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政治新课标复习单元名师押题:第10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一 文化的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一 文化的

目录页
ContentsPage
课时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 1.考点精讲 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
2.易错剖析 3.命题探究 4.视野拓展
1.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 、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1)形成: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 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 (2)作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功能:

3)意义 是人类 也是人 要动力
考点精讲
2.为什么说文化是民 族的,也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各 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 性和特征。(个性)
想一想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 间存在着差异。
(2)文化又是世界的 (共性)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 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 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解析:② 术是一个民 重要标志; 民族节日是 中展示和体
命题探究 命题点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的
【典例2】 (2014·新课标Ⅰ卷,19)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 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 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 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 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 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 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 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 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 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 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 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 发展的精神根基。
(4)尊重文化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和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发展,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主体:着眼于人民群
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
创造主体作用。
文化 创新
(3)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 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4)正确方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
传播 (4)手段和途径:要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方式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与外来文化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等手段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的强 的关系
大功能。
(5)要求: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搞好文化继承:要正确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地认
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文化 继承
(2)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 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挥其 对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主要是处理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 化的关系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
[解析] 一是选择自己的观点,即支持两个观点中的哪一个。二是注意设问要 求的知识范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需要从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等 角度调动知识。三是阐述所支持观点的理由时,既要围绕着合理之处分析原因, 又要点明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好保持或超越。
[答案] 支持第一种观点。 ①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保持其原汁原 味,才能展现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价值,起到积淀情感、增强文化自觉的作用。②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漠视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就会失去工艺品制作发展和 创新的根基。③保持传统手工艺的原汁原味,不排斥以开放的姿态进行创新。 支持第二种观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要在传统手工艺中注入 时代精神和机器化生产的优势。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 和活力的重要保证。要在工艺品创意产业中打造高端和符合个性化需要的产品。 ③既要反对照搬照抄、不求思变的落后思想,又要反对脱离根本、不切实际的创 新。

2018年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十)-答案

2018年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十)-答案

2018年高考政治专题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答案1~5.CBBCD 6~10.CACDD 11~12.DB13.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14.(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3)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8年高考政治专题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A.B.D都与《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中所说的公民素养无关。

只有C符合论文主题。

2.【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小薇的变化得益于她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说明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说明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健全的人格,①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对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有决定性作用,②说法错误;④说法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应选B.3.【解析】选B.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说明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②正确;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体现③;①错误;④材料未体现。

4.【解析】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①③错误;《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灵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作用,选C.5.【解析】选D.毡房属于传统建筑,属于传统文化,①④正确,选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③错误。

2018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0文化传承与创新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0文化传承与创新 Word版含解析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单元质检卷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表示,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2018高考一轮政治文档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3

2018高考一轮政治文档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3

单元整合提升1.一个体系:多个角度着手,全面梳理文化发展措施(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原因a.共同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具体原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②要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创新既要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为根基,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既要反对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原因: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这是加强文化交流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吸收各国的优秀成果;这是推动文化创新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积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以更好地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既要以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要反对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2018年高考政治第1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课时3文化创新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018年高考政治第1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课时3文化创新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命题探究
【训练1】(2014·江苏卷,19)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 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 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 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 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 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 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 反映
考点精讲
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潘为长什江么的潘表长演江艺的术小来品源能于十他几深年厚称的霸东央北视生 活春根晚基舞。台他,把成老为百当姓之的无朴愧实的、“机小智品、王小”狡?猾、大 善良演绎得惟妙惟肖。”——余秋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理解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 的文化创造。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 提
的生命力,①②当选;文化创新 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 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④错 误。
上走红。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B.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源泉的理解。一些 新词语的出现和流行满足了网友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 感叹或期望的需要,这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D正确。A、B说法明显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
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精品解析: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反馈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反馈试题(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如图是“漫画风俗--我的老北京”中的四幅,它们真实记录了北京的习俗风貌和已经消失的生活场景,并成为人们追忆老北京的精神寄托。

这些漫画( )
①体现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老北京文化
②说明了习俗风貌是老北京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体现文化传承通过生动幽默的方式焕发生机
④表明北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奏响主旋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这些漫画体现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老北京文化,应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传承下来,使其焕发生机。

①③项符合题意;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包括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等,②项表述错误;④项在题中没有体现。

正确选项为B
【点睛】关于漫画题,首先要读透图片、漫画的主旨和寓意。

图片、漫画中的标题、画注等文字对解读图片、漫画起着提示、补充、辅助、说明、深化作用;仔细观察图片、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动物、物品、图形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

其次,将图片、漫画,题干要求,教材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分析、判断,进一步确认图片、漫画主旨。

最后,将相关选项与图片、漫画主旨进行对比,选择最为相近的选项。

2. 2016年我国有多个申报项目列入世界有关名录,包括( )
①“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福建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③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②说法不符合题意;④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

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2.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

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蕴含着传统思想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解析:我国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在今天被赋予时代内涵,说明了A项。

B、C、D三项与题意无关,舍去。

答案:A3.2017年1月28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过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被现代中国人抛在脑后。

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B.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也必须因时而变D.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的桎梏解析: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变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不适合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必须因时而变,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地域性,A项排除;B、D两项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均排除。

答案:C4.2016年7月2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台湾鬼谷子学术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交流大会在河南省鹤壁市召开。

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和鬼谷子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交流大会。

举办这次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交流大会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繁荣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③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②中“全面”的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不能诠释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排除;①④是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的正确认识,当选。

2018年高考总复习 政治课时作业:必修3 第十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总复习 政治课时作业:必修3 第十单元 课时3 文化创新 含解析 精品

一、选择题1.历时三年的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3版。

新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一些词语的新义、新用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如“土豪”“理财”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上述增补表明()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B.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变革D.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基础,继承是发展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随着社会变迁而修改完善,增加新的词语,对一些旧的词语进行新的阐释,体现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颠倒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A2.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

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

这折射出()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解析: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体现了A观点;文化建设应有多风格、多样性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据此可判断B错误;篆刻是汉字的造型艺术,是将汉字的形象塑造得很美,并进而运用汉字的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才是篆刻的特殊本质,据此可判断C、D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A3.《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实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

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析: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是文化创新的体现,因此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选项C正确;选项A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B 说法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经济的发展;选项D说法错误,排除。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3 文化创新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3 文化创新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3 文化创新[考纲传真]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考点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①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②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③条件。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a.文化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b.文化创新是⑤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⑥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⑦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主体:⑧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根基是传统文化,渊源是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第2步——[重难突破]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点拨] 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2.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文化创新的要求①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名师押题
押题一文化多样性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

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阿拉伯之春”的不断发酵,世界主要国家围绕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更加激烈,中国也成为一些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

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越来越频繁的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涉及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和意义、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态度等。

因此,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文化多样性”,从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影响、意义、原则和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越来越深入,文化的交锋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必须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这一趋势。

②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交融中,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西化与分化的图谋。

押题二文化传播
2.2015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运用“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学教师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审题可知,本题旨在考查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等角度对中学教师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①大众传媒具有文体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应该发挥电视、微信等大众传媒在宪法宣传中的作用。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押题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如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全面阐述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并结合材料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