽以及人物等精美形象。

而现在这些茶壶仍旧可以在各大博物馆,尤其是一些陶瓷博物馆内见到。

每一件都异常精巧。

在现代的中英两国,茶具并不太多的变更,英式的茶具大多以陶瓷为主,依然都显得无比优美。

而在中国既有陶瓷的茶具,同时也有玻璃,紫砂,等各式茶具。

茶叶的冲泡和口味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

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花茶等等,如若要分类,又有毛尖,铁观音,普洱等各种口味的茶叶。

自古代茶叶的冲泡方法,由原叶水煮泡茶,到茶叶中加各种调料,到当初干茶叶开水冲泡。

中国人最后的偏好却是品味茶叶的原汁滋味,即不在茶汤里面加牛奶,糖,肉桂等调料在里面。

而英国的茶叶固然最闻名的是英式红茶,然而英国却爱在泡的茶汤中加蜂蜜、肉桂、胡椒、威士忌、黄油、鸡蛋,以及所有他们想参加的货色,为所欲为的发明了很多口味。

用佛手柑油调制的格雷伯爵茶、阿萨姆红茶等少数种类,成为经典而奇特的民族茶产品,享誉世界。

此外,英国人对茶叶自身也进行了改革。

袋装的茶叶末取代了片片茶叶,称为速溶茶。

对比国内外茶文化论文

对比国内外茶文化论文

对比国内外茶文化论文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茶文化逐渐传播至全球各地,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也因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形态。

本文将从茶文化的起源、传播与发展、饮茶礼仪、茶器、茶艺等多个视角对比国内外茶文化的异同之处。

茶文化的起源和传播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河南洛阳附近的神农架山便是茶树发源的地方。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从神农尝百草到人们开始饮茶,到唐宋时期的盛行,再到明清时期的发展和繁荣,茶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逐渐传播到了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等地。

相较于中国,印度和英国等国家的茶文化传播则较为晚期。

印度是茶树的远古家园,但在当地,茶饮并不被视为一种文化,而是一种补充能量的饮品。

随着英国殖民印度和斯里兰卡,茶在英国风靡,茶文化也在逐渐发展。

英国的下午茶则成为了英国茶文化的代表,一个简洁美丽的茶具,让人们营相聚品茶,体验优雅。

饮茶礼仪中国人有“茶道”之称,饮茶礼仪不仅体现着对茶文化的尊重和敬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饮茶礼仪的传统概念是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追求静心、陶冶情操、陶冶性情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相比于中国的茶道,英国下午茶的饮茶礼仪更加简便,喝茶的方式也更为随意。

在英国,下午茶由主妇准备茶具和点心,大家一起聊天喝茶品尝点心,富有亲和力。

茶器茶器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匙等众多类别。

中国茶器的造型和图案构思独特,灵活,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应用。

常见的茶器如紫砂壶、青花瓷茶具、佛手杯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精美的工艺。

英国下午茶的茶具则显得比较精简,体现了英国人务实的性格。

英国人喜欢用不锈钢的茶壶、瓷杯等茶具,造型简单,色彩明亮。

茶艺茶艺是诠释茶文化的另一重要方面,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茶道、茶艺表演等。

中国的茶道表现形式繁多,在传承茶文化的过程中显得更具仪式感和道义感。

而英国下午茶的品茶方式则更加随意、自由,讲究的是轻松、愉悦地品尝茶水和点心,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点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茶文化的比较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书面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后传入西方。

17世纪起,饮茶成为英国贵族圈的风尚。

之后,英国人又将
西方独特的下午茶文化带入中国。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饮茶
有着不同习俗。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

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由茶叶引起的。

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

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
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

这个事件引起英
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制裁,最终导致美国独立革命发生。

美国人
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
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

除源自于欧洲的西方茶文化外,美国市场上的东方茶(乌龙茶、
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柠檬红茶)。

美国人与中国
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

饮用时,先在冷
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
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

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
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东方茶)
加上糖之习惯。

1657年茶叶出现在德国的药店,但是除了东弗里西亚(今下萨克森)一带地区之外,没有赢得德国人太多的兴趣。

现在德国人也喜欢
饮茶。

比如,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
窨制过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
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

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

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
太盛,有股涩酸味。

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
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
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

与东方茶相较,德国
茶味道较为清淡。

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
具多为银制品。

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
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
糟了。

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
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
碗的背面。

在西方,最早从中国传入茶叶的是俄罗斯,从中国经过蒙古草原到俄罗斯,曾有一条“茶叶之路”。

俄罗斯人发明了煮茶的“茶炊”,类似一个小锅炉,一般用铜制,中间生炭火,上面有一个煮
茶的茶壶,下面有一个龙头,煮好的浓茶用龙头中的水冲稀,加糖
和柠檬汁饮用,即柠檬茶。

随时可以提供热茶水,是寒冷的俄罗斯
气候下,家庭必备的设施。

现在一般用电加热,也有用不锈钢制造的。

由于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设计制造成各种装饰花样,是俄罗斯
家庭比较显眼的家具。

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相隔千年,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
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

陆羽在《茶经》里
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疗保健、历史
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等。

汉朝时,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
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饮茶蔚然成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并出现茶馆、茶宴;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
曲艺进入茶馆,发展对外茶叶贸易。

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意识形态,融化了儒家思想和道家、释家的哲学色彩。

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了现代科技、现代媒体和市场
经济的精髓,概括地说就是“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
茶联谊、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
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这一切,便是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在《红楼梦》里,妙玉曾说及饮茶:“一盏为品,二盏为喝,三盏则是驴饮。

”可见,中国茶的核心功能是“品”,解渴只是衍生功能。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中国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南北
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
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明代末期,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
大门。

起初,西方人怀疑茶叶有毒,饮后必喝白兰地排毒,“久经
考验”后才开怀畅饮,并引发茶叶走私和盗窃茶种。

嗣后,通过“茶马古道”,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
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

在英国,饮茶成为人们
生活一部分,占据全部饮料的70﹪,也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
种礼仪,还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
需的仪程。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
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

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

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源泉。

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交流学术和洽谈经贸。

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