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中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2.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变化;3.理解冲量的定义;4.从前面的推导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并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5.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通过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领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1.理解动量定理2.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动量定理的矢量性2.使用动量定理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材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和行使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
而在所有的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
汽车碰撞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减少碰撞时对人员的伤害是重要的研究问题,其中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思考:为什么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能够在相同碰撞时削减对人员的损伤?建立物理模型:质量为m的物体,在协力F的感化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由v变为v’,如是图所示: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a而加速度定义有:联立可得:av'vtv'vF mt变形可得:一、动量1.定义: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p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XXX/s学生活动:我们相识了动量的根本内容,但是动量在物理学史中的建立过程是如何一个情况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本P6.接下来,我们连续来理解动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问题,并申明理由?1.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2.动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3.动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没有关系?总结:1.矢量性:因为速度v是矢量,质量m是标量,标量与矢量之积为矢量,所以动量P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同等。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学设计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
2.掌握计算动量的方法。
3.理解动量守恒和动量定理的应用。
4.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投影仪、计算器、实验器材(如小车、弹簧、测量器)。
2.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实验指导书。
3.学生前置知识: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量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创设探究环境,引出问题:“你观察过保龄球运动时会发现球在撞击球瓶后会倒下,而暂时静止的球瓶会滚动。
为什么?”2.学生思考并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
3.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出动量的概念。
解释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步骤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动量的定义: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v):p=m*v。
2.通过示例解释动量的方向和单位。
3.介绍动量定理:力(F)作用在物体上,会改变物体的动量。
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F*Δt=Δp。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1.分组设计实验:利用小车装上弹簧和质量块,固定在水平面上。
先让小车静止,然后通过弹簧撞击小车,记录下小车的运动情况。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要测量的数据,如质量、速度、时间等。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4.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动量的改变。
步骤四:课堂讨论(15分钟)1.学生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并通过数据分析讨论受力大小和追踪动量的改变。
2.引导学生发现动量守恒的规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并总结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1.提供一些计算动量和应用动量定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检查学生的答案,解释正确答案并纠正误差。
步骤六:拓展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动量问题,如碰撞、爆炸等。
2.演示相关实验,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3.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2. 动量定理3. 动量守恒定律4. 动量定理的应用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2. 讲解动量的概念:介绍动量的定义,动量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动量定理:推导动量定理,解释动量定理的意义。
4.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5. 动量定理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6.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课后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对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b)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表现。
c)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的定义
总结词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 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和速 度的乘积。
详细描述
动量是一个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惯性 大小。其定义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 符号P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 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动量的计算方法
总结词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 的速度。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对物体 进行积分运算,可以得到物体动量 的变化等于作用力与时间的乘积。
动量定理的应用条件
总结词
动量定理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系统。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情况,即 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且物体的质 量足够大。此外,动量定理不适用于 微观领域和高速领域,如原子核和粒 子加速器中的物理过程。
04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
生活中的动量定理应用
汽车安全带
安全带的设计利用了动量定理,通过限 制乘客的动量变化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 力。
VS
缓冲器
在建筑、设备和包装中,缓冲器用于吸收 冲击,减少物体动量的变化,从而保护物 体免受损坏。
体育运动中的动量定理应用
棒球
棒球运动员通过施加相反方向的力来改变球 棒的动量,从而改变球的飞行轨迹。
03 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
动量定理的表述
总结词
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与作用力之间关系的物理定理。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力与时间的乘积,即FΔt=mΔv。其中F表 示作用力,Δt表示作用时间,m表示物体的质量,Δv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
动量定理的推导
总结词
动量定理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 和积分运算进行推导。
教学设计8: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一、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16章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16章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中的动量定理,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动量定理尽管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但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要广。
更重要的是,动量定理将过程量(冲量)与两个简单的状态量(动量)的差(动量的变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应用起来比牛顿第二定律更方便。
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二)新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的适用性、矢量性。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会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限一维情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论探究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科学猜想、讨论交流、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
(3)通过对人类认识动量是矢量的历史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人类认识动量是矢量的历史过程的学习,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
(2)通过实验演示、科学猜想、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欲望。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现象,解决问题,使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动量定理的物理意义。
(2)应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运用动量定理解题(一维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取综合教学法,如问题激励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启发式等。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等。
(五)实验器材:1、教师演示器材:生鸡蛋两个,瓷砖一块,厚海绵垫一块;钩码一个(200g),铁架台一套,细线一根;实物投影仪一台,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一套。
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案公开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动量的概念1.1 动量的定义向学生介绍动量的概念,即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动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1.2 动量的计算解释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p = m 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计算物体的动量,加深对动量计算的理解。
第二章:动量定理2.1 动量定理的介绍向学生介绍动量定理,即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乘积。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2.2 动量定理的证明解释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Δp = F Δt,其中Δp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Δt为作用力持续的时间。
通过图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证明过程。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3.1 动量守恒定律的介绍向学生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意义。
3.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p_initial = Σp_final,其中Σp_initial为系统初始时刻的总动量,Σp_final为系统最终时刻的总动量。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第四章:动量与冲量的关系4.1 动量与冲量的定义向学生介绍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冲量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乘积。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区别和联系。
4.2 动量与冲量的关系解释动量与冲量的关系,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
通过图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动量与冲量的关系,并学会计算冲量的大小和方向。
第五章:动量定理的应用5.1 碰撞问题向学生介绍碰撞问题,即两个物体相互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和冲量计算。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碰撞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5.2 爆炸问题向学生介绍爆炸问题,即物体发生爆炸时的动量守恒和冲量计算。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动量的定义式和单位。
2.掌握动量定理的内容、表达式及其矢量性,理解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
3.能够运用动量定理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物理建模能力。
4.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及定义式。
动量定理的内容、表达式及矢量性。
教学难点:运用动量定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动量变化与力的冲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学生预习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运动员踢足球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球的'运动状态变化,提问:“是什么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引出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复习旧知:回顾牛顿第二定律(F=ma),强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引入新课: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除了考虑力、加速度、时间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动量,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量”的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量和动量定理。
二、讲授新知1.动量的概念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用字母p表示,即p=mv。
物理意义:动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单位:千克·米/秒(kg·m/s),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举例说明:不同物体在同一速度下的动量比较,同一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动量变化。
2.动量定理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表达式:Δp=F·t(其中Δp为动量变化量,F为合外力,t为时间,注意矢量性)。
讲解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简要),强调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也是矢量。
举例说明:利用动量定理分析小车碰撞、人走路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三、巩固练习例题解析:选取几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物理过程,运用动量定理求解。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姓名学科年级动量和动量定理XXX高三工作单位教材版本XXX人教版选修3-5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2、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2、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2、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处理有关的问题。
难点: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三、学情份析学生曾经研究了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公式为本节课的研究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理解问题时缺乏思维变通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而在讲授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靠,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在讲授中多让学生介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征象,增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16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
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影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这部分日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设计指导,会商,交流,合作六、讲授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接篮球一个人打篮球的图片用学生体验过或见过的问:这个人在干什么?你怎齐答:跑!么接篮球?如果向你飞来一个同速度的铅球你怎么办?为什么?说明描述物体状态时质量也需要考虑,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砸到身上疼现象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板书标题:动量和动量定理板书:1、动量动量的特点我们把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叫动量板书1、定义式:p=mv现在大家根据动量的定义分析动量的特点提问一个学生让其回答他(她)对动量的认识,若不全面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或教师提示学生经由过程自己的分析得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认识新的物理量,能加深他们对新物理量——动量的理解板书2、单位:3、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口头回答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例让学生熟动量4、状况量:对应某一时辰,具有瞬时性同时课件展示举例(口头叙述同时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一个质量为2kg的钢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求开始和下落2s时小球的动量问:在运动过程当中小球的动量恒定吗?回答:有方向,是矢量并引入下一个概念—动量的变化量板书二、动量的变化△P1、△p=p-p=mv末初末-mv初问:通过动量变化的表达式分析动量的变化有没有方向?板书:2、矢量:偏向与速度变化量△v方向相同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问:一个物体的动量变了可能是什么变化引起的?板书:3、动量变化的三种情况:(1)大小改变(2)偏向改变(3)大小和方向都改变课件展示:一个质量是0.1kg的小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回答: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统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速度变了动。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第一章:动量的概念1.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足球运动员踢球,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1.2 讲解:动量的定义,公式为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1.3 动量的计算: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并强调动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1.4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第二章:动量定理2.1 导入:通过碰撞和爆炸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变化的原因。
2.2 讲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即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与物体动量变化成正比,公式为FΔt=Δp。
2.3 动量定理的应用: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利用动量定理计算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动量变化。
2.4 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解释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动量变化方面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1 导入:通过碰撞和爆炸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2 讲解: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3 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介绍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并解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3.4 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现象中的应用:如爆炸、火箭发射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动量与动能的转化4.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滑梯、保龄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和动能的关系。
4.2 讲解:动量和动能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动量p=2mEK(其中EK表示动能)。
4.3 动量与动能的转化:讲解在碰撞和爆炸等现象中,动量和动能如何相互转化。
4.4 示例:通过具体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动量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并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如交通事故、运动员比赛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5.2 讲解: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如如何计算物体的碰撞力和冲击力等。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案教案一: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引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和单位;2. 理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和作用;3. 学会应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动量定理的应用;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和粉笔;2. PPT或教学图片,以例子和图示来说明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物理现象或实验,引起学生对动量的兴趣,如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2. 提问:你们知道弹簧秤是如何工作的吗?弹簧秤的指针指示的是什么?步骤二:讲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引入动量的概念和公式:动量 = 质量×速度,即p = mv。
2. 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案例,以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进行对比,进一步解释动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物体的动量,并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三:讲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介绍动量定理的公式:力 = 动量变化率/时间,即F = Δp/Δt。
2. 解释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动量;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可以导致不同速度的变化。
3. 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案例,展示动量定理的应用,如汽车碰撞、运动员起跑等。
4. 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四:总结和归纳(10分钟)1. 小结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总结动量定理的内容和作用;3. 提醒学生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五:课堂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通过小组或个人讨论,解决一些动量和动量定理相关的问题。
2.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2. 强调动量和动量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动量的更多应用场景。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教案标题: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应用;3. 掌握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击球运动员击球,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击球后球的运动情况,并引发对动量的思考。
概念解释:2. 解释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征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用数值和方向表示。
3. 引导学生计算动量的公式:动量(p)= 质量(m)× 速度(v)。
动量定理:4. 介绍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作用时间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5. 解释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F∆t = ∆p,其中F为作用力,∆t为作用时间,∆p为动量的改变量。
6. 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动量的改变量与作用力及作用时间有关。
实例应用:7. 提供一个运动问题的实例,如一个运动员用力推一个静止的小车,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8.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动量定理的公式进行计算。
9. 引导学生讨论结果的意义,如推动小车的力大小和时间对动量的影响。
拓展应用:10. 提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碰撞,引导学生分析并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11. 引导学生理解碰撞中动量守恒的概念,并运用动量定理进行计算。
总结:12. 总结动量和动量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3. 强调动量定理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评估:14. 设计一些练习题,测试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5.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案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使用弹簧测量不同物体的动量变化,加深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
教案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2. 实例问题和计算练习题,用于学生实践应用动量定理;3. 实验器材和记录表,用于进行动量实验。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定理,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2.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动画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速度和质量的概念,引出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动量的计算过程。
3. 动量定理:介绍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解释动量定理的意义。
4. 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
2. 动画:展示动量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设备:进行动量实验,验证动量定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0.5课时)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0.5课时)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0.5课时)九、教学拓展1.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探讨动量和动能的联系与区别。
3. 动量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动量定理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练习和示例,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动量和动量定理--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和动量的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变化2)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动量定理;2)通过师生互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会用动量定理解释处理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2)通过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动量和动量变化及其矢量性的理解;2、动量定理的推导;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动量、冲量的方向问题,是使用动量定理的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冲撞一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用具】鸡蛋、沙、细线、橡皮筋、小铁球、铁架台、垒球等【教学流程图】给出动量定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分析分组实验课后思考和拓展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复习上节内容明确动量概念是在前思考 用贴近 面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从科学分析时事和 史的角度,展示儿代科学家在追寻“不变生活的 量”的努力中逐渐形成“动量”概念的历例子引史过程。
师:首先,我们 兴奋入课题, 提出问题:来做一个游戏。
思考提出要 运动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发生作用时, 我这儿有一个棒足球,就能去顶(头解决的 作用的效果是由速度决定,还是由质量决 棒糖(或乒乓球攻门);铅球,则问题,激 定,还是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 球),扔出去, 不能。
发学生探究一:(生活实例探究)看谁能接到…… 速度小,就能去接。
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案公开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2. 掌握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教学内容: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2.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冲量。
教学活动:1. 引入动量的概念,通过实例解释动量的意义。
2. 讲解动量定理的定义和表达式,解释动量定理的含义。
练习题:1. 计算一个质量为2kg,速度为3m/s的物体的动量。
2. 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了5s,求该物体的动量变化。
第二章:动量的计算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物体的动量2. 掌握动量的大小和方向教学内容:1. 动量的计算公式:p = 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2. 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动量是一个矢量量,其大小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教学活动:1. 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
2. 解释动量的大小和方向,演示如何确定动量的方向。
练习题:1. 计算一个质量为3kg,速度为4m/s的物体的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2. 计算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了5s,该物体的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第三章:动量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应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2. 掌握动量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 动量定理的应用步骤:确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计算外力的冲量,求解物体的动量变化。
2. 动量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碰撞、爆炸等现象的分析。
教学活动:1. 讲解动量定理的应用步骤,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应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2. 分析碰撞和爆炸等现象,解释动量定理在这些现象中的应用。
练习题:1. 两个物体碰撞后,求解碰撞后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
2. 一个物体爆炸后,求解爆炸后各个物体的动量变化。
第四章: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 学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1.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第一章:动量的概念1.1 动量的定义解释动量的概念,公式:p = mv说明动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1.2 动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分析动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得出结论:动量大小取决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1.3 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探讨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关系,得出结论:动量与物体的速度和方向有关第二章:动量定理2.1 动量定理的定义解释动量定理的概念,公式:FΔt = Δp说明动量定理表明力作用时间与动量变化的关系2.2 动量定理的应用分析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碰撞、爆炸等2.3 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探讨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得出结论: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动量领域的应用第三章:动量的守恒3.1 动量守恒的定义解释动量守恒的概念,说明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外力抵消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3.2 动量守恒的条件探讨动量守恒的条件,得出结论: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系统内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抵消3.3 动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动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碰撞、爆炸等第四章:动量的测量和计算4.1 动量的测量方法介绍动量的测量方法,说明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来计算动量4.2 动量的计算公式回顾动量的计算公式:p = mv,说明如何根据质量和速度计算动量4.3 动量的单位说明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第五章:动量定理的实验验证5.1 动量定理实验的原理介绍动量定理实验的原理,说明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定理的正确性5.2 动量定理实验的步骤详细介绍动量定理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设备的准备、实验操作等5.3 动量定理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分析动量定理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实验验证了动量定理的正确性第六章:动量定理在碰撞现象中的应用6.1 弹性碰撞与动量定理解释弹性碰撞的概念,并说明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原理分析弹性碰撞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变化6.2 非弹性碰撞与动量定理解释非弹性碰撞的概念,并说明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和机械能转化的原理分析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变化第七章:动量定理在爆炸现象中的应用7.1 爆炸与动量定理解释爆炸过程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对周围物体的影响分析爆炸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爆炸前后系统的动量变化7.2 爆炸波传播与动量定理解释爆炸波传播过程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爆炸波如何影响物体的动量和能量分析爆炸波传播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爆炸波传播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第八章:动量定理在冲击现象中的应用8.1 冲击与动量定理解释冲击过程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冲击力对物体的影响以及动量的转移分析冲击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冲击前后物体的动量变化8.2 冲击吸收与动量定理解释冲击吸收过程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吸收材料如何减少冲击力对物体的影响分析冲击吸收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冲击吸收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第九章:动量定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9.1 动量定理在车辆碰撞中的应用解释车辆碰撞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车辆安全气囊和防撞梁的作用分析车辆碰撞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碰撞前后车辆的动量变化9.2 动量定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解释航空航天中动量定理的应用,说明火箭推进和飞机飞行的原理分析航空航天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使用动量定理计算飞行器和火箭的动量变化强调动量和动量定理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的重要性10.2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练习提供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相关练习题目,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鼓励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动量的定义和矢量性质动量的定义是理解动量概念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完整)动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动量的意义:为研究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举例一般都是碰撞之类,这也是教材为什么先研究碰撞的原因 所在吧. 2. 动量、动量的变化:突出它们的矢量性. 3. 冲量的定义及矢量性。
4. 动量定理-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所产生的效果. 5. 动量定理的简单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动量变化的矢量性原则;合外力的冲量,其效果是动量的变化而不是产生动量。
三、教学过程:(一) 碰撞: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举例.钉子为什么是用鲫头敲而不是压?等等。
(二)动量的定义:物体的速度与质量的乘积,是矢量。
p mv ,其中p 为小写,目的是与压强P 区别开来。
动量的改变(变化):也是矢量,象速度的变化一样,遵循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研究同一直线上的动量变化。
例: 小球与墙壁碰撞过程的动量变化(三)引起动量变化的原因:我们知道,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外力对物体做了功,那么,引起物体动量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力,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动量定理的推导: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经t时间其动量变化为多少?v v v 0v tFt mv - mv厂1 F > □t 0/ / // / / / / /(四)冲量:我们把力与时间的乘积称为冲量.冲量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五)动量定理:1 . 定理内容: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定理是在假设恒力的情况下导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变力 的情况,从这一点来说,它比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的应用范围要广,这也正是动量定理存在的必要 性。
2 .表达式:Ft mv — mv (矢量式) t 03,单位:冲量的单位N ・s ,动量的单位KgWs ,其中1 N ・s =1 KgWs 。
但是在具体问题中,我们总习惯把 冲量的单位写成N ・s ,而把动量或动量变化的单位写成KgWs 。
实验一:为什么迅速抽走纸条时,砝码不会滑落?如果缓慢地拉 砝码受的作用力是否相同?为什么却有不同的效果? 实验二:如图所示,用同样的细线将钢球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当迅速用力拉动下面 Q条线哪一条会断? 如果缓慢地拉呢? 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鸡蛋实验。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第一篇: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2动量和动量定理一、学习目标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和动量变化均为矢量;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
2.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掌握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掌握其表达式。
4.能运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入新课鸡蛋在同学们生活中是常见的,印象中又是很容易破碎的。
本节课首先通过一个“瓦碎蛋全”的实验导入新课。
三、新课教授一、动量1、定义:2、单位:3、对动量的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相对性4、动量的变化及计算1、定义:2、表达式:3、动量的变化的计算(1)初末动量在一条直线上:(2)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例1一个质量m= 0.1 kg 的钢球,以ʋ =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ʋ'=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所示。
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5、动量和动能的区别:例2.两小球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且m1=2m2,当它们的动能相等时,它们的动量大小之比是二、冲量1、定义:2、公式:3、单位:4、矢量、过程量;5、冲量的计算(1)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2)求合冲量①如果是一维情形,可以化为代数和,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求合冲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②两种方法:可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矢量和;另外,如果各个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公式I合=F合·Δt求解.例3 把一个质量m = 2 kg的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 t = 5 s,求小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I。
(取g=10m/s2)例4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先用水平恒力 F1拉物体,然后用水平恒力F2 拉物体,这两个力作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物体受 F1、F2 作用的合冲量。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共10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共10篇)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 动量定律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区别是什么动量定理:Ft=mv 适用于恒力作用于某物体上动能定理:得儿它Ek=1/2(mv1^2)-1/2(mv2^2) 只要知道初末状态基本都适用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适用于没有外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mv^2) 适用于只受重力作用的物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二): 物理动量定理的知识点1.动量和冲量(1)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特点:①瞬时性:动量是描述运动的状态参量.②相对性: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③矢量性:与速度的方向相同.(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F为恒力)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计算恒力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特点:①时间性: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它与时间相对应.注意: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做功,但一定有冲量②绝对性:与参照系的选取无关.③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2.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即I=ΔP或F t =mv2-mvl(2)说明:①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动量定理中的等号(=),表明合外力的冲量与研究对象的动量增量的数值相等,方向一致,单位相同,但绝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增量.②动量定理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合外力冲量的求法:①合外力与时间的乘积;②各力冲量的矢量和:尤为适用各段运动受力不同时.合外力包括重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应该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③现代物理学把合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F=ΔP/Δt(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④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冲量方向一致.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正方向表示.动量定理中ΔP= mv2-mvl 是研究对象的动量增量,式中“一”号是运算符号,与正方向的选取无关.⑤研究对象可为单个物体或系统,研究过程可包括多段过程.3.动量和动能的关系p =2mEk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三): 动量和动量定理(2个题目)1.把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又落回原处,设阻力的大小恒定.则:(整个运动过程,阻力的冲量方向竖直向上.)——括号中的对否若对,为什么不是先下后上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物体上沿速度方向作用5N的恒,经过2s时间,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大于25J)——为什么会大于,而不是等于【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1、不对,因为冲量 I = F * t 时间(t)是矢量 ,所以冲量的方向和阻力F相同.而阻力的方向始终是和运动方向相反.故阻力的冲量方向是先竖直向下后竖直向上 .2、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V.和末速度 V 由动量定理有:F * t ...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四): 怎么才算动量守恒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它是一个实验规律,也可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出来.要注意的是:动量守恒是指碰撞的瞬间动量守恒,其推导过程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中的相互作用力.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五): 谁知道动量定理的公式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表达式:Ft=mv′-mv=p′-p,或Ft=△p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 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2)F△t=△mv是矢量式.在应用动量定理时,应该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表法则,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假设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轴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轴上的分量,则Fx△t=mvx-mvx0Fy△t=mvy-mvy0上述两式表明,合外力的冲量在某一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在写动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时,对于已知量,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反向者取负值;对于未知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六): 如何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动量守恒定律你应该这么理解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其实他们都是由运动学公式推导而得出的,前者是能量,单位是焦耳,后者是冲量,单位是N.s,或者说是KG.m/s,两者代表着不同的物理量首先做功的基本公式是W=FS,牛二有F=ma,运动学公式有2aS=Vt^2-V0^2,如果我们将(Vt^2-V0^2)看为V^2的话,由这四个式子连解的话,就有W=1/2mV^2这就是动能定理再看动量定理,由基本公式I=Ft,牛二有F=ma,运动学公式at=v,连解后就得到了I=mv而动能和动量公式中都只用到m和v,所以我们常常将他们一起运用求解很多实际问题~我这样说你能理解了么不懂可以继续问~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七):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力学的普遍定理之一.内容为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或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如以m表示物体的质量 ,v1、v2 表示物体的初速、末速,I表示物体所受的冲量,则得mv2-mv1=I.式中三量都为矢量,应按矢量运算;只在三量同向或反向时 ,可按代数量运算,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动量定理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但其适用范围既包含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推导:将 F=ma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带入v = v0 + at得v = v0 + Ft/m化简得vm - v0m = Ft把vm做为描述运动状态的量,叫动量.(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表达式:Ft=mv′-mv=p′-p,或Ft=△p 由此看出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2)F△t=△mv是矢量式.在应用动量定理时,应该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表法则,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假设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轴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轴上的分量,则Fx△t=mvx-mvx0Fy△t=mvy-mvy0上述两式表明,合外力的冲量在某一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在写动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时,对于已知量,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反向者取负值;对于未知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对于弹性一维碰撞,我们有1/2mv^2=1/2mv1^2+1/2Mv2^2mv=mv1+Mv2可以解出v1和v2动力学的普遍定理之一.内容为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或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如以m表示物体的质量 ,v1、v2 表示物体的初速、末速,I表示物体所受的冲量,则得mv2-mv1=I.式中三量都为矢量,应按矢量运算;只在三量同向或反向时 ,可按代数量运算,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动量定理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但其适用范围既包含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推导:将 F=ma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带入v = v0 + at得v = v0 + Ft/m化简得vm - v0m = Ft把vm做为描述运动状态的量,叫动量.(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表达式:Ft=mv′-mv=p′-p,或Ft=△p 由此看出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2)F△t=△mv是矢量式.在应用动量定理时,应该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表法则,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假设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轴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轴上的分量,则Fx△t=mvx-mvx0Fy△t=mvy-mvy0上述两式表明,合外力的冲量在某一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在写动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时,对于已知量,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反向者取负值;对于未知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对于弹性一维碰撞,我们有1/2mv^2=1/2mv1^2+1/2Mv2^2mv=mv1+Mv2可以解出v1和v2动能定理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合外力(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总和,根据方向以及受力大小通过正交法能计算出物体最终的合力方向及大小)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质点动能定理表达式:w1+w2+w3+w4…=△W=Ek2-Ek1 (k2)(k1)为下标其中,Ek2表示物体的末动能,Ek1表示物体的初动能.△W是动能的变化,又称动能的增量,也表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标量式,当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Ek2>Ek1物体的动能增加;反之则,Ek1>Ek2,物体的动能减少.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初末动能都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系.1能定理研究的对象式单一的物体,或者式可以堪称单一物体的物体系.2动能定理的计算式式等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应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式分段作用,也可以式同时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个力的正负代数和即可,这就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组动能质点组动能定理质点系所有外力做功之和加上所有内力做功之和等于质点系总动能的改变量.和质点动能定理一样,质点系动能定理只适用于惯性系,因为外力对质点系做功与参照系选择有关,而内力做功却与选择的参照系无关,因为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内力)所做功代数和取决于相对位移,而相对位移与选择的参照系无关.动能定理的内容:所有外力对物体总功,(也叫做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总=1/2m(v2)的平方—1/2m(v1)的平方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情况,而动量定理可适用于世界上任何情况.(前提是系统中外力之和为0)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动量定理Ft=mv2-mv1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是力在时间上的积分.动能定理Fs=1/2mv^2-1/2mv0^2反映了力对空间的累积效应,是力在空间上的积分.【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八): 质点动量和动能与惯性系选取有关功与惯性系有关质点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与惯性系有关请举例说明.质点的动量和动能是否与惯系的选取有关功与惯性系有关质点的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是否与惯性系有关请举例说明.动量和动能表达式里面,都有速度.而速度是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的,所以动量和动能与惯性系的选取有关.比如 ,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的人,相对地面的动能不为零,但是他相对于公交车的动能是零.功与惯性无关,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表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能力.而攻是外力乘以力的作用距离.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在数学表形式上与惯性系的选取无关.一个力F,作用于一个物体10秒.不论相对那个惯性系,冲量都是F*10,物体的动量变化都是F*10.例如,行驶的公交车里的人,相同的时间里,选取公交车为参考系,重力的冲量是G*T,选取地面为参考系,重力的冲量还是G*T,对于其他的力,也是一样的. 动能定理和惯性系无关,指的是形式无关.数量上是有关系的.比如,人提着水桶站着不动,相对于地面,人对水桶做功为零,但是相对于下降的电梯,人的手相对电梯上升了,也就是相对电梯,人对桶做功了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九): 物理中的动量和冲量分别是什么还有什么是动量定理如题一.动量和冲量 1.动量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2.冲量按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 ⑴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它与时间相对应.⑵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⑶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计算恒力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⑷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m H 例1.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力的作用时间都是 ,力的大小依次是mg、mgcosα和mgsinα,所以它们的冲量依次是: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二、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既I=Δp ⑴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⑵动量定理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⑶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⑷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例2.以初速度v0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t秒内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多少因为合外力就是重力,所以Δp=Ft=mgt 有了动量定理,不论是求合力的冲量还是求物体动量的变化,都有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等价的方法.本题用冲量求解,比先求末动量,再求初、末动量的矢量差要方便得多.当合外力为恒力时往往用Ft来求较为简单;当合外力为变力时,在高中阶段只能用Δp来求.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十): 力学观点、动量观点、功能观点是高中物理解题思维的三大观点.动量定理是动量观点的核心支柱之一,关于物体的动量及其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所受合外力冲量也越大B.物体所受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C.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D.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A、动量定理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故冲量与动量无关,故A错误;B、冲量与动量均为矢量,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的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故B正确;C、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变化,故合外和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故C正确;D、物体动量变化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故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故D正确;故选BCD.动量定理公式动量和动量定理ppt第 11 页共 1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动量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一维空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
2.理解和掌握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矢量性。
3.理解和掌握动量定理,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
理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
2.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
学生课前准备: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教材文本,并完成下列的预习整理。
知识点一动量
知识梳理:1
1、动量的概念:物体的和乘积叫做动量
2、动量的定义式:P=
3、动量的单位:千克米每秒,符号
4、动量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预习诊断: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知识点 2 动量的变化
1.定义:: 物体的动量与动量的矢量差叫做物体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P=
3.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预习诊断: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课堂教学
一、动量:
1、对动量的理解
①、
②、
③、
2、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动量动能
区别
性质
大小
联系
相同点
课堂补充
3、课堂练习:
二、动量的变化
试讨论以下几种运动的动量变化和动能的变化情况。
运动状态动量如何变化动能如何变化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课堂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